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苓、京剧演员童芷苓苓、童祥苓,这三“苓”有何...

童祥苓 - 搜狗百科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童祥苓,1935年于,,工。童祥苓自幼酷爱京剧,8岁开始学戏,先后向、、等学艺,多演余、叔岩派戏。童祥苓后拜、为师,学成之后,余、马、麒各派剧目均能演出。童祥苓文武兼备,演唱富有韵味,做功细致,善于刻画人物。他擅演的剧目有、、及等。
童祥苓童祥苓,1935年出生,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人,自幼酷爱京剧,8岁学戏,先后向刘盛通、雷喜福、钱宝森等学艺,多演余(叔岩)派戏。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余、马、麒各派剧目均能演出。童祥苓文武兼备,演唱富有韵味,做功细致,善于刻画人物。擅演剧目有《龙凤呈祥》、《桑园会》、《群英会》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据悉,当年出演电影版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演员中,现在世并且仍留在国内的,只有“”童祥苓一人了。童祥苓的夫人也是京剧演员,而且还是的弟子。“文革”中,京剧《智取威虎山》唱遍大江南北,成就了童祥苓事业上的辉煌,但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耽误了童祥苓两个儿子的学业。大儿子13岁当兵,转业后进了工厂,后来工厂破产,他被迫下岗;小儿子一心想学戏,可是几番努力没能进剧团,后来也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生活,童祥苓曾经和一家老小“下海”开了面馆,自己当起了“”,在马路边上洗碗。直到今天,他几乎还是一人承担着3个家庭的生活重担。,或者留给对手或者留给自己;抛弃过去,以卧底身份周旋在黑色的世界——这是他艺术生命里的颠峰。疏离亲人和朋友,拒绝信任、忍受孤独——这是他现实生活中的低谷。在八亿人看八部戏的年代里,《智取威虎山》作为这八分之一,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而这部戏里“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更是因为饰演了“杨子荣”改变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智取威虎山》最早在1958年由排演,之后经过1964年到1967年的集中修改加工,成为了文革期间的八个“”之一。期间剧中的主要演员“杨子荣”走马灯似的一换再换,而最终被选中的却是当时已被打成反革命的京剧名角的弟弟,“童家班”成员之一童祥苓。这一反复甄选后的决定让童祥苓在几年的时间里比任何人都要付出和忍受更多,演出“杨子荣”是他生活里的全部,是全体“童家班”得以昭雪的一丝曙光,但是演出“杨子荣”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不能演砸只能全力以赴。童祥苓像一名真正的卧底,没有回头路的卷进了那个特殊时代的风口浪尖里。童祥苓自己形容他与《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关系是三进三出“威虎山”,他曾经写了一本书《》,细述自己八岁学艺,师从马连良、后拜麒麟童的学戏经过,更详尽的回忆了自己饰演“杨子荣”一角的前后始末。在童祥苓的记忆里,《智取威虎山》是他人生的浓墨重彩。在1967年《智取威虎山》得到肯定并亲自修改后,童祥苓却因为和姐姐的关系离开了剧组。作为一名演员,那个时候他最多登上舞台的机会是挨批斗,在渐渐习惯了挨批斗的生活的时候,童祥苓又被突击解放了。1969年他开始“戴罪立功”拍摄样板戏电影。1970年的“十一”国庆,《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它是第一部被搬上大银幕的“样板戏”。此时,童祥苓却又一次离开了“威虎山”。