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心理疏导方法问题没有及时疏导,现在还能好吗?

如何及时发现官兵心理问题
如何及时发现官兵心理问题
09-09-07 &匿名提问 发布
年官兵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字 中字 小字】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消防部队官兵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消防职业的特殊性,官兵承受的心理压力较之一般人要复杂得多,官兵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官兵的身心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如何使官兵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青年官兵的心理状况   部队中绝大多数青年官兵心理表现健康,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强烈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敏感。战士从家庭走进警营,生活空间扩大,人际关系便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不少同志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且有过人际错觉,导致与他人难以和谐相处,不易被人理解,而感到人情冷漠。这在性格内向的同志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应急性心理问题。由于部分青年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突如其来的应急刺激,表现出惊惶、焦虑、沮丧、抑郁和无助的现象。   适应性心理问题。如今的战士基本都是独生子,他们备受父母呵护、长辈的关爱,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在相当一部分士兵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自我认知失调。不少战士是带着很高的期望进入警营的,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头脑中描绘的“蓝图”不能如愿以偿,从而出现惘然、烦恼、抑郁等问题。   焦虑症。一些青年官兵由于阅历浅,对社会的阴暗面和不正之风的影响看得过于严重,从而缺乏进取精神,出现训练场上无精打采,产生混日子的消极情绪,出现焦虑症状。   功利症。由于受社会的影响,部分官兵入伍的功利色彩也越来越浓,如学技术或考军校、提干、入党、立功、选取士官、留部队,或把入伍作跳板回去好找工作等等,一旦愿望难以实现,就会失望和不满,甚至走向反面。   生理综合症。青年官兵一般都在18至22、23岁,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生理、心理、环境等多课题的考验,各种矛盾时有发生,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二、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青年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如自身性格、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家族遗传等;但与社会氛围、家庭状况、部队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社会环境因素。一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空间的压力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感、不稳定感;人际关系的淡薄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给正在成长的青年官兵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强烈、更复杂,一些不能正视现实、缺乏适应性的青年官兵极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二是不良社会现象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消防部队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风气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部队中来。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的社会现象,对官兵的侵蚀和危害不可忽视。   (二)军营环境因素。一是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由于消防部队肩负使命的特殊性、执勤灭火的经常性、灭火救援的危险性等特点,导致消防官兵经常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加上部队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和高强度的训练以及管理的相对封闭化,消防官兵心理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二是部队的管理教育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有的带兵干部不注意研究青年战士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简单地把战士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当作“思想消极”或“不守纪律”来对待和处理,预防事故和案件仅仅从政治上思想上、行政上考虑。个别带兵人管理教育简单粗暴是官兵心理问题的直接诱因。   (三)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具体、持久,是造成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家长的职业、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社会学家认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对子女影响的方式、方法、深度、广度有明显的差异。二是家庭结构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常的、完整的和合理的家庭结构中,子女可以得到父爱和母爱,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相反,有缺陷的家庭结构则使子女缺乏双亲的爱护、关心、教育,使其人格、自尊心、个性、气质、品质等的形成和发育缺乏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导致心理发育受到挫折,出现严重的心理缺陷。三是父母望子成龙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都比较高,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容易给子女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四是婚恋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青年官兵正处在生理成熟、心理逐渐成熟的青年时期,对异性的情感需求非常强烈和迫切,与异性的交往、婚恋成了青年官兵十分敏感而不可回避的话题,因婚恋受挫给青年官兵带来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五是后顾之忧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家庭贫困、家属下岗、家庭纠纷、子女入托上学、转业退伍后的工作安排等等实际困难困扰着广大官兵,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三、解决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为青年官兵健康心理的形成提供思想政治保证。思想是情绪的基础,情绪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思想,持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在解决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官兵思想上、认识上的启发和引导,以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官兵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心理调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青年官兵健康心理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一是把开展青年生活指导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引导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要从战士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讲起,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理想、如何选定奋斗目标、如何学习文化知识、如何适应警营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婚姻恋爱、如何维护社会公德、如何料理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入手指导,不断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青年官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把引导官兵处理好经常的人生矛盾作为教育的着力点。