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红细胞高计数偏少是什么原因

请问:红细胞计数偏低是什么意思?_百度宝宝知道请问一下,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异样(偏高、偏低)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例如有_体检 - QQ志乐园
您的当前位置: &
请问一下,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异样(偏高、偏低)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例如有什么病例等等。非常感谢~~
来源: |人气:832 ℃|时间: 18:54:04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请问一下,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异样(偏高、偏低)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例如有什么病例等等。非常感谢~~"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请问一下,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异样(偏高、偏低)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例如有什么病例等等。非常感谢~~"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血常规检测的意义 
在急诊值班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急症患者,高热,痛苦的面容,坐在采血的窗口前一面伸出手准备做血常规的采血化验,另一方面又在咕哝着抱怨:“直接开点药得了,验什么血啊?”那么,血常规的检验有什么意义呢? 血常规检测现在又称作血液学分析,是指通过对微量血液的检测,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统的各项参数的质和量进行分析。 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白细胞( WBC )计数:正常人的参考值范围是 3.5~10.0× 。白细胞计数低于2.5× 时不正常,健康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 总数的 45%~70%。感染是白细胞增多主要原因,尤其是急性感染。 中性粒细胞增高往往与白细胞总数增高同时出现,多见于各种化脓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大手术后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亦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一些传染病如伤寒、麻疹、结核、流感等,也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健康人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20%%~45%,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百日咳、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淋巴细胞可相对增高。反之可相对减少。 单核细胞 3.5%~8%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某些结核病、疟疾等。减少一般无意义。红细胞 (RBC) 计数:健康人的红细胞总数的参考范围在 3.8~5.8× ,男性的红细胞总数高于同龄的女性的红细胞总数。 红细胞计数作为单一参数 , 诊断价值较小。体内红细胞量的评价,如鉴别红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增多症或正常红细胞量,必须与血细胞比容相结合。血红蛋白浓度( HBG )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 115~170g/L ,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要高于同年龄的女性,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用于诊断贫血及观察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分类基于 MCV 、 MCH 、 MCHC 、 RDW 。红细胞压积(HCT):健康人的参考范围在 0.35~0.49l/L , HCT 是诊断贫血的指标。若 HCT 降低,红细胞数量正常,而血浆量增加,为假性贫血; HCT 增加可因红细胞量绝对增加所致,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红细胞增多或血浆量减少细胞外液丢失。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 80 ~ 100fl ,测量 MCV 可将红细胞按平均体积分成正细胞、小细胞和大细胞。 MCV 反映了红细胞的水合作用,即血浆渗透压和红细胞数量之比。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 27~34pg 。 MCH 常用于贫血分类。在大多数贫血中, MCH 与 MCV 相关。通常,小细胞贫血与低色素相关,正细胞与正色素相关。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 320~360g/L , MCHC 反映红细胞量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常以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大小进行比较。 MCHC 降低,多见于铁、铜和维生素 B12 缺乏导致的贫血; MCHC 增高,见于高滴度冷凝集素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 0~15% , RDW 用于评估病人红细胞是均一还是非均一。 血小板( PLT )计数:健康人参考范围是 100~300× , 血循环中血小板来自于骨髓,寿命为 7~10d ,然后被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清除。正常人约 1/3 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其余出现在血循环中。为了血小板能达到止血的功能, 它们不仅必须具备完整功能,而且数量也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如血小板减少症者,血小板 &10× 常伴出血危险;血小板增多症者,血小板 &1000 ×
常有血栓形成危险。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的参考范围在 15.5~18.1%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参考范围在 7~10.5fl ,大血小板比率参考范围在 16.9~46.7% , MPV 和 PDW 联合应用可鉴别血小板产生减少和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原因。 因此,通过血常规的检验,可以提示给医生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甚至可以初步诊断一些疾病,为医生给患者开具正确的治疗放案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不可小看这小小的血常规18项啊! 
 
比如白细胞增高 那说明你身体有感染(炎症)
||||点击排行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徐瑞荣大夫本人发表
红细胞计数偏低,红细胞积压偏低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医生我看我的两个指标只是略低于参考值,其他血常规都正常,我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做复查吗?
