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别墅大楼谁做的处装饰

您当前的位置: >>
>> 业界动态
华西村建328米“新农村大楼” 投资超15亿
14:55:57 文章来源:长城网
日 华西村“新农村大楼”建设高度突破250米 建设中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日 华西村“新农村大楼”建设高度突破250米 建设中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日 华西村“新农村大楼”建设高度突破250米 建设中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村级党委也有了“纪委”。在3日闭幕的中共华西村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新选出了一批该村的“党委常委”,相当于上级部门配备的“纪委”组织一样,将发挥他们重要的纪检、监督作用。这是华西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上的一大创新。
  这次的华西村党代会是一次换届选举大会,7年前接过吴仁宝老书记接力棒的吴协恩,以全票再次当选为村党委书记。村领导班子成员整体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大会选出了村党委正副书记41位,总支书记5位,支部书记50位,还选出了村党委的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后备委员会。吴仁宝表示,华西村的班子要始终做到“能上能下,能下能上,能官能民,能民能官,能进能出,能出能进”。这样做,“不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而是科学调整,人尽其才”。
  吴仁宝表示,今后3年大华西村还将增加3万人,并争取能发展到10万人、20万人。
  华西村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建设高度突破250米,为今年6月封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座设计高度328米、74层的大楼总投资超过15亿元,预计于2011年建村50周年时投入使用。
【免责声明】
建筑专业人才网发布的资讯,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热门搜索:
建筑专业人才网是目前国内成立时间最早、最专业的,致 力于打造专业专注、效率领先各行业人才网站领导品牌,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专业人才招聘求职服务。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77-9707
客服邮箱:
版权所有:建筑专业人才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简介,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
  中国华西村简介,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2010年夏,华西村花费9000万从美国购买直升机,发展空中旅游。2011年5月初,有消息称华西村将来的发展目标是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日,华西村被曝再现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城楼,甚至包括美国的国会大厦。日晚,“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举办庆祝建村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央视朱军等担任主持。华西村简介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一分五统求发展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共同致富意志坚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600万元--2000万元。华西村党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管理之路。他们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问题上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凡村办企业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领取30%的工资,其余的70%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但并不发给职工,而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对承包企业的超利润部分实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里,八成归企业分配。留给企业的部分,10%奖给厂长,30%奖给管理人员,30%奖给职工,30%作企业积累。承包者个人所得的奖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业,作为风险抵押金。统一经营体制好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农村敢为城市先经江阴市政府批准,华西村最近正式更名为“华西新市村”。2001年6月,华西村周边的三个行政村加盟华西村,合并成为华西一村。此后,华西村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10年间,华西村发展快速倍增。据悉,华西新市村将在新10年里投资20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村庄里的都市”。发展特色农村旅游前景广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农民旅游团日前走进台湾,引起了不小轰动。首轮三批约500名华西农民,在饱览了宝岛秀丽风光、体验了台湾民族风情之后,满意而归。江苏省中旅的总经理杨奇龙作为总领队,全程陪同华西农民赴台游首发团的150位成员。此次华西农民赴台游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格高,线路独特,影响力大。 华西人无论是到101大楼,还是到故宫博物院等景点,到处都可以见到台湾同胞挂出的欢迎标语。每到一处,不管是宾馆还是景区,上到总经理,下到员工,都在门口列队欢迎。 江苏省中旅特别为华西村的农民们设计了深度五日游的产品,重点游览包括台北、阿里山、日月潭等台湾主要景区。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有一条街与“华西村”同名,因此线路中特意安排了游览台北“华西街”。