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用法点滴一次用多少?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育儿快速导航
关于缩宫素引产你了解多少
核心提示:缩宫素引产需要多长时间呢?缩宫素引产要比自然分娩疼很多吗?要是宫颈没有任何变化,除了缩宫素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 &&缩宫素是很危险吗?危险在哪里呢?  缩宫素是一种效果强烈的激素,它可以有效地造成子宫收缩。缩宫素最早合成于1953年,而其危险来自于十几年来的药物滥用。比如,在不到30年前,这种药物曾以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的形式出现。最开始,使用缩宫素时的监控仅仅是肉眼观察药物注射速度。这时药物剂量都是大概的,而对某些患者来说,只要稍微过量就会导致子宫强直收缩。这也就是说子宫变得长时间僵直,并且停止对胎盘输送氧气。  而当能够准确控制静脉注射药物剂量的泵出现后,缩宫素的安全性就大大提升了。此外,这种泵还增加了其他药物(比如抗凝血用的肝素以及心血管药物多巴胺)的安全性。 & &引产需要多长时间呢?  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曾经的分娩次数、宫颈的“成熟度”以及胎儿的胎位。产程慢速期(宫颈扩张小于4厘米的时候)接受引产的话,进展速度并不受到限制。而在快速期(宫颈扩张4厘米以上),宫颈每小时扩张1厘米被认为是合适的速度。  缩宫素引产要比自然分娩疼很多吗?  当然不是。这两种分娩都很疼。子宫收缩强度可以用子宫内压力管来测量。人们因此知道缩宫素引起的子宫收缩是不会比自然收缩更强烈的。确实,使用缩宫素后疼痛性宫缩的到来要比自然分娩早得多,但通常相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最简单的事实就是,那些使用缩宫素的女性,或者是因为不能进入产程,或者是由于宫缩无力。进入产程就会疼。而类似的,纠正宫缩无力就已经很疼了,如果让宫缩变得强而有力的话就会更疼,此外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所有情况中,对于缩宫素的指责都是不公平的。一个女性,如果第一次怀孕是引产,而第二次是顺产,她可能就会认为缩宫素不好。但是她没有注意到,再产本身就要比第一次分娩容易。
  要是宫颈没有任何变化,除了缩宫素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慢速期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如果情况还不允许进行人工破膜的话,那么医生可能会决定再等一段时间,而这个时间是随便选的,比如12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你回家,等第二天或几天之后再来医院。不过根据你的身体情况,他也可能决定进行剖腹产。  如果你已经进入了产程快速期,那么剖腹产的指征就和自然分娩一样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缩宫素引产需要多长时间呢?缩宫素引产要比自然分娩疼很多吗?要是宫颈没有任何变化,除了缩宫素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缩宫素的应用(缩宫素,宫颈,剂量,子宫,静脉滴注) - 生物医学 - 生物秀
标题: 缩宫素的应用(缩宫素,宫颈,剂量,子宫,静脉滴注)
摘要: [缩宫素的应用(缩宫素,宫颈,剂量,子宫,静脉滴注)] 缩宫素(oxytocin)迄今虽仍是产科用于引产与催产最为普及或不可缺少的药物,但2008年安全用药实践研究所(Institute forSafe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还是将缩宫素列为高度警惕药物之一[1]。如何巧到好处的正确使用缩宫素是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1 缩宫素的药… [关键词:缩宫素 宫颈 剂量 静脉滴注 子宫 妊娠 分娩 临床]……
缩宫素(oxytocin)迄今虽仍是产科用于引产与催产最为普及或不可缺少的药物,但2008年安全用药实践研究所(Institute forSafe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还是将缩宫素列为高度警惕药物之一[1]。如何巧到好处的正确使用缩宫素是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
1 缩宫素的药物特点
1. 1 生理作用
 缩宫素对子宫的作用是通过与缩宫素受体结合而实现的。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缩宫素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在临床方面用于引产、催产及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与子宫蜕膜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刺激蜕膜释放前列腺素,改变宫颈细胞外基质成分,如激活胶原酶,使胶原纤维溶解和基质增加,可以使宫颈软化。缩宫素生理作用不仅可以直接诱发子宫收缩,还可以间接软化宫颈。后者是临床用其促宫颈成熟的依据。
