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黄粉虫养殖全身发黑,死亡怎么办怎么去处理呀,

黄粉虫要怎么养?有虫卵出售吗?_百度知道
黄粉虫要怎么养?有虫卵出售吗?
听说黄粉虫可以大规模养育是真的吗?要怎么养呢?
   黄粉虫在25℃时,经3-5天即可孵化,温度降低则延迟孵化。幼虫化蛹后要及时与幼虫分开,因为蛹不会活动,有被虫咬的可能。 分开后要把蛹放在通风、温度、干燥的环境中,在20℃以上时,经过一星期基本上能变成黑色甲壳虫。养殖技术     (一)成虫期 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5-7天换一次卵盘。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二)卵期 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  (三)幼虫期 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饲料。  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再添加麦麸子和鲜菜。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及时分盘。  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同时也是栖身之地。因此饲料要保持自然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木盘中饲料的厚度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再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要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要先准备好盛放新饲料的木盘,边筛边将筛好的净幼虫放入木盘上架。  黄粉虫幼虫生长要突破外皮(脱皮),经过一次次蜕皮才能长大。幼虫期要蜕7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平均9天蜕一次皮。幼虫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幼虫蜕皮一般都在饲料表层,蜕皮后又钻进饲料中,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四)蛹期 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在化蛹前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后虫体慢慢伸缩,在蜕最后一次皮过程中完成化蛹。化蛹可在几秒钟之内结束。刚化成的蛹为白黄色,蛹体稍长,腹节蠕动,逐渐蛹体缩短,变成暗黄色。  幼虫个体间均有差异,表现在化蛹时间的先后,个体能力的强弱。刚化成蛹与幼虫混在一个木盘中生活蛹容易被幼虫在胸、腹部咬伤,吃掉内脏而成为空壳;有的蛹在化蛹过程中受病毒感染,化蛹后成为死蛹,这需要经常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可用0.310-6漂白粉溶液喷雾空间,以消毒灭菌。同时将死蛹及时挑出处理掉。挑蛹时将在2天内化的蛹放在盛有饲料的同一筛盘中,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  三、管理的措施  在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掌握好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黄粉虫繁殖的速度、虫体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  (一)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如非进入室内不可的人员,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二)在黄粉虫的生活史中,四变态是重要的环节,掌握好每个环节变态的时间、形体、特征,就能把握养殖的技术。  (三)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四)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五)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每天都要喂鲜菜。  (六)饲养人员每天都要察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七)黄粉虫的养殖要按计划进行。饲养虫量和养殖中国林蛙的数量要衔接,使各龄的幼虫数量都要有完整的记录,才能保证黄粉虫养殖的成功。   利用农村废弃的作物秸秆饲养黄粉虫几乎不花什么成本,3-5斤秸秆粉加少量的麦麸、玉米面,再加少量菜叶就可饲养一斤商品虫.  将适龄的雌雄成虫,集中同时配对,并放入同一塑料盆中统一饲养,这样既可提高饲养员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强化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生产性能的同步发挥。