所就诊医院科室:
煤炭总医院 体检中心
你好,就你检查的情况一般问题不大,随时复查
徐瑞荣大夫通知出停诊:因出差停和(周二)上午东院区特需门诊,停(周三全天)和(周四上午)两天的门诊,其余门诊如常。名医特需门诊:自10月24日起特增加每周二上午于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扁鹊楼三楼名医堂出诊,诊费200元,每次门诊限十余名患者,适合病情疑难、危重、难诊断、需详细分析的患者。就诊时请携带全部病历资料,方便详细诊疗。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山东省中医院”预约,或登录山东省中医院官方网站、拨打电话(26、预约。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低热脱发大片淤青虚汗头晕气短无力脊椎疼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进一步诊断病情 以及治疗方案
病情描述:无力 气短 有的时候喘不上气会引起左耳听不清 虚汗 身上突然出现很多大片淤青 脱发 频繁出现低烧 体温在37度5左右 脊椎疼痛
疾病名称:脾脏巨大压迫左肾,无其他不适&&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在怎么治疗,是否需要现在手术
病情描述:脾脏巨大是由什么引起的,目前检查结果可以确定什么病,是否有慢粒性白血病的可能性,请求医生回复,非常感谢
疾病名称:血小板减&&
希望得到的帮助:要门诊,怎么挂号
病情描述:你好,医生。没有病史,今年22月25号体检查出血小板减少,25。各个医院查20-30之间,强的松也吃了一个月多效果不好住院14天也挂水。5月份西药停了血小板降低16.然后5678吃中药现在血小板在25-30...
疾病名称:血常规报告&&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帮忙看血常规报告
病情描述:血常规报告在正常值之外的挺好多的,血小板计数375
疾病名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希望得到的帮助:做骨髓刺穿需要住院吗,大概住几天
病情描述:头晕乏力,说是贫血但输了一周液了其他血液指标都上去了就白细胞和血小板没上去
疾病名称:白细胞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白细胞低是什么原因
病情描述:之前还喝过血复生胶囊一次3粒一日三次,利可君片一次2片一日了次,贞芪扶正颗粒一次1袋一日2次
疾病名称:嗜碱细胞1.2,嗜碱细胞计数0.10&&
希望得到的帮助:嗜碱细胞偏高是什么病?
病情描述:这个验血报告能看出我可能有什么病吗?嗜碱细胞偏高,是不是有可能是癌?
疾病名称:血小板减&&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
病情描述:突发性的不知道,没有证状,有隐血1+尿蛋白150
疾病名称:血液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主任诊断
病情描述:主任好,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吐口水时有血,去医院检查牙医说是牙龈肿,血常规检查,医生说是牙银发炎,图一,二项,问题不大,报告上其他指标有高有低,医生说他不懂,麻烦血液科专家给看下报告...
疾病名称:白细胞减少&&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报告单有问题吗?需要再检查吗?需要住院
病情描述:检查前几天输尿管结合痛,打掉水2天,最近在吃中药排石,中耳炎又发作,滴的药水,本人精神很好,吃饭正常白细胞减少有四年多时间
疾病名称: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胆切除&&
希望得到的帮助:去咨询过,建议住院检查
病情描述:日手术后回来血小板高,最高1156.正常值(100-300),现在560.白细胞也高,现在总是降不到正常
疾病名称: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胆切除&&
希望得到的帮助:医生建议再查
病情描述:日手术后回来血小板高,最高1156.正常值(100-300),现在560.白细胞也高,现在总是降不到正常
疾病名称:白细胞低加贫血&&
希望得到的帮助:病情是否有大问题
病情描述:身体没有什么不适,近期没有感冒发烧症状,就是血常规结婚白细胞低并且伴随着轻度贫血,
疾病名称:贲门癌术后复查&&
希望得到的帮助:什么原因引起的红细胞,肌酐偏低?
病情描述:为什么红细胞淋巴细胞偏低?肌酐也偏低?应该怎么治疗?
疾病名称:慢性白细胞减少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主任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白细胞减少已有好几年了由于没有症状就没有治疗自2013年起至今出现了各种并发症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感冒不断经久不愈呼吸道反复感染低烧(拍ct片肺炎肺结节肺大泡肺气肿支气管增粗)由于胃疼已有...
疾病名称:血小板偏低&&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控制病情希望医生给个好建议
病情描述:血小板不断下降是什么引起的,吃什么能快速补充
疾病名称:血象高头晕&&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种血象严重吗?需要怎么做?有可能是什么病?