“文革”结束后,童芷苓的冤案平反,童家班昔日的辉煌却难以追回。与张春桥争辩埋下祸根1935年,童祥苓生于天津。在他懂事时,大他13岁的四姐童芷苓早已是红透的头牌坤旦。为了培养这个童家最小的弟弟,姐姐,为他广延名师。十几岁时,童祥苓便与二哥寿苓、姐姐芷苓、葆苓一起,令童家班扬名梨园。解放后不久,童芷苓率童家班一起进入上海京剧院,童祥苓每月可以领到350元工资,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到童祥苓20岁出头时,他在圈里已颇有名气,但真正让他声名远扬的,却是《智取威虎山》的主人公杨子荣。1964年,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剧组到上海选演员,童祥苓经过考试和面试,最终被选中。凭借自己的天资、功底和勤奋,他出演的杨子荣得到了各方肯定。1966年,童祥苓的姐姐童芷苓遭到抄家和批斗。而童祥苓当时正在北京演出,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写了封信给姐姐,让姐姐好好交代问题,并且说相信姐姐是个好人。不料,这几句话成了他为姐姐“翻案”的证据。当时,童祥苓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脾气倔强的他甚至当面与张春桥争辩:“我说张书记呀,您说话好像没什么水平。你们说童芷苓是文化特务,可你们现在还在对她进行审查,并没有给她定案。没有定案,我给我姐姐翻什么案呢?”童祥苓就这样埋下了祸根。没过多久,他得了一个“为文化特务童芷苓翻案”的罪名。在批斗会上,冤愤交加的童祥苓,晕倒在他演出过的舞台上。“解放时我才14岁,我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集团,还加入了。我们一直是忠心耿耿的,我们怎么会是反革命?搞不懂!”屈辱、委屈、愤怒、绝望,让天性乐观的童祥苓想到了自杀,幸亏妻子当时拉住了他,并对他说;“你自己应该清楚,什么事都想开点,你不为自己想,还得为孩子想。”童祥苓听从了妻子的劝告,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决定“为了家,一辈子屈辱地活着”。重演杨子荣名扬全国1968年,因为要把《智取威虎山》拍成电影,杨子荣人选难以物色,童祥苓重新获得出演杨子荣的机会。当时在童祥苓看来,这不仅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创作机会,也是童家唯一可能“将功赎罪”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又让他被人看作是“旗下的样板团成员”而遭到误解和排斥。尽管如此,童祥苓还是咬牙坚持了两年,最终将电影完成。由于被人误认为是XX的“嫡系”,童祥苓经常挨“整”。一次,他录“穿林海,跨雪原”一段,下午两点进棚,到夜里12点才出来,前后录了18遍,唱到后来实在唱不动了,童祥苓就开始给脖子上的声带,唱一会休息一会,最后几乎跪在地上。他对周围人说:“你们录多少次都不累啊,我已经不行了,我的生死就在你们各位手里。”等到这段录完后,童祥苓已是大汗淋漓,瘫倒在椅子上。在北京录电影的两年,童祥苓在剧团内被人误解和挨整的同时,还不能回家和亲人来往。受姐姐童芷苓问题的牵连,他已被定性为“敌我矛盾”。每日除了拍戏,还必须接受。“早上起来吃完早点,两百人的碗筷要由我来洗干净。接着上班,上班回来吃中饭,吃完后两百人的碗筷又要洗完。洗完后又上班,晚饭吃完后两百人的碗筷还要洗,洗完了有时还要开会。”洗碗和拍戏成了童祥苓一辈子无法忘却的记忆。1970年,京剧《智取威虎山》终于被拍摄成电影。童祥苓也回到上海,不久即被“搁置”起来,直到1976年。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他几乎没再排,但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放映,却使他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是30多年前样板戏中的一段对白。 “痛!痛!痛!”“贴!贴!贴!”“早贴早轻松!”这是时下在电视上热播的一个药品广告中的几句说唱词。