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治疗慢性胰腺炎症状的药方和老中医?

老中医从敦煌古籍中发掘药方 医治病患见奇效-中新网
老中医从敦煌古籍中发掘药方 医治病患见奇效
  兰州1月14日电 题:敦煌经卷“淘”药方
3万病患见奇效
  已是下午14时,60多位病人终于看诊完毕,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王道坤随后接受记者的专访。这位72岁的大夫讲述了他从敦煌经卷古籍中“淘”出药方,研制中药制剂,治疗患者见奇效的故事。
  王道坤出诊的诊所叫“平安堂”,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墙上贴满了海内外患者送来的锦旗和称颂的字画。病人多的时候,没有凳子坐,全部拥簇而站围在王道坤和他的学生周围,静静地听诊。
  敦煌医学是以整理研究敦煌遗书、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敦煌文物中的医学史料为主的一门学科,是敦煌学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传统中医学、藏医、印度医学等。
  王道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敦煌医学进行探索,成功研制医院内部制剂――“萎胃灵”系列纯中药制剂。截至目前,共治疗2万余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法国、加拿大、荷兰、香港地区的患者更是“不远千里”求医治病。
  幼小家人因病去世,让读书期间的王道坤立志考取医学专业,凭着优异成绩进入北京中医学院进行专业学习。1967年,毕业后的王道坤支援西北,奔赴酒泉金塔县大庄子乡卫生院,为农民看病10余年。
  高明的医术,抢救多名病危患者,让王道坤在当地“小有名气”,1980年被破格提升为了酒泉地区医院主治医生,1983年考入甘肃中医学院,从事教研。
  已入“不惑之年”的王道坤,思考着能让自己的中医研究更为专业、系统化。“在农村啥病我都看过,对脾胃病、肾病、胰腺炎、白内障有着独到见解”,试图将该领域进行课题研究。
  1983年,王道坤在筹办甘肃中医学院医学史博物馆时,藏于敦煌经卷中的医学药方吸引了他的注意,“药方中有很多针对脾胃病的好方子”。尔后,王道坤开始收集、整理敦煌医学中的药方,潜心专题研究,成立敦煌医学研究所。
  “我还专门去过敦煌莫高窟,看壁画和经卷中的图画,试图理解药方当时的功效。”王道坤说,经卷中的剃度、刷牙等,都透露着卫生、医疗方面的信息。整理的敦煌药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敦煌经卷、壁画、雕塑。
  “有的字残缺不堪,我查阅书籍,研究比对”,期间,王道坤还前往外地将藏有敦煌经卷中关于医学的资料复印下来,用于研究。
  甘肃中医学院敦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应存介绍,截至目前,该院从敦煌医学中发现的医方数目达1240多首,实际运用60余首。敦煌医学中涉及到医学理论、针法、本草、医方、佛医等,医学价值非常高,填补了传世医书中的不足和空白。
  王道坤说,将敦煌医学药方整理后,根据现今的实际情况进行增添剂量。经过文献、临床、实验研究,1986年,王道坤成功研制的“萎胃灵”系列纯中药制剂,该药为医院内部制剂。
  “我诊断的病人有5万左右,经过敦煌良方治疗的患者达3万余例”,王道坤说,他将每位治疗过的患者病历保存下来,家里已经有满满四大箱子病例,并追访10至30年未见复发。
  2012年,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在甘肃中医学院成立,这也是中国教育部在甘肃批准建设的首个以医药类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
  王道坤坦言,计划成立全国敦煌医学流派,完善敦煌医学;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反复论证,希望能将中国传统医学推广,服务于全世界的患者。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茹十眉老中医中医处方(三)
北沙参12制半夏9 黄芩9 八月札9 生白芍12甘草3
1.咽燥加川石斛9麦冬92.出血加生地12 生地榆12
基本方用北沙参、黄芩养阴清热,润燥生津;半夏降逆化痰;白芍、甘草缓急解痉;八月札理气开郁。