病情描述:多年头晕,曾经检查说颈椎不好引起的,日去神经内科检查,其他都没问题,血象高,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都高
疾病名称:肺部感染&&
希望得到的帮助:麻烦帮看看报告是否白血病?
病情描述:等报告十来天在家休息,偶尔出现头昏乏力!腿酸麻。
疾病名称:白血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帮我看看是什么原因,会是白血病吗
病情描述:最近有过两次牙齿出血,无缘无故,以前白细胞最高16万,最近一次9.5万,血红蛋白下降了
疾病名称:身上出现淤青&&
希望得到的帮助:淤青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病情描述:医生,你好。我身上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淤青,在大腿、屁股或者膝盖周围。没有碰撞之类的外伤,不痛,经常都没发觉。之前发现过几次,后面好像自己好了,我也没在意。
我三年前产检的时候有检查出轻...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徐瑞荣大夫的信息
擅长治疗血液和肿瘤科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
徐瑞荣,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血液病及...
中医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疆自治区中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血常规异常是什么原因!?
我的血常规结果:白细胞3.5偏少; 淋巴细胞百分比61.2%过高;中间细胞百分比9.1%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9.7%。血小板分布宽度14.7%偏低。这些问题说明什么,得什么病了吗!?急!!!!
09-03-18 &
做了血常规检查,上面的内容都看不懂,医生瞄了一眼啥也没说,唉!只能自己网上搜点资料了!1.问: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答: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一般了解和对疾病的初步判断和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常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一次测定可以得到多达十几项参数,所测定的项目除上述四个参数外还包括血小板和血小板参数、红细胞各项指数、白细胞分类结果等许多参数,甚至还有三个细胞分布直方图。所以血常规的概念可以扩大为含有多项红细胞参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多达十余项指标的一组实验内容,较为常见的是含有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化验结果。血常规具体各项目的名称、参考值、临床意义参考书中各项目的详细介绍。2.问:什么是血象?答:这是一个习惯的称呼,某些临床医生和病人习惯将血常规检查称为“血象”,在某些书中甚至专业书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医生说:“先去查个血象”,实际上这时候要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这个血象检查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就是人们所说的血色素)和白细胞分类等一些最常见的检验项目。3.问:为什么要常做血常规检验?答:在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首先做个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另外,一些已经明确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也需要经常做血常规检查,这时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化疗、放疗及血液病等特殊病人中,血常规检查是个非常重要的和经常需要检测的观察指标。4.问:仪器化验和打印的血常规检验内容又多又复杂,如何看懂?答:现在在一般大中型医院做血常规检验,多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拿到的是列有十几项参数的化验结果。因为医院采用的仪器不同,打印结果的编排顺序也不一样。表1、2、3列出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细胞各项参数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仪器不同,某些缩写也不同,仅供参考)、参考值、测定单位。表1 多参数血常规项目、缩写、参考值和单位简表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单位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 女3.5~5.0 新生儿6.0~7.0 1012/L或106/μl血红蛋白(血色素) HGB或Hb 男:120~170 女:110~160 新生儿:170~200 g/l或克/L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1 pg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红细胞压积 HCT 男:40~50 女:37~48 %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11~15 %白细胞计数 WBC 4.0~10.0 109/L或103/ml中性粒细胞 NEU;NE;GR; 50~70 %杆状核粒细胞 1~4 %嗜酸粒细胞 EOS 2~6 %嗜碱粒细胞 BAS 0~1 %淋巴细胞 LYM;LY 20-40 %单核细胞 MON;MO 3-8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 109/L或103/ml平均血小扳体积 MPV 6.0-11.5 f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20% %血小板压积 PCT 0.115-0.285 %表2 多参数血液细胞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打印样式(日本光电MEK6108K型) 日期和时间 17/AUG/98 16:12 标本编号 NO.0113 白细胞 WBC 7.7x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 LY% 23.3%中间细胞百分比 MO% 8.3%粒细胞百分比 GR% 68.4%淋巴细胞绝对值 LY 1.8x109/L中间细胞绝对值 MO 0.6x109/L粒细胞绝对值 GR 5.3x109/L红细胞 RBC 3.06L×1012/L血红蛋白 Hgb 92Lg/L红细胞压积 HCT 27.2L%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9fl平均红细血红蛋白量 MCH 30.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38g/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13.5%CV血小板 PLT 174x103/mL血小板压积 PCT 0.11%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8f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18.9%表3 多参数血液细胞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打印样式(日本东亚 SYSMEX F-820型) 编号和日期 NO.10 25/8/98时间 10:00白细胞 WBC 7.0x109/L红细胞 RBC 4.48x1012/L血红蛋白 HGB 133g/L红细胞压积 HCT 0.397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8.6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29.