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自己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对别人来说是骄傲

潜意识会影响人的正常思维吗?_百度知道潜意识和人格分裂有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护理学心理学笔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护理学心理学笔试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1181|回复: 10
认知自我 ——认识了潜意识才能认识自我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邓炎佳臣 著
声明:本系列文章的图文版权为邓炎佳臣个人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公开传播,不得擅自篡改、截取本文,不得以本文进行任何商业行为,谢谢理解与合作!
第一章 认知潜意识
& && &&&第一节 为何要认知潜意识
& && &&&第二节 认知角色潜意识
& && &&&第三节 认知细节潜意识
& && &&&第四节 认知复杂潜意识
& && &&&第五节 认知错位潜意识
& && && && && & 一、认知时空错位潜意识
& && && && && & 二、认知角色错位潜意识
& && && && && & 三、认知知行错位潜意识
& && && && && & 四、认知波动错位潜意识
& && &&&第六节 认知人格潜意识
第二章 认知全意识
& && &&&第一节 认知性格
& && &&&第二节 认知人格
& && &&&第三节 认知本体
& && && && && & 一、认知本体的困难
& && && && && & 二、认知本体的性质
& && && && && & 三、认知记忆
通常来说意识是指思考和觉识,是自主的意识。而对于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被定义为潜意识。但这两个定义容易造成对意识概念的误解,为了更好的明确意识与潜意识的定义边界和相互关系,在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意识、潜意识,并新增显意识、全意识的概念如下:
潜意识: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被意识所认知的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显意识:已经发生而且已经达到被意识所认知的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全意识: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并集;
意识:是潜意识、显意识、全意识的统称,即可以表达它们的全体,也可以表达它们中的某一部分。
第一节 为何要认知潜意识
当人们说到“本性难移”时,往往是指“某人与生俱来的性格缺点难以改变”。而对有志于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来说,理性认知“本性何以难移”这个问题,将是克服自我缺点,塑造趋于完善品格的前提条件。
缺点难以改变,主要是因为要实现对自我缺点的改变具有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困难,这种困难的出乎意料性常常体现在难点之多和难点之难两个方面。
首先的难点就是自我缺点无法由外源被动的修改,而只能由自我主动的修正。这个难点决定了所有缺乏自我主动意识的人都失去了自我完善的机会,或者说混日子的人永远无法自我完善。
其次的难点是认知力与执行力的统一,这个难点也是现代心理学中非常关注的“知行合一”的问题。但我认为“知行合一”这个名词是不够充分的,通常来讲“知行合一”的“行”是指“基于知道的物质性行为”,但实际上精神现象本身也可能是一种行为,比如掩饰的怨恨,压抑的被奴役,暗喜的优越感,无言的嫉妒等等。修正自我缺点在根本上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上的行为,或者说精神上的执行力,比如自我心理的解剖,自我妄想的识破,自我身份的颠覆等等,因此“知行合一”更全面的来讲,应该首先是基于精神上认知力与精神上执行力的统一,从而导致精神与物质上的统一。
当主动意识和知行合一的问题解决以后,才能来谈第三个难点,也是本质上的难点,即如何认知自我缺点?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我们很容易认知到别人的缺点,但却难以认知到自己的缺点,这是因为缺点常常隐藏在潜意识中,就像睡梦中的鼾声,自己往往不知道、甚至不承认,而身边的人却都能够更容易的知道。这个特点就决定了自我完善的过程必需起始于对潜意识的自我认知,这也是一个反省的过程。
潜意识之所以会“潜伏”起来不为自我所觉察,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角色潜意识,基于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把自我的某些性格隐藏或压抑起来,或者把自我的意识关注与这些性格隔离开来,导致这些性格无法自我觉察而成为潜意识。
2、细节潜意识,由于意识现象太过短暂或微弱,令相对粗糙的自我觉观由于疏漏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导致这些性格无法自我觉察而成为潜意识。
3、复杂潜意识,由于产生意识现象的心理机制太过复杂或精妙,令自我觉观无法理解它的发生原理或运作规律,这种认知上的无知导致这些现象背后的性格无法自我觉察而成为潜意识。
4、错位潜意识,由于感受意识与事实意识之间存在时空错位,角色错位,认知错位,知行错位等原因,导致一部分意识事实在意识感受的映射中发生扭曲、缺失、滞后等意识现象,从而让这部分的意识事实成为潜意识。
5、人格潜意识,由于人与人之间性格在整体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人格之间在差异性的性格上形成暂时难以相互认知,但却能够基于彼此统一的人性去认知的意识现象,从形成了偏执着于人格的认知者的潜意识。
以上这些原因是潜意识的起源,认知这些起源是认知潜意识的关键。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第二节 认知角色潜意识
首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来认知角色潜意识的运作规律。案例一:在近期由于市场大环境低迷的原因导致某公司的利润大幅降低,然而公司各类成本支出,包括员工的工资都在明显上涨,巨大而突变的经营压力导致公司老板A在心理上形成了难以自我承受的不平衡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宣泄需求。但是由于这位老板具有管理独断、脾气急懆、多疑、精于算计和心胸狭隘的性格,生活中没有恋人伴侣,也缺乏知心朋友,由于A缺少可以有效宣泄心理压力的人脉渠道,从而导致老板经常在自己的公司内对自己雇佣的员工B进行超越工作范围责备甚至漫骂。
