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logo网的流出规律

14. 日,央视报道:河北沧县某处地下水变成红色,近700只鸡喝后死亡.小李取“红色水”样品进行研究,测出样品质量为60.3g,其体积为60mL,该“红色水”的密度是
(选填“能”或“不能”)只根据密度这一指标来判断“红色水”能否正常饮用,理由是?? ▲
.
15.小汽车的许多部件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面列出几项,请你补充完整.
(1)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是为了避免因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成像而干扰驾驶员的视线.
(2)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汽油机,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__▲__能转化为内能.
(3)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为防止轮胎爆裂,往往隔一段时间停下来用冷水冲洗轮胎,这是通过
方式来减少轮胎的内能.
16.如图12所示,从斜面上滚下来的小球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___▲_能转化为弹簧的__▲__能.小明想利用这一装置证明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质量 ▲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滚下,通过比较
来说明小球动能
下载完整版《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日期:完善一点,就可以储存多一点皮下脂肪,更好地适应外界。所以,准妈妈一定要多休息,不要过劳,居家时防止地板打滑,穿有绊带的鞋子,雨雪天气不要外出。
警惕胎膜早破:在出现规律宫缩之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称胎膜早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孕晚期。准妈妈突然感到有稀水从阴道流出,像排尿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偶然可伴随脐带脱垂(主要见于胎儿臀位或胎儿头高浮者)或宫腔感染。如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送往医院处理。胎膜早破,风险多多。
母乳喂养做准备:孕晚期有时会出现乳房...在出现规律宫缩之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称胎膜早破的相关内容日期:孕妇“尿床”要警惕胎膜早破 一位即将临产的孕妇梦见自己坐在潮湿的地上,醒来发现自己“尿床”了。为此,她感到十分奇怪,因为她从无尿床史。于是,她更换了床单接着睡,令她不解的是,这一夜小便次数比平时要多得多,但每次“尿...日期:羊水过多是胎儿畸形吗 问:我怀孕已6个多月了,b超检查发现羊水己达800毫升。听说羊水过多有可能是胎儿畸形。我很担心。 江苏如皋 杨明 答:羊水过多指羊水达到或超过2000毫升以上者。...日期:羊水为什么会过少 羊水量少于300毫升者,称为羊水过少。最少者只有几十毫升甚至几毫升粘稠、混浊、暗绿色液体。羊水过少较为少见,发生率约占分娩数的0.1%。羊水过少,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胎儿畸形。胎儿发育不...日期:羊水为什么会过多 妊娠38周时,羊水量约为1000毫升,以后逐渐减少。如果羊水量达到或超过2000毫升时,称为羊水过多。羊水过多的发病率约占分娩数的0.5%-1%。羊水在数天内急剧增加...日期:羊水DD胎儿的“守护神” 两千多年前,hippcrates认为羊水是胎尿积成的,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动用羊膜穿刺术诊断胎儿染色体病,对羊水进行深入研究证实,羊水的来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妊娠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的。 