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心理 讲排场的解释与举例

攀比心理如何克服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现在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也开始了“攀比斗富”,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亲子教育”相关心理文章
请在这里输入你要咨询的问题...
亲子教育文章排行
大家正在看的心理文章
最近登陆的心理咨询师心理解读:如何应对春节各种聚会攀比恐惧
年关将至,许多年轻白领患上了“年关恐惧症”。一年的人情债怎么还,年底的工作业绩排名多少,奖金比别人多了还是少了……都成了恐惧症的导火索。心理专家分析,白领们要调整好心态,切忌盲目攀比。记者日前从天津多家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明显增加。一位前来咨询的韩小姐告诉记者,一想到过年她就头疼,有时候甚至整夜失眠。韩小姐说,从去年12月一开始,她就收到了好几场朋友、同学聚会的邀请。同时随着春节的临近,单位的各个部门、工作上有联系的各个单位、生意场上认识的朋友也开始互相问候,增进感情。韩小姐说,“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大家免不了要把一年的成绩拿出来‘晒’。哪个单位奖金多啦,哪个单位福利好啦,同学里谁又升迁啦,想起来就让人头疼。”心理支招:对此,心理咨询师表示,年终会春节聚会上互相攀比,很容易让白领们产生自卑和失落感。对此,白领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盲目攀比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另外,白领们还应对一些“人情债”量力而行,不要因为好面子而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同时,还可以利用假期放松一下,让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要想在春节期间,甚至平常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应对攀比心理,建议掌握攀比的心理学知识如下:1、攀比心理的定义: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2、攀比心理的分类:可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3、很多攀比的心理源于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扭曲:当今的社会,很多人把成功定义为有钱、有香车美女、升官……这样扭曲的定义,就很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负性攀比,并带来一连串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生活出现不必要的风波,实为大不智。其实成功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内心对自己的高度认同。我们做事情,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你想做的事,并且通过你的努力做成了,你高兴了,那你就成功了。4、学会通过自我暗示,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指通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在某一方面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并从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盲目比较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5、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地横向比较: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的比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往往会陷入横向比较的误区,忽略了纵向比较。纵向比较会让我们有更清醒的自我认识。6、增强自身实力,学会对负性攀比说“NO”:自信是建立在强大的学习、实践基础之上的,负性攀比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个体自身的实力与期望值达不到均衡水平,导致自信心的缺失,从而产生抱怨、憎恨等情绪。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积极投身于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用行动弥补心情上的失落,巩固并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战胜负性攀比造成的心理障碍,继而成功。如果能把攀比带来的压力化为时时提醒自己前进的动力,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专家公布健康礼物名单】1 保健品 2 高档食材 3 优质水果 4 运动器材 5 家庭医用器械 6 送健康书籍、电视健康讲座光碟7 新式烹调电器,比如电压力锅、豆浆机、电蒸锅、煮蛋器、电炖锅、小烤箱、面包机等。8 保暖内衣 对于足够亲近的人来说,内衣是永不过时的选择。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未满十三岁的小女孩杀了同学还肢解,是什么...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未满十三岁的小女孩杀了同学还肢解,是什么心态?我实在不能理解,求心理学解释。。。