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大小直接与受体的浓度有关。在妊娠晚期,子宫的缩宫素受体浓度达高峰,故在妊娠晚期低浓度缩宫素即可显示出宫缩效应和促宫颈成熟的双重作用。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与孕周有关,在妊娠20~30周,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至34周后达到最高,而后维持此水平至妊娠足月。
1. 2 药代动力及药效学 
在静脉滴入缩宫素3~5min后就可出现宫缩, 40min后达到血浆稳定浓度。停止滴注20min后,其效应渐减退。国内市场使用的药品说明中标注半衰期一般为1~6min,国外有标注为5~12min。缩宫素引发的子宫收缩作用有明显的剂效性,一般在11~13mU/min内都可诱发子宫有效的收缩。但是缩宫素效应也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人可能很小的剂量就可引起过强子宫收缩,而在有些病例则需要更多的剂量才会引发较好的宫缩。过量应用缩宫素而产生的副反应包括心血管作用及水中毒。研究发现,健康产妇静脉快速注射10U缩宫素可以导致心率上升平均28次/min,平均动脉压下降33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患者自觉胸痛等。缩宫素的抗利尿作用可以导致水中毒,如果应用大剂量缩宫素同时给予大量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更易引起水中毒。
2 缩宫素的促宫颈成熟应用与探索小剂量、低浓度缩宫素静脉滴注
在某些国家及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被普遍用于促宫颈成熟。使用方法是将缩宫素2&5U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6~8h,每日1次,一般连续3日[2]。滴注时必须密切观察孕妇的血压、心率、宫缩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胎儿状况。
但是对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尚有不同观点。国内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缩宫素促宫颈成熟作用安全有效,国外也有研究资料表明静脉滴注缩宫素与宫颈内给PGE2促宫颈成熟的效果相同[3-4]。2008年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妊娠晚期宫颈未成熟(平均Bishop评分在2~3分)需引产的初产妇中,单独应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良好;而在引产前采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者,产程进入活跃期及分娩所需要的时间则更长[5]。不过,2009年的一项Cochrane系统分析研究共纳入了61个随机对照研究12 819名孕妇,结果认为单独应用缩宫素者24h内分娩率明显高于未用药者,即缩宫素对促宫颈成熟有一定效果,但是明显低于应用前列腺素制剂者[6]。ACOG(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2009)[7]、SOGC(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 2001 )[8]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2008)[9]颁布的指南中均未将缩宫素列为促宫颈成熟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应用较普遍。虽前列腺素制剂的促宫颈成熟作用较为肯定,但费用较高,而缩宫素也有宫颈软化作用。各种促宫颈成熟的方法都可能在促熟过程常诱发临产。静脉滴注的剂量可调控性是缩宫素临床应用之特点。尤其对于存在胎头俯屈不良或枕方位不太适合入盆的宫颈不成熟病例,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缩宫素静脉滴注方法有利于给与胎头旋转和调整方向的时机,可以避免较强或较频繁的宫缩引导胎头&撞南墙&。可见,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中如何应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3 缩宫素在引产中的应用
3. 1 引产的指征与时机
 目前各学术组织发布缩宫素引产指征的推荐建议还不尽相同。SOGC(2008)[8]及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2008)[9]将妊娠41周作为引产指征,而ACOG(2009)[7]未将妊娠41周作为引产指征,还包括了社会心理因素等非医学指征(但妊娠需要达到39周或证实胎肺已成熟)。引产目的应是终止妊娠对孕妇或胎儿的益处优于继续妊娠。比较明确推荐晚期妊娠引产的主要指征有:延期妊娠(妊娠已达41周仍未临产)或过期妊娠;母体疾病,如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胎膜早破,未临产者;胎儿因素,如可疑胎儿窘迫、胎盘功能不良等;死胎及胎儿严重畸形。对于宫颈不成熟(Bishop评分小于4~6分)而需要引产者,在引产前最好先促宫颈成熟。如果未临产,常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或加用人工破膜术。但促宫颈成熟的方法不同,需要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所需要的时间间隔不同。PGE2放置后要间隔6~12h再应用缩宫素,缓释地诺前列酮(如普贝生)取出30 ~60min后可应用缩宫素[7]。PGE1也应间隔4h以上[9]。而人工破膜后最好等待1h[2]。
