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吃什么会得肺癌癌?肺癌有救吗?

肺癌晚期能治好吗_肺癌晚期能活多久_肺癌晚期传染吗_肺癌的早期症状-每日甘肃医疗频道
首页& 上一页 &
共1191条记录 1/30人为何会得癌症?
已有 24550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癌症 基因 肿瘤 标志物 DNA
& &每次开启癌症这个话题,都会引发大家的一声叹息。有一种说法,只要人活得足够长,那么每个人都会得癌症,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提供的《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中国肿瘤流行病谱》的支持--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每个人一生当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 & &更为惊人的是,根据《2013年度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最新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每年全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约为270万,每分钟就有5人死于癌症。全世界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 & &无论我们多么扼腕,有多长的叹息,癌症的存在都已是事实,不妨了解多一点这个“最强对手”,再看看我们在这个巨大的阴影面前,能做些什么。&“长寿”的癌症 & &首先要说明,癌症并不是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化发展的现代才出现的,追根溯源有一定困难,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的癌症出现在一条1.1万前的狗身上,这条狗通过交配将癌细胞转移到了其他狗身上,这种癌症得以存续至今。 & &此结论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Elizabeth Murchison等人研究得出的。他们通过对这种异常长寿的癌症基因组进行研究,发现尽管已经有数百万的突变累积,但在适当条件下癌症继续存活上万年,并非难事。他们将这一结论发表于2014年年初的《科学》杂志上。 & &其实论起对于癌症的记载,传闻一直都很多。传说在公元前2980年左右的古埃及时代,有着“医药之神”称号的印和阗在他的医术中介绍了许多种疾病及治疗方法,唯独对癌症表示束手无策;另相传公元前377年去世的欧洲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已经能够分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而据说我国历史上的神医华佗,已经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这些传说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不过从中可以窥视出的是,早在很远古的时代,医生们就已发现患癌这一现象,并在积极的进行着各类根除尝试。&论癌的“自我修养” & &自分子遗传学兴起后,癌的运作方式及潜在机理才真正被揭晓:我们的DNA遭到破坏,控制不住某些细胞,它们肆无忌惮的生长,对人体其他的细胞造成影响;它们还会在人体流动,把坏的影响带到身体其他的部位,去影响其他的细胞。这是一个恶性的死循环,患者会出现很多有损身体健康的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 &我们体内的细胞每天都在更新着,人体这部机器要维持正常运转全靠他们,其中有三个角色尤为重要,一种是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一种是控制细胞过分生长的抑癌基因,还有一种是检查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是否出错的蛋白质。 & &如果用一个场景来形容它们之间的配合,大概会是这样的:假设你(细胞)在跳舞(正常代谢),跟着老师学着固定的动作,你做错了老师就会纠正你(DNA错配修复蛋白质)。可突然你嚼了炫迈口香糖(原癌基因发生变异),于是就变得“根本停不下来”(不停复制),这时候你的朋友把音乐关掉(抑癌基因发挥作用)了,你就停下来了。&癌之初,性本善 & &人人都有患癌风险,这句话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癌基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癌症。人体细胞发生癌变是突变累积的结果,这个突变点可能来自于遗传、病毒、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遗传会使携带不良突变的个体患癌症的几会比正常人高,环境、病毒等外界因素则是会长久刺激人体免疫应答系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喝酒、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引发癌症的因素之一。 & &以下是《2012年的中国癌症登记年报》绘制的“中国癌症地图”,根据图中显示,癌症发病是有地域区别的。比如,宫颈癌高发地区: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胃癌高发地区: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肝癌高发地区:浙江、广西、江苏等沿海地区,内蒙古、吉林。 & &相似的地理位置意味着相似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这也表明环境对激发人体癌变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湖南等地有嚼槟榔习惯,可能导致口腔癌,矿区、化工厂等工作环境下的人易患肺癌等。 & & & & &
癌的“侦察兵” & &许多癌症在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除了患者平时对身体不适没有留意外,与检测技术也有关系。有的癌症并不那么容易发现,传统的血液测试、X射线影像和核磁共振技术没有办法让医生看清病变位置,可能出现漏检错检现象。 & &癌症的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如何防癌,专家们动用着十八般武器,各展其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肯尼斯·金茨勒教授认为利用蛋白质谱来寻找基于蛋白的癌症标志物尤其重要,而发展基于血液、粪便或尿液中的肿瘤游离DNA以进行癌症检测也是有效的手段。 & &另有科学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在各种肿瘤中都有异常表达。由于微小核糖核酸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活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且稳定性高于某些蛋白质,于是不少的机构正在尝试用微小核糖核酸作为生物标志物来测定癌细胞。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们也另辟蹊径,开发了用核磁共振成像来显示糖消耗的癌症检测技术,使肿瘤精确成像得以较好的被解决。 & &既然癌症与基因有关,那么想办法发现癌症的致病基因,将是诊断癌症的可靠依据。基于此思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者之一、哈佛与麻省下属的Broad Institute院长Eric Lander更加倾向于使用基因测序这一最新手段。并认为,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在未来的五六年内,我们将有可能获得疾病基因的完整目录。&癌的预与防 & &聊过了癌症的可怕,再来强调一下,其实如果正确预防,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 &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通过改变或避免以下几种主要危险因素,30%以上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烟草使用、体重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身体活动、酒精使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城市空气污染、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 &当然,提前接种针对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减少暴晒时间,亦可对预防癌症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定期进行检查,身体不适及早就医,具有家族遗传史、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接触易触发癌症环境的人进行癌症定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的将癌症“关在门外”。&【扩展阅读】 & &《基因与癌生物学》由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Harold Varmus和著名科学家Robert A. Weinberg撰写。 & &1989年,Harold Varmus 和 J. MichaelBishop因为发现RNA病毒诱导细胞致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趣的是,Varmus原先学的是文科,后来转的医学。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癌细胞是如何形成的,解释易感染性与任何一种诱发因素(包括日光、放射线、烟草和某些病毒感染……)一起作用,告诉人们当细胞发育以及人体的正常过程被打乱或被破坏时所造成的危险后果。对癌症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值得看一下。(本文原刊于华大日微信号)
本文引用地址:&此文来自科学网夏志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9
评论 ( 个评论)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癌症为何难以根治?
