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白芍、赤芍 白芍 来源都是什么

伤寒论之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伤寒论之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伤寒论之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 & 因在张仲景时代芍药不分赤芍、白芍,《伤寒论》方中所用的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一直被后世医家所争论。大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所用的芍药是赤芍,有的则认为所用的芍药是白芍。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现代药物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宜使用白芍还是赤芍,亦或是白芍、赤芍同用,而不应将其绝对化。& &《伤寒论》中用芍药的方剂达30个之多,但因为在张仲景时代芍药不分赤芍、白芍,到了后世才有了赤芍、白芍之分,因此《伤寒论》方中所用的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一直被后世医家所争论。大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 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芍药赤、白不分。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将芍药分为赤、白芍两种。至宋,马志始曰:“此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苏颂则较详述其形态曰:“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夏初开花,有红白紫数种……秋时采根……”李时珍则曰:“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夭下。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人药宜单叶之根,气味全厚。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明·《本草蒙荃》:“芍药近道俱生,淮南独胜,开花虽颜色五品,人药惟赤白二根。”清·((本草从新》:“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人药。”可见古人根据芍药的花或根的颜色来判定赤芍、白芍,而不是从加工方法上去区别。现在我们认识到野生的毛蓑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习称赤芍药,其栽培品种为药材白芍,另有川赤芍、草芍药亦作赤芍,但质量稍差,临床上主要用第一种。所以说赤芍、白芍原植物相同,白芍为栽培,赤芍为野生,赤芍为白芍野生品;加工方法各异,白芍去皮,水煮后晒干人药,赤芍原药生用比。& & 赤芍性苦,微寒,归肝经,功擅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赤芍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激活纤溶作用,与其清热凉血功效有关;其还有保肝、镇痛、镇静、解痉、抗胃溃疡及其抗肿瘤作用,与其散瘀止痛功效有关:,白芍性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长于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现代药理研究白芍对动物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调节作用。白芍提取物有抗血栓作用,能减轻血小板血栓的湿重,对抗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故其具有调经、止痛、止崩漏作用。白芍还有保肝、镇痛及抗炎等药理作用,与其平肝止痛功效有关;亦有中枢镇静等作用,与其敛阴止汗功效有关。《本草求真》;“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本草从新》:“白芍药……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散血中之滞。〈本草备要》:“赤芍主治略同(白芍),尤能泻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积,血痹庙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能行血中之滞。白芍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二者有同有异,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赤芍偏于祛邪,白芍偏于补虚。& & 根据赤芍、白芍各自的性味归经、功用和现代药理研究,赤芍用于温毒发斑,吐血,咖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疮瘾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证。白芍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证困。& & 《伤寒论》中的芍药应该是赤芍还是白芍,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宗金鉴》、孙尚方、许叔微等认为应为白芍,而《太平圣惠方》、李中梓等认为应为赤芍。现在姜氏图和祝氏也均赞同赤芍之说。& & 现代药物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等综合分析。《伤寒论》中用芍药的方剂有偏于扶正的,有偏于祛邪的。赤芍偏于祛邪,白芍偏于补虚,而病人的体质亦有虚实的不同。故余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对于病证为实证且病人体质不虚、需要使用祛邪方剂的应选用赤芍,对于病证为虚证且病人体质偏虚、需要使用扶正方剂的应选用白芍;而对于虚实错杂证需要扶正祛邪兼顾的则可考虑赤芍、白芍同用,再根据虚实的偏重来决定赤芍、白芍的用量比例,偏于实的可加大赤芍用量,偏于虚的可加大白芍用量。正如明·许宏在《金镜内台方议》中所说:“如桂枝加芍药汤,乃下之腹满时痛,属太阴,此脾虚也,故用白芍以补之。如桂枝加大黄汤,乃下之因尔腹大实痛,乃脾气实也,故用赤芍药加大黄以利之。如建中汤、当归四逆汤、真武汤等,皆用白芍;如大柴胡汤、葛根汤、麻黄升麻汤,皆用赤芍。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按照他所说去使用芍药,毕竟临床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不能不说他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提示。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宜使用白芍还是赤芍,亦或是白芍、赤芍同用,而不可拘泥于全用赤芍或全用白芍。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您现在的位置: >