一、...日期:胎膜早破怎么办 临近预产期时,随时随地要注意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发现破水等状况,必须马上住院待产。 胎膜在位于子宫颈口处破裂,羊水流出,这是胎儿娩出的前兆,多发生在宫...日期:二次妊娠要当心子宫破裂,应避免胎儿过大 时间:日 15:15-15:29 提问:guest 回答:杨祖菁(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guest:我在2003年1月做的剖腹产,2004年10月再孕。请问:我第二次剖腹产应该注意什么,缝合时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古油水源流稽考
古油水源流稽考
(华容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湖南 华容
要:古油水起自公安县北古油口,向南流入洞庭湖。古油水的中下游河道现为藕池河中支,流经华容县西陲。1999年版《辞海》关于“油水”、“油口”的注解不符合历史事实。
关键词:历史&
地理& 华容县& 古油水
油水,这条我国古时的河流,古代文献留有很多记载。而现代地图上,却找不到油水的踪迹。字典、词典在解释作为河流的油水时,仅解释为“古水名”,“故址已不复存在”。1999年版《辞海》关于油水的注解:“古水名。‘油’一作‘繇’。发源于今湖北枝城市西南,东流经松滋市,至公安北古油口入长江。今自松滋以上名界溪河,下游改入松滋河。公安境内已堙塞。”《辞海》关于油口的解释:“古油水入江之口,故名。在今湖北公安北。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立营于此。时人称刘备为‘左公’,乃改名公安。”
《辞海》的注解符合历史的真实吗?这条古河流,是否真的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消失了呢? 笔者研究发现,古油水的实情与《辞海》的注解完全不符。还发现古油水的河道并未完全消失,河道中下游主体仍然存在,只是融入了别的水系,冠上了别的名称。
关于古油水,古代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考古物证见于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之“入资、沅、澧、油”。
《说文解字》对“油”字的解释为:“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从水由声。”
《裴注三国志》、《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均载有赤壁之战后,刘备领荆州牧,“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的内容。《水经注》卷三十七,有关于油水的记载:“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东过其县北。又东北入于江。”《水经注》卷三十五载:“江水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出焉。又东南,油水从西南来注之。”
这些古代文献记载,传递了以下信息:第一,油水在东汉时,是一条很有名的河流。许慎《说文解字》关于“油”字的解释,仅此一条,就是关于油水的解释;第二,油水的地望,当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南岸,流经古孱陵县、今公安县境,向东南或向东北流,最终流入长江;第三,今公安县是东汉末年(建安十四年,即209年),由于刘备在油口驻扎军队,改为“公安”之名的。第四,油水流经了华容县的西南部,同夏水、涌水一样,与华容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当代学术界给古油水地望所作的定位,如前引《辞海》所注,几乎全都认为,古油水与今华容没有关系。油水是一条由枝城西南经松滋县向东北流入公安县古油口的长江支流,油口即这条河流的入江之口。谭其骧教授《鄂君启节铭文释地》引罗长铭的观点,认为西南路水程中的“入资、沅、澧、油”,是有一定次序由南而北,在同一区域,与江、湘、洞庭相通的四条河流。但是,这样定位,又与其对古华容地望的定位有矛盾,所以,谭先生在认同罗先生观点的同时,坚持认为,“油水《汉书&地理志》南郡高成下作繇水,《水经&江水篇&油水篇》作油水。此油水不是流经公安县的油河,油河一名实际已不复存在,公安县境内的油河故道久已湮塞”。谭先生不愿因为《鄂君启节》铭文提供的证据,而打乱他以古华容在潜江西南为坐标,所建立的与古华容有关的诸多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结论。
