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类的问题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医药存在的相关问题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医药存在的相关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这是一个问题--值得思考的问题--石斛类中药材
已有 3488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石斛类中药材
&&&& 今天有个专门做石斛类中药材生意的朋友给我电话,说云南有人种了一些“铁皮石斛”与“马鞭石斛”的杂交种,产量很高,长超过60公分,也很粗,并且口感也还可以,近年来主要销售到广东市场。
&&&& 中药材类的石斛首先毕竟应该属于中药材,而中药材是用来治病或调理身体的,中药材中起作用的有效成份是非常复杂的,中药材是我们的先人经过多年(几十年甚至几千年)的治病经验总结而发掘出来的,如果随便拿两个中药材物种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是否还有药用价值或药用价值还有多高并不清楚,还能否可以做中药材来用也是值得商榷的;这与观赏类的石斛是完全不同,观赏类石斛杂交后代只要有观赏价值就可以生产。
&&& 石斛在全世界有1500多种,中国产的有近80种,目前为止用做中药材用的石斛约有52种。不同种的石斛杂交是很容易成功的,实际上,在兰科植物中,种间杂交是很容易成功的,甚至属间杂交也不难成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段俊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3183?;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孙小霞1,张冰1,2,张晓朦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北京100029);摘要:目的:梳理补虚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分;关键词:补虚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安全问题;合;基金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Chinesema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孙小霞1,张冰1,2,张晓朦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梳理补虚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补虚类饮片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79味补虚类饮片的ADR/ADE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饮片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补虚类饮片ADR/ADE的文献报道261篇,案例932例,涉及ADR/ADE的饮片有38味,占补虚类饮片数的48.10%。分析可见,补虚类饮片ADR/AD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行用药、剂量过大、长期用药、个体差异等,且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结论:补虚类饮片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加强补虚类饮片的用药安全和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补虚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安全问题;合理用药;用药警戒
基金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o.2013-ZDXKKF-19),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01,No.02),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No.2011-CXTD-014),药品评价中心项目(基于中医药典籍数据挖掘的乌头属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tonics: Safety analysis and pharmacovigilance considerations
SUN Xiao-xia1, ZHANG Bing1,2, ZHANG Xiao-meng1
( 1School of Chinese Pharmac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 2Center for Pharmacovigilance and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verse drug events (ADR/
ADE),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pharmacovigilance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prepared slic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tonics. Methods: The literature reports of 79 kind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tonics over last 30 years were reviewed, 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ADR/ADE by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of 932 ADR/ADE cases were in 261 literature reports, in which 38 kinds of herbs were involved, accounting for about 48.10% of prepared slic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tonic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main in? uence factors of ADR/ADE cases were self-medication, overdosage, long-term us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o on. The included ADR/ADE cases usually affected multiple organs and systems.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afety events that led b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tonics is relatively hi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pharmacovigilance actions to offer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clinical safe and rational use.
