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必需补充的食物和维生素a的食物

非所有人都得补充维生素&3类人需补维生素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非所有人都得补充维生素 3类人需补维生素
  总能听到类似“我们日常的饮食中缺乏很多营养成分”、“日常饮食营养摄入不足”这样的声音,于是很多人会选择买上一些维生素药片每日服用来帮助自己补充维生素。但英美的一项研究表明,对营养良好的成年人来说,维生素药片没有明显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害处,吃维生素药片纯粹是浪费钱。那么我们的日常饮食能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呢?哪些人才是真正需要补充维生素的呢?下面让小编帮你解答。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
  均衡饮食便可获取人体所需维生素
  对于国人热衷补充维生素的现状,专家表示,从目前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来看,一般人群并不存在缺乏维生素的情况。维生素补充剂是有适用人群的,对成人而言,只有当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时才需要酌量补充,切忌盲目。补充维生素,应该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不缺就不补的原则。虽然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实际上人体每天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并不大,如果能够调整饮食结构,做到均衡饮食,这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但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确实无法从食物中获取适量的维生素,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
  3类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
  除已被确诊为维生素缺乏的人外,还有3类人群需要补充营养素:一是摄入量少的,如偏食或减肥人群;二是需要量大的人群,如孕妇、青春期少年;三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如老人、胃肠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体。
  营养专家提醒,长期膳食不规律、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者;常处于特殊工作状态:如常坐电脑前、神经高度紧张、频繁坐飞机的人;常年在高温、寒冷环境中工作的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也可考虑适当补充。
  吃维生素片,是为了补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如果缺少某种维生素,就可以服用,如果不缺乏,没必要吃。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那些长相美丽的保健型维生素,虽然多数拥有如糖果一样的味道,却也可能是‘美味’的陷阱。如果服用不当,过量使用、误用和滥用等,这些维生素就不仅不能担当补品的重任,还可能变成毒药,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伤身结果。
  专家建议,想知道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建议到医院营养门诊进行评估,或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大家最好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补充维生素。
(责编:朱宁君、聂丛笑)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哪些?这些维生素的作用,特性和富含食物各是什么?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哪些?这些维生素的作用,特性和富含食物各是什么?
09-01-07 &
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豆类、糙米、牛奶、家禽。 维生素B2(核黄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瘦肉、肝、蛋黄、糙米及绿叶蔬菜。小米含很多的维生素B2 维生素B3的主要来源於动物性食物,肝脏,酵母,蛋黄,豆类中量丰,蔬菜水果中则量偏少。 维生素B5的主要来源酵母、动物的肝脏,肾脏,麦芽和糙米 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瘦肉、果仁、糙米、绿叶蔬菜、香蕉。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名叫硫胺素,是最早发现的一个水溶性维生素。1926年荷兰科学家首先从0.9吨米糠中提炼出了5克纯的维生素B1.现在世界各国都可以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维生素B1,作为药用或食品强化剂,1977年美国合成的维生素B1已达到300吨。 维生素B1在酸溶液中比较稳定,而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在人体内维生素B1主要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存在,这种酶为碳水化合代谢所必需,其营养作用是参加丙酮酸(糖在体内的代谢物)的进一步代谢,在焦磷酸硫胺素的参与下将丙酮酸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缺乏维生素B1,则丙酮酸就会堆积在细胞中,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其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另一中间代谢物a酮戊二酸也需要维生素B1才能进一步代谢。此外,维生素B1能激活酮转移酶,而产生一种合成细胞重要成分核糖核酸所需要的核糖。这些营养生理功能对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维生素B1还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刺激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内容物的排空,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所以当食欲不振时,医生常开给一些维生素B1,就是这个道理。 维生素B2 一般食物中维生素B2的含量都不算高,但动物内脏含维生素B2很丰富,尤其是肝脏含量最高。