按投票排序
234 个回答
—————————————————下为补充————————————————想不到大家对这个问题这么感兴趣,我也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同,谢谢大家。看来把科学用通俗的语言讲出來才是科普的最好方式。在正文之后,我对大家留言里提的一些问题做了回答。—————————————————下为正文————————————————我试着从遗传的角度回答一下为什么癌症难治。先说明我是癌症研究人员,不是癌症治疗的临床从业者,有不准确之处请见谅。在我看来,癌症难治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其遗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多,我试着用非常通俗的语言讲。我们可以把癌症看成一只非常庞大的军队,其中每个士兵都相当于一个癌细胞。那么这个军队有多大呢?我们在医院拍片子能看到的时候,已经达到10^9(十亿)的数量级了。(图片来自wikipedia)(图片来自wikipedia)(图中蓝色的一团是癌细胞)(图中蓝色的一团是癌细胞)现在问题来了,这十亿个士兵是一模一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拿刀,有的拿剑,有的开坦克,有的开飞机。这就给我们治疗癌症带来了第一层困难,用药去攻击癌症军队的话总是有那么几种兵种我们搞不定,这样一轮药下去总有些幸存的癌症组织。假以时日,这些幸存者通过繁衍(细胞分裂)又可以形成大部队。那么你说不管这只队伍有多杂,我们直接把整个癌组织切掉行不行?答案是只能解一时之急,因为癌症部队的机动性很强,可以到处迁移。并且很多时候,癌症都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转移(术语叫metastasis,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癌症转移了),我们根本没有办法侦测,等我们能检测到的时候小股部队早就分裂成十万大军了。此外,我们前面说了,本来兵种就多,这样每次派出去的还能不重样。一般一个病人身上能找到十多个这样的转移病灶(metastatic lesion),每个都不相同,这又为癌症治疗添加了第二层困难。同样是没有哪种药能把他们都消灭掉,而且转移了这么多想切掉也是办不到的。除此之外,治疗癌症还有第三层和第四层困难。要知道细胞在分裂的时候是会产生新的突变的,在我们的比喻里,就是小股部队变成百万大军的过程中是会出现很多新的兵种的。这就造成每个转移病灶内,也是可以有很多不重样的兵种的。这样下药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第三层困难。第四层困难则是个体间的差异。张三和李四都得了肺癌,但是他们肺癌的兵种组成可以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的结果是,A药对张三有用,张三一吃就好,但对李四则完全无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崇癌症个性化医疗的原因。以上。———————————————下为Q&A——————————————————Q1:
@ 等都问到癌症是如何产生的?A: 我想先引用Bert Vogeistein等人2013年的一段话,我个人认为他们概括的非常好:We now know precisely what causes cancer: A sequential series of alterations in well-defined genes that alter the function of a limited number of pathways.该定义里面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A sequential series of alterations”,也就是“一系列的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指的是突变(mutation),也就是说癌症由一系列的突变造成。回到我们的例子,假设癌细胞是士兵的话,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则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癌症发生的过程就是平民武装自己,发生起义或暴动的过程。突变的作用正是给予这些平民武器和装备。那么这些装备能有多厉害?我们知道,正常细胞和我们人一样都有个生老病死。而且人类进化到现在,细胞内外也都有一套比广电总局还厉害的审查制度,细胞真想造反也是很难的。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遗传物质(DNA)在复制过程中不小心出了很难修复的错误(该错误可能诱发突变),为了防止这个细胞今后捣蛋,细胞内有一套机制可以把这个细胞杀死(细胞凋亡)。细胞内掌管这个生杀大权的蛋白叫TP53,这家伙也是癌症研究的明星蛋白之一。因为TP53可以减少坏细胞的增殖,也就是可以抑制癌症的产生,我们把TP53这类可以抑制癌症生成的基因叫做抑瘤基因。我们可以想像,正常细胞想造反,有这么个蛋白在是麻烦的。因此,很多癌症细胞都有TP53的突变(如至少四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也就是把这个碍事的家伙给废了。这个例子告诉了我们突变能给予细胞的很重要的装备之一——逃离生长抑制。突变除了能让细胞不受生长抑制之外,还能给予细胞很多其他的能力。如正常细胞的增殖是受到了严格的调控的。这有点像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你想生几个都是允许的,要想多生是需要“准生证”一类的东西的。细胞也是如此,要想多增殖是需要相关的信号的。而突变可以让细胞在没有或只有伪造的“准生证”的情况下大量繁殖。这是突变给予细胞的另一样重磅武器——不依赖生长增殖信号。除此之外,突变还可以让癌症大军获得永生、入侵和转移、血管生成等能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突变给予了正常细胞巨大的生存优势,并最终发展成癌症。最后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从正常组织发展成癌症组织的过程其实还是挺漫长的,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上十年之久。而且这个过程是连续的,我们并不能界定具体从哪一天开始,一个正常细胞变成了癌细胞。只不过在我们被诊断的时候一般都已经很晚了,相比于整个数十年的发展过程而言。至于有人问该如何预防癌症,除了远离辐射、远离香烟、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及定期检查外,我也说不出别的了。—————————————先补充到这里——————————————————
看来是我的知乎处女回答,希望各位大神轻拍。看到了楼上几位同学的回答,从成因,临床等的方面分析了癌症为什么难以被治愈,我表示赞同,同时,我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充一下,为什么癌症难以治愈,以供大家参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回答它反面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疾病容易被治愈。现代医学中,理论上能被治愈的大多是微生物感染,这都要归功于我们的终极武器,抗生素。表面上它的治愈依靠的是依靠抗生素,实际上抗生素只是达到了控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而真正起到清除这些微生物的我们的免疫系统。当微生物侵占了我们的细胞后,我们的细胞有一套机制引起免疫系统的注意,最后免疫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是自身免疫(innate
immune))清除了这些被感染的细胞,同时也负责杀死了微生物。所以真正起到治愈感染的是我们的免疫系统。那么癌症是否也可以被我们的免疫系统所注意到呢?其实是可以的。与癌症的抗争在我们体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那残酷程度其实远超过想象。上面有位同学把癌症比喻为暴徒,正常细胞为平民,我觉得非常恰当,而免疫细胞就是我们体内的警察。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在我们体内循环,随时搜索那些“罪犯”,这罪犯包括微生物感染的正常细胞,也可以是癌症。上面有同学提到了癌症的起因源于抑制癌症的那些基因(cancer
brake)产生了突变,其实这个突变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大的,特别是考虑到我们体内那么多的细胞。而并没有相同比例的那么多人得癌症的还有一个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随时都在检测和摧毁这些癌症细胞。*而那些致命的恶性肿瘤的癌症细胞往往都是让免疫系统束手无策的细胞,就如同每个地方都有一些让警察无能为力的罪犯一样。之所以这些“暴徒”可以无法无天,这往往和他们的拥有各种手段去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捕有关(immune
evasion),以下简单介绍几种癌症免疫逃逸的机制:1.
癌细胞通过劫持正常细胞达到免疫逃逸的目的癌细胞不惜动员未成熟的“娃娃兵”细胞进行防御, “战争”的残酷可想而知(图片来自wikipedia)有统计表明,一个肿瘤其实只包含了20%-30%的癌细胞,而其它的都是被这个“暴徒”劫持的正常体细胞(somatic
cells VS tumor cells),这些被劫持的体细胞可谓是癌细胞横行的最重要帮凶,或者称它为伪军。癌细胞通过分泌特定的cytokines
& chemokine进入它的微环境从而给这些伪军洗脑,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奴隶,这些奴隶包括一些反戈的免疫细胞(主要是myeloid
cells,正常情况下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哨兵报警,召集NK细胞,T细胞等执法警察/战斗免疫细胞过来),癌细胞的微环境让这些免疫细胞保持在未成熟的状态下,从而无法警示战斗免疫细胞过来清除癌细胞(劫持体细胞要从娃娃抓起),与此同时,这些未成熟的体细胞还会召集那些有免疫抑制(immunoregulatory
cells)的免疫细胞(包括Treg,M2
Macrophage等)过来现场,让这些不明真相的警察同志协助清除阻碍执法警察的到场(表面上说是阻碍,其实现场更残酷,更像是反戈的屠杀),长久之后肿瘤微环境造就了一种局部的免疫抑制现象,这样癌细胞可以自由得生长,然后转移等等。2.
癌细胞本身可以钝化 NK,T细胞等执法警察细胞的杀伤性能但我们的免疫细胞并不是普通的警察,他们还是可以找到时机入侵到肿瘤里(与其说是免疫细胞自己找到时机,也可以说是癌细胞太贪婪了,有时候它们长得太快了,没有劫持到足够的体细胞来保护自己就被免疫细胞发现了),这些细胞我们称为tumor
infiltrative leukocyte (TIL) 。然而这些TIL还是很难有效得杀死癌细胞,因为在肿瘤微环境中,它们的攻击性很快被消耗殆尽(exhausted)(机制包括上调PD-1,CTLA-4等checkpoint受体,这些受体在微环境中接收到信号后降低免疫细胞自己的攻击性),长久之后也被那些劫持的体细胞所消除掉。3.
癌细胞自身每个都不同,又可以变异,逃离免疫系统的识别癌细胞要被免疫系统识别,需要一系列的非战斗免疫细胞(包括DC细胞或者M1 Macrophage等,其实都是成熟的myeloid
cell) 帮忙识别癌变细胞,然后警示战斗免疫细胞(涉及抗原呈递和T细胞激活等,在这里不过多阐述,但是原理和识别微生物感染的细胞非常像,我们称为T细胞的primed)。然而不幸的是,强大的癌细胞一方面可以阻碍这些步骤,从而沉默免疫系统的识别,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识别是一种抗原特异性识别(因为机体需要这样的方式去分清感染和未感染的细胞,或分清敌我),在这样的筛选压力下,癌细胞会突变,从而下调自身的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最终逃离免疫系统的识别。以上几种机制往往并不是独立的,是互相作用的,最终服务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等。由于失去了免疫系统的帮助,再多的化疗,放疗甚至癌变器官的切除等都无法彻底根除癌细胞。(因为那些能成功转移的癌细胞都是逃离免疫系统的佼佼者,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无视警察的存在为所欲为)。现在癌症治疗研究很大一部分都在致力于唤醒免疫系统对抗癌症,迄今为止有进步但还是有很长路要走,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叙述了,但如果有同学感兴趣,我还是很乐意在其它地方进行讨论。若有需要补充的,可在回复中告知,谢谢!1/30/2015 凌晨*理论来源于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的Dr.