Key words: T Prepared slices of Ch A S Rational
use of C Pharmacovigilance
Funding: Open Project of Key Disciplines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2013-ZDXKKF-19),
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No.01, No.02), Innovation Team Program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2011-CXTD-014), Project of Center for Drug Reevaluation (Research on Pharmacovigilance of Aconitum Herbal Based on the Data-mining of TCM Classic Works)
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用,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依据补虚药的性味、功用及适应证的不同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盲目崇“补”,以致出现“误补益疾”“闭门留寇”等安全问题,损害健康的同时对于该类中药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
通讯作者:张冰,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158号信箱,邮编:100029,电话:010-E-mail:
浪费。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补虚类饮片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ADR/ADE)进行检索、梳理及分析,并挖掘古代传统中药警戒思想,旨在提出补虚类饮片的用药警戒思考,为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 依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临床中药学》功能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1]补虚类常用的79味中药饮片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文献数据库的文献全文报道,收集并整理补虚类中药饮片发生ADR/ADE的详细病案。
2. 检索策略 检索时间范围:1984年1月-2015年10月。中文全文检索词:①饮片名+致;②饮片名+例;③饮片名+不良反应;④饮片名+过敏;⑤饮片名+中毒;⑥饮片名+引起;⑦饮片名+诱发。英文检索词:①饮片拉丁名+ADR;②饮片拉丁名+ADE;③饮片拉丁名+induce/cause;④饮片拉丁名+safety;⑤饮片拉丁名+side effect;⑥饮片拉丁名或herbal medicine+liver damage/ hepatotoxicity/hepatic injury;⑦饮片拉丁名+toxic/poison;⑧饮片拉丁名或herbal medicine+renal toxicity/renal injury/kidney damage。文献筛选时,依据以下标准严格选取不良反应报道:①排除案例数目不详的报道;②排除涉嫌转载或重复的案例;③排除个案汇总性质的二次综述类文献。
1. 文献整理与数据分析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录入数据信息,主要包含发表年限及例数、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及过敏史情况等)、ADR/ADE涉及的补虚类中药饮片情况、治疗归转及预后等,应用回顾性研究及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2. ADR/ADE关联关系评价方法 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关联度评价方法,其评价内容为:①合理的时间关系;②已知药物的ADR类型;③反应可有另外解释;④撤药后可以改善;⑤再次给药重复出现。根据以上判断,通常将不良事件与药品的关联程度分为6个级别,即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和无法评价。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家族药物过敏史、不良反应表现、因果关系及牵涉药物进行分析。
1. 基本情况 检索补虚类饮片79味,共收集到安全性相关文献436篇,按筛选标准排除175篇文献,最终纳入ADR/ADE文献报道261篇,病例932例,涉及ADR/ADE的补虚类中药饮片
有38味饮片。涉及不良反应案例较多的饮片有何首乌、人参、蜂蜜、桑葚、补骨脂、黄芪、西洋参、鹿茸、山药、甘草、海马、玉竹等。
2. ADR/ADE的关联性评价 932例ADR/ADE案例中,关联关系明确的案例有925例,其中关联程度为很可能者601例,占64.48%,可能者237例,占25.43%,见表1。
表1 932例ADR/ADE的关联性评价情况关联性评价
构成比(%)
87 9.33很可能 60164.48可能 23725.43待评价
7 0.75无法评价
0 0.00可能无关
3. ADR/ADE涉及的补虚类饮片情况
3.1 ADR/ADE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932例ADR/ADE案例中,主要涉及的器官/系统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其具体临床表现见表2 。
