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早春 杨万里的诗 为什么说“春容恼病翁” 有何作用?

“智慧语文”——黄生建教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古诗文如何赏析教学
上传: 杨溢成 &&&&更新时间: 11:31:43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如何赏析教学 盐田中学&&&&杨溢成 &&&&历年来语文考试中,试卷中总要出现一道古诗词阅读考查题,试题分值在6-8分。可是考生在答题时,失分情况较为严重,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呢?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的赏析方法,并传授其解题技巧。 &&&&我认为,教师在复习古诗词赏析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使学生了解古诗词赏析的命题趋势 &&&&近几年来新课程语文古诗词赏析所用的材料均来自课外,主要以唐诗,宋诗,宋词为主,材料的内容或主题与课内古诗词的内容或主题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使学生了解古诗词赏析的复习方法 1)、能正确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熟悉与作品有关的背景资料。 &&& 2注意诗体及作家风格 &&&3概括诗词大意 &&& 4&体味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2)、会面品析诗词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3、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三、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阅读方法 1)了解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1菊暗喻隐逸,高洁; &&&&2梅暗喻坚强,不屈不不挠 &&&&3松柏暗喻贞洁傲岸 &&&&4柳暗喻送别、留恋、伤感 &&&&5鸿雁暗喻思念,思乡 &&&&6子规暗喻悲惨、凄恻 &&&&7沙鸥暗喻飘零,伤感 &&&&8孤蓬,云朵暗喻游子漂泊不定。 &&&&9江水暗喻时光易逝或忧愁苦闷 &&&&10酒暗喻欢悦得意或失意愁苦 &&&&11明月暗喻团圆或思乡 &&&&12夕阳暗喻失落,消沉,珍惜美好人生或事物。 &&&&13霜暗喻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道路坎坷 2)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郁。 3)了解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1豪放,洒脱,乐观的形象。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4爱惜人才的形象5儿女情长的形象。 4)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a、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b、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c、议论& &&&&2&、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感怀,象征,反衬,用赋比兴,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3&、修辞,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反复,反问,对比。 5)了解诗人各自的风格 &&&&诗人个人的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但每位诗人又有各自的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 四、使学生了解古诗词赏析常见题型 &&&&&中考古诗词考查的题型有三种: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 &1&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为主,多项选择为辅) 1赏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诗词的词、句的含义,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的分析与评论、鉴赏。 2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明晰信息的理解或对隐含信息的发展,阐述,概括结论的正误及恰当与否。 3识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诗文名句的积累情况。 〈2〉填空题 1识记性填空题:主要用于默写诗文名句的上下句,作家朝代,字号、作品体裁及出处。 2筛选项型填空题:主要用于能直接从诗词中找得到的,又不需要归纳概括的。 3理解型填空题:主要用于概括诗文要点等,必须经过分析推导归纳作答。 〈3〉简答题   1&筛选型简答题:就是从诗词中截取不多不少的词句作答。   2概括型简答题:就是概括诗词的要点或层意。   3解说型简答题:就是结合语境,诠释词义,品析句意。   4品述型简答题:实际上是简答题的变式题,其区别就在于&答案&无标准,重在言之成理且应有见地。 五、使学生学会对诗词进行分类赏析 〈一〉送别诗   送别诗是古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类诗一般在题目中会出现&送&&别&&赠&这一类标志性词语,一般表达的是友人间依依不舍的深情,相互间的鼓励和祝愿等离情别绪。古人送别最常见的习俗是折柳送别。 &&&&&&&&&&例: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 〈1〉这首诗的主题,可概括为写离别或送别(两字概括),表达此主题的古诗有许多,如:(渡远荆门外)(写出一首诗名) 〈2〉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点明友人的句子:杨花愁杀渡江人(或君向潇湘我向秦)   2、写出音乐的句子:数声风笛离亭晚 〈3〉阅读欣赏后,你以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友人将离别的怅恨&或留恋依依不舍之情) &二&怀古诗 &&&&怀古诗有两种1通过对古人建功立业事迹的赞扬,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2通过对比昔盛今衰的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手法上常会运用典故。 &&&&&&&&&例:发潭州--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1)诗中描写启程情景动静结合的一联是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2)&岸花&&樯燕&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悲凉、冷落 (3)诗的第三联提到&贾傅&&褚公&两人,有何作用?(以古人自喻,借以抒发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思想情怀。) (4)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自己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思想感情。) &三&边塞诗 &&&&边塞诗大部分经战事为主题。有时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抒发报效国家的豪情;有的抒写守边将士的乡愁;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描写边塞壮丽的风光;有的表达对统治者无休止开拓疆土的不满。 例:从军行&&陈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 答:(裂、折)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答:(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无前的精神) (四)思乡诗 &&&&思乡诗表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如写战争连在一起,则大多数反映征人对战争的厌倦,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安定平静的生活。 例:秋思&&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诗中&欲&一词表达了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个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或思念之情) (3)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答:(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五)闺怨诗 &&&&闺怨诗一种是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另外一种是表达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例:闺怨&&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悔教夫婿觅封侯。 &&&&1诗中少妇赏春的心理发生了从&&不知愁&到&&悔&的变化。 &&&&2少妇见了&陌头杨柳色&后为什么会&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因为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少妇内心的怨愁被春天的杨柳唤醒了。 &&&&3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妇形象? &&&&&答:&(诗歌塑造了一个原本天真浪漫,富有幻想,并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愁态,最后含有无限怨愁的少妇形象。) &&&&&4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歌表达了闺中少妇思念丈夫而不得的怨愁。) (六)咏物言志诗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所咏之物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品格、理想或精神。 &&&&&&&&&&&&&&&&&&&&&&&&&&&&&例: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首诗前四句写松与风斗,突出松树的耸立,不屈不挠的品质,后四句写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 &&&&&2诗中赞扬松柏的挺拨的诗句是:&&&亭亭山上松。 &&&&&3本诗名为咏物,实为咏人,它赞美了从弟怎样的品格?(从弟坚贞高洁的品格) (七)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美丽的湖光山色,表达某种闲情逸致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类诗歌要特别注意诗歌遣词造句的技巧,一般要关注动词和形容词。 &&&&&&&&&&&&&&&&&&&&&&&&&&&&&&&&&例:南溪早春&&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1诗中描摹春阳的温煦和春风的和畅,传神地写出诗惬意舒畅的诗句是: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2诗的首联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恼&字表达的诗人怎样的情怀?&&一个&恼&字既隐藏着不服老的情绪,又透露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3颔联能体现早春景色的词语有&&垂处绿&&&&&和&&&末梢红。 &&&&4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现了诗人虽然已赋闲在家,却仍惦记着国计民生的赤子情怀。)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教给学生的赏析方法,并传授其解题技巧,那么他们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将会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了语文素质教学的真正目的。 &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古诗鉴赏阅读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古诗鉴赏阅读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溪早春 杨万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