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为什么不能干姜附子汤桂枝而用附子

《长沙药解》_附子_中医世家
& > 卷四附子
【本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Y坚积聚,血瘕,寒温,b。L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生山谷。味辛、咸、苦,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治手足厥冷,开脏腑阴滞,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挛拘,通经脉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结。降浊阴逆上,能回哕噫,提清阳下陷,善止胀满。《伤寒》附子汤,附子二枚,三两,四两,二两,芍药二两。治少阴病,身体疼,骨节疼,手足寒,脉沉者。以少阴水旺,阴凝气滞,故骨节疼痛。寒水侮土,脾胃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厥冷。水寒木陷,故脉沉细。参、术、,培土而泻水,芍药清乙木之风,附子温癸水之寒也。《金匮》治妊娠六七月,子脏开,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以水寒木郁,陷而生风,故少腹如扇,子脏开张,阳气下陷,是以发热恶寒。脾土被克,气滞不通,是以腹痛胎胀。参、术、,培土泻湿,芍药清其风木,附子温其水寒也。《伤寒》加附子汤,三两,芍药三两,二两,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焙焦,十二枚。治太阳中风,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以表阳汗泄,卫虚失敛,是以汗漏水不止。木郁不能行水,是以小便不利。疏肝木之郁陷,芍药敛风气之疏泄,甘、枣、,补土而和中气,附子暖水以益阳根也。附子泻心汤,附子一枚,二两,一两,一两。治太阳伤寒,下后心下痞硬,而复恶寒汗出者。以下伤中气,升降倒行,胆胃俱逆,胃口填塞,故心下痞硬。君相二火,离根上腾,故下寒上热。上热熏蒸,是以汗出。泻胃土之逆,泻心火之逆,泻胆火之逆,附子温癸水之寒也。《金匮》附子汤,四两,二两,三两,十二枚,附子三枚,炮去皮脐。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痛,不呕不渴,小便不利。以水寒土湿,木气下郁,不能疏泄水道。姜、甘、,和中补土,疏乙木之郁,附子温癸水之寒也。《伤寒》四逆汤、方在。真武汤、方在。芍药附子汤、方在芍药。附子汤、方在。附子汤、方在。附子汤、方在。《金匮》黄土汤、方在黄土。附子粳米汤、方在粳米。肾气丸、方在。栝蒌丸、方在栝蒌。乌头赤石脂丸、方在乌头。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在薏苡。诸方亦皆用之,以温脾肾之寒也。《伤寒》小青龙汤,方在麻黄。治太阳伤寒,心下有水气。若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水寒土湿,胃气上逆则为噫,附子温胃而降逆也。四逆散,方在。治少阴病。四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水寒木郁,贼伤己土则腹痛,加附子暖水而生木也。理中丸,方在。治霍乱吐利。腹满者,去术,加附子。水泛土湿,贼于乙木则为满,附子暖水而燥土也。《金匮》竹叶汤,方在竹叶。治产后中风,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太阳行身之背,自头下项,寒水上逆则颈项强,附子暖水而降逆也。阴阳之理,彼此互根,阴降而化水,而坎水之中,已胎阳气,阳升而化火,而离火之中,已含阴精。水根在离,故丙火下降,而化壬水,火根在坎,故癸水上升,而化丁火。癸水化火,阴升而化阳也,是以丁癸同经而手少阴以君火主令,丙火化水,阳降而化阴也,是以壬丙共气而足太阳以寒水司权。阴阳交济,水火互根,此下之所以不寒而上之所以不热也。水火不交,则热生于上而寒于下。病在上下,而实缘于中气之败。土者,水火之中气也,戊土不降,故火不交水而病上热,己土不升,故水不交火而病下寒。升降之倒行者,火衰水胜而土湿也。火盛则土燥,则水枯而病实热,阳明承气之证是也。承气之证少,真武之证多,以水易盛而火易衰,燥易消而湿易长。火衰土湿,丁火奔腾而癸水泛滥,是以寒盛于中下也。盖火不胜水,自然之理,所恃者,壮盛之时,生土以制之。至其渐衰,母虚子弱,火土俱亏,土无制水之权,而火处必败之势,寒水上凌,遂得灭火而侮土。火复而土苏则生,火灭而土崩则死。人之死也,死于火土两败而水胜也,是以附子、真武、四逆诸方,悉火土双补,以胜寒水。仲景先师之意,后世庸工,不能解也。附子沉重下行,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补益阳根之药,无以易此。