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能怎样治牙痛痛?

现在的位置:&>&牙痛
中药方大全网站牙痛偏方药方秘方展示
多数情况下,牙痛可能是来自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又称牙髓),或是牙周组织的发炎感染所致。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多属闷闷的胀痛,而牙髓发炎引起的疼痛则呈多样性,冷热刺激加重,疼痛部位深、无放电样疼痛,头部也常会随之产生疼痛
/qita/yyzx//90685.html -
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常是疼痛,疼痛多在胸骨后,呈现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但临床发现,很多&心梗&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有时会出现以&牙痛&为首发症状。与&心梗&相关的牙痛,医学上
/qita/yyzx//90489.html -
用磨房驴粪泥烧灰,趁热将青布包咬痛牙处,俟流出涎,以碗加水接视之,见虫在碗上,神效。
/books/guji/yfxb/87012.html -
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服。
又方∶菖蒲根于端午日午时,用盐水泡之晒日中,过时取起,收入瓷瓶,勿令霉烂,用时,切一薄片贴痛处,即愈。
/books/guji/yfxb/87011.html -
苡仁根四两,水煎含漱,冷即易之。
又方∶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之,痛即止。
/books/guji/yfxb/87010.html -
松木节一小片,放痛牙上咬定,即愈。
又方∶用生大黄末调烧酒,刷腮外,痛即止。
/books/guji/yfxb/87009.html -
元参、生地各五钱,麦冬二钱(去心),丹皮、泽泻各钱半,以此方为主。后随症再加∶如上四门牙属心火,加条芩、木通、灯芯;下四门牙属肾火,加知母、黄柏、元参;左边下牙属肝火,加胆草、白芍
/books/guji/yfxb/87008.html -
甘草五分,防风、青皮、荆芥各一钱,丹皮、生地、升麻各二钱,上七味为主,再看何牙痛加入何药煎服。应加何药?牙齿部位开列于后∶左尽上牙属胆∶羌活、胆草。左尽下牙属肝∶柴胡、栀
/books/guji/yfxb/87007.html -
辛夷、花椒、蜂房、防风各等分,煎汤漱之,痛立止。
又方∶生鲜地骨皮(即枸杞根),不拘多少,洗净,削取嫩皮,石器捣碎,用河水半碗,井水半碗浸片时,将浸水漱口,热即吐出易之。
又方∶桑根内皮
/books/guji/yfxb/87006.html -
生草乌、雄黄、胡椒、麝香、蟾酥等分,共为细末,用绢包噙痛牙上,痛立止。
又方∶巴豆一个,入火略烧去壳,胡椒三粒,同捣烂,用薄棉包药放痛牙上,以痛齿咬定,流出许多涎水,勿令咽下,良久取
/books/guji/yfxb/87005.html -
雄黄精、明矾各三分,牙硝一钱,冰片三分,共为细末,每用一分擦患处,流尽涎,牙痛即愈。
又方∶青盐、火硝、硼砂、蝉蜕各一钱,共研细末,不论风火虫牙,擦上即愈。或能再加冰片少许更妙。
/books/guji/yfxb/87004.html -
腮外发肿者是,呵风痛者亦是。生地捣烂,加潮脑少许(不可过多),捶匀贴患处,吐出 又方∶陈盐梅子含口内,吐出涎水,数次即愈。
又方∶五倍子末,冷水调敷腮颊,甚效。
又方∶木患子(又名洗手
/books/guji/yfxb/85493.html -
此症阳明有余,少阴不足。宜用玉女煎;熟地五钱,麦冬(去心)、石膏各三钱,知母、牛膝各一钱五分,水煎服。
/books/guji/yfxb/85491.html -
缓痛者是。枸杞一两,蒸瘦猪肉食一二次,神效之至。
又方∶牛膝去心,盐水炒五钱,猪腰一对(要一猪所生者),煮粥食,立效。
又方∶生附子研末,口水调敷两脚心,极效。
又方∶核桃壳(又名胡桃)
/books/guji/yfxb/85490.html -
治咽喉肿痛山豆根洗净,新水浸少时,每用一块,入口中咽下苦汁即宽,痛亦止,未愈更一、二块。又方,生甘草 生白矾。上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入口中咽下,亦治喉闭。 治牙疼汉椒为末,以巴豆一粒同研成膏,饭为丸,如绿豆大,以绵裹安在 牙孔
/books/guji/shzhb/84272.html -
荜拨 石膏 研末掺.
