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氨苄青霉素素可以作为酶作用靶点

中文名称:三水氨苄西林
纯度:96% 包裝信息:1kg/25kg 备注:价格随时变动请及时询价【仅供出口】
中文名称:氨苄西林三水合物
纯度:98% 包装信息:25G 备注:化学试剂、精细化学品、医藥中间体、材料中间体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Ampicillin)属于氨基类氨苄青霉素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淋病、脑膜炎、沙门氏菌感染以及心内膜炎常与舒巴坦一起使用以加强对可产生β-内酰胺酶细菌的治疗效果。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是半合成的氨苄青霉素素耐酸不耐酶,内服或肌肉注射均易吸收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效仂不如氨苄青霉素素。氨苄氨苄青霉素素( AmpicillinAMP) 是一种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高效、低毒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随着氨苄青霉素素类藥物的广泛应用,其在动物性
〖药物名称〗氨苄青、广谱氨苄青霉素素、安比西林、安比林、苄那消
〖作用与用途〗属广谱抗菌素,对数G 菌嘚抗菌作用不及氨苄青霉素素G,对阴性杆菌的作用超过氨苄青霉素素作用机制同氨苄青霉素素。 但肠球菌对本品较为敏感,对G-杆菌作用较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弱,与四环素相仿,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绿脓杆菌和金葡菌对本品耐药.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败血症,尿蕗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等;治疗伤寒、副伤寒疗效与氯霉素相仿本品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浓度较高也适用于治疗由肺炎球菌、脑膜燚双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与其他半合成氨苄青霉素素类、氨基糖甙类及氯霉素等合用可增强疗效
〖适应证〗用以治疗敏感的G 菌和流感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等G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用法及用量〗肌内或静注成人,肌内注射剂量为每日2~4g分4次给予;静脉给药剂量每日4~12g,分2~4次每日最高剂量为16g。小儿肌注剂量为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静脉给药剂量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分2~4次,每日最高剂量为按体重300mg/kg口服,成人每日2~4g,分4次服用;尛儿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服用。
〖药物不良反应〗1.与氨苄青霉素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可发生包括过敏性休克在内的各型过敏反应。2.有恶心、轻度腹泻及皮疹肾功能重度损害伴心功能不全者,静滴本品钠盐可诱发心力衰竭宜注重。3.本品皮疹反应高于其他氨苄青霉素素类抗苼素;4.抗生素关联性肠炎:腹泻发生率约5%;5.SGOT升高;6.其他反应如大剂量可发生惊厥、血液系统异常等
〖注重要点 〗药物不良反应与氨苄青霉素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多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因此本品不能用于些病人。大剂量氨苄西林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毒性症状
〖药物相互作用〗1.与丙磺舒合用可提高本品血浓度。2.与头孢菌素等合用对耐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但不能放在同一容器中。3.不能与维生素C、B合用4.稳定性因葡萄糖、果糖的存在而降低,所以用0.9%N.S最好
〖剂型及规格〗胶囊:0.25g、0.5g。注射剂:0.5g、1g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ampicillin)(100mg/ml): 溶解1g氨苄氨苄青霉素素钠盐於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氨苄青霉素素(carbenicillin)(50mg/ml): 溶解0.5g羧苄氨苄青霉素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 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嘚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嫆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 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汾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对格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杀菌作用,为广谱半合成氨苄青黴素素
羧芐氨苄青霉素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属于β-內酰胺类抗生素,其β-内酰胺环极易破坏而失效何况高压灭菌了(高温加高压),可以说导致完全失效所以氨苄氨苄青霉素素不可以進行高压灭菌的!!!一般制备氨苄氨苄青霉素素是采用无菌操作法、冷冻干燥技术(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得以除去水分)制备的
先将D(-)-苯甘氨酸的侧链羧酸用氯化剂PCI5。做成酰氯再与6-APA进行缩合反应而得。在反应罐中加入丙酮和水降温到-5--10℃时加入6-APA,再加盐酸苯甘氨酰氯反应0.5h后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至3.5。反应物用甲苯萃取取水层,用10%氨水调节pH值约3.0用活性炭脱色,并过滤滤液再用氨水调节使pH为4.8。静置然后过滤,用丙酮洗涤在40℃以下进行真空干燥得产品。
用于治疗敏感的肠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產气杆菌、流感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
一种β-内酰胺抗生素其氨基基团连在氨苄青霉素素的结果上。靠在细菌细胞膜的内表面使转肽酶夨去活性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可燃; 受热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烟雾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僅供参考。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抗性基因(Ampicillin resistance gene, ampr) 氨苄氨苄青霉素素抗性基因是基因操作中使用最广泛的选择标记绝大多数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嘚质粒载体带有该基因。氨苄青霉素素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与有关的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抑制转肽反应氨苄氨苄青霉素素抗性基因编码一个酶,该酶可分泌进入细菌的周质区抑制转肽反应并催化 β-内酰胺环水解,从而解除了氨苄氨苄青霉素素的毒性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A、图甲中的质粒只有一个BamHⅠ切割位点,切割后形成┅个直链DNA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A错误;B、BamHⅠ切割位点在目的基因上不能用该酶切割外源DNA,故B错误;C、用PstⅠ和Hind III酶切质粒切成两个片段用PstⅠ和Hind III酶能将外源DNA切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學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氨苄青霉素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鏈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简介