3. 2 缩宫素引产的用药方法
 引产的目的是诱发有效宫缩发动临产,但不引发胎儿危险。不同国家和不同医疗机构颁布的缩宫素应用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例如ACOG(2009)推荐有低剂量(Low-dose)和高剂量(High-dose)两种不同滴注方案[7]。但每个方案都建议采用静脉输液泵输注以保证输注剂量的准确性。低剂量方案是指初始剂量为0&5~2mU/min,每次调整为1~2 mU/min,间隔15~40min。此方案减少了子宫快速收缩及其相关的胎心率异常的发生。
高剂量方案是指初始剂量为6mU/min,每次调整为3~6 mU/min,间隔15~40min,此方案产程较短,较少出现绒毛膜羊膜炎和因难产而进行的剖宫产,但是增加了子宫快速收缩及其相关的胎心率异常的发生。而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卫生医疗机构大都有明确的剂量限定标准。
ACOG(2009)在比较了有关研究后认为,两种方案都适用于临床; SOGC(2001)也认可了此两种方案。建议采用10U缩宫素加入到1000mL晶体溶液中,即浓度为10U/L。在Parkland医院迄今仍然采用高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方案,使分娩时间缩短,降低产钳助产和因难产而行的剖宫产,降低了产程中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10]。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则推荐低剂量缩宫素方案,即2&5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浓度为5U/L,从小剂量2&5mU/min开始,每次调整剂量2&5mU/min,调整间隔为30min。
关于缩宫素引产的最大剂量并没有一致结论。Wen等[11]的研究认为如果不能诱发有效宫缩,缩宫素剂量可增加至48 mU/min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害处。但Hayes等[12]
的Meta分析研究却认为16 mU/min为缩宫素引产的最大剂量,超过此剂量并没有降低剖宫产率,反而增加了子宫过度刺激的发生。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则明确指出缩宫素引产的最大浓度10U/L,最大剂量为20mU/min。ACOG并未给出明确建议; SOGC(2001)指出多数孕妇在缩宫素静滴在12mU/min内可诱发有效宫缩,如果超过20mU/min仍无有效宫缩要进行评估。可见,缩宫素效用的高度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使用应当高度个体化,注意依据每个个体对缩宫素的敏感性调整缩宫素用量,以求应用最小剂量而能达到最有效宫缩,而不出现副反应。
3. 3 缩宫素引产注意事项 引产前应对母儿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行胎心监护。引产过程中同时进行宫缩与胎心监护。在引产过程中不必限定卧床,对于存在胎头俯屈不良以及存在枕横位或枕后位者要注意孕妇的姿势调整。出现子宫过度收缩(观察半小时内, 10min宫缩超过5次),而胎心正常,应降低缩宫素速度再观察宫缩;如果胎心率异常,应立即停用缩宫素,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吸氧;如果孕妇状况允许,增加静脉补液;测量血压,内诊评估宫颈扩张状况,除外脐带脱垂等因素。
3. 4 缩宫素引产用药时限 在引产过程中,缩宫素应用的持续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各国指南中并无明确建议。有研究显示进入活跃期后继续应用缩宫素者活跃期稍短,但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引产至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均没有明显差异。Girard等[13]研究显示进入活跃期后继续应用缩宫素组,活跃期明显短于停用组,但前者新生儿入院率明显高于后者,而两组间剖宫产率和分娩出血率并无明显差异。在应用缩宫素诱发临产后,注意调整缩宫素用量,仍然是以最小浓度获得最佳宫缩。当获得良好的宫缩和产程进展后,在进入活跃期后应减量或停用缩宫素,追求自然生产过程。
4 缩宫素在催产中的应用
催产是指在临产后出现由于自发性宫缩不足导致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停滞,而以人工的方法促进宫缩,缩宫素静脉滴注为最常应用的方法。宫缩乏力是指宫缩小于220MVU[蒙氏单位,Montevideo units:是经宫腔内导管或外部压力感受器测量出宫腔压力,将子宫收缩时宫腔压力与基线压力的差值(mmHg)乘以10min内宫缩次数计算而得],同时产程进展不佳,或宫缩间隔大于2~3min,持续时间小于80~90s,以及有经验的助产士扪诊子宫体收缩时不硬[14]。ACOG(2003)建议如果宫缩小于10min 3次,或强度超过基线不足25mmHg,或两者都有,应当考虑缩宫素催产。在催产前应评估骨盆、宫颈和胎位及母儿状况[15]。
4. 1 第一产程的催产 