张修桂教授发表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发表于《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的《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三峡工程背景研究之一》这两篇文章,在谈到江陵以南荆江反S形河道形成原因时,认为:随着荆江三角洲夏、涌二水分流顶点高程的增大,平水期荆江水流归槽的结果,夏、涌、鹤三支分流逐渐变成冬竭夏流的季节性洪道,魏晋之后,夏、涌分流口的荆江中出现沙洲,迫使荆江主泓的南派屈西,形成“江曲”,受江曲西岸古油水口上公安故城制约,折射东南,因而形成江陵以南荆江反S形河道形态。杨怀仁、唐日长先生主编的《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采用了张先生的观点并作了完全相同的文字表述。很明显,张、杨、唐三位先生是把古油水作为支流在油口注入长江来认为的,并不认为油水是长江的分流。
周宏伟教授的《洞庭湖变迁的历史过程再探讨》一文,则将《鄂君启节》中“入资、沅、澧、油”,按照商承祚的观点,作“入资、沅、澧、澹”,认为《鄂君启节》所载文字不是“油”,而是“澹”,“油水是长江支流,无须‘入湘’后再入之”。并在文中配有《5世纪前后洞庭湖地区概貌》图,标示出“油水”、“澹水”的地理位置。这样做,避开了谭其骧先生遇到的矛盾,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周先生关于古油水的地望和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历史地理问题,诸如图中作唐县的地理位置,油水、景水、沦水、龙穴水、生江水等河流的地望和源流,都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1958年3月,郭沫若撰写《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对《鄂君启节》甲节中的“入资、沅、澧、[涌]”作过考证和论述。郭先生说:“水道均由南而北,有一定次序。诸水均与江、湘相通而汇于洞庭,则[涌]水亦必在澧之北而与江、湘、洞庭相通。准此以求之,[涌]水当是《水经》所谓涌水:‘江水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出焉’。案此必即洞庭湖北面所谓洞庭湖西道——华容河、焦圻水、藕池河、虎渡河等诸水之一。”郭沫若的观点与罗长铭等人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河流的名称究竟是“油”、是“涌”、还是“澹”,未形成一致意见。但是,郭先生认定的这条河,为“华容河、焦圻水、藕池河、虎渡河等诸水之一”,即源于长江,汇于洞庭的水道,而“澹”非源江,似可排除。那么,《鄂君启节》记载的这条河流,应为“油”或“涌”。
实际上,《鄂君启节》的记载和郭沫若的这个观点,为本文考定古油水地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基础性证据和立论依据。只要找到与这个观点一致、且指向相同的多种证据,就能弄清这条河流的历史真相。
河流是有源、有流、有终点的。油水究竟是从哪里发源,流经哪些地方,在哪里终止的呢?我们可以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字记载和现存地名信息以及现存河道,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清代经学家段玉裁(),在其所著《说文解字注》中,对许慎关于“油水”的解释,作了详细注解:
武陵郡孱陵,二志同。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县西二十五里,有孱陵故城是也。水经曰: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东过其县北,又东北入于江。注云:迳公安县,西北流,注于大江。然则许云东南入江。南当作北明矣。江水篇经云:江水又东南,当华容县,涌水入焉。又东南,油水从西南来注之。注云:右合油口油水,东有景口。景口东有瀹口,瀹水南与景水合。又东南通澧水及诸陂湖。按,今荆州府虎渡口北,江之南岸有支津,南通公安诸湖水。古油水必在其间。《江表传》曰:刘备为荆州牧,立营油口。五代梁开平四年,马殷遣将侵荆南,军于油口。今公安县北旧有油口巡司。是其水今虽湮没,非无可考也①。