相火者,君火之佐也,君行则臣从,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随君火下行而交癸水。癸水之温者,相火之下秘也,君火不藏,则相火亦泄,君相皆腾,是以上热。而上热之剧者,则全缘于相火,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温和也。人之神宁而魂安者,二火之归根也,君火飞则心悬而神悸,相火飘则胆破而魂惊,故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庸工以为血虚,而用清润之药,诸如归脾、补心之方,误世多矣。当以附子暖水,使君相二火归根坎府,神魂自安。但欲调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独奏奇功也。惟惊悸年深,寒块凝结,少腹硬满,已成奔豚者,莫用附子。用之药不胜病,反为大害。当以桂、附、椒、姜,研熨脐下,积寒消化,用之乃受。凡内伤虚劳,以及各门杂病,皆缘中气不足,水旺火奔,下寒上热,未有下热者。下寒若盛,即宜附子暖癸水而敛丁火,绝有奇功。至于伤寒三阴之证,更为相宜也。其下热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湿而木陷也。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下热虽生,而病本仍是湿寒。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但事清肝润燥,而寒湿愈增,则木愈郁而热愈盛。法宜于姜、甘、苓、术之内,副以清风疏木之品,郁热一除,即以附子温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时有早晚耳。纸包数层,水湿,火中灰埋,煨熟,去皮脐,切片,砂锅隔纸焙焦用,勿令黑。庸工用童便、水浸。日久全是渣滓,毫无辣味,可谓无知妄作之至矣。
& 中的相关章节:
  附子(当前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醫學內容仅供參考,。如需获得健康方面的帮助,请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
一枚(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麻黃附子甘草湯,出自《》。
二三日無。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無裏證,表陽氣尚能抵抗寒邪。宜以炮附子補腎陽、炙甘草補中、麻黃發汗逐邪至表。
,傷寒發微 p173-174熟附子的现代临床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1.004页免费4页免费2页¥1.004页免费 2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8页免费5页免费23页1下载券6页免费
熟附子的现代临床应用|熟​附​子​的​现​代​临​床​应​用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三善堂::关于附子泻心汤::
本站公告:
◇&心发善念,口出善言,身行善事。此为三善。。心就是业,心就是道,心就是佛。此为佛在心中。。南无无上正等正觉释伽牟尼佛。。。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作者:沈麦客&时间: 17:00:46]
你的位置:---关于附子泻心汤
关于附子泻心汤
作者:孤云独闲&/&发布时间: 22:30:41&/&点击数:4603
&阅读等级:游客&&&&&&耗费点数:0
&&&&& 关于附子泻心汤
我在读《伤寒论》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暂时无法理解的条文。有些是症状和用药对不上号,有些是用药非常奇怪,附子泻心汤就是一例。从名称看,泻心汤应该是泻心的。泻什么东西呢?泻热,泻寒,泻痞?总得有个东西要泻啊。想来想去,仲景是个理论与临床相兼的大师,既有理论,也有临床作验证。所以,这个方子究竟怎么用,有什么含义,还得从临床应用角度来探讨。方剂总归是用来治病的,能治病才是硬道理。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又触发我思考起这个问题。
附子泻心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仲景给出了五个泻心汤。就其大意而言,大黄黄连泻心汤以痞加实结为主,半夏泻心汤治痰湿阻滞为主,生姜泻心汤以水饮呕吐为主,甘草泻心汤以虚痞为主。而附子泻心汤是什么呢?对此,历代医家贬褒不一。
《伤寒论》原文指出:“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就条文来看,两个主症还是明确的:心下痞;恶寒汗出。从用药来看,此心下痞,应该有热实便结;恶寒汗出,是表阳虚。这两个症状,一个热实便结,一个表虚恶寒汗出,会同时出现吗?
