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dna检测检测报告 请问这样正常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石理兰大夫本人发表
医生你好,我检查有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请问这样会...
状态:就诊前
你妻子化验过乙肝五项吗?假如没有抗体怀孕期间也不能注射乙肝疫苗。
你目前肝功正常,如果肝脏彩超也正常,目前不治疗。
当肝功中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2倍以上,HBV DNA载量高时,
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系统抗病毒治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我妻子做过五项检查,都是阴的。跟我是同天做的检查。
怀孕期间不注射疫苗。分娩后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感染。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现在我这样在用餐和生活用品上是不是要专用的呢?要独立存放才可以?还有就是在以后的性生活还能进行吗?
专用是最好的了,尽管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但密切接触的是亲人,万一传染上不是更麻烦吗!
当然乙肝也是性传播疾病,在你的妻子没注射疫苗没有抗体的前提下,用安全套就安全了。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石理兰大夫的信息
各种肝病,各型肝炎的诊治;乙型、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肝硬化、难治性黄疸及各种传染病的诊治、预防
石理兰,女,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6年。诊治各种肝病, 肝...
感染内科可通话专家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广州南方医院
北京佑安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
广州南方医院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请问这样的结果有问题吗? 乙肝五项检查,乙肝表面抗原0.05IU/ml,参考值就是&0.05;乙肝_百度知道
问:请问这样的结果有问题吗? 乙肝五项检查,乙肝表面抗原0.05IU/ml,参考值就是&0.05;乙肝
表面抗体35.74IU/L,参考值&10;乙肝e抗原0.350S/CO,参考&1;乙肝e抗体2.14单孩厕绞丿悸搽溪敞娄S/CO1,参考&1;乙肝核心抗体0.11S/CO,参考&1。
权威医生回答
来自南昌大学医学院
这个结果是正常的啊。乙肝表面抗原是阴性的,表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啊。
你的这个检查结果是有问题的,提示感染了乙肝,不过目前没有明显的病毒复制,一般问题...
你好,这个主要还是以抗体为阳性为主的,是体内已经有抗体了,不容易感染乙肝,可以查...
你好,你这个不是乙肝的,一般只要表面抗原是阴性的,就不是乙肝。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
你想问你是否已经产生乙肝抗体,那也就是说明,你近期注射过乙肝疫苗,希望了解效果?...
你好,这个检查结果提示全阴性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体检报告对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是怎么写的?
我的体检结果是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现在单位马上要体检了,请问这样在体检报告上是怎么写的?
09-02-01 &匿名提问 发布
乙肝方面的检查是乙肝两对半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序号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谷丙转氨酶 GPT 29.0 0.00-40.00 谷草转氨酶 GOT 27.0 0.00-40.00 这2个正常的就没事,其他的是太累的原因多.休息下就正常了,肝功能是看不出有没得乙肝的,要做个乙肝三系才知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照你们区的点卡价格来看,这个鞋子应该在350W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胆红素起源于血液里的血红素,当红血球破坏,所含的血红素转变成胆红素,由于此时的胆红素不具水溶性,因此称为间接胆红素,然后经肝脏代谢,变为直接胆红素入胆。这个过程中,若有任何问题发生,血液里的胆红素就会升高。即胆红素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脏的摄取、和胆汁的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引起。胆红素偏高的常见原因有溶血,胆道阻塞,肝脏疾病。误诊的可能不大,你只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原因。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高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胆红素增高常见于以下二类: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所以你现在重要的是,对出现的胆红素高,应该积极查清病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 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英文缩写TBIL或STB。  参考值:3.42~20μmol/L。  检查要求: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一般解释: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详细解释: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总胆红素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疽、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   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小于34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 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μmol/L。  病便参考:  1.生理性升高:新生儿黄疸。  2.病理性升高:  (1)胆道梗阻:可有很大升高;  (2)甲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3)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轻度或中度升高;  (4)胆汁郁积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5)急性酒精性肝炎:胆红素愈高表明肝损伤愈严重;  (6)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如Gilbert综合征可轻度升高。  