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克服密集恐惧症对死亡的恐惧?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第十一章 对死亡的恐惧
生命到处充满无常,但死亡却是必然的事实。
  ——释迦牟尼佛—— 
  整个世界万物都怕死;然死亡对我而言却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古鲁—— 
  当精卵结合、生命开始的刹那,就宛如射出的子弹般必须达到最终目标。对生命而言,最终目标便是死亡了。不论我们喜不喜欢,所有的人皆必须面对这无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越早接受这个事实,人就越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去追求理想。事实上,我们也不是那么受死亡本身所干扰,而是受困于对它所抱持的错误观念。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盘据于心中对死亡的恐惧感。
  人短暂的生命为生理时钟所操纵,时光滴答滴答的消逝在时代的洪流里。当时钟老旧后,迟早我们是无法要求再待多一点时间,一旦时间到了,人必须有经过死亡的自然过程的准备。
  有位资深的护士曾说:‘如此多的人对死亡恐惧,一生皆活在战战兢兢的戒备中,到头来却发现当死亡来临时,它也如生命本身般自然,因为到最后的关头,多数人早已不畏惧死亡了。在我的经验中,只有一位妇人对姊姊犯下无可弥补的大错而似乎感到强烈的恐惧。’
  ‘当男人和女人走到路的尽头时,总会有些奇特及美妙的事发生。所有的恐惧、惊慌都消失了,我时常看到在他们了解这是事实之后,眼中显露出快乐与惊奇,此乃自然界美好的一部份。’
  犹如有名的内科医师威廉·奥斯雷所说的:‘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大部份的人临终时确实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
  面临死亡
  所有的人,不拘性别、种族、信念均须面临死神的降临,没有逃避的选择。死亡是世界无法避免的过程,我们时常无法神色自若的面对自身的死亡。然而,除非人也能从死亡的恐惧中挣脱,否则他也无法从生命中得到自由。
  害怕死亡犹如害怕抛弃一件老旧的成衣一般。
——甘地—— 
  要忍受所爱的人消失在人间是十分痛苦的,因为我们与死者间的感情太深。这发生在一位有名的女士维撒哈身上,她在释尊住世时皈依佛门。在她失去深爱的孙女时,她拜访释尊,寻求消弭悲痛的解决之道。
  ‘维撒哈,你喜欢拥有如城中的小孩一样多的儿子和孙子吗?’释尊问。‘是的,我真心盼望!’‘然而城里一天有多少小孩夭折呢?’‘不少人!城里从未摆脱小孩夭折的阴影。’
  ‘那么,维撒哈,在此情形下,你会为他们逐一哭泣吗?维撒哈,钟爱百样事的人,同样也有百种悲苦,无所爱的人也就没有痛苦。这种人才能从悲苦中解脱。’
  当人与人发生感情时,必须也有心理准备,在别离时会付出的悲痛代价。
  对生命热爱有时也会演变成过分恐惧死亡的降临。因此即使是为了正当的理由,我们也不愿甘冒自身的危险,我们害怕疾病或意外会夺走珍贵的永恒生命。一旦领悟到死亡是必经的过程,我们会希望并祈祷灵魂能够继续留在天堂里,得到安全及保护。这种想法是建立于强烈渴求永生的基础上。
  根据心理学报告,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压力若不解除,便会逐渐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忧虑和沮丧反而会使病情恶化,人不能选择疾病的种类,也无法挑选吉时去逝,但是我们绝对可以选择面对病情及死亡时毫无所惧。
  人往往被死后的身躯吓的魂不附体,然而,按理说活著的身躯远比死后的尸体更具危险性。尸体不会伤害人,但活人的身体却能够无恶不做,做尽伤天害理之事。因此,人害怕或恐惧尸体不是显得太过愚蠢了吗?