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35g/L血小板 PLT 103x109/L小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百分比 W-SCR 0.285大细胞(粒细胞为主)百分比 W-LCR 0.715小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绝对值 W-SCC 2.0x109/L大细胞(粒细胞为主)绝对值 W-LCC 5.0x109/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CV 0.121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12.2fl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11.4fl5.问: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红细胞测定有何意义?答:红细胞是人体中最多的一类细胞,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进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每天有许多细胞因衰老而死亡,另有许多新生的红细胞取代衰老的,使红细胞数量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持身体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此时需做红细胞计数以得到红细胞的确切数量。红细胞英文缩写为RBC。正常人红细胞因性别和年龄差异有所不同:男性:(4.0~5.5)x1012/L 女性:(3.5~5.0)x1012/L 新生儿:(6.0~7.0)x1012/L(1)红细胞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而使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多,超过参考值上限或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失常。常见于以下情况:严重呕吐和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致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加。(2)红细胞绝对增加此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居住在高原地区;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呈病理性增加;血液系统疾病之一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属红细胞数量病理性绝对增加。  红细胞数量减少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大量失血三种主要原因。  (3)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4)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   (5)各种急性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6.问:血红蛋白是用于评价人是否贫血的主要指标吗?答: 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系统的载体,它具有易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的特性,可将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后呼出体外。血液的颜色是红色的,这也与血红蛋白有关。  血红蛋白确是用于评价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医生常说的贫血和不贫血也多以血红蛋白测定值为主要依据。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具有基本相同临床应用价值,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还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如每升血液中有1.00×1012个红细胞,相当于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为30克(30g/L)。可以通过这个比例关系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量是否平行。如有较大的差异则说明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和形态有所改变,或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的量有所改变,此时应该注意MCV、MCH、MCHC等几个红细胞参数,他们也是分析判断贫血的几个重要指标。7.问:“你有几克血”是怎么回事儿,血红蛋白的参考值是多少?答:临床工作中经常听到有病人说“医生,我的血色素有几克?”;“我有几克血?”这样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所涉及的只是一个常用的测定项目:血红蛋白。血色素即是血红蛋白,是非标准的称呼,或者叫“俗称”,英文缩写可写为HGB或Hb。血红蛋白可以用“克”这一单位来计量,是表示单位体积血液中携带的血红蛋白量。惯用测量单位是每百毫升(分升)血液中含有多少克血红蛋白,而现在多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以每升(一千毫升)血液中有血红蛋白多少克为准。例如以前人们说“我的血色素是15克(15g/dl)”,而现在应该说“我的血红蛋白是150克(150g/1)”。血红蛋白参考值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异,国内较为公认的参考值如下:男性:120~160g/L,最高不应超过175g/L。女性:110~150g/L,最高不应超过165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的血红蛋白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而接近于成年人,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血红蛋白比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偏高,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增高。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使用价值近似,血红蛋白的升高和降低可参考红细胞升高与降低的临床意义。8.问:什么是血色素,观察人的皮肤和眼皮能判断贫血吗?答:血色素是习惯称呼,现在统称为血红蛋白,是评价病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丢失和减少,使得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时即为贫血。长期贫血的病人除了有具体的临床表现外,还可能在外表上有不同的表现。