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或者南京 治疗心脏病比较好的南京中医药学院...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pdf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 研究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中医外治 经穴体外反搏 熏洗疗法 沐足疗法 耳压疗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R541 R256.2
A doi10.3969 .issn.1672 1349.2017.01.015 167213492017 01005306
心脏康复是为心脏病患者给予生理 心理 社会环
为对象进行治疗 主要有导引 体育疗法 音乐疗法等
境的支持 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皮肤 官窍黏膜治疗是指药物通过皮肤 官窍黏膜吸收
容包括临床评估 康复运动 优化的药物治疗 物理治
进入局部或者机体循环系统起治疗作用的方法 如敷
疗 心理康复治疗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指导等 心脏
贴疗法 熏洗疗法等 经络 腧穴治疗是指药物 手法
康复的益处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器械从外施于经络 腧穴起效的治疗方法 如推拿 艾
中医康复学以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 病因病机 气
灸疗法等 目前不少研究运用中药 针刺 艾灸 推拿
血津液学说等为基础 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按摩 药膳 太极拳 八段锦等中医传统手段和方式 针
为指导 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 主张辨证康复 形神
对冠心病 心力衰竭等病种进行了中医康复的有益探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扫描二维码
心脏病治疗
心脏病治疗
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心脏病治疗选择方式不同.药物治疗是基础,很多病用药物好好治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有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放支架,先心病也可以做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里最常见的如先心病.比较严重的冠心病可能需要开刀做搭桥手术.还有一些更严重的心脏病,比如晚期的有手术治疗、心脏移植.
治疗则相应有补气、温阳、滋阴、养血的差别;实证具...[]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发病频繁,发病突然,是危害生命的潜在杀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知道一些心脏病急救的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1、心肌...
第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心脏病药
密切观察所使用药的毒副反应,及时将之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作出处理,例如患者常用的强心利尿剂地高辛,如果服用后脉搏小于60分/...
通常心脏病治疗分为以下几种:
心脏病治疗一、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另一方面亦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
心脏病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疾病一般都追求治疗疾病的根本,其实得了心脏病不一定必须要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平时生活中通过中医也可以治疗心脏病,下面...
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心脏病患者朋友们来说,选对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法最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手术治疗心脏病比较多见,然而大家对先天...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就要及时的做好治疗工作,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疗好这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遗传因素而引发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患有心脏病,所以一定要及...
在临床上,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专家指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临床上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手术来治疗,但是,新生儿比较小,并不适合手术,可...
心脏病患者在日常除了要坚持治疗,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缓解病症。治疗固然重要,但是预防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心脏病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的...
心脏病近几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患病率持上升势头,给人们的健康状态造成很大的威胁。那么,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尽早,而且还要保证治疗方法正确有效。根据这些,我们...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都很渴望疾病能够早日的进行治愈。而由于心肺关系复杂交错,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心脏病的出现,所以,心脏病在治疗的时候也是比较缓慢的,那么,心脏病最...
中医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一般为:
心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1、心脏病患者,通过肺动力带动心动力,可达到治疗心脏病的目的,甚至能够防止心梗意外...
心脏病发作对患者和家人都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心脏病这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疾病,一定要及时有效地治疗。千万不要是病情拖延,发展恶化。那么治疗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哪些:(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
很多人都爱抽烟和喝酒,但是这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是有害的,心脏病的发生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因为大量的喝酒和抽烟造成的,很多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心脏病的出现,所以我们要...
先天性心脏病是生下来就已经存在的疾病,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对家长的心理造成影响,它的治疗方法唯有手术,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任医师&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概述】  &&&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国内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以心脏瓣膜病变最为显著,亦称风湿性心瓣膜病,或简称风心病。轻者多无症状,较重者则在劳累后出现心悸、气促伴咳嗽、咯血或粉红色痰等。体征则与所损害瓣膜有关,本病各瓣膜损害率,以二尖瓣最高,可出现两侧面颊大片紫红色的二尖瓣面容及心尖区杂音等。本病现代西医治疗主要是改善心功能,控制房颤及选择适当病人进行手术。&&& 现代明确提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文章,始见于1957年[1],采用单纯针刺之法,广泛选用与心脏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60年代,则很少有人作进一步尝试。广泛开展治疗本病是在70年代初,除了体针之外,尚应用耳针、电针、穴位埋植以及挑治等。主要对象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现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体征的缓解也有一定帮助。配合药物治疗后,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80年代以来,尽管所积累的病例数虽不如70年代,但工作则更加深入。取穴逐步趋向精简和优化,观察指标则不断多样化。不仅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还选用了大量生化指标,诸如cGMP、cAMP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等,从而使得临床观察更为细致和科学。已发现,用于本病的主穴内关穴,对心功能改善有效,但对风心病人的心律紊乱,效果并不满意。还发现,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以气滞血瘀型的效果最佳。&&& 治疗,从总体上来说还只能作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在重症病人中尤其如此。但是,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已通过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得到了证实,而改善本病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疗效也基本上肯定,因此,无疑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总结并颇有前途的疗法。&【治疗】 &&&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足三里;2、心俞、三阴交。&&& 配穴:胸闷心悸加神门、通里、膻中、心脏点,下肢浮肿加阴陵泉,呼吸困难加肺俞、列缺,肝脏肿大加肝俞、太冲,水肿加水分、肾俞、复溜、腹胀加天枢、气海,咳血加肺俞、孔最,纳差加脾俞、膏肓。&&& 心脏点位置:少海穴下5寸。&&&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一组,两组可交替轮用。配穴则据症选取1~2穴。内关穴,双侧同时进针,针尖略向肩部方向,并作提插探寻,使感应向上放射,同时捻针,以中等刺激量,捻转幅度120°~180°,频率80~100次/分,捻转2分钟后留针。心俞穴,选准穴位后,在旁开3~5分处进针,针体呈45°角刺入,并缓慢进针1.5~2寸,针尖遇有抵触感(触及横突根部),将针提起1~2分,略作提插捻转,当产生由背向胸前传导的麻胀感、闷压感及揪心感时,作轻刺激量手法,手法操作同上。余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手法为捻转结合小提插。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可施行括针术,即以拇指甲轻括针柄数下。开始可每日或隔日1次,待一疗程后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采用评分制。胸闷、气急或心悸好转一级各为1分,失眠、胁胀、胸痛、浮肿消失各为1分,肝肿大它们小大于1厘者为1分,心功能好转一级为1分。显效:上述分数总合>4分者;有效:上述分数总合在1~3分之间者;无效:上述分数总合不到1分或死亡者。&&& 共治疗174例。按上述或类似上述标准评分,显效63例(36.2%),有效93例(53.4%),无效(包括死亡)18例(10.4%),总有效率为89.6%[1~4]。发现疗效明显者,X线示右上肺静脉扩张较前减轻;超声心动图示EF下降速率较前增快,左室舒张期内径缩小,PEP/LVET比值减小,cAMP增高,cGMP亦轻度升高;原皮质醇分泌增高者降低,原降低者增高[5]。另外,用腕踝针治疗各种心脏病并发房颤,结果以风心病并发房颤的疗效为差[6]。&&&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心、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配穴:肾上腺、小肠、风湿线、交感。&&& 风湿线位置:位于 耳舟中,自锁骨穴至肘穴间连线,本穴呈线状。&&& (二)治法&&& 每次取2~3主穴,1~2个配穴。开始可以针刺为主,体质强者针双侧,体质差者针单侧,并接通电针仪,以密波刺激,开始刺激强度宜轻,以后逐渐加强,时间为45分钟左右,随症情好转,延长留针时间。当病情趋向稳定,可用磁珠(380高斯)贴敷配合针刺,即一耳针刺,取针后在另一耳贴敷磁珠。方法为将磁珠先置于0.7×0.7厘米见方之小方块胶布中,于所选穴位测得敏感点后贴上,并作按压。值得一提的是,对本组处方中主穴心穴的位置,有不同意见,有认为在原心穴之偏内上或偏内下部位,有认为在耳甲腔最凹处[7],须作仔细测定。耳针在心衰期间或治疗初期可每日1次,待症状改善后,可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穴位据症情变化而更换,以3个月为一疗程,停针7天,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115例,治疗前心力衰竭Ⅱ度和Ⅲ度者共88例。Ⅰ度心衰27例。治疗后,心力衰竭Ⅱ度和Ⅲ度仅6例,Ⅰ度心衰34例,死亡6例,而其他69例心功能恢复。同时劳动力也得到了恢复,治疗前115例中,全休77例,半休28例,无1例全班;治疗后,除6例死亡外,全休5例,半休44例,全班达57例。表明耳针是有一定疗效的[8]。&&&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郄门;2、间使、心俞、肾俞、脾俞。&&& 配穴:分2组。1、神门、心、交感、肾、肺、肾上腺(均为耳穴);2、阴陵泉、阳陵泉、曲池、外关、丰隆、神门、中脘、足三里、肺俞、三阴交、太冲。&&& (二)治法&&& 主穴行穴位注射。在本病发作期,选第1组穴,以5%葡萄糖液2毫升加丹参注射液2毫升行交替注射;配合备用第1组穴(耳穴)行耳针治疗,每次选3~4穴;在症状改善后,则改用第2组主穴行穴位注射,每次取2穴,药物同上;同时以配穴之二组穴行体针及有针治疗,每次选2~3个体穴和3~4个耳穴。选时宜辨证,如抗风湿用阳陵泉、阴陵泉、曲池;强心安眠用神门、三阴交等。另,如有风湿活动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毫升,心衰用辅酶A100单位行穴位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423例,显效54例,有效292例,无效77例,经10余年随访观察,总有效率为82.7%[9]。&【主要参考文献】&&& [1]方云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30例介绍。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7;(9):35。&&& [2]黄友德。新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4例的临床体会。新医药学杂志& 1973;(10):17。&&& [3]王樟连。针刺治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4;(5):55。&&& [4]钱黛华,等。针刺内关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疗效的探讨。中国& ):8。&&& [5]邬亦贤,等。针刺内关穴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及机理探讨。中医杂志& ):49。&&& [6]唐相林。腕踝针治疗心房纤颤,30例。辽宁中医杂志 ):38。&&& [7]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8]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耳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15例疗效分析。新医药通讯& 1973;(1):9。&&& [9]俞锡铮,等。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423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11):1。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性别:男女
咨询内容:
中医针灸热文排行
疾病咨询电话:021-
疾病咨询QQ: 投诉邮箱:
友情链接合作qq: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号 && 鲁卫网审(2010)第006号接到领导的任务,要写一本关于心脏病的中医科普书。一开始我很高兴,受到领导的重用,对我们小老百姓来说难免要高兴,但高兴的认真思考了几天之后,我明确的感到这是个艰难的任务。
为什么呢?
