中国地区划分有多少个地区?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中国有23个省
河北省(冀)
山西省(晋)
辽宁省(辽)
吉林省(吉)
黑龙江省(黑)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
安徽省(皖)
中国有23个省
河北省(冀)
山西省(晋)
辽宁省(辽)
吉林省(吉)
黑龙江省(黑)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
安徽省(皖)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西部地区_百度百科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重庆等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土地面积6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 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 12 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 1.8 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 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 1595 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 1/11。
西部地区所辖省区及简介
西部地区四川省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四川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第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一的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和、枢纽。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东部为和,中部为和,西部为,与、、、、、、诸省市交界,是国宝的故乡。
截至2015年底,四川全省共辖1个、17个、3个,其中包括50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15个县、4个自治县。四川省户籍人口9132.6万人,常住人口8204万人。
西部地区陕西省
陕西,简称或秦,又称,为中国西北一省级,省会古都西安,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人口3733万,下辖10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重庆、四川、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西周初年,周成王以为界,原西由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之源,在历史上较长时期一直简称为“秦”。
西部地区云南省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省会昆明。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和越南。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西部地区贵州省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公园省”贵州处处是景,是养生度假胜地。
西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1958年建立自治区至1965年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市。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南濒,与越南接壤,民族有汉族、壮族等族,使用语言有汉语(粤方言、桂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广西拥有无尽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还有奇特的,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又是全国三大之一。
西部地区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和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
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为呼和浩特。位于中国北部边疆,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还有朝鲜、回、满、、、等民族。全区分设9个辖地级市,3个盟;其下又辖12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 、巴彦淖尔、赤峰、乌兰浩特、乌兰察布、乌海、、通辽、等为自治区内主要城市。主要山脉有、、和大青山。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年均气温-1~10℃,全年降水量约50~450毫米。已探明矿藏60余种,稀土、煤、银等储量巨大。
西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蒙古、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境内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地形以山地与盆地为主,地形特征为“”。新疆沙漠广布,石油、天然气丰富,是的起点、我国的主要阵地。
西部地区青海省
青海省为我国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而得省名。青海位于我国,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万人,有汉、藏、回、土、、、蒙古、等民族。是、黄河、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西部地区甘肃省
甘肃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黄河上游,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甘肃省因甘州(今)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陇右道,故又简称甘或陇。辖12个地级市和2个,省会兰州。古属雍州,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与蒙古接壤,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和上,东西蜿蜒1600多千米,纵横45.3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西部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简称宁,位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宁夏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
西部地区重庆市
重庆,中国超大城市之一。简称巴、渝,别称、、渝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五大、五大,国务院定位的四大。,;西部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政治、航运、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
重庆是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国家重要的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区,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实行的涉及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曾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和永久、反指挥中心。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等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十分旺盛,而且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87.6%和39.4%。根据有关专家对48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西部各省份的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38种。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24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另有11种占33~50%。西部地区全部的潜在总价值达61.9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66.1%。21世纪初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2000年,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17.3%和5.9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9和1.67个百分点。、六盘水、、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外,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卓越,以往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均占有耕地2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0%,其中有5.9亿亩适宜开发为农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1亿亩,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57%。西部草地面积占全国的62%,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和地区等。
西部地区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72%,地势从世界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完整。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高原圣湖、羌塘、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汹涌的黄河、山水洞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等等。从人文资源看,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奇迹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遗址、华夏远古文明轩辕、古丝绸之路、古文明城市遗迹、元谋人遗址、藏文化代表布达拉宫和,以及数不胜数的宗教文化场所等等。总之,西部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差别明显,动植物种类千变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富有魅力,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通商交融的历史悠久璀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21世纪初既存在着旅游业落后、旅游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也面临着经营粗放、保护不力甚至人为破坏的威胁。
西部地区重大工程
2000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了“十大工程”,即、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30万吨钾肥工程、西部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等。与此同时,1999年还开工建设了一批配套项目。21世纪初这些项目都在顺利建设中。日,的标志性工程——全线正式开工。这条铁路长达1118公里,预计2007年完工。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同时也成为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地区西电东送
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云南宝峰至罗平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开工建设。此前,对“”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庆万县至三峡电站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和云南火电厂也开工建设。“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广西和三峡将向广东输电1000万千瓦。
西部地区西气东输
21世纪初,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集团公司会同重新勘测了管道走向,各相关部门和下游各省正在积极落实市场。根据21世纪初规划方案,初期年供气量120亿立方米左右,以后随着资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气市场的开拓,逐步增加供气量。届时每年可以代替几千万吨煤,天然气在中的比重将提高1~2个百分点。而且,国家还将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将新增5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广西、内蒙古水利枢纽工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重要路段,兰州—重庆输油管道工程,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项目等。此外,还要加快、黑河综合整治工程和等一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
西部地区综述
中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有44种少数民族是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族、哈萨克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裕固族、保安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崩龙族、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文化西部的角度看