青年官兵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前进道路上受挫时的矛盾,婚恋、家庭发生变故时的矛盾,等等。思想教育要帮助青年官兵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不断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三是把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奉献观念、成才观念、竞争观念、精武观念作为教育的落脚点。目前在少数官兵中出现重实惠、轻精神,对政治进步看得轻、对奖励处分不在乎,重关系轻实干,重商轻武等不良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引导官兵树立奉献观念、成才观念、竞争观念、精武观念作为自己的落脚点,克服各种不良心态,优化青年官兵的心理环境。   (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增强青年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影响官兵精神卫生的因素日趋复杂,因此,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迫在眉睫。一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青年官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青年官兵比较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除了要普及一般的心理卫生知识外,应注重挫折教育、恋爱观教育、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性,灭火救援的经常性和作战对象的不确定性,导致青年官兵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因此,要把心理训练和适应性训练作为业务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心理卫生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之中,下大力提高战士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加强官兵的社会保障,解除青年官兵的后顾之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能在压力事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链条的两个环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青年官兵存在的主要“后顾之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困难;二是妻子下岗、子女入学;三是经济负担重;四是退伍、转业安置难。这些现实中的实际困难长期困扰着官兵,给官兵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做好保障工作是对官兵进行解决官兵心理问题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增强对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防治能力。一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使官兵心理情感得以宣泄。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解决官兵思想形成过程的心理问题,使青年官兵心里话得到倾诉、恢复心理平衡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可在支队以上单位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有条件的支队可编配一至两名专职心理咨询医生,没有条件的可聘请地方卫生部门的专家作为顾问,定期为官兵授课,解答难题,让有心理障碍的官兵有解脱和宣泄的地方。同时要优化军营环境,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健康向上、充满友爱的警营文化氛围,以促进青年官兵心理的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家庭、部队、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培养青年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部队、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庭要与部队搞好配合,主动向部队反映子女入伍前的各种情况,协助部队搞好战士的教育工作。部队要优化军营环境,为官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作为社会,要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净化社会环境,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并积极关注部队建设和官兵生活,力所能及的帮助官兵解决一些实际难题。三是各级干部要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成为心理疏导的业余专家。对于心理障碍的症状表现以及防治方法要心中有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不可以偏概全,以经验行事。也可定期举办心理卫生培训班,让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集中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问题预防措施和方法,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部队心理疏导浅淡
   当前,许多基层单位都在认真贯彻江主席关于“要重视研究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和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加强官兵心理疏导”的指示精神,针对部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我们就如何在武警部队基层开展心理疏导谈谈看法。    心理疏导属心理治疗的范畴,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式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进行干预和疏导,使其恢复正常。对部队基层来讲,主要是调适和矫治官兵的日常心理问题。由于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引入心理学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在部队基层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中,既要积极创新又要谨慎稳妥。要注意把握以下问题:首先,心理疏导必须把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核心。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对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和引导,目的在于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第二,基层部队开展心理疏导必须以讲政治为首要原则,必须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到心理疏导。    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把部队好的传统、好的作法,如“三互”、“谈心”活动等,与心理干预疏导结合起来,确保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优势不动摇、不削弱。官兵心理问题发生成因复杂,而且常常和思想问题、社会家庭问题,以及生理躯体问题交叉在一起,只有把心理干预疏导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辅助手段,与其它工作一道去做,才能实现整体综合效应,达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目的。第三,心理疏导要遵循科学规律,正确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官兵,客观公正地分析成因,科学合理提出建议,启发和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也就是说,心理干预疏导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一、 心理咨询、辅导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调适他人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称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适用于辅导正常人的日常心理问题,促进其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运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分析另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如劝导他人正确对待转业、复员等问题;领导与下级、干部与战士、战友之间、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解释、沟通等,都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作用。    