中医和西医看待疾病的方法截然不同。
西医认为:扁桃体发炎是细菌感染,用几天抗生素就治好了(大明星李冰冰在 澳洲治不好,高烧39℃,拼死飞回祖国治疗,咱也不知道为什么);
中医认为:扁桃体发炎是膀胱经有火,少商穴放血或者大椎穴放血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几乎是几秒钟之内见效。就算不用针灸,改用中药,也很快,明清时期有个名医叫陈世铎(约
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活了80岁),他有个方子 叫“破隘汤”,我经常用,基本上是喝完15分钟就见效,就感到嗓子眼里“咕噔儿”一下病就没了。
但是西医的感染大家都能理解,中医的膀胱经人们看不到,不好理解。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中医和西医老是互相攻击!
有些西医说中医是骗子(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确实不少),有些中医说西医是打着科学的旗号瞎搞。
我自幼学习中医,还算有两把刷子(真正的高手要么是全身挂满刷子,要么是手中无刷、心中有刷);
我还比较刻苦地学习了西医,成为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学生。在很多年前,就在北京的大医院,天天做支架、做射频、做起搏器……
可以说,我对中医和西医都有些粗浅的认识,但是治病首先要分析病。怎么分析要有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必然要引起争论,两边都是熟人,实在不好下手。像“脉诊验孕”那样的事情,我实在是不想凑热闹。
此为第一难。
预知后面几难,请看下一篇。
本书作者:马宝琳
特别提醒:
本文取自马宝琳新书《中医治心脏》。
转载或摘录任何文字请注明“版权归作者马宝琳所有,来源马宝琳著作《中医治心脏》;转载仅作分享,勿作其他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6-05-30 16:47
上一篇说完第一难,本篇继续:
西医在中国快速(注意用词)发展了100多年了(咱就从协和医院的建立开始算吧,实际上协和不是第一家,但名气大), 教育了4-5代人。尤其是现在的50岁以下的人,几乎就是学着英语、仰望着美国、接受着一点一滴的西医教育长大的。我这还是指不是学医的人。
现在人们熟悉的病名都是西医病名,我如果不提西医病名,各位看官连我说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虽然是写中医,肯定连西医一块写。
此为第二难。
中医里的心和西医里的心不一样。西医的心就是你看到的心脏,中医的心除了你看到的心脏以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比如情志、精气神;另外,中医里的心肝脾肺肾关系非常紧密,都是连着的,心有病,可能同时要治肾。这就像你写一篇《论中国崛起之道》的论文,除了我们自己的经济文化军事以外,你必须要谈中国和俄罗斯、东南亚、日本这些邻居的关系。
稍微不留神,就写成《永乐大典》或《四库全书》了。
此为第三难。
左思右想,我确定三个原则:
第一是向理不向人。中医西医都是为了治病,略有争论对大家都有好处,理不辨不明嘛。如果理上实在不清楚,就写事实,牛顿发现不发现万有引力是牛顿的事,苹果一直都是往地上掉的。
第二是西医中医一起写,要不然读者看不明白。
第三是对读者要有用。要么能做个聪明患者,求医的时候自己多些思考(多写点道理和事实),要么学点小招数,少去医院(药方少些,因为中医需要辨证,自己乱吃别吃坏了,但经络穴位食疗……可以有)。
由于我只有两把刷子,离手中无刷心中有刷的绝世高手还差 30年功力,所以难免漏掉个一招半式。同时,由于这是科普书, 我力求用小说的写法,并不力求数据的100%精确。珠穆朗玛峰
到底是8848.43米还是8848.68米,对天下第一高的荣誉和人们攀登的难度一点关系都没有。
下一篇即将开启第一章,敬请期待哦~
特别提醒:
本文取自马宝琳新书《中医治心脏》。
转载或摘录任何文字请注明“版权归作者马宝琳所有,来源马宝琳著作《中医治心脏》;转载仅作分享,勿作其他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于:16-05-30 16:49
《中医治心脏》第一章这些秘密没人告诉你1
有些事不是黑幕,是业内公开的共识,但 没有人告诉你;
有些事不是秘密,但大多数人还不知道, 没有人告诉你;
有些事不是不愿意告诉你,是太麻烦,结果 还是没有人告诉你。
今天, 我告诉你!
――马宝琳
第一节 这才是医学的真相
1971年10月,屠呦呦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并且青蒿素这 个药卖了很多年。但是,如果今年屠呦呦没获诺贝尔奖,你还是不知道 (行善堂使用的、我独家研发的疗法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啊)。
所以,真相一直都存在,只是没有人告诉你,而你认为的真相往往是错的。 ――马宝琳
话说天下大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跟厄尔尼诺没有关系,和南极冰川融化也没有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大致上,政治清明则经济发达,经济发达则文化强盛(当然有钱了军事也厉害,军事就是烧钱啊),文化强盛的标志就是“我信我的话,你也要信我的话”。
医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如此。这里先不探讨医学到底是科学还是哲学还是文化,差不多,要不联合国怎么有个“科教文卫”组织?
医学上不是西医和东医,而是西医和中医,这事倒也简单。
因为东洋人在秦汉时期从中国学了中医以后,一直当做宝贝,并且认祖归宗的把中医叫做汉方医学。
当然也有插曲。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学习西方,顺手差点把汉方医学给灭了(汉方医馆被封,从法律上给“办”了)。但后来,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汉方医药又逐渐兴起(多眼熟的情景啊)。
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立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 即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日本人当学生是历来刻苦的,不但刻苦,还识货。人家现在用的全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方子,以及最好的饮片,也就是药材好。我们行善堂原来想从日本进货,后来发现不行,国家规定只能从北京的饮片公司进。这就不多说了。
不论中医西医,都是为了治病,有共同的目标,干嘛非要分个谁是正宗呢?
你说对了!
很久很久以前,西医和中医很多观点差不多,比如: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强调心与身(身心医学)、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虚实寒热表里),关注病人而不是疾病(整体论治),强调的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主动合作(医患沟通,共同努力对付疾病)。
另外,这老爷子还因地制宜用当地最常见的橄榄油治病(老 中医),他还会260个药方,肯定也是中药。因为这老爷子生活在 2000多年前(公元前460年―前370年),那时候没有X光,没有化学合成,没有不锈钢(做不了现在的手术刀),没有电(现在几乎所有的检查设备都要有电才行)。
所以,老爷子是个纯粹的“老中医”。
特别提醒:
本文取自马宝琳新书《中医治心脏》。
转载或摘录任何文字请注明“版权归作者马宝琳所有,来源马宝琳著作《中医治心脏》;转载仅作分享,勿作其他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于:16-05-30 16:53
《中医治心脏》第一章这些秘密没人告诉你2
上一篇我们说了西方,接下来。。。。。。
中国当然更厉害。
《黄帝内经》在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就写出来了,这本书可不是简单的橄榄油治病和260个药方,而是涉及医学、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
单说医学,也很厉害,因为这本书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
这本书现在书店里都有,写的也比较通俗,建议40岁以上的人都买一本看看。年龄太小的人对生活感悟不够深,意思能看明白,但道理领悟不了。
从中医的《黄帝内经》出现,以及差不多时代的西医之父希 波克拉底之后的2000多年,全世界老百姓的健康就是靠中国的中医和西方的(和中医观点差不多的)西医来保护。
历史到了17世纪,18世纪,19世纪,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这个改变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就在这三百年中。
这三百年正好是我国的清朝这段时间(清朝生于1636年,卒于 1912年)。
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西洋开始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研究了很多物理化学电灯电报,发明很多仪器设备,最主要的是枪炮火药,成为了列强!
医学上,他们学会了提取和合成。19世纪初期,学会了从植 物里提取有效成分;19世纪末,合成了阿司匹林!
当然,他们的医学生虽然还承认希波克拉底是他们的医学之 父,但医学方向已经变成了:仪器检查+化学药物+手术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现在的西医路子。
这种现代西医在清初的时候就传到了中国,但始终也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它效果一般般,老百姓不认,况且当时清朝在过小日子,这小日子有个什么特点呢?养生、预防、慢性病为主。事实上,晚清的中医是非常非常厉害的,有很多牛人,这
里暂且不表,您只要知道,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靠中医治病就行。
总之,就像电影《智取威虎山》里座山雕的口头禅一样,一个字:西医刚进中国时的处境无比艰难。
但这时候,鸦片战争打响了!
历史证明,多么灿烂的文化,也禁不住枪炮轰炸。
清朝一下子给打趴下了,人趴下不要紧,为了躲避子弹可以趴下,但是趴下的不仅仅是肉身,还有自信,自信被打没了!
你说你牛,那你为什么打不过人家?你既然打不过人家,肯定是不牛。你说的话肯定是不对的,你坚信的东西肯定是荒唐的!
这就像足球教练,你踢赢了,说的梦话都是经验;你踢输了,说的经验都是屁话!明明是同一个教练,前后的差异怎么就这么大呢?
其实,文化和军事往往成反比,最起码在冷兵器时代是这样的。
只要略微看看历史课外书,注意是课外书,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朝代,一般都是没文化的穷人率先起义,越穷越能打(敢玩命啊),打胜了以后恢复生产,开荒减税,鼓励生孩子,然后强盛,威服四海,然后文化繁荣。
什么是文化?就是吃喝玩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外加根据自己兴趣搞研究(包括医学研究)。
就一个字:一身武功,被文化废了!