Zou,除上述两个原因外,还有个原因是癌细胞通过获得干细胞表型从而可以肆意生长。这三点协同导致了癌细胞的起始和生长。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杂文,取名《三个小故事》看到这个问题,偷懒复制粘贴过来,看个笑话吧。故事一:复旦大学的学生选课系统一开始很简单,就是“选课”和“退课”两个选项。但后来经过学生跟老师的不断博弈发展得非常复杂,学生要先学习“选课学导论”课程,然后严格制定多套选课方案,明确哪些课可选,哪些不能选,规定时间冲到机房按照Plan A狂选,然后根据选得课程执行Plan B再选,甚至要使用“刷课机”、动用人际关系、屯课、换课、卖课、退课…
故事二:2013年春运,铁道部的网站大力推行网上订票,方便广大乘客,省得大家裹着军大衣带着马扎去火车站广场一夜风流。结果有人发明了抢票软件,刷票抢票速度之快超过人手点击千万倍,曾经有一列火车的票开售不到20秒钟就卖完了。然后全球最大代码托管网站Github直接瘫痪,12306网站也直接死掉,一度谁也抢不到票。铁道部不得不紧急约谈金山网络要求其停止使用抢票浏览器!工信部次日专门下达通知,要求各大浏览器公司停用抢票插件!
故事三:我们实验楼去年有一次请一位业界大牛教授来做讲座,具体题目忘了,是关于肿瘤的。末尾提问时间,有人提问:生物进化到那个阶段开始产生恶性肿瘤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问题,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那位大牛教授一时也没回答上来,最后打马虎眼过去了。正当他:“Well…”犹豫的空,后面一位幽默的美国大叔随口答道:“Yeast!”大家哈哈一笑。Yeast就是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微生物,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吃的喝的馒头、面包、蛋糕、茶、啤酒等等都要先在原料里面大量培养它们,才能好吃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微生物,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吃的喝的馒头、面包、蛋糕、茶、啤酒等等都要先在原料里面大量培养它们,才能好吃(这段请有洁癖的朋友们仔细阅读。)。它们只有一个细胞,当然不可能产生人类的恶性肿瘤疾病。那位大叔说Yeast开始就有恶性肿瘤,明显是在开玩笑。
但是,如果思考一下恶性肿瘤的生长特性以及来源,也可以说,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某种程度上就是恶性肿瘤——它们的大量生长都可以来自单一细胞的增殖,只要环境适宜,它们的生长没有自限性,哪怕将所在寄生的宿主养料耗完然后同归于尽,它们也不会停止这一过程——反过来,也可以这么看:恶性肿瘤,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孟子》书中有云:“告子曰:食色性也……” 古人言之有理啊,不仅对人类,对所有的生物个体,其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这两件事:1,饮食,解决生命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2,男女,解决本物种延续的问题。并不是说,除此之外就不需要做其他事情,但作为“性也”的,只有这两件事,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这样做,这个物种就会被自然界淘汰,被自然界淘汰的物种就不会被我们观察到,所以被我们观察到的物种无不“食色性也”——人择原理用来解释生物界。单细胞生物当然也不例外,生长-生殖-生长-生殖,跟人稍有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交配,自己就可以分裂,或者形成孢子,比如酵母菌,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时候就分裂,反之就形成孢子,保存有生力量。北方农村蒸馒头都会留下一点面团晾干,变成黄色的小面团,叫“面剂子”,里面的酵母菌发现水分越来越少,温度也越来越低,不好!赶紧变孢子保命,等主人下次蒸馒头和面,再卷土重来!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实如果从单细胞生物繁殖角度来讲,应该是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另外,生物进化过程,不只是单细胞个体的变异。在35亿年前,出现了双细胞生物,两个好基友同呼吸共命运走完一生,虽然他们的分工还没有很细致,但很明显他们发现两个细胞在一起更容易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然后就有了多细胞生物。随着单个生物体细胞总数越来越多,他们的分工就出现了:有的负责维持形状,有的负责运动找饭,有的负责吃饭,有的负责消化,有的负责排便,有的负责生殖传宗接代(这个活儿估计要抢的)…...这个时候,就不能所有的细胞都“食色性也”了,因为要维持整体的生命形态继续存活,就不能大家都抢着变吃货,抢着生殖!要不然大家谁也活不了!怎么办?——两个好基友同呼吸共命运走完一生,虽然他们的分工还没有很细致,但很明显他们发现两个细胞在一起更容易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然后就有了多细胞生物。随着单个生物体细胞总数越来越多,他们的分工就出现了:有的负责维持形状,有的负责运动找饭,有的负责吃饭,有的负责消化,有的负责排便,有的负责生殖传宗接代(这个活儿估计要抢的)…...这个时候,就不能所有的细胞都“食色性也”了,因为要维持整体的生命形态继续存活,就不能大家都抢着变吃货,抢着生殖!要不然大家谁也活不了!怎么办?——约法三章:一,新生出来的细胞,是干生殖专业的,你就可着劲复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溅射。二,新生出来的细胞,如果不是干生殖的,就不许无限复制,以能够完成你负责的功能为标准,到数目后安心干活,不许胡思乱想!三,如果个别细胞本来不是搞生殖的,没有大局观乱来,则大家合力清除之。约法全都以A、T、G、C(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4个单词组成的语言写在遗传基因里面,是基本大法。然后多细胞生物就可以加速进化,生物总细胞数越来越多,各部分分工越来越细,直到后来出现了智慧生物发现了自己原来是这么来的啊——蓝星人。
现在我们知道,约法三章里面早早就定义好了每一个细胞可能有的两种命运:或者不断分裂传宗接代,或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总有例外。有的细胞在分到DNA的时候,里面的《约法三章》就因为印刷问题或者丢掉了一部分,或者印错字了;有的细胞受到了各种刺激,被恐怖主义、异教徒、传销组织给“安利”之后一把抛开《约法三章》:“老子不管那一套,老子就是要OOXX!”然后这些细胞就开始ctrl+C→ctrl+V→ctrl+A→ctrl+C→ctrl+V→ctrl+A→ctrl+C→ctrl+V→ ……幸运的是,其他细胞还有完整版的《约法三章》,特别是第三章!绝大多数这种蛇精病细胞在萌芽状态还未形成气候就被查水表了。凡事总有例外,或者某个蛇精病细胞本身极为强大,来查水表的警察——免疫细胞被直接爆菊,或者身体免疫系统老化组织松散给免疫细胞发不出工资,没能及时将邪教组织扼杀在摇篮里——枯叉!——肿瘤诞生了。肿瘤细胞就像是返祖的单细胞生物,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它们就只有两个使命:食+色。我们的身体为这些不要脸的货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不光有脂肪存粮,还有每日三次进账。他们的任务变得更为简单:色——就是尼玛繁殖。直到他们的繁殖导致我们入不敷出,一塌糊涂,然后,就像所有在面包烤箱里被烤死的酵母菌一样,跟它们赖以生存的面团同归于尽,且义无反顾。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复旦大学整体像不像一个分工细致的复杂多细胞生物?每个大一学生像不像一个单独细胞?每个学生可点击的“选课”“退课”两个选项像不像每个细胞可有的两种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每个学生,单细胞个体,他首先考虑的一定不是复旦大学整体的死活,一定是他个人能不能选到更多、更好的课来发展自己。所以,如果只给他们“选课”“退课”两种选项而不加限制,他们一定会拼命点“选课”“选课”“选课”……哪怕选多了上不了慢慢再退呢,如果学校不管恐怕退都懒得退。学校很快就发现这种方法不行,学生的素质貌似不似想象中接受了多年共产主义教育那样自觉(学校老师们也太Naive了,他们远远低估了生物个体食色性也的强大本能),然后老师们就不断制定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限制条件来防止学生不负责任,没有大局观的抢课,甚至发展出了这种变态难度的验证码,有效地防止一大波文科生来抢。但是,就像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有漏洞,选课系统也难免有漏洞被利用。就发生过一个女生被男友甩了,然后用男友的学号+密码偷偷登陆选课系统退掉了他所有的课,导致那位哥们儿无课可上。据说女生后来被开除了,呃……这就是学校的约法第三章么?有点漏洞也没关系,只要能不断进化,不断修正,整个学校作为一个机体在这时候就可以顺利存活了!但是,就像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有漏洞,选课系统也难免有漏洞被利用。就发生过一个女生被男友甩了,然后用男友的学号+密码偷偷登陆选课系统退掉了他所有的课,导致那位哥们儿无课可上。