贲门失驰缓症(贲门痉挛)
北沙参12 广郁金10 砂仁粉2.1克(吞) 生白芍10 旋复花9(包) 代赭石12 (先煎) 甘草3
1.呕恶多痰加制半夏9陈皮62.胸痛明显加制香附12 路路通9
3.大便干结加炒枳实9制大黄94.津少舌红国生地12 麦冬10
5.咯血加生侧柏叶12生地榆96.呃逆加刀豆子12 杮蒂9
基本方用北沙参润燥,郁金、砂仁行气开郁,旋复花、代赭石消痰下气、平肝降逆,白芍、甘草缓急解痉。
生地12当归9桃仁9丹参12郁金10红花9石见穿15
1.胸痛:加八月札9。2.便血:加生地榆12。
3.呕吐:加制半夏9陈皮6,津少时用竹茹9、代赭石18。
基本方用生地养阴凉血;丹参、郁金凉血去瘀,行气解郁;当归、桃仁、红花、石见穿
活血,润燥止痛。
石见穿30急性子12干蟾皮9桃仁10丹参18橘皮9橘叶9硵砂丸2粒(含化咽下)
1.胸痛:加郁金10、炒五灵脂9。2呕吐:加姜半夏9、代赭石12。
3.呕血:加三七粉3(分吞),或云南白药2(分吞)
4.呃感:加公丁香4..5、柿蒂9
基本方用石见穿、急性子、感蟾皮、硵砂丸活血止痛、消肿散结;丹参、桃仁凉血去瘀;橘叶、橘皮疏肝理气。
柴胡6川楝子9 炒玄胡9 制香附12 佛手片9 生白芍9 甘草2.1
1.受寒加紫苏9生姜32.内寒加木香6 吴茱萸2.1
3.郁火加丹皮9炒山栀94.胸闷加炒枳壳9 砂仁2.1克(吞服)
5.呕吐去柴胡加制半夏9炒黄连1.56.嗳酸加煅瓦楞12
7.便秘加瓜蒌仁9 枳实9 属阴虚肠燥者,加麻仁丸9克(吞服)
8.食滞加炒麦芽9焦山楂99.胃阴虚加沙参9 麦冬9
10.久痛入络加路路通9 或炒九香虫4.5 炒刺猬皮9 甚者用失笑散9(包煎)
11.脾胃虚加炒党参9 炒白术9。
基本方用柴胡、白芍、甘草疏肝理气,和营解郁;川楝子、炒玄胡、制香附疏肝理气,开胃和中,醒脾消胀,泄热止痛。
急性单纯性糜烂性胃炎
苏梗9 藿香梗9 制半夏9 陈皮9 厚朴6 炒竹茹6 黄芩9 生姜4.5
1.发热加葛根62.湿盛加苍术9
3.腹泻加煨葛根6或灶心土30(煎汤代水)4.食欲减退加焦山楂9 焦神曲9
5.呕吐不止加玉枢丹1.5克,吞服6.腹痛明显加木香9
7.内热炽盛加炒黄连3
基本方用苏梗、藿香梗、生姜散寒化湿,行气宽中;制半夏、陈皮、厚朴理气健脾,和中降逆,佐以竹茹、黄芩以清热和胃。
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
红藤18 败酱草15 大蓟15 白芍12 炒黄连3 白芨片10 甘草3
1.吐血多加参三七粉3克(分二次吞服),或云南白药1瓶(分三次吞服)。
2.黑粪多加地榆炭12或灶心土30(煎汤代水)。必要时,亦可有云南白药。
3.胃痛明显加制乳香4.5没药4.5。
4.软弱头昏加党参12炒白术10。
基本方用红藤、败酱草、大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行瘀;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黄连清胃火,解热毒;白芍、甘草柔肝滋阴,缓急定痛。
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丹参12 蒲公英15 白芍12 川楝子9 炒玄胡12 生山楂12
1.纳差加炒谷芽10炒麦芽102.嗳气加郁金10 旋复花12(包煎)
3.脘胀加炒枳壳、砂仁粉2.1克(吞)4.腹泻加焦六曲12
5.舌破加炒黄连36.便血加地榆炭12
7.阴虚明显加北沙参12麦冬108.久痛不止加失笑散9(包煎)
9.脾气虚弱加党参12山药1210.癌变趋向,加铁树叶15 半枝莲15
基本方用丹参活血行瘀;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痞散结;白芍、甘草柔肝缓急,和胃定痛;川楝子、炒玄胡辛苦泄热,疏肝理气,以增强止痛之力;生山楂增加胃酸以消食。
肥厚性胃炎
桂枝6 白术12 茯苓15 炙黄芪12 制半夏9 海螵蛸12 陈皮9
1.疼痛明显加肉桂末3(吞服)2.食后腹胀加木香9 砂仁粉2.1克(吞服)
3.隐痛持久加煅九香虫4.5克炒刺猬皮94.时有便血加地榆炭12、炮姜炭2.1
5.湿重苔腻加苍术9
基本方用桂枝、黄芪、白术、茯苓健脾养胃,通阳化气,和中燥湿,制半夏、陈皮消痞理气;海螵蛸收敛制酸。
消化性溃疡
以疼痛为主:苏梗9 广郁金10 制香附12 路路通9 煅瓦楞12 大白芍12 佛手片9
1.胁胀加柴胡62.食滞加炒谷芽10 炒麦芽10
3.腹胀加广木香94.内寒加高良姜9
5.内热加炒山栀9
以疼痛食入随吐为主症:丹参15赤芍12炒枳壳9制半夏9姜竹茹9陈皮9砂仁壳4.5(后入)