3.病理性降低:见于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方面的检查是乙肝两对半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序号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好,如果是单纯的谷丙转氨酶高,而两对半检测为阴性的话,应该不必着急. 关于转氨酶的概念大体如下: 转氨酶大体分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组织中,而谷草转氨酶则存在于心脏及其它的组织器官中。 由于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如果释放的酶全部保持活性,只要1%的肝细胞坏死,便足以使血清中的酶活性增加1倍。又由于肝细胞内转氨酶浓度比血清高1000 ~5000倍,肝细胞内转氨酶也可由于此种浓度差而泄漏入血中。 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许多因素,如:急性肝炎、服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时,以及某些胆道疾病、心脏病时的心力衰竭,发热等等病症,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 单纯转氨酶偏高(肝功能异常)还不能确定是肝炎,确定患上肝炎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点才成立。即有肝炎的症状、体征(如低烧、厌油、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肝脏肿痛等)和临床诊断(如急性黄疸型、慢性迁延型等);血清转氨酶增高;病原学诊断(有抗甲肝抗体是甲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是乙型)。有些人单纯转氨酶偏高,不排除在检测前因饮酒过量、剧烈运动、上夜班、感冒或口服某些药物等因素干扰。 回忆一下你最近身体有不舒服的表现吗?如果没有的话,可不必着急,因为单纯的转氨酶升高是不能定性的。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去化验一下肝功,转氨酶还是有点高的话,就可以按以下方案治疗。 肝太乐片;每日三次、每次二片;维生素c片,每日三次、每次二片;以及护肝片(葵花牌的较好),等等。至于要服用的保护肝脏的药物,去医院看医生时,就会交代清楚的。 最后要请你放宽心,单纯的转氨酶升高对健康是没有大影响的。而且服用以上药物后定会很快痊愈的。 除了以上用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单纯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是不能定性的,有关情况上述已讲到,故你也不必太在意,要放松心情. 第二:饮食方面,目前还没有必要太在意去吃些什么,或忌口而不吃些什么东西,应按你平时所吃的习惯进行就可以了,当然了,要适当少吃些肉类,因为食用过多的脂肪,会造成肝脏的一些负担,而对降低转氨酶是不利的. 第三:如果有喝酒的习惯的话,此时应该少喝或者不喝,这样才能对肝脏的功能恢复,大有益处. 第四:要适当的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样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对肝功能的恢复,也是有益处的. 总之,依据你上述所说的情况来看,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要给自己精神上的压力.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到医院做肝功能的dna检测. 祝你健康快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长期稳定正常的话我建议是不需要药物治疗。因为如果治疗的话,也只是抗病毒治疗,既抑制病毒复制,并不能完全清楚病毒。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人,效果不好。而且,需要长期服药,因此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病毒数又会攀升。她需要保持良好心情,平时注意饮食,不要喝酒抽烟。不要有心里负担。如果查出是乙型肝炎(即肝功能异常),医生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的,而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肝功能很容易恢复正常。所以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轻信医药广告。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患者)的区别 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就是说感染了乙肝病毒,且肝功能正常并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就被称为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和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也包括在其中,也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患者)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功能异常者。如果查出是乙型肝炎(即肝功能异常),医生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的,而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肝功能很容易恢复正常。所以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轻信医药广告。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大、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对乙肝的恐惧。在文章前面部分罗嗦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达到消除对恐惧的目的。因为有近9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查出感染乙肝病毒前无症状而且能快乐的生活,一旦查出乙肝病毒感染后就不知所措和紧张,逐渐出现倦怠、纳差、肝区不适或多梦失眠;焦虑担心发生肝硬化、肝癌;担心传染给家人和亲友,从而妨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部分青年不敢结婚,许多妇女不敢怀孕。 在这里,首先谈一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焦虑。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是很低的。再说了,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同样有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医学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短时间焦虑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对乙肝病毒知识的了解,应逐渐消除这种担心和焦虑,应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习惯。