按正常理解,胃腑热实便结,应该是汗出不止,不恶寒。如果恶寒汗出,不会出现胃腑热实。所以,一代名医柯韵伯说:若汗出是胃实,则不当用附子;若汗出为亡阳,又乌可用芩连乎。
但,这种外虚寒、里热实的症状究竟会不会出现呢?回答是会的。千万亿人中,什么症状都会出现的。看看下面原文作者给出的例子,再作讨论。
黎某,男,64岁,住院号:35333。患者因左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灵,时流涎,于日入我院港澳华侨病区。体检发现左侧阴囊肿大如拳,内容物可自行纳入腹腔。中医诊断为中风、疝气,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左侧腹股沟斜疝。入院后经用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补阳还五汤、磷酸川芎嗪、丹参注射液、针灸等治疗,肢体活动有明显好转。
至5月17日,因左侧阴囊壁嵌顿性斜疝而行疝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热、咳嗽,经用麻杏甘石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1周后,热退,咳嗽减轻,但夜晚盗汗甚多,伴头晕头痛,舌质淡暗,苔黄厚腻,脉弦滑。曾先后用温胆汤、玉屏风散、桂枝汤等治疗,历经20天,盗汗不止,肢体活动也毫无进步。
其时天气炎热,虽出汗很多,仍用大毛巾被裹身而睡,面色㿠白,气促,神疲,舌苔仍见黄厚而腻。全面来看,此属本虚标实,寒热相兼之证。清其热恐损其阳,温其阳又虑助热,唯附子泻心汤正合拍。又考虑到厚腻黄苔,乃胃中温热所致,湿重当通阳,通阳在乎利小便,故用:
炮附片15g(先煎),大黄6g,川黄连3g,黄芩9g,滑石18g,煅龙牡各30g(先煎),绵茵陈15g,茯苓24g。
方中附子温阳固表,三黄泻胃火,滑石、茵陈、茯苓利小便以通阳,龙牡敛阴,共奏温阳固表,泄热利湿之功。服药3剂后,盗汗减少,再进3剂,完全停止,遂转用补气活血通络方药。
有人将附子泻心汤证的基本病理概括为表阳虚衰,胃中蕴热。本病例正是由于中风之后,复经手术创伤,正气受损,以致表阳不固,而盗汗不已。同时长期有黄厚腻苔,说明胃中蕴热,继而痰湿内生,故非寒温并用的本方不效。
孤云独闲按:
本例中有两个典型的症状:一是天气炎热,虽出汗很多,仍用大毛巾被裹身而睡。汗出恶寒有两种情况,或是发汗不透所致表寒未解,仍继续发汗;或是发汗太过,或正气受损,致卫阳虚弱不固而汗出恶寒。此例外感症状不明显,无头痛项强、身体疼痛等外感症状,可以判定为表阳虚。二是舌苔黄厚而腻,属于湿热内盛。虽然没有大便秘结等症状,但汗多不退,也是湿热蕴蒸外泄的一个症。因此,附子泻心汤的泻热补阳,正合本例。
黄某,男,42岁,住院号:46783。因1小时前昏倒,于日入院。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经常胃脘隐痛。近二日常觉头晕,1小时前突然晕倒于厕所。在急诊室曾排便400ml,即送检大便潜血(++++)。现面色及皮肤苍白,精神萎靡,表情较淡漠,胃脘部较饱满,有轻度深部压痛,胸腹灼热,四肢末端不温;舌质淡红,苔黄厚稍干,根部腻,脉濡略数。中医诊断:胃脘痛,便血;西医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
当时我正带七五届学生在该院实习,诊察病人后,有位学生提出此证属血热妄行,宜用犀角地黄汤治之;另二位学生则认为属气虚中寒,宜黄土汤。以上两种意见都有对的一面,然而不全面。患者胸腹灼热,舌苔黄厚而干,脉数,是胃热炽盛扰动胃络,致血溢于外;头晕,神疲,面色苍白,四末冷,是阳气虚衰,失于温养所致。因此,治宜泻火与温阳并用,最为对证的就是附子泻心汤。为增强止血作用,宜再加田七。处方:
