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更加好的预防草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草莓炭疽病预防很重要
15:27: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安徽省长丰县吴加保12月17日来电话说:3亩多地大棚草莓处于开花结果期,最近3~4天发病,病株茎基部腐烂,导致植株叶片萎蔫,病株率达10%。据了解,草莓品种是丰香,发病后用过农用硫酸链霉素,但效果不好。发病前当地下了一场雪,气温回升后没有及时开棚放风,棚内温度高、湿度大。他问,草莓得了什么病,怎么防治。
12月21日,农技001工作室收到了他用特快专递送来的草莓病株。检查病株,可见茎基部变褐色腐烂,部分根须变褐色。切开病株茎基部,维管束不变色。经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浆果研究室主任、中国草莓协会副会长赵密珍研究员初步诊断,草莓可能得了炭疽病。
据了解,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和花瓣。草莓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局部出现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病初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发病后,初期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全株枯死。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不变色。
草莓植株为什么在开花结果期发生炭疽病?赵密珍分析说,炭疽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侵染最适气温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当草莓生长期遇高温高湿环境,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就会受到病菌侵染,引起发病。大棚草莓发病前遇雪天,气温回升后没有及时通风排湿,棚内高温高湿,是导致病菌侵入植株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
草莓发生炭疽病后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在发病初期用药可以保护健株不受病菌侵害。发病田块可以将病株拔除,用咪鲜胺、多菌灵等药灌根或喷雾保护。由于上述田块的大棚草莓处于开花结果期,采取喷雾法施药可能影响结果,宜采取灌根的方法施药。
防治草莓炭疽病,应从育苗期开始采取措施预防。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草莓新品种宁玉抗炭疽病,综合性状明显优于明宝和丰香,与红颊和章姬品质相当,还耐储运,能储存3天。二是对苗床土壤消毒,尽可能实行轮作。三是控制苗床繁育密度,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四是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老叶和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五是从草莓苗匍匐茎抽生期开始用药预防。选用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可分散性粒剂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干悬浮剂60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隔10天防治一次。遇台风或强降雨天气,在雨后天晴时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倍液等防治一次。施药应在傍晚进行,加足水量,重点对短缩茎、匍匐茎等近地表部喷药,交替用药,以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相关搜索: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迎着春光成长 幼儿春季补钙食谱
肾虚吃什么 最有效的补肾食物推荐
春季食疗养生食谱
小心预防过敏 春季如何保健
肝脏排毒 推荐10种食物最有效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血管瘤要如何才能预防 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哪种治疗方法好
温馨提示: 预防血管瘤疾病的方法要多多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注意即可。那么血管瘤要如何才能预防?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哪种治疗方法好?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关注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
瑞婷(阿那曲唑片)抑制雌激素合成,能有效治疗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病人......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草莓灰霉病是如何进行防治措施的?
地址:陕西咸阳
联系人:吴师傅
草莓灰霉病是如何进行防治措施的?
  草莓灰霉病又叫腐烂病,温室及露地栽培均易发生,直接为害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1.农业防治:清除枯枝枯叶,发病初期摘除感病花序,剔除病果,减少菌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当控制浇水,防止植株旺长和园内湿度过大;采用塑料薄膜或柴草覆盖地面,避免果实直接接触潮湿土壤。
2.药剂防治:从花序显露开始,选用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50%代森锌500倍液、50%敌菌灵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速克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对水75公斤、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135克/亩+水75公斤等药剂,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抑菌灵熏蒸,每立方米用药0.1克。| | | | | |
综合预防草莓病毒病
核心提示:病毒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常导致植株矮化、长势衰弱、叶片失绿变黄无光泽或皱缩扭曲、坐果少、果实小、产量低。
病毒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常导致植株矮化、长势衰弱、叶片失绿变黄无光泽或皱缩扭曲、坐果少、果实小、产量低。该病可能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常见的有草莓斑驳病毒、轻型黄边病毒、镶脉病毒和皱缩病毒,一种病毒侵染症状多不明显,发病多是两种或几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因其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受害植株不能很快表现症状,生产上常被忽视。
对草莓病毒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1)使用草莓脱毒苗。这是防治草莓病毒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办法。(2)进行无土栽培,或在草莓定植前对土壤消毒。(3)及时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发病初期可用复硝酚钠加宁南霉素或病毒A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4)定期更新草莓品种,采用抗病品种。(5)避免与易感病毒病的茄科作物连作或间套种。
编辑:foodq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