每天只要食用这些内脏50~100克,就可满足儿童、少年一天的维生素B2的需要。其他动物性食物如猪肉、鸡蛋,水产品中的鳝鱼、河蟹等也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植物性食物中的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海带、紫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如每100克北京口蘑含维生素B2为2.53毫克,香菇为1.13毫克,冬菇含1.59毫克,元蘑中含量最高,可达7.09毫克。海带和紫菜中的维生素B2分别为每100克0.36毫克和2.07毫克。其他植物性食物以黄豆花生和绿叶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如每100克黄豆含维生素B2为0.25毫克,青豆为0.24毫克,芸豆为0.25毫克,蚕豆(去皮)为0.52毫克。绿叶菜中每100毫克含维生素B2为0.08~0.16毫克、如果每天吃400~500克绿叶菜也可得到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2。 儿童、少年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动物内脏、豆类和绿叶蔬菜,以满足维生素B2的需要。 粮食中一般含维生素B2不多,以小米和黄玉米含量较高,每100克含维生素B2分别为0.12毫克和0.14毫克,可以作为维生素B2的补充来源。酵母中维生素B2含量很高,每100克达3.6毫克,可作为强化剂添加食用。 维生素B6 维生素B6对小儿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构成代谢系统的辅酶。 2.参于蛋白质与脂肪的代谢。 3.参与脑细胞的发育。 4.是糖代谢中的辅助因素。它可协助谷氨酸代谢,生成γ-氨基丁酸。后者可抑制神经系统活动,避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及口角炎、皮炎、食欲不振、婴幼儿发育迟缓、惊厥等病症。维生素B6能参与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脂类代谢就会降低,从而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现代生物化学证明。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食物里的草酸便不能有效脱除,与滞留在泌尿系统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久之会形成肾结石。 维生素B6主要来自蛋黄、麦胚、酵母、动物肝、肾、肉、奶、大豆、谷类、香蕉、花生、核桃等。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维生素B6。 维生素B6的需求量 一般认为需求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若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充分,在100克以上时,每日维生素B6摄入量为2毫克。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化学名称为氰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的维生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微量元素钴,故呈粉红色,是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的特效维生素,维生素B12也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和日光下易被破坏分解。 维生素B12在胃中吸收时需要一种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当一些长期腹泻、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影响“内因子”分泌时,容易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产生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是促进生长、保持神经组织的健康及形成正常的红细胞(红血球)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当骨髓形成有核红细胞(红细胞的前身)时,需要维生素B12提供甲基,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否则细胞就无法分裂而只能继续不断合成蛋白质,使红细胞体积越来越大,变成巨红细胞形成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的另一生理功能是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神经髓鞘磷脂的合成。故缺乏时,患儿可以出现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有的病儿可以有下肢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等体征。 维生素B12在自然界中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所以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含有,尤以动物的肝脏、肉类、蛋类、牡蛎等食物中含量较丰富。如100克牛肝中含维生素B12为80微克,鸡蛋含2.2微克。 维生素B12都由微生物合成,因此在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有维生素B12,但我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如豆腐乳、豆豉、黄酱、酱油等,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使这些豆制品中含有维生素B12,其中有些制品含量还较高。这些发酵食品在我国日常膳食中食用比较普遍,为我国儿童、少年提供了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从这些发酵制品中,不仅可以得到较多的蛋白质,而且还可以获得其它植物性食物所没有的维生素B12,真是一种价廉又含有特种维生素的食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维生素A 它是191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台维斯从鳕鱼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油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易为紫外线破坏,应贮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A2~4.5mg,不能摄入过多。