/books/guji/wkchx/84026.html -
上齿脉络属足阳明胃,下齿脉络属手阳明大肠,有风痛、热痛、虫痛、寒痛、痰毒、痛瘀、血痛之分,备载本门可考。惟风热痛为尤多,因订一清络热方法。金银花三钱  双钩藤四钱  粉丹皮一钱丝瓜络三钱  连翘壳二钱  生甘草八
/books/guji/pqshw/83275.html -
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手阳明以燥金主
/books/guji/sshxy/82102.html -
牙痛不外风火虫虚,此但言其痛也。他如牙宣、牙FS 、牙疳、牙菌、牙痈穿牙、去骨槽风、走马青腿牙疳之类,皆由乎湿火热毒,肝郁湿痰,蕴结牙床。须分上下二齿,辨明手足阳明及少阴之异。木生于土牙生床,床本阳明牙肾乡。下床嚼
/books/guji/yxmd/76412.html -
牙疼者,乃属阳明胃经也。风热上侵则有所感而举之,有热有寒,有虫有湿热,皆能作痛。牙疼症,甚事多,没有效方怎奈何? 蟾酥麝香五灵脂,每味一分研作末。 千金一笑散,用一分,绢片包上,线扎紧。咬在患处低着头,五般牙痛包除根。(《海上仙
/books/guji/jydf/73114.html -
牙痛。有风毒。热壅。龋蛀。肾虚。未辨何证。俱用消风散揩抹。诸证俱宜香附炒黑三分。炒盐一分。研均揩用如常。风毒牙疼。用皂角寸节。实之以盐。火煨熟。汤泡通口。嗽吐下涎沫。风毒及热壅上攻牙龈痛。或齿缝有红肉
/books/guji/mchzhzh/69091.html -
小儿牙痛,不外风火虫三项。又有虚火实火之分∶虚火其痛甚缓。日轻夜重;实火痛不可忍。风痛者痛而且肿,甚至头面皆痛,呵风亦痛。虫痛者,发时必在一处,叫号不已。古方有分别上下左右,按经施治之法,不甚见功,盖因未详辨风火虫及虚
/books/jxd/ekcj/68531.html -
昆池太学内人患牙痛。一晚晕厥三次,次日两腮红肿,痛不可支,且洒淅恶寒,寝食废。以清胃汤加石膏为君,白芷为臣,连翘为佐,北细辛为使。饮下痛顿释然,如风灭灯之速。外以明矾为末,大五倍子一枚,将矾装入,以满为率,炭火上炙焦,以矾红枯
/books/guji/swyya/64516.html -
治齿痛恶寒。穴曲池 大迎 颧 听会治牙齿痛不能言。穴浮白治上牙齿痛。穴阳谷 正营治下牙齿痛。穴四渎 阳谷 液门 商阳 二间治牙齿不能嚼。穴颊车 角孙治风齿疼痛。外踝上。高骨前交脉灸三壮(或七壮验)。又以线。量手中
/books/guji/pjfzhj/58096.html -
□姚(右) 营分久虚,木失涵养,阳气上逆,乘于胃络。牙痛牵引颊际,宜养血而引导阳气下行。白归身 白僵蚕 大麦冬 女贞子 炒地骨皮 上安桂 肥知母 川柏片 黑豆衣【二诊】 前拟桂柏等方,原为引导虚阳而设。夫齿属于肾,龈属于胃,牙肉
/books/guji/zhyqya/57635.html -
风牙虫蛀夜无眠,吕细寻之痛可蠲。先用泻针然后补,方知法是至人传。吕细∶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针三分,大泻尽方补,痛定出针,灸二七壮。
/books/guji/ylj/47396.html -
甥婿刘桐村,嗜酒成牙痛症,痛则牵引至额,以至颠顶,一月数发,痛不可忍。予曰:面额属阳明,牙龈属阳明,齿属肾,厥少阴会于颠顶,此湿热太重,蕴积于胃,兼伤肝肾之阴。以景岳玉女煎加西茵陈三钱,嘱服七剂,且嘱节饮,可以不发。伊一服即愈,因思
/books/guji/fyyc/40169.html -
牙齿是痛觉十分集中的部位,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也甚频繁。牙齿病损后,基本是以痛为主征。经常发生的牙痛病损有:(1)龋齿:浅表的龋齿多不发生疼痛,只在发展到一定深度(到达釉质内层牙本质)时才出现痛感。这时,对酸、甜或寒冷刺激甚
/books/shiyongshu/yiliaopian/29843.html -
牙痛为牙齿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许多疾病的一种表现。牙痛主要由3种牙病引起:(1)牙髓炎是牙痛的主要原因,特点是患牙有间断的或持续而自发的钝痛或锐痛、跳痛,往往难以忍受,睡眠时可加重,常伴有耳部、颞部等处疼痛。(2)龋齿(虫牙
/books/shiyongshu/qiaozhibing/28479.html -
牙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证状,其发生主要与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有关。1.主证:牙痛甚剧、兼口臭、苔黄、口渴、便秘、脉洪等,乃阳明火邪为患,痛甚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等者为风火牙痛;如隐隐作痛,时作时息,口不臭,脉细或齿浮动者,属
/books/jiaokeshu/zhenjiuxue/26141.html -
【病名】牙痛验方治疗1:《中药成药学》方&止痛药水荜拨、高良姜、细辛各250克,冰片8克,丁香91克,甘油800克。用药棉蘸涂患处。验方治疗2:《兰室秘藏》方&立效散细
/kouqiang/yatong//24601.html -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牙痛药水汉语拼音:YaTong YaoShui剂型:溶液剂。【成 份】荜茇250g,高良姜250g,细辛250g,丁香91,冰片8g。【性 状】本品为浅棕色的澄明液体;气香,味辛、凉。【