如果在潜伏期出现宫缩差时,要注意排除假临产等其他影响因素后才考虑缩宫素静脉滴注,例如对于休息不好和存在紧张因素者要考虑适当的休息和镇静,避免过度的临床干预。
关于活跃期缩宫素催产时机学者们意见并不统一。近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早期应用缩宫素催产对产程和分娩的影响。在Hinshaw及Dencker等进行的两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将宫口开大3cm后2~4h无进展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人工破膜后立即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另一组则等待活跃期8h后再应用缩宫素,两组比较都发现前者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器械分娩,但并不减少剖宫产率[16-17]。
2009年的一项Meta分析数据显示较早应用缩宫素催产与降低剖宫产率有关,而与围产儿不良结局无关[18]。在Parkland医院,进入活跃期(宫颈扩张4cm)如果2h宫颈没有扩张,行人工破膜术。2h后再评估,如果产程仍无进展,放置子宫内压力导管评价子宫收缩功能。2~3h后再评估,如果宫缩乏力,宫颈仍无扩张,采用大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有研究还显示应用缩宫素催产维持有效宫缩4~6h,自然分娩率达到92%而没有严重的母儿不良结局,认为缩宫素催产的时间应当持续静脉滴注最少4h,安全有效,且与仅持续1~2h相比,可降低剖宫产率。以至于有人提出了活跃期停滞的处理可延长4h。在第一产程缩宫素用于催产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正确评估宫缩乏力,以便及时获得缩宫素加强产力的时机和足够的时限。
4. 2 分娩镇痛时的催产
产程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引起宫缩乏力和产程延长约40~90min,使缩宫素催产率增加2倍。对于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在活跃期,应当警惕因宫缩乏力引起的难产,及时观察宫缩及产程进展,有难产征兆时及时应用缩宫素催产。有分析显示硬膜外麻醉孕妇应用小剂量缩宫素方案催产者剖宫产率升高,因此在缩宫素催产时要及时考虑剂量的调整问题。
4. 3 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在第二产程中及时观察或警觉到产力问题的存在而及时应用缩宫素加强产力,可以缩短第二产程和降低手术助产率。影响因素包括硬膜外麻醉、枕后位、第一产程较长、初产妇、产妇身材矮小、胎儿体重、宫颈口完全扩张时先露位置高等。其它因素诸如宫颈未成熟而行缩宫素引产者等也可能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有人提出使用硬膜外麻醉的初产妇,在宫颈完全扩张后常规应用缩宫素可以减少器械助产率。在第一产程中如果已经开始持续使用缩宫素,在第二产程中继续应用。第二产程已经1h而产程没有进展者要考虑应用。进入第二产程,缩宫素催产仍然要有明确的指征,避免用在梗阻性难产和先兆子宫破裂者。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前述的大剂量方案与小剂量方案静脉滴注催产方案并无优劣之别,但临床上不乏因二程过大剂量(合谷穴位)注射缩宫素发生子宫破裂案例。
缩宫素作为产科临床引产和催产应用的一线药物,有着不可取替的位置。充分认识缩宫素的作用特点,注意应用的最佳时机、最适时限和最小剂量,注意应用中的个体化性和用量的适时调整,是保证缩宫素有效和安全应用的关键。
作者:杨孜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
编辑:weian123321
&&&&&&&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缩宫素催产、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80例产妇行缩宫素催产、引产的护理经过,观察产妇是否能顺利分娩。结果:75例产妇在使用缩宫素后能顺产,5例在使用缩宫素时有规则宫缩,但停用缩宫素后宫缩停止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催产、引产失败,只能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严格掌握缩宫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好产妇的宫颈评分,注意胎心音、宫缩、宫口、先露高低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对产妇顺利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缩宫素;观察;护理