然后被没文化的穷人打败,开始下一个循环。
光被打没了自信还不算,连续百十年的战乱也让西医大显身手,包扎、输血、手术、抗生素!抗生素就是神药啊!就连手撕鬼子的电视剧里照样需要青霉
素!就酱紫,西医成了神话。
这些还不足以让中医沦陷,因为老百姓千百年来就是靠中医治病,老百姓相信中医。群众的眼睛在涉及自身利益和感受的时候都是雪亮的。
但从民国时开始,很多说话管事的大佬就想立法灭了中医,要把不能打胜仗的文化垃圾全废了(医生又不是管打仗的,大哥你咋想的)。还好,没真灭掉(想想东洋邻居,多么的似曾相识啊)。
进入20世纪以后,情况基本更容易了解了,抗战、新中国、改革开放、买洋货、学英语……现在,西医进入绝对的鼎盛时期,所有的中医院也都西化了。
中医大夫,有;有中医思维的中医大夫,很少。
历史不能重来。我一直在想,当年郑和率领全球第一的无敌舰队下西洋时,如果不仅仅是宣扬大明威德“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而是所到之处就把他们直接胖揍一顿……
可能就把他们的工业革命打没了,或者晚上几十年、上百年,也就不会有晚清的八国联军进中国,世界的格局将有大不同,医学的发展史可能也大不一样。
因为,虽然科学是游离于政治经济的一种独立存在,但对科学结论的认识和认可从来都是依附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谁有钱、谁能打,人们一般都认为谁说的对,尽管这个有钱又能打的人不懂科学。
历史不能重来,但历史经常再现。
现在,国家鼓励中医发展,《中医药法》将在今年出台!
二十多年来,我不断的产生了很多困惑,
哥白尼为什么会被烧死?
牛顿为什么最后信了神学?
古代中国为什么会有不少百岁老人?
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是怎么治病的?
西医越来越高级,为什么人还是要死?
美国和欧洲的指南(医学治疗指南)观点截然相反,我到底听谁的?
现在太多太多的慢性病,难道就要吃一辈子药?
现在太多太多的病人去医院看病,但医院检查完了说“没病”,到底是这些病人“有病”没事跑医院说难受,还是医院看不出来?
到底是脑子想事还是心里想事,如果是脑子想事,为什么我们碰到“心事”时会“心累”,会“心塞”?
为什么胸闷胸疼、心慌气短,医院做了冠脉造影说没有心脏病,这到底有没有心脏病?
为什么冠心病放了支架还难受?
没有支架和搭桥的时候,心脏病治疗效果怎么样?
经过多年思索和临床实践,上述很多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我将在本书中一一道来。
特别提醒:
本文取自马宝琳新书《中医治心脏》。
转载或摘录任何文字请注明“版权归作者马宝琳所有,来源马宝琳著作《中医治心脏》;转载仅作分享,勿作其他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于:16-06-01 15:39
被系统删除于: 15:40:13
发表于:16-06-01 15:39
被系统删除于: 15:40:38
发表于:16-06-02 10:12
中医治心脏》连载之第一章第三节看病不是修机器1
人可以制造机器,可以把人比喻成机器,但人不是机器。
人有智慧,机器没有,智能机器人也没有智慧,只是把人的智慧放 进去而已。
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用修机器的思维治病,有些病可以治好,有些病治不好,有些病还 越治越坏。&&&&&&&&&&&&&&&&&&&&&&&&&&&&&&&&&&&&&&&&&&&&&&&&&&&&&&&&&&&&&&&&&&&&&&&&&&&&&&&&&&
――马宝琳
有时候,西医是治零件,而中医是治病人。西方医学经常是 手术很成功,但实在对不起,病还没好(我们尽力了!)!
得了病不可怕,就怕自己瞎折腾。有人说不是我自己折腾,是医院里就这么治的,高级的大医院让这么治,我只有听人家的。
这么想就错了!
病是自己的,钱是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怎么治也应该自己拿主意。拿这个主意不是非要学医,而是要靠自己动脑子(因为不同的大医院说的也不一样,中国的和美国的也不全一样,美国的大医院说的也不一样,现在说的和前几年说的也不一样)。
美国有个著名好莱坞女星,叫做安吉丽娜.朱莉,就是主演《古墓丽影》的那个大美女。
这位女星在2013年干了一件大事,就是为了预防乳腺癌,提前把自己的乳腺给手术切除了!注意:是为了不得乳腺癌才切的,不是已经得了!
美国的医学技术在人们眼里应该是很高的,现在我国的西医也主要是学美国的。美国的科技发达,可以查基因,医生给她查了个基因,说她以后很可能会得乳腺癌,建议她手术切除,结果她就咔嚓了!
美国的医生也不都是这个观点,这不,也有美国专家说为了 预防就把乳腺切了不对!
但这个明星现在上瘾了,还要为了预防卵巢癌,再把卵巢切 了!已经切了!
其实,到底这样做对不对,这个主意怎么拿,和学医没有半 毛钱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她以后还有可能得肺癌,还有可能得肝癌,难道都切了?她还有可能得心脏病,得这个病的可能性太大了,年纪大了就容易得,难道现在先把心脏切了?或者做个心脏
移植,换成个16岁的心脏?她以后还有可能骨折,因为她拍动作片啊,难道现在先往骨头里提前打上钢钉?无疾而终的人很少,她以后死于什么病现在不知道,如果想换零件,应该全身都换一遍!以后她还会死,难不成为了避免以后死,现在提前自杀了?
所以说,这个人演电影演得好,长得漂亮,是个全世界著名的影星,但脑子却不太好使(传说中的胸大无脑)。
从这个真实的例子我们也要学两招:
第一,美国的医生有时候也是胡说八道,而且说的也都不一样,自相矛盾;
第二,著名影星肯定找个有名的医生做手术,但这个医生只是个做乳腺癌切除手术的名医,是手术做得好,可能切的干净,皮肤缝的漂亮,不留疤,还顺手做个隆胸,但在这个手术该不该做的问题上,简直就是个庸医,说是个庸医都是夸奖他,说难听点就是害人!
大家首先要澄清一个认识,就是大多数医生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有着很高的职业素养的(这在闹非典的时候你就能看出来,那是豁出性命上前线),但是他们学的医学就是这么治病的,从本科到博士,从中国到美国,就是这么治,从内心深处就认为这么治才是对的(其实,西方医学并不反对中医,美国排名第四的
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在2014年1月正式开设了中医门诊,问诊费100美元。著名的《华尔街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事实上,很多西医大家都在反思这个问题(西医小家还没有反思,他们正在学习课本呢,只有一览众山小的大家才看得明白)。
发表于:16-06-03 10:09
《中医治心脏》连载之第一章第三节看病不是修机器2
在2014年5月17日举行的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上,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表示:“大家如果不走出生物医学(就是现在的西医)的怪圈,预防和康复都只会是一些美丽的传说,美好的梦想,不好实现的传说。只有理解医学,颠覆医学,重塑医学,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胡大一教授认为,现代医学如今存在很多局限和瓶颈,这是因为现代医学存在着先天不足。胡大一教授如此看待西医模式:
西医随着工业革命得以快速发展,作为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它用生物医学的观点寻找疾病的病因,希望从生物学的角度找到疾病的发病机理。随着科学研发越来越先进,成本越来越高的影像技术被用于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发出来,越来越好的手术被应用于治疗。
现代医学有着巨大的成就,比如二战期间发明的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后来发明的疫苗也使许多疾病被人类征服。胡大一教授说:“在面对传染性疾病时,现代医学很有成就感,而且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现代医学的成就,还挣到了更多的钱,让很多人投入到医疗行业中。”
但是,当人类面对非传染性疾病时,现代医学的先天不足就凸显出来了。胡大一教授表示:因为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所能够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非传染性疾病面前,现代医学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而且现在传染性疾病方面也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是还不够凸显。西医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西医的将来路会越走越窄。因为非传染性疾病中社 会因素更凸显,比如PM2.5,比如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都不爱运动了,出门就开车,两站路都嫌远。胡大一教授说:“我年轻时没有这么多汽车,上学都是走着去,看电影也是走路去。但
现在不行了,整个社会都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些社会问题会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大家都很焦虑,不是用生物技术能够解决的。”
胡大一教授认为,西医对社会心理因素不够重视,西医基本上是生物技术拜物教,就是崇拜技术。胡教授提到了曾经轰动一
时的“温岭杀医案”,“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病人表示很难受,比不做手术还难受,后来病人又去浙江看,去上海看,专家都说手术很成功,没有问题,但病人就是很难受”。
胡大一教授还举了另一个例子:病人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的很好,通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医生不相信。后来这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做了支架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响。
通过这两个事例,胡大一教授表示:医生最基本的素养是尊重患者的感受。他说:“医生是单纯用生物技术指标去判断,却不相信心理因素能够引起比生理疾病还痛苦的感受;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自己最有发言权,而不是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
“单纯的生物医学是死胡同,是西医的死穴,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模式”,胡大一教授下了结论。他认为,单纯的生物技术必然导致过度医疗,必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现在给医院配上警察,如果医院到处是警察,医院就彻底完了,说明医学一点希望也没了。有本书叫《颠覆医疗》,医学就需要“创造性破坏”。
在胡大一教授漫长的从医生涯中,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医疗纠纷,如果他开医院也绝对不要警察。
他说:“病人来看病,我处处为他着想,想着他能不能付起钱,让他尽早得到治疗,给他找最可靠的医生,以前有个病人有意见,我赶紧给他道歉,在安贞医院给他找了医生,安排了病
房,这样病人还怎么会闹事?”
发表于:16-06-04 09:02
《中医治心脏》连载第一章第四节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人有五脏六腑,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基本上脏是实心的,当然不完全是实心,只是相对的;腑是空心的,而且是真正的大空心。腑中的三焦比较特别,是把人分成上中下三块,大致上胸口以上的就是上焦,胸口以下肚脐以上的就是中焦,肚脐以下的就是下焦,实际上是个更大的空心概念。
这个三焦的概念不容易懂,但是很有用,什么时候有用呢?