1.津伤去陈皮,加北沙参12麦冬102.呕吐较频加旋复花9克(包煎)代赭石12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4.5炒刺猬皮9或失笑散9(包煎)
2.大便秘结:枳壳改用枳实,加制大黄9
以大便秘结隐血为主症:炒白术12 龙骨12 生地榆12炮姜3艾叶4.5白芨片10 炙甘草3
1.隐血量多加三七粉3克(吞服)2.头晕汗多加炙黄芪12 当归9
以疼痛为主症,基本方用苏梗、广郁金、制香附、佛手疏肝理气,宽中解郁,路路通活血通络,白芍柔肝缓急,煅瓦楞制酸止痛。疼痛食入随吐者基本方用丹参、赤芍活血祛瘀,枳壳、砂仁醒脾开胃、消胀开痞,半夏、陈皮、竹茹降逆止呕、清热和脾。大便隐血者,基本方用白术、炙甘草健脾、补中益气,生地榆、白芨、龙骨与炮姜、艾叶并用,功能温经收涩、凉血止血。
三叉神经痛
羌活10细辛3川芎9天麻10白芷9僵蚕10制川乌6制草乌6
1.疼痛较剧加全蝎末1.5克(分二次吞服)。2.面肌抽搐加地龙干10克。
3.久痛入络加红花9赤芍12克。4.肝火上炎:去羌活、细辛、白芷,加龙胆草9克生地15炒山栀9克。
基本方用羌活配合细辛、白芷驱风散寒;川芎活血行气,血行风灭则疼痛可止;天麻、僵蚕具有良好的熄风解痉作用;制川草乌羌活等散寒止痛,配以甘草解辛温之毒。
丹参15川芎9白芷9地龙干12天麻10蜈蚣9全蝎9(两味研细末,分三次一日吞服)。
1.寒盛加细辛3羌活92.化火加菊花10克生石膏30(打)
3.挟痰加陈胆星9陈皮94.瘀滞加红花9桃仁10
5.血虚加当归10生白芍12。
基本方用白芷祛风、散寒、止痛;丹参、川芎活血、行气、祛瘀;天麻、地龙干、蜈蚣、全蝎搜风、通络、解痉,以加强止痛之力。
神经性头痛
生石决30(先煎)钩藤15(后入)生地15生白芍12菊花10白蒺藜12
1.肝火偏盛加龙胆草9生甘草3。2.痰浊上扰加制半夏10明天麻10。
3.阴虚火旺加知母12黄柏10。4.久痛入络加丹参15桃仁10。
5.夜寐不安加熟枣仁10淮小麦306.烦躁不安加百合12麦冬10
生地15天冬10麦冬10知母12黄柏10龟版12(先煎)金樱子12芡实12甘草3
1.肝火偏盛加龙胆草4.52.心火偏盛加莲子心
3.遗精频繁加金锁固精丸9克(分吞)
基本方用生地、天冬、知母、龟板滋肾养阴以平肝火;黄柏清相火;麦冬清心火;金樱子、芡实即水陆二仙丹,功能益肾固精。
熟地12莬丝子12杞子12山萸肉12制首乌12芡实12白莲须6煅龙骨30煅牡蛎30
1.阴虚明显加知母12、熟女贞12或龟版12(先煎)
2.阳虚并见(阴虚及阳)去首乌,加熟附片6克,鹿角霜10(分吞)。
基本方用熟地、首乌、杞子滋阴,补益肝肾;莬丝子、山萸肉益精固肾;芡实、白莲须、煅龙牡固肾涩精。
熟地15制首乌12生侧柏叶15当归10莬丝子白芷6桑椹子12芝麻梗30
1.头痒加苦参9羌活92.干燥屑多:芝麻梗改用黑芝麻18。
基本方用熟地、首乌、芝麻梗滋阴养血;当归、侧柏叶行血活血;莬丝子、桑椹子补益肝肾;白芷祛风,又能引药力上行。
胃神经官能症
淮小麦30炒白芍9广木香9炒川连3炙甘草3枳术丸9(吞服)
1.脘痛加炒玄胡92.脘闷加全瓜蒌12
3.嗳气加广郁金94.腹胀加大腹皮9
5.腹泻加补骨脂96.便秘加火麻仁12
基本方木香、川连清化湿热;枳术丸健脾清痞,升养胃气;白芍、甘草敛肝止痛;淮小麦养心宁神。
肠神经官能症
白术12制香附12淮小麦30广郁金10生白芍10五味子4.5炙甘草3
1.腹痛加广木香9吴茱萸2.12.不寐加熟枣仁9(或用3克研粉,卧前吞服)。
3.嗳气频繁加旋复花9(包煎)代赭石12(先煎)4.腹泻日久加补骨脂12煨益智9
4.大便干结加火麻仁12郁李仁9
基本方用白术、炙甘草补脾胃,益中气;淮小麦、五味子养心宁神;白芍、广郁金、制香附行气解郁,柔肝敛阴。
炙黄芪12党参12炒白术12柴胡4.5炙升麻9芡实12陈皮9
1.血虚加当归9大白芍92.虚寒加熟附片6 肉桂3克(后入)
3.嗳酸加煅瓦楞124.疼痛加炒玄胡12
5.腹泻加补骨脂126.食后腹胀加广木香9
7.嗳气频繁加旋复花12(包煎)
基本方用炙黄芪、党参益气;柴胡、炙升麻升提阳气;白术、陈皮、芡实健脾固涩,理气和中。
麻痹性肠梗阻
当归10 台乌药12 青皮9 陈皮9 厚朴6 生米仁18 桃仁12 制川军9
1.手术后粘连加木香9炮山甲122.腹膜有炎症加黄连3败酱草30
3.腹膜出血加仙鹤草30三七粉克(吞服)
痉挛性肠梗阻
苏梗9 大白芍18 砂仁4.5(后入) 木香10 甘松6 生川军9(后入) 甘草3
1.肠道有炎症加银花12黄连32.神经功能紊乱加淮小麦30广郁金10
血管性肠梗阻
当归9 丹参12 桃仁10 小茴香6 川芎6 赤芍12 失笑散12(包煎)
1.疼痛明显加炒玄胡12制香附102.有块触及加三棱12 莪术15