当员工B感受到老板A独裁与脾气的伤害时,他会很容易地认知到A具有缺乏自我情绪控制力的性格弱点,并进而认知到A在经营管理中具有公私不分、独断专横、心胸狭隘的性格弱点,他们难以理解甚至充满怨恨。然而员工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他之所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跟老板当场对骂,并非他自己就一定具有比老板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或宽厚胸怀,他可能也具有同样甚至超越老板的独裁与急懆的性格,这些性格之所以没有显示出来仅仅是因为他作为员工这个公司角色压制了他自己的这些本有性格,在发泄情绪与收获工资之间,更为重要的经济需求长期而稳定地压制了较为次要的排解需求。然而如果有一天这位员工B有机会成为老板,他自己在缺乏自我情绪控制力、公私不分、独断专横、心胸狭隘的程度,也许比他在当员工时所怨恨的老板更有过之而无不极。
以上是站在员工角色的认知角度进行的角色潜意识分析,类似的认知逻辑也能够应用到老板角色来对老板的角色潜意识进行分析。老板对员工超出工作的范围而发脾气时,老板自己是难以认知到自己缺乏自我情绪控制力、公私不分、独断专横、心胸狭隘的性格弱点,这些性格内容被他的老板角色的认知逻辑所屏障了。A被屏障的心理理由有可能是这样的:B的一切收入都来自于A自己,是A养活了他的所有员工,那么在这样的角色逻辑下A就有可能会认为不但这些员工的工作技能是属于他的,而且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情感也是属于他的,乃至这个上班中的人都是属于他的,那么自己在上班时间剥削一下B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剥削一下B的时间,剥削一下B的情感又有什么问题呢?反正A早已为这一切卖过单了。
然而A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B到公司来工作之所以A需要支付工资并不是因为B的时间、情感乃至人属于A,正是因为A与B在公司角色之外是平等互利的关系,才导致A需要通过支付工资来表达由于B来公司帮助A挣钱的感激之情。站在超越公司角色的社会角色范围看来,从感激的角度来说难道不是老板A更应该对员工B以礼相待远比对B责备漫骂更具有广范的合理性吗?而A之所以无法自觉这个社会角色的意识,就是因为A对自己的公司角色扮演太过享受而缺乏清醒的认知。
案例二:角色潜意识也常常发生在朋友或伴侣之间,比如说某女孩A通常能够忍受自己好友B的缺点,但却难以忍受自己伴侣C的缺点,这实际上是由于A具有较为强大的占有欲和成就欲,她之所以难以忍受伴侣的缺点是因为这些缺点“证明”了伴侣C是多么的不完善,而强大的占有欲又让她把这种不完善投射到自己身上,从而至少“证明”了自己找伴侣的眼光并不完善,即C的缺点在侧面上“证明”了自己是不完善的,而这种自我并不完善的现实与她的成就欲相互矛盾,这让她无法接受自我进而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并投射出对C百般挑剔、难以容忍的意识现象。
但是当这个女孩面对自己的好友B时却没有这种心理现象,因为对B她没有强大的占有欲和成就欲,或者说朋友与伴侣这两个不同角色比较而言,在实现她的占有欲和成就欲上存在巨大的心理影响力差距,朋友这个角色具有较弱的影响力,这让她把自己的意识关注与自己强大的占有欲和成就欲性格隔离开来,而伴侣这个角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让她把自己的意识关注与自己强大的占有欲和成就欲关联起来,并导致这两个原来在朋友角色之间的潜意识转化为了显意识。
角色潜意识是产生人我差别意识的主要来源,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固执而偏狭地认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是真实而固定不变的本性,没有认知到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所有角色只是一种相对而动态生灭的现象,角色永远是流动而变化的,把角色认定为自己固有的本性是一种虚妄的意识假象。
在演员演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这样一种演过头的现象:由于对演戏过度享受,演员有时可能会分不清现实与演戏,甚至会认为演戏中的角色才是真实的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却仅仅只是在戴着面具演戏。类似的逻辑,当人过度享受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也常常会让自己在纷繁变迁的角色与真实的自我之间产生认知错位,从而坚执地把角色的虚伪逻辑认定为真诚,把剧情的虚无感受认定为真实。
角色意识实际上是人们处理在社会中生存问题的心理机制,而且是一种在社会潜规则强制要求下建立并运作的心理机制,是个人能够被社会认可的基础前提,这使得角色意识这种心理机制被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广泛使用并容易形成依赖,从而让上面演员演戏演过头的现象在普通人的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非常普遍的存在。当人失去了真实的认知视角,就往往只能偏狭地按照角色的认知角度,即角色的意识逻辑来认知感受现象,从而漠视了那些角色并不关心而对自我却非常关键的意识现象及其性格来源,从而让它们成为了潜意识。
打破社会角色的固有性观念,学习并练习角色转换,特别是与自己常期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对立角色进行角色转换,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知到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和流动性是理性认知角色潜意识的关键,在电影中表演一个虚无的角色时纯粹一点、享受一点或许无伤大雅,但是在生活中真实地扮演社会角色时也许应该更全面一点、清醒一点,这至少能够更好地避免一些无谓的伤害。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第三节 认知细节潜意识
细节潜意识是指由于意识现象太过短暂或微弱,令相对粗糙的自我觉观由于疏漏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导致这些性格无法自我觉察而成为潜意识。
空气虽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但想要理性的认知空气却非常困难,以至于人类直到200多年前才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Lavoisier)用定量试验的方法在科学上测定了空气成分。类似的认知现象也发生在对细节潜意识的认知过程中,细节潜意识虽然在意识现象中普遍存在,但却因为这些现象的短暂或微弱而难以被智慧的眼睛发现,犹如人类长期以来对微小而看视似透明的空气分子视而不见一般。