据说女生后来被开除了,呃……这就是学校的约法第三章么?有点漏洞也没关系,只要能不断进化,不断修正,整个学校作为一个机体在这时候就可以顺利存活了!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故事:悲催的铁道部。铁道部——斥资3亿多人民币构建的网络售票系统——所有购票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多细胞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在2013年1月数次瘫痪,原因就是每一个购票者使用的抢票软件共同形成了爆发性的肿瘤,把整个机体直接拖累死。为什么购票网站死的这么直接这么快?因为,所有的单个细胞,在这个机体中,几乎都只有“为什么购票网站死的这么直接这么快?因为,所有的单个细胞,在这个机体中,几乎都只有“订票”这一个愿望,“退票”几乎都没有。这就像上帝冷不丁造了一个超级复杂的生物,根本没让它在大自然环境中经历进化、淘汰,而又没有对它的每一个细胞进行严格的约法三章,结果必然是每一个没有头脑的细胞为了自身利益疯狂“订票”,哪管你整体死活,哪怕大家同归于尽谁也回不了老家,我也不能被别人抢了先!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多样本的囚徒悖论——在无法与另外所有囚徒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每一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就是背叛——哪怕这种背叛将会最终导致大家的利益共同受损!(其实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神马的,不是因为俺们中国人素质差,是因为俺们洞悉囚徒悖论,然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现在,问题明确了,肿瘤可以看做是复杂多细胞生物与生俱来的单个细胞失控返祖现象。但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生物进化过程中不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吗?为何人类肿瘤的发病率还这么高,容易长肿瘤的基因没有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掉吗?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可以分两部分:一,肿瘤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遗传因素在其中只占一部分,还有很多后天因素比如吃、喝、嫖、吸、放射、病毒感染神马的。二,是的。容易长肿瘤的遗传因素在进化过程中没有被淘汰掉。人类性成熟在十多岁,繁殖下一代并抚养他能够独立生活在20岁左右就可以完成(当然现在这一数字可能要推迟到30多,买不起房子的生物要推迟到40多),只要容易长肿瘤的基因没有导致在这之前肿瘤生成,完全不影响结婚生孩子,也就完全不影响这种基因传宗接代。那么问题又来了:就算生育期不发病,家族里老年成员发病的病史也会让人觉得这家不靠谱、不能娶/嫁啊?现在的确有这样的现象,但在古代、远古时代,人平均20来岁,30来岁就死了,哪有机会让你得肿瘤啊?有个段子不是这么说的吗: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会增加得肿瘤的概率——活的时间越长,概率越大!中医学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最早的医学方书,中医学祖师爷,东汉末年张仲景,张机所做《伤寒杂病论》里面几乎见不到肿瘤疾病,最重要原因就是那时候的人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帽。
那么看来,现代人寿命的延长,生存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那总不能等死吧?有没有办法治疗呢?怎么治疗呢?关于肿瘤治疗的专业论著汗牛充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不如简化一下思维,就把肿瘤看成刚才说的单细胞生物,然后再思考怎样弄死它。首先,想到的就是约法第三章:去除。其实肿瘤之所以让患者如此痛苦并不单单因为它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致死性的疾病多了,其实死得越快越不痛苦——当然,这只是猜测,谁也没死过,死过也不会回来告诉大家——肿瘤恰恰是因为不会让人当时就死才会让人备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有个笑话就是枪毙罪犯,第一枪咖啪哑火了,第二枪咖啪又哑火了,罪犯大哭:“武警叔叔,求你掐死我吧,这太TM吓人了!”返回来说,为什么肿瘤不会让人当时就死呢?因为人体相对单细胞生物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机体,一部分功能的损害远不至于当时就丧命,其他组织器官还能照常运转。那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一块坏的组织器官去掉,人还可以活——手术!但是,手术切除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的肿块,最多加上可疑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肿块的区域,而单细胞生物的特性是只要有一个个体存在,加上环境适宜,它就能再次大量繁殖,手术切除的大肿块需要耗费大量养料,突然去掉这个负担,其他部位如果还有残存肿瘤细胞可以获得更多养料,容易长得更快!放疗,但是,手术切除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的肿块,最多加上可疑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肿块的区域,而单细胞生物的特性是只要有一个个体存在,加上环境适宜,它就能再次大量繁殖,手术切除的大肿块需要耗费大量养料,突然去掉这个负担,其他部位如果还有残存肿瘤细胞可以获得更多养料,容易长得更快!放疗,就是放射性治疗,对于某些射线敏感的肿瘤,和已经手术的病灶,放疗可以让高能射线打断看不见的肿瘤细胞DNA,物理方法导致这些细胞死亡,也是去除的一个办法。化疗,化学药物的方法,杀死肿瘤细胞,也是去除。除了去除,还有办法就是让肿瘤细胞恢复自限性,让它认识到自己是干嘛地,然后该干嘛干嘛去,就像就是放射性治疗,对于某些射线敏感的肿瘤,和已经手术的病灶,放疗可以让高能射线打断看不见的肿瘤细胞DNA,物理方法导致这些细胞死亡,也是去除的一个办法。化疗,化学药物的方法,杀死肿瘤细胞,也是去除。除了去除,还有办法就是让肿瘤细胞恢复自限性,让它认识到自己是干嘛地,然后该干嘛干嘛去,就像侯宝林的相声《武松打虎》里面,扮老虎的喝晕了,武松就是打不死它,结果最后耳边告诉他:“你死~了你知道吗!?”——不用打就躺下了。其实放疗和化疗等疗法有一部分原理可能就是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让它停留在某一个细胞周期而不分裂,这样就达到了让它恢复约法第二章的作用——你不是不管《约法三章》吗,不杀死你,强制割掉小鸡鸡,让你不能OOXX,然后一辈子做你该做的事情。哎,宦官真可怜……另外,单细胞生物的特性是:环境适合,就大量繁殖;环境不适合,就慢繁殖甚至不繁殖变成种子存起来。那就把人体环境变得不适合它们生长:饥饿!阻止新血管生就是饥饿疗法,虽然不是直接去除,至少保证没有充足的营养,它就不能疯长。另外,低温!高温!缺水!……成反正就是变着法折磨它!可惜的是,其它细胞跟它一样也需要适合的环境才能保证人体的功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在是让人舍不得,加上单细胞生物的求生本能往往比其它守规矩的细胞更强,谁能撑得时间更长还说不准呢。
说了那么多,貌似没有一个方法能保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货。对,没有,只能联合应用,尽力而为,维持平衡,延长生命。因为生物进化的路程从来就没有设计让生物成功抚养好下一代之后还能好好地活后半辈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人平均寿命能达到70岁左右已经可喜可贺了,如果50岁以后得了癌症,告诉自己:早就赚够本了!如果还没到20岁就一不留神得了癌症,那说明自然界决定淘汰这个基因品系了。
生和死,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也是任何生物体的终极问题,就像中医学里面的阳和阴,相反相成,循环无尽。正是因为多细胞生物各个部分的细胞控制了自身的分裂和凋亡,才让大型生物得以存在并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端粒酶的发现让科学界突然窥探到一部分衰老的秘密,长生不老这个人类的终极梦想突然间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大多数肿瘤细胞的端粒酶失控提醒着大家:想要长生不老,完全可以,变成肿瘤,谁都行。全世界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来源于一位叫Henrietta Lacks的美国黑人妇女,来源于一位叫Henrietta Lacks的美国黑人妇女,她已于1951年死于该癌症。此细胞系明显将会永生,这样的永生,你愿意吗?她已于1951年死于该癌症。此细胞系明显将会永生,这样的永生,你愿意吗?
其实,单细胞生物也好,人也好,活着并延续、扩大自己的种族,是亘古不变的生物行为。如果把更大的地球看做一个有机体,人类何尝不是地球的癌症顽疾呢?
