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我是否患有有了抑郁症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林嘉欣: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症_亲贝网
旗下网站:
& 林嘉欣: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症
林嘉欣: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症
●产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与南都畅谈为人妻、为人母的心路历程
●从“玉女心经”聊到“育女经”,首次披露“独自辛苦带孩子的那一年”
●独家向南都提供“给女儿的一封信”、“给女儿的一幅画”,分享温情趣事
对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带着酒窝的甜笑和长发飘飘的玉女模样。因为、结婚、生女,最近一年多里,要在工作场合见到她,机会非常少;若想跟她深入细致地聊一回,必须得专门约时间、地点,等待一段时间才可获得答复和安排。这不是说她有多大牌,多难搞,而是现在的她不再是以前那个独立、只需顾好自己即可的女孩,她有了家,有丈夫,有女儿,有了幸福的牵绊。
“以女儿为先,还要配合爸爸(注:指林嘉欣的丈夫袁剑伟)的时间表配合。”这是林嘉欣目前接一切演艺工作和访谈安排的标准。这次南都记者和林嘉欣访谈的促成,无疑要感谢当天在家带孩子的袁剑伟。南都记者眼前的林嘉欣,笑容依然甜美,眼眉弯弯,一头清爽短发。同行的摄影记者很直白地对她说:“我喜欢你长发的样子。”她呵呵笑出声,解释道:“长发只是我给人的一个幻觉,其实我真实的个性很适合短发。我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玉女’。”
这就是林嘉欣。15岁在台湾出道的她,生命力顽强,曾被冷藏5年,于香港再出道,第一部戏《女人四十》即夺下当年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2010年3月,她以“进修”为名消失于娱乐圈,同年6月在加拿大与广告及M V导演袁剑伟“奉女成婚”,4个月之后诞下女儿Kayla,林嘉欣显然比许多思前顾后的女星都要洒脱、干脆。
之于她,平实而真实;幸福之于她,细腻而具象。谈起女儿,她眉飞色舞,模仿女儿左顾右盼、嘟嘴叫“妈妈”、砰砰砰拍桌子。身为人妻、人母,她织布、阅读的习惯还有演戏的爱好,一样都没落下,她说:“我不相信‘牺牲’两个字,我要develop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变大。”
南都:我们通过邮件,想请你给给女儿写封信、画幅画。
林嘉欣:你发E m ail说要我画幅画,其实我是有一封信想要分享。我有写信给女儿的习惯。我女儿才18个月,前阵子我就写了一封给她,这样可以有个纪念给她。
南都:以前你总是长发飘飘。
林嘉欣:刚才摄影师也说他比较喜欢我长发。长发只是我给人的一个幻觉,其实我真实的个性很适合短发,一方面比较容易打理,另外一方面我个性比较爽朗、直爽,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玉女”(笑),长发就很“玉女”,文静。(南都:在我印象中你怀孕后就一直短发了,是方便打理吗?)对。我没什么时间打理,出门也比较快,近期想要留长一点,但我还蛮喜欢短发的,夏天到了嘛,比较清爽。
经之一让爸爸多试试
南都:今天还是6点钟起床吗?
林嘉欣:今天6点半。因为女儿一直“妈妈,妈妈”地叫,我不忍心就起来了。一天的时间用得很足,有时候觉得24小时都不够用。(今天你出门,那女儿是谁带?)爸爸(注:林嘉欣老公)在家,所以我才有空。我出门只能安排周一或周三。爸爸的工作时间比较容易调动,一周可以抽出两天来带宝宝。
南都:他一个人带,你放心?
林嘉欣:O K,他很专业,超级专业!(南都:大多男生都比较粗心。)他也比较粗心,但要给机会他试试。
南都:没出过乱子吗?
林嘉欣:一定是出过的,我反而不会动气,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乐趣。有一次宝宝大便,他把脏衣服、脏尿布放在洗衣机里洗,结果……你想象一个尿布爆炸的场面吧,刚打开洗衣机盖,哇(举起双手)!里边还有大便!其他衣服都泡汤了!现在想起来觉得是趣事,让爸爸跟小孩单独相处很有趣。
南都:挺难得的。我一些闺密的老公都不愿带孩子,回家抱抱还行,但要他们带一整天,就是“N o”。
林嘉欣:就是要让爸爸试一试,他才知道其实我一整天在家也在忙,不然他觉得我在家里很轻松啊!
南都:现在你接工作的标准是不是以女儿为先?
林嘉欣:嗯,而且还要配合爸爸的时间表。拍广告、参加活动,几天还行,如果是拍电影,回内地好几个月时间,我就不舍得了。孩子出生头两年我几乎都在家里。
育儿经之二多陪在孩子身边,给她感
南都:很多年轻妈妈都偏向于让长辈带孩子,或者是请工人帮帮手,因为自己没经验而且辛苦,但你一直坚持亲力亲为?
林嘉欣:这是我和我先生的选择,我觉得,头两年让她经常看到我在身边,对帮她建立安全感和自信有很有帮助。头两年很重要,孩子看到妈妈在身边,会有安全感,也更大胆,能够去远一点的地方探索。3岁到4岁,就要给机会让她自己打理了,比如自己学穿鞋子、穿衣服、上厕所,给她一点点小任务让她自己完成,她做得好就要鼓励她。
南都:宝宝对你的依赖大吗?