/zhongchengyao/kouqiangke//20931.html -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牙痛宁搽剂汉语拼音:Fufangyatongningchaji【成份】松花粉120g,花椒90g,冰片22g,丁香15g,薄荷脑13g,荆芥10g,荜茇10g,茵陈10g,甘草10g,八角茴香10g,制成1000m
/zhongchengyao/wuguanke//20671.html -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丁细牙痛胶囊汉语拼音:Dingxiyatongjiaonang【成份】丁香叶、细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用于风火牙痛,症见:牙痛阵作,遇风即发,受热加重,甚则齿痛
/zhongchengyao/wuguanke//20669.html -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牙痛水汉语拼音:Yatongshui【成份】樟脑、丁香油、水合氯醛【功能主治】深龋、牙髓充血的安抚治疗。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开髓止痛。【用法用量】
/zhongchengyao/wuguanke//20655.html -
【方名】阴虚牙痛方。【辨证】阴虚火旺。【治法】补肾益阴。【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kouqiang/yatong//15094.html -
老年虚火牙痛症状:牙痛,局部无红肿热痛,受冷热刺激痛疼加剧,夜间痛甚,中医认为:属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法当滋补肾水,水足火当自灭,痛就可止,可用下方治之:生地30克 熟地30克 怀牛膝(
/kouqiang/yatong//15093.html -
咽喉肿痛偏方薄荷
金银花 荆芥
牛蒡子(炒、研)
玄参各8克。水煎温服。牙痛偏方细辛
升麻各10克煎汤,饱后汩痛处,
/kouqiang/yatong//15092.html -
一、用棉球蘸清凉油少许放在病齿上,可缓解牙痛。二、用棉球蘸十滴水少许放在牙痛处,可止痛。三、取块状小苏打适量,放入病齿孔内,过1-2分钟即可止痛。四、用筷子沾上一点味精,放
/kouqiang/yatong//15091.html -
常言道:牙痛不是病,疼死无人问。一旦患了牙病,特别是牙龈肿痛,叫人痛苦异常。最叫人心烦的是,眼瞅着美味佳肴不敢轻易举筷,因为食物稍一碰到痛牙会使人痛彻心肺。
中药食疗对防
/kouqiang/yatong//15090.html -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2、针刺同侧劳宫穴,中度刺激,进针1~2次,上下捻不留针。3、乌梅12个,分别含于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4、露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
/kouqiang/yatong//15089.html -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当出现牙痛的时候,除了上医院找医生之外,一些民间的小验方有时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1.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
/kouqiang/yatong//15088.html -
治疗牙痛的一种按摩方法:足部按摩法: 按摩足部反射区:上下颚(左边痛按右边,右边痛按左边)、上身。
1.上下颚(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背大拇趾关节处,关节上方是上颚,下方是下颚
/kouqiang/yatong//15087.html -
【方名】根治牙痛方【辨证】牙痛甚烈,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脉洪等症,为阳明火邪;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等症者,为风火牙痛;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口不臭,脉细或齿浮动者,属肾虚
/kouqiang/yatong//15086.html -
【简介】以牙齿及牙龈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因平素口腔不洁或过食膏粱厚味、胃腑积热、胃火上冲,或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齿、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烁牙龈等引起
/kouqiang/yatong//15085.html -
【简介】苍耳子植物苍耳的果实。分布全国,各地都有野生。秋季采收,晒干。炒去硬刺用。【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用法】1。治疗慢性鼻炎
/kouqiang/saixianyan//15084.html -