其实目前导致所有癌症医治最终失败的原因正是癌症的复发。 绝大部分癌症患者对于最初的治疗手段都能达到初期的有效控制,甚至以为是“治愈”了。无奈一段时间之后,时间或长或短,癌症又回来了。这说明当初的治疗没有把身体中所有的癌细胞杀死。有一小部分癌细胞在接受治疗中受伤了,于是偃旗息鼓地躲起来养伤去了。只是我们目前的医疗手段无法检测到这些少量的治疗后躲起来的癌症细胞。一旦这些细胞伤养好了又回来时,便更加凶猛了。十分遗憾目前的西医正规治疗中,几乎没有防止癌症复发的医药和手段,尽管实际情况中有多于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面临着五年内癌症复发的情况。
1945年, 美国著名化疗师 William Woglom有一段经典论述:
那些没有经过化学或药学训练的人,可能不会意识到治疗癌症到底有多难。程度几乎——并不完全是,只是几乎——像是要找到一种溶剂,它既可以溶解掉左耳,又能使右耳完好无损。癌细胞与其前身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竟是如此地微小。
癌症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抗癌如此困难,真正原因是敌我难辨。
提到做哪些检查可以检查出是否患有肿瘤。不同的肿瘤要做的检查是不一样的。说几个常见的肿瘤。一般的体检项目包括X线、B超、抽血检查等,但是要针对肿瘤的检查这些还是不够。胸部X线可以检查到肺部的问题(小病灶就不一定能看到了),B超可以检查乳腺、淋巴结、肝胆胰脾、肾脏、肾上腺等等。抽血检查可以检验肿瘤标志物,但是特异性不那么高。食管癌、胃癌的诊断需要胃镜检查。肠癌的诊断需要肠镜。不过肿瘤的诊断还是需要依靠组织活检,作出病理诊断。(取一小块组织下来检查,观察细胞形态或者做免疫组化、基因检测)应
建议,补充一下癌、肉瘤、瘤的区别。说简单一点吧,因为医学专业的毕竟少数,而且他们也不需要通过这个答案来获得相关知识。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来源于皮肤、粘膜。肉瘤是间叶组织来源的,即肌肉、神经、脂肪、骨等。我们日常提到癌就是恶性肿瘤,并没有区分来源。瘤的话多指良性肿瘤,所以不必过于担忧。但是也有例外,如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这些是恶性的。有的瘤结尾的诊断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有恶变可能,我们称之为癌前病变,如直肠的家族性乳头状腺瘤,有直肠癌家族史者倘若患直肠乳头状腺瘤,恶变的可能性很大。若是在体检报告上看到有带瘤字样的,不需要草木皆兵的。先说明反对孟德尔的答案。
你取名孟德尔,不知道你是如何想的,这是个遗传学家的名字,但是你的回答无法让人信服。一本癌症传无法没法让你清楚了解肿瘤。这本书我也看过 。而且你没有提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些是可以治愈的,你看这本书没有看到吗?
癌症是很难治,但是不像孟德尔所说的那么恐怖,其回答提到顺铂、长春新碱只会加速患者死亡,这实在毫无根据。我们现在临床上还在用这些药(顺铂更多),事实证明是有效果的。
癌症为什么这么难治疗,其实 回答的也很详细,我同意他的看法。除了他提到的遗传异质性、转移、突变、个体差异外,在此补充一些临床上见到的情况。
体检、重视不够。很多人平时不太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体检次数少,平时有些不舒服去看医生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就觉得没有大碍。倘若频繁出现不舒服,还是有不少人会只是做对症处理。等到做检查后发现如果有问题都比较严重了,肿瘤已经转移到远处或者淋巴结转移了,这个时候治疗难度会很大。我的一个亲戚就是这样,刚开始只是右侧肩膀疼痛,自认为是肩周炎之类的疾病,平时只是对症,并无改善,后来去做了CT才发现是肺癌,可是已经晚了。倘若及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会更好。
科普不够。在临床上碰到一个女病人,宫颈癌,30岁。家庭条件优越,夫妻都受过良好教育。在发现患宫颈癌之后做了手术,早期,医生建议术后化疗,可是他们觉得化疗危害更大,不接受建议。并在网上找到看起来很有道理的“饥饿疗法”,即少吃东西,意图把肿瘤“饿死”。过了6个月,宫颈癌复发,她还是一直坚持着所谓“饥饿疗法”,后来撑不住了,家属把她送到我们医院。整个人都浮肿,明显是白蛋白含量低、肿瘤晚期的恶病质表现。CT检查发现瘤子长径已经10多公分了,我们整个科都唏嘘不已。这么年轻的人,这样的结果是在令人惋惜。没有多久她便去世了,留下丈夫和2岁的孩子。“饥饿疗法”源于国外,国外报道的 意思是通过靶向药物如抗血管生成药,可以阻止肿瘤的血管生长,让肿瘤“饿死”,并不是人节食饿死肿瘤。肿瘤细胞不会和人讲情面,你有足够的营养它会抢你的资源,你没有它照样抢。想通过“饥饿”治疗肿瘤,实在荒谬。建议:新浪微博上有很多医生做科普,推荐关注,各个科室都有。相信会大有裨益。
医患之间信任度大不如前。这也是很多病人不愿意做检查的原因。举个非肿瘤科的例子。本科实习的时候,在急诊科轮转,一个50多岁的病人上腹痛,摸着肚子,脸色苍白,冒虚汗,呼吸急促。病人来的时候我们考虑胃肠穿孔之类的 疾病,可是我们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并无腹膜刺激征的表现(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当时的主治医生让患者急查心电图,我们实习生也不理解。患者更是不理解,为什么啊,疼得要命,什么都不做,还开些不相关的检查?庸医!只想着赚钱!可是主治医生还是坚持,最后做了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提示:下壁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介入手术。就这样,救了一条命。(有时候下壁心肌梗死表现为上腹痛,但是很罕见。)所以我们也很难做,你说到底要不要检查呢?检查了觉得花了钱,没检查后果可能更严重。医患间信任下降导致不少检查没有进行。四
人们“谈癌色变”。医院有个陪护阿姨的女儿,28岁,某天发现自己乳房有个肿块,自己去门诊做了B超,提示:纤维瘤。她母亲陪她找到我们科,还没有开始具体说,人先哭起来,当时把我愣在那。看了B超单,额,纤维瘤(良性病变)。没事,大姐,你回去休息,定期复查,放轻松就ok。其实这种情况不少见,不少人看到“癌”“瘤”,完全没有和它对抗的勇气。其实这是有道理的,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情绪、心境也有很大的关系。麻醉科的一个退休老主任,胃癌,具体是早中晚期不清楚,做了手术后化疗4周期,回家休息。他非常乐观,又爱运动,化疗结束后一直保持良好的情绪,坚持运动,11年没有复发。但是11年后去世了,死因是心脏病。想到的暂时就这些,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重要。到了晚期确实没有很好的治疗费方法。耐药性、药物吸收率,肿瘤细胞逃逸、早期转移、个体差异等等原因,其他答主也有提到,就不赘述了。
好吧,认真的回答一下。个人意见,供参考。作为一个当了几年放疗科医生,又做了几年科研,还在科研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的从业者,主要从临床的角度说说我对肿瘤为什么难根治的理解。cancer简单的说,就是身体里面一部分细胞不受控制了,开始疯长,破坏正常器官的功能,消耗身体大量的养分,同时还可能有小部分细胞脱离原发灶,播散到其他的器官继续生长,破坏器官的正常功能。理论上来说,只要把原发灶的肿瘤细胞全部除掉,再把播撒到其他地方的肿瘤细胞一并去除,就能所谓的根治肿瘤。当然,理论上简单,实际上很难。先说说我们现在有的主要的工具。cancer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放疗,化疗。手术,放疗属于局部治疗方法。把局部的肿块切掉或者通过高能射线杀掉。化疗属于全身治疗,通过细胞毒药物到全身,希望能够杀死播撒到全身其他地方的肿瘤细胞。大体把肿瘤分成早期的和晚期的分别说说。早期的肿瘤。早期的很多类型的肿瘤(淋巴结转移少,原发灶小,没有远处转移)都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的联合或者单独使用达到杀死肿瘤细胞,而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不复发转移的效果。临床上可以说是根治了吧。当然还有一些肿瘤类型早期治疗也很难治愈,比如黑色素瘤,比如胰腺癌。这些跟肿瘤细胞来源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关。这些具有很高的侵袭能力。在原发灶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血道或者淋巴道的播撒,而这些播撒一开始又很难检测到。不知道去哪儿了,所以当然没有办法进行针对的局部治疗,比如放疗,手术。而化疗因为是没有办法特异性区别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大多数化疗药物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性。只是对增殖旺盛的细胞杀伤的效果更好。举个例子,顺铂吧。再DNA上加个东西,让DNA更容易断裂。所以只要是增殖的细胞,DNA复制打开的多,当然被影像的面积大,更容易死。正常的高增殖的骨髓造血细胞等等当然也一样。容易被影响。这就导致了化疗药物剂量不能太高,所以很难杀死那些潜伏在身体其他部分的肿瘤细胞,因为在转移的早期,很多播撒的肿瘤细胞是增殖很慢的,它们只是在冬眠dormancy,没有开始增殖。更难被化疗药物杀灭。这就是早期的为什么有些疗效还是不好的主要原因。