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吸烟和喝酒。不吸烟和喝酒应该对所有人都适合的。 与此同时也应向普通人包括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普及乙肝知识特别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的知识,让普通人包括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了解乙肝,消除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恐惧(主要是害怕感染乙肝病毒)。让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谐的健康的共同生活。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1)、母婴传播,占45%;母婴传播主要是由于宫内感染、产时及产后传播(产后传播主要母乳喂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我国1992年才开始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因此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婴幼儿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通过母婴阻断技术(即婴儿刚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止母婴传播。此外乙肝病毒可通过父婴传播,其概率不高,而且母婴阻断技术同样可阻断父婴传播。在文章后有具体列子。 (2)、血液传播,包括乙肝病毒通过通过输血、注射、针刺等进入无乙肝病毒抵抗力者的体内;在此请大家不要公用剃须刀、牙刷等牙具。生活中应该没有公用牙刷的吧,但剃须刀特别注意,好多男士都有公用剃须刀的习惯。此外,还应注意到正规的牙医、纹身、穿耳朵的机构去接受服务,因为正规机构消毒措施较好。 防治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注射乙肝疫苗。特别是那些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而且接种乙肝疫苗价格并不贵,接种乙肝疫苗是在开始时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总共打3针。3针总共的费用大概100元左右。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而且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 孙刚 季广厚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年10期《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调查分析》一文中 统计结果显示89对婚前单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夫妻,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密切生活接触,单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与配偶抗体阴性(即无乙肝病毒抵抗力)至少共同生活1-12年,却仍有78对(89.6%)夫妻为单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因此夫妻之间乙肝病毒传播率仅为12.4%;这说明密切生活接触(夫妻间的生活接触算密切接触了吧)传播乙肝病毒的概率也不高。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建议 1、目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监测乙肝病毒和肝功能各项指标,一般是半年(6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吸烟和喝酒,喝酒会加重肝脏负担。 3、保持愉快的心情,要少生气。其实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不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六、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正常恋爱、结婚并生下健康的小孩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占45%,这意味着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他们照样可以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正常恋爱、结婚并生下健康的小孩。 如果男女双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就无所谓再预防感染。如果男女中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另一方只要接种乙肝疫苗就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注意接种乙肝疫苗需要6个月的时间,因为接种乙肝疫苗是在开始时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总共打3针。 我们平常所说的“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化验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呈阳性,这种情况下确诊患者为乙型肝炎大三阳,在潜伏期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病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数伴有乏力、呕吐、恶心、食欲减退,转氨酶偏高等症状。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肝脏损坏严重、症状明显,是乙肝大三阳目前共同的特点。 e抗原(HBeAg)阳性,是大三阳的重要标志,e抗原的存在表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大量的复制,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这表明乙肝大三阳患者不仅自身体内病毒复制强,而且这一时期病人极易对家人、朋友及外界形成传染,这一时期一定要对患者的食具进行消毒隔离,尽量避免他人接触到患者的血液、经血、汗液、乳汁等,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来讲,这一时期要及时早治,清除体内大量的乙肝病毒,促进e抗原转阴或向小三阳转化,即可降低传染性。 大三阳除了传染性之外,对肝脏造成的损伤程度也很大,患者体内病毒的不断复制会造成肝细胞渐进性碎屑化坏死,肝小叶遭到结构性破坏,肝功能失调,值得注意的是,大三阳患者肝功能不正常后,绝大部分将会发展为肝硬化。 及早治疗、清除病毒,这是使大三阳逐渐转阴的唯一途径。 大三阳患者获得转阴的机率较小三阳要容易,由于HBeAg(e抗原)是大三阳的重要标志,因此,促使HBeAg转阴,便成为乙肝大三阳治疗的关键,大三阳患者一般可服用清除病毒的药物,逐步控制乙肝病毒的过度生长繁殖,即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促使e抗原转阴或向小三阳转化。