林嘉欣:我觉得她蛮自信的。她可能因为知道妈妈在身边,所以更加胆大地去探索,玩的时候尽情去玩,去试新东西。(很大胆?比如呢?)比如我们家门口有个小花园,有一条通道通往别的房子,她现在已经出门不回头了,玩花啊草啊水啊,跟隔壁小孩一起,不回头的。玩到一个阶段,她会停下来找一下妈妈,发现我在,就回来抱一抱,好像快速插插电,然后再去玩。我觉得她挺有自信的,很有安全感。
南都:你带宝宝是无师自通吗?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手忙脚乱的。
林嘉欣:头几个月会手忙脚乱,很多事情对我来说都是新体验。我在学习去做好一个妈妈、一个太太。我之前想我一定会乱的,但现在就很拿手了,我可以一手抱着她的同时做很多事情。(南都:我看到杂志拍的图了,娇小的你抱着宝宝,宝宝已经很大了。)对,很重,28.2磅(约合12.8公斤)。
南都:手臂的力气也练出来了。
林嘉欣:对啊。现在反而身体是最好的时候,呵呵。以前,拿重一点点的东西,“呃,好累啊!”现在就没,提包包、抱宝宝,都难不倒我。
育儿经之三给孩子时间,让她自我安抚
南都:刚开始是不是很抓狂?
林嘉欣:有的,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例如我常跟宝宝说,哪些是可以,哪些不可以,她就会“爆炸”。18个月之前,你跟她说“不可以”,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很难让她知道。现在18个月了,知道“不可以”的概念是什么了,所以当我开始说“不可以”时,她就会“啊”(扮宝宝样子),接受不了。要慢慢给她时间让她自我安抚一下,她大哭大闹时不要理她,她就会发现:哎,原来我大哭大闹得不到我想要的,不如不要这样做了。
南都:有抓狂的时候吗?
林嘉欣:要轻松冷静,不然会掉进恶性循环里,如果她哭你也大哭,她再大声一点,你再提高分贝……如此循环对小孩子不好,你自己也很烦心。
南都:我身边不少年轻妈妈会有不少负面情绪,有时会说“我真后悔生了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你怎么调节,还是压根就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林嘉欣:从来没有过她们那样的想法,可能我一向比较冷静。我的情绪挺稳定的,不是那种爱爆炸的人,即便生气也会“嗯”一下,自己整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在气什么,我不喜欢乱讲一通伤害别人,还不如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出发。对小孩也是。我常在想:我的行为或者我说的话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后遗症?后果是什么?
南都:可碰到宝宝生气,你会怎样?不理她么?
林嘉欣:不会不理她。我会在她旁边等她(消气),跟她说“好,停止”。比如说她要这样,Biangbiangbiang(乱拍东西)……我会说:“停!”因为你说“不可以、不行”,她听不到,所以你对小朋友一定要很直接,说了几次“停”后她就哇哇大哭……当她情绪很高涨时,你就要更加冷静,等她自我安抚,当她发现这样情绪高涨都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就会改成慢慢哭,最后就会累,就会冷静下来。每个小孩个性不一样,脾气也不一样,要找准正面的方法去管教她。
育儿经之四容许孩子有机会探索
南都:除了这些,你当妈妈一年半以来,还有哪些心得?
林嘉欣:我依然在学习中,我觉得做妈妈真的好累。以前我想干吗就干吗,很有效率,现在不能了。小孩子有属于他自己的天性,家长不能把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放在他身上或者自己身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告诉我自己,我不是完美的母亲,我还在学,还要做到更好,这是一个重点。还有,她重新带我去体验做人的过程,重新带我体验人生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讲话、第一次站起来等等。
南都:她第一次讲话是什么时候?
林嘉欣:7个月的时候,叫“妈妈”。
南都:爸爸要吃醋了吧?
林嘉欣:没有,因为我带她的时间很多嘛,哈哈!那天我在睡午觉,她自己在BB床上站起来,“M a M a M a”这样叫,然后我就“O h……”(惊讶的表情),吃了一惊,很开心很感动!然后我就说:“那爸爸呢?”她没叫,还是“M a M a”地叫。我把她拍下来了。
南都:这些都是很奇妙的瞬间。
林嘉欣:她把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变得很特别、很宝贵。比如,她看到地上的水里有倒影,就走过去,看很久,试着把手伸进去,伸进去前还看一看我,好像在问:可不可以?然后伸手进去,发现是湿的,接着就把地上的水涂到脸上,还用脚踩、踩、踩(学着跺脚)。你会发现:哇,那么普通的一滩水、一个倒影就能让她那么快乐!你看到她也会觉得很快乐。很多家长会去阻止,说水很脏。是脏,但我就不会阻止,其实那水不脏的,是雨水。我心想,如果我说“不”,就阻止了她去探索、去发现。我让她去,大不了帮她洗澡换件衣服,但她很快乐啊!所以要容许孩子有机会探索。
南都:还有其他美妙瞬间吗?我在杂志看到你说圣诞节的那一幕,我也觉得超美的。
林嘉欣:对呀。那时她只有两个月大,还不知什么是圣诞。我们经常带她散步,有一次刚好下雪,她看见雪花飘下来,就像猫一样伸舌头去舔,她从没见过下雪,就一直想去尝尝飘到脸上的雪花,我觉得很有趣。平时我们看到雪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女儿就不一样。这18个月来,她带我重新体验了很多生活的小细节。
南都:小孩子那种和童真,大人永远学不来。
林嘉欣:没关系。我觉得做了妈妈之后,和我妈妈聊天,一讲起孩子的事,有时候我还没讲完,我和妈妈就一起哭了。因为做了妈妈,所以变得更加懂事了,知道妈妈的辛苦,知道妈妈对自己付出的爱有多深,对人与人之间很多情感的体会也更真。
南都:但我也听闺密抱怨说当了妈妈后记性变差了。
林嘉欣:对,因为要记的东西实在太多,奶瓶有没有消毒啊?下顿饭有没有准备好啊?几个小时要喂一次奶啊……光是宝宝的事情就一大堆,何况还有自己的事,所以记性会变差。我觉得慢慢会恢复的。
南都:你会不会觉得永远都在围着女儿转,以前的生活可能很有条理,可自从有了宝宝……
林嘉欣:她出生后的头一年,我每天都在家里带她,因为那时候没有人帮我,我先生和老人家都不在。我妈妈不太愿意帮我带孩子,她说几十年没碰,何况还是个小BB,她觉得压力有点大。我觉得她有压力就不用了。所以头13个月,我每一天都亲自带她,去银行、去邮局、去买菜,我都带着。我发现到了一个阶段时,我开始有点不太开心,我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得了。后来我发现,我每天没有哪怕一个两个小时的独处时间。我必须跟自己讲:我不是完美的,即使做妈妈,我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我必须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
育儿经之五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好,带来
南都:完全靠自己去调节?