如皮肤颜色和巩膜(俗称白眼球)与血色素高低有一定关系,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和人士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人的巩膜,眼皮、面颊、指端、嘴唇等部位初步判断是否贫血及贫血的程度,如发现上述部位呈现苍白色,没有健康的血色或粉红色,即疑及贫血问题,但最终的和准确的血红蛋白结果还必须由实验室测定后得到。9.问:表示贫血的红细胞参数有哪几项? 如何用它们判断贫血类型?答:医生用于判断贫血的主要指标是血红蛋白浓度,除了血红蛋白外还可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还应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传统上贫血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单纯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们的分类方法是按照MCV、MCH、MCHC的不同而设定的,详见表4。表4 贫血的MCV、MCH、MCHC分类法贫血类型 MCH(pg) MCV(fl) MCHC(g/L)(参考值) 27~31 80~98 320~360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32~50 &正常,100~160 正常,320~360正细胞性贫血 正常,27~31 正常,80~98 正常,320~360单纯细胞性贫血 &正常,21~24 &正常,70~80 正常,320~360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12~29 &正常,50~80 &正常,240~300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因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或婴儿期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单纯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贫血。10.问:RDW是什么参数,它与贫血的分类有何关系?答: RDW是一个新的红细胞参数,它的全称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它的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较低,在参考值范围以内。如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参考值为:11%~14.5%。RDW作为一种新的红细胞测量参数。它只能出现在用自动化细胞计数仪测定的结果中。它同样可以作为贫血分类的指标之一,一般可以通过RDW和MCV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具体贫血分类指标和常见疾病如下:  (1)MCV降低,RDW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慢性疾病、轻型地中海贫血、儿童。  (2)MCV降低,RDW升高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β-型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血红蛋白S病。  (3)MCV正常,RDW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正常人属于此种情况。其他异常表现可有慢性疾病、慢性肝病、脾切除术后、急性出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等情况。  (4)MCV正常,RDW升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如早期或混合性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异常的贫血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发育不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5)MCV升高,RDW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冷凝集素升高等。  (6)MCV升高,RDW升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部分镰刀状细胞性贫血。11.问:什么是红细胞压积,测定红细胞压积有何意义?答:血液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可以把血液分为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如果将血液放在一个特殊的试管中(温氏管)按规定的时间和速度进行离心,最终使得红细胞完全压实在试管的底端,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密切,尽可能排除所有血浆,此时血浆会全部被挤出到血细胞的上面,这时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红细胞压积,即压实的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数(或百分比),也叫红细胞比积或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压积还可用毛细管法和血细胞计数仪法测定。红细胞压积通常缩写为HCT或Ht,测定单位现在多用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占有多少升来表达(L/L)。参考值: 男:0.40~0.50L/L(40%~50%) 女:0.37~0.45L/L(37%~45%)  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红细胞压积降低于各种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12.问:血液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答: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没有了血液,人的生命将不会存在。血液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简单地说,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人们所说的血球)两大部分组成,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  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的。  血浆中含有91%~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  如果血液不经过抗凝处理,让其自然凝固,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有形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血清中不含有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成分。13.问:血液是如何循环的,人有多少血液?答:血液是一种黏稠的红色液体,它流经人体的各个部分,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到小血管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回到心脏,经过心脏将血液送入肺内,静脉血在肺脏的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重新带足氧气变为鲜红的动脉血,再回流到心脏中,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一个成人大约有相当于体重的8%的血液在全身各个部位循环,也就是说如果体重为60公斤的人约有4.8公斤的血液。