为确保旅途过程中服务能够尽可能细致、周到,江苏省中旅同时为首发团150人配备了4名最优秀的领队。而为了保证这150人能够整体出行,省中旅也和东方航空公司进行协商,最终实现整体出行。 这次赴台湾旅游,还让华西村和台湾南投县美食协会建立了联系,华西村8月份准备派40多名厨师去台湾做餐饮交流,同时邀请台湾餐饮业来华西村进行美食展示。 江苏省旅游局副巡视员唐建国表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华西村,农民生活富裕,而且华西旅行社也是全国百强社、华西村本身就是乡村旅游示范点,做旅游产业有深厚的基础。台湾作为新近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对华西人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前后将组织1000余名村民游台湾,这是继江苏开展万人游台湾活动以来掀起的又一股热潮,必将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赴台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苏南农民出游大约已占到出游总比例的1/3。旅游指南交通便捷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无锡汽车站或江阴汽车站乘往华士的中巴前往,或者江阴东门车站坐201路城镇公交(只到河鲜馆)或坐205路城镇公交(可到华西双桥,华西菜场)即可。最佳时间江阴气候为亚热带北纬湿润季风区,冬季干冷多晴,夏季湿热雷雨。年降水量1041.6毫米,年平均气温15.2℃。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其中4月-10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7.6℃。气候宜人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江苏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住宿舒适村内设有中、高档床位3500多张,餐饮一次可接待5000多人,适合各类层次消费。华西村自1974年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以来,已成为江南田园旅游中心,共接待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考察、访问。景点丰富华西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华西建村初,是偏处一隅,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落。六、七十年代,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改变生产面貌,夺得粮食连年高产,吸引着市内外、省内外众多的参观者。1978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它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和旖旎的江南田园风光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朋友, 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华西访问、旅游。 1994年参观华西的国内外宾客达80多万人次。村头粉墙照壁,后为广场。广场上数十旗杆,飘扬着各种图案的彩旗,这是华西实业公司所属工业的标志,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产值数十亿,产品远销国外。西侧为出入华西村主道,千米大道,华西双桥,以及微缩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宛若巨龙,名“龙廊”。内设商业楼廊,有商场、剧院、会场、餐厅。大会堂富丽堂皇,不时向游人介绍华西情况;大餐厅可容千人同时用餐,村头村尾,有万米长廊贯通。农村住宅是一色马赛克装饰的多层别墅楼。每个家庭都拥有三间三层别墅楼,水电气俱全。内有客厅、卧室、餐室、浴室、车库、庭院。30%农户拥有轿车。宅区绿草成茵,花木似锦。游人可随导游进入农家作客。南苑宾馆,如农家庄院,粉墙、青瓦、小桥、绿树,都有长廊贯通,一派乡土气息。农民公园内有“鹊桥相会、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刘备点将、十二生肖”等塑像景点。鹊桥周围有五条牛,池中浮鳄鱼,以示居安思危。砖窑洞,是华西村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壁画有“毛主席住窑洞”、“薛平贵回窑”等,这是村干部的会议室,以示富了不忘过去。公园围绕“龙啸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庆耄亭、期颐亭”。华西人年届八十寿,即在“喜耋亭”设宴庆祝。到“期颐亭”便戛然而止,必须从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华西村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2010年6月已经封顶。这座设计高度328米、74层的大楼总投资超过15亿元。华西村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建设高度突破250米,2010年6月封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座设计高度328米、74层的大楼总投资超过15亿元,预计于2011年建村50周年时投入使用。日,由华西村村民每户出资1000万元,筹资30亿元人民币建起的高328米的“黄金酒店”——龙希国际大酒店剪彩开业。该酒店,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单体酒店之一,也是华西村为迎接和庆祝华西五十年村庆的一大献礼。据悉,酒店顶部的61层会有空中花鸟园、空中游泳池;酒店二楼则设有2000平方米的购物区。有人指责高楼是“炫富工程”。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认为,这是“农村城市化”的体现,“让城里人到农村来花钱”。窗口多样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也在此流连驻足,国务院李鹏总理在此挥笔题词。自1985年起华西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1989年7月,拥有250套中高档客房的南院宾馆被批准为省旅游局的定点饭店。为让外宾体验华西农家生活,早在1986年起,南院宾馆即应省旅游局和外宾的要求,开放150个家庭接待外宾。村民们用传统的馄饨、团子、方糕、粽子和土婆鱼炖蛋,韭菜炒螺丝肉等农家分味的食品热情相待,外宾视华西村为理想的度假村。1992年8月,日本近畿洋大学508名访华团成员住进了97户农家,当了一夜“华西人”后,发出赞叹:“中国农村比过去大大开放了”。