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推拿法"是真的还是...

您要找的资源已被删除、已更名或暂时不可用。“神力”一指禅点穴推拿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简介
“神力”一指禅点穴推拿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简介
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采用颈部神力一指禅法治疗时发现,对颈椎间盘突出、颈型眩晕症(椎动脉型、交感型和神经根型)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方面,达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方面,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颈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治疗,在短期内,即可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经系统治疗,一般1至2个疗程,症状即可得到明显缓解,2至3个疗程,可以达到基本治愈的目的,采用神力一指禅法,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配合中医辩正论治的方法,可达到标本兼治,意想不到的目的,打造出了无创治疗颈椎病的知名品牌。
二、在治疗肩周炎方面
肩周炎的早期,很多是由于肩部的软组织损伤,失治和误治,从而导致缠绵难愈,我们采用辩正论治的方法,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型和分期治疗,即早期,也就是肩部以痛苦症状为主的,多采用一指禅点穴法,一般1至2次即可减轻临床症状,10日内可得到基本治愈的目的。二期,也称中期,一指禅可配合神经阻滞法进行综合治疗,一般10-15天可达到基本治愈的目的。三期,也称晚期,临床上称冻结肩,我们采用神经阻滞配合神力一指禅解冻法,并结合一指禅点穴推拿法,一般病人10-20天即可达到解除临床症状,消除疼痛的目的。
三、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方面,我们吸取了北京301医院,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理事长,国家知名专家王福根教授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创、微创治疗方法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腰部三维力学治疗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般病人3日内即可明显减轻,10-20天可达到缓解症状,消除疼痛的目的,大大缩短了临床治疗周期,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缩短了4/5或2/3的治疗时间,疗效也在为提高,治疗显效率高达97%,满意率达90%左右,经20余年的临床实践,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
四、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面
腰椎管狭窄症,一般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病例一般多在18岁左右,即可出现临床症状,经影像学检查,多诊断为骨性狭窄,而继发性椎管狭窄症,也称复合性椎管狭窄症,一般多因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原因,造成椎管内前后径或左右径狭窄,人们习惯地认为,腰椎管狭窄症只能采用手术,方能解除,然而,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并配合神力一指禅点穴推拿法,辩正论治,从而达到了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一般病人10-20天症状即可有明显的改善,30-40天,可以基本消除临床症状,经近些年的临床观察,可以达到基本不复发的目的。
五、在治疗风湿类风湿病、退行性骨关节病方面
神力一指禅在治疗风湿类风湿病方面,可起到缓解症状,配合中西药综合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尤其是在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和膝关节滑膜炎方面,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局部疼痛,而且还可以消除关节腔积水所引起的水肿。
六、神力一指禅疏通经络点穴推拿法
它是在经络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一指禅点穴推拿法,辩正论治,循经治疗,不仅可以调节胀腹疾病,如胃病,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五官产系统疾病,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和阴阳、标本兼治的作用,同时对预防和保健、治疗亚健康疾病,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实用中医推拿学》 罗才贵等
第一章 推拿手法基础知识(转载)
本章主要介绍手法的学习、训练和应用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与推拿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手法的命名与分类、手法操作的基本技术要求、手法操作注意事项、以及与手法操作密切相关的介质与热敷法等。
第一节&&&&&&&&&&&&&&&&& 推拿学与推拿手法
手法是推拿疗法的基本手段之一,本节主要就推拿、推拿手法、以及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以概述。
一、推拿与推拿手法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原则,运用特定的手法以肢体的某些部位或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用于身体表面的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生理病理过程,防治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方法。