我们常说“浇花要浇根,帮人先帮心”,这里的心就指心理。首先,要了解对方的经历,包括儿童时代、成长过程、文化程度、父母家庭和其它人际关系,以及入伍后的环境状况、官兵关系等。第二,采用会谈的方式更有深度的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有时一个人内心藏着一些无法诉说或不能告人的秘密,因而心情痛苦。这时可以通过某种特定场合,让其能吐诉、谈论、倾泄内心苦闷,免得事情闷在心里,无法消除而产生心理冲突和压力。鼓励、帮助对方说出内心感受或矛盾,表达其苦闷,透露其心理冲突的症结,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以取得心理上的舒懈,这就是心理学所讲的“吐诉倾泄”。通过吐诉倾泄可以改善和减轻心理的冲突和压力。二、 调整对“挫折”的认识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三、 鼓励自我调适    官兵心理健康的维护重在自我调适。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够正确的调适自己,检讨自身对待困难或处理问题的方式,发挥最大的潜能,建立选择更好的适应方法和行为,以保持心理平衡。    我们历来强调主观因素第一,维护心理健康也是同样的道理。官兵在警营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如果自我调适不当,就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心理不平衡不等于心理疾病,心理不平衡积淀久了,就会导致精神心理疾病产生。因此,为了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对待官兵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发生心理不平衡时,首先应鼓励官兵自我调适,自我维护心理健康。常用的自我调适的方法有:悦纳自我,善待他人,适应环境,合理宣泄,正确定位,满足成就,快乐进取。四、 善于运用各种“资源”    要善于运用“情感资源”。要善于用情感的力量感染人。情感在心理疏导中是“催化剂”。情是开启官兵心扉的钥匙,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情通才能理达。培养教育官兵,首先要有同志情、战友情、兄弟情、父母情,有了这些真挚的情感,心理疏导才能有力度,才能打动人,才能感染人。这就要求心理辅导者要学会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要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能够平等待人,要做到将心比心,以情换情。    要善于运用“语言资源”。官兵感情的碰撞,心灵的沟通,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心理疏导结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的运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居高临下的训教与和风细雨的说服,效果迥然不同。要善于和学会用情真意切、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话语化解矛盾、疏导冲突、讲通道理,这样心理疏导才能收到效果。    要善于运用“知识资源”。要运用知识去启迪人。知识在心理疏导中是“能量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贫瘠,心理疏导就心虚乏味,讲不出耐人寻味的道理。这就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既要学习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又要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有关知识,这样做起心理疏导才能游刃有余。    要善于运用“人格资源”。要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人,心理疏导的成功即取决于心理辅导者的心理学知识,更来自其自身的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人格是为人之本,为官之魂,人格是形象,人格具有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只有人格高尚、行为端正,才能使官兵心悦诚服、一呼百应。心理疏导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该研究为200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批准号为00E2H00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抗震救灾方案-心理危机干预(修订版) 抗震救灾方案-心理危机干预(修订版)    本方案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一、干预基本原则(一)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整体救灾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三)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二、工作内容(一)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二)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三)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三、目标人群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第一级人群:灾难亲历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四、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SRQ),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五、出发前准备(一)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二)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搬运、创伤止血等。(三)明确即将开展干预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四)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五)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实施计划。(六)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队员,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七)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估工具,熟悉主要干预技术。(八)做好团队食宿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配备等。六、现场工作流程(一)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二)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没有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定干预方案。(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四)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五)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六)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七)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进行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八)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九)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十)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七、常用干预技术(一) 普通人群普通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没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普通人群采用心理危机管理技术开展心理危机管理。从灾难当时的救援,到整个事件的善后安置处理,都需要有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与措施,以便为整个灾难救援工作提供心理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1. 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群进行妥善安置,避免过于集中。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建议实施分组管理,最好由熟悉的灾民一起组成,并在每个小组中选派小组长,作为与心理救援协调组的联络人。对各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的心理危机管理,以建立起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2. 依靠各方力量参与。