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青枯病防治碳阻病用什么药防治

草莓灰霉病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 Strawberry Gray Mould 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 世纪 70 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 30%左右,严重的可达 60%以上,对草霉产量、 品质影响很大。外文名&Strawberry Gray Mould类&&&&型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灰葡萄孢。病菌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有隔膜,顶端呈1~2次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大小为68.2微米×8.5~11.5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4.2~10.5微米×3.5~7.5微米。有时产生菌核。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选用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开花前期、开花坐果期和浇水前喷药防治,配合喷施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重点保花保果,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浇水后加大放风量。一旦发病,应及时小心地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放塑料袋内带棚、室外妥善处理。发病后应适当提高管理温度。产品
  防治对象
发病中前期
发病中后期(建议复配方案)
  灰霉病
方案一:3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二:30ml+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一:霉止50ml+40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方案二:50ml+30ml,兑水15公斤, 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方案三:50ml+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
50ml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1、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枝等
2、病重时,也可采用先熏棚,次日再喷雾的方法。
50ml3—5天用药1次。
50ml兑水15公斤。
50ml3天用药1次。
(5)生物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大棚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 -- 农药百科 -- 中国农药网
网群: | | | | | | | | | | &QQ群: 233046[新群] 769
中国农药行业门户网站 &&
&&&&&&&&&&&&&&&&&&&&
&热门搜索:
>> 信息正文
大棚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本网论坛  17:00:21 中国农药网
页面功能:【
字】【】 【】
  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 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 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 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 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 蚜虫& 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
&&& 红蜘蛛& 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 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液~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紫霜)
中国农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药网,未
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农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
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农药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8
版权所有 &copy
中国农药网 保留所有权利
客服信箱:(请把#换成@)
客服电话: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入网咨询:   服务投诉:温室草莓灰霉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 15:33:32&&&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评论:
&&& 灰霉病从开花到果实发育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片多从基部老黄叶边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从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有不明显的轮纹,上生稀疏灰霉。果实侵染多因果实接触其它烂果、土壤或棚室滴下水的部位出现病斑。受感染的部位起初变为白色或淡褐色,接着症状可扩展到部分或整个果面。
&&& 清洁棚室 第一年种植草莓的棚室,在定植前清除棚室内的杂草及病残植株。重茬种植的棚室采取高温闷棚或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 栽培措施 采用高垄地膜覆盖,合理种植密度,滴灌节水技术,及时清除病残植株,摘除老叶、病叶、病果,并将其带离棚室妥善处理。浇水后及雪雾天气注意通风,调节棚室温湿度,提高棚室内通风透光性。
