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性紫癜应该如何做好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87.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2013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233网校&&日&&&【233网校: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本病是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以自发性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破坏加速、寿命缩短和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为特点。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40岁以下韵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因素 急性ITP病人,在发病前1~2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慢性ITP病人常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此外,病毒感染后的ITP病人,血中可发现抗病毒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并与血小板计数和寿命呈负相关。证明ITP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2.免疫因素  急性ITP大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恢复期,认为是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改变血小板抗原性,导致自身抗体形成,从而破坏血小板;  慢性ITP是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血小板相关抗原,造成血小板破坏、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ITP病人血浆中有抗血小板抗体存在,称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多为IgG。此外,也有报道ITP病人T细胞减少,抑制性T细胞比例增高,少数病人血小板表面结合的C3也增高,可能是导致血小板免疫性破坏的因素之一。   3.肝、脾因素 脾是ITP病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产生部位,也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通过脾脏时容易在脾窦被滞留,因此增加了血小板在脾脏滞留的时间以及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而肝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的作用与脾脏类同。发病期间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约1~3天(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1天),急性型更短。   4.其他因素 慢性型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抑制血小板生成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抗体结合血小板的破坏有关。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多数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有发热、畏寒及全身广泛性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甚至出现血肿、血泡;也可出现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少数病人约1%~4%并发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病程常呈自限性,在数周内恢复,仅有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   2.慢性型 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缓慢,一般出血症状轻,常表现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女性多表现月经过多。每次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部分病人可因感染等致病情加重,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反复发作者可有轻度脾脏肿大。  (三)辅助检查   1.血象 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多低于20×109/L,慢性型常在(30~80)×109/L,涂片中可见巨大畸形血小板。白细胞多无变化,血红蛋白多少与出血程度有关。   2.骨髓象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急性型以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为主,成熟型巨核细胞较少见;慢性型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但缺乏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细胞。   3.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寿命缩短,急性型可缩短至几小时,慢性型缩短1~2天;80%以上ITP病人PAIg(多为PAIg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增高,缓解期可恢复正常。  (四)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 出血严重、血小板明显减少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各种创伤及颅内出血。可用一般止血药如维生素C、维生素P、卡巴克络、酚磺乙胺等。   2.糖皮质激素 为本病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附有抗体的血小板;减少PAIgG的形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常用泼尼松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可逐渐减量,缓解后以每天5~10mg维持量治疗3~6个月,病情严重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   3.脾切除 可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产生的场所。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者、出血症状顽固或危及生命(如颅内出血)者宜尽早进行脾切除。一般在脾切除24小时内血小板即升至正常,即使术后血小板回升不理想,也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4.免疫抑制剂 经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不做为首选。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环孢素等主要用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5.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适用于严重出血者或脾切除术前准备。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悬液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不宜反复多次输血以防产生同种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加速而影响疗效。  (五)护理措施   1.减少活动 急性出血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并嘱病人离床活动要谨慎小心,避免外伤,以防再出血。慢性出血或轻度出血时应嘱病人多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2.饮食护理 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少渣软食,以防止出血引起营养、体力不支,少渣软食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3.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注意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无内脏及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注意治疗后出血情况有无改善,血小板计数等化验结果的变化。   4.预防出血的护理 血小板计数低于(30~40)×109/L,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低于20×109/L,进流质、半流质和少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应给予开塞露或温水灌肠辅助排便,以防因便秘用力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颅内出血。   5.预防感染的护理 病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易诱发或加重感染,使病人病情加重,故应加强预防和控制感染,具体护理措施参见 “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   6.用药护理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不良反应明显,具体护理措施参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部分。  (六)健康教育  慢性病人适当限制活动;血小板低于50×109/L,勿傲较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各种外伤;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定期门诊复查,坚持治疗。  本病急性型大多数病人数周至4个月可恢复正常,慢性型常反复发作多迁延不愈,可达数年或更长时间,很少自然缓解。
  相关推荐:
来源:考试大-
责编:zdh&&&&&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考试大护士资格考试评论排行
1.&评论153条2.&评论84条
12345678910
123456789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剖宫产护理查房.ppt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剖宫产护理查房 主讲:妇产科 杨红 目的及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孕期较常见的内科合并症,如处理不当,常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死宫内,或新生儿颅内出血。 掌握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概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严重者可至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死亡。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年女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   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原发感染有关。   慢性型患者中约80%~90%的患者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包括PAIgG、PAIgM、PA-C3等 当结合了这些抗体的血小板经过脾,肝时,可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使血小板减少。 病情危险程度分类 1、低危患者(血小板在5万以上即50x109/L以上),可以暂不行治疗,给予临床观察 2、中危患者(血小板在3万到5万之间),且出血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也可以暂不行治疗,临床观察。 3、危重患者(血小板低于3万)或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无论血小板减少程度如何,都应该积极的治疗。
ITP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1、妊娠对ITP的影响
妊娠本身通常不影响本病病程及预后。但有使稳定型ITP患者复发,活动型ITP患者病情加重的倾向,使得出血机会增多。 2、 ITP对妊娠的影响
主要是出血,尤其是血小板 50x109/L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用力屏气可诱发颅内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