【组成】夏枯草、甘草、香附;桑白皮各30克【制法】水煎服【用法】每日1剂,3剂可愈【治法】此方主要是治疗龋齿痛,对其他类型的龋齿痛也有一定的疗效。【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kouqiang/quchi//15083.html -
【疾病】治虚火牙痛【组成】女贞子、牛膝、五味子各 10克,旱莲草6克,山萸肉15克,食盐25 克。【制法】水煎【用法】日服3次,每日1剂。连服2天,即可有效。 【疾病】牙痛【组成】黄
/kouqiang/yatong//15082.html -
这里推荐一个根治牙痛土验方:上中药店买棕搁树子100克,放水3 碗,武火煮8成,稍凉即喝。余下药渣,再加水2 碗,仍水煎续饮完。此方虽土,但一般的一服见效。且不复发。如也有的过夜仍
/kouqiang/yatong//15081.html -
【主治】风火牙痛,牙根肿疼,牙周炎,牙龈出血以及龋齿引起的牙龈红肿化脓等症。【治法】清胃火,解热毒,祛风热,凉血消炎。【组成】生地30克,丹皮12克,石膏30克,青皮12克,荆芥9克,防风 9
/kouqiang/quchi//15080.html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牙痛的滋味,一般的人几乎都体味过,确实使人难以忍受。
  ――――爱牙APP语录
  牙疼算不得是一种病,但一旦发作起来却是异常痛苦,且一般牙齿疼痛往往伴随着有牙龈炎等的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的拜托牙齿疼痛的症状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四个有效的重要偏方,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摆脱牙疼。
  1、生姜:
  生姜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牙痛时取鲜生姜一片,咬合于痛牙处,必要时可重复用之。
  2、西瓜翠衣:
  平时收集若干西瓜皮,只削取一层翠衣,洗干净后,晾晒,待其完全干燥后再研成细末,放入瓶中,到药店买5角钱的冰片,与10克左右的西瓜翠衣粉末一起拌匀。牙痛时,用卫生棉棒蘸适量的西瓜翠衣粉末搽拭患处,每天搽五六次。
  3、绿豆荔枝:
  绿豆性凉,荔枝性温,可治风火牙痛。抓一把绿豆,放七粒去壳的干荔枝,加水煮,将绿豆煮熟,连荔枝、绿豆一并吃了。
  4、白酒花椒:
  取5―10克干花椒,加水没过干花椒煮3分钟,放温后,加入50克白酒,待凉后将花椒水过滤,倒入小瓶内,用棉花蘸此水塞入牙痛的部位咬住即可。
  牙齿好才能有好的生活,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也牙疼,就赶紧分享给他们吧!治疗牙齿疼痛不应盲目,而是应该寻求有效的治疗办法,相信大家只要按照以上小编介绍的几种治疗牙齿疼痛的办法坚持的治疗,就能有效的缓解牙齿疼痛的症状。并且以上的治疗方法,采取的是中药疗法,大家可以不必发担心对身体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健康放心的进行治疗。
  微信公众号“爱牙”(aiya51),装在口袋里的私人牙医。一对一牙医候诊咨询,快速解决牙齿问题,专业的牙齿护理资讯,360度全方位保护你的牙齿!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及时了解口腔保健资讯,抢先体验口腔护理产品,专家在线解答你...常用治疗牙痛的中成药
常用治疗牙痛的中成药
1.牛黄清胃丸
牛黄2g 大黄 100g 菊花 150g 麦冬 50g 薄荷 50g 石膏150g 栀子 100g 玄参 100g
黄芩 100g 连翘 100g 桔梗 100g 黄柏 100g 甘草
100g 牵牛子(炒) 50g 枳实(沙烫)100g 冰片 25g
本方共由17味药物组成。用于火热壅于心胃之证。方中以牛黄、黄芩、栀子、黄柏、大黄、枳实、牵牛子、番泻叶、生石膏攻泻邪热为主;以牛黄之苦,清心肝二经实热;黄芩之苦,清肺胃之热;栀子之苦,泻心肺之热;黄柏之苦,泻肾火而滋阴,清膀胱而祛湿热;大黄之苦,伍以枳实能散结化积、荡涤郁热,泻肠胃实热;牵牛子之苦,清气分湿热,又能疏三焦气机。番泻叶缓下,生石膏清气分胃肠实热;诸药达到“热淫所胜,以苦泻之”的功效。辅以冰片、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甘草轻清宣散,开提升浮,以清上焦诸热,清头目止诸痛。佐以滋阴降火,缓泻生津之玄参、麦冬,既能使苦寒泻下之药缓解下行,又可顾护胃气。全方能泻三焦实火,但以清胃泻热为长。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每丸重6g。口服,一次 2丸,一日2次。
2.清胃黄连丸
【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本品药性苦寒,泻下力猛,如体虚便溏,年老,孕妇均应禁用。
【解说】胃经循行于牙龈,胃热火盛就会引起牙龈肿痛,牙龈溃烂,口中热臭等诸症,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止痛。方中黄连、石膏清泻胃火,为主药;辅以黄芩、栀子、黄柏清泻胃火及三焦之火,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清热,连翘、桔梗清热解毒、消肿,共为辅药;佐以知母、天花粉、玄参清胃火、养胃阴、生津液;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以为使药。