&&& 生物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首先采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用99%矿物油200倍加微生物杀菌剂10亿/CFU/克6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
&&&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99%矿物油200倍加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或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棚室湿度过高时采用20%腐霉百菌清300克/亩。两种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 注意事项 1.喷药时在晴天上午结露消退后进行,将地表、叶面、叶背均匀喷雾。2.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同时使用。3.使用熏蒸剂时,做到棚室密闭,以提高防效。4.施药和熏蒸时要做好安全防护,以免发生人员中毒事件。(山东肥城农业局 赵学宁)
草莓正值挂果期 低温防护莫忽视
&&& 认真检查覆盖材料,适当增加厚度 仔细检查棚膜、棉被等覆盖材料是否存在破损、裂缝,如有发现要及时修补。墙体较薄、保温性能较差的温室要适当增加覆盖厚度,增盖防雨膜,或在两层草苫之间加盖一层旧棚膜,尽可能阻断寒冷空气进入棚内。
&&& 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风口开闭时间上午拉开草苫后同时打开顶风口,通风5~10分钟后关闭封口,白天气温较低时适当推迟开风口时间,气温低于23℃时即关闭封口,将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下午适当提前覆盖保温被或草苫。
&&& 关注极端低温,必要时人工加热 温度过低时(棚室内温度低于6℃时),有条件的棚室可采用燃气炉、温室&热宝&、加热线或灯具等,紧急情况下也可用木炭等进行加热,但要注意远离植株,避免安全隐患。
&&& 观察植株长势,做好日常管理 此阶段要视草莓长势,灌溉尽量做到小水勤浇,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合理增加磷、钾肥用量,做到合理疏花疏果,植株健壮的保留6~8个果,长势不良的保留3~5个果,既可实现提早上市,又能减少对第二花序的影响。 (京郊)
责任编辑:普照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Copyright:&& 主管/主办:农业科技报社&&陕ICP备号&&电话/传真:029-&&投稿信箱:.cn&&技术支持:陕西万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草莓种植中蚜虫的识别及防治 - 草莓 - 上海新晶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官方网站
你好!欢迎光临上海新晶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官方网站!这儿是上海生态农业电商专业平台。业务电话:021-
草莓种植中蚜虫的识别及防治
】 浏览:80次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2/_04_widbb.jpg" width="304" height="235" border="0" title="c10.jpg" />
蚜虫称腻虫或蜜虫等,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目前已知我国分布约1100种。是危害植物的主要害虫。
  危害识别:蚜虫,危害草莓的主要是棉蚜和桃蚜,另外有草莓胫毛蚜,草莓根蚜等。棉蚜体绿色,无光泽,桃蚜绿色或紫红色。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草莓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阴,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还可在叶柄和和嫩芽上危害。蚜虫不但直接危害草莓,而且为传染病毒的主要媒介,传染病毒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其自身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发生规律:棉蚜以卵在花椒、夏至草等植物上越冬,桃蚜以卵在桃树芽腋处越冬,但在大棚中持续为害。蚜虫越冬卵孵化后形成干母,以后卵胎生,即雌蚜虫产下的为小蚜虫,在温度适宜时每周可完成1代。蚜虫生活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0%。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均不利其生长、繁殖,短期内会大量死亡。雨后初晴温湿相宜,十分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因此,抓住雨后初晴进行防治,是最有效的防治时机。
  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草莓收获后,一要及时翻耕晒畦、清除田间杂物和杂草,并及时摘除被害叶片深理,减少蚜虫源;二要根据有翅蚜的迁飞趋光性,可用涂有胶粘物质或机油的黄板诱蚜捕杀,也可在空地覆盖银灰色地膜进行避蚜;黄板诱蚜的具体方法是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趋性的特点,用黄板来诱集有翅蚜。黄板由纤维板或硬纸板制作而成,材料可因地制宜,大小一般为20~40厘米,可根据草莓种植情况灵活掌握。纤维板或硬纸板用油漆涂成黄色,外涂机油,然后将其钉上木条插在田问。一般掌握黄板的高度略高于草莓植株。三要合理施肥,蚜虫喜食碳水化合物,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多用腐熟的农家肥,尽量少用化肥,尤其不能一次性施肥过多,避免蔬菜叶片浓绿、徒长、组织柔嫩,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骤增,蚜虫在短时间内暴发成灾。b.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主要天敌有食蚜蝇、异色瓢虫、草青蛉及蚜茧蜂等都能捕食或寄生大量蚜虫。当田间蚜虫不多、而天敌有一定数量时,不要使用农药,以免伤害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反而招致蚜虫为害。 c.药剂防治,在开花前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27.5%油酸烟碱500倍液,花后可用50%抗蚜威25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防治。用1∶1∶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喷洒。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1‰中性肥皂水或洗衣粉。蚜虫具有繁殖快、发生代数多的特点,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极易产生抗药性。任何一种治蚜农药品种,一般只能在同一地方连用2次,应轮换使用,这样可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达到用药少,效益高的目的。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下次自动登录&|
