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枇杷,天冬氨酸,寸东,蜕壳,黄芩,...

【转载】(1)中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
我的图书馆
【转载】(1)中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
(1)中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北沙参Bei sha shen&&&&&《本草汇言》&&&&&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主产于山东、江苏,福建等地亦产。夏秋两季采挖,洗净,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后直接干燥。&&&&&【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应用】&&&&&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证。常与相似的养阴、润肺、清肺及止咳、平喘、利咽之麦冬、南沙参、杏仁、桑叶、玄参等药同用。&&&&&2.胃阴虚证。本品能补胃阴,而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干多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及胃痛、胃胀、干呕等证。常与石斛、玉竹、乌梅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胃阴脾气俱虚者,宜与山药、太子参、黄精等养阴、益气健脾之品同用。&&&&&【用法用量】&&煎服,4.5~9g。&&&&&【使用注意】&&《本草从新》谓北沙参“反藜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亦认为北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应加以注意。&&&&&【古籍摘要】&&&&&1.《本草汇言》引林仲先医案:“治一切阴虚火炎,似虚似实,逆气不降,清气不升,为烦,为渴,为胀,为满,不食,用真北沙参五钱水煎服”。&&&&&2.《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生物碱、淀粉、多糖、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微量挥发油及佛手柑内酯等成分。&&&&&2.药理作用:北沙参的乙醇提取物有降低体温和镇痛作用;北沙参多糖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可用于体内免疫功能异常亢进的疾病;北沙参水浸液在低浓度时,能加强离体蟾蜍心脏收缩,浓度增高,则出现抑制直至心室停跳,但可以恢复;静脉注射北沙参可使麻醉兔的血压略升,呼吸加强。&&&&&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北沙参、川芎各30g,蔓荆26g,细辛1.5g,加黄酒煎服,治疗头痛有效(浙江中医杂志,4);以北沙参、山药各15g,水煎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24例,1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无反复,5例无效(吉林中医药,)。&&&&&4.不良反应:加工北沙参时,少数人会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灼痛、瘙痒、水肿、丘疹、怕光流泪、发热、乏力、头晕、胸闷及鼻腔、结膜、咽部充血等。  南沙参Nan sha shen&&&&&《神农本草经》&&&&&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或沙参A. Stricta Miq. 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趁鲜刮去粗皮洗后干燥,切厚片或短段生用。&&&&&【性能】&&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应用】&&&&&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微寒,能补肺阴、润肺燥,兼能清肺热。亦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其润肺清肺之力均略逊于北沙参。但对肺燥痰粘,咯痰不利者,因兼有一定的祛痰的作用,可促进排痰;对气阴两伤者,还略能补脾肺之气,可气阴两补。常与北沙参、麦冬、杏仁等润肺清肺及对症之品配伍。&&&&&2.胃阴虚证。本品又能养胃阴,生津止渴,并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及饥不欲食、呕吐等证。本品养胃阴、清胃热之力亦不及北沙参。但本品兼能补益脾气,对于胃阴脾气俱虚之证,有气阴双补之效,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两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多与玉竹、麦冬、生地等养胃阴、清胃热之品配伍,如益胃汤(《温病条辨》)。&&&&&【用法用量】&&煎服,9~15g。&&&&&【使用注意】&&反藜芦。&&&&&【鉴别用药】&&北沙参与南沙参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植物,因二者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为主要功效。但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较为多用。而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补中,益肺气。”&&&&&2.《本草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3.《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虚劳咳呛痰血”。&&&&&【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轮叶沙参含三萜类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种萜类和烃类混合物、蒲公英萜酮、β-谷甾醇、胡萝卜苷、饱和脂肪酸、沙参酸甲酯和沙参醇。