&&&&&&& 缩宫素可以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增加收缩频率,其收缩程度取决于用药剂量及子宫所处的生理状态[1],小剂量使用缩宫素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加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有助于引产或加强子宫收缩,促使胎儿顺利娩出;产后由于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大剂量的缩宫素可使子宫产生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但若缩宫素剂量过大,能引起子宫肌张力持续增加,收缩不协调,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制性子宫收缩。所以合理的运用可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软产道严重撕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甚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掌握好催产素引产的方法与护理非常重要。
现将我科使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底,我院产科应用缩宫素静滴催产共80例,成功75例,失败5例,成功率93.75%, 80例产妇的骨盆外测量均正常,年龄18岁~36岁,平均年龄27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35例,足月妊娠72例,过期妊娠8例,宫颈评分&5分77例,,宫颈评分&5分 3例,无宫缩8例,原发性宫缩乏力40例, 宫颈口开大&3cm并继发性宫缩乏力32例,其中胎膜早破12例,
&&&&&&& 1.2方法:5%葡萄糖液体500ml+缩宫素2u摇匀,选用24G套管针,开始滴速为8滴/min,观察15~30分钟, 根据产妇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宫缩强度和胎心率的情况,缓慢调节滴数至40滴/min,并逐步加大缩宫素浓度3~4u/500ml,最多不超过4u/500ml,将宫缩调整稳定在每次收缩30~50s,宫缩间歇在2~5 min,维持输液浓度与滴数,以免造成人为的急产。对精神紧张或产程长,产妇较疲倦的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既可解除其精神焦虑,又可达到止痛效果,两者有协同催产的效果,从而促进分娩进展,对连续滴注3日,每日缩宫素总量8u,仍未临产者,视为缩宫素引产失败。
&&&&&&& 2观察及护理
&&&&&&& 2.2.1子宫收缩的观察及护理:静滴缩宫素引产或催产的孕妇应设专人监护,。静滴缩宫素时先要调整好滴速,再加入所需浓度的缩宫素,以免有的孕妇对缩宫素特别敏感而引起宫缩过强,观察宫缩的方法采用手摸法和胎儿监护仪宫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手摸法:监护者一手平放于孕妇腹部最膨隆处持续10~15min,调节宫缩频率以每10 min 3~5次,持续时间为30~50s,中等强度为易,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子宫痉挛性收缩或病理性缩复环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安慰产妇,使其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迅速作相应处理。
&&&&&&& 2.2.2胎儿监护:包括:①胎心率:第一产程应每15~30 min听取并记录胎心音一次,每次听30~60s,在宫缩间歇期听取,注意其强弱、频率和节律。胎心大于160/min,或小于120/min,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窘迫现象,立即查找原因处理,并根据调整滴速。第二产程在每次宫缩后听取胎心率一次。②羊水 :胎膜破裂时羊水流出易发生脐带脱垂等并发症,故破膜后应立即听取胎心音,并观察羊水性质、量、颜色或是否混有胎粪,发现羊水粪染,表明胎儿宫内缺氧,应立即给予吸氧,嘱孕妇左侧卧位同时根据胎心率、胎心波形等进行综合判断,短时间内不能从阴道分娩或阴道助产分娩者,应停止引产和催产,报告医生,及早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 2.2.3产程观察及护理;子宫颈口的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是决定能否从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指标,而子宫收缩是产程进展的主要产力[3]。&
我们根据子宫收缩的强、弱,每30~120 min进行指肛检查一次,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当发现宫缩规律而产程停滞时,则需查找原因,给予恰当的处理,经检查发现有宫颈水肿者,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阿托品1mg行宫颈封闭,并给予安定注射液10mg缓慢静脉注射,静注安定时应取平卧位,预防跌倒,以免发生意外,经检查发现头盆不称者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 2.2.4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相关推荐
[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352034" data-title="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缩宫素用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