林嘉欣:对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本身是演员的原因。所以我后来想,自己为什么会忧郁、不满呢?我先生也奇怪了,之前我情绪都很稳定的。
南都:大概是在哪个时间段?
林嘉欣:大概是在带她一年、(她出生)头一年年底时。的时候,我的情绪很高涨,维持好几个月,“哇出来了”,很忙碌,根本没时间去想其他事,但慢慢的每天都重复这样一个节奏,一种模式……有时候会忘记到底是今天洗的澡还是昨天洗的,我怎么连续三天都在穿睡衣?好像好久没去剪头发了!我好像跌进了一种状态,觉得自己的世界一直在缩小,没有好好去整理自己,全部(时间)都给小孩。所以,当父母的必须学会去平衡,要照顾好自己。到第13个月时,刚好导演甄咏蓓找我去演舞台剧《野猪》。她知道我的要求,知道我一定是家庭为先、女儿为先,她说不然这样,彩排4到5个小时就放你走,我觉得很理想。那我就拿4到5个小时来排戏。后来一开始拍戏,我就发现,“哦!我知道(忧郁的原因)了,就是因为没有独处的时间!我没时间去发展自己,发展兴趣!”后来我就跟我先生沟通,跟他讲这个事。
南都:先生一直没有留意到你的这种状态吗?
林嘉欣:他知道,但他无能为力,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说:那我们找个阿姨帮忙吧,可以分担家务。
南都:阿姨也是一年后才找的?
林嘉欣:对。一方面我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我觉得我搞得定,很多妈妈都是自己买菜做饭带小孩,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一定可以!但后来情绪不稳定,变成恶性循环。我不会找孩子出气,但会找爸爸出气,但爸爸就觉得,哇~怎么搞的,婚前不是这么回事的啊,婚后我变成一个疯婆子一样!
南都:你发过很大的火气?
林嘉欣:会。每次发完就觉得,我怎么会成了这样?为什么会说这么毒的话?有一点不能控制自己。
南都: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形?
林嘉欣:我刚刚把孩子哄睡了,爸爸一回来,“嘣”一关门,把她弄醒了。我就“噢~!”地发疯了,我好不容易才把她哄睡,你一回来就把她弄醒!就是那种时候,我觉得需要找到原因,到底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后来我发现,我没有去D evelop(发展)自己,把自己的世界弄大。
南都:这种状态持续了多久?
林嘉欣:几个月。我处理事情一向都很冷静的,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它的后果是什么?后来我在彩排时,更期待回家看小孩,期待去带她,我学了新东西,也有和成年人讲话,而孩子带给我连我自己都没办法形容的快乐。我想是因为她渐渐长大,她的世界越来越大,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我没有持续去学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例如表演,例如织布、画画,这些东西都让我很快乐。我觉得,即使有了小孩,也不应该把这些放下来。平衡很重要,你首先要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好,才能带给家庭很正面(的影响),带给他们正能量。我认清这一点后就觉得,我除了照顾小孩,还有留出几个小时看自己喜欢的书,我之前忙到连看书和写东西的时间也没有。独处的时间很重要,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两个月很疯癫的状态之后,我就好了,认清有这个需要就好了。
南都:所以你开始发展个人兴趣。
林嘉欣:我申请工人有两三个月的等候期,所以在我排戏的那两三个月里,我就和先生就安排好时间,看谁照顾孩子。
林嘉欣香港的家位于港岛区。南都记者和她商量场地时,她的助手很贴心,建议在港岛区艺术中心的一家意大利餐厅进行拍摄和采访。
餐厅很配合,划了一大块区域给我们单独使用,没有安排客人,把背景音乐全部关掉。在那个典雅安静的空间里,没有任何人打断、没有催促,林嘉欣和南都记者聊天,给女儿画画,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以至于南都记者差点忘记了这其实是一次工作访谈。
妈妈的选择一不相信“牺牲”这两个字
南都:你的一些习惯、爱好,有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丢掉了一部分?
林嘉欣:其实我很不喜欢人家说生小孩就要牺牲,我不相信“牺牲”这两个字。我常常觉得,假如我喜欢表演,如果有了小孩就必须要把表演放下或者Cut掉,那就会压抑自己。如果一件事真的能让你得到快乐,为什么要停止呢?妈妈快乐,小孩就会快乐。所以我不相信“牺牲”,我觉得这两个字很负面。当然,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配合,你要取舍,你的时间要安排得很好。
南都:那有没有放弃什么习惯?比如画画看书之类的。
林嘉欣:没有。我喜欢织布。(很传统的那种?)对,传统的织布。我这个兴趣持续了好几年。现在因为女儿比较大了,我就带她一起去织。
南都:是去作坊里还是在家里?