沙参中含呋喃香豆精类。&&&&&2.药理作用:杏叶沙参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且可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轮叶沙参有祛痰作用,其祛痰作用较紫菀差;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强心作用;体外试验,沙参水浸剂(1:2)有抗真菌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本品配伍麦冬、金银花等药,制成蜜丸,空腹时含化、缓咽,1日3~5次,治疗食管炎12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    百合Bai he&&&&&《神农本草经》&&&&&为百事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 Brown var. Viridulium Baker或细叶百合L. Pumilum DC.的肉质鳞叶。全国各地均产。以湖南、浙江产者为多。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生用或蜜炙用。&&&&&【性能】&&甘,微寒。归肺、心、胃经。&&&&&【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应用】&&&&&1.肺阴虚证。本品微寒,作用平和,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润肺清肺之力虽不及北沙参、麦冬等药,但兼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常与生地、玄参、桔梗、川贝母等清肺、祛痰药同用,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本品能养阴清心,宁心安神。治虚热上扰,失眠,心悸,可与麦冬、酸枣仁、丹参等清心安神药同用。治疗神志恍惚,情绪不能自主,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为主的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用本品既能养心肺之阴,又能清心肺之热,还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常与生地黄、知母等养阴清热之品同用。&&&&&此外,本品还能养胃阴、清胃热,对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亦宜选用。&&&&&【用法用量】&&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古籍摘要】&&&&&1.《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2.《本草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酚酸甘油脂、丙酸酯衍生物、酚酸的糖苷、酚酸甘油酯糖苷、甾体糖苷、甾体生物碱、微量元素、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2.药理作用:百合水提液对实验动物有止咳、祛痰作用;可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蜍哮喘;百合水提液还有强壮、镇静、抗过敏作用;百合水煎醇沉液有耐缺氧作用;还可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症。&&&&&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百合、蒲公英各30g,乌药、青皮、五灵脂各10g,水煎,于晚饭后顿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疗效(云南中医杂志,)。  麦冬Mei dong&&&&&《神农本草经》&&&&&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夏季采挖,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打破生用。&&&&&【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应用】&&&&&1.胃阴虚证。本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饥不欲食,呕逆,大便干结等症。如治热伤胃阴,口干舌燥,常与生地、玉竹、沙参等品同用。治消渴,可与天花粉、乌梅等品同用。与半夏、人参等同用,治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如麦门冬汤(《金匮要略》)。与生地、玄参同用,治热邪伤津之便秘,如增液汤(《温病条辨》)。&&&&&2.肺阴虚证。本品又善养肺阴,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常与阿胶、石膏、桑叶、枇杷叶等品同用,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3.心阴虚证。本品可归心经,还能养心阴,清心热,并略具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与养阴安神之品配伍,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以之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品同用。热伤心营,神烦少寐者,宜与清心凉血养阴之品配伍,如清营汤(《温病条辨》)以之与黄连、生地、玄参等品同用。&&&&&【用法用量】&&煎服,6~12g。&&&&&【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胃络脉绝,羸瘦短气”。&&&&&2.《本草汇言》:“清心润肺之药。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甾体皂苷、β-谷甾醇、豆甾醇、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各种类型的多聚糖、维生素A样物质、铜、锌、铁、钾等成分。&&&&&2.