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是一位经历过人生浪尖和谷底的人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主人公的扮演者童祥苓。塑造一代英雄杨子荣,是童祥苓京剧职业生涯中最为闪亮的部分,也为他带来宠辱交加的一生。由于被人误认为是的“嫡系”,童祥苓经常挨“整”。一次,他录“穿林海,跨雪原”一段,下午两点进棚,到夜里12点才出来,前后录了18遍;唱到后来实在唱不动了,童祥苓就开始给上的声带肌肉注射,唱一会休息一会,最后几乎跪在地上。他对周围人说:“你们录多少次都不累啊,我已经不行了,我的生死就在你们各位手里。”等到这段录完后,童祥苓已是大汗淋漓,瘫倒在椅子上。1976年,受尽折磨的姐姐从牛棚里放了出来。虽然童祥苓因为在“文革”中演过样板戏,成了说不清道不白的人物,但是童家班终于又能同台演出了。20世纪80年代,还想做一番事业的童祥苓同妻子一起承包了京剧团,一年下来上交了十几万元的利润。然而年终时,童祥苓却因为历史问题不能被评为先进。为此,他伤透了心。1993年,因为“大儿子的工厂破产,小儿子想学戏没学成,两个人失业在家”,58岁的童祥苓决定,回家开店。为了筹措本钱,童祥苓参加了各种演出。经过一年奋斗,终于凑够本钱,在上海的一条小马路边上,开了个能够摆放五张台子的小面馆。刚开店时,为了减少亏损、节约成本,童祥苓和家人一齐干起了洗菜、配菜、洗碗、扫地等力气活。有一次,童祥苓蹲在马路边洗碗,一个戏迷认出他后说:“童老师,您老辛苦了。”童祥苓朗声应答:“没关系,‘’时咱洗碗洗惯了,有基本功。”开面馆的8年,是童祥苓感觉最开心的一段时光。过去聚少离多的一家人,因为开饭馆,倒是经常待在一起了。2001年,因为饭馆生意越来越难做,童祥苓把它转了出去。童祥苓依然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除了受邀演出,剩余时间就是照顾前几年患眼疾的妻子。2006年是童祥苓和妻子的50年。对于这段50年的“”,童祥苓非常得意而又欣慰。童祥苓说,他的爱情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妻子,另一部分便是京剧。如今,童祥苓和妻子居住在上海一套170平米的寓所里。这是他为了让妻子“过上舒适的晚年”,倾尽毕生积蓄买来的。在他们的里,悬挂的杨子荣剧照和童祥苓与、周总理的合影,记录着童祥苓此生最引以为豪的时刻。()
日,农历三月廿四日:童祥苓与结婚日,农历己亥年十一月初二日:上海市青年演员举办日,农历五月初一日:上海市京昆会串举行1963年至1964年,西欧巡演日,农历丙辰年四月十三日:上海京剧团1976年赴日本演出日,农历十二月初二日:“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举办日,农历十二月初五日:上海市府团1990年赴山西演出1992年4月,农历:潍坊演员群英会系列演出举办日,农历庚辰年二月廿三日:大型京剧演唱会暨庆祝建院系列演出开幕式举行日,农历乙酉年三月二十日,19时15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日,农历乙酉年日,15时:童祥苓在南京签售《》门票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一日:“榜”颁奖典礼暨大型纪录片发布会举办日,农历八月廿六日,9时30分:中国()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八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七场日,农历三月初四日,19时15分:作品演唱会举行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19时:沈阳举行庆“十一”“原人原唱演唱会”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十三日,晚:——2007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举行日,农历四月廿五日,晚:全国戏曲界抗震救灾义演举行