段玉裁的这段注解,综合了先人的各种记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油水地望的几个基本要素:其一,发源于孱陵故城西,其二,必在江之南岸“支津”之其间;其三,流经华容县西南;其四,东有景口,其五,通澧水及诸陂湖。
许慎说油水出孱陵西,段玉裁说公安县西二十五里有孱陵故城。为考证许慎、段玉裁的记述是否真实可靠,2007年7月下旬,笔者到公安县作了寻访。经公安县县志办、地名办工作人员指点,在县城斗湖堤镇以西约十一公里的地方,即夹竹园镇黄金口村十三组村民文富贵家的东边,找到了一片相对地势较高的棉田,面积四十多亩,这里就是孱陵故城遗址。1982年公安县人民政府在这里立了一块“孱陵故城”的石碑。这说明,许慎所述“孱陵”、段玉裁所言“孱陵故城”的地理位置是真实、准确的。
段玉裁说油水在江之南岸“支津”之其间,是有道理、并符合事实的。不过,对于古油水的流向,还得按照现存的地理实况进行分析判断。许慎说东南流入江,郦道元说东北流入江,段玉裁认为“南当作北明矣”。段玉裁的观点,好像是倾向于郦说,而否定许说。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和正确看待古代文献中的矛盾说法呢?首先,我们要弄清古人对方位名词的使用特例。这就是反用,抑或是通用。也就是“南”当“北”解,“东”当“西”用。例如:明代嘉靖年间修纂《监利县志》,请华容人、明正德甲戌(1514)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副使的傅尚文撰写序言,傅尚文在《重修县志序》中将“南郡华容”写为“北郡华容”;宋代李纲()在担任荆湖南路宣抚使时,于1135年前后到过华容,他在《次韵唐李华序云母泉》诗序中写道:“华容县西二十许里有墨山,即《离骚》所谓玄石也。”事实上,墨山在华容县东陲,在县城以东二十公里,不在华容县西。这是两个典型的“东西”、“南北”通用的例子。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提出“古人言北可以西言之,言南可以东言之,二者得通称。”以此看来,段玉裁的“南当作北明矣”应作“北当作南明矣”。这样看,矛盾说法就不矛盾了。其次,我们根据公安县的地势来分析油水的流向。从公安县民政局、公安县地名委员会2001年编制的标有地面高程点的《公安县地图》来看,油水只可能东南流,不可能东北流。公安县的地势北高南低,流经公安县境的河流,如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东清河等,甚至连流经公安县境的长江自埠河镇至藕池镇段,都是由北向南流淌的,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公安县境内除章庄铺镇以西的一小块地域外,不可能有向东北流的河流存在。一千八百年来,公安县的地势如果没有发生翻覆性的变化,古油水是只可能向南流,而不会向北流的。
油口,这个曾因刘皇叔驻军改名公安、五代马殷遣将驻军的地方,究竟是油水的源头,还是油水的终点呢?根据记载分析,油口当位于今斗湖堤镇北部。详察公安县地形,这里不可能有河流向东北流入长江,只可能有水道从长江分出,向南流淌。也就是说,油口应为油水的源头。就同今之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一样,油口并非入江之口,而是出江之口。现在,斗湖堤镇附近确实存有油口、油水的遗迹。在斗湖堤镇以北约5公里的地方,有油江村。公安县地名委员会1984年编印的《湖北省公安县地名志》载:油江村“因临近古油江口遗址和油江故道通过境内(1976年平毁)而得名。”在斗湖堤镇内,尚有一段名为“油江河”的河道,据前述地名志载:现存的这段油江河“位于斗湖堤南部,全长1.1公里,宽约30米,平均水深2米。原系自然河残段。”另外,在斗湖堤镇以西的黄金口,由虎渡河分流“台河”的再分支、向东南流往斗湖堤镇以南的瓦池湾的一段河流,名叫“油河”。这条油河解放以后被人工改造过,在金猫口附近并入荆江分洪区总排渠。而这条油河在黄金口以上,虽被称作台河,但确实是现称油河的上段,正处在笔者寻访到的“孱陵故城”的西边,完全符合许慎关于“油水出孱陵西”的记述。据此可推断,古油水的源头有两支,一支出自长江古油口,经油江村的油江故道和现存斗湖堤镇的油江河残段,流到斗湖堤镇以南的瓦池湾,与出自孱陵故城西的名为“油河”的另一支汇合,再往南流。