再说说晚期的肿瘤。有远处转移的就不说了,已经远处器官都开始长肿瘤了,已经播散的一塌糊涂了。各种治疗都很难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彻底杀死肿瘤细胞。因为已经分不开了。局部晚期的肿瘤来说(原发灶比较大,淋巴结转移比较多,没有发现远处转移)。从手术来说。局部肿瘤长的比较大了,就导致跟周围的组织接触面多了,比如直肠肿瘤这种,周围盆腔器官,腹腔器官都粘连了一圈。手术没有办法完全切除干净,不可能把相关的器官全部切掉,那可能下不了手术台了。而且就算这样,还有跟腹膜粘连的。腹膜又跟腹壁是连着的,要彻底切除,连肚子上的皮都不能留了,要开个口子了。 所以对这种局部晚期的,很多情况下局部要加放疗。然而放疗也有问题。我们都知道,肿瘤长大了以后,肿瘤组织里面的血管是不好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缺氧缺营养物质的。而缺氧这种情况,会让肿瘤细胞上调比如HIF来帮助肿瘤细胞生存。而这种类型的蛋白上调会让这些肿瘤细胞对放疗非常不敏感。也就是说很难通过放疗彻底清除。所以局部晚期的肿瘤,在放疗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也会大涨。同时,局部晚期的肿瘤因为长的时间长了,播散的细胞从逻辑上就会多了很多。现在还有研究认为播散到远处的肿瘤细胞还会selfseeding回原发灶,然后在播散,这样来来回回的循环就让肿瘤细胞更容易在远处器官不仅仅是dormancy,而是开始长。所以晚期的肿瘤不仅容易复发,同时还会转移。总结一下,临床上肿瘤难以治愈的原因主要是,原发灶长的太大的话,局部治疗难以彻底,容易局部复发;同时肿瘤播撒转移之后,很难针对已经播散的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的治疗。这就是从临床上来说,不少肿瘤难以根治的原因。以上。
谢腰简单说两点吧,一个是癌症不是单一的一种病,另一个是癌细胞是"活"的,不是"死"的第一点,癌症只是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就像咱们说'心脏病'一样,医学工作者之间是不太可能会说这样的话的,至少也是窦性心动过速,动脉粥样硬化一类的稍微具体一点的病,不难想象的是这两种病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同理癌症也是一样,起因极其复杂,与器官,基因,转移部位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癌症领域人类只是刚刚起步而已~而每一种治疗手法的作用都极其有限,不是每种癌症都有特效药,再加上化疗药物往往有极大的副作用,还需要考虑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承受能力以及肿瘤耐药性等等……所以就算是有效的药物也很难发挥其所有的功效拿免疫通路的图打个比方癌症远比这个图要复杂无数倍,我们还知之甚少癌症远比这个图要复杂无数倍,我们还知之甚少第二点要说是,癌细胞是活着的,它们就像是感染你的细菌一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逃过免疫细胞的追杀,从而生存下去,在07年的一篇文献提到了关于“肿瘤干细胞”的概念[1],此实验证明了变异以后的肿瘤干细胞就像是个疯狂建筑师一样,造出来了“肿瘤”这么一个它的“孩子”,让它越长越大,当然结果就是你越来越衰弱,最终死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病人好受一些吧,每个医生都会有这么一个坎,看着自己治疗的病人越来越虚弱,自己却无能为力,一个实习医生很容易陷入极度的自责中,anyway,愿逝者安息……以上Reference:1. Li C, Heidt D G, Dalerba P,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stem cells[J]. Cancer research, ): .
在这里我想谈谈化疗的作用,个人见解,没有对错,你认为有道理就是对的没道理就是错的,误喷最近微信、微博又重新出现多年前关于化疗的传言。这些传言既有国内「原产」的,也有国外「进口」的,无一例外的都来自替代医学的网站。这些网站利用普通民众对化疗的刻板、陈旧的观念,比如头发掉光、呕吐、乏力、发烧、贫血等等,制造对化疗的恐怖气氛。替代医学支持者声嘶力竭地批评来自毒药的化疗药物,不是治愈,而是「毒害」癌症患者。进一步认为「化疗根本没效果」、「化疗比不化疗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有说的更具体的,比如「美国癌症协会和美国大学肿瘤学和血液学给出的答案是凡是经过治疗多活 5 年就算抗癌成功,不做任何治疗的癌症患者也有可能撑 7 年以上」。甚至有漫画家,把化疗比喻为纳粹集中营,把医生使用化疗比作纳粹屠杀犹太人。「化疗无效论」非常危言耸听。替代医学支持者真正目的,是想取化疗而代之,用顺势疗法、饥饿疗法、中医药等等非主流疗法来治疗癌症患者。这些疗法给人「天然」、「低毒」的联想,更加含情脉脉,更加容易得到患者理解与接受。一、不是治愈,而是毒害吗?不可否认,化疗药物的确起源于毒药。很多人会想起最早的现代化疗药物氮芥。实际上比氮芥更早的是三氧化二砷,民间称呼为砒霜。下文就从化疗的历史开始,来破除「化疗无效论」。1.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作为药物使用,历史已有 2400 多年。传统医学会用三氧化二砷来治疗高血压、胃溃疡或者风湿病。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1632 年-1723)改进显微镜、创立微生物学的同时,人们开始通过显微镜研究人类血液,偶然间发现,服用过三氧化二砷的人,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大量减少。1878 年,波士顿市立医院首次用三氧化二砷来治疗白血病,一种被人们称为「血癌」的恐怖疾病。医生寄希望用三氧化二砷来消灭大量增殖的病态白细胞,从而治愈白血病。由于缺少可靠的临床证据,这些早期尝试并未得到推广。真正让三氧化二砷声名鹊起的,不是治疗白血病,而是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利用它来治疗梅毒、锥虫病,他因此获得 1910 年诺贝尔奖。2. 氮芥真正成为现代化疗药物鼻祖的,是氮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芥子气。刚开始,它并非药物,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致命化学武器。1917 年 7 月,一个雾蒙蒙的早晨,驻守在比利时小镇伊普尔的英军士兵,睡眼朦胧中,看到一排排冰雹般的炮弹坠落在己方阵地。落地的炮弹并没有爆炸,而是产生黄绿色气体。刺鼻的气味犹如烧焦的大蒜,使很多士兵涕泪横流,咳嗽不止,皮肤起泡溃烂,四处逃散。当天就有 2000 多士兵受伤,1 年之内有数千人死亡。1919 年美国病理学家研究受芥子气毒害的士兵,惊奇地发现他们的骨髓犹如焦土一般,所有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都消失、干瘪了。他们的发现,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才得到重视。科学家们往老鼠、兔子体内注入芥子气,结果这些动物血液中的白细胞几乎完全消失,却没有出现其他毒害作用。1942 年,美国胸科大夫古斯塔夫,将芥子气注射入一位 48 岁、罹患淋巴瘤的银匠。结果该患者体内充满病态白细胞的腺体奇迹般地缩小、软化。从此,氮芥作为化疗药物中烷化剂类的第一种药物,开始迅猛地在世界各地推广应用。看来,替代医学支持者眼里的毒药,也能用来做抗癌良药嘛。发现洋地黄的英国博物学家威廉姆. 威瑟利,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剂量的毒药可以成为治病救人的良药,大剂量的药物反倒可以成为害人性命的毒药。」3. 氨基蝶呤之后发现的化疗药物,就和毒药没什么关系了。1946 年古斯塔夫发表氮芥抗癌论文之后的几个月,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病理科医生西德尼﹒法伯,发表了叶酸拮抗物氨基蝶呤治疗癌症的论文。叶酸拮抗剂,是化疗药物的另外一类——抗代谢药物。它们能模拟人体内原来就有的化合物,并替代这些化合物与蛋白结合,从而阻断蛋白的功能。把抗代谢药物想象为一把破钥匙,那么蛋白就是门,破钥匙插上门后,能够阻止原来的钥匙插入打开门。但是,1950 年代的医学界,对化疗的态度基本是失望的。因为当时化疗药物还很少,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效,相当多的患者在肿瘤初次缓解后,很快又复发。当时甚至有位著名的血液肿瘤专家认为,没有化疗药物能治愈肿瘤。替代医学支持者对化疗的怀疑,其实和 50-60 年代医学主流界对化疗的观点类似。不同的是,科学一直在进化,而对化疗的怀疑却在反科学的泥淖里停滞不前,仍然停留在 50-60 年代。4. 顺铂直到 1960-70 年代,情况发生了彻底改变。1965 年,巴尼特﹒罗森伯格在研究细菌在电场中的生长时,发现金属铂电极附近的细菌停止分裂了。他撤离电场后,铂电极附近的细菌仍然没有分裂。说明是铂这种金属,能抑制细菌的繁殖。于是科学家推理:细菌和癌细胞本质上都是细胞,既然铂能抑制细菌分裂,那么能不能抑制癌细胞分裂呢?到了 1975 年,来自金属铂的化疗药物顺铂,终于开始被用于癌症治疗,化疗也从血液肿瘤扩展到实体肿瘤。之后,烷化剂、抗代谢剂、铂类药物三足鼎立,各种新式抗癌药物不断出现,不同种类的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大大改善了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二、化疗根本没有效果吗?