炮附片12g(先煎),大黄10g,川连6g,黄芩10g,田七末3g(冲服)。每日2剂,同时输入中分子右旋糖酐及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经上述处理后,未再出血,血压很快回升且稳定。4天后改用一般健脾养血之品调理善后,3周后出院,其时面色仍较苍白,余无不适。
孤云独闲按:
本例作者对病人症状作了归纳,即:患者胸腹灼热,有轻度深部压痛,舌苔黄厚而干,脉数,是胃热炽盛扰动胃络,致血溢于外;头晕,神疲,面色苍白,四末冷,是阳气虚衰,失于温养所致。注意:此例中的阳虚不是表阳虚,而是里阳虚,即面色苍白,四末冷。
方某,女,37岁。日来诊。患者胃脘部隐痛10余年。去年以来疼痛加剧,先后服药已数十剂,仍未见效。现觉心下胀闷而痛,时有烧灼感与嗳气,饮食、二便尚可;舌质暗红苔黄,脉细缓。诊脉时触及两尺后发凉。据称平素常四末不温,且时有畏寒,1周前经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翻阅既往病历,所服中药多为四逆散合金铃子散、陈夏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及其他行气止痛方药。其中以寒热并用的半夏泻心汤比较适合此证,然亦未见效。原因恐与姜味甚辣、刺激性大而有关。但更很重要的是畏寒与四末冷乃全身阳虚,并非中焦虚寒,故用干姜无益此证。于是我便选用附子泻心汤合失笑散加味。方用:
炮附片10g,川连6g,黄芩10g,大黄6g,蒲黄10g,五灵脂6g,佛手6g,珍珠层粉1支(冲服)。每日1剂。
服后逐渐好转,至10剂服完,症状消失。后以香砂养胃丸调理善后,并嘱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至今胃病未见复发。
原按:以上两例均见心下痞满、疼痛。1例伴出血,随之出现苍白、淡漠、血压升高;而另1例症状较单纯,病情显然轻浅得多,但两者的病机均责在胃中有热,全身阳虚,故主治之方相同。这也说明,胃中有热与全身阳虚的证候表现不尽相同。因此附子泻心汤的运用是颇为广泛的,只要用之得当,加减相宜,便能收到良效。临床上,有时并未严格按原方煎服之法,或取附子先煎,或三黄煎的时间短一些,效果也同样好。大部分病人服药后,大便次数可能增多,这是火热下泄,邪有出路,只要事先向病人说明,便不会引起惊慌,即使有轻度腹痛,病者也能忍耐而与医生充分合作。
孤云独闲按:
原按中提出了关键性的一点:即全身阳虚。“畏寒与四末冷乃全身阳虚,并非中焦虚寒,故用干姜无益此证。”何谓全身阳虚?简单地说,不只是胃腹部怕冷,而是全身怕冷,四肢不温。否则,单纯胃寒可考虑用干姜之类的药物。
结语:古今学者对附子泻心汤都进行过许多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但本文认为,本方是温清并施的范例。药物配伍严密,可广泛运用于胃肠道疾患,也可用于胃肠道以外的一些病症,只要抓住胃中蕴热,阳气虚衰这一病机,并能灵活加减运用,便可取得满意疗效。
孤云独闲按:
类似大寒、大热并用的方剂,还有很多,例如:大黄附子汤等。一句话:有是证,有是药。
相关链接:
编辑:shenzz&&最后修改时间: 22:30:41
版权所属:
可以任意转载,但需保留静心斋信息
该文不允许评论
上一篇:下一篇:
没有相关的文章
[图文][图文]
&|&&|&&|&&|&版权所有&&Copyright&&&&三善堂&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效果:分辨率,IE6.0以上站长:沈麦客&&&站长信箱:&&&QQ:&&&本站统计:备案序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姜附子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