3.内寒加干姜3肉桂3(后入)4.内热加炒山栀9黄芩9
蛔虫性肠梗阻
川椒4.5胡黄连3苦楝根皮9厚朴9枳实9乌梅4.5制川军9玄明粉12(冲入)
1.腹胀加大腹皮9炒莱菔子122.腹痛较甚加木香9 炒玄胡12
麻痹性肠梗阻基本方用当归桃仁和血祛瘀;台乌药、厚朴、青皮、陈皮行气散满,疏肝止痛;生米仁渗湿;制川军导滞。痉挛性肠梗阻基本方用苏梗、砂仁、木香、甘松行气宽中,开郁止痛;白芍、甘草和里缓急;生川军荡涤积滞。血管性肠梗阻基本方用当归、川芎、小茴香活血行气,理气止痛;桃仁、丹参、赤芍、失笑散凉血活血,散瘀止痛,兼有润肠作用。蛔虫性肠梗阻用胡黄连、川椒、乌梅安蛔伏蛔;苦楝根皮驱蛔杀蛔;厚朴、枳实、制川军、玄明粉行气宽中,攻下虫卵积滞。
急性阑尾炎
红藤30蒲公英30厚朴9败酱草30生川军9(后下)桃仁9冬瓜子15
1.高热加柴胡62.恶心呕吐加藿香9陈皮9,如呕吐频繁可用玉枢丹2.1克(吞服)3.腹痛较甚加木香9炒玄胡12
4.大便溏薄生川军改用制川军9
急性期方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桃仁活血散瘀,协生川军以润肠
;厚朴燥湿散满,行气止痛;冬瓜子、生川军清利湿热,泻下除积,亦有解毒作用。
慢性阑尾炎
当归9 红藤30 银花15 赤芍15 川厚朴9 生米仁18 火麻仁12
1.腹时隐痛加木香92.食欲减退加焦麦芽12炒莱菔子10
3.大便秘结去火麻仁加制大黄9
慢性期基本方用红藤、银花清热解毒;当归、赤芍和血活血,散瘀止痛;厚朴燥湿除满,行气降逆;生米仁渗湿,火麻仁润肠。
急性胆囊炎
柴胡9黄芩9郁金9木香9大青叶30生川军9(后下)
1.疼痛加川楝子9炒玄胡122.呕吐加制半夏9 姜竹茹6
3.纳差加炙鸡内金9炒麦芽124.黄疸加茵陈15 炒山栀9
5.大便不调:秘结加玄明粉12(冲调服)便溏生川军减量或不用。
基本方用大青叶、黄芩、生川军清泻湿热;柴胡、郁金疏泄肝胆;木香行气消肿。
慢性胆囊炎
金钱草30 柴胡9 虎杖12 黄芩9 郁金9 制香附12 炒枳壳9
1.化火加龙胆草6制大黄6-9克2.脾虚加炒党参12 白术9
3.疼痛加川楝子9炒玄胡124.恶心加制半夏9陈皮6
基本方用黄芩清泻湿热;柴胡、郁金疏泄肝胆;金钱草、虎杖清热利胆;制香附、枳壳理气开郁。
金钱草30 柴胡9 鸡内金9 郁金3 枳壳9 制川军9 玄明粉12(冲)
1.疼痛较甚:由于气滞者加川楝子9炒玄胡12 ,伴有感染时加板蓝根12 银花12 连翘9 ,痛有定处、迁延不止者加桃仁9、失笑散12(包煎)。
2.湿热偏盛加炒山栀9黄芩9茵陈153.化火加黄连3 紫地丁18
3.石大不出:试加威灵仙12、牛角粉30(温开水调匀,分2-3次吞服)。
胆道蛔虫症
川椒4.5 槟榔12 乌梅6 细辛2.4 木香6 生川军9(后下) 苦楝根皮12
1.腹痛加炒玄胡122.内热盛加胡黄连4.5
基本方用乌梅、苦楝皮、细辛、槟榔驱蛔;生川军下蛔;佐川椒、木香以行气止痛。
急性胰腺炎
柴胡9 蒲公英15 木香9 白芍15 黄芩9 制川军9 玄明粉12(冲)
1.发热加银花12连翘92.呕吐加姜竹茹9代赭石12
3.腹胀加厚朴6清风藤124.黄疸加茵陈15炒山栀9
4.腹痛明显加炒玄胡12
基本方用蒲公英、黄芩清热利湿;木香、白芍理气缓急;柴胡疏肝解郁;大黄、玄明粉通里攻下。
慢性胰腺炎
炒白术12 茯苓12 厚朴4.5 制半夏9 郁金9 陈皮6
1.纳差加焦山楂9炒麦芽122.脘胁胀闷加炒枳壳9
3.隐痛加制香附124.湿重:白术改用苍术6-9克,加干藿香9干佩兰95.瘀滞加桃仁9、五灵脂9(包煎)
6脓肿加皂角刺9 炮山甲12
基本方用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厚朴、半夏、郁金、陈皮理气降浊。
蛔虫性胰腺炎
柴胡9 胡黄连4.5 木香9 槟榔12 使君子肉9 苦楝根皮12
1.呕吐加姜半夏9陈皮62.疼痛加吴茱萸2.1、郁金9
3.便秘加生川军9克(后下)
基本方用柴胡疏肝解郁;黄连、苦楝皮、使君子、木香、槟榔驱蛔。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麻黄6-9杏仁10桃仁10地龙干12党参12苏木12 鱼腥草30
1.胸痛加瓜蒌12薤白头62.心悸加柏子仁10 远志6
3.咳喘加炙苏子9制半夏94.咯血加生侧柏叶15旋复花12(包煎)
基本方用麻黄、鱼腥草、杏仁、地龙干以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桃仁、苏木理血活血;党参益气补中,庶免克伐而损元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党参12 白术12制半夏10 桂枝6-9 茯苓12 丹参12橘红12