黄粉虫配对后,一般在3~4天开始产卵,由于全群适龄繁殖的成虫在同一时期配对,因而会出现同步产卵的结果。具体时间一般在7~10天,在适宜的温度下7天后应筛一次卵。筛卵时应先将盆中的饲料及其他碎物筛下,防止盆中存有个别的卵粒或幼虫,然后将接卵纸一起放入塑料盆中或搬到孵化箱中。孵化箱与成虫产卵箱规格相同,箱底是木板,孵化箱可孵化2~3个卵箱或用塑料盆中孵化2~3个卵盆的卵,但应分层堆放,层间要用3~4根木条隔开,以透空气,在干燥季节,卵上还要盖上一层菜叶。卵在箱中或盆中10天之内即可全部孵化出幼虫。同步喂养 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入饲养室内进行人工饲养。饲养室要消毒、清扫,并安装饲养架,架上放塑料盆,盆中添0.4~0.5公斤的混合饲料,一般每个盆中放幼虫0.15~0.2公斤。  幼虫的饲料配方和投饲数量依不同龄期而调整。幼虫的饲料配制比为麦糖85%、玉米面15%。饲料配合得当,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有利,还可节省饲料。如仅给一些粗饲料,只能维持生长,使生长受阻,发育缓慢,虫体易退化,个体变小,繁殖率会下降。平时应给一些青菜叶、萝卜片、西瓜皮、嫩树叶等,以补充水分,但应适量。生长到6龄以后应分成两盆饲养,每盆还是0.15~0.2公斤。饲料的配制比为玉米秸粉80%、麦麸20%,也可以每天喂饲料,这样能便于掌握幼虫吃食与生长,一般1公斤虫长到8龄需要2.5公斤饲料,比原来节省1公斤多,每隔3~5天,用筛清除粪便一次,在冬春季注意保温,夏季高温注意通风降温。一、如何防治黄粉虫干枯病    (1)病因:发病原因主要是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而发病。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9℃)无雨时易于出现此类症状。  (2)症状: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根据虫体变质与否,又可分为“黄枯”与“黑枯”两种表现。“黄枯”是死虫体色发黄而未变质的枯死(见彩图66、67);“黑枯”是死虫体色发黑已经变质的枯死(见彩图68、69)。  (3)防治: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  (4)对干枯发黑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  二、如何防治黄粉虫腐烂病(软腐病)   (1)此病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低的多雨季节。因饲养场所空气潮湿,加上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再加上管理不好,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而发病。  (2)症状:表现为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排黑便,重者虫体变黑、变软、腐烂而死亡(见彩图68、69)。病虫排的黑便还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甚至会造成整盒虫子全部死亡。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夏季主要预防的疾病。  (3)防治: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少或停喂青菜饲料,及时清理病虫粪便,开门窗通风排潮,及时挑出变软变黑的病虫。若连续阴雨室内湿度大温度低时,可燃煤炉升温驱潮。  药物防治措施:可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盒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麦麸拌青料投喂。  三、如何预防黄粉虫黑头病?   (1)病因:据我们日常观察,发生黑头病的原因是黄粉虫吃了自己的虫粪造成的。这与养殖户管理不当或不懂得养殖技术有关。在虫粪未筛净时又投入了青饲料,导致虫粪与青饲料混合在一起,被黄粉虫误食而发病。  (2)症状:先从头部发病变黑,再逐渐蔓延到整个肢体而死(见彩图72 )。有的仅头部发黑就会死亡。虫体死亡后一般呈干枯状,也可呈腐烂状(也有人认为黑头病属于干枯病)。  (3)预防:此病系人为造成,提高工作责任心或掌握饲养技术后就能避免。  (4)死亡的黄粉虫已经变质,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被健康虫吞吃生病  四、如何防治螨虫侵害   螨虫可说是动物界生命力最顽强、繁殖能力惊人的微小动物,能侵害绝大部分的动物,连人也不能幸免。  螨虫的成虫体长不到1毫米,全身柔软,成拱弧形,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全身表面生有若干刚毛,有足4对。幼螨具足3对,长到若螨时具足4对,若螨与成螨极相似。高温、高湿及大量食物是螨虫生长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螨虫每15天左右发生一代,每头雌螨能产卵200粒,可见其繁殖力之强。  危害黄粉虫的螨虫主要是粉螨,欲称“糠虱”、“白虱”、“虱子”。夏、秋季节,在米糠、麦麸中很容易滋生,使饲料变质。