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吃什么药好主要是指什么指标高了算高血脂吃什么药好?

职场女性饮食不当可引发高血脂
本文导读:职场女性朋友们应该都经常性的参加一些聚餐,饭桌上少不了大鱼大肉和酒,长期以往,很容易使身体的血脂增高而患上高血脂病。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
冠心病介绍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
高血脂介绍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
脂肪肝介绍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liver…
&  曾几何时,症不再是&专利&,为什么呢?膳食不均衡、常大鱼大肉,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女白领患上高血脂。
  20岁至40岁高血脂的检出率接近20%
  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公布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年轻职场女性中高血脂问题普遍存在,其中,20岁至40岁高血脂的检出率接近20%,即几乎每五个的中青年女性中就有一人血脂超标,那么职场女性的高血脂患病率是否真的有这么高吗?
  高血脂确实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女性体检中也发现了高血脂,比例估算可以达到20%以上,甚至可能更加高,这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同时也是和职场女性饮食密切相关。
  饮食三多 易导致高血脂
  说不少职场女性需要经常参加宴会,一星期有四五顿在餐馆吃饭,尝遍所有的山珍海味,加上平时总坐在办公室的方寸之地,极少运动,每天除了办公就是吃喝,导致容易胖,当然也容易患上高血脂。
  所以说饮食习惯是影响血脂的重要因素,导致职场女性血脂容易偏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弊端之一:吃肉多
  职场女性应酬聚会,不得已大鱼大肉。高胆固醇的吃多了,于是问题就来了。这是血脂的升高是主要理由之一。
  弊端之二:饮酒多
  应酬聚会少不了喝酒,饮酒过量,极易导致热能过剩而引发肥胖,伴随酒精在体内可转变为乙酸,乙酸使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减慢,脂肪酸在肝内合成为甘油三酯,而且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也增多。所以,职场女性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发生重症的高脂血症。
  罪魁之三:食盐多
  现在不少年轻女性都喜欢吃口味重的饮食,盐需要多、辣味&&同时腌制品食用过多,则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
  &高血脂&已成OL们的&隐形杀手&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所以职场女性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高血脂,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
  肥胖=高血脂?苗条女性不会得高血脂?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脂往往与肥胖划上约等号,似乎高血脂只是胖人的专利。而那些身材苗条的人容易忽视血脂检查,事实上,体型正常或较瘦的人血脂升高的并不少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引起血脂升高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体重只是众多影响血脂高低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决定性的,这恰恰说明血脂升高与人的胖瘦并无必然的关系。
  特别提醒体态苗条的职场女性也不可对高血脂症掉以轻心,定期检查血脂还是很有必要的。
  高血脂就是&油水&过多,也就是甘油三酯指标高?
  这种说话不对,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临床中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0.91毫摩尔/升。
  发现高血脂虽没有症状,但同样需要积极防治
  职场女性在体检中如果发现了高血脂,虽然没有症状,但是同样需要治疗,当然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可以采用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方法去改善:限制高脂肪食品,限制甜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高血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病长时间内患者可能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而仅表现为血脂检查异常。这也就成了大家忽视的原因,大多数人因被健康假状态迷惑,使心脑血管疾病突然爆发。高血脂恰恰是从青壮年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侵蚀血管,到了中年时病情发展,但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直至它造成了心脑血管疾病并产生了心绞痛、心肌梗塞、偏瘫等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候,人们才真正引起警惕。
  得了高血脂血症,首先得改变饮食
  (1) 控制高脂肪食品
  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过,也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
  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
  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2)改变做菜方式
  做菜少放油, 尽量以蒸,煮,凉拌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3) 限制甜食
  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
  防治高血脂,同时需要特别以下四个方面
  (A)减轻体重
  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职场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B)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C)戒烟,少饮酒
  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D)避免过度紧张
  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职场女性应保持缓和的心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
(责任编辑:周婷)
心血管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胆固醇高是高血脂吗
连续三年胆固醇和低密度指标不正常,总胆固醇7.34低密度高,高密度低。吃他丁类的药转氨酶又高,怎么办啊?
常说的三高是指高血脂、高糖、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与高血脂是三高类,都容易造成血管脆硬增加心脏负担。有三高或三高其一者,要注意饮食清淡、气定心闲、规律生活。
回答数:391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如何查看血脂化验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1下载券3页免费2页1下载券1页¥0.502页¥1.00 1页¥0.5029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21页免费32页免费68页免费2页免费
如何查看血脂化验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高血脂诊断标准是什么?_百度知道
高血脂诊断标准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控制盐的摄入,避免盐腌食品,口味宜清淡,正确使用调料如茴香、黑胡椒等,不仅可以为食物提鲜,还可减少食盐的用量,有助于降低血压。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身体对蛋白利用,经常食用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 香菇、黑木耳:是自古以来的素食佳品,香菇的主要有效成分在菌帽,黑木耳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烹调后,多存在汤中;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与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及粗纤维。冬枣,椰子,香瓜,这些都可以吃的。建议喝点九味的舒蕥茶,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平衡血压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我们一般是以总胆固醇跟甘油三酯来作为高血脂的一个度量。血浆总胆固醇&5.2mmol/L是理想水平;5.2~6.2mmol/L为临界;≥6.2mmol/L为过高,血浆甘油三酯&1.7mmol/L为理想;1.7~2.3mmol/L为临界;&2.3mmol/L为过高。但是还有低密度脂蛋白跟脂蛋白(LPa)也同样是血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的,建议结合临床来看的。
记得11年的标准是这个,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变。我以前快到临界值了,千万不要吃药,吃了就停不下来了,后来吃太和银杏黄酮好了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血脂指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9页免费26页免费47页免费2页¥1.001页¥0.50 3页免费67页1下载券25页1下载券67页4下载券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2页免费1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
高血脂指标|高​血​脂​指​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脂吃什么药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