1.气喘加细辛2.4五味子32.浮肿加济生肾气丸9(吞服)
3.肾虚加大熟地12补骨脂124.阳虚加熟附片6-9(先煎)、肉桂3(后入)
基本方用党参、白术益气健脾;桂枝、茯苓通阳利水;半夏、橘红化痰顺气;辅丹参以活血袪瘀,养血安神。
丹参15 枸杞子12 制 首乌12 川芎6 红花10 生山楂12
1.胸闷加郁金10沉香末2.1(吞服)舌苔白腻者用瓜蒌12薤白头6
2.气阴虚加党参12麦冬103.肾阴虚加生地12熟地12熟女贞12
4.肾阳虚加熟附片6-9(先煎)5.脉结代加磁石18-30(先煎) 炙甘草6;脉迟缓者用桂枝9炙甘草66.血压高加葛根6 珍珠母30钩藤15(后入)7.胆固醇高加泽泻12虎杖15
基本方用制首乌、杞子以补肝肾,益精血,缓解冠脉硬化的形成;丹参、川芎、红花、生山楂活血祛瘀,行气通脉。
丹参15 郁金12 川芎6 赤芍15 红花10 炒玄胡12 失笑散15(包煎)
1.寒症加桂枝92.热症加麦冬12
3.气虚加党参124.血虚加当归10
5。服药前先含服苏冰滴丸(2-4粒),或麝香保心丸(2-4粒),或冠心苏合丸1粒;症重者用苏合香丸1粒含吞。
黄芪20 丹参18 麦冬15 当归10 三七10 五味子4.5 红参10 炒水蛭(红参、水蛭研粉,分3次吞服)
1.心悸加柏子仁12生龙骨18(先煎)2.心阳不足去麦冬加桂枝9熟附片9(先煎)3.心阴不足去当归加生地15 山萸肉12
4.阴虚阳亢去当归,红参改用生晒参,加生石决30(先煎)、钩藤15(后入)、熟女贞12。
5.胸痛持续加郁金12苏合香丸1粒化服6.浮肿气喘去当归加茯苓15桑白皮15
7.痰浊内蕴去麦冬加瓜蒌15 薤白头6制半夏108.内闭外脱:去五味子,加熟附片9(先煎)、肉桂4.5(后入) 细辛3 石菖蒲12
基本方用生脉散、黄芪以补益元气,护阴生脉;当归、丹参三七活血养血,袪瘀定痛;炒水蛭通经络,破瘀血,具有抗血栓作用。
声明:部分未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秘方集"整理或分享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老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药方。 - 瑞丽女性 - 美无处不在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老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药方。
UID 872902
阅读权限 60
老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药方。
很多姐妹可能会有月经不调的遭遇,娜娜这里分享一下中药调理月经的方子。希望对姐妹们有所帮助。
& && && & 老中医治疗八种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
(一)月经先期
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为每3—5周行经一次。如果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2周以内,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全,盆腔炎患者往往月经周期提前,而且常伴发月经量过多。
中医认为,月经先期主要是气虚或血热所致。气虚者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团,不能统摄经血,故月经提前而至。可以用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莬丝子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12克、淮山15克、黄精12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甘草6克,水煎服。血热者是热伤冲任,迫血下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可以用生地12克、地骨皮12克、丹皮12克、白芍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黄芩9克、柴胡6克、青蒿9克、炒地榆12克,水煎服。