推拿学是研究推拿方法作用原理与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推拿学又科分为推拿学基础理论、推拿手法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治疗学、康复推拿学、骨伤推拿学、养生推拿学、小儿推拿学,实验推拿学、推拿文献学等等分支学科。目前,研究和应用比较集中的是推拿手法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治疗学、骨伤推拿学和小儿推拿学。
推拿手法是医生施行推拿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操作技能,通常以手、腕、肘、前臂、足、膝等部位,按照一定的操作技术要求施加于患者身体,从而达到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为以手部操作的手法运用最多,也最富于变化,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手法。可以讲,手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并非仅仅对“手”而言,手法即是对这一类操作技能的统称。
大体来说,推拿手法可以分为两类:医疗推拿手法和保健推拿手法,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可以互相借鉴,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1、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接受手法的对象不同,前者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对象是疾病患者;后者主要是作为消除疲劳、预防疾病的手段,对象是健康人群。2、技术要求不同,医疗手法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磨练才能掌握;保健手法技术要求低,难度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掌握。3、医疗手法富于变化,它要求施术者根据病情、证候、体质、施术部位等情况对手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保健手法较少,操作多为套路化、程式化。4、医疗手法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有系统全面的医学理论指导,包括现代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中医学等理论;保健手法往往缺少足够的医学理论指导。5、医疗手法训练具有一套严格而完备的程序和方法,除了手法本身的训练外,还有进行推拿功法训练;保健手法的训练方法较为简单,没有功法训练的内容。6、衡量标准不同,在具体操作上,医疗手法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手法操作中,以疗效为第一位,而手法的舒适性处在次要地位,力度有时比较重;而保健手法以手法的舒适性为首要要求,一般力度比较轻。
二、推拿学与推拿功法
推拿功法学是研究推拿功法的技术内涵、作用原理和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推拿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推拿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双灵活有力的手是进行推拿工作的前提。推拿功法是指以提高手法技能(包括手法力量和技巧)和临床应用熟练程度为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又称为推拿练功。传统的锻炼方法多为徒手练功法,但近年来也开始引入一些器械和现代运动锻炼的内容,尤其是关于肌肉等长收缩能力的训练。等长收缩指的是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又称为静力性收缩。这项训练,对提高手法操作的持久性、柔韧性和手法爆发力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在沙袋或米袋上进行的一指禅推法、按法、滚法和揉法的训练,也属于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它对于加强手与脑的协调能力、提高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十分有益的。
三、推拿手法学的学习方法
推拿手法是进行推拿治疗的基础,是推拿医师贯彻治疗思想的工具,如果说推拿治疗原则是船的舵手,那么推拿手法就是使这艘船的桨手。手法的熟练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推拿治疗效果的好坏。
推拿手法操作往往是施术者的一种复合手法,是在身体内外协调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手等部位来完成这一操作过程的。要达到对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均匀、柔和、持久、有力”,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方式和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掌握。
推拿手法的学习和训练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手法基本动作的学习和训练。这是初学的阶段,也是手法学习中最重要的阶段,往往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一些习惯动作很难纠正,所以一定要准确地从书本和老师处模仿,不能随意发挥,并且仔细体会每个动作中的要领,搞清该手法之所以如此做的内涵,对提高手法的准确性是大有裨益的。第二、推拿功法的联系。推拿是以医生用力作用于患者的治疗方法,必须有一定的力度和时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手法之后,就要加强功法的练习,简单的说就是要增强手法的熟练程度、力度和耐久力。初习者尤其要注意双手的掌握,一定要做到可以“左右开弓”,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手法的自然协调、灵活连贯、均匀持久,忌手法的呆板拘泥,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寻找训练的机会,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达到手法操作有似行云流水的顺畅,可以沙袋练习、自体练习、互相练习为途径,尤其是在人体的操作,因为被施术者可以反馈被操作的感受,更有意义。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手感,为适时调整手法的轻重打下基础。第三、临床使用上的学习和训练。这个阶段,是在熟练掌握各种手法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的过程。是知识细化、深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的运用,发现不足,并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调整手法使之灵活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形成适合自己的特点,所谓“形变神不变”,正是在这个阶段才能得到体现。