如果把带有螨虫的米糠作饲料投喂时被带入盒内,在高温、高湿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又有丰富的营养,螨虫繁殖力又极强,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发展、蔓延到全部饲养盒中。(见粉螨图)  (1)病因:一般在7~9月份高温高湿容易发生螨虫病害。饵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症状:螨虫一般生活在饲料的表面,可发现集群的白色蠕动的螨虫,寄生于已经变质的饲料和腐烂的虫体内,它们取食黄粉虫卵,叮咬或吃掉弱小幼虫和正在蜕皮的中幼虫,污染饲料。即使不能吃掉黄粉虫,也会搅扰得虫子日夜不得安宁,使虫体受到侵害而日趋衰弱,食欲不振而陆续死亡  (3)防治:  1)选择健康种虫:在选虫种时,应选活性强、不带病的个体。  2)防止病从口入:对于黄粉虫饵料,应该无杂虫、无霉变,在梅雨季节要密封贮存,米糠、麦麸、土杂粮面、粗玉米面最好先爆晒消毒后再投喂。掺在饵料中的果皮、蔬菜、野菜湿度不能太大。还要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食盘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发现饲料带螨,可移至太阳下晒5~10分钟(饲料平摊开)即可以杀灭螨虫。加工饲料应经日晒或膨化、消毒、灭菌处理。或对麦麸、米糠、豆饼等饲料炒、烫、蒸、煮熟后再投喂。且投量要适当,不宜过多。  3)场地消毒:饲养场地及设备要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杀螨剂。一般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饲养室、食盘、饮水器进行喷洒消毒杀螨。还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溶液喷洒饲养场所,如墙角、饲养箱、喂虫器皿等,或者直接喷洒在饲料上,杀螨效果可达到80%~95%以上。也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稀释倍液,喷雾地面,切不可过湿。一般7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较好。  4)诱杀螨虫:  ①将油炸的鸡、鱼骨头放入饲养池,或用草绳浸米泔水,晾干后再放入池内诱杀螨类,每隔2小时取出用火焚烧。也可用煮过的骨头或油条用纱网包缠后放在盒中,数小时将附有螨虫的骨头或油条拿出扔掉即可,能诱杀90%以上的螨虫。   ②把纱布平放在池面,上放半干半湿混有鸡、鸭粪的养土,再加入一些炒香的豆饼、菜籽饼等,厚约1~2厘米,螨虫嗅到香味,会穿过纱布进入取食。1~2天后取出,可诱到大量的螨虫。或把麦麸泡制后捏成直径1~2厘米的小团,白天分几处放置在养土表面,螨虫会蜂拥而上吞吃。过1~2小时内再把麸团连螨虫一起取出,连续多次可除去70%螨虫。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楼上的已经抄得很清楚 我补充几点我遇到的情况吧· 我以前养过着虫 后来感觉不得价钱所以就没有继续· 一般大批养殖最好弄一间大点的空房子 一定要做好防鼠 然后钉木架 把木盆放架上 这样才能利用好空间·木架外面要用网包好
还有 木盆一定要用透明胶粘过四周 以免虫爬出来
其实楼上的抄得很清楚的 细节方面不知道的可以追问我·
黄粉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黄粉虫喂南瓜出现大量死亡现象_百度知道
黄粉虫喂南瓜出现大量死亡现象
黄粉虫可以喂南瓜么?在所有的资料上和网络上,我都没有见到说黄粉虫不可以喂南瓜的,但我给黄粉虫喂南瓜却出现大量死亡。操 做是这样的:现在的温度27度,湿度60%左右,以前是喂空心菜,喂黄粉虫南瓜后出现大量的死亡,发黑,拣出死虫,停青料4天,并喂土霉素,治好之后4天再喂南瓜,又出现死亡,再治。治好后改喂空心菜,正常没有死亡现象,4天后再喂南瓜,第二天又出现大量死亡。难道是南瓜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太高的缘故吗?
提问者采纳
南瓜喂黄粉虫没有问题。很可能是你把南瓜放太多了的原故。南瓜营养远高于空心菜之类绿叶植物,不需要同量投喂。
我的南瓜是切碎了并拌了少量的麸料的,这样方便投撒并使麸料吸收了南瓜上的明水,一箱1公斤左右的黄粉虫先撒两把麸料,再抓一把拌料的南瓜撒喂,这样喂法妥当么?
南瓜用量大了。这点虫子半两/一天的南瓜都用不上的。另外,不用先撒两把,直接都拌在南瓜一起喂就行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虽然你把湿度控制在60%左右,但虫体表面的湿度较大。粘在虫体的上的南瓜汁液影响了虫体的呼吸和表面的清洁
我的南瓜是切碎了并拌了少量的麸料的,这样方便投撒并使麸料吸收了南瓜上的明水,一箱1公斤左右的黄粉虫先撒两把麸料,再抓一把拌料的南瓜撒喂,这样喂法妥当么?
最好稍加烘干
不会的,我是专门用南瓜喂的,找找其他原因,是不是有老鼠进去了。
老大你那是软腐病,南瓜水分你没有把握均匀,你把南瓜用玉米面吸一下它的水分,就行了,量不要给虫吃太大了,我养殖根本就不需要用药
黄粉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粉虫养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