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常见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症与症状的区别?

植物病害病毒引起植物病害症状有哪些
保护植物不受或减轻病害为害的措施.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提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则,把植物病害防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病害诊断  正确的诊断是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首要前提.可分为田间诊断和病原物鉴定.  田间诊断 即以观察田间植株症状特点为主要依据,确定病害的种类.病害与伤害、虫害不同,具有病变过程.通过诊断,应区分病害属侵染性或非侵染性.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往往成片状发生,且发病地点常与地形、土质或特殊环境有关.而侵染性病害,如患病毒病的植株则周围常有健株,在田间呈分散状态,病株呈畸形、褪绿或花叶;真菌性的病株多腐烂萎蔫,畸形,具坏死斑点、霉状物、粉状物以及黑点或菌核;细菌性的病株多具溃疡、腐烂、坏死和菌脓;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为害症状更为明显.  病原物鉴定 一些常见病害可通过对宏观症状的快速诊断而得出结论.但由于不同的病原物可导致相同的症状,而相同的病原物也可导致不同的症状,同时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症状的表现,因此对有些病害需要进行实验室鉴定才能确诊.区分非侵染性与侵染性病害病原的方法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害组织是否有病原物,并观察其内部组织变化;通过人工接种试验观察病害有无传染性;通过分析植物组织和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确定是否属于缺素症(见植物营养诊断);以及通过人工诱发试验观察是否发病等.  在排除了非侵染性病害的可能后,即可进行侵染性病害病原的鉴定.基本的方法是直接的微观镜检和对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后再进行镜检.根据不同病原物可采取不同方法:①真菌病原的鉴定.利用显微镜检,对病原的形态如菌丝、孢子和子实体的形状、大小、结构、颜色进行观察判断.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诱发试验,即将分离出的菌体接种在同类健株上,观察是否发生相同的病害.②细菌病原的鉴定.通常是切取小块病组织,置玻片上的水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大量细菌从组织中流出.细菌种类可根据其形状、大小、鞭毛数、着生部位和染色反应以及培养特征和生理性状等观察判断.③植物病毒病原的鉴定.主要靠侵染性试验如汁液接种、嫁接试验、昆虫传毒试验等进行诊断.判断病毒种类时,可利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病毒的形态,同时鉴定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传播方式、寄主范围、寄主反应、体外保毒期、稀释终点和对温度的反应等.还可将病毒注入动物血液中,根据血清反应鉴定病毒的种类和株系.④线虫鉴定.剖切虫瘿或膨肿部分,取线虫进行镜检.肉眼观察困难时,可采用漏斗分离法或叶片染色法进行检查.  防治原则和方法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则是: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如下:  植物检疫  以立法手段防止在植物及其产品的流通过程中传播病虫害的措施,由植物检疫机构按检疫法规强制性实施.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法规可保护无病区,限制和缩小疫区,铲除新传入而未蔓延开的包含病原物在内的检疫性病虫和杂草(见植物检疫).  抗病育种 培育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在防治传染快、潜育期短、面积大的气传和土传病害如小麦锈病、稻瘟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方面应用尤为普遍.为防止抗病品种遗传基因单一化,可利用诱发病圃或人工接种方法,鉴定对不同病原物和不同专化小种的抗病品种,通过杂交,集中多个抗病主效基因于一个或几个栽培品种,并结合农艺性状优良和高产育种,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多抗性和兼抗性品种.还可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导入抗病基因,以及将植物的抗病物质通过细胞质遗传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栽培防治 改进耕作制度可改变病原物严重发生的生态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如轮作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保持果园田间清洁,可消灭或降低越冬菌量;严禁操作人员在烟草田和番茄田吸烟,移苗或整枝打杈前用肥皂水洗手,可防止烟草花叶病毒传染;适期播种、阔窄行密植和增施厩肥和饼肥,可使玉米大、小斑病为害减轻;深沟窄行可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从而减轻小麦赤霉病;勤灌对控制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效果;除草灭虫可减少病原物侵染来源或错开病原物发育的最适季节;建立无病种苗基地可防止种苗传病等(见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应用化学药剂消灭病原物使作物不受侵害的措施(见化学防治、杀菌剂).  