在伴侣间,如果甲具有过于挑剔和急懆的性格,当乙在与甲的谈话中偶尔提高了一点声调和语速,甲因此感受到了一点刺耳,此时甲有可能会在瞬间产生想要伤害乙的意识现象,而伤害的形式可能是对乙回应以更高的声调和语速,也可能是报以语言内容的伤害,甚至可能是加以肢体的伤害。
当相互矛盾的意识同时显现时,处于相对明显优势的意识会压抑相对处于明显劣势的意识,当它们之间的优劣势差异越大时,压抑的速度就会越快,压抑的效果就会越彻底。这种伤害意识与伴侣之间的互爱意识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意识,因为提高了一点声调和语速就要对对方施予过分的伤害,这对于彼此相爱的伴侣意识而言是一种极其微弱的意识现象,当甲对乙的互爱意识相对于伤害意识处于明显而巨大的优势时,伤害意识就会被相对强大的互爱意识所压抑,并极其迅速地从甲的意识现象中非常彻底地消失。
细节潜意识常常与相对强大的坚执意识伴生,并迅速地被坚执意识所抑制,例如在父母对幼儿的过度责备中,叛逆的细节潜意识常常被相对强大的基于家庭压力的恭顺意识所迅速压抑。在老板对员工独裁管理中,独立思维的细节潜意识常常被相对强大的基于经济压力的服从意识所迅速压抑。
然而无论细节潜意识存在的时间如何短暂都无法改变它们确实存过的事实,也无法改变在它们的背后应该存在一个性格来源的事实。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我难以对它觉察呢?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仅通过意识来观察并认知来自外界的刺激或自己的生理现象对自己产生的感受内容,但却很少用意识来观察并认知自己的意识现象对自己感受的影响,可以把前一种称为非自我觉观的意识状态,简称非觉观状态,而后一种称为自我觉观的意识状态,简称觉观状态。在这里可以把觉观状态理解为类似一种不断从镜中来观察自己的意识状态,一个处于觉观状态的人无论观察到任何人事物,产生任何的观念与结论,在其意识中处于优先认知级别的始终是自己的意识状态,而不是人事物或观念与结论。觉观者优先把自己感受到的人事物或观念与结论当作认知自己的材料,并通过这些材料来反观自己,这很象人把镜子当作认知自己的工具,并通过这个工具来反观自己,在这里自己感受到的人事物或观念与结论起到了类似镜子的作用。
通常来说觉观状态是人能够认知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想要觉察自己的细节意识就需要把自己由非觉观状态切换到觉观状态,这个切换过程是需要时间的,通常来说需要几秒到几十秒。但是细节意识却是一种显现时间极其短暂的意识现象,它从发生到消失常常不到1秒钟,甚至有可能不到0.1秒,即便当事人有足够的意愿想要认知,他也无法在细节意识消失以前把自己从非觉观状态切换到觉观状态,并从容地观察细节意识现象的过程。
因此想要认知细节意识就不能等着它出现以后才开始准备自我观察,而必需有一个自我观察的提前量,即自己必需前主动地想要认知自我意识,从而事先切换到觉观状态,并保持这个状态来进行生活。这是一个通过长期保持觉观状态来搜索细节意识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等着细节意识来激发切换觉观状态的过程。觉观状态的持续保持性的长度和觉观精细度决定了对细节潜意识的“捕获”成功率。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第四节 认知复杂潜意识
复杂潜意识是指由于产生意识现象的心理机制太过复杂或精妙,令自我觉观无法理解它的发生原理或运作规律,这种认知上的无知导致这些现象背后的性格无法自我觉察而成为潜意识。
男性常常有“通过拼搏来实现学业或事业成功”的意识现象,对此自己通常会用一些简单而正面的理由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比如说自己是很有事业心,或是自己很勤劳等等。但实际上当我们具备一定性心理学知识以后,很容易会发现男性为成功而拼搏的原因其实并非如此简单而光彩:男性很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在心仪的异性面前相对于其它性竞争者获得更大的物质性或社会性优势,从而提高自己的择偶成功率;也可能是在恋爱或结婚以后能够获得更强大的能力把女性伴侣更强有力、更稳定地吸引在自己的性关系控制范围之内,从而让自己完全地占有她的性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繁衍后代的成功率;更有可能是男人的父母想要通过自己儿子在社会地位上的相对优势来实现自己的成功,并通过“子女成功就是对父母的孝”这样一种社会潜规则,来趋使儿子产生拼搏成功心理机制,而儿子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实现父母荣耀的工具。当然如果再详细分析父母荣耀的心理来源,不难发现这还是基于性心理,父母通过提高儿子,或者说自己基因的携带者,获取社会生存优势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基因大量成功繁衍的机会。
人类意识现象的复杂性大多源自人作为生物基于有效提高生存与繁衍机会的需要而长期演化形成,即基于生物求生并在细胞层面上通过繁衍的方式求永生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解决生存问题的心理机制。但是由于人这种物种至少经历了200万年的漫长而复杂的竞争演化,这些心理机制变得非常的复杂而精妙,从而让自我难以觉察。其中的复杂性表现为形成心理机制的原因往往并不单纯,即便是在一些看似简单的意识现象背后,也常常在其底层存在数量繁多且关系复杂的心理机制网络;而其中的精妙性表现为心理机制的变异伪装性,由于人实施行为之前通常都需要在意识层面上找到一个光彩而明确的理由,当行为的意识初衷,比如说欲望,并非自己性格所希望的那么光彩而明确时,欲望这种意识初衷就会通过心理变异或心理伪装让它在意识现象上显得光彩而明确,从而趋使自己去实施欲望需要自己去实施的行为。
由于性心理和演化心理是导致意识现象复杂精妙的主要原因,所以认知性心理和演化心理就成为了理性认知复杂潜意识的关键。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第五节 认知错位潜意识
错位潜意识主要分为四种:时空错位潜意识,角色错位潜意识,知行错位潜意识,波动错位潜意识。
一、认知时空错位潜意识
(1)物质时空错位潜意识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往往会认为自己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就是真实的宇宙空间现象,但实际上这种意识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日月星辰所投射到肉眼中的影像与日月星辰的真实状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时间与空间的错位。