华西已成为国内外人士认识中国农村的窗口。微型建筑日起,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华西村的旅游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华西村已被定为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克隆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边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空中美景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花费9000万,在2010年夏天,向美国麦道公司、法国欧直公司分别购买了型号为MD902和型号为AS350B3的两架直升机,推出“空中看华西”活动。 两架飞机现有十人团队,包括飞行员、机务、安检等。至今已有近1400名华西村民参与,其中最小年龄不低于9岁,最高年纪不超过70岁。目前飞机申请的航线主要位于华西村上空,以机场为中心,半径为4公里的范围之内,飞行高度在300米以下,飞行一圈约15分钟,每次搭乘2-4名村民。据悉,这两架飞机平均每小时的飞行运行成本为3万元左右,每天平均飞行2-3个小时。其实华西的“空中旅游项目”已酝酿多年,早在建村35周年、40周年、45周年的时候,村里就特地从外地租了几架直升机,让村民们初步实现了空中看华西的愿望。而经过村党委会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目前长三角还没有正规的空中旅游项目,这是一块空白点,如果华西村先行起来,可以在日后成熟的市场中抢占先机,立足华西,辐射长三角。老书记吴仁宝更是直接表示,华西买飞机,既可以让村民和宾客“空中看华西、看江阴”,又可以“南看苏锡常、北看通泰扬”。物质文明高素养华西是个江南小村,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千万分之一。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综合发展左右拓精神文明建设表现为四个结合:新与旧的结合塔的形式是旧的,但华西人在旧形式下建造的却是高达98米、7级17层的中国独有的金顶宾馆,它不但是为华西村年产数百万元利润的聚宝盆,同时还表达出华西人步步向上、欣欣向荣的豪迈精神。华西村地处华东,数百年来,锡剧、沪剧、评弹、黄梅戏在华西大行其道。华西村艺术团利用这些旧形式改编创作了《华西的桥》、《唱华西》等曲目,歌唱华西的好人好事,赞美艰苦奋斗带来的巨大变化,增添着华西人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华西村重视对有贡献者的物质鼓励,并以优惠待遇欢迎外地人才到华西创业。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2000年,一次性为一家百岁老人户奖励30余万元。华西村还重视从精神上提高村民积极向上的风貌。华西村每周有一次村民大会,每次参加的人都有80%以上,通过村民大会向村民介绍村里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华西村重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并反过来以这种影响教育村民。两年前香港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名为《龙情三地》的电视片,介绍了中国台湾、香港、大陆三地的农村状况,华西村在片中被作为大陆的代表。通过比较,使华西人认识到,还是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的路是走对了。华西村还把自己的村名和吴仁宝的名字作为产品品牌,其目的是自加压力,鞭策华西人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宣教内容与村民水平的结合针对大多数村民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华西村把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与村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旧话新解,赋予其以全新的意义。比如,团结协作精神的意义不大为村民重视,村里则利用西游记的塑像告诉人们,只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能克服困难,早成正果。又比如,通过八仙过海的生动场景昭示人们,要积极竞赛,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当今中国农村,许多村口的墙壁上刷着搞好计划生育,禁止偷盗、砍伐山林的标语口号。在华西村,则是巨幅语录牌代替了墙上的标语。华西村的领头人----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语录与总书记江泽民的语录并排矗立。语录告诫干部们既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又要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劝说人们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住房独占鳌头,也只睡一个人的位置。严肃紧张与生动活泼的结合曾听在华西村做工的外地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两个伙伴从树上偷摘了八个枇杷,被发现后先后被所属工程队和村委会罚款1200元。说到这件往事时,这位工人仍存有不满。巧的是,在村委会介绍情况时,也把这事当作一个案例。他们的看法是,对违反规定的工人而言,痛苦是肯定有的,但效果也是明显的。事实也是这样,在重罚之下,不文明的举止少了,华西村展现给人的,是卫生、整洁、安全、有序。但在另一方面,华西村又是轻松的。入夜,华西金塔下音乐悠扬,小吃飘香,许多外地的打工哥、打工妹聚集在这里,说笑,散步,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华西村在提高物质文明水平的同时,也致力于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在内容上,他们重点抓了理想信念和社会公德教育。在方式方法上,他们采取了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步骤。从效果看,他们的经验是较为可行的。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在考察了华西村后说,华西村是;亦土亦洋,亦城亦乡。沧海桑田伟业创四十年一瞬,人间沧海变桑田。华西人39年的艰辛创业,使华西发生八大变化:一是村民变灵。过去华西没有一个中学生,绝大部分是文盲,读到小学已是“文化人”。现在初中以上的村民占总数的86%。其中大、中专生200余人,还有3名青年曾出国留学。通过引进和培养,现有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00多人。