3.2 ADR/ADE的转归情况 932例ADR/ADE中,绝大多数患者可经停药和对症治疗恢复正常或症状缓解者占92.17%。另有报道,患者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程度较重,其中,出现死亡者29例、继续接受住院治疗者13例,见表3。
表3 932例ADR/ADE的转归情况转归例数构成比(%)治愈63868.45经治好转17518.78停药自愈 46 4.94持续 13 1.39死亡 29 3.11 不详
4. 患者的一般情况 932例ADR/ADE案例中,男性460例,占49.36%,女性389例占41.74%,性别描述不详者83例。年龄分布3d-86岁,其中,20岁以下者137例(包括儿童及婴幼儿患者93例),占14.70%;60岁以上者51例,占5.47%。患者应用补虚药针对的病证为:咳嗽、乏力、腰膝酸软、不孕不育、浮肿、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失眠、纳差、脱发白发等,还有患者用于保健养生。患者有既往疾病史者166例,占17.81%,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肾炎、糖尿病、冠心病、鼻息肉切除术、慢性肝炎(甲型、乙型)、哮喘、浅表性胃炎、高血压病、脑梗死、慢性甲状腺炎、脑血栓、强直性脊柱炎、尿毒症等。患者既往有过敏史者34例,占3.65%,其中包括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3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表2 932例ADR/ADE涉及的器官/系统分布
类别补气药
饮片名人参
涉及的器官/系统
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及生殖系统、五官
皮疹、水泡、瘙痒、刺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呃逆、腹泻、黄疸、
食欲不振;昏迷、烦躁不安、失眠、兴奋、头晕、头痛、抽搐;心悸、自汗、胸闷、心慌;咳血、呼吸困难、气喘、咽痛;小便失禁、月经异常、乳房增大、阴道出血;视力模糊、眼睛干涩、鼻衄、牙龈肿痛、耳鸣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肝损伤;头晕、乏力、烦躁不安、头痛;
尿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五官、循环血小板减少;尿少、无尿、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皮肤发红、瘙痒、慢性系统溃疡、肉芽组织;视物模糊、复视;胸闷、气促、心悸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疹、红斑、风团、水疱、瘙痒;头晕、头昏、烦躁、失眠、肢体麻木;
血压升高、胸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
肤及其附件、生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
全身性、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五官全身性皮肤及其附件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五官、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
皮肤及其附件、五官、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呼吸系统、五官、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食欲减退、腹胀、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失眠、头晕、记忆减
退、头痛、精神萎靡、抽搐;心律失常、心悸、心慌、胸闷;皮疹、瘙痒、水泡;月经推迟皮疹、水泡、风团、瘙痒
全身乏力、出汗、肌肉震颤;心悸、胸闷;下肢浮肿、尿多、尿少失眠、烦躁、头痛、头晕;吐血、腹痛、便血、食欲减退;心悸、气短皮疹、瘙痒、风团;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鼻衄、出血
咽干、头痛、声嘶、视物不清、意识不清、精神失常、失语皮肤红斑、肿胀、灼痛、水疱、溃破、渗液、色素沉着
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黑便;头痛、头晕、烦躁;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瘙痒、潮红;牙衄、鼻衄;异常勃起、早泄尿少、无尿、下肢浮肿;食欲减退、恶心;紫癜;精神萎靡
皮肤瘙痒、丘疹;鼻衄;头痛、烦躁;胸闷、心慌、喘息;咽痒、喷嚏;尿少
乏力、倦怠;恶心、呕吐、纳差;皮肤灼热、瘙痒、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咳嗽、咳痰、鼻塞、咽痛;双眼灼痛、流泪、口角溃疡斑丘疹、面红;头疼、烦躁不安
头晕、神昏谵语、抽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舌强语謇;恶心、呕吐;尿频、尿失禁;皮肤瘙痒、灼痛;呼吸困难呕吐;无尿、尿频、尿痛恶心、皮疹、瘙痒
腹泻、恶心、呕吐;四肢乏力、麻木
黄芪西洋参
山药甘草绞股蓝白术大枣刺五加党参
补骨脂鹿茸海马冬虫夏草续断鹿角胶菟丝子核桃仁锁阳杜仲仙茅葫芦巴淫羊藿紫河车
何首乌龙眼肉当归阿胶白芍熟地黄