血液的比重约为1.060,因此4.8公斤重的血液约有4.5升。14.问:化验中要求的全血、血浆和血清有何区别?答: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为全血;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他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是未经抗凝处理过的血液凝固后得到的。  抽血做化验中常遇到某些化验要求用血清测定、用全血测定、用血浆测定,即是指血液标本的三种主要处理方式和要求。  血清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全血则多用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血液的抗凝处理需要抗凝剂,选用什么抗凝剂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选择。15.问:血液应该是鲜红的,为什么有时抽出的血是暗红的或黑红色的呢?答: 前面说过血液有动脉血和静脉血之分。人体动脉多处于身体的较深部位,因此不易看到,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因含有较多的氧份而呈鲜红色,因此在动脉末梢部位如耳垂或指尖部取血或皮肤外伤后流出的血常显红色或鲜红色,此外略有贫血的患者血液也多显鲜红色。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浅部位,如在肘部、手背、大腿和脚面极易看到,并且呈青紫色,静脉中流淌的血液为静脉血,静脉血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而显得颜色暗淡。做血液化验时多从肘部静脉抽血,因此你看到的抽出的血液常为暗红色或黑红色,此时也可表明你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较多。此外当血液浓缩时或患有肺心病的病人静脉血可呈黑紫色。  在指尖等末梢部位取血时也有可能见到血液的颜色较深,类似于静脉血,这是因为它们多来源于末梢静脉一端,或血红蛋白浓度较高,或血液浓缩等因素造成16.问:抽静脉血化验之前有哪些准备?答: 提到化验,病人就会联想到抽血和疼痛,心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小孩还可能会大哭大闹。抽血固然会疼,但程度很轻。紧张甚至恐惧主要是心理作用。为保证化验结果的稳定和准确,病人应给予积极的配合,保持放松状态。  抽血检查一般采静脉血,静脉血化验除特殊要求的项目以外,一般要求在上午抽血,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不要吃食物,保持空腹,可以喝少量的水,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的药物以外,尽量将其他药物移到抽血之后再服用,以免对某些实验结果有所干扰。如是住院病人,应在比较平稳的状态下,由医生或护士为您抽血。抽血前应尽量清洁抽血部位的皮肤。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抽血量一般在2~20毫升,最多不会超过50毫升。经常听患者说“抽了这么多的血需要多少营养才能补回来呢?”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和紧张,因为这只占人体全部血量的0.5‰~3‰,不需要任何补充和特殊营养,人体完全可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  抽血后医生或护士会将血液分配在不同的试管内以适应不同的实验要求。17.问:采末梢血有何要求和准备?答: 末梢血主要有耳垂取血和指尖取血两个部位,婴儿可在脚后跟取血。耳垂取血痛感较轻,但取血量较少,特别是耳垂较小的人比较难于取血。指尖取血痛感较明显,但采血量较多,特别是对于血常规化验,可得到较为稳定的测定结果。  采血前应将皮肤清洗干净。在冬季寒冷的室外进到室内后不要立即取血,应使身体暖和以后,特别是应使采血的耳垂和手暖和起来。在采指血前不要用热水烫手,保持手指干燥,如指尖有伤口、甲沟炎、红肿或皮肤病应避开使用此手指。指尖采血一般用无名指,因无名指刺破后不会影响手的日常生活功能,当然也可用中指或食指,无特殊区别。采耳垂血时应将耳垂上的耳环等挂饰物取下,采血后不要立即挂上。  采血后应用消毒棉块或其他消毒止血物品压紧针刺破处,不要触及脏物,不要立即浸水洗手。18.问:末梢血可用于哪些化验?答: 末梢血因其取血方便,多用于一些简单易行,用血量少,测定快速的化验检查。较为常用的项目有血常规化验、血型、微量法或称快速血糖(使用血糖试纸条法)、微量法血沉(潘氏法血沉)、微量红细胞压积测定等。  由于现代化测定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原来需用静脉血或用血量较大的项目也有了快速的微量法;这些项目也可使用末梢血,如与肝功能有关的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澳抗)等测定;与肾功能有关的肌酐、尿素氮和尿酸;与血脂有关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某些酶类如激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胰淀粉酶、微量元素的测定等。许多新的可用微量末梢血进行快速检测的项目还在不断建立中。19.问:许多实验为何要求空腹抽血?答: 空腹抽血已成为许多项化验检查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原因:  (1)许多抽血化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均来源于正常人群空腹抽血的结果,经统计分析后得到的。  (2)进食后可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可发生改变,因而不能得到准确的化验值,如进食含脂肪高的食物后可使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数倍;食用高糖食物两小时内可使血糖迅速生高。在头天晚间进食后到第二天清晨,空腹时间达十小时以上,体内各种物质已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食物性因素对血液成分基本没有影响,此时抽血可得到相对稳定准确的结果。  (3)人体生物周期的变化,某些项目指标因采血时间不同,变化较大,如皮质醇分泌高峰在早晨,下午至晚间则逐渐下降,因此在同一时间测定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4)人在早间运动较少,而进食、劳动、运动、工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使一些化验指标波动,有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不利于与以前所做结果的比较。20.问:耳垂血、指血、静脉血、动脉血各有何用?答: 人体血液是通过心脏和动脉、静脉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进行循环的。人们在医院中进行抽血化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静脉血和末梢血。  静脉血一般采用肘静脉(俗称:胳膊血),用注射器穿刺抽血,抽血量根据化验项目不同及项目多少不同,抽血几毫升至几十毫升不等,一般常用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等生物化学及免疫学实验和绝大多数特殊实验。  耳垂血和指血统称为末梢血,常自耳垂部或指尖取血,采血量较少,多在0.1毫升左右,常用于血常规检查、血型、快速血糖等简单快速的实验,但现在有许多医疗单位血常规检验也用静脉血来做,可获得更准确稳定的结果。  动脉血因携带氧气,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通常用于做血液气体分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常规红细胞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