林嘉欣:去工作坊。我不敢买织布机,一我怕她弄脏了,二我怕我只顾织布———我一织布就进入一个很专注的状态,所以我就选择去工作坊织布。我织布,女儿坐在我身边玩那些线。(不哭不闹的在旁边玩?)对啊,玩线。我每天的行程都会跟她讲,妈咪今天会带你去织布,妈咪会很专注很忙,你要自己找东西玩。她都听得懂,都知道,看到我很专注,不会烦我。
南都:你一般织多久?
林嘉欣:我平常织5-7个小时,不过是还未完成的。必须要分好几回织。
南都:织的布会用在家里吗?
林嘉欣:我通常会送人,我常常是想到了一个对象才去织的,不同的对象,对布的质感、布料的颜色都不一样。
南都:能介绍你做过的比较满意的一份礼物吗?
林嘉欣:我亲手做的礼物我都还蛮满意的,哈哈!不一定说成品要有多好看,而要看你投入的心思,看到那个人的反应。我最近在织一幅很多色彩、颜色很鲜亮抢眼的,因为我要送给一个剧场的朋友,我用的线都很细,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线和彩色给她?因为我觉得她是带给我丰富感受的人,她给我感觉很Colorful(多彩),她很好奇、谦卑,很正能量,我选细线因为她很细腻。
南都:很多女人可能还会面临一种状况,在家里待的时间多了,和另一半沟通的话题就会少了,因为大多时间都专注在孩子身上,也很容易跟社会脱节。你怎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呢?
林嘉欣:我觉得阅读很重要。它像一个肌肉,这个肌肉要每天都去锻炼一下。阅读不仅是让你获得,还会让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它跟上网不一样,网络很及时、很快,能让你快速知道一件事。我觉得阅读可以让你去思考、消化、沉淀那些讯息,消化成你自己的东西。我们家有个规矩:从女儿出生之后,我们不开电视。
南都:为什么?
林嘉欣:因为电视的频率和我们睡觉时脑波的频率是一样的,大人看电视会觉得很放松,很舒服,想睡觉。但对来讲,他的智力没有成熟时常常看电视,那其实不是知识,只是刺激,颜色、光影刺激。最好3岁以后才看电视,因为3岁以后,他开始有智力了。我不担心跟社会脱节,因为我一向都不太知道外面在发生什么事,我的意思是,我没有关注娱乐,工作中遇到一些新的人,我都不知道他们是谁。
妈妈的选择二每周一次,跟先生聊两小时家事
南都:那跟先生的沟通呢?
林嘉欣:我和先生这一年来对教育的书特别有兴趣,我们常常会给彼此功课,譬如我们都看完了一本书后就会讨论。其实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一天用来讨论家里的事情,讨论孩子将来的发展,孩子6个月、1岁、18个月时的发展是很不一样的。不同阶段要给她不同的刺激,要有不同的渠道让她发展智力和体力。所以,一周一次,我和先生会坐下来只讲家事、小孩事、彼此的事,这是我们的一个仪式。那个时间里我们纯粹聊天,两个小时。有时会选宝宝睡觉的时间,或者让阿姨照看一下,我们俩去附近的咖啡店聊天。
南都:这至少让你们保持了夫妻俩独处的时间。常常都有这样的例子,以小孩为中心,结果夫妻越来越淡。
林嘉欣:对。我看一些心理书说有小孩的第一年是夫妻最容易离婚的一年,因为彼此都在适应小孩,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分配在小孩身上。其实大人也需要对方去呵护、关注和照顾的。
南都:这是你生孩子前就知道的吗?
林嘉欣:是结婚后才知道的。没有人天生会当妈妈,一定是一边走一边学习的。
南都:我有些朋友认为,我有女儿就好了。就把丈夫丢一边了,会忽略爱情和婚姻。
林嘉欣:这应该是口头禅吧。我觉得先生、小孩和自己都重要。当然,妈妈跟女儿的关系,跟你先生的情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女儿是从你肚子出来的,经历过十月怀胎,感情是不一样的。你的另一半对你是支持,是精神上的支持,他会给你很大的推动力。
南都:那你们有没有产生分歧的时候?
林嘉欣:有时候有些看法可能不一致,我觉得不要紧,我们会说出来,我们还挺坦然的。(所以不会有吵架、冷战?)不会,有什么事情都会讲出来。
妈妈的选择三挑选特别的故事书
南都:你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
林嘉欣:早上起来帮她刷牙洗脸,喂她吃饭,然后一天有好几次故事时间。我很希望把阅读的习惯带给她。因为我们不看电视,基本上就是阅读,玩耍,吃饭,睡觉。
南都:是什么内容的故事?是童话故事吗?
林嘉欣:不是,我跟先生都不喜欢念那些很标准的童话故事,我们不喜欢。我们不想让她变成那种拥有公主病的女孩。市面上有很多儿童书,我在选择时会花很多时间。不过我发现了好几个厉害的儿童书作家!有一个是英国的,名叫A nthonyBrow ne,他有个故事叫《猪家的故事》。
(动作加语言表演)这个故事怎样呢?刚开始,妈妈在埋头烫衣服、煮饭、洗碗,都看不到她的脸,就看到有个人在埋头工作,先生早上说:“老婆我的早餐呢?”两个儿子跟着喊:“妈妈我的早餐呢?”下班放学回来,先生就是“老婆我的晚饭呢”,儿子就是“妈妈我的晚饭呢”。有一天,他们回家后在火炉发现一张妈妈留的纸条:“你们都是猪!”妈妈不见了。先生没做过家务,没煮过饭,两个小孩跟爸爸就……墙纸的花全都变成了猪的影子,他们三个人渐渐变成猪,因为家里没吃的嘛,他们就开始翻垃圾找吃的……后来门开了,妈妈的剪影出现在三只猪上面,妈妈回来了,从此爸爸会帮忙洗碗,孩子会帮忙煮饭,故事第一次出现了妈妈的正面,你会看到妈妈脸上有光。这个作家讲故事的方法不是很完美,但很特别,里面也有一些讯息。还有一个美国作家叫ToddParr,他的书图画都很简单,颜色很鲜明,他有本书叫做《It's okay to be different》,《不一样是OK的》。他说:it‘s OK to with glasses.it’s OK more than one mum——近视是OK的,领养也是O K的。他有很多不同的比喻,it‘s O K怎样怎样。有时我们看到深色皮肤的人会有点恐惧,他会用小孩的观点让你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关系。
南都:所以你们都会选择这种类型的故事书给女儿?