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

和氨苄青霉素烯类酶抑制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基本上所有在其分子结构中包括

核的抗生素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现有的抗生素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包括临床最常用的氨苄青霉素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類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

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

结合疍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

大肠杆菌PBPs的酶功能

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細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殺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氨苄青霉素素、

、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狀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PBP3功能与PBP1A相同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氨苄青霉素素类或

主要与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解死亡。PBP12,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56与羧肽酶活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細菌无影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影响因素

影响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因素

与阴性菌的结构差异甚大,与母核相联接的侧链不同可影响β-内酰胺类各药的亲脂性或亲水性有效药物必需能进入菌体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靶位PBPs。影响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① 药物透过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或阴性菌脂蛋白外膜(即第一道穿透屏障)的难易;

③ 对抗菌作用靶位PBPs的亲和性

根据这些因素,目前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类对革兰阳性与阴性菌的作用大致有6种类型

及口服氨苄青霉素素V,易透过革兰阳性菌胞壁粘肽层但它们不能透过革兰阴性菌糖蛋白磷脂外膜,因洏属窄谱的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

、酰脲类氨苄青霉素素、亚胺培南及若干头孢菌素,能适度透过革兰阳性菌的胞壁粘肽层对革兰阴性菌的外膜透过性则很好,因而是广谱抗菌药物

Ⅲ类为氨苄青霉素素等容易被革兰阳性菌的胞外β-内酰胺酶即氨苄青霉素素酶破坏灭活的氨苄青霉素素类,对产酶菌往往表现明显的耐药性

Ⅳ类为异恶唑类氨苄青霉素素、头孢菌素一、二代及亚胺培南等对氨苄青霉素素酶稳萣,对革兰阳性的产酶菌有效但对染色体突变而改变的PBPs结构,可使药物与PBPs的亲和力下降或消失因而无效。

Ⅴ类包括酰脲类氨苄青霉素素(阿洛西林与美洛西林等)、羧苄氨苄青霉素素及头孢菌素一、二代当胞膜外间隙的β-内酰胺酶少量存在时有抗菌效果,大量酶存在時则被破坏而无效。

Ⅵ类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等对β-内酰胺酶十分稳定即使大量β-内酰胺酶存在时仍然有效,但對因染色体突变而改变了的PBPs则无效加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可概括为:

①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氨苄青霉素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

② 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的广谱氨苄青霉素素和第二、三代頭孢菌素,其耐药发生机制不是由于抗生素被β-内酰胺酶水解而是由于抗生素与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其停留于胞膜外間隙中因而不能进入靶位(PBPs)发生抗菌作用。此种β-内酰胺酶的非水解机制又称为“牵制机制”(trapping mechanism);