药理作用:家兔用麦冬煎剂肌内注射,能升高血糖;正常兔口服麦冬的水、醇提取物则有降血糖作用;麦冬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免疫功能;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提高机体适应性;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有改善左心室功能与抗休克作用;还有一定镇静和抗菌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麦门冬汤(麦冬、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粳米)治疗虚热证梅核气、便血、经行鼻衄患者有较好疗效(河南中医,)。以人参、北五味子各6g,红参3g,煎水代茶饮,1日1剂,2个月为1疗程,治疗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征36例,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5例(中医杂志,);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6例,并合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显效54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浙江中医杂志,9);本品还有用于失眠、肺炎、慢性咽炎、小儿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报道。  天冬Tian dong&&&&&《神农本草经》&&&&&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片或段,生用。&&&&&【性能】&&甘、苦,寒。归肺、肾、胃经。&&&&&【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应用】&&&&&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苦寒之性较强,其养肺阴,清肺热的作用强于麦冬、玉竹等同类药物。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对咳嗽咯痰不利者,兼能止咳祛痰。治肺阴不足,燥热内盛之证,常与麦冬、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2.肾阴虚证。本品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宜于肾阴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及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证。肾阴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者,常与熟地、枸杞子、牛膝等滋肾益精、强筋健骨之品同用。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宜与滋阴降火之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等品同用。治肾阴久亏,内热消渴证,可与生地黄、山药、女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肺肾阴虚之咳嗽咯血,可与生地、玄参、川贝母等滋阴清肺、凉血止咳药同用。&&&&&3.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等证。本品还有一定益胃生津作用,兼能清胃热,可用于热伤胃津之证。气阴两伤,食欲不振,口渴者,宜与生地黄、人参等养阴生津益气之品配伍。津亏肠燥便秘者,宜与生地、当归、生首乌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品同用。&&&&&【用法用量】&&煎服,6~12g。&&&&&【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滋腻之性较强,脾虚泄泻、痰湿内盛者忌用。&&&&&【鉴别用药】&&天冬与麦冬,既能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又可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对于热病伤津之肠燥便秘,还可增液润肠以通便。二药性能功用相似,相须为用。然天冬苦寒之性较甚,清火与润燥之力强于麦冬,且入肾滋阴,还宜于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证。麦冬微寒,清火与滋润之力虽稍弱,但滋腻性亦较小,且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又宜于心阴不足及心热亢旺之证。&&&&&【古籍摘要】&&&&&1.《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2.《本草汇言》:“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肺肾火燥为病,如肺热叶焦,发为痿痈,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骨蒸热劳诸证,在所必需者也”。&&&&&【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天门冬素(天冬酰胺)、粘液质、β-谷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糖醛、甾体皂苷、多种氨基酸、新酮糖、寡糖及多糖等成分。&&&&&2.药理作用:天冬酰胺有一定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和尿量增加;煎剂体外试验对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天冬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煎剂或醇提取液可促进抗体生成,延长抗体生存时间;对实验动物有非常显著的抗细胞突变作用,可升高肿瘤细胞cAMP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天冬剥去外皮,每日63g,隔水蒸0.5~1小时,于早、中、晚3次分服;或制成片剂、糖浆剂等。