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含多量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人体中易变为维生素A,因此食用蔬菜同样可补充维生素A。 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0.8毫克。即80克鳗鱼65克鸡肝,75克胡萝卜,125克皱叶甘蓝或200克金枪鱼(罐头)。 功效: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还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摄入3毫克维生素A,就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长期每天摄入33毫克维生素A会使食欲不振、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骨骼和关节疼痛,甚至引起流产。 (2)维生素B 它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是人体内的辅酶,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维生素B1 B1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1896年荷兰王国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1910年为波兰化学家丰克从米糠中提取和提纯。它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碱易分解。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成人每天需摄入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目前已能由人工合成。 ②维生素B2 B2又名核黄素。1879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化学家布鲁斯首先从乳清中发现,193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哥尔倍格从牛奶中提取,1935年德国化学家柯恩合成了它。维生素B2是橙黄色针状晶体,味微苦,水溶液有黄绿色荧光,在碱性或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熬粥不放碱就是这个道理。人体缺少它易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等。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4mg,它大量存在于谷物、蔬菜、牛乳和鱼等食品中。 ③维生素B5 B5又称泛酸。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④维生素B6 1930年由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柯列格发现。它有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功能,缺少它会引起呕吐、抽筋等症状。成年人每天摄入量为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中,目前已能人工合成。 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1.2毫克。两片全麦面包加100克熏火腿和一个辣椒,120克鲑鱼片,150克鸡肝或一个鳄梨,100克烤火腿足矣。 功效:我们的身体需要维生素B6来制造大脑递质血清素,会带来“好情绪”的激情。此外,它还是重要的止痛剂。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伤害。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病,即一种感觉迟钝的神经性疾病。最坏的情况是导致皮肤失去知觉。 ⑤维生素B12 1947年美利坚合众国女科学家肖波在牛肝浸液中发现维生素B12,后经化学家分析,它是一种含钴的有机化合物。它化学性质稳定,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质,缺少它会产生恶性贫血症。目前虽已能人工合成,但成本高昂,因此仍用生物技术由细菌发酵制得。人体每天约需12μg(1/1000mg),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少。 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⑥维生素B13 (乳酸清)。 ⑦维生素B15 (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⑧维生素B17 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3)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1907年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1934年才获得纯品,现已可人工合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190~19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铜锅和加热过久。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人体灭菌能力和解毒能力。长期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成人每天需摄入50~100mg。多吃水果、蔬菜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据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研究,服大剂量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 每天的需求量:100毫克。即半个番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茎甘蓝,2个猕猴桃,150克草莓,1个柚子,半个番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可200毫升橙汁。 功效:维生素C能够捕获自由基,在此能预防像癌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疾病。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和,对皮肤、牙龈和神经也有好处。 副作用:迄今,维生素C被认为没有害处,因为肾脏能够把多余的维生素C排泄掉,美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4)维生素D 维生素D于1926年由化学家卡尔首先从鱼肝油中提取。