总之,因为推拿是一门实践医学,在学习推拿手法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既尊重普遍真理,也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运用中医、西医的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实践,多用多练,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不断总结归纳,掌握其中的规律性,深入理解手法的治疗机理,师古而不拘泥于古,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推拿治疗学,乃至推拿治疗的临床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二节&&&&&&&&&&&&&&&&& 推拿手法的命名和分类
目前对推拿手法的命名和分类方法不是非常的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上有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原因和对手法认识和理解的角度不同等等。研究手法命名与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对手法技术内涵的理解。
一、手法的命名
一是根据手法动作形态用直接描述法来命名。由于推拿手法一般都是由日常生活动作衍化而成,所以绝大多数手法是采用这一命名方法。如按法、摩法、拿法、揉法、捏法、擦法、拔伸法、背法等。二是根据收发动作形态用取类比象法来命名;一些推拿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动作形态富于变化,美观大方,栩栩如生,比之于自然界的某一物象,往往惟妙惟肖,形象生动,易学易记。如黄蜂入洞、凤凰展翅、二龙戏珠、双龙摆尾、猿猴摘果等。三是根据手法的功效主治来命名;一些手法在特定的部位操作,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操作术式,而且,其功效主治也往往比较明确,便于临床选用,尤以小儿推拿手法为多。如运土入水,运水入土、飞经走气、清天河水,推三关、退六腑等。四是将手法动作与操作部位结合起来命名。这类手法从名称上便可以直接了解到其动作形态和适用部位,与前一种命名方法有些相似,但是前者在手法名称上着眼于功效主治的体现,而后者则比较重视手法操作技术要领的表达。如捏脊法、扫散法、拿肚角、分腹阴阳等。五是根据手法的主要技术要领来命名。对于一些动作复杂、应用范围较广的手法,往往是抓住其操作技术方面的某一核心点,并以之来命名。如一指禅推法,即是借助佛家“一指禅”这一术语,表明该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将注意力集中于大拇指末端。六是根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手法的复合动作来命名。这类手法主要是复合手法。如弹拨法、按揉法、勾点发、捏揉法等。
二、手法的分类
手法的分类主要按其动作形态特点、主要作用机理、用力方向及应用对象等进行划分。
(一)&&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1.&&& 摆动类:是指主要以前臂的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左右摆动来完成手法操作过程的一类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大鱼际揉法等。
2.&&& 摩擦类:是指手法操作过程中,着力部位与被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之间产生明显摩擦的一类手法。如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等。
3.&&& 振颤类:是指术者以特定的活动方式使治疗者皮下组织产生明显振动感的一类手法。如振法、颤法、抖法等。
4.&&& 挤压类:使指单方向垂直向下用力和两个方向相对用力作用于某一部位的一类手法。如按法、压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拔法,踩跷法等。
5.&&& 叩击类:是有节律富有弹性地打击机体表面地一类手法。如拍法、击法、叩法、弹法等。
6.&&& 运动关节类:是指运用一定地技巧在关节生理活动范围内活动被治疗者关节地一类手法。如摇法、扳法、拔伸法、背法、屈伸法等。
以上的各种分类方法主要在于对手法的运动形式进行分析并加以区分,便于理解。一般认为,一定的运动形式是产生手法作用力的基础,而特定的运动形式则各提高手法的技巧性,并赋予手法作用力一定的柔和性,避免手法的粗暴、笨拙及对手法操作者可能造成的损伤。因此,这种分类方式比较适合初学者手法的系统学习。
(二)&& 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机理分类
1.&&& 松解类:是指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软组织的一类手法。这里讲的松解不单纯是指对粘连的软组织的松解,也包括了对紧张痉挛软组织的放松,所以除运动关节类手法以外的绝大多数手法,皆属于松解类手法。
2.&&& 整复类:是指以一定的技巧性力量作用于骨关节,并起到矫正关节错缝作用的一类手法。如运动关节类手法和部分按法皆属于整复类手法。
上述分类方法着眼于对手法基本作用机理的分析,源于《内经》的“按跷”,按照王冰的注解,“按,谓抑按肌肉;跷,谓捷举手足”。《说文解字》曰:“跷,举足行高也”。跷,一般作“举足,举起”解。捷举手足,即巧妙地活动患者的手足、四肢,这样就可以带动关节作被动活动。可见《内经》以按跷两字便将推拿手法进行了高度概括。
(三)&& 根据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类