上古时代,无论西北还是西南,都与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西汉起,西部已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唐代,西部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它包括了的腹地、云贵高原、北方草原、辽阔的西域,甚至沿越过。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西部地区历史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部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邦国性质的地方政权或酋长性质的土司政权,如西夏、吐谷浑、大理、“西域三十六国”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同时,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迁徙、分化、融合、发展,作为独立的族群,许多原生民族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我们从今天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这些民族大多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并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显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区。在西部,除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其余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区域,以青海省为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在云南省生活着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西部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从地域和文化看
由于西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西部文化。从地域和文化个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圈: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土高原文化圈,的伊斯兰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圈,流域和四川盆地连为一体的重庆、四川蜀文化圈,云贵高原及向东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对明显的个性或风格。黄土高原文化悠远古朴,伊斯兰文化充满异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热情奔放,西域文化显出东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于人性化的欢乐。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与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观念、习俗、宗教、艺术以及悠久历史、生存环境紧密相联,是一种广义的文化集合体。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征。
西部地区地域性
西部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西部文化在这里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
西部地区民族性
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内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则相去甚远。即便是同一民族因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族文化由此更显丰富多彩。
西部地区多元性
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历史上有三条重要通道贯穿西部,将西部向东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向西同更加广阔的地域沟通。一条是穿越大西北并一直延伸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一条是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另一条是穿过西南云贵高原并经青藏高原通往、印度甚至更远方的。这三大道路除了带来了贸易和人民之间的交往,更传播了文化。中原汉文化源源不断传入西部,古欧洲、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亚文化等等也纷纷汇集这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西部的发展就是由此而来,其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
西部地区活态性
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活跃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世界文化遗产并不是一座荒芜废弃的迹址,而是数万人生息的家园;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依旧在藏族民间传颂;古老的歌舞、服饰仍在质朴地表达着对生活的向往;现代文明的传播与扩张并没有使这种古老的文化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是代代传承,绽放异彩。西部文化所表现出的活形态,或者是原生态的特点,具有浓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西部地区脆弱性
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个特征。地域性造成的相对封闭与分割,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文化发展状态。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缺少文字记载的稳定性,不利于对外传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宝库,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不仅为研究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文化学等学科提供了宝贵财富,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部地区发展进程
西部地区推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进程
如前所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态多姿多彩,独具魅力,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西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深入的开发和挖掘中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走出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西部地区转变观念
由于诸多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对文化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树立文化经济的新理念,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推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必须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思路,着眼于市场需求,把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纳入全国、全世界的格局中去思考;把珍贵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使丰富的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把西部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出去,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西部地区创新机制
建立富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必须在文化建设中引入产业机制,实现文化的自我积累和长期稳定发展。要注重抓好总体规划,按照不同文化类别制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地区间合作规划,要从不同的类型着眼,打破省际界限,根据各民族的特点,以“大文化圈”为前提,按照产业的要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理顺政府与产业的关系,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要鼓励、支持各类文化团体和个人拓展文化市场;要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结构调整步伐,建立科学的,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有紧迫感和前瞻性,力求在机制创新上有新思维、新办法、新措施。
西部地区规划项目
深入挖掘西部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就必须选准项目,确定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西部民族文化的特点、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以创新的精神,搞好项目规划,找准发展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重复和类同,集中精力开发优势项目,创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西部地区打造品牌
要经过挖掘和加工,显示出文化品位和价值,只有把文化资源打造成品牌,将民族文化推向市场,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民族文化的“打造”和“加工”,不断创新品牌,不断提高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争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西部地区加大投入
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资金投入上需要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积极性。(社会资本包括个体、民营资本及外资)。西部地区必须改革投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营水平,探索建立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投资体制。既要从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又要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应将政府的投入重点放在对民族文化产业前期发展的扶持上来,提供并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社会资本的利用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运作,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广泛地吸纳社会资本的进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投入文化产业。
西部地区优化环境
优化环境是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这种环境的优化既有硬环境的要求,也有软环境的要求。要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服务)的方向转移,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致力于依法管理文化,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规及政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传统观念,真正把文化作为产业来认识、来发展;要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保持稳定、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要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西部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目光不仅要投向国际市场,还应注重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在交流的内容上要力争体现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在交流的方法上既要运用传统的方法,如演出、展览、文化活动等,又要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网络、影像等现代手段。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采取灵活的方法,在国际和国内充分展示中国西部神奇的民族文化,树立“文化大西部”的形象。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副总理担任副组长。经过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
中国西部地区位于东亚大陆西部,包括中国的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除和等少数精华部分外,人口较稀少。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 西部不仅有许多历史文化,还有美丽的大草原,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被世界称赞,获得不少的荣誉。西部开发地区包括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自治区。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区划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