物理和机械防治 有多种方法.如通过筛选、风选种子或泥水、盐水选种,可利用不同比重汰除受病害的子粒;播种前晒种,用1%石灰水浸种或用一定温度的温汤浸种,可有效地防治由种子传带的多种稻病和麦病;烧土和熏土对防治某些土传病害如花生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有一定效果;在温室内以一定温度处理果苗,可钝化某些果苗内病毒以防治病毒病;贮藏室(窖)短时间升温可促进薯块伤口愈合以防治甘薯软腐病;在温床用高温蒸气进行土壤灭菌,可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等.此外,各种射线、超声微波、高频电流也在试用于病虫防治(见物理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主要是利用或协调有益微生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有利于微生物而不利于病原物的生长发育,以防治病害.如土壤和植物根际的大量微生物群与病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就常被利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由于不同作物根际的微生物群种类和数量有差异,因此轮作对调整土壤和作物根际的有益微生物以及病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病害可以通过轮作减轻发病程度.此外,将一些化学物质施入土壤或植物根际也可刺激某些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抑制某些病害.使用微生物农药可减轻污染,避免杀死有益生物从而保护农业生态系的稳定,并弥补化学农药之不足.因此,扩大拮抗菌、占领菌、诱抗菌、促生菌、增产菌、催熟菌等的利用,将使植病的生物防治有更大的发展(见生物防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侵染性病害的病害症状包括的两个方面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休闲
字体选择:
侵染性病害的病害症状包括的两个方面
日期: 16:52
来源:河北行唐县农业指导员
下载文件:&&
  包括病状和病征二个方面。
  1、病状。病状就是受害植株发病后表现出的不正常状态,一般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⑴、变色。如花叶、黄化、褪绿、白化、着色(变紫、变红等)。
  ⑵、斑点(块)。局部组织和细胞受破坏而死,出现各种病斑,病斑大小不一,性状有圆形、纺锤形、不规则形、角斑、条斑等;颜色有褐、灰、紫、白等。
  ⑶、腐烂。可分为湿腐、软腐、干腐、根腐、茎腐、茎基腐、果腐等。如果幼苗基部腐烂并缢缩,造成腰折倒伏,为猝倒病;腐烂缢缩但直立而枯,则为立枯病。
  ⑷、萎蔫;根部腐烂,茎维管素受破坏或大量菌体堵塞或因病菌产生的毒素使疏导组织机能受阻而使水分供应不足,部分枝叶或整株枯凋萎。
  ⑸、畸形。表现特异的形态称为畸形,包括肿瘤、丛枝、徒长、矮缩、皱叶、卷曲叶、蕨叶、根肿等。
  2、病征:病征常见的类型有:
  ⑴、霉状物:由致病真菌的菌丝和孢子梗组成的性状、颜色、疏密不同的各种霉菌。
  ⑵、粉状物:由真菌的孢子、孢子梗、菌丝体密集成的粉,如白粉、锈粉、黑粉等。
  ⑶、粒状物:病部上现出针头般大小的小黑点或朱红色小点等。
  ⑷、核状物:病部现出似菜籽粒或鼠粪状的黄白色、褐色或黑色的菌核。
  ⑸、丝(绵)状物:病部出现缠绕状的白色或褐色菌丝状物。
  注:以上五种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3、症状。病部缢出乳白色或黄色的胶状物,俗称菌脓,即脓状物,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症状。病毒病、线虫病没有病症,只有病状【图文】植物病害基础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4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柑桔黄龙病危害的典型症状_柳城农业信息网
您的位置:&&&&&&&&&&&&
柑桔黄龙病危害的典型症状
&&&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典型症状为:
&&& 1枝梢黄化
&&& 开始发病时,一个大枝条或者数个小枝条的新梢叶片停止转绿发生黄化,一般出现在树冠顶部,从部分大枝发病扩展到全株发病,一般经历1-2年,病枝容易落叶,从病枝萌发的新梢短,叶小、黄化。
&&& 2叶片黄化
&&& 叶片黄化有三种类型1、斑驳黄化:叶片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和叶脉附近开始黄化,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最后可以全叶黄化,植株开始发病时,大多呈现这种症状。2、均匀黄化:嫩也不转绿而呈现均匀黄化。3、缺素状黄化:叶脉附近绿色而叶肉黄化,类似缺锌、缺锰症状,这种症状在刚开始发病时出现极少,而在病枝萌发的新梢上出现较多,柑桔黄龙病引起的缺锌缺锰型花叶与生理性缺锌缺锰花叶非常相似,两者最大却别在于黄龙病树上能找到斑驳型黄花叶片除此之外,生理性缺锌缺锰引起的症状一般整个果园都会出现而柑桔黄龙病引起缺锌缺锰型花叶最开始只在某一些柑桔树上才会出现,病叶较厚,叶细狭长,硬直,叶脉微肿,局部木栓化开裂,缺乏光泽。
&&& 3红鼻子果
&&& 病树开花早,花小畸形,结果少,果实成熟时,果小畸形,果蒂附近着色,果顶部分不着色,一头橙红一头青绿,俗称“红鼻子果”,果实味酸,品质差,果皮变软,果实变小。
&&& 为准确辨别柑桔黄龙病,一定要抓住典型症状,在柑桔抽梢期,一般以“黄梢”作为判断柑桔黄龙病的典型症状,在挂果期,以“红鼻子果”作为辨别柑桔黄龙病的典型症状,其他时期,则以“斑驳黄化叶片”作为判别柑桔黄龙病的典型症状。
黄龙病叶片斑驳黄化&
多种叶片黄化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茄子病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