它是淡黄色晶体,熔点115~118℃,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它化学性质稳定,在200℃下仍能保持生物活性,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含维生素D的药剂均应保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磷和钙,是造骨的必需原料,因此缺少维生素D会得佝偻症。人体每天应摄取维生素D25μg,但不宜过量,否则易产生副作用。在鱼肝油、动物肝、蛋黄中它的含量较丰富。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跟晒太阳有关,因此,适当地光照有利健康。 每天的需求量:0.毫克。35克鲱鱼片,60克鲑鱼片,50克鳗鱼或2个鸡蛋加150克蘑菇。只有休息少的人,才需要额吃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或制剂。 功效:维生素D是形成骨骼和软骨的发动机,能使牙齿坚硬。对神经也很重要,并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副作用:研究人员估计,长期每天摄入0.025克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恶心、头痛、肾结石、肌肉萎缩、关节炎、动脉硬化、高血压。 (5)维生素E 维生素E于1922年由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伊万斯在麦芽油中发现并提取,本世纪40年代已能人工合成。1960年我国已能大量生产。它是无臭、无味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醚等有机溶剂中。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能耐热、酸和碱,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E是人体内优良的抗氧化剂,人体缺少它,男女都不能生育,严重者会患肌肉萎缩症、神经麻木症等。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它有防老、抗癌作用。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肉类、蔬菜、植物油中,通常情况下,人是不会缺少的。 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12毫克。4匙葵花油,100毫克橄榄油,100克花生或30克杏仁加70克核桃含有妇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 功效:维生素E能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预防癌症的心肌梗死。此外,它还参与抗体的形成,是真正的“后代支持者”。它促进男性产生有活力的精子。 副作用:每天摄入200毫克的维生素E就会出现恶心,肌肉萎缩,头痛和乏力等症状。每天摄入的维生素E超过300毫克会导致高血压,伤口愈合延缓,甲状腺功能受到限制。 另外;感冒增加vc的摄入,月经期间增加钾的摄入。 参考资料:生活中来食话食说 (6)维生素K 维生素K于1929年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它是黄色晶体,熔点52~54℃,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维生素K化学性质较稳定,能耐热耐酸,但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它在人体内能促使血液凝固。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奇怪的是人的肠中有一种细菌会为人体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K,加上在猪肝、鸡蛋、蔬菜中含量较丰,因此,一般人不会缺乏。目前已能人工合成,且化学家能巧妙地改变它的“性格”为水溶性,有利于人体吸收,已广泛地用于医疗上。 (7)维生素H 维生素H又称生物素、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维生素H具有防止白发和脱发,保持皮肤健康的作用。成人每天建议摄取量为100微克~300微克。如果将生物素与维生素A、B2、B6、烟酸(维生素B3)一同使用,相辅相成,作用更佳。在牛奶、牛肝、蛋黄、动物肾脏、水果、糙米中都含有生物素。在复合维生素B和多种维生素的制剂中,通常都含有维生素H。 (8)维生素P 维生素P是由柑桔属生物类黄酮、芸香素和橙皮素构成的。在复合维生素C中都含有维生素P,也是水溶性的。它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的效果。能增强毛细血管壁,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许多营养学家认为,每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时,最少应该同时服用100毫克生物类黄酮。以增强它们的协同作用。在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中及荞麦粉中含有维生素P。 (9)维生素PP 也称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10)维生素M 也称叶酸,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胎儿畸形。 (11)维生素T 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12)维生素U 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B族维生素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 在理想状态,人们从膳食中获得需要的维生素。在下面情况造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缺乏。 1.食物匮乏,食物运输、储藏、加工不当,造成食物中的维生素丢失,结果造成维生素摄入不足。 2.当人们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咀嚼不足、胃肠功能降低、膳食中脂肪过少、纤维素过多等会造成维生素消化吸收率下降。 3.不同生理期的人群,如妊娠授乳期的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疾病、手术期的人群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4.特殊环境下生活、工作的人群,由于精神压力或环境污染的缘故,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每种维生素,人们对它的认识,初期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往往是由于某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引起人们的注意,接着发现补充某种食物后,症状就消失了,再从此种食物种提取出有效成分,接着以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这种物质,并加以更加深入的研究。 