在瓦池湾以南,现在虽然再也找不到以“油水”、“油江河”、“油河”命名的河流,但这里现存的荆江分洪区总排渠,确实是沿用的一条由北往南流淌的自然河道。河流的名称已经被“总排渠”所取代。这条河流自瓦池湾向南,经过小桥、观音寺、罗家渡、江渡、闸口、石家洼、民主、周场、友爱、合锋、天保、栗树窖、柯家嘴等村镇,在黄山头荆江分洪区南闸处入虎渡河。这段河流中途曾汇白湖、崇湖、东清河、陆逊湖、扁担湖诸河湖水,全长约60公里。笔者分析,这段河流古时汇陆逊湖以后,应与藕池河的原有河道相连接,后因藕池口的出现、陆逊湖的部分淤塞而湮塞。也就是说,分洪区总排渠自瓦池湾以下、陆逊湖以上,应当就是古油水的故道。现在,陆逊湖至藕池河之间的距离仅约3公里。
古油水向南流出公安县境之后,在古华容范围的今石首、华容、南县,确实可以找到其河道的踪迹。《水经注》卷三十五的注文,清楚地告诉我们,油水在华容县西南,东有景口。景口是景水上的口子,或为油水通往景水的口子,其地望现在可确定。明清两部《华容县志》,都认定景口即景港,景港又称景水。景水古时又作“澋水”。景港即今藕池河东支,有四个证据可证:一是华容县现在还有北景港镇;二是《华容县志》载,华容县明、清两朝有景阳乡和景北村;三是《南县志&建置区划》载《1950年南县区划情况》表,第一区管辖的33个乡中,有“景港”。四是南县县城南洲镇1984年出土的唐代“鹤祖之子”某邕墓志铭(现存南县文物管理所),有“澋阳乡”的记载。其墓志铭曰:“君讳邕,太原郡人也。父鹤,祖思贞,唐沔州司仓参军,曾祖师选,唐陪州永安县丞。君年七十七亡,贯岳州华容县澋阳乡长寿里。元和十五年岁次庚子十二月四日葬”。景口以东的瀹水(有的文献作沦水),应当是今藕池河东支的东股鲇鱼须河。景口的具体位置当在今南县浪拔湖乡、牧鹿湖乡或华容县梅田湖镇境内。按景口在油水的东边推定,处于景口以西的油水,就是今藕池河中支无疑。
至于“通澧水及诸陂湖”的问题,目前,这种状况依然存在。现在的藕池河中支在南县茅草街镇附近,确实是与澧水入湖水道——松澧洪道汇合后,再流入洞庭湖的。这一状况,历史上可能有过很多变化,但基本事实至今未变。这一记述,又为许慎的“东南入江”作了注解,油水入江,是分江向东南流入洞庭湖,再流入长江的。
许慎、郦道元、段玉裁等古人的记述,表面看来,好像有些不一致,但实际上,他们记述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把他们的记述与地理实况联系起来研究,我们发现,他们的记述与古油水的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任何事情,仅凭单一证据,是难以让人信服的。要证明藕池河中支就是古油水河道,必须要有更加真实可靠的证据。毛泽东曾经说过:“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姓氏族谱同地方志书、地名一样,在考证历史地理的诸多问题上,往往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证明作用。
笔者在华容西乡的严氏族谱上,找到了古油水的信息。这为确定藕池河中支即古油水提供了佐证。纂修于清道光二年(1822)的《(华容)严氏重修族谱》载:“挺之子曰文、曰武、曰英,英迁浙江。文子安世、武子安国,俱迁华。安国来华卜居红柿岭,厥后子孙散居华,是乃华邑严氏之所宗也。裔孙厚大,生隆,居十二都油水边,为官路严家”,“后唐同光二年,广远之子厚大迁居华容油河地段,厚大长子隆定居华容县十二都仁义乡”。1997年,华容严氏族谱再次重修时,将西乡严氏首迁地“油河地段”解释为“今湖北省石首市鹿湖山与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交界处”,将“仁义乡”解释为“今梅田湖镇仁义村”。严挺之为唐开元间太子詹事,严武曾为唐剑南节度使,严隆官五代节度使。严安国迁居华容的时间,为唐代中期永泰年间(765—766),安居地点红柿岭即今华容县治河渡镇红星村一带。严厚大于后唐同光二年(924)迁入华容县西乡。华容严氏族谱的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在梅田湖镇仁义村,有一个祠堂湖,现在还保存着严氏祠堂遗址的一对存世时间达千年之久的石狮。五代梁开平四年(910)马殷遣将驻军的“油口”,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严氏迁居的“油河”,既证明了此时“油水”的存在,又勾画了“油水”当时的存世概貌。华容西乡严氏首迁之地的“油河地段”、和“油水边”