建立与当地民政部门、学校、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组织等负责灾民安置与服务的部门/组织的联系,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协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3. 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4. 心理救援协调组应该积极与救灾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协调好与各个救灾部门的关系,保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二) 重点人群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1. 稳定情绪技术要点(1)倾听与理解。目标: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人群,给予倾听和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2)增强安全感。目标:减少重点人群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3)适度的情绪释放。目标: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人群适当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人群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目标: 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得到的其它部门的服务。2. 放松训练要点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3. 心理辅导要点通过交谈来减轻灾难对重点人群造成精神伤害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时,应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如:住院轻伤员、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1) 目标在灾难及紧急事件发生后,为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同时,鉴别重点人群中因灾难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员,并提供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治疗的建议和信息。(2) 过程第一,了解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重点人群说出在灾难中的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重点人群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第二,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辅导时,目的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故事或写字。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可以只画出自己的网络,不用具体化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    第三,应对方式。帮助重点人群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人群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讨论在灾难发生后,你都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应对灾难带给自己的反应的?如多跟亲友或熟悉的人呆在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量保持以往的作习时间、做一些可行且对改善现状有帮助的事等,避免不好的应对(如冲动、酗酒、自伤、自杀)。注意儿童的年龄差异,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以说、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应对方式。鼓励儿童应该生活规律,多跟同伴、家人等在一起。要善于用儿童使用过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周三,沪深股市宽幅震荡。上证综指全日振幅达87.4点,收盘微跌0.19%,两市成交金额创出近期新高。分析人士认为,从技术上看,2300点一线位于去年9·19行情的顶峰位置,若本轮大盘反弹要突破这一位置继续走高,必须震荡整固消化前期堆积的筹码。此外,外围市场再现暴跌走势以及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前景依然不明朗,也是引发周三大盘高位“强震”的重要原因。  什么触发了调整  周三市场低开后强势反弹,突破2300点后大量获利盘涌出,令股指快速下行,上证综指在一个小时内直落70余点至2230点;随后,抄底资金陆续在低位接盘,指数也逐步回稳。  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次高位“强震”,行情是否就此打住?  进入2009年,尤其是2月份以来,A股“牛气冲天”。从1月5日到周三收盘,上证综指的区间涨幅已经接近25%,而涨幅超过50%的个股达292只,其中北方国际等11只个股的股价实现翻番。经过长时间反弹,市场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获利盘。从技术形态来看,上证综指周三盘中距9·19行情高点 2333点仅剩不到30点,而该位置筹码急需消化。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大盘出现宽幅震荡调整的技术背景。  不过,这并不是触发大盘调整的唯一原因。事实上,从周二的行情来看,市场已经存在调整的冲动。当日盘中曾出现个股普遍回调的走势,但市场传闻石化行业振兴计划已经提交高层审核,而受此刺激,石化双雄绝地反击,带动大盘快速翻红,个股也普遍由跌转升。  当然,以美股为代表的外围市场纷纷走低也为周三A股高位调整埋下伏笔,隔夜道琼斯指数暴跌逾4%引发了周三亚太市场牛年以来的第一次大幅调整。尽管近期A股领涨全球一枝独秀,但从长一点的时间观察,A股走势很难完全不受外围市场的影响。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7.5%,至904.5亿美元;出口额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且降幅扩大,显示外围经济依然疲软。国海证券认为,在目前的经济下行周期,外需疲软所导致的出口大幅下滑依然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风险,而且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快速下滑趋势,不断上升的贸易保护倾向可能还将使出口出现超预期恶化。因此,宏观经济前景的不乐观预期也是导致A股高位震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配置角度理解反弹高度  A股本轮大级别反弹从1664点启动至今已经历4个月,个股表现精彩纷呈。高位震荡整固后,行情还能走多远?分析人士认为,应该从配置的角度来理解行情的高度。  首先,从资金的配置角度来看,随着全球降息潮的到来,现金的收益率明显降低,而债券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鸡肋”。另外,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不减,且人民币升值接近停滞甚至面临贬值压力,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可能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  但是,从股票红利率来看,按照上市公司利润的30%来测算红利率,可以得出目前市场的平均收益率约为2.06%,其吸引力已经超过存款。受上述因素影响,目前资金配置可能会逐渐倾向于股市。再从美国基准利率与股票红利率的相关走势分析,当股票红利率高于基准利率时,市场就可能迎来底部。  其次,从资金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中的配置来看,发电量、PPI等先行指标表明,目前实体经济仍面临困境,缺乏明显的投资机会,但股市的上涨能够带来较为明显的赚钱效应,而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大,一定程度上会将信贷资金引向股市。  第三,从筹码供给的角度来看,近期大宗交易市场十分清淡。业内人士表示,大小非已经出现惜售现象,证监会也明确表示近期没有IPO重启计划。这表明,近期市场的资金供给压力并不大。从这个层面上分析,市场应该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而大宗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和IPO的重启或可成为短期见顶的信号之一。  当然,全球经济仍处于寻底阶段,国内经济也无明显好转迹象。在这种背景下,A股的大幅上涨缺乏坚实基础。