比如说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e+5km,由于光速约为2.99e+5km/s,那么从月球发出的光线要投射到我们的肉眼就需要约1.28秒的时间,所以我们当下所看到的月球影像及之前的影像记忆都只是1.28秒以前的月球,而从当下到1.28之前月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发生了什么现象我们都一无所知。其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影像与影像所反映的事实之间的时间差就是意识上的时间错位,在这个时间差的两端所对应的事实的空间差就是意识上的空间错位。而仅仅依据肉眼来认知的人对与当下时间差范围内的事实内容必然由于时空错位而暂时无法认知,这部分必然能够认知却暂时由时空错位隐藏起来的意识现象就成为了潜意识,即时空错位潜意识。
类似的逻辑,由于太阳距离地球1.496e+8km,则肉眼就只能看到约8分18秒以前的太阳;由于地球距银河系中心约为2.64万光年,则肉眼就只能看到约2.64万年以前的银河系中心区域,大麦哲伦星系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则眼就只能看到约16万年以前的大麦哲伦星系;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约200万光年,则眼就只能看到约200万年以前的仙女座星系……。即便用肉眼去看与自己只相距仅仅1m的亲人,自己所看到的影像也只是亲人在约3.3e-9秒之前的样子,如果加上视觉神经传导和大脑视觉意识反应的时间延迟,那么时间差应该还会更大一些。
由此不难发现,我们通过肉眼所观察到的世界实际上是一幅经过时空错位潜意识扭曲而形成的时空幻像,这幅幻像与世界的真实状态实际完全不同,肉眼不可能直接观察到世界的真实状态,肉眼甚至从未见过哪怕一眼当下的事实真相。类似的原因,我们通过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和身体的触觉所感受到的世界,也是一系列经过空错位潜意识扭曲而形成的时空幻像,实际上依据肉体来认知世界的的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一个由时空错位潜意扭曲形成的世界幻像之中,而幻像中所隐藏的,或者说幻像中所蕴含的,必然有可能被意识所认知的事实真相的信息,就是时空错位潜意识。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2)精神时空错位潜意识
时空错位不但能够在物质层面上发生,也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发生,下面就通过一个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和说明。
有这样一对年轻的伴侣,他们虽然多年真诚相爱但彼此之间却也不乏情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女人总是无法自制地怀疑男人在感情上出轨,或者在肉体上出轨,或者精神上出轨,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每每被女人置疑时男人就必须为此百般解释并费尽心力地抚慰她。然而随着两人的共同生活越来越久,一方面男人对女人少了一些新鲜激情,女人也少了一些青春靓丽,另一方面男人似乎更喜欢欣赏别的女人,同时男人却更越来越显得成熟稳重,仪态悦人,这两方面的变化让女人的怀疑越发频繁而严重。
有一天男人终于难以忍受,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两个多年真诚相爱的人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怀疑、讨论、解释和抚慰这样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终于为此对她破口大骂、百般欺凌。女人知道自己理亏,因为她的怀疑从来没有任何切实的证据,她只是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怀疑对方,因此对男人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默默忍耐、苦苦悲怨。
但这并没有缓解女人的内心压力,长年累积的不平与悲怨令她更严重地怀疑对方,捕风捉影的程度越来越大,不但在口头和态度上置疑,更越来越把男人的时间、空间严格地限制在自己能够监督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心神不安,乃至无法入睡,甚至想要发疯。然而男人却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从未出轨女人却总是无理取闹?而且更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她凭什么怀疑自己的真心?凭什么污蔑自己的人格?凭什么可以用虚无的审判来冤枉自己?至此男人的精神也逐渐陷入崩溃。
在这个问题上就这样又经过了近一年的相互折磨,男人终于下定决心通过分手来结束这场无边无际的痛苦,但是女人却多次以死相逼拒绝分手。深爱女人的男人不愿意她因此受伤,百般无奈之下终于制定了一个荒唐的计划:他要真真正正去找一位情人,真真正正去出一次轨,一方面为了平衡自己多年的冤屈,另一方面要让女人对自己死心。在实施这项计划的过程中,女人虽然经历了难以承受的苦难,但终于还是解脱了,两个月后当男人从情人那里回到他们曾经相爱的家中时,只剩下如同被洗劫过的空房间。
此时,虽然女人的痛苦似乎已经过去,但男人的痛苦却才刚刚开始。与情人由于缺乏情感基础很快分手,男人之前被新爱掩饰的,深置内心的,真爱的情感绝境终于浮出了意识的深渊,他因此患上了深度的抑郁症。在随后的一年半中,男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如果说女人在拒绝分手中的多次自杀是演给男人看的假对手戏,那么男人在抑郁症中多次在自杀与苟活之间的挣扎却是反复自我折磨的真独角戏。
时光如梭,转眼分手已经两年,男人也慢慢走出情感的阴霾,重新过上了貌似正常却不乏孤独的生活,只是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孤独中反复思量这份即刻骨铭心而又无法理解的爱情。终于有一天,他无意间想起女人曾经告诉过自己她的一段家庭成长经历:女人的父亲很早就进省城创业,母亲和她与她的弟弟则在农村生活。父母长期分居后父亲在城里找了情人,母亲虽然想尽各种办法,甚至包括许多极端的行为来多次试图拉回父亲的心,但父母还是长年貌合神离,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所遭受的长期而巨大的痛苦折磨深深地印在了她年少的心底,所以避免自己重蹈母亲的爱情老路就成了最为首要的心理需求。
随着对这一段经历反思的觉悟,多年尘封的往事如潮水般涌上男人的心头。2000年他俩初到北京打拼,由于找住房极其困难,他们为此受到过中介的欺诈,多次搬迁于各类阴暗潮陋的廉价地下旅馆之间,几次在惊恐中躲避警察对外来人员暂住证的察验。然而正在这生活颠沛的关键时节女人却怀孕了,两人虽然都在内心喜出望外,但最终还是一致决定拿掉孩子。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男人曾多次梦到这位素未谋面的孩子,每次都心如刀割,将心比心,作为母亲的女人又该是怎样的痛苦?