林嘉欣:对。不是说白雪公主,一个吻让她醒过来之类的。我不是说梦幻不好,我只是想找一些美术上或故事上比较特别的故事。
南都:这样会对小朋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修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在教育制度上你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吧?
林嘉欣:一定会有的。我觉得在香港这个环境,竞争力这么大,不仅大人有压力,小孩刚入学也有压力。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制度没有接受小孩子的差异,非要大家走同一条成长成材的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方法去认识这个世界?我真的很喜欢让我的女儿有她自己很热爱、很投入做的事,当你做你很热爱的事时你才可以发光,显示你的优势。
南都:那你现在会去培养她的爱好吗?
林嘉欣:我会先看她对什么样的事感兴趣,让她多接触,我知道她很喜欢玩水,我就让她去学游泳。她也喜欢音乐,一听到音乐就有反应,早上我就会播歌曲,跟她一起乱跳一通。我不会说“你这样跳是错的,一定要怎么跳怎么跳”,我不想给她框框。
妈妈的选择四为女儿找所好的中文学校
南都:最近我看到报道说,你带着女儿去面试,开始找了。
林嘉欣:对。只是面试,还没决定,后来我们打算迟一年再去。在香港念书压力实在太大了,园要早一年面试,一岁半就要面试,两岁就要入学。我们考虑让她玩多一年。很多时候我很容易有种心态,想要她什么都领先,生怕落后于别人,但我又想,你那么早逼她写字,但她本身连手的结构都还不够成熟。当然她可以试着去学,不过姿势是不是正确?她是不是很喜欢去写?你逼孩子的时候,你也痛苦,孩子也痛苦。
南都:你带她去面试,她是什么反应?比如的“虾饺仔”在学校容易大哭。
林嘉欣:她没有哭,她是型的。我们那次去面试时,她牵着我的手,站在那里看,左看看右看看,再看一下我。
南都:面试要她回答什么问题?
林嘉欣:比如说,从一个箱子拿一个彩色气球,把它放到属于它颜色的篮子里。还问了她一些问题。
南都:你挑图书都有那么多学问,挑学校会不会是更大的挑战?
林嘉欣:我觉得在香港是很难。因为小孩子很早就有很多功课了,我们想找一家晚一点才有功课的学校。很小年纪那个书包就已经比我的包包还要重,很小年纪就要戴眼镜了,很早他们的创造力就被磨平了。
南都:选学校你们还有什么标准?
林嘉欣:我们希望她中文的基础好,所以一定不是学校,因为国际学校都是以英文为主的。我不担心她讲英文,我们左右邻居都是讲英文的,我自己也讲。(读故事呢?)有中文有英文。我们的标准是一定要有中文教学,因为我觉得中文最难学。另一方面,我希望她成为一个Creative(有创造力)的人。有时候我跟一些小朋友聊天,我隔壁有个老外的小孩,他说以前很喜欢念普通话的那个班,但现在不喜欢,因为以前那个老师会带着吉他用普通话唱歌,大家都很投入,小孩子都很乐意学,现在的老师经常背对小孩,常常骂人。我就觉得,其实一个好老师也很重要,一个好老师引导小孩对科目有兴趣很重要。
南都:我曾经在幼儿园代过课,幼儿园的老师嗓门特别大,因为孩子太多太吵,似乎这样才能唬住孩子。
林嘉欣:有一次我逛商场,看到一个孩子在店,吵着妈妈要买玩具,妈妈大声说不买,但孩子更大声地说要买,情绪高涨到……你一句我一句的。哇,好辛苦!我就想,是不是嗓门最大声的最有效?有时候会造成一种后果,妈妈嫌吵就放弃了,好,买吧,你赶快闭嘴!小孩子就会误以为,哎,我每次情绪一高涨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南都:假如你面对这种问题会怎么处理?
林嘉欣:我会提醒自己要轻松,冷静下来。
妈妈的选择五买书学厨艺,自己学,每天煮
南都:望子,望女成凤。你对她会有期望吗?
林嘉欣:我希望可以跟她一起去建立她自己的价值观,能分辨是非,有阅读习惯。我觉得我的期望是能够实现的,我不太敢把期望放得太高。放太高,她有压力,你也容易生气。
南都:虽然小孩子不懂事,但他们有时候也非常可爱,让爸妈很感动。你的宝宝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很窝心的呢?
林嘉欣:你说“亲亲”,她就“啵~”(侧脸学宝宝,很响亮地“啵”一声)。以前她听不懂你说什么,但现在和她说“亲亲”,她就会“啵”!我好开心啊!让我觉得很感动的是,我们俩在一个房间里,我看着她玩,她回头看我一眼,好像我们俩彼此有个认知,她知道我在,我也在观察她,不需要说话,但都知道彼此的存在,让我很感动。
南都:我采访前做功课,看到你的简介,发现你的List上,开心的、难过的、感动的事都和家有关。
林嘉欣:有了家庭后我什么都不怕了,以前我会觉得给自己很多框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在反而没有这种框框了。你会觉得,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回到家有家人给我的支持、爱护,这多么重要!我觉得现在的我更坦荡,更安定,更踏实。我先生让我很吸引的地方是,他对家人很好,从我还没有结婚之前,他怎么对待他的家人,我就知道他可以加分,打钩钩,呵呵!