村领导班子里有大学毕业的18名。还培养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六种语言的翻译人才。二是村庄变新。过去,零零落落十二个小村落,建村后小村并大村,茅房、矮房变新房。现在,户户住上了水、电、气配套的别墅楼。村内娱乐、休闲、体育、购物、旅游设施配套齐全,已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小城镇。迎来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视察。三是土地变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有偿兼并、开发合作等办法,扩大了6000余亩耕地,3000余亩山地,还在宁夏和黑龙江开垦荒地10000余亩。近几年,开发利用的土地,约等于华西本村原有土地面积的6倍。四是产品变精。1977年,村里只有小敲小打的手工业,为农业和生活服务的小产品。现在,引进了许多“洋”设备,办大厂高科技,创名牌,抢占国内外市场。全村58家企业,已形成带管、毛纺等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10000多只产品的生产规模,有50多只产品获省、市和国家优质产品称号。“华西村”牌系列酒、烟畅销四方,“仁宝”牌、“华西村”牌西服、衬衫等产品已成为“三真”(说真话、售真货、定真价)、“三公认”(用户公认、专家公认、主管部门鉴定公认)产品。五是集体变富。改革开放后,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全村现有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总产值人均300万元,比建村初期人均300元,增了一万倍。六是生活变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的分配方法,确保村民收入年年递增。全村的公共和村民生活设施比较完善,家家达到“八通”。全村做到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余钱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七是贡献变大。20多年来,共向国家缴纳税金3亿多元,人均缴纳税金20多万元。集体拿出5000余万元,支持邻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本着扶贫先扶志,扶贫先育人的精神,花较大的精力和财力,为中西部地区培训干部100多期,累计1万余人。八是环境变美。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过去的泥路、小道,已经全部脱胎换骨,变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田边绿树成荫,河塘黄石驳岸,工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鸟语花香,人人喜气洋洋,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村内旅游设施完善,可同时容纳3500人食宿,达成这样的共识:要看这样的社会主义,就到华西村走走看看!要看“三个代表”,就到华西村参观参观!要看“三农”,就到华西村观摩观摩!要看共同富裕,就到华西村去学习学习!要看“双思教育”,就到华西村!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对华西村的考察及其发展经验的思考 - 体会交流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对华西村的考察及其发展经验的思考
[ 录入者:mlb |&时间: 15:16:56
孙宁 | 来源:
| 浏览:4526次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对华西村的考察及其发展经验的思考
&&&&&&&&&&&&&& 2009级金融专业&& 孙宁
摘& 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华西村由一个贫困的小农村发展成为知名天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经验:一是华西村干部一班人始终坚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全心全意为村民造福的工作理念;二是华西人始终坚持走“公私合作”、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是华西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四是华西人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华西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发展经验
2010年1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马列部组织教师考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型——江苏华西村。作为山大威海分校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随队参与了这次考察活动。18日上午9点,我们抵达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华西工业区、华西公园、智能化蔬菜大棚,走进了农民家庭,游览了华西金塔、幸福园、天下钟王,聆听了华西致富带头人吴仁宝老书记的现场报告,观赏了华西人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初步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领略了华西村钟鸣鼎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0人,集体积累仅1764元,人均分配53元,欠债1.5万元。而今,华西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不仅完全摆脱了昔日一穷二白的贫困局面,更把华西村建成了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天下第一村”。今天的华西村已经发展成为面积超过3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万人、总资产210多亿元的大华西。2008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人均交税超过46万元,人均收入超过8万元。华西农民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到过华西村的城市居民们无不欣羡和赞美。在有关方面组织的中国名村影响力综合排行中,华西村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在华西,我们还看到,一幢高达328米、可供2000多人居住、3000多人同时用餐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正拔地而起,该楼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设计,其高度在中国名列第8、世界名列第15位,将于建村50周年即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用华西人的话说,它将成为华西国际化的象征,也将是中国乃至世界农村的一大标志。