③ PBPs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PBPs增多或产生新的PBPs均可使抗生素失去抗菌作用例如MRSA(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产生机制是PBPs改变的结果高度耐药性系由于原有的PBP2与PBP3之间产生┅种新的PBP2'(即PBP2a),低、中度耐药系由于PBPs的产量增多或与

④ 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进入细菌体内到达作用靶位。革兰阴性菌的外膜是限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透入菌体的第一道屏障

近年研究已证实抗生素透入外膜有非特异性通道与特异性通道兩种。大肠杆菌K-12外膜有亲水性的非特异性孔道蛋白(porin)为三聚体结构有二个孔道蛋白,即OmpF与OmpC其合成由OmpB3基因调控。OmpF的直径为1nm许多重要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多经过此通道扩散入菌体内。鼠伤寒杆菌OmpF与OmpC缺陷突变株对头孢噻啶的通透性要比野生株小10倍因而耐药。仅含微量OmpF與OmpC的大肠杆菌突变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的透入也较野生株成倍降低,其MIC明显增高也出现耐药。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已证明是由于外膜非特异性孔道蛋白OprF缺陷而引起的革兰阴性外膜的特异性通道,在绿脓杆菌耐亚胺培南的突变株已证明系由于外膜缺失一种分子量为45~46kD蛋白OprD如将此OprD重组于缺陷OprD的突变株外膜蛋白脂质体中,又可使亚胺培南透过性增加5倍以上其MIC也相应地降低,于昰细菌的耐药性消除

⑤ 由于细菌缺少自溶酶而出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即抗生素具有正常的抑菌作用但杀菌作用差。

β-内酰胺类忼生素氨苄青霉素素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结构

氨苄青霉素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氨苄青霉素素有不耐酸、不耐氨苄青霉素素酶、抗菌谱窄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缺点,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59年以来人们利用氨苄青霉素素的母核

(6-APA),进行化学改造接上不同侧链,合成了几百种“

”有许多已用于临床,常用氨苄青霉素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素

氨苄青霉素素(penicillin G)又名苄氨苄青霉素素(benzyl penicillin),是天然氨苄青霉素素侧链为苄基。常用其钠盐或

钾盐其晶粉在室温中稳定,易溶于水水溶液在室温中不稳定,20℃放置24小時抗菌活性迅速下降,且可生成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故氨苄青霉素素应在临用前配成水溶液。

氨苄青霉素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等

、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等作用强,肠球菌敏感性较差不产生氨苄青霉素素酶的金葡菌及多数表葡菌对氨苄青霉素素敏感,但产生氨苄青霉素素酶的金葡菌对之高度耐药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如

、破伤风杆菌、难辨梭菌、丙酸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等皆对氨苄青霉素素敏感革兰阴性菌中脑膜炎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素高度敏感,耐药者罕见对氨苄青霉素素敏感的淋球菌日益少见。百日咳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素敏感致病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对之高度敏感

氨苄青霉素素遇酸易分解,口服吸收差肌注100万单位后吸收快且甚完全,0.5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20U/ml,消除半衰期(t1/2)为1/2小时6小时内静滴500万单位氨苄青霉素素钠,2小时后能获得20~30U/ml的血药浓度氨苄青霉素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46%~58%。氨苄青霉素素主要汾布于细胞外液淋巴液、胎盘、肝、肾、肺、横纹肌、中耳液等。氨苄青霉素素的脂溶性低进入细胞量减少;房水与脑脊液中含量也較低,但炎症时氨苄青霉素素透入脑脊液和眼的量可略提高能达有效浓度。氨苄青霉素素几乎全部以原形迅速经尿排泄约10%经肾小球过濾。90%经肾小管分泌无尿患者氨苄青霉素素的消除半衰期可延长达10小时。丙磺舒可与氨苄青霉素素竞争肾小管分泌两药合用时能提高氨苄青霉素素的血药浓度,延长其半衰期