童祥苓文武兼备、他唱做全面,在学习余(叔岩)派的基础上,融入了、马派的表演方法,演唱富有韵味,做功细致,表演洒脱自如,善于刻画人物。在中前饰,中饰,后饰;在中前饰,后饰鲁肃,不同人物的表演各具特色。
擅演剧目有《龙凤呈祥》、、、、、、、、及现代京剧等。
令人羡慕的婚姻楷模童祥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因扮演京剧《》里的而名噪全国,是先生的亲传女弟子,原名张兰云,为其改名张南云。1956年,童祥苓和张南云由父母做主结婚。张南云在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伴随丈夫的起落沉浮,始终不离不弃。在童祥苓反复进出“威虎山”的日子里,他的妻子张南云一直陪伴在身边。排练的时候送汤送饭,挨批斗的时候衣不解带地陪在身边;拍电影的时候,夫妻两人分开近两年,张南云独自拉扯两个孩子,担当起家庭。一个原本柔弱的女子在丈夫最困难的时候显示出了她的坚韧。停电,妈妈坐在中间童祥苓和张南云是同年同月生的一对“金童玉女”,虽然如今有着秤不离砣的默契,当年却绝对是“”。结婚前,他们只在大连演出时见过一面,他们的结合纯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媒人”就是童祥苓的小姐姐。张南云出生在大连,16岁就在鞍山京剧团挂头牌了,她一脑门子都是工作、学习,从没考虑过自己的个人问题。“那时演出任务很重,第一次见面,他也是刚下了戏就过来的。穿着双排扣的、,一点也不帅,要是我以貌取人,可能就看不上了……反正我那时很害羞,用他的话说,就是很封建,手一直揣在口袋里,就怕他上来握手,赶紧远远地低头鞠了一躬。”张南云的话没说完,童祥苓就赶紧说:“你是没看清,我都把你看清了,啊,辫子到腰……后来有人给了我一张照片,我还想,照片没本人漂亮,留着没意思。”两个年轻人被单独搁在一个房间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据张南云反映,基本都是童祥苓在说话),聊着聊着忽然停电了,保守的她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他“图谋不轨”,连声大喊“妈妈”,结果灯一亮,童祥苓发现他们中间忽然不声不响多坐了个人——!“当时把我吓了好大一跳!”他笑呵呵地说着。面对“警惕性极高”的张南云,童祥苓直到1956年结了婚,才牵到“靓女”的手。马车上,“严肃点”因为分别在东北西北演出,夫妻两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1958年,童祥苓跟团里打了个报告:“8个月没见了,我要去看我老婆。”趁着演出空闲就来到了长春。张南云演出散场从剧院出来,就看见童祥苓雇了辆马车在等她。上了车,思念心切的他就一把搂住妻子的腰,没想到她却身手利落地把他一推,正色道:“严肃点!”“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对她没魅力!你知道吗,1976年我在日本演出的时候,那些女观众尖叫啊,她们涌到台前掐了花盆里的花扔上来,戏唱完盆里就剩土了……”童老佯做叹息,换来张南云一顿数落:“都怪你老作弄我!当年结婚后,我老不好意思喊他的名字,就‘哎、哎’地叫他,他跟我说你就喊我的英文名字ILoveYou(我爱你)吧。我那时候哪懂啊,每天喊他I Love You……后来有天一个懂英语的人听了,笑得差点,我才知道的……”
《杨子荣与童祥苓》为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童祥苓的回忆录。童祥苓自四十年代拜师学艺,初涉梨园,与其二哥、四姐、小姐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扬名京剧界。童祥苓的一生可谓与中国的兴衰紧密相连,这注定了他在中国现代京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在中,童祥苓因在大树特树的第一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一角而大红大紫、家喻户晓,从此童祥苓与杨子荣结下了不解之缘。童祥苓是江青“”的受害者,在书中童祥苓自己直面这段历史。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开放分类:
童芷苓摘要
童芷苓(),女,京剧女演员。江西南昌人。十二岁学艺。工艺旦。十五岁登台,曾在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建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京剧院演员,上海市戏曲学校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唱腔继承“荀派”,兼收“梅派”、“程派”。擅演剧目有《红娘》、《尤三组》、《宇宙锋》等。并参与拍摄《夜店》等多部电影。
童芷苓 - 艺术成就
《穆柯寨》童芷苓饰穆桂英 童芷苓(),女,原籍南昌市,生于。其父酷爱京剧,从小受家庭熏陶,十一岁即能演出《女起解》。由于天赋条件好,勤学苦练,深受老前辈的器重、栽培。她十五岁正式搭班演戏,十七岁就成为令人瞩目的舞台新秀。为了深造,一九三九年,她在北京拜在门下,得“荀派”艺术真传;一九四七年又在上海拜在门下,潜心钻研“梅派”艺术;同时,悉心自学“程(砚秋)派”名剧《锁麟囊》。她还广泛与话剧、电影演员交往,参与拍摄了多部,如《夜店》、《傲雷·一兰》、 、《宋士杰》、《十八扯》、《粉墨筝琶》、《女大亨》、《太太问题》、《婚姻大事》、《歌衫情丝》等。她博采兼收,择善而从,建国后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台艺术。 她除了对《金玉奴》、《红娘》、《勘玉钏》等荀派传统剧目有所丰富外,还编演了《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武则天》、《尤三姐》、《宇宙锋》等新戏和《赵一曼》、《送肥记》等现代戏。并且《尤三姐》也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拍摄成影片反映。 童芷苓在对一剧的改编处理中,把荀师(慧生)“痛斥莫稽”的大段念白改为长达三十句的唱段;她演《宇宙锋》,把梅师(兰芳)“装疯”时下场换装改为当场脱“帔”,并且在大段〔反二黄〕唱段中加大了身段的幅度和表演的力度。这些对大师作品的改动充分说明了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其实,她正是遵从荀师“学习传统、发挥创造,树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做一名革新、创新、有所建树的好演员”的教诲,在戏曲领域中建树自己的艺术丰碑。正如《中国·艺术论坛》中“论「荀派」新发展”一文对童芷苓的中肯评价:“童芷苓认为‘流派艺术不能画地为牢’,于是出现了‘荀戏梅唱’与‘梅戏荀化’的童芷苓现象,把‘荀派’演大了,把‘梅派’演火了。这种在‘荀’、‘梅’之间扩大表现张力的探索,无疑对京剧旦行发展是一个难得可贵的贡献……带有新中国鲜明的时代特点,大刀阔斧,朝气蓬勃,在声腔改革、流派革命上比前人多提供了一点东西。”
童芷苓 - 家族出身
其父酷爱,芷苓受家庭熏陶,11岁即能演出《女起解》。后拜近云馆主及等为师,在天津与白家麟、高盛麟、李盛斌等合作演出。1939年拜为师,并向王瑶卿问艺。1940年自组苓社,偕李盛藻去上海演出。并与林树森、唐韵笙、高百岁等合作很久。后又拜为师。
童芷苓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的四姐,童祥苓与二哥童寿苓、四姐童芷苓、五姐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扬名京剧界。
童芷苓 - 生平经历