短短数十载,华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原因何在?经验是什么?有人会说,一定是得益于华西村优越的区位条件。不错,华西村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毗邻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有利的客观条件是华西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仅有充分的客观条件是不够的,用吴仁宝书记的话来说“华西有今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我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苦干、实干加巧干,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华西村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根本原因、主要经验都在于华西人的主观努力和创造。
首先,以吴仁宝书记为核心的华西村干部一班人始终坚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全心全意为村民造福的工作理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华西村的发展,离不开吴仁宝老书记的正确领导。2006年CCTV《新闻联播》评价说: 作为一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在吴仁宝的心里,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华西精神已经成了华西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吴仁宝,1928年生,1954年参加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建村伊始,他就担任村里的支部书记,如今他还担任着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50多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吴仁宝也曾挨过批评,受过责骂,有过委屈。但是,作为带头人,他提出并始终坚持“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即“三不倒”)、“守法、守约、守信誉”(即“三守”)、“能上能下,能下能上;能官能民,能民能官;能进能出,能出能进”(即“三能”)、“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即“三平”)的高标准,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吴仁宝有一句名言,曾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称赞。他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多年来,吴仁宝一直坚持“三不”:一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二是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三是不拿高额资金。如今,华西村的农民别墅已经更新到了第六代,可吴书记住的仍是30年前建的第一代老房子。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的豪华装饰,也没有现代化的电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吴仁宝获得的荣誉,诸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中国农村新闻人物、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功勋村官、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等等,举不胜举。多年来,各级党和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达1.3亿元,而他分文不收,全部留给了村集体。
吴仁宝认为:当干部还是大公无私好,大公无私是事业成功的精神力量。有了“大公”的企业,就要有“无私”的人来管理。“无私才能无畏”。只有“无私”的人,才能富得健康,富得长寿。大公无私,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今,华西人已经过上了“五子”尽有的幸福生活(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走进农民住的三层小洋楼里,漂亮的地毯,高档的家具映入眼帘;厨房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包着馄饨;车库里,两辆锃亮豪华的宝马小轿车令人欣羡。
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吴仁宝书记就是这样的典型——现年82岁高龄的他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许多人都认为他老人家该坐享清福了,可他却誓言要干到85岁!为什么要干到85岁?他说:一是年轻的时候,有效工作做得太少,现在政策非常好,要利用这个好政策,把年轻时候耽误的补一点回来;二是工作中还有缺点,如果不工作,就没有机会纠正这些缺点。他说,当官没有终身制,但为人民服务可以终身制。他要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与全村人一道,共同把今天的华西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华西人敬佩吴仁宝,不仅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华西村,他还教育自己的子女们扎根华西,服务华西。作为父亲,谁不懂得让自己的孩子到大城市,甚至出国去寻找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吴仁宝却要求全家都留在华西。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就是吴仁宝的儿子。有人会问,这样华西村不成了“家族统治”了吗?实际上,这完全是村民公开选举的结果。老百姓认为,吴仁宝父子能力强,心眼好,一心为村里发展着想。他们当村官,大家放心,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华西村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了严格要求子女,让群众放心,每年年三十全村开大会的时候,吴仁宝都要求村干部及自己的孩子们上台向群众表态——说清楚自己今年打算干什么,打算为华西做什么。以此来培养和强化子女及村干部为民造福的工作理念。