女人的性生理特征决定了其性心理一定要求安稳,特别是在怀孕之后。200万年来人类祖先进化的心理机制不断在内心告诉女人,此时必须要有一份安定的居所和安定的情感关系来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的生存下去。强烈的性心理压力让女人难以抑制,此时她无比希望男人能够给到自己坚定的情感承诺,再加上父亲在她心灵深处根植下的男人都不可靠的意识逻辑,于是她无法自控地一次又一次置疑自己的男人。
由于男人与女人的心灵之间在相互的认知上,或者说在相互的理解上存在着时空错位,男人难以在女人需要时及时地响应最起码的理解与包容。另一方面,男人由于在居住的问题上还难以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在女人最艰难最需要自己包容理解的时候却反而以女人无理置疑自己的忠诚为借口,开始一次又一次对女人破口大骂,甚至赶其回家。记得在一次对她伤害最深的恶骂驱赶之后,忍无可忍的女人背起行李跑了出去,虽然外面下着大雪但男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并没有追出去。一个多小时以后冻得浑身惨白的女人静静地回来了,没有一滴泪,没说一个字,而是心身疲惫地拖着刚刚打过孩子的身体,拿出俩人的衣服去冰冷的水龙头下去洗。六年之后,当男人回忆起她拿着衣服去洗时的坚毅表情时终于明白,女人的脸上虽然没有眼泪,但她不是没有流泪,自己却错过了抚慰的机会,而且一错就过了六年。
每一年女人的生日男人都会记得送一件首饰给她,上上一年送的是手链,上一年送的是项链,而这一年男人送的是戒指。女人在看到的一瞬间脸上露出了即短暂又难以掩饰的喜悦,但谨慎的她还是收起笑容小心地寻问男人:“送这枚戒指只是为了生日吗?”男人由于在生活物质上的艰难和对自由天真而执著的向往,完全没有考虑过结婚的问题,就幼稚地回答说:“是”。女人想了想还是不甘心,过了一会又问:“难道真的没有别的什么含义?”男人极其困惑地看着女人问:“还能有什么含义?”。四年之后,当男人回忆起她脸上稍现即逝的喜悦时终于明白,女人虽然没有笑,但她不是没有幸福,自己却又一次错过了给予的机会,而且一错就过了四年。
分手的一年前,女人在一次挣吵之后逼迫男人写下一定会娶自己的承诺书,男人感觉自尊心深受欺凌委屈极了,却也无奈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三年之后,当男人回忆起她强悍的作为时终于明白,女人虽然没有向自己求过婚,但她却已经在热切地求婚,只是坚强的个性和急迫的心理压力令她求婚的语言有一点变了样,自己却又再一次错过了承诺的机会,而且一错就过了三年。
分手前的一年中,面对男人反复提出的分手,女人先后以多次自杀来拒绝,其中四次付诸行动,而且一次比一次坚决,一次比一次惨烈。但男人却因为害怕而跑掉了,而且还编了一个结束两人痛苦的借口,找了个情人突然消失了。两年之后,当男人回忆起她的宁死不舍时终于明白,她虽然没有死,却是在用生命维护着这份情感,不惜一切地爱着自己,只是宁死不屈的个性令爱的行为产生了一些扭曲,自己却最终错过了真诚相爱的机会,而且一错就过了两年。
往事如尘随风却历历在目,当理性跨过两年的时空错位潜意识,男人终于看懂了女人的深情与真爱,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愚昧与自私,但怎奈女人却早已成为他人的伴侣,一种欲爱不能的悔恨和对伤害罪恶的惭愧瞬间如大海般淹没了一切。又过了几个月,俩人已经两年多没有任何联系,这一天已经决定远嫁内蒙的女人突然接到男人的电话,她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接了,并小心地呼唤他的名字,不一会沉默的那端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痛哭,在哭声里反复地夹杂着三个字:“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这场悲剧中不难发现,在不具备一点心理学常识的状态下就贸然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爱,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冒险之一,而且爱得越真、爱得越深,其冒险的程度就越高。如果当事人能够通过心理学的理性分析去合理的认知这些潜意识,就有可能有效地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错位潜意识,是指由于感受意识与事实意识之间存在时空错位,角色错位,认知错位,知行错位等原因,导致一部分意识事实在意识感受的映射中发生扭曲、缺失、滞后等意识现象。时空错位不但能够在物质层面上发生,也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发生,在上面的爱情悲剧中就广泛的存在着许多精神时空错位潜意识。
男女性别之间在性生理上的演化速度与运行周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在性机会上的数量、成本与频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而性生理的时空差会导致性心理的时空差,从而令两性之间在生物、意识层面上容易引发精神上需要点与响应点的错位,并诱发意识上的矛盾或激化已有的冲突。由性差异导致的精神时空错位潜意识广泛的存在于男女的情感生活之中,是引发两性情感矛盾冲突的起源。
悲剧中在流产和住房出现问题时所引发生的冲突体现了男女间性心理变化性差异所导致的精神时空错位现象。女性的性心理比男性更善于变化,在恋爱期间按其性心理需求的优先度由高到底分别为:情感需求、事业需求、生育需求,但是到了生育期,优先度则会变为:生育需求、情感需求、事业需求。而男性的性心理需求的优先度为:事业需求、情感需求、生育需求,且相对稳定不易变化,这使得男女之间在女性的生育期附近更容易发生精神时空错位的现象。
女性在临近产期的过程中,会突然对稳定的物质供给和安全的居住场所产生比平时更为强烈的心理需求,这是女性在漫长的物种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机制,用以解决生育孩子、延续后代的生存问题。在漫长的远古时代,由于物质相对匮乏,缺少对抗灾难的手段,这些心理机制与母子的生死存亡和种族的延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实现这些心理需求的优先度极高,远远比实现情感、事业等心理需求要高得多。