关键字:如何看待大盘高位“强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抗震救灾方案-心理危机干预(修订版) 抗震救灾方案-心理危机干预(修订版)    本方案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一、干预基本原则(一)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整体救灾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三)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二、工作内容(一)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二)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三)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三、目标人群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第一级人群:灾难亲历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四、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SRQ),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五、出发前准备(一)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二)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搬运、创伤止血等。(三)明确即将开展干预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四)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五)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实施计划。(六)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队员,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七)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估工具,熟悉主要干预技术。(八)做好团队食宿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配备等。六、现场工作流程(一)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二)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没有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定干预方案。(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四)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五)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六)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七)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进行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八)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九)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十)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七、常用干预技术(一) 普通人群普通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没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普通人群采用心理危机管理技术开展心理危机管理。从灾难当时的救援,到整个事件的善后安置处理,都需要有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与措施,以便为整个灾难救援工作提供心理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1. 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群进行妥善安置,避免过于集中。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建议实施分组管理,最好由熟悉的灾民一起组成,并在每个小组中选派小组长,作为与心理救援协调组的联络人。对各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的心理危机管理,以建立起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2. 依靠各方力量参与。建立与当地民政部门、学校、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组织等负责灾民安置与服务的部门/组织的联系,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协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3. 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4. 心理救援协调组应该积极与救灾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协调好与各个救灾部门的关系,保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二) 重点人群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1. 稳定情绪技术要点(1)倾听与理解。目标: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人群,给予倾听和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2)增强安全感。目标:减少重点人群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3)适度的情绪释放。目标: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人群适当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人群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目标: 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得到的其它部门的服务。2. 放松训练要点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3. 心理辅导要点通过交谈来减轻灾难对重点人群造成精神伤害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时,应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如:住院轻伤员、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1) 目标在灾难及紧急事件发生后,为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同时,鉴别重点人群中因灾难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员,并提供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治疗的建议和信息。(2) 过程第一,了解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重点人群说出在灾难中的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重点人群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第二,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辅导时,目的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故事或写字。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可以只画出自己的网络,不用具体化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    第三,应对方式。帮助重点人群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人群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讨论在灾难发生后,你都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应对灾难带给自己的反应的?如多跟亲友或熟悉的人呆在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量保持以往的作习时间、做一些可行且对改善现状有帮助的事等,避免不好的应对(如冲动、酗酒、自伤、自杀)。注意儿童的年龄差异,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以说、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应对方式。鼓励儿童应该生活规律,多跟同伴、家人等在一起。要善于用儿童使用过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21hospital/wsgg/showgg.asp?id=453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它其实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老蒋的嫡系“中央军”归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指挥的又一战例。此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光辉战例,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这是一笔浓彩,确实值得后人景仰。   一、日本发动南宁战役的决策   1938年10月,日本占领武汉和广州。但日本非但没有达到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的目的,反而遭遇到更顽强的抵抗。