开方子的时候有用,反正您知道这其中有道理就行了。
人的胳膊腿磕了碰了出点血,这都是外伤,没有大事。五脏六腑有问题就是内伤,老百姓和武侠小说中都说内伤比外伤严重,这一点不假。
尤其是五脏六腑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现在的大医院里,基本上是把脏器给分开来治的,尤其是外科,所以治疗效果不好。比如胆囊炎把胆囊切了,然后就一辈子脂肪泻,老是拉肚子,拉的臭臭里有油(吃的油应该是被胆汁消化的,但是胆囊没了就没法消化了,所以吃的大肥肉全拉出来了);有些冠心病患者,有便秘,上厕所的时候一使劲,心梗了,这也是心和大肠有关系的证据。所以五脏六腑都是非常紧密联系的。
其实西医也不是不知道五脏六腑相互作用。比如老慢支造成的肺心病,就是肺有问题导致了心脏病;比如心衰要密切观察尿量,一旦没尿了医生就害怕了,赶快用利尿药;再比如心房能分泌一种心房利尿钠肽(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正规西医研究结果),能有明显的促进排尿的作用。所以,不要以为排尿都是和脑子有关系。
我们治过一个房颤患者,北京大兴的,阵发房颤。他就是每次发作前就开始尿多,发作的时候尿更多,他每次房颤发作持续
2小时,这2小时里要尿6-7次,每次都尿的特别多,不颤的时候就特别正常,尿也不多,人也精神。我们的中医辨证也正好属于心气虚,而不是肾虚。经过治疗后,他首先是房颤发作的时候尿少了,然后才是房颤发作次数减少,然后不再发作。所以他表面上是肾的问题(按照一般观点,尿多是肾虚),但本质上仍是心的问题,是心影响了肾。
在五脏六腑当中,心是最重要的。《黄帝内经.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意思就是: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管着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心是储藏精神的地方,心脏器质坚固,外邪(一切损害因素)不能盘踞于内(所以心脏不得癌症)。若为外邪盘踞,心脏就会到伤害,导致神气丧失,一旦精神丧失,就会导致死亡。
所以,有病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气神没了,精气神要是没了说明人就不行了。
发表于:16-06-05 10:19
被系统删除于: 10:21:44
发表于:16-06-06 10:19
被系统删除于: 10:21:54
发表于:16-06-07 09:34
《中医治心脏》连载第一章第六节:不要上了体检的当(1)
一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精气神),谁见了都能看出来这棵树很健康,谁见了都很喜欢。
喜欢的后果就是呵护。
围着大树转几圈,看看有没有虫子,没有。还是不放心,拿着放大镜看三遍,还是没有虫子。把树根下的土挖出来,检查一下树根有没有虫子,还是没有。
外皮上没有虫子,那树干里面有没有虫子呢?
新设备来了!
给大树做个CT!
结果发现树干里面果然有虫子眼,还有虫子!
这还了得?!
必须治疗!不然虫子越来越多,早晚会对树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在CT定位下用电钻钻个眼,直接通到树干里面的虫子眼位置,然后把杀虫药打进去,打完了以后用水泥塞到里面,这样就把虫子杀死了,虫子眼也堵上了,钻的眼也堵上了!开心。
结果,杀虫药对大树也有损害,水泥阻挡了树干里的运水通道(当然不严重),树的某个枝桠开始叶子发黄!
找原因。给大树来点解毒药,抵消杀虫剂的毒;再来点营养药,弥补水泥阻挡造成的局部营养通道受阻。大树在生长,水泥不会生长,过了几年水泥封堵的虫子眼又有缝了,虫子又爬进去了,然后把水泥弄出来,重新灌……
树到底因为这个呵护活的更加健康了还是更不健康了不好评价,但是一直被折腾是真的,给树做呵护的公司发展壮大了。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要不要无限仔细无限微观的去检查他,这是个问题。
《古墓丽影》和《功夫熊猫》的那个大美女安吉丽娜.朱莉,做个基因检测,怀疑以后可能得乳腺癌,就咔嚓一下把乳腺切了,又怀疑可能以后得卵巢癌,又咔嚓咔嚓把卵巢切了!我这个只有两把刷子的人用脚趾头一算,她肯定要在以后的某一天会死去,那咋办,提前切哪里?
体检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是项目太多,没有用。现在很多正规公立医院也做体检,包括全国著名的大医院,我们见过很多患者拿着厚厚的一本书(16开报告装订成书,好几十页)过来求医,什么项目都有,反正你能想到的全身上下都查到了,各种检查,各种报告。为什么还来我们这里呢?病没好。好几百项报告,其中有用的没有几个!中老年人查微量元素?你只要正常吃喝,什么也不缺,你要是根据化验报告来确定吃什么,就被弄晕了,好几百项,一会这个高,一会那个高,天天吃胶囊得了。
第二是有些看起来有用的实际也没有用。比如现在医学界公认的宫颈糜烂不算病,不需要治,但这些年来有多少人都被治了?!已婚女性绝大多数都有宫颈糜烂,本来就是个正常现象,非说是糜烂,患者一听糜烂那还了得(再加上已婚女性很多都有妇科病),马上治!结果白治了。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绝大多数没有胃病的人,胃镜检查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只要不太瘦
的成年人,B超检查绝大多数都是脂肪肝……
第三是医生的脑子永远比机器重要。现在机器也多,如果医生不动脑子,所有的机器检查都做一遍,就要装订成厚厚一本书;反过来讲,如果医生不动脑子,你就是做上两本书也没有
用。化验检查是死的,还需要人脑分析。
举个例子,1995年我在CCU(心脏监护室)值班,收了一位胸疼的患者。严重胸疼,出汗,诊断为冠心病(怀疑心梗),从急诊收进来的。心电图不太典型(有变化但还不是特别像心梗),但心梗的心电图也不是一发病马上就出现,这个人到底是什么病呢?查体的时候发现血压高,足背动脉搏动很微弱,怎么分析呢?第一严重胸疼,肯定是有病;第二血压高,疼痛也可造成血压高,但不管什么原因的血压高,脉搏都应该有力;第三他脚上的动脉搏动没有力。为什么胳膊上血压高而脚上脉搏没有力呢?最大的可能是通往脚上的血管堵了,但没堵到胳膊上,加上有胸疼,这个位置应该在胸部!
最大的可能是什么?
发表于:16-06-08 09:03
《中医治心脏》连载第一章第六节:不要上了体检的当(2)
主动脉夹层!
这个判断最符合逻辑。所以,查完体先建个液路(输液,就输一瓶盐水,慢点,不为了治疗,就为了万一抢救好用药),治疗冠心病的药一概不给(冠心病的药基本上都是活血的,用了会起反作用),马上叫床旁超声(不让患者下床了,避免危险)。
床旁超声几分钟就过来了,一查,就是!
主动脉夹层!
如果不动脑子怎么办呢?
反正看起来像冠心病,急诊也是怀疑冠心病,那就做冠脉造 影、心脏CT(当时还没有心脏CT)、心脏超声、抽血查心肌酶、大生化……如果来得及再做个胃镜,排除一下胃穿孔(虽然就靠临床经验就能排除胃穿孔,但人们不是信机器嘛,万一经验判断失误呢)……
所以,有的时候患者不能怪过度检查,也不能怪过度医疗,这叫周瑜打黄盖。就像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别有
坏毛病,一方面不让老师管,不像60-70年代的人小时候,那时候老师经常体罚(古代也是,戒尺就是用来打手心的),家长也都能接受。那批人小时候又穷,又挨老师揍,现在也大多成了国家的中坚力量,反而是现在的小孩子,自杀的挺多。
那么要不要体检呢?还是可以做,但别当成圣旨,也别做那么多。
有一名叫理查德的美国家庭医生,在中国经历6次体检,然后他抛下这样的话:
中美两国体检的区别:相信仪器还是相信医生
中国人对于体检的热情,时常令理查德这样的外国医生感到 惊讶。在中国,体检就像流水线一样,分门别类地进入各种B超 室、CT室,也就是说,体检大多是由仪器来完成的。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家庭医生,而中国的医生被训练来治疗疾病,而不是帮助
人们如何预防疾病。
美国人也会有年度体检,但他们没有像中国那样的一个巨 大体检套餐。美国人先去找自己的家庭医生聊一聊,然后根据医
生的建议,决定检查项目,通常是一些胆固醇、血压、血糖的检 查,没有人每年必须要做心电图(Electro
Cardio Gram)、CT、
在国外,体检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并要求提供体检者 的个人资料,包括基本情况、病史、用药史等。随后,体检中心会给体检者一份详细的回执,包括为其量身定制的体检项目、精
确到每一个体检项目的体检时间表,以及饮食、穿着等方面的注 意事项等。体检结束后,医生不仅会告诉体检者身体存在哪些问
题,还会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带来怎 样的后果,以及日后应该如何调整生活方式等。
理查德认为,中美两国的体检最大的不同是,在中国的体检 文化中,做一项项的测试要比和医生交流重要得多。这是非常悲
哀的,中国人不相信他们的医生。而医学专家介绍,其实数据的 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设备的检查只是一种“横断面的检
查”,包括抽血、做彩超、心电图都只能反映身体那一瞬间的状 态,不能说明之后的问题。
你看,连西医鼎盛的美国也不这样(美国用抗生素也不像中国这么猛)。
其实,体检就类似于现在的早教机构,体检用的是“早查早治,晚了就不好治了”;早教机构用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网上有很多文章在反思这件事,德国日本的孩子都没像中国这样从小就使劲背书考试,中国这么多年的高考状元也都几乎没有混好了的(按照通俗标准,当官、发财、成为大学者,不是我俗,而是当年不想让他们输在起跑线的父母的希望)。
发表于:16-06-10 11:45
被系统删除于: 11:46:16
发表于:16-06-10 11:47
第二章中西结合看心脏&越看心里越敞亮
现在人们脑子里全是西医病名,所以,我不得不谈西医;
中医理论太玄妙,人们看不懂,所以,我不写太多中医理论;
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要辨证,所以,我也不能在书里开方子。
中西结合看心脏&越看心里越亮堂
但是,&我能让您更了解这个病,心里亮堂一些。
&&&&&&&&&&&&&&&&&&&&&&&&&&&&&&&&&&&&&&&&&&――马宝琳
第一节&心跳不停战斗不止,&心脏就是个建制完整的战斗部队
打赢一场战争需要若干有利因素凑在一块儿才行,单纯的把汉阳造&换成火箭炮不见得能打胜仗。
同理,治疗心脏病也是一场战争,要处理多个矛盾。如果没有整体观和大局观,而是迷恋于端炮楼炸碉堡,那就是炮楼端了,鬼子还在(手术成功了,病没好)。&
&&&&&&&&&&&&&&&&&&&&&&&&&&&&&&&&&&&&&&&&&&&&&&&&&&&&&&&&&&&&&&&&&&&&&&&&&&&&&&&&&&――马宝琳
心脏在一生当中都在为人体供应血液,一刻不停,当人进入梦乡,胳膊腿都在休息,胃肠也在休息(半夜里起来吃饭的不多),肾脏也在休息(夜里尿少),但心脏还是在不断的跳动。&当然,夜里心脏跳的比白天慢一些,大概每分钟慢次左右。可以说,心脏是真正的战士。
但如果仔细研究心脏,你会发现,他不是一个战士,他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战斗部队,而且建制完整。
一支部队要有哪几部分?