&&&& 1.垂直用力类:是指手法作用力方向与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互为垂直的一类手法。如按法、压法、点法、掐法、一指禅推法、滚法、踩跷法、拍法等。
&&&& 2.平面用力类:是指在一定按压力的基础上手法移动方向与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互为平行的一类手法。如摩法、擦法、推法等。
&&&& 3.对抗合力类:是指在某一部位两侧呈对称性用力的一类手法。如拿法、捏法、拧法、挤法、搓法、捻法等。
&&&& 4.对抗分离类:是指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同时作用于某一部位的一类手法。如拔伸法、扳法等。
&&&& 5.复合用力类:是指两个以上方向的力同时作用于某一部位的一类手法。如摇法、脊柱旋转扳法、背法等。
上述分类方法着眼于对手法施力方向的分析,它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手法的技术内涵。
(四)根据推拿手法的应用对象分类
&&& 1.小儿推拿手法:是指主要应用与小儿的一类手法。如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掐揉二扇门、旋推法、分推法等。
2.成人推拿:手法:是指主要应用于成人的一类手法。如摇法、一指禅推法、踩跷法、压法、扳法等。
某些手法并无严格的小儿与成人之分,只是在手法的刺激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揉法、掐法、推法、擦法、捏脊法等。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手法的分类方法,如根据手法流派分为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滚法推拿流派手法,内功推拿流派手法;根据手法的组成成分分为单式手法,复式手法和特定操作法;根据手法的组成成分结合应用目的分为单式手法,复合式手法,治疗手法和复式操作法等。
第三节&&&&&&&&&&&&&&&&& 推拿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松解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松解类手法的种类较多,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但一般认为均必须符合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基本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深透的作用效果。
(一)持久
是指手法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久操作足够时间而不变形,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因为不少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操作较长的时间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如果缺乏持久性,势必影响疗效。
(二)有力
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和技巧力。力量是基础,功力和技巧力需要通过功法训练和手法联系才能获得。在力的运用上须根据治疗对象、施治部位、病症虚实而灵活掌握。其基本原则是既保证治疗效果,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三)均匀
一方面指手法的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可时快时慢;另一方面指手法的作用力在一般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忽轻忽重。当然,操作时根据治疗对象、部位、疾病的性质不同,手法的轻重应有所不同。
(四)柔和
是指手法操作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讲究技巧性,变换动作自然流畅,毫无涩滞。
(四)&& 深透
&&& 是指手法作用的最终效果不能局限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功力达到脏腑。是手法的效应能传之于内,如《小儿推拿广义》所说的“外呼内应”,即是此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持上述4个方面技术要求的协调统一。首先,手法操作应具有一定的力量,功力和技巧力,不能失于柔和,一般都是采用逐渐加力的施力方式,同时富于节律性的变化,即要符合举运的要求,然后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最终达到“深透”的作用效果。所以说手法式一种技术难度大,技巧性高的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刻苦训练,细心体会,才能逐步掌握,娴熟运用。
二、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在病理状况,错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多呈痉挛、紧张状态,给手法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如果野蛮操作,也会因之造成危险。因此,为了保证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整复类手法的操作应符合稳、准、巧、快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 稳
&&&& 是对整复类手法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强调在施行手法整复时,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它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症和具体手法的选择应用两个方面。就手法操作本身而言,应做到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一般来说,某一个关节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来实现整复目的,可根据具体病情、患者适宜的体位,以及手法的特异性作用而选择安全性相对高的手法,不能过分依赖单一的扳法。此外,也不可一味追求手法整复时“咔哒”声的出现,它并不是判断手法整复成败的唯一标准。
(二)&& 准