日本军部“南进”派即认定:必须切断中国对外最后的交通线,以期实现一举解决“中国事变”的计划。日,日本海军部《情况判断》认定,仅靠陆军已很难进行内陆方面的大规模积极作战,“在此情况下,由陆、海军协同尽快占领华南沿海的最大贸易港口汕头。成功之后,即以一个兵团向广西方向挺进攻占南宁,以切断敌经法属印度支那方面的海外最大补给交通线。” 日本决心发动桂南战役,为的是彻底切断中国抵抗其侵略的最主要补给路线。据日本军事侦察所得情报,中国获得外援最重要的路线即法属印度支那线,仅1939年9月运进中国总吨位14700吨中的12500吨即经此路线,达85%。6月,日本参谋本部《兵要地志》也强调“一旦进入南宁,以该地为基地,则交通四通八达,远可通往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所以南宁――谅山的道路,形成了蒋政权联络西南的大动脉。为了直接切断它,首先必须夺取南宁。南宁一旦占领,无须置重兵于东京湾附近即可以完成作战目的。”(参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38-39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同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更急于解决中国问题,以便腾出兵力抢占西方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以配合德、意两个盟国,并缓解德国对其解除了对苏联威胁的不满。认为:“中国事变的解决之所以如此拖延,是由于苏联和英、法、美对蒋介石政权的支援”,现在应“藉欧战发生各列强无力顾及中国的时机”,“解决中国事变”(《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2页。)4日,日本内阁首相、陆军大将阿部信行发表声明:“值此欧洲战争爆发之际,帝国不予介入,决定专向解决中国事变迈进。”(《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第493页。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天津政协译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日本随即在南京设立以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统辖华北方面军、第11军、第13军、第21军。9月23日,日军大本营发出“准备迅速处理中国事变”的命令;10月16日,又发出《大陆命令第375号》:“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应以一部协同海军迅速切断沿南宁至龙州之敌补给路线。”同日,还发出“大陆指第582号”陆、海军中央协定:“本作战之目的,在于直接切断沿南宁――龙州敌补给联络路线,并强化切断沿滇越铁路及滇缅公路敌补给联络路线之海军航空作战。”并规定作战时间为11月中旬。(同上书,第499页。)19日,西尾寿造下达作战命令,开始广西作战,命令参加作战的部队为: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其他配合部队、第五舰队(11月中旬改称第二派遣支舰队)、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其兵力总共约三万人;军舰70余艘;航母2艘、飞机约100架。   日军广西作战的主力第五师团为日本陆军第一流精锐机械化部队,号称“钢军”。参加过南口、忻口、平型关、太原、上海、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屡次担任主攻任务。坂垣征四郎原为该师团长,他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后,师团长由今村均中将接任。可见日本方面何等重视这次战役。日本认定,切断这条路线将必然使中国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可以立即结束在华战争,完成它对中国的侵略任务。大本营陆军部作战部长富永恭次更宣布:“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39页。)   二、中国政府的反抗准备   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威茨认为:“战争是从被进攻一方的抵抗开始的。”如果没有这种抵抗,也就没有战争。而任何侵略都只是针对被侵略国中央政府的。如果该国中央政府“不抵抗”,战争也就结束了。法国政府不抵抗,于是法国没有卫国战争。虽然戴高乐在伦敦组织了流亡政府,也只被称为“抵抗运动”。据此,斯大林坚决否认法国享有“战胜国”地位;只是美、英两国强调法国光复以后的中央政府继续进行了对德战争,这才保住了法国的“战胜国”地位。中国的中央政府是二战中抵抗最早因而也是抗战最久的,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二战的战胜国。   昆仑关战役爆发前,1939年9月,中国军队击退了日本陆军第11军对长沙的进攻。10月,国民政府在衡山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总结了第一次长沙战役的作战情况,并决策发动新的攻势。29日,蒋介石在会议训词中宣布:“我们今后的战略运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蒋总统集》第1184页。)会议结束的11月5日,蒋接获了“日本有南犯企图”的情报,美、英军事情报机关也发出情报:“日本舰队目前在东京湾集结,它说明对南宁的作战已迫在眉睫。”于是蒋立即从衡山直接飞桂林,为迎战日本新攻势作战斗安排。   但中国军队的准备状况确实混乱不堪:守卫两广海防的是原桂系部队第16集团军,辖第46军(军长:何宣)、第31军(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韦云菘兼)。总司令夏威对他被调往第11集团军任总司令极其不满,借母丧之机躲在容县老家闹别扭。新上任的16集团军总司令蔡廷锴又不敢就任理事,于是有关日军进犯的情报无人处理。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赴重庆开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行营参谋长林蔚则奉蒋之命前往容县吊唁夏威母丧并劝慰夏本人,行营成了空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远在广东韶关,没有行营命令也不敢自作主张。这一系列因素使行营、战区、集团军三级首脑机关形同虚设,这对于大战即临的中国无异一场灾难。   第46军的新编第19师(师长:黄固。该师于1938年秋组建,大部为民团转成。)驻防钦县、防城一带;第175师(代师长:秦镇、后任师长:冯璜)驻防合浦、北海一带;第170师(师长:黎行恕)驻防贵县一带。第31军的第131师(师长:副军长贺维珍兼)驻防桂平;第135师(师长:苏祖馨)驻防大湟江口一带;第188师(师长:魏镇)驻防平南。这个军事部署是基于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判断日军只可能从广州湾(湛江)登陆北上夺取柳州,不可能冒险夺取南宁而设置的。由于新编第19师是一支刚组建的地方队伍,武器、训练、士气都极差。因此,从钦县到南宁可以说基本上无防御兵力。   更加严重的是,白崇禧见广东开平、阳江、阳春、新兴一片富庶地区既无中央军又无日军,如果桂系控制便掌握了广东南路,还掌握更多的出海港口。于是迫不及待命令第31军加速完成战备,并开进广东上述地区。防线一下子扩大到上千公里,守备实际上非常薄弱,而且没有纵深防御。   三、战役第一阶段:日军入侵和中国军队抵抗   9日,日本全部进攻部队在三亚港集结完毕。第21军司令官安腾利吉中将亲自到三亚指挥。13日,舰队从三亚启航。14日先头舰只抵达北海,以10余舰发动佯攻。驻守北海的175师一个营,给予日军以回击。军事当局命令防卫部队彻底炸毁北海市,只是因为指挥北海保卫战的国军第46军175师第524团团长巢威感到日本军并非要在北海登陆,从而避免了北海的彻底破坏。当晚,日舰停止对北海的进攻,转向钦州方向。防城企沙、龙门两地各一个营抵抗一天后败阵,日军登陆。在钦县犁头嘴防守连连长报告新编第19师55团黄廷才团长,他竟然认为这是敌惯常骚扰而已,不必认真。结果毫无战斗准备的新编第19师所属部队溃败,日军顺利登陆。   战至17日,日军占领钦州、防城,并立即分兵北上。18日攻新19师师部所在地小董,师长黄固临阵退缩,竟只身逃跑。(后来该师师长黄固被撤职,黄廷才交军法审判。)所辖军队溃散,日军继续北上。而十万大山区土匪组成许多便衣队为日军先导,致使日军加快北进速度,22日傍晚抵达南宁市邕江南岸。   日军登陆后,16日,蒋介石在重庆召见白崇禧,令其不必再参加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立即返桂林指挥作战。白要求以桂林行营主任资格全权指挥,不须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插手,各军须直接听从行营命令。蒋批准该项要求,并调其最精锐的第五军等直系部队归白指挥。白立即电令该军代军长杜聿明,立刻率部乘火车从衡阳赴桂南;又电令恢复夏威第16集团军司令职务,原已任命的蔡廷锴待命。16集团军立即集结,副总司令韦云菘及指挥所人员19日抵达南宁,各部分别赶赴日军进军必经之地阻敌北进。   白崇禧本人于19日由重庆飞桂林,21日率部抵达迁江,设立行营指挥所。这样,当日军抵达南宁之时,国军170师22日抵达邕宁、135师两个团23日到达南宁市区、200师第600团24日下午抵达南宁东北的二塘。另外六个军分别从外省向柳州、宾阳集结。由于原来的防卫方向错误,这次集结实在过于匆忙,属亡羊补牢之举。   23日日军第5师团在飞机掩护下开始强渡邕江,夜晚,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擅自令其所辖404、405两团放弃阵地撤退,韦云菘命令135师师长苏祖馨截回所部,伍宗骏抗命不肯恢复原来的阵地(伍后来被判刑五年),南宁市内正面已无军队防守。24日拂晓,170师在邕宁与日军激战,上午日军第5师团21旅团之21联队从市区渡江,下午南宁全城陷落。25日晨,200师第600团在二塘独战日军第21、42两个联队。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对170师和200师两个团阵地猛攻,国军顽强抵抗。600团团长邵一之、团附吴其升阵亡。鉴于战况不利,170师师长黎行恕与200师师长戴安澜决定黄昏后撤退至高峰隘。虽然未能阻止日军前进,但这是日军自钦、防登陆后遇到的最激烈抵抗,战斗进行了两天两夜。   