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及乳腺癌,前者42例,临床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11例;后者可见局部肿块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缩小(江苏中医,)。用天冬15~30g,水煎服,每日1次,红糖为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一定疗效(赤脚医生杂志,4)。本品还有用于治疗百日咳、心律失常、病毒性肝炎、肿瘤等疾病的报道。  石斛Shi hu&&&&&《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candidum wall.ex Lindl.或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的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取,以秋季采收为佳。烘干或晒干,切段,生用。鲜者可栽于砂石内,以备随时取用。&&&&&【性能】&&甘,微寒。归胃、肾经。&&&&&【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应用】&&&&&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2.肾阴虚证。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用法用量】煎服,6~12g。鲜用,15~30g。&&&&&【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2.《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3.《本草再新》:“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石斛碱、石斛胺、石斛次胺、石斛星碱、石斛因碱等生物碱,及粘液质、淀粉等。&&&&&2.药理作用:石斛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其蠕动亢进而通便;但若用量增大,反使肠肌麻痹。有一定镇痛解热作用,其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用氢化可的松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之后,石斛多糖能恢复小鼠免疫功能;石斛水煎对晶状体中的异化变化有阻止及纠正作用;对半乳糖性白内障不仅有延缓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石斛、玄参、天花粉、蚤休各10g,将其煎液经蒸馏提纯,用超声雾化器使患者吸入咽部,治疗慢性咽炎172例,显效62例,好转87例(辽宁中医杂志,)。本品还有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关节炎、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的报道。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甘露饮子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
【别名】甘露饮、大甘露饮【处方】生干地黄(焙)、熟干地黄(焙)、天门冬、麦门冬(各去心,焙)、枇杷叶(去毛)、(去心)、(去苗)、枳壳(麸炒,去瓤)、(锉,炒)、山叶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润肺利咽;滋阴清热,行气利湿。主心胃之热上冲,牙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小便黄涩;或时身热,温热病,咳嗽,消渴,肝郁头痛,衄血,痛经。【用法用量】甘露饮[《局方》卷六(绍兴续添方)]、大甘露饮(《咽喉经验秘传》)。【注意】素体阳虚,溃疡日久难愈,肢冷,腰膝酸楚,溲清。舌嫩有齿痕,脉沉细等肾阳不足,阴损反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之证,不宜用此方。【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阳明少阴药也。烦热多属于虚,二地、二冬、甘草、石斛之甘,治肾胃之虚热,泻而兼补也;茵陈、黄芩之苦寒,折热而去湿;火热上行为患,故又以枳壳、枇杷叶抑而降之也。2.《医林纂要》:熟地黄以滋养肾水;能升肾水以上交于心;麦冬以清肺宁心;天冬能滋肺金以下生肾水;石斛甘微咸,得水石清虚之气,故能补心安神,清金保肺,去胃中之湿热而布膻中之清化;茵陈去胃中沉郁之湿热;黄芩降肺逆;枳壳破郁积,且能敛阴;枇杷叶酸能补肺敛阴,宁心收散,苦能泄逆气,泻火清金;甘草补中而亦能去热。热盛则水涸,二地以滋之;热盛则金流,二冬以保之;清用黄芩、枇杷叶;去湿用茵陈、枳壳,而皆有悠扬清淑之致。不必大为攻下,此所以为甘露。热莫盛于胃,而诸热皆统于心,心化不足,则热妄行,石斛补心以除妄热,所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也。3.《时方歌括》:足阳明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以二冬、二地、石斛,甘草之润以补之;枇杷、枳壳之降以顺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耆、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之,足矣。盖以阳明之治,最重在养“津液”二字。此方二地、二冬等药,即猪苓汤用以育阴意也;茵陈、黄芩之折热而去湿,即猪苓汤中用滑泽之除垢意也。【临床应用】1.口疮:本方加减治疗口疮31例,方药为:干地黄15g、熟地黄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5g、黄芩10g、茵陈9g、枇杷叶9g、枳壳6g、石斛10g、6g、桔梗6g、甘草9g。每日1剂,煎水分3次服完,小儿量酌减。除婴儿外,重症者可用柳花散加减煎汤含漱(青黛10g、冰片9g、黄柏15g、甘草15g。每日1剂)。典型病例:肖某,女,69岁。口舌生疮,灼热疼痛,屡治不愈5年余,且伴口苦咽干,头晕头痛。体温39℃,口喉干涩,吞咽疼痛,纳少,溲黄便结。口腔及舌缘两边有黄白色的溃疡点16个,两侧扁桃体呈Ⅱ度肿大,咽喉部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给予甘露饮加减(干地黄15g、熟地黄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5g、黄芩15g、茵陈9g、枇杷叶9g、枳壳6g、石斛10g、黄连6g、桔梗6g、甘草9g)。