  何谓生与死
  人毋须恐惧死亡,生与死如同一条绳子的两端,不可能剪除一端而希望保有另一端。生与死的奥秘其实很简单,心灵与肉体的集合——俗称五蕴——称为生。五蕴的存在称作生命。五蕴的消散称为死。而重新组合五蕴则称为重生。如此反覆循环、周而复始直至我们达到涅槃的极乐世界。
  有许多说法可以阐明这简单且自然存在的‘死亡’。有些人认为死亡代表没有来世,在宇宙间完全消散,有人相信轮回是由一个肉体进入另一个肉体;而有些人则以为是灵魂飘浮不定,等待审判日的来临。然而对徒而言,死亡只不过是短暂存在的暂时结果,并非所谓‘生命’的结束。
  每个个体都应意识到在整个命运中,死亡所扮演的角色。不论贫、富、贵、贱,一个人今生最终的休憩地是躺在棺材里,埋于六呎深的地底下或装在骨灰瓮中或撒布在海上。
  所有的人均将面临、分享相同的命运。由于对生命真相的无知,我们时常涕泪纵横、悲伤叹息,有时却是哭中带笑。一旦了解生命的本质,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所有事物的短暂性,并寻求自由之钥,除非我们达到自现世事物中得到永恒解脱的境界,否则势将一再地面对死亡。关于这一点,死亡所扮演的角色已相当清楚了,倘若有人觉得死亡难以忍受,那么他应多方努力,以克服生与死的不停循环。
  平静安宁的死亡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尽完他这一生的责任及义务后,能在平静安宁的环境下死去。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呢?举例来说,有多少人排除万难只求能对家属、所爱的人、朋友、国家、宗教及自身的命运尽点义务呢?假如没有完成这些义务是无法死得心安理得、了无牵挂的。
  我们应首先学习克服那份不只是人、连神也遭受对死亡的恐惧,勿让现在这一刻从我们掌中逃脱了,那些任由时光轻易飞逝的人在自己生命走向尽头时,将会悔恨万分。
  倘若人没有尽完应尽的义务便离开世间,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在人世间的生存将是徒劳无益的,既对自己无益、对世界就更加无用处了。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自己的责任,才能有心理准备,勇敢且平静的面对死神的召唤。有一天,我们才会到达完美不朽的境界,并从所有的苦难中解脱。
  我们出生来到世上,是要为人类的幸福与快乐而努力的,明了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会因对人类的贡献而永垂青史,人们不会因为对自己的付出而记得我们。释尊说:‘人的身体会化成泥土,然而他对世人的影响及贡献却会遗留下来。’
  这可以由伟人的具体成就永存不朽得到印证,纵然伟人们没有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但依然帮助我们为生活指引出一条路来。事实上,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将与我们长相左右、日月同昭。
  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不过是川流不息之溪壑的一小滴,他们会更加致力于贡献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有智慧的人直觉的感觉出活著必须避开邪恶,行善正直,并保有洁净心灵,竭力求得自由。
  接授释尊的教诲而明晓生命的人是不会忧虑死亡的。
  ●
  今日我已死:大卫·莫利斯是西方有名的佛教徒学者,享年八十五岁。在他死后不久,有位作家接到来自他的一封信(显然是他早已写好了,并指示在他死后邮寄出去),内容是这样的:‘你会很高兴知道今天我已死了,因为有两个原因:首先,得知我已从疾病的痛苦中解脱,你会为此放下心中的一块巨石。其次是,既然我是个佛教徒,且忠诚的遵守五戒,因此,你知道我的下辈子不可能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
  ●
  佛家确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而是在轮回中另一生命的新生,然而,倘若阁下不想再轮回一次,就必须除去求生存的渴望及其他淤积在心中的污秽。
  死亡是无可避免的
  这有点矛盾,虽然我们常看到死亡带走多少人的生命,却很少停顿下来自省,自己其实也快成为死亡的牺牲品了。由于对生命的眷恋,我们无法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事实上死亡是必然的。我们喜欢把这种可怕的想法尽可能丢的越远越好——欺骗自己死亡是多么遥远的事,毋须庸人自扰。但是我们应培养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现实,随时准备好去面对现实,死亡是存在的,而且随时随地均可能发生,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样才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我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但总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一想到死亡就感到十分害怕.怎么办?
我以前也是,那是小孩子的时候,但是现在没了,那还是很遥远的事,要怕也要再等个N年以后,N年以后再想到这个问题的话我会告诉自己我要上天堂啦,现在世界上有那么多死于非命的人,他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那样的离去,生命无常啊,我们应该感谢我们还活着,而不是要害怕那遥远的死亡,把焦点转移到活着上,思考怎么样活的更有意义吧
回答数:24979
,因此他要用所有时间想一切办法来克服它)
所以,我认为,克服方法是培养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美妙看法,你对所有一切的看法,终究会影响你对死亡的看法,譬如说你应该学会乐于助人啊,学会快乐啊等等,然后就会影响你对死亡的看法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我祝福你!!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青少年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_百度知道
问:青少年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权威医生回答
来自哈尔滨公安消防医院(二级甲等)
死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呀,每个人都是要死亡的,就好像每个人都要有18岁,18岁,38岁....一直到老去,死亡的话只是人生生命的终点,有句话说的话,把握现在,生命的价值其实就是珍惜现在,死亡是恨遥远的事情,它不由我们所掌握,所以也没有必要为之烦扰,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题分析:
你好,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主要特点是...