& 1947年上海,童氏姐弟合影,大哥侠苓、二哥寿苓、妹葆苓、小弟祥苓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她生于天津,长于天津,习艺于天津,是天津剧坛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她不仅以京剧见长,而且演过多部话剧、电影,是个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杰出艺术家。 童芷苓日生于天津,原籍江西省南昌市,父母都出自富裕人家,双双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毕业于天津法政学院,母亲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院。她幼年入圣功女学读书,性格开朗,天资聪慧,对京剧特别酷爱。一度入北平戏曲专科学校学习,但因年幼,被其父领回天津。后在家延聘教师传艺,曾得名教师王云卿的亲传,授童《贵妃醉酒》、《穆柯寨》、《马上缘》等剧。一年后,童芷苓11岁即以“小童伶”身份献艺舞台。她在天津春和戏院演出《女起解》,紧接着又在北洋戏院与其兄寿苓合作《武家坡》,并在一次票友会演中演了《虹霓关》。 1938年,童芷苓曾拜名票近云馆主与张曼君为师,于当年10月开始在北洋戏院上演《十三妹》、《玉堂春》等旦角戏。同时,还搭以唱工为主的文明戏社“奎德社”,同李桂云、夏佩珍合演过《茶花女》、《雷雨》等剧。1939年4月,童芷苓在菊坛崛起,组班公益社(后改苓剧团),由其父童汉侠任社长,演出场所在新中央戏院,剧团成员有白家麟、王清尘、盖春来、童寿苓等,所演剧目有《大英杰烈》、《奇双会》、《花田错》等,以《大英杰烈》最为走红。当年5月3日,童芷苓在津拜师荀慧生。此后多年直至建国前,她从荀慧生教她的第一出戏《霍小玉》始,陆续上演荀派名剧《元宵谜》、《香罗带》、《红娘》、《钗头凤》、《红楼二尤》等。在此期间,童除专心钻研荀派艺术外,还广泛涉猎梅派、程派、尚派之长,深得“四大名旦”名剧的精髓。1940年她随李盛藻、高盛麟来上海。1946年再次来沪,在天蟾舞台演出,四天打炮戏是《凤还巢》《锁麟囊》《红娘》《汉明妃》,四大名旦的代表作她-个人全唱了,这一炮便轰动了上海滩,以后她就在上海长期定居下来。& 童芷苓对梅派艺术格外倾心,1947年在沪又拜梅为师,梅兰芳对她所演的《宇宙锋》、《贵妃醉酒》加工修改。于是,童芷苓从荀慧生的“小留香馆”进入到梅兰芳的“梅花书屋”,成为她艺术上日趋成熟的黄金时代。她艺术上的多方面开拓,兼演话剧、电影,吸取它们的表演方法,融入京剧表演艺术,她曾拍摄多部故事片,其中最著名的有《夜店》,80年代,她还参加故事片《傲蕾·一兰》的拍摄,被称为“影剧双栖”演员。她还和周信芳合作,参加京剧影片《宋士杰》的拍摄,以及主演京剧影片《尤三姐》。 1952年30岁的童芷苓和长她9岁的轮船公司副经理陈力先生结为夫妇。54年生子陈吉、次年产女,取名陈工,也就是日后的童小苓。文革中童芷苓被打倒了,被关入牛棚,这位曾演过女英雄赵一曼的童芷苓在囹圄中,想起现实生活的遭遇要比戏剧人物的命运更为不如。那时他们在被批斗后都被集中到奉贤海滩边的"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和思想改造,童芷苓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她给人的印象完全是一个朴素、粗犷的北方老大娘,谁也看不出她原来是京剧舞台上响当当、光彩四溢、风姿卓越的著名花旦。的确,提到童芷苓,上海人都会赞不绝口,扮相好、聪明、洒脱、又会演戏。七十年顺逆祸福,历经求生的折腾,人为的磨难,身心的摧残,惨烈的灾运,癌症的袭身而自强不息,构成了逆水行舟中奏鸣的“奋斗交响曲”的主旋律。 1985年童芷苓获美国纽约美华艺术中心颁发的“亚洲最佳艺人奖”,成为大陆获此国际艺术桂冠的第一人。童芷苓是世界文化名人,墙内开花结果,墙外无处不生香。85年陈力、童芷苓夫妇赴美,与旅美子女在纽约团聚,舔犊之情、天伦之乐重又回归了。女儿小苓四年前踏上加利福尼亚,攻读时装专业,她来美不久,即与一位纽约开设房地产公司的先生相识,婚后迁往纽约进一著名的时装学校FIT取得学位,成为一名正宗的时装设计师。在上海时曾女承母业,在上海戏校就读,学习青衣。陈吉也越洋而来,在美国一家公司就职。母女难得一见,本打算逗留三、四个月,谁知国内发来通知:周信芳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演出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回国后,陈力病倒了,被查出肺癌。86年1月26日陈力病逝。命运之神真会翻脸不认人,既赐福把他们费尽周折地撮合在一起,又冷酷地把他们无情地分开,童芷苓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感情打击,童芷苓心情降到冰点以下。 89年秋,童芷苓往返太平洋两岸曾借道台湾,结识了一位台湾名票张兆泰,张提出邀约,操办之事便全权委托。不久,胡兆安来美领奖,故童芷苓请他协办赴台手续,胡特地带来“大陆杰出人士来台办法”的申请表格,童时已取得绿卡,不再持有大陆护照,这就为她铺平了访台之路。90年6月,童芷苓回到家里身子总有异样感觉,经大夫诊治,竟罹患了。手术后再度赴台演出,这时一桩意想不到的事情找到了她,有人日前去大陆为她带来了颁发已经两年的“”。93年10月童芷苓从纽约飞台义演《四郎探母》经安排,赴张府和少帅会面。日,农历乙亥年六月初九日逝世。