发号施令的,通风报信儿的,冲锋打仗的,做饭的,押运粮草的,最后还有督战的。
心脏有神经、血管、瓣膜、肌肉四大组织。
1.&神经是通风报信的传导系统,负责把命令传到整个心脏,让&心脏正常跳动,是信息部队(古代的传令兵、近代的电话班、现在的信息部队)。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司令是谁?司令叫窦房结,他是心脏最初放电的地方,一切命令都是从窦房结发出的。我们常听到说“窦性心律”这个词,什么叫窦性心律,就是从窦房结这个司令那里发出来的命令导致的心律,是正常的心律。
2.&血管是输送营养的,是后勤部。
3.&心肌是负责收缩的,是干活的,是战斗部队。
4.&瓣膜是防止血液回流的,让心肌收缩时血液打向全身,而&不是回流,是督战队。
心脏的战斗任务就是,要一直给全身供血,要一直跳,但只是跳不行,要跳的全身都满意才行。如果跳得不好,老百姓就会造这个“君主之官”的反。
全身怎样才对心跳满意呢?
第一,每次心跳都有足够的血射到全身,注意是每次,你三次少两次多整体拉平不行。
第二,要有规律的匀速的跳,一会快一会慢不行。
第三,要执行司令部的命令,假传圣旨的不行。
下面我们说说,这支建制完整的部队是如何战斗的。
首先,司令部(窦房结)放了一下电,下达一个命令。
命令通过电话班(心脏神经)往下传。为什么往下传呢?因为司令部通常都是在山头上,在最高处,窦房结也是,他在心脏的最上方。往下传的不是鸡毛信,而是电流。
电流传到心房,心房的肌肉就收缩(谁被电一下都会缩)一下,血就从心房被挤到心室,这时候电流跨过心房和心室的交界(医学上叫房室结,是个容易闹事的地方),继续往心室传,这时候血液也流到心室了,心室被电了一下,也收缩,血就被射向全身,胳膊腿就有血液供应了。
如此反复严谨的操作,这一次完整的战斗就完成了(当然,心房不收缩的情况下血液也是从心房流到心室,一旦冲锋开始,部队轻易也停不下来,但心房肌肉收缩挤这一下还是挺重要,说到房颤的时候咱再详细介绍)!
这就是一次心跳。心脏就这么一直跳。
那么问题来了
要是司令累了,发出命令太慢了怎么办?
或者司令过情人节喝了酒兴奋过度,命令脱口而出滔滔不绝,一秒钟下俩命令怎么办?
要是电话班水平不够,心房里的电话线接乱了怎么办?
要是房室结的地方假传圣旨怎么办(房室结是咽喉要道军事重地,历史证明这种地方会经常出事,比如吴三桂引兵入关)?
要是地方不听中央指挥,经常自己当司令放个电搞个暴动起义的怎么办?
是啊!只要是司令人不好了,或者电话班把电线接坏了,或者有人假传圣旨了,或者有人干脆揭竿而起自己玩了,都会让心脏跳动的不正常,这叫心律失常。也就是心脏跳动的节律(注意&用词,是律,节奏的意思,不是率)失去正常。
要是后勤给养跟不上了,心肌没力气怎么办(每天冲锋陷阵的要吃饭,不吃饭就没力气)?
给心肌送饭的是血管。
对,这就叫做冠状动脉。
如果这个冠状动脉狭窄了(自古押运粮草就不容易,天下大雨山体滑坡粮道被阻,木牛流马过不去)怎么办?如果后勤部队失恋了受不了打击抽风血管痉挛怎么办?如果前方战士打的猛要比平时吃得多怎么办?
对,只要是心脏的后勤给养不够用,都是冠心病。
要是司令部电话班都没问题,后勤给养也没问题,但战士们好久不休息,有的受伤有的得病总体战斗力不行了,也就是心肌没劲了,从独立团(李云龙的团)变成了发面团,怎么办?
对,这就是心肌病。
古代打仗,有很多经典故事,比如背水一战。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算最狠的,最狠的是把队伍拉到城外,自己关上城门,城门楼子上架上机关枪,队伍只能死命往前冲,谁想后退?没门!这就是瓣膜的作用。
心室收缩的时候,为了让心室的血射向全身而不是退回到心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一个瓣膜要关上。这个瓣膜如果关不上,血就会往回流,全身血供就不够。
这就是瓣膜病。所以,心脏有四大组织,在总司令窦房结的号令下进行战斗,这四大组织是神经、血管、肌肉、瓣膜。
相应的,心脏病分为心脏神经病、心脏血管病、心脏肌肉病(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其中心脏神经病主要是心脏神经症和各种心律失常。
这是一支部队的全部吗?
为什么李云龙的独立团见到鬼子就高兴,见到鬼子就嗷嗷叫着往前冲,而程瞎子的团就不行?因为李云龙的独立团有亮剑精神,有魂儿,军魂,也就是有精气神儿。
心脏也一样。
《黄帝内经》说:“心主血脉”,同时又说:“心主神明”。
把心脏看成一支建制完整的作战部队,这就是心主血脉,这是西医的思维;
在此前提下(注意是前提,不是否定),还能看到这支部队的精气神,这就是心主神明,这是中医思维。
如果再考虑到部队要想把仗打好,还要考虑朝廷的政治斗争,考虑到天气变化(火烧赤壁实在是和部队能打不能打关系不大)等多种因素,相当于考虑心脏问题也要看肝肾脾胃大小肠,&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治。
两个月前,我们诊所来了一位岁的老太太,一个人从通州&骑三轮车(不是电动三轮)来的,骑了公里,她想治心脏病,说心脏多根血管全都以上的狭窄,大医院说支架没法做,连搭桥也没法做了,她自己偶尔胸闷,想用中医治一治。
老太太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我们医生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冠脉狭窄又这么重,千万别一个人到处跑,还是骑三轮,危险。
老太太说,这算什么,她们家因为拆迁正在闹纠纷,她经常一个人骑三轮从通州到崇文门交涉去,都去了好几次了,以后还要去。她认为自己的病没有那么严重,今天想治一治也是为了打官司她还要上。
所以,千万不要被血管狭窄吓坏了,只要有精气神儿,就说明这个心脏还不错。
得了病不可怕,就怕没了精气神儿!
发表于:16-06-11 14:27
(2016年6月6日是我国第四个“中国房颤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800万罹患房颤,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非常难以对付!)
房颤的危害还是挺多,要积极治;射频成功率不高,只是个方法,算不上好方法;中医治起来也慢,但效果还比较满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宝琳
房颤是怎么发生的?
【简单的说】
正常心跳应该是心房先跳一下,然后电流往下传到心室,心 室就跳一下,每分钟60-70次左右。心房跳的很规律,每次心房跳动都能传到心室,所以心室跳动也很规律。
如果心房乱跳了,那就是房颤。心房乱跳后不是每一次都能传到心室,有时候能传下来,有时候传不下来,所以心室跳动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脉搏体现的是心室跳动,所以房颤的人脉搏是不齐的。
【详细说下】
心跳是心脏的肌肉跳(包括心房和心室)。肌肉是被电刺激了才跳,电是窦房结这个司令部放出来的,沿着神经传导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神经在心房的最上边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开始放电,电流沿着电线(我们叫传导通路,实际就是电线)往下,往心室方向传,传到哪里,哪里的肌肉就收缩。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是每分钟60次,也就是一秒钟一次,那么可能电流用三分之一秒把心房传完了,心房就收缩,然后电流传到心房和心室之间(叫房室结),继续往下,到心室,然后心室被电刺激,收缩。
心脏是肉长的,不是德国生产的精密仪器,当然德国的奔驰也有车门打不开外加发动机漏油的,所以心脏有时候就不那么精密了。有时候,心脏的窦房结放电不是一分钟60-70次了,而是放电100多次!
同时,心脏的电线(传导通路)也不是真的电线,而是神经,神经到处都有,很多条,粗细不等,反正不是就只有一根电线,这些神经电线乱了套了;
在心房里成了一团乱七八糟的电线,胡乱连接,串联并联加短路,窦房结的放电不能沿着原来那一根往下传了,而是在心房里这一堆电线团中乱转,而又正赶上窦房结也不听话放电变快,这就成了房颤。
当然,电流在这堆乱麻中转几圈,到处乱跑,也有往下传到心室的,心室还会跳,只是不规律了。心房乱跳后不是每一次都能传到心室,有时能传下来,有时传不下来,所以心室跳动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脉搏体现的是心室跳动,所以房颤的人脉搏是不齐的。
(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
电流在这堆乱麻里乱转,转几圈高兴了就往心室传一个,
这,就是房颤。)
房颤是怎么引起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呢?
1.有的找不到明显的其他病,就是颤,这叫“特发性房颤”。
不要在意他特不特,西医把所有找不到明显原因的都叫特发性。其实也不是一点原因没有。根据行善堂的研究,所有影响心脏神经的事都是原因。
比如:喝浓茶、大量喝酒、喝咖啡,生气,太高兴(有打麻将自摸一条龙高兴的房颤了的,真事!亲自碰到的病人!)。
有些老年人,心脏用了60-70年了,偶尔电线短路一下也可以理解。有些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电路出点问题也可以理解。
(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有影响!)
2.有的房颤是其他病造成的。
比如风心病:风心病的人心脏瓣膜有损害,心房变大,大家不要忘了,心脏的神经、血管、肌肉是一家子;神经负责导电,有电心脏才跳,心脏跳血管里的血才流,才能给人的各个器官供应血液营养,神经再牛也要靠血管里的血提供营养!