指导意见:
你应该考虑心理治疗,余光恐惧和你不自信有关系,怕别人看法,一直活在别人...
你好,死亡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事情,这是生命的终点,区别只是早晚而且,即使你再恐惧...
指导意见:
尽量用中医中药调理情绪,活血化瘀,清热涤痰,醒脑开窍.从根本上 解决 病症。...
这种恐惧,其诱因完全是你的内心感受,也因此要消除这些困扰,也只能从改变你自己的内...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如何克服死亡恐惧症
招生简章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如何克服死亡恐惧症
  害怕死亡,仿佛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怕死的情绪不会表现的很过分,而是一种合理的害怕,然而有的人非常害怕死亡,以至于到了近乎病态的程度,这样的话,就是“死亡恐惧症”的表现了。   精神康复网恐惧症专家指出,死亡恐惧症的出现源自怕死情结,所谓怕死情结是指人对一切事物的惧怕心理,是恐惧障碍的心理根源。“死”非单纯“死亡”之意,泛指对“自己”的一切伤害,“死亡”是其极端状态,怕的虽不一定是“死亡”,但通归于怕死之类,故称为怕死情结。那么如何克服死亡恐惧症呢?专家建议死亡恐惧症患者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改变对死亡的错误认知   患者需要认识到,引起恐惧的不是可怕之物,而是自己的怕死情结,不是怕鬼,而是怕死,世界上没有可怕之物,都是自己吓自己,因为怕死才觉得可怕之物可怕,一切可怕之物在不怕死面前就都变成不可怕了。   2.了解心理疾病的逆反性规律   蝼蚁尚且偷生,人都乐生厌死,但不能光不想死,怎样才能不死?胆小鬼总是顺向地认为,怕死才能不死,不怕死就得死,其实是逆反的,越怕死越死得快,越不怕死越死不了,如癌症病人若是怕死,反而死得更快,而不怕死,反而活得长。   3.认识恐惧的危害   恐惧只是心理障碍,害怕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但害怕虽是假,害人却是真,害怕的害处数不胜数,概言有二:一是降低人的能力,消灭人的本事。只要害怕了,再有本事也没本事,再有能力也没能力。二是产生错觉,导致错误判断和决策行为。   4.寻找恐惧根源   恐惧是一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本质就是强迫性重复,潜意识来源于幼年时期的心理缺陷,必须通过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手段,挖掘出幼年时期的心理缺陷,再通过移情等方法弥补之,方能消除强迫性重复,治愈心理疾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最新文化精华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 025---
中华心理教育网官方QQ群 ①
② 官方腾讯微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中华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陈炽弟兄近照
按理说,基督徒对&死亡&这个严峻的生命课题,应该采取的是一种毫无忌讳;又处之泰然的态度去面对。特别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集体潜意识中,自古以来,国人均隐藏着对死亡一贯悲观的看法; 民间也一直试图采用,各种巧妙用辞的方式去避开&死&这个字所带来的恐惧与威胁。惟独基督教的死亡观,原则上却能以属灵旷阔的视野,超越并突破中国文化对死亡感到无奈的困局。
因为无论从旧约到新约,从圣经真理的启示、主耶稣的受死与复活的真实见证,到使徒保罗对生死意义精深的阐释;处处都让信徒可以领受到人的肉身虽然会朽坏、会死亡,但我们在地上只不过是寄居者;信耶稣的人却有永生,死后且进入天堂,拥有与上帝永远同在的盼望和把握。因为耶稣基督已经成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保; 基督已经胜过死亡的杈势;衪的复活赋予信徒信心和盼望去面死亡、跨越死亡、甚至嘲笑死亡。