南都:所以当初决定嫁给他,这是很大的原因?
林嘉欣:没有,是因为我怀孕了,哈哈!他也够幽默,我们遇到一些很难过的事,他都可以用幽默来带过,有智慧。比如我父亲重病,我先生知道我很伤心,会用一些很幽默的方式开导我,让我发现这个人很能依靠。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能让我很轻松,他扛了很多担子,但他给你感觉是,你可以很放心地交给他。
南都:听说你的厨艺很好,有拿手菜吗?
林嘉欣:我以前不太会煮饭,有了家庭后还不错。我买书自学,买量杯、量羹、秤,自己学,每天煮。拿手菜中西餐都有,柚子虾米焖排骨!柚子皮加虾米,焖腩肉也可以,焖排骨也可以。把柚子那层绿色的削掉,泡一天暖水,换三次水,然后焖,还不错!
林嘉欣·给女儿的一幅画
南都:女儿喜欢画画吗?
林嘉欣:她啊,乱画一通!
南都:你有想过给女儿添个弟弟妹妹吗?
林嘉欣:想。不过顺其自然。我身边几个好朋友试了好几年都没有小孩,所以我发现,特别想要孩子的时候就比较难……我不太会画画哦,哈哈!
南都:你平时跟女儿一起都画些什么?
林嘉欣:她喜欢捣乱,把颜料抹到全身都是。
南都:她这叫行为艺术。
林嘉欣:是很好玩,我就是要让她随便玩一下!反正我自己也是不喜欢条条框框的人。
妈妈的选择一不相信“牺牲”这两个字南都:你的一些习惯、爱好,有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丢掉了一部分?
林嘉欣:其实我很不喜欢人家说生小孩就要牺牲,我不相信“牺牲”这两个字。我常常觉得,假如我喜欢表演,如果有了小孩就必须要把表演放下或者Cut掉,那就会压抑自己。如果一件事真的能让你得到快乐,为什么要停止呢?妈妈快乐,小孩就会快乐。所以我不相信“牺牲”,我觉得这两个字很负面。当然,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配合,你要取舍,你的时间要安排得很好。
南都:那有没有放弃什么习惯?比如画画看书之类的。
林嘉欣:没有。我喜欢织布。(很传统的那种?)对,传统的织布。我这个兴趣持续了好几年。现在因为女儿比较大了,我就带她一起去织。
南都:是去作坊里还是在家里?
林嘉欣:去工作坊。我不敢买织布机,一我怕她弄脏了,二我怕我只顾织布——我一织布就进入一个很专注的状态,所以我就选择去工作坊织布。我织布,女儿坐在我身边玩那些线。(不哭不闹的在旁边玩?)对啊,玩线。我每天的行程都会跟她讲,妈咪今天会带你去织布,妈咪会很专注很忙,你要自己找东西玩。她都听得懂,都知道,看到我很专注,不会烦我。
南都:你一般织多久?
林嘉欣:我平常织5-7个小时,不过是还未完成的。必须要分好几回织。
南都:织的布会用在家里吗?
林嘉欣:我通常会送人,我常常是想到了一个对象才去织的,不同的对象,对布的质感、布料的颜色都不一样。
南都:能介绍你做过的比较满意的一份礼物吗?
林嘉欣:我亲手做的礼物我都还蛮满意的,哈哈!不一定说成品要有多好看,而要看你投入的心思,看到那个人的反应。我最近在织一幅很多色彩、颜色很鲜亮抢眼的,因为我要送给一个剧场的朋友,我用的线都很细,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线和彩色给她?因为我觉得她是带给我丰富感受的人,她给我感觉很Colorful(多彩),她很好奇、谦卑,很正能量,我选细线因为她很细腻。
南都:很多女人可能还会面临一种状况,在家里待的时间多了,和另一半沟通的话题就会少了,因为大多时间都专注在孩子身上,也很容易跟社会脱节。你怎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呢?
林嘉欣:我觉得阅读很重要。它像一个肌肉,这个肌肉要每天都去锻炼一下。阅读不仅是让你获得知识,还会让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它跟上网不一样,网络很及时、很快,能让你快速知道一件事。我觉得阅读可以让你去思考、消化、沉淀那些讯息,消化成你自己的东西。我们家有个规矩:从女儿出生之后,我们不开电视。
南都:为什么?
林嘉欣:因为电视的频率和我们睡觉时脑波的频率是一样的,大人看电视会觉得很放松,很舒服,想睡觉。但对婴儿来讲,他的智力没有成熟时常常看电视,那其实不是知识,只是刺激,颜色、光影刺激。最好3岁以后才看电视,因为3岁以后,他开始有智力了。我不担心跟社会脱节,因为我一向都不太知道外面在发生什么事,我的意思是,我没有关注娱乐新闻,工作中遇到一些新的人,我都不知道他们是谁。
妈妈的选择二每周一次,跟先生聊两小时家事南都:那跟先生的沟通呢?
林嘉欣:我和先生这一年来对教育的书特别有兴趣,我们常常会给彼此功课,譬如我们都看完了一本书后就会讨论。其实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一天用来讨论家里的事情,讨论孩子将来的发展,孩子6个月、1岁、18个月时的发展是很不一样的。不同阶段要给她不同的刺激,要有不同的渠道让她发展智力和体力。所以,一周一次,我和先生会坐下来只讲家事、小孩事、彼此的事,这是我们的一个仪式。那个时间里我们纯粹聊天,两个小时。有时会选宝宝睡觉的时间,或者让阿姨照看一下,我们俩去附近的咖啡店聊天。
南都:这至少让你们保持了夫妻俩独处的时间。常常都有这样的例子,以小孩为中心,结果夫妻感情越来越淡。
林嘉欣:对。我看一些心理书说有小孩的第一年是夫妻最容易离婚的一年,因为彼此都在适应小孩,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分配在小孩身上。其实大人也需要对方去呵护、关注和照顾的。
南都:这观点是你生孩子前就知道的吗?