(二)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相当于西医的月经稀发。如伴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是经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实者系痰凝湿阻,气滞血瘀,血海不能如期满溢。虚证可以用黄芪12克、党参15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枸杞12克、桑葚子12克、鸡血藤12克、益母草15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水煎服。实证可以用当归12克、川芍6克、丹参12克、香附12克、柴胡9克、郁金9克、枳壳9克、法夏9克、陈皮6克、红花9克,水煎服。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周期较正常周期时间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证候,可不予治疗。月经紊乱治疗无效者,应注意排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
中医认为,月经先后无定期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临床表现有虚实之分。虚者是脾肾亏虚,可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莬丝子12克、川断15克、杜仲15克、肉苁蓉12克、熟地12克、淮山15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实者多因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用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薄荷3克(后下)、甘草3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
(四)月经过多
正常女性每次行经量50—80毫升。如果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增多者,称为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可致月经过多。
中医辨证月经过多有虚实之分。虚考多为气虚不足,气不摄血;实者或因血热,迫血妄行,或因血瘀,血不归经。气虚者司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升麻6克、白芍12克、黄精12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续断12克、茜草根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血热者可用黄芩9克、黄柏9克、山桅9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乌贼骨12克、茜草根12克、续断12克、炒地榆9克、槐花9克,水煎服。血瘀者可用当归12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6克、三七9克、茜草根12克,水煎服。
(五)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而净;或经量少,行经期不足2天者,均称为月经过少。性腺功能低下,子宫内膜结核,实证或刮宫过深等都可引起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也有虚实之分。虚者因经血不足,血海不盈所致;实者多因痰湿内停或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经血不足者,可用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枸杞12克、白术9克、莬丝子12克、杜仲12克,水煎服。痰湿内停者,可用法夏9克、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6克、甘草3克、砂仁6克(后下)、香附12克、乌药9克、丹参12克、益母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六)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两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症等疾病可引起经期延长。