以在2002年首批被列入“健康金桥”重点工程项目的肝药?速立特?为例,部分大三阳患者在服用6~8个月后就出现HBeAg直接转阴,表明患者感染后的病程缩短,乙肝病毒的复制活动已基本中止,进入恢复期,如检查HBV-DNA是阴性,再持续服药3~5个月即可基本治愈。部分患者在服药6~9个月后或更长时间,由大三阳转变成小三阳,表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传染性由强转弱,病毒对患者肝脏造成的危害已相对大大降低。通过治疗后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患者,仍需进一步治疗。因为此时患者体内仍有大量乙肝病毒存在,治疗中更要抓住药品起效的有利时期,使疾病得以彻底治疗。· =============================================== 乙肝大三阳治疗方法 肝大三阳可以出现于乙肝的不同发展阶段,治疗方法和措施却有所不同: 1、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能始终正常,大多可以稳定在这一阶段,预后良好,一般不须治疗,此时用药较难奏效,多主张调养和随访相结合,劳逸相结合,不主张过多用药治疗和一味要求三阳转阴,各种抗病毒药物可能都难以有所作为。严格地说,病毒携带者尚不属于病人范畴,所以药物治疗也可暂不考虑。最新研究表明,核甘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或阿地福韦,可试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16岁以上者),密切观察3个月,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HNV-DNB)阴转,可持续用药1-2年,如果3个月内无效,可终止用药。 2、慢性迁延性乙肝病人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轻度异常,B超提示慢性轻度肝损害。治疗法则以抗病毒为主,主要治疗为拉米夫定,辅助药物为保肝降酶药。治疗目标是肝功长期介质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转,疗程为1-2年 3、慢性活动性乙肝表现为大三阳,病情较重,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显著。此时治疗法则以保肝防止肝坏死和抗病毒并举,保肝降酶药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目标是肝功逐渐趋于平衡,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逐渐阴转。肝功平衡后,可减少或停止药物,坚持抗病毒。 4、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代偿期或静止期的肝硬化病人(B超提示肝硬化,但肝功检查基本正常)。治疗法则以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并举,合用药物为干扰素或拉米配合软肝片。治疗目标是病毒复制指标阴转,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失代偿期或活动期的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主要治疗法则不是抗病毒,而是控制及防止并发症(腹水、胸水、出血、感染等等)、恢复肝功,待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事宜。 5、肝癌病人表现为大三阳,首要原则介入及外科治疗,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以目前的医术当然可以完全治好啦,不人怕,治病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不要把自己当成病人,要有坚强的意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直接写“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复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我想打乙肝疫苗,早晨没吃饭,去医院抽血做了检查,结果正常,请问仅凭这一项化验就能够知道有没有乙肝吗?
我想打乙肝疫苗,早晨没吃饭,去医院抽血做了检查,结果正常,请问仅凭这一项化验就能够知道有没有乙肝吗?
要打乙肝疫苗,需要在做别的检查吗 ?
结果正常是阴性,你必须注射乙肝疫苗,以防感染!
你想打乙肝疫苗,早晨没吃饭,去医院抽血做了检查,结果正常。
如果你做的是&二对半”检查,全部都正常,那说明你身体里没有乙肝病毒,但身体里也没有抗体。你应该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每次10μg,注射3次,这样就可以预防自己不再得乙肝。
其他回答 (1)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已被列入计划免疫项目,但是其接种普及率并不高,许多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非常有必要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二、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五、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六、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七、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八、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爱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九、如果在边远地区,尚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 

十、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采用注射2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出生后1、2、7月各注射1次)的方案,对于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97.13%。 
母亲HBsAg阴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以了,一般每次10μg,注射3次(出生后立即、1个月及6个月)即可取得满意的预防效果。 
学龄前儿童的接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抽血查HBsAg及抗-HBs,两者均阴性时再进行接种。另一种方法是不进行血清学检查,直接进行接种,采取0、1、6月各注射10μg的方案。 
由于成人中大多数已接触过乙肝病毒,易感者仅属少数,接种前应先检测HBsAg及抗-HBs,两者均阴性时再进行接种,可采取0、1、6月各10μg方案。 
如发生意外感染,应立即(24小时之内,越早越好)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IU/kg(成人200IU3~4支),2周后再按0、1、6月各10μg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其它疾病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