&&& &是对整复类手法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强调进行关节整复时,一定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具有明确的手法应用指标,即明确诊断,做到手法与病症相合;其次,在手法操作过程中,定位要准确,如施行拔伸类手法时,通过变换拔伸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可以使应力更好地集中于要整复地关节部位,而在施行脊柱旋转扳法时,则可以通过改变脊柱屈伸和旋转的角度、以及手指的支点位置,使应力集中于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三)&&&&&& 巧
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以柔克刚,即所谓“四两拨千斤”,不可使用蛮力、暴力。从力学角度分析,大多数整复类手法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因此,在施行关节整复类手法时,力的支点选择和力的组合运用十分重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体位下的灵活变化,要尽可能地借患者自身之力以完成手法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巧”的技术要求。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首先,需要对发力时机做出判断,它主要依靠手下的感觉,一般在关节活动到极限位置而又没有明显阻力的时候发力;其次,术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一般都是运用自身机理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即所谓的“寸劲”,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另外,需要对发力时间和力的大小进行控制,不能过大过小。
&& 以上4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应贯穿于每一个整复手法操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张介宾在《类经.官能》中告诫:“导引者,但欲运行气血而不欲有所伤也,故惟缓节柔筋而心和调乃胜是任,其义可知。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厉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吾辈者,不可不慎。”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明确指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这里的手法,实则指的便是整复手法。
第四节 推拿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一、体位的选择
手法操作前要选择好适当的体位。对患者而言,宜选择一个操作方法方便,并有利于手法运用、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同时要做到意到、身到、手到、步法随手法相应变化。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术者身体各部分动作要协调一致。
三、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手法刺激强度主要主要与手法的压力、作用部位、着力面积、受力方式及操作时间有关。
一般而言,刺激强度与手法压强成正比关系,即压强越大刺激越强。手法刺激量与作用部位的敏感性和治疗部位的肌层厚度有关。如有同样压强的手法,在经络、穴位较敏感的部位操作,就显得刺激较强,而在非经络、穴位处应用,则刺激相对较弱。所以,强壮年肌肉发达,手法的力量相对适当地加重,以增强刺激;老年人或儿童肌肉松软者,手法力量应减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软组织损伤的初期,局部肿胀,疼痛较剧烈,手法的压力宜轻;对于陈伤久痛,积年劳损,或感觉迟钝、麻木者,手法刺激宜强。对久病体弱者,用力以轻为;而对初病体实者,用力应当适当加重。反之,着力面积小,则刺激强度大。如双掌按法,压力较大,但刺激并不强,而掐法和点法的压力并不太大,而刺激非常强。一般冲击力量的施力形式要比缓慢形式的施力刺激强烈得多。如叩击类手法的拳背击法、点穴法以冲击方式作用于人体,此类手法刚劲有力,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动作的技巧性和选择适当的力度。一般而言,操作时间短,手法刺激强度小,操作时间长,手法刺激量大。故操作时间太短则达不到治疗效果,但操作时间太长也可对局部组织产生医源性损伤。所以操作时间要根据手法和疾病的性质以及操作范围大小而定。
三、手法操作过程中的施力原则
就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而言,一般应遵循“轻—重-轻”的原则,即初始和结束的阶段手法刺激量要轻一些,中间一段时间的手法刺激量要重一些,体现出一定的轻重节奏变化,大约呈现正弦曲线样变化。而具体到某一部位、每一个手法上的操作时,又要注意到手法操作的轻重交替,以及点线面的结合运用。不可在某一点上持续性运用重手法刺激。
四、手法的变化和衔接
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往往由数种手法组合而成,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它要求术者的姿势根据手法的需要而变化,使手法变换自然流畅、连续而不间断,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术者对手法的掌握和运用十分熟练;另一方面,要充分集中注意力,做到意随心到,手随意发。
第五节&& &推拿介质与热敷
利用介质和热敷推拿是推拿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手段,如摩擦类手法的操作常借助介质来完成,而且,介质和热敷与手法结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害,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可在推拿部位的皮肤上涂些液体、膏剂或洒些粉末,这种液体、膏剂或粉末通称为推拿介质,也称推拿递质。推拿时应用介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时代就有“按之以手,摩或兼以药”的说法。以药物为介质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施以手法,药物助手法以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的一种推拿方法称为膏摩。也称为“药摩法”,或称为“药物推拿”。临床运用中,除摩法以外,还可运用于其他手法,如擦法、揉法等也可结合药物施用。由于介质推拿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所以,在小儿推拿中应用尤为广泛。