新闻来源看到之后震惊了,要是说什么日本小孩干的,说实话我还能理解,毕竟。。。可这是中国啊,难道家长教育很变态么,怎么这么小的孩子都能干得出肢解人的事,何况还是她的好朋友,再说她哪来的力气啊。。。。我曾经和同学讨论过如何杀了人之后毁尸灭迹的问题,发现肢解人的心理居然可以理解了,当时发现自己是这么想的:如果连人都杀了,那就说明自己也不怕犯罪了,那肢解人也算不得什么了,人那么大目标实在太明显,还是分解了一次次扔出去好点。实在想做的万全一点,吃了人也不算什么,这样毁尸灭迹更彻底,毕竟不想被抓。因为坐牢是现实问题,而违反人伦只是道德问题。(不要揣测LZ是否已丧失,我是在揣测犯罪者的心理才这么想的)但是看了这个小孩的新闻之后,我的三观更毁了,因为以上肢解人的解释放在成年人的心理还可以解释的通,放在小孩身上感觉行不通。因为无论从小孩的心智还是体力或者心理承受力上来说都不如成年人,应该没有那么冷静、“理性”的干出这种事吧。。。历史上有10岁左右的小孩做过如此严重的犯罪吗?这有什么心理学的解释?算什么心理现象?另外,我不得不吐槽一下,犯罪手段这么恶劣,小孩子不判刑就算了,还只陪10万,有点少吧,真不知道这个同命同价的原则从何说起了。。。
+ 加入我的果篮
大一心理学人
大部分孩子犯了错之后,在未被发现和开导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掩盖事实,这跟从小就接受的“犯错就要惩罚”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新闻里也说是担心周萝莉醒过来告到父母和老师那里去,不成熟的大脑才想出能避免眼前惩罚的好办法——不让她醒过来就好了。再纠结原因的话跟覃萝莉的社会化程度也有关系。小学儿童对社会给予的评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周萝莉跟覃萝莉家住的近,同学们却喜欢跟周萝莉玩,覃萝莉得到的结论就是社会对周萝莉的评价要高于自己,所以长生嫉妒心。只是解决方法相当极端过火(可以说最毒妇人心是某些女人的天性了--!)。父母的教育也是很大原因,并不是每家都能养出嫉妒心如此强的孩子的。 学的还不深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一下,请不要深究。另外变态心理学说的是心理疾病一类,不能从字面上做理解,标签不合适。
野保硕士生,鸣虫爱好者小组管理员
当然有的,除了这个碎尸案,最近几年还有两起,罪犯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一个是杀了收养自己的姑妈和姑妈的两个孩子,另一个是一个留守儿童杀了一个老太太(并焚尸),前者仅仅因为姑姑回来晚了,自己饿了肚子,后者则是为了抢一箱酸奶,这都是中国发生的,十岁以下的也有,谋杀站有过一篇文章,讲英国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八岁)虐杀,注意我说得是虐杀一个三四岁的幼儿,最后伪装成被火车撞死的现场。。。中国和日本确实青少年犯罪比较严重一些,其他国家不太清楚,心理学上怎么解释不知道,生物学上么,lz可以联想一下狼孩什么的,人如果不好好教育,智商再高也是野兽(抱歉我是人性本恶论者)
侦探 医生 心理学
正因为心智不成熟,所以才会做出这种事。因为知道被发现的后果,所以分尸。因为外部社会的渲染,所以会有杀人的想法。仇恨啊,是人类的一大弊病呢。。。。。。人类这种生物总会有的,很普遍。就看能不能抑制住了。有时仇恨会很莫名其妙的到来,一定要小心这个魔鬼。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失衡吧,同意楼上。
Unix工程师
日本小孩中枪,哈哈
她啥心理我不知道,就是不明白干嘛第一句话就黑日本人。。。
我就呵呵了 能别这样 见面先黑日本人 ,难道我们是中国人就只能看着日本变态
第一句就黑日本人显得爱国么?
这种仇恨的心理,是谁教的?电视的效果,或可能是模仿成年人的结果。打开电视,每天动画片里都在教小朋友攀比,比成绩、比财富、比衣服,这些都是外部的。结果孩子照搬学会,每天都在比,比之后的结果就是心理的失衡。而后一系列的手段,我想也是她向电视、报纸上的介绍所学成果吧。
首先 日本不变态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___谁能解释下
什么才算是
攀比心理呢_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6,019贴子:
(:___谁能解释下
什么才算是
攀比心理呢收藏
1楼 13:57&|
相关的贴子64543647
药药 切克闹
收起回复2楼 14:16&|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昂。(*¯)¯*)哈哈
收起回复3楼 15:06&|来自
心态问题 少年 你又想多了吧
收起回复4楼 19:47&|来自
你又怎么了
收起回复5楼 21:22&|来自
收起回复6楼 15:30&|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攀比心理 讲排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