能量的匮乏马上表现出饥饿,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匮乏,往往是极度缺乏,出了症状后才知道。人体维生素的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是组织中维生素的存储量降低,然后出现亚健康状态,继续发展下去引起组织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症状和体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豆类、糙米、牛奶、家禽。 维生素B2(核黄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瘦肉、肝、蛋黄、糙米及绿叶蔬菜。小米含很多的维生素B2 维生素B3的主要来源於动物性食物,肝脏,酵母,蛋黄,豆类中量丰,蔬菜水果中则量偏少。 维生素B5的主要来源酵母、动物的肝脏,肾脏,麦芽和糙米 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瘦肉、果仁、糙米、绿叶蔬菜、香蕉。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名叫硫胺素,是最早发现的一个水溶性维生素。1926年荷兰科学家首先从0.9吨米糠中提炼出了5克纯的维生素B1.现在世界各国都可以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维生素B1,作为药用或食品强化剂,1977年美国合成的维生素B1已达到300吨。 维生素B1在酸溶液中比较稳定,而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在人体内维生素B1主要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存在,这种酶为碳水化合代谢所必需,其营养作用是参加丙酮酸(糖在体内的代谢物)的进一步代谢,在焦磷酸硫胺素的参与下将丙酮酸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缺乏维生素B1,则丙酮酸就会堆积在细胞中,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其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另一中间代谢物a酮戊二酸也需要维生素B1才能进一步代谢。此外,维生素B1能激活酮转移酶,而产生一种合成细胞重要成分核糖核酸所需要的核糖。这些营养生理功能对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维生素B1还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刺激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内容物的排空,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所以当食欲不振时,医生常开给一些维生素B1,就是这个道理。 维生素B2 一般食物中维生素B2的含量都不算高,但动物内脏含维生素B2很丰富,尤其是肝脏含量最高。每天只要食用这些内脏50~100克,就可满足儿童、少年一天的维生素B2的需要。其他动物性食物如猪肉、鸡蛋,水产品中的鳝鱼、河蟹等也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植物性食物中的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海带、紫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如每100克北京口蘑含维生素B2为2.53毫克,香菇为1.13毫克,冬菇含1.59毫克,元蘑中含量最高,可达7.09毫克。海带和紫菜中的维生素B2分别为每100克0.36毫克和2.07毫克。其他植物性食物以黄豆花生和绿叶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如每100克黄豆含维生素B2为0.25毫克,青豆为0.24毫克,芸豆为0.25毫克,蚕豆(去皮)为0.52毫克。绿叶菜中每100毫克含维生素B2为0.08~0.16毫克、如果每天吃400~500克绿叶菜也可得到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2。 儿童、少年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动物内脏、豆类和绿叶蔬菜,以满足维生素B2的需要。 粮食中一般含维生素B2不多,以小米和黄玉米含量较高,每100克含维生素B2分别为0.12毫克和0.14毫克,可以作为维生素B2的补充来源。酵母中维生素B2含量很高,每100克达3.6毫克,可作为强化剂添加食用。 维生素B6 维生素B6对小儿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构成代谢系统的辅酶。 2.参于蛋白质与脂肪的代谢。 3.参与脑细胞的发育。 4.是糖代谢中的辅助因素。它可协助谷氨酸代谢,生成γ-氨基丁酸。后者可抑制神经系统活动,避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及口角炎、皮炎、食欲不振、婴幼儿发育迟缓、惊厥等病症。维生素B6能参与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脂类代谢就会降低,从而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现代生物化学证明。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食物里的草酸便不能有效脱除,与滞留在泌尿系统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久之会形成肾结石。 维生素B6主要来自蛋黄、麦胚、酵母、动物肝、肾、肉、奶、大豆、谷类、香蕉、花生、核桃等。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维生素B6。 维生素B6的需求量 一般认为需求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若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充分,在100克以上时,每日维生素B6摄入量为2毫克。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化学名称为氰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的维生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微量元素钴,故呈粉红色,是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的特效维生素,维生素B12也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和日光下易被破坏分解。 