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功效与作用的区别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我要看新闻 发表时间:  点击:
核心提示:亲,大家对于两种都熟悉吗?其二者都是美丽的花种,生长的环境有所不同。是生长在北方海拔500-1500米的草原和山地。而白芍多见于平原地区。其二者都属一科类植物,都是以根入药都是中草药,但功效与作
文章由我要看新闻整编 亲,大家对于两种都熟悉吗?其二者都是美丽的花种,生长的环境有所不同。是生长在北方海拔500-1500米的草原和山地。而白芍多见于平原地区。其二者都属一科类植物,都是以根入药都是中草药,但功效与作用有甚么区别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和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抑制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亲,经上述赤芍与白芍的相关知识,看来两种草药的功效与作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千万别弄混哦。了解更多锁定弘扬养生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赤芍和白芍中医功效不同
赤芍别名赤芍药、木赤芍,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毛果赤芍(川赤芍)和卵叶芍药或芍药的根。润软,切片用。性味苦,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赤芍主入肝经血分,长于清血分热,善散瘀血,血热、血瘀之实证常用之。歌诀曰:&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白芍别名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生用,酒炒或炒用。性味甘、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其性静而主守,具有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效,能止木旺乘土的泄泻、痢疾、腹痛,以及因阴虚血亏而肝阳偏旺所引起的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疼痛、月经不调等。但属于虚寒性的不能用。 此外,本品甘酸敛阴,还有止汗之功,常用于表虚恶风自汗或阴虚盗汗者。歌诀曰:&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泻肝火,白芍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泻。二药伍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对阴虚挟瘀有热之证最为适合。在使用时注意二者皆反藜芦。
性别:男女
咨询内容:
中药市场热文排行
疾病咨询电话:021-
疾病咨询QQ: 投诉邮箱:
友情链接合作qq: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号 && 鲁卫网审(2010)第006号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发布时间:&&&来源:&&&
不管是食物还是药物,再相似的食物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将它们分开来的原因之一。每种食物都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各自都拥有着对身体有益的营养价值,所以了解它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食用它们。那么和的区别是什么呢?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实用便方有: 1、腹痛: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2、头晕、头痛:白芍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3、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服。 4、鼻衄不止:赤芍20克,水煎服。 5、心绞痛:赤芍15克,丹参10克,槐花12克,没药3克,共研末,炼蜜为丸,每日服12~18克。 6、经期腹痛:芍药花6克,粳米适量,共煮粥食用,早晚各1次。 7、急性乳腺炎:赤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8、痢疾腹痛:赤芍30克,黄柏3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服。 9、肝硬化等各种腹水症:具有泻下腹水、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的功效。 方法是:生白芍100克、生山药100克、生甘草5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注:上述药方用于治疗久病体虚的腹水,祛邪而不伤正。对于体质稍壮者,可佐以大黄6克,收效更快。 10、便秘:生白芍20-40克,生甘草10-15克,水煎服。此法疗效迅速,一般2-4剂可排软便,且无便后复结之虞。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不仅仅是在制作药物的食材方面,它们的功效都是不一样的,食用白芍可以帮助改善心肌,那么食用赤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肿痛的现象,食用赤芍对于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是非常有帮助的。白芍还可以增加我们的抵抗力,所以两种都拥有各自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草(Phyllanthusuri...
中医与中华民族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
根茎短,棕黑色,匍匐丛生;营养茎与孢子囊无区...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润嗓缓解疲劳,并且能缓解宿...
到底中医的“肾虚”和西医的“肾炎”或“肾衰”...
身体的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芍 白芍 来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