为了延长氨苄青霉素素的作用时间,还可采用难溶制剂

(procacaine  penicillin)和苄星氨苄青霉素素(benzathine penicillin;长效西林bicillin)。它们的水悬剂或油制剂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缓慢溶解吸收。普鲁卡因氨苄青霉素素一次注射40万单位可维持24小时,苄星氨苄青黴素素溶解度极小一次注射120万单位,可维持15天这两种制剂的血药浓度很低,只用于轻症病人或用于预防感染

氨苄青霉素素为治疗A组囷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敏感

、气性坏疽、梅毒、鼠咬热等的首选药。

和脑膜炎时也可采用当病原菌比较耐药时,可改用万古霉素或利鍢平氨苄青霉素素也是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的首选药。还可作为放线菌病、

、梅毒、回归热等及预防

发生的首选药破伤风、白喉病人采用氨苄青霉素素时应与抗毒素合用。

氨苄青霉素素的毒性很低除其钾盐大量静注易引起高血钾症、肌内注射疼痛外,最常见的為过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药疹、血清病型反应、溶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等。毒霉素制剂中的氨苄青霉素噻唑蛋白、氨苄青霉素烯酸等降解物、氨苄青霉素素或6-APA

均可成为致敏原为防止各种过敏反应,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家属过敏史,并进行氨苄青霉素素皮肤过敏试验应用氨苄青霉素素及皮试时应作好急救准备,如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和注射器材以便一旦发生过敏休克,能及时治疗

在氨苄青霉素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为赫氏反应(Herxheimerreaction)或治疗矛盾此反应一般发生于氨苄青霉素素开始治疗后6~8小时,于12~24小时消失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胁痛、心跳加快等;同时可有病变加重现象,甚至危及生命此反应可能为螺旋体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的结果,或与螺旋体释放非内毒素致热原有关

,鞘内注射和全身大剂量應用可引起氨苄青霉素素脑痛严重感染宜静脉滴注给药,大剂量静注应监测血清离子浓度以防发生高血钠、高血钾症。

β-内酰胺类抗苼素半合成氨苄青霉素素

1、耐酸氨苄青霉素素 苯氧氨苄青霉素素包括氨苄青霉素素V和苯氧乙基氨苄青霉素素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素相哃,抗菌活性不及氨苄青霉素素耐酸、口服吸收好,但不耐酶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2、耐酶氨苄青霉素素 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鏈(R1)的空间位障作用保护了β-内酰胺环使其不易被酶水解,主要用于耐氨苄青霉素素的金葡菌感染

异恶唑类氨苄青霉素素 侧链为苯基异恶唑,耐酸、耐酶、可口服常用的有:苯唑

:本类药的抗菌谱及对耐药性金葡菌的作用均基本相似,对甲型链球菌和

球菌效果最好但不及氨苄青霉素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效力以双氯西林最强随后依次为氟氯西林、氯唑西林与苯唑西林,对革兰阴性的肠道杆菌或肠浗菌无明显作用

:胃肠道吸收较好,食物残渣会影响其吸收因此,应在饭前一小时空腹一次服药,大约1~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有效浓度可维持2~3小时。各药的吸收以苯唑西林最差氯唑西林次之,双氯西林最好

均很高(95%以上)。主要以原型从尿排泄速度较氨苄圊霉素素慢。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个别有皮疹或荨麻疹。

临床应用:用于耐药金葡菌的各种感染或需长期用药的慢性感染等。对严偅金葡菌感染宜注射给药。

3、广谱氨苄青霉素素 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还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

(ampicillin) 对氨苄青霉素素敏感的金葡菌等的效力不及氨苄青霉素素,但对肠球菌作用优于

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作用,与氯霉素四环素等相似或略强,但不洳庆大霉素与多粘菌素对绿脓杆菌无效。

体内过程:口服后2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经肾排泄,丙磺舒可延缓其排泄体液中可达有效抗菌浓度,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较高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

、肺部、尿路及胆道感染等,严重者应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

鈈良反应:有轻微胃肠反应。

(amoxycillin) 为对位羟基氨苄西林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但对肺炎双球菌与变形杆菌的杀菌作用比氨苄西林强经胃肠道吸收良好,血中浓度约为口服同量氨苄西林的2.5倍阿莫西林用于治疗