中医认为,经期延长可因气滞血燎、血不归经而引起,亦可因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导致。气滞血瘀者,可用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6克、蒲黄9克、益母草15克、香附12克、炒白芍9克,水煎服。服虚内热者,可用生地12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5克、玄参9克、黄柏9克、山萸肉12克、青蒿9克,水煎服。气虚者,可用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艾叶6克、乌贼骨9克、阿胶15克(烊冲),水煎服。
(七)经间期出血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发生周期性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又叫排卵期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持续2—3天即止,多无其他伴发症状,多因雌激素水平不协调所致,对身体无重要影响。
中医认为是“肾阴不足,脾气虚弱,湿热扰动或瘀血阻遏,使阴阳转化不协调,遂发生本病。
肾阴不足者,可用生地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白芍12克、阿胶9克(烊冲)、地骨皮15克、麦冬12克、甘草3克,水煎服。脾气虚弱者,可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熟地12克、乌贼骨9克、芡实12克,水煎服。湿热扰动者,可用知母9克、黄柏9克、茯苓12克、薏苡仁12克、牛膝9克、大蓟12克、小蓟12克、丹皮9克,水煎服。瘀血阻遏者可用大黄9克、桃仁9克、丹皮9克、赤芍9克、当归9克、枳壳6克、生地9克、龟板15克(先煎),水煎服。
妇女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经行量多暴下不止,如山洪崩溃,称为经崩;后者经量较少,淋漓不断,似房屋漏水,称为漏下。崩与漏可以相互转化,古人有“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之说。崩漏与西医所指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相近似。病久不愈者,应行妇科、内分泌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等,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等。
崩漏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肾虚者,多为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可用熟地15克、淮山15克、枸杞12克、山萸肉9克、旱莲草15克、龟板胶15克、炒地榆9克、莬丝子9克,水煎服。脾虚者为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用黄芪30克、白术15克、白芍12克、升麻3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茜草根9克、棕榈炭9克,水煎服。血热者系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用生地15克、地骨皮9克、黄芩9克,水煎服。血瘀者是瘀滞冲任,血不循经,可用当归9克、川芎9克、三七6克、炒蒲黄9克、五灵脂9克、丹皮炭9克、炒艾叶6克、乌贼骨9克、牡蛎15克、阿胶12克(烊服),水煎服。
UID 1309040
积分 46369
帖子 33670
福步币 128 块
阅读权限 120
UID 872902
阅读权限 60
这些药材一般的中药店里都有得卖的。
& && & 从淘宝上网购过中药材,成色还不错,分量也足,价格比药店里便宜多了。
& && && && &不过被老公批评,说中药不能在网上买。怕买到假的。
& && & 这些都是用于调理的中药,分量或多或少一点,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 &&&自己酌情处理吧!