主要有抗菌,抗炎,止痛,止血作用。
  1.抗菌:黄连、连翘、黄柏、黄芩、甘草、丹皮、天花粉、知母、栀子等对多种致病菌及病毒均有拮抗作用。
  2.抗炎:黄连、黄芩、连翘、桔梗、丹皮等都有抗炎作用。
  3.止痛:栀子、丹皮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4. 止血:地黄具有止血作用。
其中黄连善去中焦胃火,心火,兼可燥湿;黄芩善去上焦肺火,兼可燥湿;黄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栀子清热,泻心火,通泻三焦;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甘草调和药性;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利水消肿、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赤芍止痛,凉血,消肿。
  上述诸药合用,使得清胃黄连丸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清热解毒,引火下行,泻肝火,利水渗湿,燥湿,健脾,活血 的功效。用于治疗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等症状。
3.黄连清胃丸
药物组成:黄连50g,栀子100g,100g,100g,50g,知母100g,当归50g,石膏100g,白芷50g,薄荷100g,玄参50g,黄芩100g,芒硝50g,牡丹皮100g,防风50g,生地黄50g,50g,荆芥50g,赤芍50g,天花粉50g。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的水丸;味苦、微辛。
功效: 清胃泻火。
主治: 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胃热牙痛。暴发火眼。
剂型: 丸剂,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g,日2次。规格 10g/袋。
4.黄连上清丸
处方:黄连10g,栀子(姜制)80g,连翘80g,蔓荆子(炒)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酒炙)320g,黄柏(酒炒)40g,80g,川芎40g,石膏10g,旋覆花20g,40g。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或水蜜丸一次3~6克,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5.牛黄上清丸
【处方】 2g 30g
川芎16g 栀子50g 16g 10g
石膏80g 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外,其余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火,散风止痛。用于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口舌生疮、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水丸每16粒重3g,大蜜丸每丸重6g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性中成药。
4.有、病、、等慢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应在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者慎用。
8.本品改变时禁止使用。
9.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医师或药师。
6.牛黄解毒丸
【主要成分】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桅子、防风、荆芥穗。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疏风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适用于三焦郁火、里热壅盛,风热上攻而引起的头晕目赤、心烦口渴、牙龈肿痛、腮肿疼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禁忌】体虚便秘者及孕妇禁用。
7.牛黄解毒片
【主要成分】牛黄、雄黄、大黄、黄芬、桔梗、石膏、冰片、甘草。
【功能与主治】本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8.清胃黄连片