悲剧中戒指矛盾和承诺书冲突则体现了男女间性成长、性成本和性目标的精神时空错位。通常来说女性的性生理演化速度比男性更快,这导致女性的性成熟更早,性衰老更快,性完备期更短。另一方面女性在生育上需要支付的生物性成本更大运作周期更长,这导致女性的性心理比男性更保守,并更着眼于计划性、稳定性、规律性的远景规划,从而把实现性承诺,即实现性关系的长久性作为情感的终极目标。而男性在性生理上与女性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所支付的生物成本更小运作周期更短,这导致男性的性心理比女性更开放,并着眼于创新性、冒险性、攻击性的即时收割,从而把现实性拥有,即实现性关系的快速性与丰富性作为情感的终极目标。
悲剧中自杀/逃避冲突则体现了男女之间性心理优先度差异所导致的精神时空错位。女性在产期之前接近产期的时期内,随着产期的不断临近对维持与伴侣之间性关系稳定性的心理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强烈程度甚至会超过对生存的心理需求,所以此时女性很容易采用自杀的方式来要挟伴侣保持与自己的关系。这是因为远古时代在生产过程中母体的死亡率较高,如果母亲能够维持与伴侣之间性关系的稳定性,或者说能够让对方承诺对自己的性关系,那么即便在生产中自己死亡而孩子生存,伴侣也会基于承诺和血源的关系把孩子抚养长大,从而有效的延续后代。几百万年来人类种族正是基于这种宁可自己死也要孩子活的无私母性才得以延续至今。
然而在男性的心理天平上,生存需求往往稳定的大于与伴侣维持性关系需求,在性关系上男性的开放性性心理常常更希望多多益善而不是稳定第一,这也正是不负责任的男人容易通过“玩消失”的方式对亲人犯下伤害与罪恶的原因。
精神时空错位现象不但常常发生在两性之间,也常常发生在心理演化与物质演化之间。比如现代人普遍对高能量食物存有偏好,从而导致人体肥胖影响健康,那么产生这种自我伤害行为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呢?
在人类演化的200万年间,由于生产力、抗灾难能力低下大多数时期都处于食物能量供给相对短缺的状态,人类祖先为了解决生存和繁衍的问题就需要形成对高能量食物存有偏好的心理机制,从而即简单又有效地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人类的心理机制的演化速度相对稳定,需要通过几代到几十代,甚至更长时期的自然选择过程才能稳定形成。然而人类物质文明的演化速度却是一个变速的过程,特别是在近代,人类的物质文明的演化呈现加速度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演化速度突然大大地超过了心理机制的演化速度。当21世纪大多数社会的食物能量供给都极大丰富时,大多数人选择食物的心理机制却还停留在遥远的远古时代,这个时间差就导致了选择食物心理与过剩能量供给的精神时空错位现象,而对这个心理机制的不能自我觉察又导致了放纵食欲自我伤害的精神时空错位潜意识。
几千年来,由于整个人类社会相对更专注于物质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发展,而对禅定修行与心性解脱相对漠视,这样的社会环境特质导致了人类总体上的物质技术与意识观念的演化速度大大高于心理机制的演化速度。心理演化相对于物质演化的严重滞后引起的精神时空错位潜意识,令许多人用原始时代的心理机制来处理现代社会的生活问题,这也是许多由于现代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起源。
时空错位潜意识主要与把握时机的能力相关,时空错位的程度越高则把握时机的能力越低。当时空错位导致自我机会把握能力下降时,往往会导致能力性成长的停滞,当时空错位导致环境机会把握能力下降时,往往会导致资源性成长的停滞,是导致后悔、低能和被动的原因。
认知物质时空错位潜意识的关键在于:不要盲目地相信扭曲的时空幻像,而应该对认知到的幻像进行再认知,进行而认知物质运作现象之后的本质规律,理解时空运动现象的真实轨迹,从而能够有机会通过理性的计算在意识中重塑出当下唯一的物质时空事实。
认知精神时空错位潜意识的关键在于:在人与人之间或者在自己的意识与直觉之间,平时要善于建立彼此信任的沟通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拉近心灵的距离,从而减少精神时空扭曲的程度。或者善于通过基于共同的人性在意识上彼此换位认知对方当前的意识事实,从而让彼此之间的理解需要点与理解呼应点能够有机会跨过精神时空扭曲而形成的时空幻像距离,用基于人性原则的理性重新塑造当下彼此共同而唯一的意识事实,还原相互理解的意识初衷,远离用爱心造成的伤害、用善良铸就的罪恶。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3)认知残留
在观众看电影时,电影以24帧/秒的速度快速播放,每一帧的播放时间明显短于观众的视觉感知系列对这一帧的视觉识别时间。当电影已经由第一帧播放到第二帧时,肉眼已经接收并感受到了第二帧的画面,但大脑的视觉识别系统还停留在对第一帧的视觉识别之中,这种认知上的意识时间差就会导致视觉残留的意识感受假象,从而令观众以为电影画面在“动”。然而电影胶片的每一帧画面内容都是固定不动的,电影画面在“动”实际上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意识幻像。由于电影播放时间与视觉识别时间之差所导致的时空错位,而观众对这种时空错位的不能自我觉察又导致时空错位潜意识,从而产生电影会“动”的意识幻像。
当我们观察事实真相时,事实真相总是或多或少的先于意识认知而发生,意识认知总是相对于事实真相存在一定的滞后,即所谓的后知后觉,如果我们盲目的迷信自己的意识认知就完全等于事实,就会以一种与视觉残留相似的认知残留的方式去观察和认知世界。当新的事实已经发生时,我们却还沉浸对过往旧事的认知之中,对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无法自我觉察时,就会在意识上认为世界在“动”。但实际上这还是一种由于事实演化时间与意识认知时间之差所导致的时空错位,而我们对这种错位的不能自我觉察又导致时空错位潜意识,从而产生世界会“动”的意识幻像。
认知残留是产生时间感和空间感的起源,无论在物质事实还是在精神事实的层面上,这些“动态”的意识幻像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从来就没有过去,从来就没有未来,那么所谓的现象也就无所谓是不是现在,事实真相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动”过,因此从来就没有来与去,从来就没有大与小。时间与空间是我们无法自我觉察意识认知与事实真相之间的时空错位潜意识所导致的意识幻象。
在线时间15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二、认知角色错位潜意识
(1)家庭角色错位潜意识