(一)&& 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 介质可以是仅仅作为润滑作用的添加剂,也可以兼有药物作用。
&&&& 常用的润滑介质滑石粉、爽身粉、润肤油等。现在,一般把润滑剂和药物的作用相结合,有散剂、丸剂、酒剂、锭剂、膏剂、汤剂等不同的剂型,每种剂型各有不同的特点,如散剂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丸剂药力持久,吸收缓慢,存贮方便;汤剂处方灵活,可以适应各种病情需要等;在临床使用时要综合考虑,酌情使用。现将常用的推拿介质单方和复方,介绍如下:
常用单方:
1.葱姜汁:由葱白和生姜捣碎取汁使用,也可将葱白和生姜切片,浸泡于75%的酒
精中使用,能加强温热散寒作用,常用于冬春季节及小儿虚寒证。
&&& 2.白酒:适用于成人推拿(酒精过敏者禁用)。有活血驱风,散寒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对发热病人尚有降温作用,一般用于急性扭挫伤,并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慢性劳损。
&&& 3.薄荷酊:用5%薄荷脑5g,浸入75%酒精100ml内配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清凉解表、清利头目和润滑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虚寒性腹泻以及软组织损伤,用于擦法、按揉法可以加强透热效果。
4.木香水:取少许木香,用开水浸泡,待凉后去渣使用。有行气、活血、止痛作用。常用于急性扭挫伤及肝气郁结导致的两胁疼痛等症。常用于擦法、揉法等。
5.凉水:即洁净的自来水或凉开水。有清凉肌肤和退热作用,常用于外感热证。
6.麻油:即食用麻油。在使用擦法时局部涂抹少许麻油,可以加强手法的透热作用,而提高疗效,常用于刮痧疗法中。
7.蛋青:有清凉去热、祛积消食作用。常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消化不良等症。
8.滑石粉:性甘、淡、寒。有清热利窍,渗湿润燥作用。常用于小儿推拿的摩擦类手法和夏季用于出汗部位,可以保护医患者的皮肤,有利于手法的施行。
常用复方:
1.冬青油:由冬青油、薄荷脑、凡士林和少许麝香配置而成,具有温经散寒和润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虚寒性腹泻及软组织损伤。
2.红花油:为骨伤科常用,主要成份有桃仁、红花等,常用于治疗寒痹、痛痹等。
3.传导油:由玉树油、甘油、松节油、酒精、蒸馏水等两配置而成。用时摇匀,有消肿止痛,取祛风散寒作用,适用于软组织慢性损伤和痹证。
4.按摩乳:市售常用外用药物,为多种药物组成,主要作用为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5.陈元膏:选自《外台秘要》。药物组成为:当归3两 生地2斤(捣取汁) 附子3两 细辛2两 桂心2两 天雄2两 干姜2两 丹砂1两 川芎2两 雄黄2两 乌头2两 苦酒3 白芷1两 松脂半斤 猪脂10斤(去滓)。主治湿痹、纳呆、外伤腰痛、心腹积聚、头晕目眩、胸胁背痛、腹痛、闭经痛经、腰膝酸软等。
6.大补益摩膏:选自《圣济总录》。药物组成为:木香、丁香、零陵香、附子(炮裂)、沉香、吴茱萸、干姜(炮)、硫磺(研末)、桂枝(去粗皮)、白矾(煅研)各1两,麝香、轻粉(研)各1分。主治五劳七伤、腰膝疼痛、肾脏久冷、疝气下坠、目暗、肠风、女子子宫久冷、产后诸疾、赤白带下等。
7.摩腰膏:选自《普济方》。药物组成为陈皮1两(去白),阳起石5钱,干姜、沉香、肉桂(去粗皮)、石硫磺、吴茱萸、雄黄、蛇床子各5钱,白矾1两,杏仁1两(去皮尖),轻粉1钱,麝香1钱半,附子1个(须1两者,炮,去皮、脐),公丁香1两,朱砂1钱2分。主治腰痛痼冷、腿膝痛冷诸证。使用时炙手摩于腰部。
8.野葛膏:选自《千金要方》。药物组成为:野葛、犀角、蛇舌草、莽草、乌头、桔梗、升麻、防风、蜀椒、干姜、鳖甲、雄黄、巴豆各1两,丹参3两,踯躅花1斤,苦酒3升,猪脂5斤。主治卒中风毒、腹痛、尸厥、宿食不消等。
9.乌头摩风膏:选自《太平圣惠方》。药物组成为川乌头(生,去皮脐)、防风(去芦头)、桂心、白芷、藁本、川椒(去目)、吴茱萸、白术、细辛、川芎、白附子、黎芦、莽草、羌活各半两,黄脂5两,猪脂1斤,生姜3两。主治风痛、皮肤不仁、筋脉拘急等。在火边炙手趁热摩之。
10.莽草膏:药物组成为:莽草、乌头、附子、踯躅花、苦酒、猪脂。将前4味药切细,用1升苦酒浸泡一夜,次日放入2000g猪油中煎沸,绞去药渣,倒入瓷瓶内贮存备用。本方有散寒消肿,温热止痛,安神定魄作用。用于治疗痹症肿痛,精神恍惚等。
11.青膏:由当归、川芎、蜀椒、白芷、吴茱萸、附子、乌头、莽草组成。将上述药物切碎,用醇苦酒浸泡两天,然后放入2000g猪油内煎至药色发黄,绞去药渣,贮存备用。本方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痛等。
12.白膏:由天雄、乌头、莽草、羊踯躅组成。将上述药物切碎,用醇苦酒浸泡一夜,次日放入盛有1500g腊月猪油的铜器中,文火煎炼,使药变成焦黄色,绞去药滓,置于瓷器中备用。该方具有解毒、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伤风恶寒,肢节烦痛,目赤,咽喉痛,小儿头疮,牛皮癣等疾患。
13.丹参赤膏:由丹参、雷丸、芒硝、戎盐、大黄组成。上述药物切碎后,用250g苦酒浸泡一夜,次日再放入猪油内煎沸,绞去药滓,贮存备用。常用于治疗心腹诸痛。
14.乌头膏:由乌头、野葛、莽草组成。把上述药物切碎后,用适量高度白酒浸泡三日,再放入2500g猪油内煎沸,待药色成焦黄时,滤去药滓,盛入瓷器备用。本方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伤寒项背强直,偏枯口僻,手足顽麻等病症。
15.蹉跌膏:由当归、续断、附子、细辛、甘草、道草、川芎、牛膝、蜀椒组成。强上述药物切细后,用1000g猪油先煎取油,然后把药物放入油内煎熬,使药成黄色,绞去药滓,盛入瓷器备用。本品具有活血养筋,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因脱位、挫伤而引起的疼痛。
16.商陆膏:由上商陆根、猪油组成。以上两味合煎,炼至色黄,绞去药滓成膏。具有逐水消肿作用。治疗水肿等症。
17.乌头摩风膏:由乌头、附子、当归、羌活、细辛、桂心、防风、白术、川椒、吴茱萸、猪脂组成。将上述药物切碎,用醋浸泡一夜,次日放入500g腊月猪油内,用文火煎熬,使药色变黄成膏,盛入瓷器肿备用。本品具有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活血止痛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腿不遂,四肢拘挛,皮肤不仁等病症。