【主要成分】黄连、丹皮、黄芩、黄柏、元参、连翘、赤芍。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胃解热、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肠积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齿龈炎、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9.六味地黄丸(水蜜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英、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药理:三补用以治本,三泻用量较轻,补泻并用,不温不燥。本方剂作用和缓,是其主要特点,因此可以常时服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与人类有类似的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沥,脉沉细数者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克(30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忌辛辣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主要成分】西瓜霜、冰片、火硝,黄连、青黛。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因胃肠实热而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吹涂患处,重症可服用,每次1~2克,日服三次。
11.冰硼散(片)
【主要成分】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火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糜烂等症状。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咽喉,牙疼时可涂抹患处。片剂可口含一次1~2片,一日4~5次。
12.双料喉风散
【主要成分】人工牛黄、珍珠、梅片、黄连、甘草、青黛、山豆根。
【功能与主治】本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作用。适用于牙龈疼痛、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鼻窦脓肿、中耳化脓及皮肤溃烂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3~5次,喷于患处。
【注意事项】本药品是易吸湿的粉剂,因此牙龈疼痛、口腔糜烂、咽喉肿痛的患者在使用时,将喷瓶伸人到口腔的适当位置,注意喷嘴不要沽到唾液,用力挤压喷瓶,药粉即可喷射到患处。但应将喷瓶移出口腔后方松手、以免喷瓶回风时吸入口腔内的“水气”,影响喷射效果。
【主要成分】牛黄、冰片、麝香、蟾酥(乳制)、雄黄、珍珠、百草霜。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腺肿,亦适用于牙髓炎,龋齿合并感染所致的牙痛。
【用法用量】将六神丸压碎涂到患处,或化成水,每日一次,1~3次即可见效。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14.六味固齿散
【主要成分】大熟地、山萸肉、淮山药、甜苁蓉、补骨脂、胡桃肉。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热泻火、补肾固精的作用。适用于牙龈肿胀,牙齿松动之症。
15.龋齿宁含片
【主要成分】竹叶椒根、大乌泡、山刺莓、灵香草、红升麻(落新妇)、川莓、木莓、薄荷、薄荷脑,辅料为淀粉、蔗糖。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龋齿痛及牙周炎、牙龈炎。
【用法用量】一次1~2片,一日5~6次。
【禁忌】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16.清火桅麦片
【主要成份】穿心莲、桅子、麦冬。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清肿。用于咽喉肿痛、发热、牙痛、目赤。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二次。
17.一清胶囊
处方:660g&&2000g&&1000g
制法:以上三味,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喷雾,制得黄芩浸膏粉及大黄和黄连的混合浸膏粉。两种浸膏粉分别制颗粒,干燥,粉碎,加入、和硬脂酸镁适量,混匀,装人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黄色至黄棕色的粉末;气微,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火,化瘀凉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肿痛、、、、、痔血;、、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腹泻,。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2.病、、、等慢应在指导下服用。3.服药后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就诊。5.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者慎用。7.本品改变时禁止使用。8.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快缓解牙痛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