维生素B12在胃中吸收时需要一种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当一些长期腹泻、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影响“内因子”分泌时,容易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产生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是促进生长、保持神经组织的健康及形成正常的红细胞(红血球)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当骨髓形成有核红细胞(红细胞的前身)时,需要维生素B12提供甲基,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否则细胞就无法分裂而只能继续不断合成蛋白质,使红细胞体积越来越大,变成巨红细胞形成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的另一生理功能是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神经髓鞘磷脂的合成。故缺乏时,患儿可以出现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有的病儿可以有下肢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等体征。 维生素B12在自然界中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所以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含有,尤以动物的肝脏、肉类、蛋类、牡蛎等食物中含量较丰富。如100克牛肝中含维生素B12为80微克,鸡蛋含2.2微克。 维生素B12都由微生物合成,因此在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有维生素B12,但我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如豆腐乳、豆豉、黄酱、酱油等,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使这些豆制品中含有维生素B12,其中有些制品含量还较高。这些发酵食品在我国日常膳食中食用比较普遍,为我国儿童、少年提供了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从这些发酵制品中,不仅可以得到较多的蛋白质,而且还可以获得其它植物性食物所没有的维生素B12,真是一种价廉又含有特种维生素的食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维生素A 作用: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 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 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 来源:鱼肝油, 肝脏, 深绿色, 深黄色蔬菜及水果。 维生素D 作用:活化的维生素D, 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进而使骨质钙化, 维持正常的骨骼。 来源:鱼肝油,肝脏,蛋黄,牛奶。 维生素E 作用:与生殖作用有关。 在身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即降低细胞老化。 来源:麦, 米胚中的油脂, 蛋, 肝脏, 肉类。 维生素K 作用: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 来源:绿色蔬菜。 维生素C 作用:促进&胶原&的形成。胶原乃是填充在细胞之间, 使其排列更为紧密,尤其血管细胞, 因胶原的填塞, 更能确保其严密性, 弹性而不易出血。 来源:绿色蔬菜, 枸橼类水果。 维生素B1 作用:在醣类的代谢过程中, 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其摄取量应随热量的增加而增加 来源:糙米, 瘦肉, 牛奶, 肝脏, 腰子酵母, 豆类, 牛肉。 维生素B2 作用:在体内氧化, 还原及作用中担任重要角色, 其需要量亦随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来源:牛奶, 肝脏, 腰子, 心脏, 蛋, 猪肝, 瘦肉, 麦胚, 黄豆, 花生 维生素B6 作用:与新陈代谢有关, 故其需要量随蛋白质摄取量的多少来决定。 来源:麦胚, 牛奶, 酵母, 荚豆类, 肉类, 尤以肝脏,与腰子为佳。 泛酸类脂酸 作用:与生理代谢机能有关。 来源:肝脏, 腰子, 酵母, 豆类, 麦胚广存於自然食物中。 维生素对人体起着自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又称维他命,是一系列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豆类的营养及其资源 1、营养价值分析 豆类包括大豆和食用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其中大豆约占我国豆类总产量的75%—80%。比较而言,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作物。东北主产区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7%—40%,黄淮地区为39%—42%,而一些优良品种可达45%,甚至48%以上。食用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在20%—30%之间,高者可达34%以上。 从氨基酸组成看,大豆蛋白质也是较为理想的。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大豆除蛋氨酸较少外,其余均较多,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每克蛋白质中为63.4毫克,比小麦粉高1.4倍,略低于蛋清(69.8毫克)、牛肉(79.4毫克)。这种氨基酸含量较充足、组成又较全面的蛋白质,叫做优质蛋白质。大家知道,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十分重要的物质,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与生命有关的许多活性物质,如酶、抗体、激素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的代谢活动、生理功能、抗病能力、酸碱度调节、体液平衡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等,均同蛋白质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豆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品。 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可以采用若干数值来对比:一是氨基酸分数,以全蛋、人奶、牛肉、鱼为100,而大豆为74,高于大米(66.5)、小米(63)、全麦(53)、玉米(49.1)等谷物。