桑葚玉竹枸杞子鳖甲黑芝麻北沙参百合
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灼热、皮疹;心率加快、发热、胸闷;头晕、头痛
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咽痒、喉部阻塞、气短;发绀
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皮肤干燥、灼热;烦躁、神志不清、舌强、定向障碍、惊厥、谵妄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
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五官全身性、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腹胀、食欲减退、纳差;皮肤瘙痒呼吸急促、哮喘
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纳差、黄疸、厌食、
肝损伤;失眠、胁痛、口角歪斜、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头痛;尿痛皮肤瘙痒、皮疹、风团;头晕、发热、幻听幻视、失眠、烦躁;呕吐、腹泻、腹痛;遗精、流产;胸闷、气短皮疹、皮肤瘙痒;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口唇肿胀、糜烂、溃疡发热、乏力;肠鸣腹泻头晕、神志恍惚、四肢抽搐
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肤瘙痒、丘疹;周身麻木;心悸、气短、胸闷、发热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头晕、神志恍惚、昏迷;皮疹、风团、瘙痒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风团、瘙痒、丘疹;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
统、泌尿系统、五官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 
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精神不振;
血尿、尿频、尿痛;眼睑浮肿、鼻衄皮疹、瘙痒、灼热;过敏性休克
便秘、恶心皮疹、瘙痒;腹痛、腹泻、腹胀、皮肤灼热、瘙痒、水疱、红斑、渗液、结痂过敏性休克 
例,对磺胺类药物过敏1例,对海鲜类过敏2例,对化妆品过敏1例,其余患者既往均有药物不良反应史。患者服用补虚类饮片后发生ADR/ADE的时间最短为10min以内,最长的时间为患者间断泡酒服用何首乌20年。
1. 补虚类饮片发生ADR/ADE的特点 本研究纳入分析的案例均为广义的不良反应范畴,且患者自行用药的现象较为突出。基于补虚类饮片932例ADR/ADE案例的梳理和分析,该类饮片出现安全事件的特点为:①临床表现常可见A型、B型不良反应,偶见C型[2];②补虚类饮片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等器官/系统,其临床表现的程度及症状各异,且不良反应案例主要集中在补血药和补气药;③中毒反应的发生时间一般集中在患者服药1d-3个月不等,而过敏反应则多于服药后立即出现;④患者预后及转归情况良好,大多数患者可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但仍有少数患者因ADR/ADE程度较重而继续接受住院医治,甚者可能出现死亡。
2. 补虚类饮片的安全问题分析
补虚类饮片多为药食同源的品种,应用广泛。从广义不良反应角度分析可知,补虚类饮片引发安全事件的原因主要涉及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及用药因素3个方面[2]。
其中,药物相关因素有饮片自身含毒性成分、炮制不当、质量不合格;机体相关因素,如个体差异,包括特殊人群、过敏体质人群、病理状态;用药相关因素,如患者自行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久、误用等。
具体情况如下:①药物因素:补虚类饮片由药物自身因素引发的安全事件案例为32例,占全部案例的3.43%,其发生原因主要和饮片的成分、炮制、质量相关。有报道患者自行服用含有仙茅的中药汤剂1剂,服用2h后突发腹泻、呕吐、进行性四肢麻木,与仙茅含有萜类毒性成分相关[3]。另有报道对蜂蜜中毒的14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所食的蜂蜜中被检出大量博落回生物碱和少量雷公藤生物碱成分,两种生物碱均含有剧毒[4]。此外,该类饮片的质量问题也要引起关注。②机体因素:补虚类饮片与机体状态相关的ADR/ADE案例为199例,占全部案例的21.35%,主要以个体差异所致的过敏反应为主,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一些药食同源的饮片,如核桃仁,亦可见过敏性休克反应[5]。
199例案例涉及的儿童及婴幼儿患者61例、老年患者19例、妊娠妇女1例及过敏体质患者34例,以上患者均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如1例孕晚期妇女在首次食用未经加工的蜂蜜后,5h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及胎儿宫内窘迫[6]。另有1例女性肺癌患者合并使用先锋霉素与西洋参冲剂,在连续用药3d后出现哮喘、呼吸困难、喘憋、心悸气短、颜面潮红、全身瘙痒等症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患者于治疗6d后再次服用洋参冲剂时又出现上述症状,考虑与洋参冲剂过敏有关[7]。