童芷苓 - 艺术特色
童芷玲剧照 童芷苓戏路极宽,不拘成规,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 她的甜润妩媚,她的唱腔声情并茂,她在唱法上,以“荀派”的爽朗俏丽为基调,适当揉和“梅派”的典雅华贵和“程派”的含蓄委婉,于豪放中有细腻,在柔媚中见端庄,令人感到清新别致,独具一格。她的念白功力深厚、情绪充沛、节奏鲜明、感人肺腑。她的表演不拘成规,善于将传统技巧的运用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塑造各种性格迥异的形象。她多才多艺的非凡才华,一直为世人所称颂。
童芷苓 - 演出剧目
除演出外,先后参加拍摄电影多部,如《夜店》、《傲雷·一兰》、《尤三姐》、《宋士杰》、《十八扯》、《粉墨筝琶》、《女大亨》、《太太问题》、《婚姻大事》、《歌衫情丝》等。为一多才多艺演员,其代表剧目有《红娘》、《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武则天》、《尤三姐》、《金玉奴》、《姑嫂英雄》、《铁弓缘》、《钗头凤》等。
童芷苓 - 成就荣誉
童芷苓上世纪四十年代即被誉为“坤伶皇座”,五六十年代名列“四大坤旦”,曾荣获美国林肯中心“亚洲最佳艺人奖”。
童芷苓 - 晚年生活
芷苓晚年随女儿移居国外,她的“童派国剧研究社”活跃于东西部、她将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演讲带进。她给在上海京剧院演当家小生的侄儿写信,让侄儿为她在国内联系演出事宜,购置演出行头。然而因患绝症,童芷苓终因心力交瘁,1995年7月病逝于美国。
注释与参考:
中国网>>文 化>>中国京剧>>京剧名家>>表演艺术家
【梨园撷英】红透半爿天的童芷苓
青岛新闻网 [人物春秋]伶人传奇——童芷苓的从艺路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田桂凤()近代京剧演员。字桐秋,北京人。演花旦。扮相俊美,神采飞扬,白口流利,以善于刻画旧社会中下层青年妇女而著称。早年常与谭鑫培...
  童寿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的次兄。很早就开始学戏。后来嗓子倒仓,改随姜妙香学演小生。苓社建立后,他是社中主演之一,童芷苓所演《花...
童祥苓,1935年出生,京剧演员,工老生。江西南昌市人,自幼酷爱京剧8岁学戏,先后想刘盛通、雷喜福、钱宝森等学艺,多演(余)(叔岩)派戏。后又拜...
  谈元:男,号,汉族。年在湖北省艺术学校学习,2002年至今工作于湖北省京剧院。师从刘异龙、张咸良、张忠明等老师,2006年拜著名京...
  京剧表演艺术专著;郑法祥口述,刘梦德记录整理。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79年重印。全书七章。前三章写作者的家庭出身、学艺经历和演悟空戏...
谭元寿(1928~ )京剧武生、老生。北京人。谭富英的长子。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悲情者童祥苓,童祥苓,打虎上山 童祥苓,童祥苓近况,悲情浪漫主义者,悲情暗恋者,悲情城市,悲情面具,黑道悲情,唐生智的悲情南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悲情者童祥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芷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