的仁义村,正是藕池河中支在今华容县梅田湖镇的两个地段。这说明古油水现为藕池河中支是可信的。
在现存地名中,笔者也找到了关于古油水地望的可靠信息。1992年7月,笔者到过南县一个名为游港乡的地方。游港乡地处今藕池河中支的下游,乡政府驻地游港镇就在藕池河中支东边临河处。当时,一位年届八旬的当地老者告诉笔者,“游港”原为“油港”,解放后,将“油”改成了同音的“游”。这位老者的话,在介绍南县县情的《话说南县》一书中得到证实。由刘志高主编、2006年初出版的《话说南县》一书,提到有“沱江”、“油河”、“景港”三条古河道流经南县县境,这说明今之“游港”实为古之“油港”。另外,南县地名办编纂的《南县地名志》,也记载了藕池河中支古为油江、近代将“油”改为“游”的信息。该书“牧鹿湖公社地名”部分,有“游桥河”专条:“此系古之油江。宋代建有大石桥,人称油桥,其河呼油桥河,后写成今名。”
油河、油港、油江、油水当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以此看来,藕池河中支就是古之油水,是确定无疑的。
“油”不当作“繇”。段玉裁认为“油水”不是“繇水”。《说文解字注》“洈”注:“油水即说文下文之油水,非汉志之繇水也①”。油水和繇水是两条不同的河流,不应混为一谈。《汉书&地理志》载:“高成。洈山,洈水所出。东入繇。繇水南至华容入江,过郡二,行五百里。莽曰言程”,《汉书》关于繇水的记载没有错。《水经注》关于油水的注文,谓“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东迳其县西,与洈水合。水出高城县洈山,东迳其县下,东至孱陵县入油水也”,这段注文是造成“油”、“繇”二水混淆的重要文字,此后的历代学者大都以为“繇”水即“油”水。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称:“油河,县西北三里,源自施州,流经松滋县东界,至县西南,又东北合于大江,为油口”,清末民初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绘制的《历代舆地沿革图&后梁并十国图&南四卷&西二》所标“油水”为界溪河上游。清代的这两位大学者,是在未作认真细致考证和甄别的情况下,对油水作出的错误判断和定位。
古繇水之名今虽不存在了,洈水、界溪河今尚存在,古繇水与洈水、界溪河的关系是可以确定的。古繇水水体或许并未完全消失,只是冠上了他名,或融入了别的水系。据《松滋县志》和《公安县地名志》,洈水,出自洈山,故名,洈水北支(主流)发源于五峰县清水湾西北岩门,南支发源于湖南石门县五里坪。洈水全长158公里(一说162.7公里),自西向东流,沿途接纳南河、洛河、六泉河、界溪河等五条支流和红岩河、穿山河等十九条溪涧,在公安县汪家汊注入松滋河西支,流域面积2218平方公里。洈水上游在五峰县境内称破石河。洈水上游自两河口至暖水街一段,是湘鄂两省界河。界溪河,源于澧县丫角山,自西向东流,至桂花树注入洈水,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从梁家嘴至岩滩为湘鄂两省界河,因名界溪河。
根据地理实况和古代文献记载分析,洈水在五峰县境内的源头之一的南河,应当是古之繇水。从《汉书》关于“洈水东入繇”的记述分析,当时繇水是这些河流中最大的一支,是主泓,或者说,是当时人们认为的主泓。这与《水经注》所述“油水”(实际应为“繇水”,并非“油水”)源自白石山的记述相合。《五峰县志》载:“南河:位于县境东部南缘,源于清水湾乡玉占花。自西向东经清水湾、升子坪、仁和坪流入松滋县曲尺河。源头至马儿湾为破石河,以下为南河,统称南河。全长44公里,宽15—40米,流域面积293平方公里。”在五峰县境内,今虽无白石山或破石山,但有一座晒坪山,主峰海拔2181米,“山体支离破碎”,或即古人所称白石山或破石山。但
“破石河”是确实存在的。“白”和“破”在当地人的读音中是同音字。这里,又可解释杨守敬关于界溪河上游为油水(实际应为“繇水”,并非“油水”)的地图标示,因为这里的两段界河距离不远,流向相同,且处于同一条省界线上,所以,杨守敬误以为这两段河流是同一条河流。
关于“繇水南至华容入江”的问题,这也是事实,与油水流经华容县西南并不矛盾。事实上,今洈水的主泓、松滋河西支自汪家汊以下的河道,都是古繇水的水道,确实流到了华容县南,汇入洞庭湖后再注入长江。从公安县向南,繇水与油水是两条平行的、流到华容县西南入于洞庭湖的河流,并非一条河流。
繇水,即今之洈水,在进入公安县境之后,是否有可能折向东北,在斗湖堤镇北部的古油口流入长江呢?按公安县现在的地面高程分析,是绝无可能的。汪家汊东面的地面高程是35.5米,古油口的地面高程时36.4米;洈水汪家汊段的河底高程是34米,古油口以下的小河河口的河底高程是36米。水只可能由高处往低处流,不可能由低处往高处流。洈水不可能向东北流入长江。
