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大企业税企e家的

如何更准确地评估一家企业的长期前景?
一项投资成功与否,与投资者对企业长期前景的判断是否靠谱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对于没有水晶球的我们,预测企业未来着实很难。平均来讲,在这方面犯错误的概率必然不小。
尽管如此,作为投资者,我们还是要想方设法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因为这就是投资能力的差异所在。
那么,如何提高评估企业长期前景的准确度呢?
第一,业务简单且发展稳定的行业才值得研究。根据行业的属性和发展阶段不同,其所涉及的关键竞争要素的数量和变化速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白酒行业关键竞争要素就很少,品牌力占据了极大的权重,像贵州茅台这样的企业只要把品牌维护好,其他方面差些也仍然可以活得很滋润。与此相对,普通工业产品加工行业的关键竞争要素就太多了,生产、营销、财务、人才管理等任何一项稍微没做好,企业都有倒闭风险。
而一些科技行业,随时面临着新技术的威胁,可能投资者刚刚摸清一家企业的竞争要素情况,该企业却很快又被竞争者的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搞得元气大伤,消费电子、时尚服饰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作为投资者,自然要选择那些关键竞争要素少且变化速度慢的行业,才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第二,提价能力是一家企业竞争力的本质体现。
企业要赚钱,就必须要为客户创造价值。通俗地讲,就是其产品/服务要能够为客户节省更多成本,因为能够帮客户省钱的公司没有理由不繁荣下去。
然后还要看这家企业能够为客户在多大程度上节省成本---也就是竞争力强弱的问题。替客户省钱越多,公司业务的护城河就越宽,产品/服务将来的提价空间也就越大。
举例来说,假设你需要运送1吨货物至1000公里外的某个工厂,公路卡车收费1000元,铁路收费300元,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毫无疑问是铁路。其实这就是巴菲特在几年前斥巨资收购一家美国铁路公司的主要原因,也解释了美国铁路公司在过去十几年间,利润逐年上涨的事实。
再比如说国内的电力行业,水电比煤电价格低且无污染,电力使用者当然更喜欢水电,因为成本更低。尤其是像长江电力这样上网电价与煤电价格差异更大的企业,竞争力自然更强。
还有种比较特别的情况:像贵州茅台这样的品牌消费品,貌似并没有为客户省什么钱呐?
其实本质上还是省了,只不过是一种广义上的“省”。
我们为什么要买茅台?要么是作为礼品送别人,要么是自己喝。不管哪种,也都讲究个性价比,你选择茅台是因为认为茅台在当前价格上是物超所值(消费茅台的效用经济化后可能相当于2000元,但它却只卖1000元)。在现在的品牌力下,如果茅台把价格降到与五粮液相同的水平上,你会买哪个?相信大多数人必然会选择茅台,因为在他们心目当中,茅台的价值要高于五粮液,花五粮液的价钱买茅台,分明就是省钱了。
这里也可以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即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狭义地/表面地为客户节省成本,提高产品对于客户的价值同时又不提高价格,是在另外一个方向上为客户省钱。
现实当中,优质企业通常在两个方向上都会努力,去拉开与同行们之间的距离。当这些企业确信自己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道路上已经遥遥领先于众多竞争对手之后,就可以从容地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并依然能够留住原有客户群。
所以,想衡量一家企业当前竞争力的话,思考一个问题就可以了:要吓跑客户,需要把产品提价多少?
第三,结构性竞争优势才是稳固的。
为什么这家企业能够为客户省钱,而那家不能呢?