故提醒临床应关注儿童及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过敏体质者谨慎使用。③用药因素:检索到由使用不当引发的ADR/ADE案例701例,占全部案例的75.21%,补虚类饮片的安全事件大多为患者自行用药所致。其中,超剂量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327例,占35.09%,包含单次用药剂量过大和用药疗程过久致药物蓄积。如1例女性患者单次服用生何首乌100g,第2天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8];另有一例男性患者连续服用何首乌(每次约10g,3次/d),服用约2月余致严重肝功能损害,出现全身皮肤黄染、伴纳差、厌油、乏力等症状[9]。此外,配伍失宜亦可引发不良反应,如1例患者何首乌与莱菔子、熟地黄同用后出现口干、神志恍惚、四肢抽搐等不良反应,再次同用亦可见上述反应,提示该反应为配伍不当所致[10]。
3. 补虚类饮片的合理用药与警戒思考 补虚类药物大多具有甘味,药性寒温兼俱,因其药性、归经不同而功效互有差异,故临床用药时要因证选药,必须依据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的证候不同而辨证施治。补虚药的使用方法属于《黄帝内经》中“虚者补之”“损者益之”治则,八法中“补法”的范畴,其补虚作用可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等,故临床应用需加以区分其使用禁忌及注意。如:①补气类饮片多为味甘壅滞、碍气助湿之品,对于湿盛中满者应慎用之。亦即徐灵胎“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②补阳类饮片味多咸以补肾,性多温热、燥烈,易助火伤阴,故阴虚火旺者忌用。③补血药多滋腻黏滞,故脾虚湿阻,气滞食少者宜慎用,以免耗伤脾胃。④ 补阴类饮片性味多甘寒,具润燥、清热之效,但大多具有一定滋腻性,不易消化,对于脾胃虚弱、痰湿内阻及腹满便溏者慎用。此外,补虚药如作汤剂宜适当久煎,使药物成分充分溶出。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选择适当剂型才能有利于保存、服用、增效,临床还应考虑到人体气血阴阳在生理及病理上的相互关联与影响,并适当与其他药进行配伍应用以保护正气、顾护其虚。
3.1 采制与贮存 ①品种与产地:如补血药白芍与赤芍,二者一物二种,古时通用,宋元始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记载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白芍、赤芍二者通称为芍药,但效用迥异,白芍为补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品,尤宜于阴血亏虚肝旺者;赤芍为清凉辛散之品,长于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尤宜于血热血瘀者。又如补阴药沙参亦有南、北之分,二者均可润肺养阴、益胃生津,但南沙参属桔梗科,又兼具祛痰之功,而北沙参属伞形科,养阴生津力强,需注意辨别。因此,临床用药宜对上述品种加以区分,处方调配需辨别使用。另外,还要注意辨别药材的品种真伪,如冬虫夏草、蛤蚧等在药材市场上存有多种混淆品,一定要注意区别。此外,同一药材因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产地不同而药性、质量及疗效各异,使用时亦需注意,如阿胶、枸杞子、当归等。②采收时间:补虚药包含动物类、植物类及矿物类药材,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进行,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如肉苁蓉一般以3-5月采者为好,过时则会中空;鹿茸宜在夏秋两季雄鹿长出的新角尚未骨化时采集;杜仲宜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期采集,疗效较好,且容易剥离。以上提示需药材的采收时间是确保临床药效的中药前提条件。③炮制加工:《本草蒙荃》认为肉苁蓉在加工时,要“忌经铁器,切勿犯
[11]。《雷公炮炙论》指出仙茅加工时“勿犯铁”[12]
。《证类本草》云熟地黄:“勿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发白,男损荣,女损卫
。现代中药化学研究表明,肉苁蓉主要含苯乙醇苷类、环
烯醚萜苷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等成分;仙茅主要含有皂苷类、酚类等成分;熟地黄含多种苷类成分,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因铜、铁本身亦为中药类,这些金属元素在加工过程中易与上述药材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药材成分的损失或使药材变色,从而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和疗效,轻则降低药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危害人体。故提示上述药材在加工过程时要避免在铜器、铁器中进行,以确保临床药效。此外,生品与炮制品的功效有差异,宜辨别使用。如生品杜仲长于补肝肾、强筋骨,炒炭品则长于安胎、止漏。又如生百合长于清心安神,蜜炙品擅于滋阴润肺止咳,蒸制品则用于养阴润肺。再如山药,
《本草求真》提示“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宜炒黄用”