一如以下经文,不断印证了神的应许;且因着主耶稣完成了救赎, 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彻底明白我们生命的终极去向:诗116:15 ;约14: 1-3;约11: 25-26;林前15:54-57;林后5: 1-8;腓1:22-23。
以上节录的经文长久以来是我信仰的重大精神支柱。前几年我还写了一首诗歌《耶稣是永恒盼望》来颂赞神赐予人类极大的恩典, 让信徒不再被死亡的幽暗所笼罩。直到我去年在中国经历突发性严重中风,脑的两边出血,中间血管又栓塞,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的理性和心灵原来是那样脆弱得不堪一击,心中一片茫茫然,信心一下子跌到谷底。
最令我难受的是,当我与死亡正面相觑的时候,往昔信念中的那份洒脱、平稳、内心那份笃定、超然的盼望竟然在顷刻中完全消逝;而转瞬间却被死亡所带来使人感觉无限痛苦、恐惧威胁、无望的悲情所取代。许多日子,当我的病情很不稳定的时候, 脑子里总是感觉有一颗定时炸弹, 滴答滴答地分秒倒算着, 猜不出在哪时哪刻会爆发。
严重中风、身体还瘫痪的那段日子,有一位医生坦白告诉我说:&即使是小中风也不能忽视,因为有了一次中风,就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四次。像你罹患中风的高危险群尤其需特别注意预防与治疗。&
这是我,作为中风的生存者,和其他正在患重症的病人,每天都必须面对这种死亡威吓的现实景况;就是时刻都会经历到肉体上的折腾、情绪的低潮、心灵上的枯干,和内心存着痛苦的死亡恐惧体验。
葛培理牧师说过,基督徒也免不了会害怕死亡,死亡并非常是&美好的大解脱&,而是把人隔离的仇敌,死亡带有神秘性。它的对象并不分年幼与年长,好人与坏人,基督徒或非基督徒。&
靠主才可以坦然面对
我现在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苦难或死亡临到的时候,我竟然是那样的缺乏勇气,也缺乏充足信心去面对。是的,我的心灵,在死亡张牙舞爪的威吓下,显然变得十分的脆弱。当时躺在ICU病床上的我,脑海中,老是充塞着各种各样纷杂的思绪;不知道在那一瞬间,我会被强迫与亲爱的人分离,还有自己生活和事业被强行中断所带来的痛苦与惶恐。我不能再自欺,在神面前,我必须承认自己的软弱;而且接受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这一件事实。
因为面对死亡而能完全超脱的人实在很少、很少,包括基督徒在内。
尽管医疗技术和止痛药剂迅速发展,却没有人找到一种减少人对死亡恐惧的方法。这恐惧并非新近出现,而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心灵通病。连圣经中的大卫王,这位公然对抗巨人歌利亚的勇敢少年,这位追赶敌人并毁灭他们的君王,面对敌人终日被追杀时也经历到无比的恐惧:&我心在我里面甚是疼痛,死的惊惶临到我身。恐惧战兢归到我身,惊恐漫过了我。&(诗篇五十五:4-5)
只要是血肉之驱,我们都会害怕失去所珍惜所拥有的东西,害怕失去家人和值得留恋的事物。在这光景下,我们不容易单靠自我的意志能力来掌控病情的发展和生命的去向。惟有从掌管生命的主那里支取力量,才是克服对死亡恐惧的最佳途径。
记得今年1月24日清晨快到6点, 当天是主日, 窗外还是一片阴暗,室内也很寒冷。当我醒过来的一刹那,我就马上经历到那般惊心动魄的事。那时候,我正想起床,但立刻就感觉到左腿开始慢慢地摇晃;在几秒钟之间,腿脚肌肉颤抖的速度不断增强,而且迅速蔓延到左半边身体,跟着从左手臂到掌心也晃动不停;还同时感到左半边脸和眼帘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接下来更是感觉一股强烈的电流感从头部漫过全身。在头脑完全清醒、知觉与感觉都没有失去的状态下经历这种突发性的症状,令我惊恐莫名。我当时死劲想用右手按住左边手脚, 但都不奏效; 我于是想大叫起来,但喉咙却发不出声音,不过我还是拼命重覆地喊叫;直到妻子听见了我沙哑又虚弱的喊声。看到我全身在蜷缩抽动可怕的神态,她也慌张起来,抱着我马上向神祷告。&主耶稣啊!求祢救救我们吧!因为在祢没有难成的事。&过了片刻,我抽搐的身体才开始慢慢松弛下来,儿子也闻声冲进卧房, 立刻打急救电话。
送院途中,我回想到中风后医生所说的话。我反复猜想自己是否经历第二次中风呢?为什么神把我从死亡中救出来,现在又把我摔下去?我会有比第一次中风更严重的后遗性吗?我那漂浮不定的信心, 在风浪中越发摇摆不定, 一点也没有把握, 整个思想都乱了套。