所以风心病的时候心脏的心肌也有问题,瓣膜也有问题,心房也变大,神经司令部也饿的犯迷糊了,神经电路也被牵拉变形了,绝缘层也不管事了,自然就房颤了。
比如甲亢:人身上的每个部件都是互相连着的,都是有用的,都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中医讲究“整体论治”。甲亢的人爱生气,爱出汗,拉肚子,消瘦,心跳快,突眼……还有,容易房颤。不要问甲亢为什么引起房颤这个问题了,都连着,你分开来思考就治不好病了。甲亢还引起突眼呢,问什么。
(实际上,你听到的解释大多数也是不对的!)
西医的认识都在局部探索,中医的认识都在宏观把握,人不是机器,机器再复杂只要下功夫就能搞明白,人不是。
房颤的诊断非常容易自己感到心慌、气短、头晕,脉搏不齐,这就是房颤。花10块钱做个心电图就更能明确诊断了。也有人没有症状。
房颤有阵发的,有持续的,阵发的要在发作的时候做心电图才能看出来。我们治过的很多阵发房颤,患者在快要发作前自己都有感受。(有人先出现早搏,而且这个快要发生房颤的早搏和不引发房颤的早搏不一样,患者自己的感受不一样)&
【了解下房颤的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一致的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R-R间期绝对不规则,但能分辨出QRS波群。】
(房颤的心电图)
房颤的五大危害!
1. 首先是难受,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导致心理压力,害怕。也有不难受的;
2. 心脏功能下降,也就是心脏干活没劲了,所以人运动也就没劲了;
3. 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不知道哪天掉下来,堵到脑血管就形成脑血栓,半身不遂;
4. 如果同时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房颤会加重心肌缺血;
5. 房颤属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增加5-6倍。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当然这就够严重了。&
房颤的治疗
【先说西医治疗房颤】
1.控制心室率。
房颤有症状的、难受的,心慌主要是心跳快造成的(不是全部),所以要控制心跳,控制心室的跳动。同时,心室跳的太快了不光难受,心脏功能也不行。60次/分的心率是散步,100次/分的心率是跑步,你不能让心脏一直在跑步。
所以,控制心室率是一个重要原则。
首先是吃药,如倍他乐克,有效,无效就加量。但这类药有两个问题:一是你不能停药,停药就会反跳,更严重,如果要停,也要缓慢的减量,不然受不了;另一个是副作用,比如倍他乐克影响性功能,年轻男性吃多了还是挺痛苦的。
另一个方法非常容易理解,但也很笨(大多数人一看就懂的方法往往都是笨办法),就是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路完全切断,让心房的电一点也传不下来!然后单独给心室安一个起搏器,用起搏器放电刺激心室跳动。
一个起搏器要6-7万,天天时时每一秒都放电,电池也就是用个5-6年(电量是定了的,放电多就用的时间短,放电不多就能多用几年),没电了重新换新的,而且房室结彻底打断了,永远没有可能变好了。
(按了起搏器之后)
2.防止形成血栓的治疗,主要是抗凝,有的还切除左心耳。
关于抗凝,西医经验比较多,当然观点也在变,原来见到持续房颤就抗凝,现在主张评估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有些房颤评估的形成血栓的可能性略小,就不抗凝。
为什么又有新主张,能不抗的就不抗呢?
因为人是活的。抗凝药是让血凝不住,所以不形成血栓,同时容易出血,所以血栓没形成,没得脑血栓,但是得了脑出血了,都是半身不遂,还不如血栓好办呢。抗凝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经验,建议听从大医院的安排。
(患者千万不要,千千万万不要,
认为治疗是绝对的,要辨证的看问题!)
3.复律,让他不颤
接下来就是治房颤了。各种射频消融手术,原理都一样,就是“把那团乱麻剪断,不让电流在里面转个不停!”
有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有外科胸壁打眼微创射频消融,有开胸直视射频消融手术……别管叫什么了,反正都是把心房的电路烧断(电烧、冷冻、切割等),让电流别乱转。
手术费用不算少,北京大医院做一次基本上接近10万(不是手术费用,而是加上住院用药的总体费用),天津可能便宜1万, 自费4-5万不等,网上宣传的比这个数要少,但网上说的是手术费用,不是总体费用。
(目前射频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成功率仍较低,复发率相对较高,
碰到手潮的医生就会更差些。还有心包填塞和肺静脉狭窄的风险。)
除了射频还有其他药物治疗,比如胺碘酮。房颤患者可能都了解他的副作用,比如肺纤维化。另外,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叫做“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这可以理解,他能把心电调好了,同时也能调坏了。还有一条,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能增加死亡率,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中医治疗房颤】
房颤不是个新病,古代就有。古代不叫房颤,叫“脉结代”,就是脉搏不齐,属于“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也就是“心慌、心里乱跳不踏实、外加脉搏不齐”,能够治好,当然比早搏要费劲。但现在行善堂还是治疗了很多房颤患者,我们来看几个患者视频:
马宝琳的观点和忠告!
1. 中医治房颤,比治其他心律失常要费劲,但和西医比起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不要认为一咬牙做个射频手术就万事大吉了,治病哪有那么简单?房颤的射频效果和阵发室上速的效果那是天差地远;
3. 抗凝、手术、抗心律失常药都有两面性,抗凝的容易出血,手术有可能心包填塞,抗心律失常药物除了肺纤维化外,还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并可能增加死亡率。所以,看问题不能绝对;
4. 有风心病的、甲亢的、扩张心的房颤,中医效果也会差一些;
5. 房颤还是要整体论治,比如睡眠好了以后对房颤很有好处,比如不生气对房颤有好处,西医不会治疗“爱生气”,所以中医有优势。
马宝琳答疑
【问:中医治疗房颤、房扑效果怎么样?】
答:效果很好!当然这和具体哪个医生治有关系。另外,单纯的房颤(没有其他病的)比较好治;如果有其他病,比如甲亢,风心病等就相对难治一些。
【问:房颤是属于心脏病的一种吗?有可以治愈的机会吗?不是一直发的,阵发性的,虽然不难受,但还是担心以后会有问题。】
答:当然是心脏病了!不过纠结是不是心脏病有什么用啊?阵发性房颤有可能逐渐变成持续性房颤,还是治治比较好。这时候治起来相对还容易一些,当然了,因为不难受,如果不太想治的话忍一忍也行。可以治好。
【问:房颤射频是不是复发很高啊?身边几个朋友现在都复发了,我想问问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
答:房颤的射频这几年成功率提高了很多,但复发率还是非常高。复发的确实很多,可能比公开报道的复发率还要高一些。
根据我们行善堂的经验,中医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具体来讲:
消除症状和控制心室率比较容易,有一半的可以复律(不颤);就算最终没有复律的,也大都看起来和没病一样,精气神变好了,能够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是做心电图发现还是颤。
【问:我有房颤,最近心绞痛,大夫说让我再做个造影。我在网上查,说造影会有危险,容易把血栓弄下来,形成心梗、脑梗,是这样吗?】
答:造影把血栓弄下来?应该没有这么邪乎,这方面还是听从大医院的建议吧。治病要处理很多矛盾,有取有舍,就看取什么,舍什么。
现在由于社会环境导致的医生越来越保守,治起病来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这样是对患者治病不利的。也可以和医生商量一下,不做造影,直接治疗,原来没有造影的时候,冠心病不也照样治。还有,现在很多医院可做心脏CT,打听一下。
【问:大夫,房颤必须得手术么?有没有其它不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啊?】
答:射频就是疗法之一,是多了一个选择。可以选择射频治疗,可以选择西医保守治疗(就靠吃药),可以选择中医治疗。
~本篇正文完!下篇明天继续~
↑&胡大一教授为《中医治心脏》题词!
发表于:16-06-13 16:04
被系统删除于: 16:39:24
发表于:16-06-13 16:48
被系统删除于: 17:03:20
发表于:16-06-15 11:03
被系统删除于: 11:04:15
发表于:16-06-16 15:12
窦速在心律失常里是比较轻的;吃倍他乐克非长久之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宝琳
窦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发生的
1.跑步、生气、高兴等等任何人剧烈运动、高兴、生气、打架等时候,都会心跳加快,这都是窦速。
(我只是发个小脾气,这是正常情况,不是病。)
2.心脏病比较常见的,心衰,也就是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就会有窦速。
心衰有很多原因造成,比如:高血压到了后期,非常严重的时候,会心衰;冠心病心肌梗死,大面积心肌坏死了,没有功能了,也会心衰;
为什么心衰会有窦速呢?
心衰是心功能不全,什么是心功能不全?就是原来心跳60次就能给全身供血,但现在每分钟心跳还是60次,但是全身的血液不够用的。
因为心跳虽然还是60次,但原来健康的时候心跳一次
射血45毫升,现在有病了,心跳一次才射血25毫升,怎么办呢?心脏就自发的多跳几次,步子迈的小了,就从走变成跑了。
(累坏宝宝了!)
3.心脏交感神经兴奋
心跳是心脏的肌肉跳(包括心房和心室)。肌肉是被电刺激了才跳,电是从心房最上边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发出来的,窦房结放电是心脏交感神经支配的。
心脏交感神经是电脑计算和发出指令的司令部,窦房结是发动机点火的火花塞。正常情况下,心脏交感神经命令窦房结放电,电流沿着电线(我们叫传导通路,类似于电线)往下,往心室方向传,传到哪里,哪里的肌肉就收缩。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是每分钟60次,也就是一秒钟一次,那么可能电流用三分之一秒把心房传完了,心房就收缩,然后电流传到心房和心室之间(叫房室结),继续往下,到心室,然后心室被电刺激,收缩。心室收缩,我们就可以通过脉搏感受出来跳动。
前面说了,正常人生气、高兴、运动的时候都有窦速;如果不生气、不运动、不高兴的情况下也有窦速,那就是有病了。
因为前面讲了,单纯的窦速(排除心衰、排除24小时一直特别高兴)是除了快没别的事。也就是电路传导没事,就是火花塞打火变快了,而窦房结这个火花塞一分钟打几次火都是心脏交感神经支配的。
所以,窦速的原因就是心脏交感神经异常增高。如果更确切一点说,不是增高,而是敏感性变高,医学上叫做“阈值降低”。
举个例子,别人中彩票500万才高兴地心动过速,你中了10
块钱就高兴一天,那人家的阈值是500万,你的阈值是10块。
因为交感神经不只是负责心跳放电,还身兼多职,管着很多内脏,所以患者除了窦速以外,可能还有:心悸、心前区刺痛、焦虑、多汗、失眠等表现(所以不能孤立的看待一个病!)。
还有常见的甲亢,甲亢的时候有一个“高代谢综合征”,就是吃得多、拉得多、瘦的多、爱出汗、爱激动、心跳快,天天跟打了兴奋剂一样。其实也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窦速就是:除了心跳快,没别的问题!)