18.当归摩膏:由当归、细辛、桂心、生地、天雄、白芷、川芎、丹砂、干姜、乌头、松脂、猪脂组成。将上述药物(除松脂、丹砂、猪脂外)切碎,用500g取汁,浸泡药物过夜,次日放入2500g猪油合120g松脂内,慢火煎熬,使药色变黄。滤去药滓,盛入瓷瓶中备用。具有散寒祛风,活血止痛作用。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19.牡丹膏:由牡丹花、芫花、皂荚、黎芦、附子、莽草叶、大黄、蜀椒组成。将上述药物切细,用布包好放入干净容器中,用1500g酒浸泡过夜,次日放入1500g腊月猪油内,文火煎熬,使药质变为稀稠样,绞去药滓,装入密封瓷器中备用。本品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作用。治疗脚气,痹痛,鼠漏恶疮,风毒,腹中痛等症。
20.皂荚摩膏:由皂荚、醋组成。上述皂荚捣细成末,用陈醋调和成膏。本方具有祛痰开窍等作用,治疗中风口喎。
21.摩脐膏:由杏仁、葱、盐组成。把上述3味同研成糊状成膏。本方具有通便作用,常用于治疗大便不通,腹胀。
22.杏仁膏:由杏仁、川椒、附子、细辛组成,把上述药物(除川椒以外)切碎,用适量醋浸泡过夜,次日倒入250g猪油内,以文火煎熬,使药色变黄成膏,滤去药滓,盛入瓷器贮存备用。本方具有发散风寒,温通鼻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鼻塞,涕流不出等。
23.摩风膏:由附子、乌头、防风、凌霄花、踯躅花、露蜂房组成。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放入适量猪油文火煎,用柳枝搅匀成膏,滤去药渣,盛进瓷器内备用。具有凉血祛风,散毒消肿的作用。用于治疗等。
24.雷丸膏:由雷丸、甘草、莽草、升麻、桔梗、白术组成。将上述药物切成细末,放入适量猪油文火煎,用柳枝搅匀成膏,滤去药渣,盛进瓷瓶备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由于治疗小儿风痛,胸中蓄热等症。
25.清润黄连膏:由黄连、当归、生地、黄柏、姜黄、生石膏、薄荷组成。将上述药物用水煎,滤去药渣,加少量冰片和蜂蜜,炼膏后备用。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疮的作用。用于治疗热毒风疮等。
26.万灵膏:由鸛筋草、透骨草、紫丁香根、当归、自然铜、血竭、没药、川芎、赤芍、半两钱、红花、川牛膝、五加皮、石菖蒲、苍术、木香、秦艽、蛇床子、肉桂、附子、半夏、石斛、萆薢、鹿茸、虎骨、麝香等组成,除血竭、没药、麝香三味各研细末另包外,其他二十三味。将香油十斤微火煨浸三日,然后将诸药入油中,熬黑为度,去滓加黄丹五斤再熬,将至滴水成珠离火,待温度降下后入血竭、没药、麝香,搅匀取出,去火气。用于跌打损伤,有消瘀散毒,舒筋活血,袪寒除湿的功效。
(二)介质的选择
1.辨证选择:本法属于中医外治范畴,与其他内治法一样,也要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所谓“内治之法即为外治之法,外治之法即为内治之法”。所以,在选择介质时,要依据证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介质。总体上以寒热和虚实为总纲。寒证,要使用由温热散寒作用的介质,如葱姜水,冬青膏等;热证用具有清凉退热作用的介质,如凉水、医用酒精等;虚证,用具有滋补作用的介质,如药酒等。实证,用具有清泻作用的介质,如蛋青、红花油、传导油等。其他证型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酌情制定相应介质,或使用一些中性介质,如滑石粉、爽身粉等。
2.辨病选择:根据病情的不同,病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介质。软组织损伤,如关节扭伤、腱鞘炎等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透热性强的介质,如红花油、传导油、冬青膏等;小儿肌性斜颈选用润滑性能较强的滑石粉、爽身粉等;小儿发热选用清热性能较强的凉水,酒精、薄荷水等。
3.根据年龄选择:对于成年人,一般水剂、油剂、粉剂均可以使用;老年人常用的介质有油剂和酒剂;小儿皮肤娇嫩,所以常用的介质不能刺激性太大,主要选择滑石粉、爽身粉、凉水、酒精、薄荷水、葱姜汁、蛋青等。
&&&& 总之,在选择介质时,要本着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针,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选择安全、有效的推拿介质。
(三)&& 介质推拿操作方法
&&&& 使用介质推拿,无论是单方或复方,何种剂型,其根本原则有三:一是要方便手法的施行;二是不能损伤皮肤;三要确保疗效。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患者要选取适宜的体位,一是要利于手法的操作,二要令患者感觉舒适。施术部位要充分暴露。如果有皮肤破损,或有严重的皮肤病不能使用。
2.蘸取或挑取适量推拿介质均匀涂抹于施术部位,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则太湿,使手法浮而无力;过少则太燥,使手法滞涩且容易损伤皮肤。
3.临床介质推拿常用手法为摩法、擦法、推法、揉法、抹法。无论使用何种手法,均要以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为原则,不可使用蛮力。也可以借助于器具,如《圣济总录》载:“以铁熨斗,摩项一二千下”,“以铁匙挑一钱许,涂顶上,细细用铁匙摩之”。现代的刮痧疗法即是其发展,经常使用牛角为推拿器具。大凡借助器具者,以刮为主,用力要适宜,刮至皮下微有出血点为度,有出血倾向者禁用;一般隔日一次。用手法者,可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
4.推拿术后要注意局部保暖,防止腠理开邪气乘虚而入而加重病情。
二、熏洗与热敷
熏洗法是将药物置于锅或盆中加水煮沸后熏洗患处的一种方法,即先用热汽熏蒸患处,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具有舒松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关节的损伤,近些年来由于熏洗器械的使用,腰背臀部也可以此法治疗。
热敷法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热敷法古称“熨”,古代的热敷方法很多,诸如药熨、汤熨、酒熨、铁熨、葱熨、土熨等。热熨的主要作用是达到“透热”的目的,即通过热兼之药物所产生的共同治病因素由经入脏,输布全身以达到调节静脉、平衡阴阳的目的,加强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脊躯体熏洗不便之处。