,故补肾益精生用,补脾健胃、止泻止带宜炒黄用。④药材贮藏:人参是含糖分的名贵药材,很容易生虫和受潮发霉,如《本草纲目》记载:“人参易蛀(虫中),唯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人参频见风日则易蛀,唯用盛过麻油瓦罐,泡净焙干,入华阴
细辛与参相间收之,密封,可留经年”
。提示人参贮藏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防蛀。又如当归、麦冬、天冬、党参易走油和吸潮,需贮存于干燥、凉爽处,注意防霉、防蛀、防走油,以免影响药效。
3.2 用法用量 文献分析可知,剂量过大、疗程过久、配伍失宜及服用方法不当是导致补虚类饮片ADR/ADE的主要原因。①用药部位选择:如《本草纲目》称当归,“治上当用头,治中
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
[15]。《本草求真》亦言:“当归头则止血上行,身则养血中守,尾则破血下流,全则活血不
。传统认为,蛤蚧“其效在尾”“不全者无效”,但近代有研究表明,蛤蚧身和尾功用无显著差异,故临床应用可兼用二者。又如龟甲,据文献考证,古人认为入药以龟下甲(腹甲)为良,遂以龟下甲为用,而不用龟上甲(背甲)。但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背甲、腹甲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同,二者毒性均很低,且背甲的出胶量为腹甲的2倍。此外,《药典》已将背甲、腹甲并作龟甲使用,故提醒临床注意背甲、腹甲皆可入药。②
用药剂量与疗程:补虚类饮片的大多为药食同源品种,但过服久服亦存在安全隐患,需严格掌控其用药剂量与疗程。如明代
李中梓认为百合,“虽能补益,易伤肺气,不宜多服”
。如黑芝麻,明代倪朱谟提示“多服令人肠滑,缘体质多油故也,宜蒸
熟食之良”[17]
。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亦云:“生枣,多食令人寒热,羸瘦者不可多食”[18]。此外,甘草久服则可致水钠潴留,
形成水肿。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凡药皆毒也,非止(只)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
有偏盛。气增之久,夭之由也”[19]
。《医学入门》云大枣:“多食动风,脾反受病”[20]
。以上均提示临床使用要注重用药剂量和
疗程。③服用方法:补虚药通常煎服时宜文火慢煎,单独煎或炖服。如补气药人参、西洋参需要另煎,煎液可以单服也可以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补血药阿胶、蜂蜜需要烊化,用煎好的药液冲服;补阳药冬虫夏草需要另炖,若用于病后体虚或自汗畏寒时宜煎汤或与鸡、鸭、猪肉炖服等。还有个别药物的用药方式也需要注意,如鹿茸需研末冲服、鹿角胶需烊化;龟甲、鳖甲入汤剂宜打碎先煎等。另外,鹿茸研末吞服1-2g,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每日3次分开服用。补虚药的应用还需关注时节、物候等影响因素。春夏季节为阳气生发之际,补阳药宜慎用之;秋季多气候干燥,易伤津液,宜多用滋阴之品润之;冬季寒冷,阴盛阳衰,应选用补阳之品。此外,地域环境不同亦可出现药效差异,北方多干燥,易于伤肺,宜配合滋阴润燥之品使用。
3.3 使用禁忌 ①证候禁忌:补虚药的应用首先要因证选药,必须根据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的证候不同,选择相对应的对证药物。明代张景岳指出:“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至虚之病,反有盛势”,说明要辨证施补,以免误用补药而助长实邪之力,或使机体正气耗损而更加虚弱,出现“误补益疾”“虚不受补”“闭门留寇”等危害。如《本草备要》认为“相火盛者”忌服仙茅[21];
《本草汇言》指出“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用枸杞[17];《神农本草经疏》亦称“胃弱作呕吐者”“脾虚食不消者”应当忌服阿胶[22]。
上述均提示要辨证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②配伍宜忌:十八反、十九畏中提及了补虚药的的配伍禁忌:如人参、西洋参、党参不宜与藜芦合用;甘草不宜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用;人参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等。又如梁代陶弘
景提示杜仲“恶蛇蜕皮、元参”
。清代汪昂记载北沙参“畏防己、反藜芦”等[21]。说明补虚药在临床应用时要注意合理配伍,对证用药。③特殊人群禁忌:中医认为,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临床用药应视具体症候而定,正气不虚者不宜进补,以免助邪。如《滇南本草》指出,“小儿未断乳者”忌食龙眼肉[23]。《本
经逢原》强调鳖甲“妊妇忌用,以其能伐肝破血也”[24]
同性别、体质的人群对于补虚药的耐受程度各异,临床宜因人而异,注重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④饮食禁忌: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75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_孙小霞_张冰_张晓朦等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风湿的中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