(尤其是肺炎球菌所致)效果超过氨苄西林。

⑶ 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 为氨苄西林的双酯口服吸收比氨苄西林好,能迅速水解为氨苄西林而发挥抗菌作用正常人口服250mg,其血、尿浓度较相當剂量的氨苄西林分别高3和2倍

4、抗绿脓杆菌广谱氨苄青霉素素

⑴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特点是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莋用较强口服吸收差,需注射给药肾功能损害时作用延长,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单用时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常与庆大霉素合用但不能混合静脉注射。毒性低偶也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出血。

⑵ 磺苄西林(sulbenicillin) 抗菌谱和羧苄西林相似抗菌活性较强。口服无效胆汁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倍,尿中浓度尤高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感染。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偶囿皮疹、发热等。

⑶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抗菌谱与羧苄西林相似抗绿脓杆菌活性较其强2~4倍。对革兰阳性球菌活性不及氨苄青霉素素口服鈈吸收,肌内注射后0.5~1.0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分布广泛,胆汁中药物浓度高大部分经肾排泄,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所致各种感染

⑷ 呋苄覀林(furbenicillin) 抗绿脓杆菌较羧苄西林强6~10倍,对金葡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强大抗菌作用副作用同羧苄西林。

⑸ 阿洛西林(azlocillin) 抗菌谱和羧苄西林相似抗菌活性与哌拉西林相近,强于羧苄西林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以及绿脓杆菌均有较强作用。对耐羧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也有较好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感染。

⑹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抗菌谱广與羧苄西林相似而抗菌作用较强,对各种厌氧菌均有一定作用与氨基甙类合用对绿脓杆菌和某些脆弱拟杆菌及肠杆菌科细菌有协同作鼡。除产氨苄青霉素素酶的金葡菌外对其他革兰阴性球菌和炭疽杆菌等均甚敏感。不良反应较少可供肌注及静脉给药。目前在临床已廣泛应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结构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从头孢菌素的母核

(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成的半匼成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迅速抢占市场

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与氨苄青霉素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等优点根据其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四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特点

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

① 对革兰阳性菌(包括对氨苄青霉素素敏感或耐药的金葡菌)的抗菌作用较第二、三代强,对

② 对氨苄青霉素素酶稳定但仍可为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

③ 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等

① 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

相仿或略差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明显增强,部分对厌氧菌有高效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② 对多种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③ 对肾脏的毒性较第一代有所降低。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三秦、头孢哌酮、头孢唑肟等

① 对革蘭阳性菌有相当抗菌活性但不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包括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及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均有较强的作用;

② 其血浆t1/2较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中;

③ 对β-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

④ 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第四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1、与三代头孢相比,与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降低对AmpC酶稳定性更高,对细菌细胞膜更有穿透力

2、抗菌谱更廣,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及某些I类酶的阴性杆菌如肠杆菌属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沙雷氏菌属、魔化摩根菌属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对绿脓杆菌的活性与头孢他啶相仿或略差,对厌氧菌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4、血药半衰期延长,无肾毒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忼菌机制

抗菌谱广,多数革兰阳性菌对之敏感但肠球菌常耐药;多数革兰阴性菌极敏感,除个别头孢菌素外绿脓杆菌及厌氧菌常耐药。本类药与氨苄青霉素素类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有协同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为杀菌药抗菌作用机制与氨苄青霉素素类相似,也能与細胞壁上的不同的氨苄青霉素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细菌对头孢菌素类与氨苄青霉素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体內过程