正常心律叫做窦性心律。但正常人心跳都是每分钟60-70次左
右,小孩快一些,运动员慢一些,如果成年人平时老是90多次,那就是窦速,全称叫做“窦性心动过速”。
关于窦性心动过速诊断
心率快,做个心电图就能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有什么危害
单纯的窦速没有明确的致命性危害,总起来讲危害有三部分:
一是难受(心悸、心前区刺痛、焦虑、多汗、失眠等);
二是未婚女性如果要怀孕可能(注意是可能)会有问题;
三是可能会增加猝死的机会。
英国10多年前有个研究,平时心跳快的人寿命短,翻译成看起来不太科学的大白话就是“一辈子心脏跳动的总次数是定了的,跳的快的就少活几年,跳的慢的就多活几年”。
当然,这不绝对。不过,身体素质好的人一般心率都偏慢,这是个事实。
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建议尽量别吃药。为什么呢?因为有以下不满意的地方:
有效、但不能停药;吃时间长了有副作用;年轻女性没生孩子的怀孕期间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男性影响性功能(还是挺明显的);停药以后有反跳,更严重。
(西医治窦速就一个药:倍他乐克。)
中医属于心悸,脉数。大部分属于心气虚,不虚的时候就沉稳,虚的时候就轻浮,一轻浮就快(就和人的行为举止一样,有底气有自信的都沉稳,没底气没自信的都毛躁)。但为什么心气虚呢?这就要按照全身辨证来分析,治疗。
0马宝琳的观点和忠告
1. 心脏交感神经是电脑计算和发出指令的司令部,窦房结是发动机点火的火花塞;
2. 窦速先看原发病,如果有原发病的(心衰、甲亢等)当然要治,而且首先要治原发病,那才是病根;
3. 年轻人没有原发病的单纯窦速,也没有其他任何不适,治不治在自己(可能还是治治好吧);
4. 没有原发病(心衰、甲亢等)的单纯窦速,同时有心悸、气短、焦虑、失眠、头晕等,这就是心脏神经症。要治,不要去大医院,不要做太多检查(做一遍就够了),直接找中医治疗,西医治不好;
5. 无论如何,吃倍他乐克不是个好选择;
6. 喝酒、喝浓茶、尤其是喝咖啡,都会诱发或者加重窦速。要!避!免!
0马宝琳答疑
问:我想问一下,窦性心动过速是不是心天天都跳的快啊? 现在我在吃稳心颗粒,但感觉作用不大。
答:天天都快的也有,不是天天都快的也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您如果已经吃了一段时间(吃够疗程了,该起效了),还是作用不大,那就说明该换药了。
问:我最近这段时间经常觉得心跳的比较厉害,尤其是在活 动之后,觉得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很不舒服,检查说是窦性心动
过速。现在应该怎么治疗啊?
答:首先去除诱因,如咖啡、茶、酒,熬夜,劳累等;然后可按照本书的养心方法试一试;再不行可找中医治治看。这个病西医没有办法,尽量不要吃倍他乐克,吃了就不好停了。
~本篇正文完!感谢各位的转发,小编明天会继续更新哟~
~想购买本书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本号,敬请发售通知!~
《中医治心脏》&• 连载系列:
↑&胡大一教授为《中医治心脏》题词!
发表于:16-06-17 13:34
第七节 气短是怎么回事
本文只谈单纯的气短!
什么叫单纯的气短?
觉得胸口没气!老百姓叫“压气”,或者“上不来气”,觉得胸膛 里和真空一样,气进不来,同时说话没劲,全身当然也没劲。
没有心衰!
没有哮喘!
没有老慢支、咳痰喘!
大医院检查什么事都没有!就是自己感觉没气!
&&&&&&&&&&&&&&&&&&&&&&&&&&&&&&&&&&&&&&&&&&&&&&
&&&&&&&&&&&&&&&&&&&&&――马宝琳
关于气短诊断
只要符合“自己觉得没气,医院查着没事”,就是我们本文所谈的单纯气短。
西医对这个病没有任何认识!甭管他是多大、多有名的医 院,也甭管他美国英国(兄弟我从15年前就研究这事,咱原来可是也在全国著名的大医院工作,还不止一家,兄弟的英文早些年也还凑合,看了不少国外资料)。
中医是发源于民间的,是和老百姓结合密切的,气短自古有之,所以中医研究较多。中医讲气血,所以气短不是什么新鲜事,属于气虚、气滞、气陷之类。
上面说了,全世界的西医对这个病没有认识,不论多么有名的医院。西医是生物医学,要看证据,看检查。检查不出来的就说没病,这就造成了很多误诊误治。
如果站在西医的角度,气短应该有哪些可能原因,又该做哪些检查呢?
按照西医理论,气短只是如下疾病的一个症状:
1.心脏病造成的气短
心功能不全,俗称心衰,这个时候就胸憋气短,但这都是严重心脏病后期才有。当然,现在人们对心脏病比较敏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时候实际是胸闷,不是气短(胸闷是胸口有气、发胀、闷着堵着;气短是胸口没气,空荡荡的)。但如果你说气短,医生肯定也会首先看看是不是冠心病。
心脏的检查大家应该都懂的,心电图,心脏彩超,运动心电 图,24小时心电图,甚至有可能心脏CT,冠脉造影……
2.肺造成的气短
这个好理解,因为肺是负责喘气的,所以,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慢阻肺、肿瘤等都有可能,都要检查。
哮喘大家都比较熟悉,不多说了(哮喘是喘,喉咙咝咝响;气短一点都不喘,外表平静);
胸腔积液可能是有结核,也可能是有其他的病,这要做个胸 片,或者胸部CT才能知道。当然,老医生其实用听诊器听一下就知道,但现在你找不到靠听诊器看病的了,都要用设备检查(一开始用设备是因为觉得先进,后来是因为用设备能赚钱,现在不用设备医生都不会看病了);
气胸,有的高瘦的年轻人容易发生气胸;有的老年人肺弹性差了,加上感冒咳嗽,也容易发生气胸;胸口挨了一刀子,那肯定是气胸,叫做外伤性气胸;肺纤维化放到最后说,有故事;
慢阻肺就是老慢支,很常见,也是气不够用,喉咙里咝咝响;肿瘤当然可能造成气短(主要是肿瘤引起胸腔积液,然后造成气短),不细说。
3.神经功能性异常导致的气短
患者感觉胸闷,气短,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深呼吸后感觉舒服;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头脑不清、惊恐、焦虑、多汗、失眠等神经症状。
最常见于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就是心脏神经症。该病大多为青年女性,患者感觉症状明显,但心电图、心脏彩超、
胸部X线检查等,均无器质性病变发现。
本文所说的气短,不是心脏造成的,不是肺造成的,和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比较像,可以勉强算是一回事。为什么说勉强呢?因为说是神经问题没有错,确实对,但实际上中医解释更合理。
心源性和肺源性的气短大医院诊断容易,不多说了。
此文!此处!
我们专门针对的是:
查不出任何原因的气短,类似于神经功能性气短。
这种气短西医没有办法,而我们用中医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这种气短还非常容易被误诊!
既然这么明白,为什么容易误诊呢???
因为,任何机器(仪器)都有不足的方面,任何机器检查都需要人来操作,任何检查结果都需要医生来看,医生和医生的水平、经验不一样。
举个例子,就说做心脏彩超吧,新的高级的贵的超声仪器灵敏,容易看出问题来,甚至把本来正常的都看出问题来了。
超声需要人来操作,探头位置角度直接影响结果;就算探头位置角度没问题,可能机器灵敏度有问题;就算这些都没问题,
客观结果显示你二尖瓣有一点点反流,这到底是不是病?任何检查都还要结合病人的其他情况,不能凭结果就说有问题。就跟前面章节说的本来枝繁叶茂的健康大树,你非得盯着几个对它没害处的小虫子眼!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么!你说,这到底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结果,你碰到一个只会根据检查报告看病(现在大多数都这
样)的,说二尖瓣反流(关于二尖瓣反流看下本章最后一节),然后说你气短是二尖瓣反流造成的。要手术,你一咬牙就手术
了。结果,气短更厉害了!为什么更厉害了?本来就没气,手术伤一下元气,更没气!
不相信手术能伤元气的人,那是因为你自己没挨过刀。建议问问自己动过手术的人,不要问医生,医生给别人动手术,自己不挨刀,当然不知道。
一个气短误诊案例
我们诊所前一阵刚治好的一个40岁的女性,气短2年,在某著名大医院,做了一圈检查,最后胸部核磁,诊断为肺纤维化!肺纤维化被西医认为是不治之症,比肺癌发展慢点,但和癌症差不多,缓慢进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是指的没有理想的办法。大医院碰到没有办法的都有两招:一是激素,二是免疫抑制剂。
所以看这个著名大医院是怎么按肺纤维化治疗吧。这位患者被用了激素和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就是毒药,抗癌药)。吃了一年,略微有一点点效果,没解决根本问题,还是没气!(有气才怪呢!)
激素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我们医学上叫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老百姓看起来反正就是胖了一圈,而且是胖的不正常,不协调。我们很尊敬很喜爱的一位女歌星,唱青藏高原的,就是吃激素吃的。除了胖,还有骨质疏松,还有好多副作用,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查。
我告诉大家,激素有个外号,叫“危险的万能药”,治什么病都有效,治什么都治不好,吃的时间长了非常危险。
我们怎么分析这个患者呢?