26日,日本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宣布所有日军组成邕钦兵团,由第5师团长官今村均指挥。安本人则于27日离开钦州回广州。日军于26日起,在飞机掩护下猛攻高峰隘,国军尽管顽强抵抗,终于不支,于12月1日失守高峰隘,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接着暂停进攻,调整部署,双方以昆仑关一线山地为界,暂时对峙。该处山岭延绵,无论往北往南,均为平坦地势。昆仑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至少远至宋朝,狄青征南时此处便成了著名战场。   四、第二阶段,昆仑关战役   关北中国军队为白崇禧的桂林行营指挥,参谋长林蔚;辖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参谋长吴石;第16集团军,司令夏威。统率:第31军(军长韦云菘;辖131师,师长贺维珍;135师,师长苏祖馨;188师,师长魏镇。)第46军(军长何宣;辖170师,师长黎行恕;175师,师长冯璜;新19师,师长黄固。)第5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之一部。连同广西教导队独立步兵1-4团,总兵力约六万人。   接着集结来到的除第5军之荣誉第一师(副军长郑洞国兼师长)、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之外,第5军装甲团、骑兵团、炮兵团、工兵团等全部抵达,当时中国装备最精良的一个军全员上阵;蔡廷锴的第26集团军;叶肇的第37集团军;邓龙光的第35集团军;以及第5军所在的第38集团军亦陆续集结到位。该集团军司令徐庭瑶,以下第2军(军长李延年);第6军(军长甘丽初);第99军(军长傅仲芳)第36军(军长姚纯);连同辅助部队,共达30万之众。   固守昆仑关及关南的日本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之一部,辖第5师团(师团长今村均中将;辖第9旅团,旅团长及川源七少将;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台湾混成旅团,旅团长盐田定七少将。)连同海军陆战队(军舰70余艘)、空军(飞机100架)共计约三万人。后期补充抵达的近卫师团;第18师团之一个旅团;兵员总数约10万人,实际参加战斗总兵力只有4.5万人。   还在日军刚占领南宁时,白崇禧即要求立即趁日军立足未稳,兵力尚薄弱马上发动反攻。未获蒋批准后,白要求杜聿明向蒋和军委会提出反攻要求,杜赞成,并于12月1日发出要求电报:“重庆委员长蒋,军令部长徐。重庆军政部军务司王司长转呈部长何钧鉴:密。目前侵占南宁之敌,其兵力尚不及两师,此次乘我兵力分散虽侥幸成功,但以交通阻塞,除少数山炮外,其他重兵器及机械化部队均无使用,而补给尤为困难,现我军所处情况则实为相反,故此时我军正宜乘敌孤军深入后援未济之时,集结优势兵力,配合地方民众,迅速(12月10日前)反攻,以击破该敌而恢复国际之重要交通,用敢不揣冒昧,谨申关于攻击前部署意见如下:(略)以上所陈是否有当,伏维鉴核示遵。 迁江第5军代军长杜聿明东午参一。”(《广西文史资料》第19辑,第12-13页。)   老蒋疑人也用,用人也疑,可见一斑。身为最高指挥官的白崇禧,屡奏不准便只好求其下属越级上奏,但也未能如愿。老蒋迟疑不决,贻误了最佳战机。所幸日本方面轻敌,在接获汉奸密报,谓南宁昆仑关以北已有十余万国军集结之后,今村均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未予理睬。而更高层则仍希望继续开展“谋略工作”,企图策动桂系反蒋,分裂的中国无疑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   还在八月间,日本驻上海特务机关便派出汉奸做李、白和龙云的策反工作,要求他们倒蒋,日军给予协助。被李、白、龙云拒绝。12月10日,今村均发出《致李、白将军书》的通电,表示尊敬李、白治理广西的业绩;此次进攻南宁仅为切断蒋政权的交通线,希望两位将军洞察世界大势,促进日华提携。如仍执迷不悟夺取南宁,日军南宁驻屯军必胜无疑。最后告知:“对在南宁战斗中战殁之将军部下4200余名勇士,我军已予合葬于南宁中山公园,郑重供祭,尚乞安心。”(《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第505页。)   直至12月7日,蒋突然决定反攻。8日白崇禧将此决定转达各部,目标是“攻略昆仑关而后收复南宁”,各部亦开始反攻准备。中旬,国军集结基本完成。蒋又派陈诚、李济深监督白崇禧作战,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也由韶关抵达迁江。15日,白以桂林行营名义发出第一号反攻令。白崇禧部署如下:   北路军,总指挥徐庭瑶,部第5军主攻昆仑关;第99军第92师绕伶俐圩西进,攻击七塘侧击昆仑关之敌。西路军,总指挥夏威,部第一纵队(司令周祖晃)攻击高峰隘;第二纵队(司令韦云菘)在南宁南部苏圩集结,阻止敌后增援南宁。东路军,总指挥蔡挺锴,部何宣第46军向陆屋、灵山破袭邕钦公路;叶肇的第66军攻击昆仑关则翼之古辣、甘棠敌军。第99军另外两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12月16日杜聿明(此时已任军长)召开第5军团长以上军事会议,布置对昆仑关之攻坚战。他制定的是“关门打虎”的包围全歼战术,以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正面主攻昆仑关;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为右翼迂回部队,由小路绕过昆仑关,攻占五塘、六塘,打击南宁方面日本援兵;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率两个补充团担任左翼迂回支队,绕甘棠、长安攻击七塘、八塘,则击昆仑关之外,堵住其退路并阻击援军。   昆仑关守敌为第5师团主力第21旅团的松本总三郎大队。其第42联队及第21联队在九塘至南宁一线。中日两军之最精锐部队在昆仑关碰撞了。今村均的轻敌再次帮助了中国军队,他同日命令第九旅团长及川源七少将率领数千日军奔袭龙州、镇南关(友谊关),这支部队于17日出发,中国军队总攻击时间定于18日拂晓。   18日凌晨,战斗打响。先是炮战,中国第5军的重炮兵团以及各师炮营同时开火,日本方面除炮兵外,最令中国军人头疼的是上百架飞机的轰炸。炮火延伸后,第200师与荣誉第一师开始攻坚,至夜晚,荣一师攻占了昆仑关附近的仙女山、老毛岭、万福村、罗塘和411高地;第200师攻占了653、600两个高地,并一举攻占昆仑关主阵地。   19日中午,日军出动飞机狂轰滥炸,今村均派出第21旅团第21联队,由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抵达昆仑关阵地,并夺回昆仑关。其他阵地也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激烈争夺中。新22师右翼迂回部队占领五塘六塘,其中五塘复被日军夺回,六塘则始终坚守住,在打击日军增援上作用极大,有效地保证了昆仑关战斗。今村均命令台湾混成旅团由南宁增援昆仑关时,被邱清泉亲率主力堵在六塘激战;杜聿明不失时机命令郑洞国派该师郑庭笈第三团从右翼包围九塘,郑团利用黑夜攻占九塘西侧高地。   20日,昆仑关敌渐不支,频频告急。今村均命令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率第42联队增援昆仑关,但在五塘被邱清泉部堵截,激战两天不能前进。直至22日拂晓,方抵达七塘,又被阻截,中村本人23日上午也受伤。下午1时半,三木大佐告急:“黄昏前旅团如不能到来,第一线难以确保。”   另一边,11日奉今村均命令增援昆仑关的台湾混成旅团林义雄大佐第一联队、渡边信吉大佐第二联队在邕钦路上被175师各部阻击,不能及时赶赴昆仑关。其渡边联队在陆屋遭遇第524团(团长巢威)阻截,激战三日不能通过,渡边大佐被击毙,残敌逃回钦县。20日,今村又命令奔袭龙州、镇南关的第9旅团分出第三大队伊藤部队乘坐105辆汽车返回驰援昆仑关。   21日,蒋介石对昆仑关战役及整个桂南战役进展缓慢极其不满,给桂林行营及各参战部队下达命令:“前方各部队与炮兵等,如有不积极努力进攻,或不能如限期达成任务者,应即以畏敌论罪,就地处置可也。”(《反攻南宁战役经过》广西博物馆藏油印本。)此令发出也非无由,18日西路军170师发起高峰隘战斗,19日占领高峰隘附近山头,但当晚即被日军偷袭,20日该处失守,国军败退至葛圩一带。白崇禧亲自作阵地视察,亦无改观,始终无法攻占高峰隘,致使阻击日军援军初衷无法实现。而邕龙路伊藤部则在西长圩被131师截击,22日今村均不得不派南宁仅有的两个中队和两个机枪小队前往援救,又在苏圩附近遭188师阻击。伊藤大队在西长被围整三天之久,却因131师不敢近战而免被歼之命运。最后,在飞机掩护下,这两部日军均得以突围,26日下午返回南宁。   24日,及川支队接到今村均返回南宁的命令,便销毁缴获的大批战略物资,撤离龙州、镇南关。白崇禧得知第一批回窜之敌逃脱,第二批又在返回后,唯恐增援昆仑关导致我军进攻失败,急电西路军总指挥韦云菘:“如再放过第二批回窜的敌军,影响主力兵团方面的战局,该副总司令应受严惩。”(《广西文史资料》第25辑,第27页。)结果仍被敌军主力逃脱。地方部队习惯于保存实力、互相推诿使日军获益。例如冯璜于11月22日接任175师师长时白崇禧对其交代:“现在大敌当前,第16集团军各部队长官间还闹意见,你见他们时,传达我的意思,请他们好好的以大局为重,放弃成见,共同抗日。”而16集团军司令夏威则交代冯璜:“抗战是相当长期的,不可把‘本钱’一下赌光。”(冯璜:《第175师战斗在桂南》,载于《粤桂滇黔抗战》第19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在昆仑关主攻阵地上,郑庭笈的迂回部队建立了功勋。他用望远镜发现九塘公路边大草地上有日军军官正集合开会,马上命令第一营以轻重机枪、迫击炮集中火力猛击。炮弹击中目标,敌军官死伤惨重,乃至后来不得不空投军官来补充作战。中村正雄少将即是被炮火击中于24日身亡的,只是没有明确证实是哪一次炮火所击毙。   我军第二次夺取昆仑关阵地。但不久又被日军夺回。   到23日,仅第5军正面进攻的两个师,伤亡就达二千余人,日本军伤亡也在千人以上。六天战斗未获理想战果,而敌军援兵已从各地开来,形势不容乐观。杜聿明分析两得两失的教训,是日军在关口两侧有坚固的堡垒工事,组成交叉火力网,致使我军攻击失败。于是决定改变战法,集中优势兵力,从外围攻击各据点,逐渐缩小包围圈。25日,荣一师第二团在团长汪波率领下,步炮协作,攻下罗塘南高地,全歼守敌二百余人。这是很重要的突破,杜聿明传令嘉奖。接着各师、团军心振奋,依次攻克昆仑关周边诸高地。   同日,日军台湾混成旅团之两个联队到达八塘,中村旅团的第42联队更到达九塘。中村正雄被击毙后,第42联队长坂田元一代理21旅团长。经白崇禧批准,杜聿明决定集中全部兵力,一举歼灭这支日本精锐之师。