这表明大豆蛋白质的效价同动物蛋白质较为接近。二是蛋白质的生物价,以完全蛋白质为100,则普通干大豆为57,熟大豆为64,虽然低于鸡蛋(94)、牛奶(85)、大米(76)、猪肉(74)和小麦(67),但经过加工,其生物价明显提高,如豆腐为65—69,脱脂豆粉为60—75,豆乳为79,分离蛋白可达81。三是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类为98%,肉类为92%—94%,米饭为82%,面包为79%,大豆乳86.3%,豆腐高达92%—96%,分离蛋白可达97%。这些都说明大豆特别是经过加工后的豆制品营养价值是十分突出的。 大豆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其油脂质量优良,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平均含量达50.8%。大豆油在人体内的消化率高达97.5%,而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尤其是大豆脂肪中含有1.8%—3.2%的磷脂,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血液粘度,促进脂肪吸收,有助于防止脂肪肝和控制体重,并具有溶解“脂褐素”(老年斑)、促进腺体分泌等多种功能,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划时代的营养补助食品”。 大豆中矿物质含量也较为丰富,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分析,磷、钾、钙、铁、锰、锌、铜、硼等9种元素共占籽粒干重的2.7%,尤其是钙的含量较高,为0.23%,是钙的一个重要来源。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对大豆的一些抗营养因子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如大豆皂甙对高血压、肥胖病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同时还可抗炎、抗溃疡、抗过敏,提高人体免疫力。目前,各国正在开展应用皂甙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试验研究。此外,对大豆异黄酮、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功效研究也正在深入开展之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豆在医学中应用的前景。食用豆类的营养价值也与大豆相类似。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豆类与豆制品视为“人类的健康之友”。 2、豆类资源分析 大豆原产中国,因此,不论是农家品种、野生种,还是栽培品种,我国拥有的大豆品种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仰慕。 从饲料蛋白转变为动物蛋白的转化率看,奶类为25%—38%,蛋类为25%—31%,肉用雏鸡为31%,而猪肉和牛肉仅分别为12%—15%和6%—10%。种1亩大豆所产的蛋白质可供1个人用370天,而1亩玉米只有120天,生产猪肉仅21天。因此,人们直接利用豆类优质蛋白质,要比转换成动物蛋白质更为经济有效。这对人口众多、耕地等资源紧缺的我国来说,综合开发利用豆类资源是必由之路。 但是,目前我国大豆生产起伏不定,发展滞后,1994年是大豆丰收年,我国人均大豆产量仅13.4公斤,如折合蛋白质产量,我国人均仅4.8公斤,比世界平均低3.8公斤,只相当于巴西的16%、美国的11%、阿根廷的9%。 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全国平均每个标准人的干豆年消费量仅为1.20公斤,豆制品2.88公斤,来自豆类的蛋白质比重只有5.1%。全国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68克,相当于“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的90.3%,而农村居民仅分别为64.3克和85.9%。要解决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豆制品加工,一方面改进我国居民喜爱的各种传统豆制品,如豆腐、豆皮、豆浆、豆豉、腐乳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大豆粉、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等新兴制品以及各种大豆油脂制品。 豆制品的利用 据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研究,现简要介绍等值大豆食品换算方法及几种豆制品菜肴的制备。 1、等值大豆食品换算 利用大豆可加工和调制成数以千计的食品,能适合不同人群的需要,且风味各异,食而不厌。如果每天吃50克豆类或相应的豆制品,就可显著提高优质蛋白质摄入水平。 为便于换算,这里列出最常见的8种大豆及其制品的数量: 1、大豆25克;2北豆腐100克;3南(嫩)豆腐150克;4、豆腐丝、豆腐干50克;5、油豆腐30克;6、腐竹20克;7、大豆粉25克;8、豆浆(豆:水=1:8)400克。 上述食品虽数量不同,但每种均可提供蛋白质9克、脂肪4克、热能90千卡,居民可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换算,变换食用。 2、几种常见豆制品菜肴制备所选用原料、数量与营养成分 (1)家常豆腐原料:豆腐150克、瘦猪肉片25克、黄花菜2克、木耳、干辣椒、葱姜末少许,酱油5克,食盐适量,味精少许,烹调油10克。 营养成分(粗略值):热能257千卡、蛋白质17克、脂肪18克、钙430毫克。 (2)砂锅豆腐原料:豆腐100克、瘦猪肉或鸡肉50克、火腿10克、海米5克、玉兰片10克、香菇1个、食盐2克、味精少许。 营养成分:热能208千卡、蛋白质20克、脂肪11克、钙305毫克、胆固醇45毫克。 (3)烩鸡丝干丝原料:熟鸡脯肉40克、白豆腐干80克、食盐1.2克,料酒、团粉、鸡汤适量,鸡油2克。 营养成分:热能205千卡、蛋白质26克、脂肪9克、钙99毫克、胆固醇60毫克。 (4)猪骨大豆汤原料:猪骨头500克、大豆50克,葱少许,食盐适量,味精少许。 营养成分:热能52千卡、蛋白质5克、脂肪3克、钙45毫克。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是豆腐等制品的原产地。豆类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们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大豆行动计划,以推进现代化大豆产业的发展。同时,建议实施“奶类行动计划”,以便使奶豆二者紧密地配合,加快综合开发利用优质蛋白质资源,增进人民的健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生素a的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