其次,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探索并坚持走“公私合作”、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一位来华西参观学习的农村支部书记问吴仁宝:华西在发展中从国家和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哪些优惠政策?吴仁宝明确回答说:“华西从未开过小灶,主要靠自力更生。我们本身不是为了要当先进,凡是想靠照顾得来的先进,我看是不健康的,是不能长久的。”是的,在经济发展方面,华西的确有自己独创的一套: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坚持实行大队核算,并建立了有特色的“三制”(体制、机制、班子),走出了一条“公私合作制”的发展之路,即“集体控股、村民参股”,实现了公私“双富有”。 其实,吴仁宝书记的思想很解放,他说,我们不怕公有,不怕私有,我们公私都要有。只要有,就是好。要说怕,我们怕的是公私都没有。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吴仁宝老书记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他说:社会主义就是人民幸福!什么是人民幸福呢?吴仁宝又提出“三条标准”,即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我们在华西村民族宫看到舞台两侧有两幅很醒目的标语:笑一笑少一少,福;恼一恼老一老,寿。这可以说是华西人心目中真正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是华西人对社会主义的朴实理解。
2001年起,和华西人又创造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合并了周边16个村之后,大华西的面积和人口大幅增长,为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现在共拥有“八大公司”、“五大业”(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建筑业)、一千多个产品。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在今天的华西村,村民收入主要源于三部分:一是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引导村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多想福利待遇;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富了的华西,没有忘记全国人民,没有忘记欠发达地区。他们先后在宁夏、黑龙江等地帮扶了不少贫困农村的发展,还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建矿。
随着华西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慕名来参观学习的国内外游客也越来越多。看过华西的西方人也赞不绝口,有位美国人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美国人也要。康乃尔大学的一个博士参观后说,美国经济很好,但就是缺一个华西村。
其三,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华西靠什么成功?吴仁宝说:就四个字,实事求是。就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特色。我对“特色”两个字非常认同。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是照跟。什么叫特色?人家没有的你要有,这就叫特色。大家都一样就没有特色了。改革开放一来,分田到户,人家分了,我们没有分。再过一段时间,又要集中,又要搞种田大户,又要一村一品,我们华西还是坚持自己的一贯做法。这就是吴仁宝的个性。
我们很难想象,吴仁宝作为华西村的当家人,作为一个拥有200多亿总资产的大集团的董事长,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更没有办公桌和专门电话。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吴仁宝多年来就有自己的工作习惯:到现场解决问题。他说,实事求是,首先要搞清楚事实。到现场去,是搞清楚事实的最有效的手段。虽然已70多岁了,但他深入现场的劲头比年轻人还高。
有人问,你们这样搞与主流不同,不怕受批评吗?吴仁宝说:实际上,我是听中央的,因为中央讲的是“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中央是非常对的,我们中国有个毛病,就是喜欢搞一刀切、一窝蜂。我们从来不跟风走,我们认为,华西是宜统的。吴仁宝解释说,中央讲“一国两制”,华西讲“一村两制”( 指既可搞集体,也可搞个体。但不允许一家搞两制,更不允许一人搞两制。);中央讲实现“小康”;华西提出实现“中康”;邓小平理论讲“初级阶段”,华西讲“中级阶段”;“十五大” 以后,中央讲“抓大放小”,华西就提出了“抓大扶小”;十七大以后,中央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华西做到了“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中央提出了“带薪休假”,华西还提出“带薪治病”、“带薪培训”、“带薪培训”、“带薪看戏”、“带薪旅游”、“带薪学习”;中央讲“三农”,华西又变“三农”为“三化”(农村标准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等等。这些措施都是华西的实际需要,是华西自己的路,有些特点,但也不违背中央精神。
发展是硬道理。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发展好,是判断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华西发展了,而且发展得很好,因而,华西的发展道路得到了群众,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