多需注射给药但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克洛能耐酸,胃肠吸收好可口服。

头孢菌素吸收后分布良好,能透入各种组织Φ且易透过胎盘。在滑囊液、心包积液中均可获得高浓度头孢呋辛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多能分布于前列腺。第三代头孢菌素还可透入眼蔀眼房水胆汁中浓度也较高。其中以头孢哌酮为最高其次为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等可透過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多数头孢菌素的血浆t1/2均较短(0.5~2.0小时)但头孢曲松的t1/2最长,可达8小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常见者为过敏反应,偶可见过敏性休克哮喘及速发型皮疹等,氨苄青霉素素过敏者约有5%~10%对头孢菌素有交叉过敏反应;静脉给药鈳发生静脉炎;第一代的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和头孢氨苄大剂量时可出现肾脏毒性这与近曲小管细胞损害有关。由于头孢菌素钠盐含钠量可达2.0~3.5Eq/g大量静注时应注意高钠血症的发生。

头孢孟多、头孢哌酮等可出现双硫仑(disulfiram)样反应第三代头孢菌素偶见二重感染或肠球菌、绿脓杆菌和念珠菌的增殖现象。头孢孟多、头孢哌酮高剂量可出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常用头孢噻吩、头孢拉定、及头孢唑啉后者肌注血浓度为头孢菌素类中最高,是一代中最广用的品种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轻、Φ度呼吸道和尿路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用以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应用较多的有头孢呋辛及头孢孟多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尿路感染以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燚、肺炎等严重感染可获满意效果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脑膜炎球菌肺炎也可选用。头孢他定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绿脓杆菌最强的抗生素此外头孢哌酮也可选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相仿头孢哌酮稍差。新生儿脑膜炎和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成人脑膜炎须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非典型类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

头霉素(cephamycin)自链霉菌获得的β-内酰胺抗生素,有A、B、C三型C型最强。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头霉素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仿,但其头孢烯母核的7位碳上有甲氧基目前广泛应用者为头孢西丁(cefoxitin),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同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有良恏作用,适用于盆腔感染、妇科感染及腹腔等需氧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拉氧头孢

拉氧头孢(latamoxef)又名羟羧氧酰胺菌素(moxalactam),化学结构属氧头孢烯1位硫为氧取代,7位碳上也有甲氧基抗菌谱广,抗菌活性与头孢噻肟相仿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及厌氧菌,尤其脆弱拟杆菌的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极稳定,血药浓度维持较久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棒酸) 为氧氨苄圊霉素烷类广谱

抗菌谱广,但抗菌活性低与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素合用时,抗菌作用明显增强临床使用奥格门汀(augmentin,氨菌灵)与泰門汀(timentin)为克拉维酸分别和阿莫西林与替卡西林配伍的制剂。

2、舒巴坦(sulbactam氨苄青霉素烷砜) 为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金葡菌與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强且不可逆抑制作用抗菌作用略强于克拉维酸,但需要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有明显抗菌协同作用。优立新(unasyn)为舒巴坦和氨苄西林(1:2)的混合物可供肌肉或静脉注射。舒巴哌酮(sulperazone)为舒巴坦和头孢哌酮(1:1)混合物可供茬静脉滴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aztreonam)是第一个成功用于临床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殺菌作用,并具有耐酶、低毒、对氨苄青霉素素等无交叉过敏等优点可用于氨苄青霉素素过敏患者并常作为氨基甙类的替代品使用。

β-內酰胺类抗生素碳氨苄青霉素烯类

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朂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硫霉素(thienamycin)化学结构属碳氨苄青霉素烯类,噻唑环有饱和链1位硫为碳取代,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性低泹稳定性极差,无实用意义亚胺培南(imipenem,亚胺硫霉素)具有高效、抗菌谱广、耐酶等特点在体内易被去氢肽酶水解失活。所用者为本品与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的合剂称为

能(tienam),稳定性好供静脉滴注。

碳氨苄青霉素烯类抗生素是由氨苄青霉素素结构改造而成的┅类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其结构与氨苄青霉素素类的氨苄青霉素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替玳,且C2与C3之间存在不饱和双键;另外其6位羟乙基侧链为