“当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时,你先救谁?”,对于初次面对伴侣提出这样疑问的男人而言,这是一个充满迷惑难以回答的问题。男人在这个问题中的困惑主要起源于角色错位潜意识。
角色错位潜意识主要与沟通能力相关,角色错位的程度越高则沟通的能力越低。当角色错位导致自我沟通能力下降时,往往会导致自我纠结,或者说自我选择困难,当角色错位导致与人沟通能力下降时,往往会导致与人矛盾,或者说交往困难,因此角色错位潜意识是导致自我纠结、与人矛盾的重要原因。
在上面的案例中男人实际上是在儿子与丈夫的角色扮演中出现了错位,男人之所以看不清问题的答案,并非因为男人没有答案,而是两个答案相互矛盾,在社会规则的层面上引发行为矛盾,不知道自己在同一情境下如何选择两个价值流向相互悖逆的行为方式。
然而男人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角色只是相对不实的社会幻像,正如伴侣所提出的问题一样,这个问题和问题中的行为选项本身就是虚无的。在回答一个虚无的问题时,不存在所谓的以问题情节的事实为依据的真诚问题,因为虚无的问题本身就是一场虚无的戏,那么在这其中又如何去讨论什么真实什么不是真实呢?
如果在面对这样虚伪的多重对称角色冲突时,不存在冲突情节所蕴含的事实真相,无法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真诚的角色行为选择,那么应该依据什么去选择角色行为呢?此时应该跳出虚伪问题的虚无情节枷锁,从伴侣的社会角色角度去重新认知她提出这个虚无问题的心理需求,理性地响应她的心理需要,以顺应伴侣间社会价值网络的价值循环方向去选择超越问题中非此即彼的心灵呼应,合理的实现夫妻间的社会价值。
在家庭中不但经常发生儿子与丈夫的角色错位问题,婆婆与媳妇、独生子女与家长也是常常发生角色错位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通过类似以上的认知方式去破解婆婆角色与独生子女角色的虚伪性,从而更充分地实现整个家庭的社会价值。
(2)企业角色错位潜意识
角色错位问题也常常发生在企业中。有这样一位老板,通过白手起家独立打拼经营着一个二十来人的中小型旅游企业,业务以高端海岛游、包机游和高端定制游为主,产品一惯以高端、大利、上等为特色,线路上以马来西亚为核心,十几年来生意一直风生水起,积累家产数以千万,虽不算巨富却也算得上事业成功,中年得意。
老板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很有个性,很喜欢对员工的工作方式进行事无巨细的一贯式指导,从产品采购到项目运作,从穿衣打扮到待客谈吐,从销售方式到电话语言,从倒茶泡咖到养花养草,从买菜做饭到家具洁具,从关灯断电到卫生打扫……。对企业上下运作的决策也尊循这种事无巨细的一手抓式风格,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司机招聘,无论是广告设计的总体策略还是细节的色调背景,无论是办公室的门牌还是卫生间的味道,无论是办公纸的纸张颜色还是废纸的循环利用次数。可以说在公司里,就算是作为二号人物的副总也决定不了卫生间里该用什么品牌的除臭剂,广告中的图案该用什么样的色调。
长期稳定成功的事业和随性偏执的管理令老板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长年努力拼搏的精神懈怠了,对事业风险的警觉性降低了,在公司逐渐喜欢漫无目标、独断专横的“指点江山”,以满足自己展现成功人士的心理需求。常常或过度或无理的漫骂员工,以发泄自己的生活经营中的心理压力。下了班则往往沉醉于收获生人的金秋,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悠然享受物质生活的丰盛,没有个人学习进取的概念,缺乏对企业未来发展积极规划的愿望,少有对企业风险理谨慎管理、对市场风险分析规避的觉悟。
然而经营企业就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8年开始的长期经济低迷让原来客户中喜欢攀比旅游消费的富贵阶层变得越来越计较价格,人数也越来越少,长年的反腐让挥霍公款的官员客户逐渐消失,客户主体早已从往年的权贵高端团变成了对价格和服务斤斤计较的大妈大爷团,从前畅销的“高大上”产品如今却成了导致企业亏损的主要风险来源。
2014年接连两架马航飞机的失事几乎完全终结了企业的核心业务,丰厚利润瞬间蒸发。随之而来的是人才团队的崩溃,长年培养的业务骨干和管理精英如枪响鸟散般迅速离职,其中甚至有一位在公司多年的高管背叛了企业,在长期暗抢客源之后另立门户与自己的老东家争抢生意。业务的下滑和人才的离散终于令企业一步步陷入“低利润&低提成&低人才&低管理&低效率&低服务&低增值&更低利润……”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拨。
虽然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营守旧、决策滞后、缺乏忧患意识、环境突变是导致企业陷入低迷的原因,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根本原因却是老板自己。企业不是一个围绕着老板转的“太阳系”,而是一个由企业员工以彼此平等互利的方式结成的价值网络平台。要让这样的平台实现稳定成长就需要排斥个人英雄主义,激发并强化不同企业角色的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主动性、协作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不同的企业角色分工来实现合理的权力分配,从而能够防范和制衡价值网络体系中各种价值冲突的矛盾。其中核心的企业角色是销售总监、总经理和董事长,各角色以协作的方式分别独立地主导销售管理、人才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通过即协作又独立的形式相互制衡价值网络中的价值冲突,从而达到企业的长期稳定成长的经营目标。
由于这位老板靠独立打拼白手起家走向成功,这段经历令他偏执的认为在企业内唯有自己才能胜任这三个核心企业角色。当然,如果他能够深刻理解企业角色间相互制约的管理规律,严格自律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行为,尊守各角色之间的权力边界,那么企业还是能够管理得很好。但不幸的是,这位一人分饰三个角色的老板对这些都不能自我觉察,在他身上常常出现企业角色混乱的现象,往往导致不自觉地交叉滥用三个核心角色的权力,以超越自身权力边界的方式来捞取不符合角色的不合理利益,这些不合理利益至少包括放纵地发泄情绪、盲目地支配时间、随意地浪费人财物力资源等等,出现大包大揽、笼统无序,甚至个人化、情绪化的管理风格。