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这家公司的老板最近比较抠门,费用控制严格,或者他们最近改进了一项业务流程等等,但这些都是短期的,竞争者会很快赶上来。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寻找的自然是那些能够长期持续的原因。
通过观察诸多企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低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那些结构性的、受到物理定律保护的原因。
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结为网络/规模效应、高转换成本、高重置成本。
网络/规模效应:Visa、微信、UPS快递等,客户数量越多,单位成本越低。
高转换成本:Oracle数据库、波音、IBM流程设计服务等,客户更换服务商会面临巨大风险。
高重置成本:美国的几大铁路公司、长江电力、贵州茅台等,要重新建造该项资产或品牌,需要比当前市值高得多的资金量。
另外, 公用事业虽然有政府特许授权,可以长期经营下去,但基本无法获得超额资本回报,所以个人一般不将其视为一种竞争优势。
总而言之,投资者最好选择那些业务简单且变化不多的行业,在其中寻找那些能够大幅为客户节省成本的公司,并确保其低成本优势是来源于那些可长期持续的原因。遵循这个思路,投资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长沙有多少家大企业,具体是哪些大企业?_百度知道
长沙有多少家大企业,具体是哪些大企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长沙工作800高桥那里,而且是大公司,可口可乐什么的,而且进去很难很难,都在星沙那边,没几个,现在在深圳,我刚毕业,工资2800,来深圳吧长沙的企业小的要命,中联重科啊,大公司遍地都是,做了几天就走了,长沙有三一重工啊
深圳那里要求太高了,不适合我们去,只适合那些老板们
切,是你自己胆小不敢闯而已,哪里都一样的,你要窝在长沙就在长沙呗,拜拜
做重型机械的有好多,比如三一、中联、威化重机,食品的也很多娃哈哈、可口可乐等,主要的企业在星沙和河西。目前房价还好,比较适合生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大企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商务部:撤退外资多为空壳企业 大企业仅撤19家
针对“撤离潮”说法,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昨日称,终止在华投资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较小,绝大多数是空壳企业。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到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36.1亿元,同比增长11.1%。“相当一部分撤资者转为内资”今年1月日本称将从中国撤出两条彩电生产线,也表示将逐步关停原在华两家手机生产线,2月手表制造商西铁城关闭广州公司。一些国外媒体称“外资撤离中国”。对此商务部曾在4月初进行反驳。5月12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再次驳斥了外资撤离中国的说法。唐文弘称,终止在华投资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较小,绝大多数企业是空壳企业,五分之一企业在华存续时间不足五年。2010年营业收入前1000位外商投资企业至今只有19家企业终止投资,其中仅有两家因亏损终止。唐文弘指出,终止投资的外商企业相当一部分转为内资经营。在前面提到的19家终止在华投资企业中,10家通过转股变更为内资企业继续经营。商务部数据显示,1-4月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总额423.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3%,同比增长12%。“一带一路”拉动合同外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1-4月新设外资企业和新增合同外资金额增幅较大。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到4月,全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90家,合同外资金额6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7%和5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分析称,这部分资金较大增幅主要是受“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掀起了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热潮,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大众、克莱斯勒等追加对华投资部分高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势良好。大众、克莱斯勒、罗氏、空气化工、博世、等知名跨国企业继续追加对华投资,、宏达等加工贸易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继续扩大投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9.9%和2.4%。徐洪才对此分析称,随着中国消费力提升,汽车市场还有成长性,代表的电商行业也彰显巨大潜力,这些领域的增长潜力同样也被外商看好。加工贸易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投资则表明了产业转移的态势,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劳动力、土地便宜,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的铺开使得当地交通便捷性增加,提振了外商在中西部投资的信心。商务部数据还显示,现代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增幅较高。1-4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观点外资增长点将瞄准第三产业