UID 973324
积分 15811
阅读权限 80
亲,是我,我已经在药店买了。
我嫂子跟我说 要每天都吃,上面的分量(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枸杞12克、白术9克、莬丝子12克、杜仲12克)就是一次的,我在药店买的药,也在那里煎的,煎成了10包,每天2包,要每天吃哦
没有问题的吧
UID 872902
阅读权限 60
原帖由 happyruru 于
10:15 发表
亲,是我,我已经在药店买了。
我嫂子跟我说 要每天都吃,上面的分量(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枸杞12克、白术9克、莬丝子12克、杜仲12克)就是一次的,我在药店买的药, ... 月经期间不能吃中药的哦。
我也在吃 ,好苦!
UID 973324
积分 15811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coolnancy84 于
13:57 发表
月经期间不能吃中药的哦。
我也在吃 ,好苦! 我已经来完了,吃的,没事吧?刚来完
UID 872902
阅读权限 60
原帖由 happyruru 于
14:03 发表
我已经来完了,吃的,没事吧?刚来完 没事的。
上学那会有门选修课叫中医美容学,很抢手的选修课,大家挤破脑袋要去报名,
感谢偶们热心的室友,我有幸选上了这门课。
课程主要内容是中医美容的方法啦。
老师提到一种美容汤剂,对女人非常好的,叫四物汤。可能大家也都知道。
四物汤分好几种,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长期服用。美容养颜效果不错。
淘宝上有卖的。
老师说古时候有人用男子的精液加上桃花,敷脸上。效果非常好。
UID 973324
积分 15811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coolnancy84 于
14:24 发表
上学那会有门选修课叫中医美容学,很抢手的选修课,大家挤破脑袋要去报名,
感谢偶们热心的室友,我有幸选上了这门课。
课程主要内容是中医美容的方法啦。
老师提到一种美容汤剂, ... 你推荐的四物汤 我在淘宝看了,不过不敢买,因为毕竟是吃的中药。
吃坏身体 不怕,就怕吃了生不了小孩就挺悲剧的。
后面那个 觉得有点恶心哈,不敢试
(提拉米苏)
UID 1235147
阅读权限 120
我就是属于偏少的
医生说贫血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金耳东川3徒
UID 847148
积分 44474
福步币 278 块
阅读权限 120
主要是要吃多久啊,上面木有提到
西楼不语人同醉,粉面桃花待与谁,胡不归
UID 872902
阅读权限 60
一般中药都是开10附,每包煎一次,一天喝2-顿。
& && &药晾凉了喝,饭后喝。凉了苦味会好一点。
(和谐有爱【又又】)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UID 176304
积分 122359
帖子 91968
福步币 8129 块
阅读权限 120
个人体质不一样 中医的话还是去看了医生再开药方比较保险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cvbnm/31/2d/70/b0b6d3fbae8ca.jpg
UID 973324
积分 15811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lfwillhappy 于
17:00 发表
主要是要吃多久啊,上面木有提到 LZ说一到2个月,我这边听说也是要坚持吃的
UID 449582
积分 11543
福步币 30 块
阅读权限 80
来自 shenzhen
我这次例假好像也推迟了快7天了, 连续测了好几天, 也没有怀孕。 之前生完BB 后都还算比较正常一般都才推迟1-2天, 这次时间有点长,
看来也需要去看看中医了
reaching for the stars
UID 872902
阅读权限 60
原帖由 helenzr 于
10:44 发表
我这次例假好像也推迟了快7天了, 连续测了好几天, 也没有怀孕。 之前生完BB 后都还算比较正常一般都才推迟1-2天, 这次时间有点长,
看来也需要去看看中医了 我也是生完宝宝之后不正常的,推迟一个星期。
量很少。前所未有的事,
还以为是3宝要来了。
吃了中药,效果马上有了,胃口都变好了。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胰腺炎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