1. 任何病都要找诱因。肺纤维化大多数都有诱因,比如养鸽子的,鸽子粪吸进肺里去,容易导致;比如煤矿工人,把煤矿粉尘里的石英吸进肺里去,这容易导致;比如农民,晒粮食的时候扬场(用木掀把粮食抛到空中,让风把粮食里的土吹走)吸进很多土等等若干诱因,可是这个患者没有这类诱因;
2. 肺的核磁也可以误诊。核磁显示的纤维化也不是很严重,医学诊断可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而是含含糊糊。她的纤维化其实也是含含糊糊。一句话,她如果不是气短,还是这个核磁结果,肯定不会诊断为肺纤维化。
3. 中医懂这个气短,大医院不懂。她吃激素造成的胖我们是没办法的,而且肺纤维化我们也不治。加上患者不是北京的,为了怕患者白跑,她咨询时我们在电话里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更觉得可能不是肺纤维化,所以就让患者过来了。
我们进行了仔细的问诊后,更加觉得他不是肺纤维化,所以进行治疗。患者第一次来的时候,下车后走几十米就气短,很不舒服,治疗后当时就喘气痛快了!三个月后治愈了(但没复查核磁,查那个干吗?患者自己觉得和好人一样了)。气短有什么危害
第一是太、太、太...容易被误诊、误治,花钱受罪,治出其他病来;
第二是天天没气,天天没劲,工作生活两耽误。
气短的治疗
对这种单纯气短的治疗,西医没有治疗方法。西医的思维停留在心和肺上,就不断的做检查。这个医院做一遍查不出来,你就会去另一家医院再查一遍……不断的检查。加上误诊误治,这才是最常见的情况。
前面说了,中医上气短不是什么新鲜事,属于气虚、气滞、气陷之类。气虚是身体虚,气变少了;气滞是不虚但气的流转被阻滞了;气陷是气塌下去了,既有虚又有滞。那么中医的辨证就要分析到底是什么(虚还是滞还是陷)?为什么?怎么治?另外,这按照西医理论肯定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事实证明用我们研发的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生物针)很有效。
马宝琳的观点和忠告
1. 气短就是气短,不是其他病,气短本身就是病;
2. 其他心肺检查还是要做,但做一遍就够了;
3. 如果心肺没有大事,就是我们所说的气短;
4. 一遍一遍的换着医院做检查,没有用;5. 千万千万,千千万万不要用激素;
6. 很多病自古有之,但西医书上没写。
马宝琳答疑
问:我老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是怎么回事啊?我今年25 岁,上夜班,是不是和这个有关啊?
答:25岁不太可能有别的病,最大的可能就是心脏神经症,气短是个主要表现,在中医上属于气虚。和夜班应该有关系,建议尽量调调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气短没有力气运动,所以你要慢慢的运动,悠着点,比如每天走走,另外尝试中医调养和治疗。
问:我老是感觉气短,正常的时候没什么,可是会忽然就气 短,感觉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这是病么?
答:一切不舒服都是病。
问:大夫,最近总感觉很无力,心慌的难受,喘气困难,老 是气短,头晕,烦躁,晚上很难入睡,感觉心跳很重,自己都能
感觉到咚咚咚的响,很害怕。我是得了心脏病了吗?
答:先去大医院检查。大医院检查的结果如果很明确,很严重,就按照大医院的疗法治;如果大医院检查结果不明确,不严重(比如说“有点缺血”,“肺功能有点受损”),那就是心脏神经症,明确建议中医治疗。问:我因为一次走夜路受过惊吓后,别人跟我说话声音一
大,我就感觉呼吸困难,上不来气,心脏也感觉慌慌的。应该怎 么办呢?
答:典型的受惊吓所致的心虚胆怯,也可以认为是心脏神经症。不用去任何大医院,不用做任何检查,做了也没有用,明确建议中医治疗。
问:父亲最近这几天总是感觉心口堵得慌,胸闷,总想深呼 吸,这样才能觉得舒服些。晚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会一阵阵气
上不来。我父亲的血压一般在60-90mmHg左右。这是怎么回事?
答:先去大医院检查,检查完了再说。
问:这几天吃饭总感觉心扑腾腾的,晚上总是气不够用,有 时睡不着,心跳正常。查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胃镜查过,没
事。这是累的还是病?我是老师。
答:老师好!我要对你们校长说一声,这是累病的。不用太 担心,第一注意休息,第二参照本书中89页方法试试,实在不行
发表于:16-06-18 10:29
被系统删除于: 10:30:14
发表于:16-06-19 14:29
第九节 假性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既然叫假性冠心病,就说明:
像冠心病,但不是冠心病,
这不就是心脏神经症吗?
还包括更年期心脏病。&&&&&&&&&&&&&&&&&&&&&&&&&&&&&&&&&&&&&&
――马宝琳
假性冠心病是怎么发生的
听起来是冠心病,查起来不是冠心病,这就是假性冠心病。
假性冠心病这个词在医学生教材(医学院课本)里没有,但在医生写的文章里,在医学杂志里经常出现,所以我们这里也这么叫。名字都是人起的,不要太在意名字。
有胸疼、胸闷、气短、偶尔有个早搏、偶尔心动过速但不严重,和传说中的冠心病一模一样,这就是说起来是冠心病;但做个检查发现,冠脉造影正常,平板运动试验正常,心肌酶正常,这就是查起来不是冠心病。这类患者很多,白花了很多钱,受了很多罪,还到处求医,搞的神经兮兮的。
假性冠心病的诊断
听起来是冠心病,查起来不是冠心病,这就是假性冠心病。
假性冠心病的危害
1. 到处求医,到处花钱;
2. 不是冠心病,按照冠心病治,吃了很多药,发生副作用;
3. 心病时间长了,会导致心脏病(假着假着,最后成了真的了)。
一个假性冠心病的案例
有一位42岁男性患者,3年前开始,经常有胸闷、心慌、心里发空、头晕,嗓子眼有一团气顶着、也有胸疼(前胸后背都疼),每次发作都有,几乎每天都发作,每次发作就要半小时或一两个小时,生气会发作,高兴会发作,喝酒会发作,不生气不高兴不喝酒的时候也发作,基本上是有诱因肯定发作,没有诱因也发作。
每次发作的时候,患者都有濒死感,也就是觉得自己要不行了。所以这三年来,患者不敢一个人待着,要么老婆在身边,要么司机在身边,就怕发病的时候身边没人出危险。
患者是做生意的,有钱,也有一定资源。所以就开始了频频首先是大医院,301,阜外……检查心电图没有缺血,没有心律失常,冠脉造影正常,除外胃病,除外胃食管反流,医院给开了倍他乐克,吃了无效。
然后患者就频繁求助于中医。因为患者有钱,病情又痛苦,所以到处找有名的中医。他有个标准,就是诊费低于两万的中医他就不看,认为没有本事。反正是听说有哪个中医厉害,收费高,他就去,不知道到底找过几个,最终也没有效果。
患者认识我的大学同学,还是认识两个,一个在河北某三甲医院当主任,一个在北京某著名三甲大医院心内科,我这两位同学就成了这患者的倾诉对象,成了救星。当然了也救不了,不过是一难受就打电话咨询。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所以患者只能有事就找他们。但我同学也解决不了,所以我这同学也挺痛苦。
2013年,由于患者持续难受,所以去上述北京大医院又做了个冠脉造影。发现有一个小血管(注意,是个小血管,不是三大
主力血管)狭窄40%。
按照西医观点,当狭窄大于75%才考虑做支架,这个事医生也和患者讲明白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患者的这些难受症状到底怎么来的呢?是不是这个40%狭窄造成的呢?到最后,这家医院和患者商量,考虑还是狭窄造成的,所以考虑放个支架,患者一咬牙(不是心疼钱,是害怕手术),放了一个支架!
放完支架。毫不见效。和没放一样。
患者继续“骚扰”我的这两个同学……
2014年6月某一天,同学问我能不能治?我说这不就是心脏神经症吗,能治啊!后来患者过来进行治疗,很快痊愈。对了,我刚才提到心脏神经症,这其实就是个心脏神经症。
他三年前刚得病时做过冠脉造影,没事,三年后有一个小血管狭 窄40%,这不能成为他冠心病的证据,他就是个假性冠心病。
假性冠心病就是心脏神经症吗?
应该这么说,假性冠心病就是“心病”(不是心脏病),包括心脏神经症和更年心,而实际上更年心也是心脏神经症,所以假性冠心病实际上就是心脏神经症。
各位看官,不要纠结病名。我起一个名字,你起一个名字,他又起一个名字,有人起名字是按生辰八字起,有人是按照家谱起,有人是按照寓意和希望起。按照生辰八字起名的,因为更年期容易有这个病,
所以叫更年心;按照家谱起的,因为这个病和冠心病的家谱不一样,就 说假性冠心病(不是我们家的孩子)。一句话,病是一个病,不要管 名字。
假性冠心病为什么会碰到如此悲惨的遭遇呢?
都是迷信机器检查,忽视“心病”导致的。一方面是患者自己接受的医学知识都是这样的,二是大医院的医生都是这么说的,医生吓人能吓死人啊!
注意以下两点:
1.ST段改变、T波改变,不等于心脏病。
现在患者上医院,常规要检查一份心电图,报告经常出现 “ST段改变,T波改变”两种字眼。但可以说,如果这种变化出现在心血管低危人群,如没有危险因素的绝经期前的中青年女性,大部分有这两种心电图改变的患者没有冠心病。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仔细诊断。
有一位姓张的女患者,20年前,当她23岁时因为单位体检, 查心电图见到ST段和T波改变,患者当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吸烟(当时才23岁的小姑娘,可不没有嘛!)等冠心病危险因素。
当地医生很肯定地告诉她,说你有心肌缺血,你得了冠心病。可患者说我没有不舒服啊,那你得的就是无症状性冠心病,于是给患者开了硝酸甘油等一大堆药物。
此后二十多年,患者就开始吃硝酸甘油等一大堆药。本来没症状,却越治症状越重,越治症状越多,有病乱投医,最后竟完全致残坐上了轮椅。家里为她的病是四处求医、倾家荡产,当告诉她不是冠心病时她不信!这位患者就是典型的医源性原因所致的心病,被医生误诊给吓的,给耽误的。
2.早搏不等于心脏病。
很多人都有过偶尔早搏的经历,突然觉得心里咯噔一下,有个间歇,这就是室早。也有可能偶尔有个窦速(一跑步一生气一高兴都会有窦速)。
这不能认为是冠心病,甚至不能认为是心脏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中医药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