其四,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华西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回顾60年,吴仁宝说,华西能有今天,一个关键是坚持对村官村民的“六爱教育”。早在1985年,他们就提出了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爱党”,就是热爱党、坚信党、听党话、跟党走;“爱国”,就是始终树立爱国主义意识;“爱华西”,就是热爱好华西这个集体;“爱亲”,就是爱护好家庭成员及直系亲属,发现亲属有不规则行为,立即批评,及时制止。“爱友”,就是要爱护好、注意好“五友”(官友、亲友、朋友、战友、校友),特别是不能帮倒忙,要广交有益、信誉的朋友;“爱自己”,就是做到“自爱、自重、自立、自强”。如上所述,华西人还坚持进行“三正”教育(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教育、“三守”教育、 “三能”教育、“三不倒”等宣传教育活动。
此外,华西于60年代就开始组织文艺演出活动,一方面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为本村的发展凝聚人心、激发动力。1999年,在原村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华西村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华西特色艺术团。这是一个融京、越、沪剧,黄梅戏和曲艺、歌舞、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团体。艺术团的创作人员,跑田头、到农家、进车间,广泛收集祖国巨变、华西巨变的新人新事,他们创作、演出的《华西百桥图》、《要看稀奇到华西》、《人人爱唱六爱歌》等节目,充分反映了华西农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和华西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去华西村参观考察的客人们都会被带进宽敞明亮气派的民族宫欣赏由华西人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演出时间虽短,内容却十分丰富,形式多样且深受人们喜爱,其感染力和教育作用着实出乎意料。看过节目的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为华西人的创造而激动和骄傲,难怪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兴地称赞华西特色艺术团为“中国农村第一团”。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往往容易被忽视。吴仁宝的忠告是:成功时,要头脑清醒;挫折时,要接受教训。华西把2009年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年”来抓。在大会上,吴仁宝强调,我们既要使大华西的老百姓“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华西人要打破“富不过三代”的传统说法。现在华西要解决的,不仅是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要传下去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要把我们这种体制、机制,要把我们这种信仰、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传!要让华西的人和事业一代胜一代,一代强一代。
谈到华西的发展,吴仁宝老书记说,我最满意的,不是现在的100多亿集体资产,而是华西有一个好体制,有一个好机制,有一个好班长,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团队!我们认为,这些恐怕正是华西发展的根本经验所在。
虽然这次实践考察只有短短一天,但是,华西村的成就却引起了我们对华西发展经验的深思。我们不仅目睹了华西“天下第一村”的风采,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深切的理解。
参考资料:
1.《华西资料》2009年12月
2.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网站,
3、 :中国农村的希望--访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金融经济》2001(8)
& 4、佚名:“核心建好党支部”——访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2007年10月11日,http://zt./17da/Article/Dbfc/702.html
5、央视面对面:访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2006年01月24日,
6、林双川:半月谈:吴仁宝与"天下第一村"的样板意义,2006年01月15日,
.cn/GB/.html
7、人民网记者& 龚永泉吴仁宝的“四大”,2006年01月16日,
http://www..cn/GB//2.html
8、王阳: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我要干到85岁,2009年10月5日,来源:京华时报,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李鹏、刘云山等
对吴仁宝的评价
2008年07月23日11:07 光明日报
.cn//113900.html
  毛泽东同志早在60年代末,看了中央研究室有关华西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后,就有了批示,说“这是农村光明灿烂的希望!”(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百年潮》2003年第八期第一篇《扩权让利: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访袁宝华同志》)。
  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听了省委、地委领导,关于“华西村道路”的汇报后,对其共同富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大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第7集当中,还专门介绍了华西的共富之路。
  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同志来华西村视察时,称赞:“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听了吴仁宝“两手抓”的汇报后,连声说:“好!好!好!”并称赞:“允许‘一村两制’,不允许‘一家两制’,是正确处理权与钱的关系”。
  李鹏同志两度视察华西,分别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华西村,真正有希望!”