化疗到底有没有效?我可以举一些数据。1963 新的化疗药物方案 MOMP 出现后,霍奇金淋巴瘤完全缓解率由接近 0% 增长到 80%,60% 的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能得到完全缓解,甚至不再复发,这在化疗发明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MOMP 方案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氨甲喋呤和泼尼松。从 1970 年代起,到现在过去 40 年了,相当多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仍然好好活着。完全靠化疗的功劳,霍奇金淋巴瘤从过去的绝症,成为第一个被化疗治愈的成人肿瘤。劳伦斯·艾因霍恩 (Lawrence Einhorn) 设计了新的化疗方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使转移性睾丸癌的治愈率由 10% 升至 60%。1981 年,诺曼·尼格罗则发明了一套以他名字命名的化疗方案(Nigro protocol),使原来需要切除肛门的肛管癌患者,保住了肛门,避免一辈子由肚皮上的结肠造瘘口排便的尴尬。2011 年,科学家统计了 123 项随机对照试验、10 万名女性后,得出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比起不化疗能平均降低三分之一的 10 年死亡率。该研究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也有网站可以得出统计数据,比如 50 岁乳腺癌患者,基本情况一般,肿瘤分级为 2 级,大小 2.1-3.0 cm,经过手术+化疗后,比起单做手术的患者,她们的 10 年生存率能提高 8.8%。没有任何机构把癌症治疗后存活 5 年当作「治愈」癌症,而且化疗提高患者生存期也不会只有 5 年!证明化疗有效的证据犹如大海,而否定化疗的信息却连大海里一滴海水都算不上。三、化疗比不化疗更容易导致死亡吗?2013 年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认为,虽然由于诊断技术提高,导致
年癌症的发病率略有提高(男性每年提高 0.6%,女性基本保持不变),癌症的死亡率却逐年下降(男性每年降低 1.8%,女性每年减低 1.5%)。更有人统计了 1975 年到 2009 年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科学家发现:1. 癌症发病率在逐渐提高,甚至在 1990 年代初期出现峰值,这和吸烟引发肺癌有关。1960 年代之前吸烟非常流行,之后开始戒烟运动,而癌症发生往往滞后 25-30 年,所以在 1990 年代初出现发病高峰。2. 即使癌症发病率逐渐提高,还出现峰值,但癌症死亡率却总体上在缓慢降低,在发病峰值也没出现明显增高。在 2000 年后,死亡率下降出现加速。癌症发病率增高和治疗措施无关,而癌症死亡率降低恰恰说明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有效,其中化疗立下汗马功劳。所谓「化疗比不化疗,死得更快」,纯属谣言。需要说明的是,癌症根据不同类型、部位,有上百种,每种癌症都有不同的化疗方案,总体上就有上千种化疗方案。每种癌症的治疗效果都是不同的,不能大而化之评价化疗的优劣。虽然仍有一部分癌症,如胰腺癌,直到今天,治疗仍然十分棘手,治疗效果也不好。但相当多的癌症已经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一部分已经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四、总结总之,「化疗无效论」站不住脚。网络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最重要的是癌细胞的异质性。。。就是每个癌细胞都不一样。。。所以癌细胞可以应对各种环境进化。。。大家都懂达尔文的进化论了。。。
因為它不是一種病,只是一種不協調。不是病,根治無從說起。現在所謂根治就是殺、殺、殺。但它不因為甚麼病原體。致癌物質也是人的選擇。故其本質並不單存在於人體,而是在其思維、習慣。你可以將人體看成國家,它只是其中一份子。你不會看出有甚麼不好,在它實際做點甚麼之前。當它確切犯了錯,其實也只是幹了些國家不認同的事,這不會單是它的錯,它只是為勢所迫。或者說,只是這裡不容它這樣做。不行,扯太遠了。扯到不知所謂了。上熊本熊壓壓精。
只是比较有名罢了……
把你的身体看过一个完整的社会的话癌症就是那些腐败贪污的社会蛀虫。。。本来好好的干着干着活儿,然后天灾(长期外部刺激)人祸(基因不好)或者资本主义腐蚀(天天吃那么多不运动什么的。。)你感受一下现在反腐的形势。。。
人体或病源微生物都是历经上亿年不断选择,淘汰,进化的产物,而现代医学就几百年的发展时间。就像刚掌握了自行车维修技术的工人,你让他去修一架宇宙飞船,然后问他为什么故障难以排除?不光是癌症,现代医学能完全治愈的病其实寥寥无几,大部分还要靠自身免疫系统来干活。很多医学手段也只是刺激一下免疫系统,改善一下病征,缩短一下病程等等……具体到癌症,它难以治疗的原因,我觉得有三点:1.癌细胞可以自我繁殖。癌细胞有成千上万的特点,但最基本的一点一定是摆脱了机体细胞周期的限制,可以自我增殖。这个技能很厉害,如果把癌症看作癌细胞和机体之间的一场战争的话,那癌细胞就是一支可以自我复制的军队。速度和数量,有时候就是癌细胞制胜的关键所在。2.癌细胞可以进行分化。如果只是数量上占优的话,癌症或许还不那么可怕。另一个关键所在是,癌细胞可以分化出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子代细胞。想象一下从一个步兵连,逐渐衍生出一支拥有海陆空全面作战能力的军队?3.概率。由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癌症其实只是个概率问题。癌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体内产生,又每时每刻都被机体消灭。就像最基本的生理过程,在体内重复了上亿亿次,总有一次意外的失调,足以引发一场完美的犯罪。看似每个犯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其实只是由于基数过于庞大,不足以引发犯罪的那绝大绝大多数都被机体消灭了,而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已……
因为能够发展成癌症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分度太低。大部分的癌细胞没有机会发展成癌症就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杀灭了,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检查”从而发展成癌症的,都是在免疫系统看来很“正常”的细胞。于是无论采取什么治疗方法,你都会遇到两个问题:1、对癌细胞有害的治疗措施对正常细胞也有害,于是治疗的副作用很严重;2、数量极少的未被杀灭的癌细胞都可以像之前一样逃脱免疫系统的“检查”再次发展成癌症,于是非常容易复发。这也就是——难以根治。
不能治好癌症,并不是科学发达不发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治疗方法的问题。按新华网北京4月9日专电 有些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后,癌细胞反而加速扩散。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TGF-β(转化成长因子-2)的物质是原因之一。
中医能根治。如果没治好,肯定是你没碰到好中医,真正的中医在深山老林。
尽量讲的简单一些,这样好理解。《热血高校.癌徒》电影改编剧本(第一版)编剧:六层楼
主演:小栗旬等人故事背景:小C(小栗旬饰)是一位转校生,刚刚转到霸帝高中(霸帝=body,这里把人体比作一所高中)。人物背景:小C(正常细胞)原本只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学生,在小学时便因为有其他同学(是一种叫做自由基的东西)抢了他正在看的漫画书(电子)而大打出手,受自己本来就是黑帮老大的父亲和因为打架斗殴还在警察局的哥哥的耳濡目染,打的虎虎生风,煞是好看,便一战成名,由此性格发生巨大改变(发生畸变),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父亲为了让小C不走上自己的老路,决心让他到一所正规的学校就读,这样兴许这个孩子还有救。殊不知孩子身上有着父亲的变异基因,就算是换个地方也还是会走上同一条道路,因为他们生来便是一名癌徒!(这是霸帝高中对于帮派人员的称呼。)秋风萧瑟,上课铃已打过许久,一个看上去就不同凡人的少年,左手插在口袋里,右手提着书包被在背后,低着头走进校园,也许是被这位少年所吸引,窗口探出几只脑袋,望着小C,就连老师也停止讲课看着窗外的少年走进他们的视野,又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高三.六班,在六楼。整个教学楼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教学工作,一切都运行正常,就在前不久的全市联考里还蝉联了第一,校方认为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这次小C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校方的注意,他们又哪会知道这之后发生的事情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哐!”小C推门而入,径直走向班里最后排的空座,全班无声,正在讲课的老师推推眼镜,朝着小C的背影点点头,然后继续开始讲课。