更不幸的是,在这位老板性格中还具有强烈的骄傲,过度强烈的自尊把他的三重核心企业角色揉合塑造成了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企业皇帝角色,并以这个闪耀着三重光环的“大牌”不断通过武断的指挥和粗暴的管理来满足自我膨胀的心理需要。于是老板亲手破坏了企业应有的个性化运作细节和差异化管理细节,粉碎了本可以适应不同员工性格的人性化企业环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会处处唱着歌颂老板样板戏的“一统江山”,令企业漠视对员工的理解,让企业流失对员工的价值。员工本有的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被强大的“神光”所淹没,个人思想、个人价值逐渐成为皇帝宝座下的垫脚石,不但让员工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自我成长的机会,更让老板失尽了人心。而对于一个失尽人心、流光价值的企业一但遇到经营困境,人才流失遭受背叛就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老板之所以会荒唐的去扮演一位“神一样”存在的企业皇帝角色,是因为他没有认清董事长对员工而言到底是一位支配者还是一位请求者。董事长之所以向员工支付工资是因为董事长需要请求员工来帮助自己挣钱,而不是因为董事长能够用工资把员工包下来为自己所拥有,正是由于没有理性的认知董事长对员工是一位请求者的角色本质,才上演了这一出害人害己的荒唐闹剧。
(3)认知角色
认知角色错位潜意识主要有两个要点:1、认知角色的社会性本质;2、认知角色现象的性质。
个人之所以有权力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前提条件就是要按照社会规则的基本逻辑去理性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这即是个人为了实现生存基于社会显规则而与社会达成的无字契约,也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基于社会潜规则而进行的价值循环。无论个人或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撕毁了这项契约、逆向了这种循环,那么就必然会受到社会性价值惩罚,反之则会受到社会性价值奖励。社会,这个以角色为基本单位构成的价值网络,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而存在并运行。
通常从自身来说人这个概念是指单个自我完备的个体,但人这个概念的内涵却远非如此简单,从不同的角度来认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概念内涵。比如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是一个由约8万亿个细胞和80万亿个寄生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从物理学角度看来人一个由一系列能量系统、机械系统、电磁系统、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等构成的物理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来人一个由感知系统、记忆系统、心理机制、执行系统等等构成的精神模块。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认知,人是基于社会规则的根本统一又形式各异的一系列社会角色。
因此当我们从社会的角度去认知人时,千万不要简单的认为每个人就是一个个体,而应该把每个人理解为一系列千姿百态的社会角色集合。社会角色具有这样一些性质:流动性、多重性和对称性。
流动性是指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会因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而先后扮演一系列有固定顺序规律的角色序列,其顺序性有如地球上的水流一般循运不已,比如说“……孙子&儿子&父亲&爷爷……”序列,“……实习员&办事员&管理员&主管&总监&总裁&董事长……”序列等等。角色的流动性说明每一个角色本身并非绝对不变的真实存在,而是一种因社会视角相对变化而导致的意识幻像。这就好比从地面角度所看到的太阳朝升暮落的现象,从整个太阳系的视角来看太阳却从来没有升也没有落,这是一种地日视角相对变化而导致的意识幻像。
多重性是指一个人同时同境扮演多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一位中年女性会在家庭中同时扮演女儿、母亲等角色,一位中年男性会在企业中同时扮演营销总监、总经理和董事长等角色等等。角色的多重性说明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社会的价值网络中分形映射为多个角色,而且分形映射的角色之间还能够再相互分形映射,反复衍生出丰富性无有穷尽的角色现象,社会角色的衍生数量和衍生的次数没有上限。
对称性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当一个人对其他的社会对象扮演社会角色时,其他的社会对象也会对这个人扮演对称性的社会角色,比如A对B扮演父亲角色,则B对A则扮演孩子角色。第二层含义是指由于社会角色具有无字契约和价值循环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每一个角色都必然与他的对称角色之间存在对称性的权力与义务和对称性的价值流动。角色的对称性和社会这个价值网络的价值循环性说明,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社会的价值网络中分形映射为多个充当价值节点的角色,同时在不同的社会情景状态下作方向各异甚至相对矛盾的价值流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系列社会角色辩证统一的意识载体。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人格潜意识,由于人与人之间性格在整体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人格之间在差异性的性格上形成暂时难以相互认知,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我好想有人格障碍?类似于人格分裂。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