  李瑞环同志来华西视察,称赞华西“亦土亦洋,亦城亦乡”。
  宋平同志在听完吴仁宝关于华西“两手抓”的汇报后称:“这体现了对上负责,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称:“华西‘长盛不衰’。”“无论什么时候,吴仁宝都能高举旗帜,与时俱进;无论什么时候,在吴仁宝身上所表现的都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无论什么时候,吴仁宝都能扎实苦干,在成绩、荣誉面前永不自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到华西视察。对华西村和吴仁宝,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刘云山部长说:“要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华西;要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华西;要看共产党员先进性到华西!华西的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体现!‘三个代表’的成功体现,是我们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最高体现!”他还对吴仁宝说:“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你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你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为我分管的这个精神文明工作,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我们都向你们学习!向华西村学习!向吴仁宝老书记学习!”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同志赞扬华西:“全体华西人民在吴仁宝同志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围绕‘三农’,建设了一个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称赞:“华西村在实现经济富裕的同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用‘一分五统’的创新体制、创新机制,组建大华西,带领导者万多名周边村老百姓走上共富之路。”在观看完华西特色艺术团演出后说:“华西特色艺术团,是具有华西特色的‘中国农村第一团’!”
  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说:“吴仁宝是中国农业系统的光荣!”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段应碧同志说:“华西村的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年年都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新的成就,新的经验,始终走在我国农村的前头,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一面鲜艳的旗帜。”
  2005年11月2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视察华西时,对吴仁宝说:“你现在这里是‘华夏第一村’。但是,‘华夏第一村’不是今年才做,已经做好多年了。你现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断地与时俱进。华西村在你老书记的带领下,就是有这个特点——不断地与时俱进。第一,你现在工业、农业都一起发展。你这个叫高效农业;第二,人民要富裕。农民要富裕,你这里不仅是收入高,而且有财产。你这几年使村民都有了自己的财产,这件事情功德无量!”、“你这次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领会,很准确,也很实际;很准确,又很实在。这也反映我们老书记的特点。第一,叫做紧跟中央;第二,叫做真心为民。而且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实,真正的经验在基层,全靠基层在实践,在创造。我们还是从你这里学到很多东西啊,我们干部还是要向你学习啊!”、“现在,华西应该说已经很美了,环境也很好,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很好,叫做率先发展。在全国你是率先发展,在我们江苏也是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也是和谐发展。你们带了个好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个好头。在我们江苏整个农村的城镇化,也是带了个好头。很好!很好!”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梁保华考察了华西村后热情地给予肯定:“华西精神是与时俱进、率先发展的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求真务实、创新创优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精神,是协调发展、团结和谐的精神。” “华西村的成功之路,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一个村域的范畴,从根本上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邓小平理论巨大威力的生动印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同志在无锡市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讲:“多年来,华西村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华西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始终坚持促进共同富裕,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三是始终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重点,着力构建整洁优美、和谐宜人的村容环境;四是始终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村民素质,形成良好村风;五是始终坚持发展基层民主,推动制度创新,广泛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opyright(C) &(C)&&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别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