住院三天,经过脑部、心脉、血液等检查分析,报告终于出来了。医生告诉我不是中风,而是有癫痫现象,每次发作均起病突然,持续短暂,恢复较快,但有时可呈持续状态。并且医生再补充说:&但有一件事件,我们也找不出原因,就是你去年中风血管栓塞的8.5公分堵塞的地方,在扫瞄显示中己经完全疏通了,没有留下痕迹,所以你可以停吃薄血药,每天吃一片阿斯匹灵就行了。&
向医生道谢后, 我马上与妻子紧紧握着手向主耶稣献上感谢祷告, 也承认自已在信心上跌倒的罪, 知道人在生死关头的时候, 只有靠着主的大能大力才可以安然度过,再一次让我亲身经历到圣经所说: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 、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凡事祷告、不住祷告因此渐渐进入我生命中每一刻,成为像呼吸一样重要的本能反应。
固然,我也认识不少基督徒,因患上各种重症不得医治而离世的伤痛事实。这是神的主权,祂自己旨意和美意的施展,我也无法解释。但我却深切地体会到,无论在任何环境,只要有神的同在,或生、或死,人的心才获得真正的稳妥依靠和属天的平安与力量来面对一切的挑战, 尤其是面对死亡的威胁。
靠主胜过心灵低潮、心境孤绝
在我中风昏迷的时候,死亡并不可怕,因为诚如圣经所说,信主的人死了就像睡了一样, 直到号筒吹响, 信徒复活, 与主联合。其实,使我们害怕死亡真正的原因乃是在肉身尚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承受不住一连串因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折磨,例如晚期癌症病人所接受的各种手术、化疗、放射性治疗、和不同带有副作用的药物。这种死亡过程特别感到难受。
就像我现在每天服用防止癫痫复发的药物,其中的副作用会引致病人产生忧郁症,意志和情绪低落,严重者甚至会萌发自杀念头。即或有坚强求生意志的人,尚且会陷入这种的消极的精神状态,何况对许多信仰根基浅、内心又挂虑重重的人,死亡是何等令人生畏!不要以为信徒一定就是与别不同,能够超世独立。当面临绝症或重病的时候,基督徒同样也会经历否定、愤怒、消沉绝望等情绪波动的几个阶段, 跟不信的人无甚差别。
&死亡&对人另一种强大的威胁是使人感到孤单与隔绝。身患重病的人纵使有许多亲人围绕在身旁,有爱心的弟兄姊妹探访慰问之声不绝于耳;但每个人仍然必须独自面对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代表着与现象世界,和万事万物完全隔离的孤绝感受。回想起来,当我陷入这种孤单失落的情绪低潮时,我切切需要的是神的同在,并请衪赐我坚定的信心,确信祂话语的应许。&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
还记得中风后刚苏醒过来,神智尚模糊不清,也不知身在何方的时候,我却隐约听到耳边一阵阵轻柔读圣经的声音。稍后才认出原来是妻子握着我手,一边读诗篇23篇,一边又为我祷告的情景。藉着亲爱的家人,神宝贵的话语和自已向神发出的祷告呼求,我最终能突围而出,增强了自己的求生意志。虽然生死未卜,但内心却有说不出的平稳静谥,感受到神每时每刻都在陪伴着我经历这一场艰辛又险峻的局面。神的话带有能力, 也给人力量与安慰, 如果我们常常背诵, 就能除去心中各种恐惧、惊慌失措和孤单寂寞的情绪。
圣经内有超过500处与&害怕&有关的经文,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的经文这样多,以致我们经常都可以用一句,有时甚至可以用几句帮助我们去依靠神, 如以下其中一些的经文:启2:10
对于生活,我要求自己有一点不计较得失的从容与定力,我期待洗去铅华之后的质朴与善意。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微信(cngospel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备号-1 | 京公网安备31 (C)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克服密集恐惧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