当前位置:
草莓病虫害如何防治(正文)
草莓病虫害如何防治
我想问下草莓病虫害如何防治用什么药最好,我是四川内江的
姓名:新农村商网 单位: 联系电话: 
您好!  一、繁苗(分栽)  一般是在草莓二贲果结束后,及时选用健壮无病苗,移栽到大田进行繁苗,繁苗过程的主要管理措施:  1、管理上:这一阶段,不可过度促进茎叶生长,因为要促发葡匐茎,才能多分苗,茎叶过旺,会导致葡匐茎不出和根系生长慢,因此,肥料不能不用,届不能多用,更不能看到长势不好,就喷920,那样就会适得其反,可以适当喷“云大全树果、云大-120”这些促根壮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长势良好的情况下,叶面肥可以用,但尽量避免使用含激素的叶面肥。繁苗后期,也就是临“促栽”前15天左右,要进行促根处理,可以使用的药剂为云大全树果,云大-120等。  2、绿虫:繁苗中后期虫害较重,可以选用云除、尽胜等药剂交替使用,可有效控制虫害;如果在果实生长期,有蜜蜂时可以选用云除、抑太保等生物药剂,对蜜蜂危害较轻,但是在喷药时,也要搬出来,以免药物对蜜蜂有熏杀作用,一两天以后,棚内无药味时,可再放进去。  3、地下害虫:目前全市正在搞无公害农产品,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允许使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菊酯类药、激素类药,以及物理方法杀菌、杀虫。因此允许使用的灌根杀虫药剂主要是辛硫磷,敌百虫、乐斯本这三种药,随水冲施。如果在定植前灌,一定要在缓苗后才能进行,用量也不要太大,辛硫磷亩用2-2.5斤就可以了.尽量建议老百姓在定植前使用,这样效果比较好.  4、草莓除草剂问题:以往用”乙草胺”能起到封地的作用,但是对草莓稍微有点副作用,也可以用”氟乐灵”、“大惠利(敌草胺、草萘胺),“、高锄”(高效吡氟禾草灵)。草莓地主要杀禾本科杂草。  二、假植(促栽):  任何一种作物都要经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过程,才能开花结果。但是在7、8月份,自然生长情况下是不会进行花芽分化的,什么条件下草莓才进行花芽分化呢?一个是冬季低温条件,可完成花芽分化;再就是作物遇到极其不利的外界条件,生长受到抑制,也会进行花芽分化。因此我们要促进花芽分化,就是人为地创造不适于草莓正常生长的条件,使草莓在我们需要的时间,产生花芽分化。根据这个原理,在促栽时期,人为地创造了抑制因素一移栽断根。茎时生长抑制越好,花芽分化越好,将来出的花苞就越齐,产量也就越好。在这期间,如果茎叶生长过旺,可喷比久进行抑制。假植时间25天左右比较合理,过短花芽分化不完全,过长老化,对产量影响较大。  革腐病:这一时期,主要预防革腐病,多年的重茬地块,革腐病发生相当严重,一般每年春季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各有一次发病高峰,一定要及时用药。可以每亩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克+30%DT可湿性粉剂1000克,混匀后随水冲施,也可涝一点喷茎基部,进行防病,定植缓苗后,最好大田再用药剂灌根,来年春季第一贲果结束后再冲施一次(应当注意,甲霜灵和DT混合后,不可再混其他农药)。在严格防治革腐病的情况下,根腐病同时也得到了防治,不必单独防治根腐病。  三、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前,什么药也别向地里用,这段时间苗本身抗性很差,稍不注意,易引起伤根药害等问题。  1、缓苗后,要及时防治革腐病外,在覆地膜前,应防线虫病,可以用线虫必克、或者石灰氮、米乐尔等药剂进行撒施防治线虫。如果是在下果期,可以用1.8%阿维菌素乳油叶面喷雾,防治芽线虫.  2、当草莓80%看见花苞时,要及时叶面喷920,没有经验的可以喷”全树果”,因为”云大全树果”比较安全.当然也可以用保效灵.有此资料说30%见花苞就喷,通过试验证明是不对的,太早了容易引起果不齐,早的抽出来了,晚的不抽了,叶长起来了,造成前期产量过低,去年在新嘉北曲就有好几户这个情况.因此在这一操作上不要跟风,要看自己的苗情决定.  3、花期防灰霉:这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因为大多数易发灰霉病的作物感染灰霉都是在花期,虽然还滑见到灰霉病,但是已经感染病菌,这时打药,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后期烂果起到相当好的防效.可以用的药有灰即定,多霉清等很多药剂,也可以用菌核净,但要注意,药量一定要轻,倍,药量过大有副作用。  4、座住果后,就可以用膨果素这一类的产品了,尽量不扒萘乙酸,如果老百姓非要用,照说明的量,只能用一次,绝对不能多,再有就是国肖的草莓膨大素,也不要用多次,全树果可用2-3次,山西的膨果素可多次应用。这一时期还应及时补钙,提高果的硬度,常用的有翠康钙宝,氨基酸钙等。  四、其它病虫害防治:  1、春季经常受的虫害是蛞蝓和蓟马,危害也相当重,蛞蝓,主要用的药是四聚乙醛,产品有梅塔、密达、蜗克灵等,但进口的梅塔效果明显看好。蓟马:春季果发黄不上色,就是它引起的,可用锐劲特、巴丹、云大啶虫咪等药剂进行防治。  2、白粉病:是一个常规病害了,目前仍是老方法。可以采用常规药交替用,如翠丽等都可以,如果效果不太理想,可以用甲托或农抗120混配,并加入增效剂、有老化作手的药可在前期用并混配云大-120、云大全树果等有缓解药害的作用的叶面肥加以缓解,后期尽量不用。  3、病毒病:草莓上发现的有24种病毒,严重影响草莓下常生长,常规苗及时喷病毒一支净、病毒必克、抗毒剂一号、康润一号加云大-120等药剂来抑制病毒。也可以采用脱毒苗生产,但应注意,脱毒苗生长旺,一定要控制徒长,才能较早拿到产量。  五、再提一点用药方面的建议:  一定要“看对病、用对药、抓关键时期、用关键部位”。如果得了根腐病,药再对症,叶面喷也没用。配药时看说明,碱性药、铜制剂、汞制剂不要混用;如果有些药不知道可不可以混用,可做简单试验:混配后无起泡、沉淀、变色、发热、变凉等现象,就可以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责任编辑:丁倩
更多相关资讯:
热门产品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莓的病虫害防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