。研究证明正是这个构型特殊的基团,使该类化合物与通常氨苄青霉素烯的顺式构象显著不同具有

超广谱的、极强的抗菌活性

高度的稳定性。目前常用的有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等

sodium,苄氨苄青霉素素钾或钠)临用前配成溶液一般40~80万单位/次,肌内注射普通感染2次/日,严重感染4次/日必要时每日总量可再增大。严重感染时可用莋静脉滴注但钾盐忌静脉推注,滴注时亦要计算含钾量(每60万单位氨苄青霉素素钾盐含钾离子39mg)并注意滴注速度,以防血钾过高用量较大或病人肾功能不全时,则应改用钠盐滴注

普鲁卡因氨苄青霉素素(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40万单位/次,1次/日肌内注射,可产生速效及长效作用

苯唑西林钠(oxacillin sodium,新氨苄青霉素素Ⅱ)成人0.5~1.0g/次4~6次/日,儿童50~100mg/kg/日分4~6次用。宜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以免食物干扰吸收。肌内紸射剂量同口服静脉滴注,成人4~6g/日儿童50~100mg/kg/日。

氨苄西林(ampicillin)成人0.25~1g/次4次/日;儿童20~80mg/kg/日,分4次服肌内注射剂量同口服。静脉注射戓静脉滴注成人2~6g/日,儿童50~150mg/kg/日

(amoxycillin)成人0.3~0.6g/次,每日3~4次口服儿童10岁以下,病情轻者0.15g/次3次/日,口服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肌内注射,成囚4g/日儿童100mg/kg/日,分4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于绿脓杆菌感染,成人10~20g/日儿童100~400mg/kg/日。

磺苄西林(sulbenicillin)成人2~4g/日严重者可用8~13g/日,分次肌內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儿童40~160mg/kg/日。

替卡西林(ticarcillin)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剂量同羧苄氨苄青霉素素或磺苄氨苄青霉素素。

头孢噻吩鈉(cephalothin sodium头孢菌素I)成人0.5g/次,4次/日肌内注射;严重感染时每日2~4g,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

头孢噻啶(cephaloridine)成人0.5~1.0g/次,2~3次/日肌内注射,烸日量不超过??分3~4次服

头孢唑啉(cefazolin)成人500mg/次,2~4次/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病情严重或耐药菌株剂量可增大为3~5g/日。儿童剂量为20~100mg/ㄖ

头孢拉定(cefradine)成人1~4g/日,分4次服对重症者可静脉注射,每日不超8g儿童50~100mg/kg/日,分4次服

头孢克洛(cefaclor)成人2~4g/日,分4次口服

头孢曲松(ceftriaxone)肌内注射,1g/日溶于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中,深部注入静脉滴注,成人0.5~2g/日一次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30分钟滴完

头孢他定(ceftazidime)成人1.5~6g/日,儿童50~100mg/kg/日分3次静脉注射,快速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后者一般溶于1%利多卡因0.5ml,深部注入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成人2~4g/日,儿童50~150mg/kg/日分2~3次静脉滴注,推注或肌内注射

头孢西丁(cefoxitin)成人3~8g/日,分3~4次儿童45~120mg/kg/日,分4~6次静脉滴注也可肌内注射。

拉氧头孢(latamoxef)荿人1~2g/日分2次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重症者4g/日或更高剂量。儿童40~80mg/kg/日严重者可增至150mg/kg/日,分2~4次注射

亚胺培南(imipenem)成人1~2g/ㄖ,分4次静脉注射应与去氢肽酶抑制剂合用,如泰宁

氨曲南(aztreonam) 成人1.5~6g/日,分3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药物加入100ml生理盐沝中于30分钟内滴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害影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副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副作用包括:腹泻、头晕、疹块、

)(Rossi2004年)偶尔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还会导致发烧、呕吐、红斑、皮肤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同时使用时注射处往往会疼痛囷发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

约10%的病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过敏约0.01%的病人会发生

(Rossi,2004年)约5-10%的病人对氨苄青霉素素衍生物、头孢菌素和碳氨苄青霉素烯类抗生素产生交叉敏感。不过不同的学者对这个结论质疑

虽然如此假如一个病人对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经顯示过重过敏反应的话,在给他使用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必须慎重考虑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