林嘉欣:是结婚后才知道的。没有人天生会当妈妈,一定是一边走一边学习的。
南都:我有些朋友认为,我有女儿就好了。就把丈夫丢一边了,会忽略爱情和婚姻。
林嘉欣:这应该是口头禅吧。我觉得先生、小孩和自己都重要。当然,妈妈跟女儿的关系,跟你先生的情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女儿是从你肚子出来的,经历过十月怀胎,感情是不一样的。你的另一半对你是爱护支持,是精神上的支持,他会给你很大的推动力。
南都:那你们有没有产生分歧的时候?
林嘉欣:有时候有些看法可能不一致,我觉得不要紧,我们会说出来,我们还挺坦然的。(所以不会有吵架、冷战?)不会,有什么事情都会讲出来。
妈妈的选择三挑选特别的儿童故事书南都:你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
林嘉欣:早上起来帮她刷牙洗脸,喂她吃饭,然后一天有好几次故事时间。我很希望把阅读的习惯带给她。因为我们不看电视,基本上就是阅读,玩耍,吃饭,睡觉。
南都:是什么内容的故事?是童话故事吗?
林嘉欣:不是,我跟先生都不喜欢念那些很标准的童话故事,我们不喜欢。我们不想让她变成那种拥有公主病的女孩。市面上有很多儿童书,我在选择时会花很多时间。不过我发现了好几个厉害的儿童书作家!有一个是英国的,名叫Anthony Browne,他有个故事叫《猪家的故事》。
(动作加语言表演)这个故事怎样呢?刚开始,妈妈在埋头烫衣服、煮饭、洗碗,都看不到她的脸,就看到有个人在埋头工作,先生早上说:“老婆我的早餐呢?”两个儿子跟着喊:“妈妈我的早餐呢?”下班放学回来,先生就是“老婆我的晚饭呢”,儿子就是“妈妈我的晚饭呢”。有一天,他们回家后在火炉发现一张妈妈留的纸条:“你们都是猪!”妈妈不见了。先生没做过家务,没煮过饭,两个小孩跟爸爸就……墙纸的花全都变成了猪的影子,他们三个人渐渐变成猪,因为家里没吃的嘛,他们就开始翻垃圾找吃的……后来门开了,妈妈的剪影出现在三只猪上面,妈妈回来了,从此爸爸会帮忙洗碗,孩子会帮忙煮饭,故事第一次出现了妈妈的正面,你会看到妈妈脸上有光。这个作家讲故事的方法不是很完美,但很特别,里面也有一些讯息。还有一个美国作家叫Todd Parr,他的书图画都很简单,颜色很鲜明,他有本书叫做《It's okay to be different》,《不一样是OK的》。他说:it‘s OK to with glasses.it’s OK more than one mum——近视是OK的,领养也是OK的。他有很多不同的比喻,it‘s OK怎样怎样。有时我们看到深色皮肤的人会有点恐惧,他会用小孩的观点让你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关系。
南都:所以你们都会选择这种类型的故事书给女儿?
林嘉欣:对。不是说白雪公主,一个吻让她醒过来之类的。我不是说梦幻不好,我只是想找一些美术上或故事上比较特别的故事。
南都:这样会对小朋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修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在教育制度上你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吧?
林嘉欣:一定会有的。我觉得在香港这个环境,竞争力这么大,不仅大人有压力,小孩刚入学也有压力。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制度没有接受小孩子的差异,非要大家走同一条成长成材的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方法去认识这个世界?我真的很喜欢让我的女儿有她自己很热爱、很投入做的事,当你做你很热爱的事时你才可以发光,显示你的优势。
南都:那你现在会去培养她的爱好吗?
林嘉欣:我会先看她对什么样的事感兴趣,让她多接触,我知道她很喜欢玩水,我就让她去学游泳。她也喜欢音乐,一听到音乐就有反应,早上我就会播歌曲,跟她一起乱跳一通。我不会说“你这样跳是错的,一定要怎么跳怎么跳”,我不想给她框框。
妈妈的选择四为女儿找所好的中文学校南都:最近我看到报道说,你带着女儿去面试,开始找幼儿园了。
林嘉欣:对。只是面试,还没决定,后来我们打算迟一年再去。在香港念书压力实在太大了,幼儿园要早一年面试,一岁半就要面试,两岁就要入学。我们考虑让她玩多一年。很多时候我很容易有种心态,想要她什么都领先,生怕落后于别人,但我又想,你那么早逼她写字,但她本身连手的结构都还不够成熟。当然她可以试着去学,不过姿势是不是正确?她是不是很喜欢去写?你逼孩子的时候,你也痛苦,孩子也痛苦。
南都:你带她去面试,她是什么反应?比如陈慧琳的“虾饺仔”在学校容易大哭。
林嘉欣:她没有哭,她是观察型的。我们那次去面试时,她牵着我的手,站在那里看,左看看右看看,再看一下我。
南都:面试要她回答什么问题?
林嘉欣:比如说,从一个箱子拿一个彩色气球,把它放到属于它颜色的篮子里。还问了她一些问题。
南都:你挑图书都有那么多学问,挑学校会不会是更大的挑战?