于是除调回第5军全部兵力猛攻昆仑关之外,加配叶肇第37集团军所属之第66军和作为总预备队的第99军两个师,将这五个师全部用于打击八塘以南敌人援军。28日,重新部署的陆军第5军加紧攻关,至30日,昆仑关周围敌据点和侧防机关基本肃清,关里的日本精锐之师――“钢军”主力第21旅团已成瓮中之鳖!   我们有必要着重介绍一个攻坚战斗。界首高地位于昆仑关北,是敌最坚固的据点。担任攻坚任务的是杜聿明调拨给第200师指挥之郑庭笈荣一师第三团。28日晚该团开始攻击界首高地,尽管敌机在头上扫射、轰炸,该团士气旺盛,不顾牺牲顽强进攻。郑组织爆破手,以手榴弹塞进敌据点枪眼,该团九个步兵连,七个连长伤亡!郑庭笈身边的司号长李均也中弹牺牲,郑庭笈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终于在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30日,新编第22师邓军林团胜利攻克昆仑关。   这是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歼灭战。说全歼第21旅团是毫不过分的:除击毙该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之外,还击毙了第42联队长、接任中村的代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联队长生田滕一;第一大队长杵平作;第二大队长官本得;第三大队长森本宫等;班长以上军官阵亡85%以上;阵亡士兵4000人以上。这是日本战后公布的数字。(参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68页。)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更多,在一万人以上,但基本干部仍健全。日军第21旅团已经名存实亡了。   无论整个桂南战役最后失败得如何惨烈,昆仑关攻坚战都是光辉永驻的。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军,能全歼一个精锐旅团,基本消灭了它的全部指挥官,尚无第二例。日军战史称之为:“通观中国事变以来全部时期,这是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中国军队攻势的规模很大,其战斗意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在历来的攻势中少见其匹。我军战果虽大,但损失亦为之不少。”(参阅:《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1,第619-626页。)   五、第三阶段,桂南会战的尾声   第5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并歼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之后,本以为可以顺利进军,一举收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第21旅团的剩余部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一、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日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抵达八塘,今村均命令及川少将接替被击毙的坂田元一担任前线总指挥。   第5军向南宁方向继续进攻的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间的441高地打响。攻打昆仑关时荣一师便攻占了高地北侧,日军顽强守卫这高地的南侧。1日,日军飞机对高地北侧狂轰滥炸,步兵大举进攻。荣一师守卫高地的一个团加一个营,战至仅剩百余人,但仍坚守阵地。2日拂晓,荣一师举全部残余兵力反攻,激战一整天,毫无进展,双方仍旧维持原有阵地。3日,杜聿明调集200师主力及新22师一部协同荣一师继续战斗,战况更为惨烈,双方死伤都极为惨重。入夜,日军抵挡不住败退九塘,战斗结束。   4日,荣一师因伤亡惨重,奉命撤出战斗移师思陇休整。第5军继续进攻。而败退九塘之日军也奉及川源七命令,于4日拂晓放弃九塘撤退至八塘固守。国军新编第22师进驻九塘。第5军继续进攻八塘,日军拼死抵抗,战至12日,毫无进展。而第5军在经过苦战之后,伤亡甚重,人员疲惫,已经不适合战斗,于12日奉命转移至思陇、黄圩、太守等地休整。攻击任务移交姚纯的第36军接替。这样,国军第5军正式退出战斗序列。有人认为这是老蒋保存嫡系部队的举措,其实说不过去。第5军激战经月,伤亡惨重,本应休整。而战场上尚有20万中国军队,但这20万生力军上阵却毫无建树,只因日军固守待援,他们才得以维持原来的阵地。   蒋介石于7日飞桂林,10日亲临迁江,与白崇禧、陈诚、张发奎、徐庭瑶、林蔚等讨论下步作战计划。白提议:乘敌新败,援军未到,倾新到广西的李延年第2军、甘丽初第6军、姚纯第36军、傅仲芳第99军会同第5军等部队,发动攻势,一举收复南宁。蒋批准了这个计划。第二天,正当白崇禧发布部署命令准备开战时,返回柳州的蒋致白一封信,推翻头一天的会议上的决定。这样,白崇禧只好发出改变作战部署的新命令,中国军队全部进入固守状态。日本方面赢得时间从容部署直至发动反攻。   日本军部被中国军队的攻势震撼,派大本营参谋次长泽田茂从东京赶到广州;第21军于12月29日派军副参谋长佐滕贤了、作战主任藤原五,陪同日军参谋本部作战主任荒尾兴功、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铃木宗作等到达南宁,但未能改变第21旅团的失败命运。鉴于今村均企图亲自上阵并以第5师团全力为第21旅团报仇,并打算1月1日与中国军队开始决战,21军军长安藤利吉命令其固守南宁待援:“波集团(第21军)企图将有力兵团调至南宁,歼灭聚集于南宁方面的敌军。第5师团仍应确保南宁及附近要地,以利转用兵团之挺进。”(《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第515页。)7日起,调往桂南的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近卫混成旅团(旅团长樱田武少将)共1.5万人从广州上船。10日日本第21军制定《宾阳会战指导方案》,定于1月下旬在以宾阳以南地区决战。   如果没有蒋介石的临时干预,白崇禧趁敌援军未到,全歼第5师团的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它其实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老蒋的嫡系“中央军”归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指挥的又一战例。此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光辉战例,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这是一笔浓彩,确实值得后人景仰。  具体可参看《抗日战争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它其实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    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在空军掩护下,攻占南宁。随后,日军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关北中国军队由白崇禧的桂林行营指挥;统率第31军、第46军、第5军,连同广西教导队独立步兵1-4团,总兵力约6万人。随后,第26、37、35、38集团军亦陆续集结到位,连同辅助部队,共达30万之众。其中第5军(军长杜聿明)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武装部队,号称“钢军”,为此次作战主力。  固守昆仑关及关南的日军是第21军之一部,辖第5师团。连同海军陆战队、空军共计约3万人。后期补充抵达的近卫师团,第18师团之一个旅团,兵员总数约10万人,实际参加战斗总兵力只有4.5万人。  日,第5军对昆仑关日军发起攻击。郑洞国荣誉第1师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仙女山。当晚,各部乘胜夜袭,相继占领老毛岭、万福村、441等高地,最后攻占昆仑关。19日午后,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进行反扑,夺取昆仑关。双方展开反复争夺。    27日,是昆仑关争夺战最激烈的一天,中国空军第3大队出动6架飞机支援陆军战斗。双方伤亡甚重。杜聿明经过缜密的观测,经了解昆仑关周围地形和敌阵地兵力火力,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逐步缩小包围圈。30日,中国增援部队到达,向日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相继攻占了同兴、界首及其东南各高地,打破了昆仑关日军的防线。31日拂晓,杜聿明军长把指挥所推进至大坟岭,指挥官兵向日军猛攻。至8时,第159师占领653西南高地;上午11时,新编第22师攻入昆仑关,经过18天的激战,至31日日军被迫向九塘方面撤退。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  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说,此役日军第21旅团班长及军官死亡人数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 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在昆仑关南5公里的九塘被郑洞国师第3团击毙。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帝国皇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更强的军队。”    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更多,在1万人以上,但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能全歼一个精锐旅团,基本消灭了它的全部指挥官,尚无第二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疏导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