每日1剂,煎水分3次内服。另用柳花散加减煎水含漱。连用2日后,口腔溃疡点由原来16个减少至8个,颜色变浅,面积也明显缩小,诸恙亦愈。上方加生黄耆15g,继用5剂后治愈。追访1年未见复发。2.胃脘痛:李某某,男,31岁。上腹部于饭后隐隐的痛反复发作3年余,症见纳差,口干多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诊断为慢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虚热内扰。用甘露饮去茵陈、枇杷叶,加入金铃子9g,延胡索9g,青木香9g,6g。连服7剂腹痛消失,食饮好转。后又减理气止痛之品,加入18g,药12g,9g,连服30余剂,症状消失。3.阴虚盗汗:魏某某,女,4岁,患儿睡后汗出不止2年,尤以夏天为甚。平素体弱,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结,小便短急,五心烦热。经用多法治疗无效。唇赤舌红,无苔,脉细数。X线胸透,肺部正常。辨证为阴虚内扰,心液不敛。用甘露饮去茵陈、枇杷叶,余各味减量三分之一,再加太子参12g,6g,浮小麦6g。服3剂后好转。后又在此基础上减味,并先后用6g,淮9g,生12g,连服10余剂,盗汗消失,手足烦热好转,5年未复发。4.温热病:褚某某,男,35岁。因受凉后发烧5天,体温达39.5℃,微恶风寒,伴有头痛,咳嗽,痰少黄稠,口渴唇干,喜冷饮,3天无大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中间微黄,脉滑数,X线胸透,为左侧支气管炎,辨证为外感风热,邪传阳明。用甘露饮去茵陈,枳壳,加石膏30g,大黄9g(后下),银花9g,连翘9g,日服2剂,每日4次。2天后体温下降,大便通畅,头痛减轻,但仍有咳嗽,低烧,周身酸痛,去上方加味之药合麻杏石甘汤及蔓荆子。日服1剂,每日2次,连服5剂,症状消失。【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caolu.com。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 麦门冬,天门冬,石斛,沙参,玉竹,黄精,
麦门冬,天门冬,石斛,沙参,玉竹,黄精,
健康咨询描述:
麦门冬,天门冬,石斛,沙参,玉竹,黄精,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玄参,桑椹,决明子,这些有哪手心脚心发热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指导意见:&&&&&&4你好,目前描述的病情分析,考虑还是养阴生津的清热效果,还是可以试试
参考价格:12.5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12.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
参考价格:¥13.5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
参考价格:¥16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大家都在搜
(党参20g甘草10g枇杷叶10g石膏5g阿胶10g杏仁15g麦冬15g黑芝麻10g桑叶15g柴胡10g龙胆草10g炒栀子6g天冬10g知母10g黄柏10g山药15g干姜6g)这一方子是治什么病的?
shuidinan的答复:
茯苓 利水湿 半夏 健脾 止呕吐 浙贝母 止咳 黄氏 补气 白术 利水 甘草 调诸药并 归 补血 枸杞 滋补肝肾 麦芽炒 消面积 稻谷炒 应该消某种积食 鸡内金 消食胃 陈皮 燥湿化痰 我没猜错 吃呼吸系统毛病 身体虚弱 消化良胃口 楼主 问干@_@活血化瘀 清热补气@_@此方行气补气,健脾去湿,开导内滞,去痰。患者比较胖虚汗脚气或者股癣反湿热重消化良脂肪肝。石斛的作用: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你-好,1)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br/&&br/&
主治:肺肾阴虚而产生的燥咳。消化不良而致的乏力和口渴。肾精亏虚而致的头晕、腰酸及少白头。现在也用于治疗糖尿病。2)灸甘草:益气健脾、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如:配半夏制半夏的反胃作用。还可用于一些疮疡、咽喉肿痛,以及一些食物中毒。还有贫血。一般不做急救的话可代人参。自汗,盗汗,男子遗精。长时间腹泻。失眠,多梦。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黄芩,茵陈,枳实,石斛,焦三楂,钩藤,甘草,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不
来自于:浙江|
提问时间: 10:06:20|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黄芩,茵陈,枳实,石斛,焦三楂,钩藤,甘草,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不要辩证,直接使用,你用3剂后和我说说情况 吃了后还是没有效果呢还需要继续吃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7411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这要是检查没有鼻窦炎,也没有牙龈炎,等情况,也就是说口臭检查不出原因引起的,你可以继续用药观察看看
指导意见:
你平时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少辛辣刺激,注意不要吃重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平时还要补充21金维他和微量元素锌
哦,检查了有慢性咽炎,但那医生说不会引起口臭,还说慢性咽炎是治不好的
慢性咽炎是有慢性炎症,这是会引起口臭的
慢性咽炎怎么治
慢性咽炎可以用麦冬30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生甘草15克大枣6个玄参20克桔梗10克石斛20克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冬氨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