林嘉欣:我觉得在香港是很难。因为小孩子很早就有很多功课了,我们想找一家晚一点才有功课的学校。很小年纪那个书包就已经比我的包包还要重,很小年纪就要戴眼镜了,很早他们的创造力就被磨平了。
南都:选学校你们还有什么标准?
林嘉欣:我们希望她中文的基础好,所以一定不是国际学校,因为国际学校都是以英文为主的。我不担心她讲英文,我们左右邻居都是讲英文的,我自己也讲。(读故事呢?)有中文有英文。我们的标准是一定要有中文教学,因为我觉得中文最难学。另一方面,我希望她成为一个Creative(有创造力)的人。有时候我跟一些小朋友聊天,我隔壁有个老外的小孩,他说以前很喜欢念普通话的那个班,但现在不喜欢,因为以前那个老师会带着吉他用普通话唱歌,大家都很投入,小孩子都很乐意学,现在的老师经常背对小孩,常常骂人。我就觉得,其实一个好老师也很重要,一个好老师引导小孩对科目有兴趣很重要。
南都:我曾经在幼儿园代过课,幼儿园的老师嗓门特别大,因为孩子太多太吵,似乎这样才能唬住孩子。
林嘉欣:有一次我逛商场,看到一个孩子在玩具店,吵着妈妈要买玩具,妈妈大声说不买,但孩子更大声地说要买,情绪高涨到……你一句我一句的。哇,好辛苦!我就想,是不是嗓门最大声的最有效?有时候会造成一种后果,妈妈嫌吵就放弃了,好,买吧,你赶快闭嘴!小孩子就会误以为,哎,我每次情绪一高涨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南都:假如你面对这种问题会怎么处理?
林嘉欣:我会提醒自己要轻松,冷静下来。
妈妈的选择五买书学厨艺,自己学,每天煮南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对她会有期望吗?
林嘉欣:我希望可以跟她一起去建立她自己的价值观,能分辨是非,有阅读习惯。我觉得我的期望是能够实现的,我不太敢把期望放得太高。放太高,她有压力,你也容易生气。
南都:虽然小孩子不懂事,但他们有时候也非常可爱,让爸妈很感动。你的宝宝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很窝心的呢?
林嘉欣:你说“亲亲”,她就“啵~”(侧脸学宝宝,很响亮地“啵”一声)。以前她听不懂你说什么,但现在和她说“亲亲”,她就会“啵”!我好开心啊!让我觉得很感动的是,我们俩在一个房间里,我看着她玩,她回头看我一眼,好像我们俩彼此有个认知,她知道我在,我也在观察她,不需要说话,但都知道彼此的存在,让我很感动。
南都:我采访前做功课,看到你的简介,发现你的List上,开心的、难过的、感动的事都和家有关。
林嘉欣:有了家庭后我什么都不怕了,以前我会觉得给自己很多框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在反而没有这种框框了。你会觉得,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回到家有家人给我的支持、爱护,这多么重要!我觉得现在的我更坦荡,更安定,更踏实。我先生让我很吸引的地方是,他对家人很好,从我还没有结婚之前,他怎么对待他的家人,我就知道他可以加分,打钩钩,呵呵!
南都:所以当初决定嫁给他,这是很大的原因?
林嘉欣:没有,是因为我怀孕了,哈哈!他也够幽默,我们遇到一些很难过的事,他都可以用幽默来带过,有智慧。比如我父亲重病,我先生知道我很伤心,会用一些很幽默的方式开导我,让我发现这个人很能依靠。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能让我很轻松,他扛了很多担子,但他给你感觉是,你可以很放心地交给他。
南都:听说你的厨艺很好,有拿手菜吗?
林嘉欣:我以前不太会煮饭,有了家庭后还不错。我买书自学,买量杯、量羹、秤,自己学,每天煮。拿手菜中西餐都有,柚子虾米焖排骨!柚子皮加虾米,焖腩肉也可以,焖排骨也可以。把柚子那层绿色的削掉,泡一天暖水,换三次水,然后焖,还不错!
她亲近这个世界,就像千万个家庭主妇一样
想约婚后、产后的林嘉欣做这次专访,我想了很久。成功约访后,不少朋友都问我:林嘉欣是有什么大动作或者推出新作品吗?我答:不是。虽说她产后重回这个圈子已有大半年时间,但也仅仅限于出席过几个商业活动、为护肤品代言以及年初和黄子华合演舞台剧《野猪》。工作曝光率不算多,但她的见报率并不差———她时不时出现在花边新闻中,她和家人被香港狗仔跟拍,但大多数只是以图说为主,鲜见她对于心声的表露。对于欣赏林嘉欣的人来说,这些显然不解渴。
曾经这么评价林嘉欣:“我怀疑她自闭,与世隔绝,好像世外高人般。”做完这次专访后,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林嘉欣是娱乐圈的一个异数———你感觉不到她在事业上的野心,她一副甜姐儿模样,却我行我素,一怀孕、一结婚便潇洒转身成为家庭主妇;但她绝不是真实生活中的“怪咖”,她比大多数都更亲近这个世界,就像千万个家庭主妇一样,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要亲自去买生活用品,要买菜做饭,要为孩子读什么学校头疼……
写这篇长长的时,我脑子里一直萦绕着那天下午初见林嘉欣的一幕一幕:她伏在桌旁,专心致志地给女儿画画;她给摄影记者拍特写,专业又配合地展露着各式“林氏笑容”,微笑、大笑、托腮笑、掩面笑,恬静而又迷人,好像连空气都漾起了微澜,带着幸福的甜味。
这样的林嘉欣,很难让人不喜欢。
如果您有与“林嘉欣 产后抑郁症 ”的相关问题,请向提问
看了林嘉欣: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症的网友还看了
>> 更多关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了抑郁症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