热敷可以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推拿临床中以湿热敷最为常用。湿热敷一般在手法结束以后进行。湿热敷不仅能提高推拿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减低因手法刺激过度对近提局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一)熏洗及热敷的治疗原理
1.局部的刺激作用
利用具有一定刺激性作用的药物,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作用。如运用温热性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作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另外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作用来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促使某些抗体的形成,借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总之,通过局部的直接作用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2.药物直接作用
药物通过熏洗熨擦的给药方法,能直接迫近病灶,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疏通经络、祛风止痒、拔毒祛腐等作用。
3.经络调整作用
在体表给药,通过经络血脉和信息传递,通过不同的药物之气味,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4.皮肤的吸收作用
以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再通过经络、脏腑的调整、输布作用,或直接作用于病灶上的皮肤而起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疗作用。
(二)&& 熏洗及热敷的操作方法
&&& 1.温熨法,又称干热敷,即将所有药物研成碎末,放入锅内炒热(或加白酒、醋等作料拌匀)或隔水蒸热后,装入一布袋中(如系蒸热,宜先装袋后再蒸),取药袋趁势熨摩特定部位或患处,多用来治疗痛证、寒证。使用时药注意药温适度,防止烫伤皮肤。
2.中药熏洗法,把中药置于床面下的容器并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通过电炉加热烧开,床面的床板上留置可调节大小的空洞,病人仰卧于床面上,使床的空洞对准腰背臀部的软组织病变部位,使含有中药成分的水蒸气通过皮肤达到软组织病变处而发挥治疗作用。
3.外洗法,辨证选用一些针对病情的药物加清水适量煎煮沸后,待药温适宜时(以不烫手为度),用手或毛巾浸透后擦洗患处。
4.浸渍法,又称湿热敷。浸,就是将患部(如四肢)浸泡在药液中,一般20-30分钟为宜。渍,就是外洗后,再用毛巾浸药液,稍拧干趁热敷于患处,以利加强疗效,同行也可加以拍打。
(三)热敷常用药物
&&&& 1.活血化瘀类:当归、乳香、没药、川芎、鸡血藤、桃仁、红花、牛膝、降香、赤芍、苏木、血竭等。
&&&& 2.祛风除湿类: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豨签草、木瓜、徐长卿、海桐皮、透骨草、海风藤、千年健、松节、伸筋草、忍冬藤等。
&&&& 3.散寒止痛类:桂枝、麻黄、生姜、防风、羌活、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等。
&&&& 4.行气通经类:木香、香附、沉香、檀香、橘皮、桑枝、路路通、麝香、冰片、地龙、丝瓜络等。
&&& 5.强筋壮骨类 补骨脂、自然铜、续断、天麻、鳖甲、杜仲等。
热敷方组成时,可在以上各类药物中,每类选取2-4味。一首方剂大约为12-14味药物组成,每味药用量可10-30g。具体用法为:将各味药物先用凉水浸泡30-40分钟,煎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液约500毫升,以瓶贮存备用,药渣用一20厘米x30厘米的布袋喷洒高浓度白酒少许,再以干毛巾包裹敷患处,药袋凉后,可隔物在锅内蒸热,如上述喷洒白酒,干毛巾包裹重复使用2-3次。用后置药袋于阴凉处或以塑料袋封好放置冰箱内,再用时先以原贮存药汁少许洒在布袋上,使其湿润,后蒸热洒酒再运用。如此,每袋药可用5-7日。另外,贮存之药汁,亦可每次以30-50毫升入1000毫升热水中浸洗患处,多以手足部适合。
熏洗热敷常用方剂
1.五加皮汤 当归、没药、五加皮、芒硝、青皮、川椒、附子、丁香、麝香、老葱、地骨皮、丹皮& 有舒筋和血,定痛消瘀的作用。
&2.海桐皮汤 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白芷、防风、甘草等。主治一切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
&3.软组织损伤洗方 川芎、续断、川木瓜、红花、艾叶、伸筋草、透骨草均为10—20g,若病变发生在上肢,则改川牛膝为桑枝或桂枝。主治上下肢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将上述方中各药置于水中先行浸泡2小时左右,煎煮烧开30分钟左右,滤出药液,药渣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混合,用时将药液加温,早晚各浸泡一次,浸泡后药液要放置于阴凉处。药液地使用次数要根据存放地条件决定,如果变质要停止使用。
发表于: 23:23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为您提供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网球肘、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跟痛症、关节炎、滑膜炎、骨错缝;胃炎、失眠、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性功能障碍、功血、带下异常、痛经、外阴瘙痒、便秘、结肠炎、胆囊炎、痤疮、小儿多动症、小儿厌食症、抑郁症、胆结石、肾结石、荨麻疹、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前列腺炎、头痛、肥胖病、更年期综合症、中风后遗症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相关疾病的康复咨询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络推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