多位专家对未来我国吸引外资态势作出乐观分析。中国战略思想库秘书长田云认为,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的百分比依然可能延续两位数态势,相对于5万亿的基数,每增长10%就会带来5千亿的增长,这还只是商品消费,还没计算服务消费,这样巨大的需求对外商的吸引不言而喻。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预测,在中国人均P增加到1万-2万美元之前,第三产业占达到60%之前,第三产业增速、占比都会逐年提升,外商投资新的增长点也会出现在第三产业。至于具体领域,赵萍指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管制减少的领域,比如最近正在推进金融领域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的放开,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外资。而另一类则是养老、保健、体育等,这些行业虽无行政垄断,但过去限于配套设施不完善,而外资的进入会促进对新兴市场的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F049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理由“不签合同” 告赢5任老板
北仑企业最头疼的打工仔这次要跟一家大企业较劲
人事处鲁小姐:4次找他签合同 他都推掉
  企业人事小鲁在仲裁庭外偷听辩论,她说“我们的公司不幸被他(吴大友)选中了。”
  仲裁庭内,企业负责人(左侧)和吴大友(右)针锋相对。
&&吴大友(化名),32岁,云南人,在宁波北仑打工多年,数控车床工人。&&过去3年里,他分别将北仑区6家企业告上劳动仲裁院,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资,外加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每一次,他总是“罪证确凿”:企业30天之内没有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他赢过五次,第六次被劳动仲裁院视为钻法律空子,是“碰瓷”行为,驳回请求(本报曾做报道)。&&昨天,吴大友经历了他第七次劳动仲裁,他说,之前仲裁院说他钻小企业管理空子,这次他挑了家大单位。&&记者 韩宇挺 文/摄&&五对一&&这次的理由,依然是企业没跟他签合同。&&昨天一早,北仑劳动仲裁院四楼第二仲裁庭406房间门外,吴大友和企业代表都早早到了,各自站开。&&企业来了5个人,有企业负责人、人事主管、生产部长、车间主任和一名吴大友的工友。&&吴大友这边只有他自己。&&他拎着一个布袋,里面装满各种材料和证词。&&双方没有交流。&&生产部长张先生说,不想跟吴这样的人讲话。&&上庭前,仲裁员建议吴大友撤诉调解。&&吴大友没有接受。&&&&交锋&&庭上,申请人(吴大友)和被申请人(企业)就各自的观点做了辩护。&&企业副总周女士:&&吴大友是日招聘进入本公司的,按照公司规定新员工入职后一星期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我们四次找他签,是他推来推去。&&我们公司7月10日开始就为他办理了社保,他的实际利益是得到保障的,我们不签合同,有什么动机?&&&&人事部门鲁小姐:&&除了吴大友,公司上下新老员工都签约了。&&我连续找吴大友四次签合同,他都推三阻四。&&去年6月25日下午,车间主任陪我到吴大友机床边叫他签合同,当时他说,“你看,我手上都是油,等我下了班&&到你办公室来签。”但他没有来。&&6月27日下午,我又拿着劳动合同找吴大友签字,车间主任也在场,我跟他说,叫你签字你没来,我又给你拿来了。吴大友说:“不好意思下了班我忘了,你看我这手油乎乎的,这么脏,还是我到你办公室来签吧。”结果他又没来。&&7月1日下午,我想起这事,又去找他,他当时只管埋头干活,碰巧我手机响了,领导让我去办事,我就急着回办公室了。&&7月31日下午,我再去找吴大友,我说“把劳动合同签了,为什么这么难呀?”他说“签签签,签了也浪费纸,我到一月份不干了。”&&8月份我一忙,渐渐把这事给忘了。现在想起来,我觉得他是故意的。&&(车间周主任和吴大友工友项师傅作为证人,分别印证鲁小姐的说法。)&&&&车间周主任:&&会数控机床的就他一个人,不好招,他工作态度和技术是可以的,我们想留他。&&今年1月9日上午,吴大友拿着辞职报告让我签,我把“未签劳动合同”字看成“来签劳动合同”,签掉了。他把辞职报告放进口袋,我意识到不对,跟他讲了十多分钟,他不肯还。&&&&吴大友出示的核心证据是:&&一份他自己写的辞职信(上面有车间周主任签字);&&一张工作牌、银行卡流水单(分别证明他的工作关系和约定收入状况)。&&对于企业的说法,他说:&&他们说的都不属实,责任在企业。他们是为了推责任。&&车间主任在瞎编,他根本不管招人的事?没看清楚辞职报告,会随便签名吗?&&人事说找我四次都不签,为何不把我开除,走人再招就是。&&我认为我没有错。&&&&拒绝调解&&昨天休庭前,仲裁员建议双方进行调解,企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给吴大友。&&吴大友拒绝接受。&&仲裁员宣布调解失败,仲裁结果预计会在一周内出来。&&仲裁结束后,吴大友说,如果结果不理想,会继续向法院上诉。&&北仑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吴大友的资料在北仑企业QQ群内贴着,让大家都小心。&&吴大友目前又到了一家企业上班,不到一个月,仍未签订劳动合同。&&记者问,会不会主动要求签合同。&&他回答得有点含糊:“开公司的人都懂,这是企业应该想到的事情。”&&记者昨天联系了浙江金汉律师事务所的成忠律师,他专业代理劳动官司多年,他说这样的情况从2008年开始就有遇到。&&成律师说,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务必尽快跟员工签掉合同。&&如果员工提出各种理由拒签,企业可以出一份通知书,表明在一定期限内不签合同的责任归属。&&如果对方连通知书也不收,就发快递,至少快递有签收的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证明谁在故意拖延时间,是抗辩时的有力证据。&&成忠也提醒说,有意“碰瓷”者,会在工作中不断搜集证据。企业要加强法律意识,不要疏忽大意,落下把柄。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企业税企e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