藕池河是从湖北省公安县藕池口分长江南流入洞庭湖的河道,是近代“长江四口入洞庭”的重要水道之一。藕池河起源于藕池口,从藕池镇分出西支流往安乡县,人们习惯称其为“安乡河”。藕池河主泓流至石首市袁家垱又分为东支和中支。其中,中支起自袁家垱黄金嘴,在石首境内称“团山河”,流经石首市九合垸乡、团山寺镇,华容县梅田湖镇,南县牧鹿湖乡、浪拔湖乡、荷花嘴乡、游港乡、下柴市镇、厂窖镇,在茅草街镇以西汇松澧洪道入洞庭湖。中支全长约94公里。
藕池河形成的时间不长,仅有150余年历史。清咸丰二年(1852),长江大水,驻守荆江北岸的清廷官兵为弃南保北,从江北岸炮轰南岸藕池江堤,导致藕池溃决,江水奔涌南下,抢占了景水、油水等水道。加之咸丰十年(1860)藕池口再次溃决,分江入洞庭的水势进一步加大(历史上的最大流量为1.28万立米/秒),进而形成藕池河水系。
新的水系的形成,必定对旧的水道有一些改变。但是,有些既有水道的存在,又是难以完全改变的。“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水行旧路”也是自然规律。古油水虽然并入了150多年前才形成的藕池河水系,其名称也为“藕池河中支”所取代,但是,这条河道原为古油水河道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显然,这样考定古油水的地望、源流,既与古籍文献记载相符,又与《鄂君启节》铭文相合。还与郭沫若的观点一致,更与地理实况吻合。1999年版《辞海》关于“油水”、“油口”的注解不符合历史实事。
&&&&&&&&&&&&&&&&&&&&&&&&&&
(原载《云梦学刊》2011年第1期)
A New Probe into The Ancient You River
Jiang Liang-fa
(Huarong Coun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Hunan
huarong,414200)
Abstract: The Ancient You River
from the Old You Port in North of Gong'an County, South into the
Dongting Lake. The Middle or Lower Reaches of The Ancient You River
is Now the Central Branch of Ouchi River, Flowing Through the
Huarong County at Western. 1999 Edition of Ci Hai on ‘You
River ’, ‘You Port’ of the Notes are Not Historical Facts.
Keywords: H G
&Huarong C The Ancient You River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第528、530页。
谭其骧《长水集(下)》人民出版社 1987 第193—211页。
杨怀仁、唐日长《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页。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期。
郭沫若《文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11月版第333—343页。
[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日本藏罕见中国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卷六第626页,原文“监利本北郡华容地”。
[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岳麓书社 2004年 301页。
南县地名办《南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7年印制,第157页。
《五峰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4 第52、56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源logo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