小C来到座位上,习惯性的点烟抽烟,吞云吐雾,拿出游戏机开始玩游戏,身边的同学开始并无异样,也只是前坐的一个女生小M(免疫细胞)注意到这件事情后向班长汇报了一下,班长似乎了解小C的过去,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了,班主任却说一个学生而已,不要因为他一个人影响到你们的心思,不要忘了马上就又要联考了,你们要是谁敢拖后腿,你们等着!!(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发现比较困难的原因,症状比较轻微,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再加上没有定期检查,自然就埋下了隐患。)渐渐的,小C开始私下里影响一些旁边的同学了,他让别人帮他写作业,然后好处就是给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帮忙打人、调戏姑娘等,为了让周围的人都变的跟小C一样,他开始把自己身上的所有坏习惯都复制给身边的人,居然搞来了同学们最喜欢看的漫画、零食、游戏机、成人杂志、暴力影片等,这些平时被班主任严格管教的东西在小C这边居然都可以轻松获得,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又吸引来一大批人的加入。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小群体,小B、小L、小T渐渐成为他们的核心成员。(肿瘤细胞的生长依靠大量的血液供给,会吸收大量的营养成分,而且其生长发展速度堪称“疯狂”!)虽然每天上课的时候,课堂上看似都是风平浪静,班级的成绩在整个年级的成绩中稍微靠后,但是也还没有到很严重的境地。班主任心想:肯定是学生们开始谈恋爱导致的,这些小年轻的他们懂什么是爱啊?还有那个小C,现在看上去也不是那么难管嘛,上次被我教育一下现在还不是好好的!哼!(身体情况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往往会以为只是小毛病或者是其他的问题,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时候要是一开始接受一些不正规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隐藏病情,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发现根本没有人真正管制他们的情况下,以小C为主的一票兄弟们就开始不满足于自己偷偷摸摸的进行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大家变得都很小C差不多,但是难免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发展出几支不同功能的队伍去拓展更广阔的疆土,分别由小C的亲信小B(血液转移)、小L(淋巴转移)、小T(种植转移)率领,他们因为自己是一位癌徒而自豪,并立志要把这所毒害他们的霸帝高中搞垮。小C则继续在班级里发展新的成员,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总之,就连之前坐在班级前排的爱学习的小姑娘们也变成画上烟熏妆抽着烟来上课了暴力女孩儿了。这个过程中还是发生了几次比较大的冲突,毕竟是暴力嘛!没有打架流血怎么可以呢?有了好几次流血事件,每次都有严重受伤的学生,更有甚者在学校门口的打架直接影响了交通,一度阻塞了半天才算是疏通。学校都以为这些事情是因为爱情的原因,所以只是处理了几个谈恋爱的学生,以为这样就算是解决了问题。(有一些癌症的表现症状便是流血、疼痛、梗阻、腹水等表现,需要引起及时的注意,完善各项检查,切记不可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小C的帮派兄弟们就带来了好消息,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小T把以前的邻居或者远房亲戚凡是在霸帝高中的都发展为癌徒(远处种植转移),小B把曾经喝一条河里的水长大的小伙伴们也都一个个发展成癌徒(血液转移),小L把一起在游乐场、游戏厅玩耍的小伙伴也逐个拉进帮派(淋巴转移),总之,整个霸帝高中几乎都是他们的人了,他们打架斗殴,他们为非作歹,就连市里的其他高中也因为备受牵连而殚精竭虑!这些癌徒贪婪的吞噬着霸帝高中仅剩的最后一点营养,这所学校几乎没有可能再恢复到以前。(最后一个镜头是远景)秋风中的霸帝高中,残破不堪的窗户、斑驳的墙皮,从里面走出一群张牙舞爪的年轻人,他们走向镜头,又走过镜头。全片完教训:1.为什么当初只顾着成绩而忽略了对课堂上每一个孩子的检查,如果可以足够用心的检查和管制的,就可以把小C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这一部分是指要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处理)。2.如果在还局限在一个班级的事后就连根拔除,并同时对其他班级予以宣教和警示,也可以不至于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一部分是指要在期别较早的时候做手术,然后同时必要时予以化疗等预防性手段,可以有效的遏制癌症的发展)。3.到现在全校没有一个好学生,要是把学生全部赶走,那学校也倒闭了,要是留着这些人,最终也只是离倒闭不远了,这个时候的警示和管制也只是杯水车薪了(到了癌症的终末期,很多治疗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只能是缓解病人的痛苦罢了)。目前在治理这类学生的手段上有很多种,1.直接开除(手术)2.警示及宣教(化疗及放疗)3.切断漫画零食游戏机渠道(抑制血管内皮生长等。)如果可以的话,请允许我打一个广告,我自己运营的一个专门为高效的提供正确的妇产科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妇科门诊第十一诊室。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关注。
现在的情况好一些。因为Cancer Immunotherapy (癌症免疫治疗)出人意料的发展。以前在癌症这个问题上,大家对免疫系统很不屑。因为癌症一来,大家看到的是免疫系统啥事都不做。然后大家又认为很能理解:因为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与自身细胞不同的外来入侵物。所以对付病毒细菌极其拿手。但癌症和病毒细菌之类的不同。是自身细胞叛变,免疫系统无力识别,会被轻易绕过。但这两年,癌症治疗领域发现了几个免疫系统的激活开关(PD1/CTLA4),发现很多癌症病例都抑制了这些开关。而反过来取消了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后,很多情况下,免疫系统居然非常有力的抑制甚至消灭了癌细胞。最搞得是,这些免疫疗法多方面的超过了化疗,辐照和很多药物治疗:1. 病人的生存时间长 2.病人受到的副作用小,痛苦小。而且最有趣的一点是,和化疗,辐照不同,免疫疗法经常对扩散后的癌症有治疗效果。癌症扩散,是指癌细胞从原发区随体液移动到了其他部位,长出新的肿瘤。大家会以为:这一定是癌细胞变得更坏了,坏得惊天动地,所以什么药都不管用了。不是这样。我们对癌细胞扩散束手无策的唯一理由是:一旦扩散,癌症就会在很多处爆发,每个爆发点可能是肉眼看不见的大小,而我们不能确定这些点,也没有办法精确的针对这些点治疗或者动手术,最后只能放弃。事实上这些点上的癌细胞,并不比原发处的癌细胞更坏。这好比美国打伊拉克,伊拉克政府军是原发癌,被手术切得死去活来一溃千里。然后美国占领伊拉克后解散了政府军,结果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分散到了各自的家乡变成了恐怖分子,美军就发现对付起来更加困难重重。并不是伊军士兵的实力变得更强劲了,而是纯粹的空间分布让以往的打击手段完全无效化了。癌扩散就是这样。为什么癌症免疫疗法对癌扩散后依然有效?因为免疫系统本身就是身体到处跑的细胞组成,自己就是天生的游击队,你癌细胞待在哪里对它都是一样的。。。。所以对癌症工作者谈之色变,几十年不知道有什么办法的癌扩散,对免疫疗法居然理论上不是个事儿。现在回头来看,其实免疫系统对癌症也是很兢兢业业的。大家很早就注意到的一种情况:器官移植。因为免疫系统对外源器官会有强烈的排斥作用,所以器官移植的人必须用药物强烈抑制免疫系统。然后人们发现这些人得癌症的机会比正常人高得多。同样,艾滋病破坏免疫系统,艾滋病人晚期也很容易得癌症。这些情况说明了免疫系统其实并不是对癌症熟视无睹,而是在时时刻刻帮助我们抵抗癌症。有的时候我们会听说一些很罕见的事例,有的病人癌扩散以后又自愈了,简直不可思议。我猜测其实是病人的免疫系统对癌症发生强识别的偶发事件,又被激活,所以消灭了所有的癌细胞。除了我上面说的免疫开关,还有其他的免疫疗法,比如NCI 的Steven A. Rosenberg对每个病人筛选抗癌T细胞的方法,据说对多种癌症成效显著。我还没看他的文章。大家可以自己找他的文章来看。总之,癌症研究现在在一个有趣的拐点上。以前几十年大家拼命的研究癌症为啥是癌症,为啥恶化,为啥扩散,背后的逻辑是:我知道了你怎么变坏,我再用办法阻止你变坏,就治了你了。狞笑ing.....但现在大家突然发现,免疫疗法搞不好是最有效治疗方法,我根本就不用去理解你为啥变坏,我直接想办法成倍的提高免疫系统针对癌症的能力,管你怎么坏,我一招废了你。。。。。真这样的话,想想癌症研究烧了几百亿的经费,大概有科学史以来绕得最远的路了。。。。当然这还是纯粹臆想。但大家提高一下对癌症免疫疗法的关注是绝不会错的。这是癌症治疗目前最火的领域。美国各大小药厂都在心急火燎的烧钱哪。
癌细胞是可怕,平时 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什么会得肺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