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的人的膀胱残余尿量正常值最大限度可以装多少毫升的尿

当前位置:
>>>某健康人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浓度为0.03克/100毫升,而尿液中的尿..
某健康人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浓度为0.03克/100毫升,而尿液中的尿素浓度为1.80克/100毫升,对尿素浓度的这种变化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D.膀胱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上饶
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此过程是在肾小管内完成的,而非肾小球、肾小囊和膀胱.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健康人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浓度为0.03克/100毫升,而尿液中的尿..”主要考查你对&&尿的形成和排出&&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尿的形成和排出
尿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尿道括约肌。平时尿道括约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态;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特别提醒:①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而且膀胱的储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旦有了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如果膀胱积尿太多,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其功能。 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比较:
排尿的意义:&& 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提醒:①一个人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他途径(如排汗)排出的水量,若其他因素不变,刚摄入的水量多时,尿量增加;若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增,如环境温度升高或制烈运动大量出汗时,套使尿量减少, ②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例如,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较高;饮水量少时,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浓度就会升高。当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少于500毫升时,体内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到体外,而积累在体内,伤害身体。因此,每天应喝足量的水。怎么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尿蛋白和尿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等。&&&&&& &一些疾病可以使尿色改变。例如出现尿深黄如浓茶样,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尿浑浊、尿少淋漓,多见于急性尿路感染、蜜月性膀胱炎;尿色红呈血样,提示可能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尿路或肾肿瘤和泌尿系外伤等。&&& &&&& 在一张尿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作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细胞(WBC++…+++)和上皮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有大量红细胞(RBC+…+++)。说明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如果尿糖试验是阳性,那敕很可能是糖尿病,因为正常人尿中只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验不出来。大量吃糖或滴注葡萄糖时,会有短暂的尿糖出现。糖尿病患者不但尿糖阳性,而且血糖明显增高。
血尿:&&& 尿液中混有血细胞时称为血尿。血尿多呈鲜红色、洗肉水样或茶水样,用显微镜检查尿液,可以观察到血细胞的存在。&&& 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器官发生病变或某些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尿。&&& 泌尿系统病变引起血尿:由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如精囊、子宫)的炎症、肿瘤等疾患波及尿道,使尿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以造成血尿。&&& 全身性疾病引起血尿:由于感染、血液病、心血管病等疾患,使有关部位的血管受损或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因血小板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可以造成血尿。&&&&如果发现血尿,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发生病变的部位,根据造成血尿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发现相似题
与“某健康人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浓度为0.03克/100毫升,而尿液中的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1132217691139130175011167540114635目录1 拼音bǎng guāng
膀胱(urinary bladder)
①名。系六腑之一。又名、水府、玉海、脬、。位于下腹部,是水液汇聚之所,有,之称。膀胱主要是贮藏水液,经过之后排出。《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者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论》:“,。”注:“洁净府,泻膀胱也。”
②名。位于近端的腹面。治大小便结等症。《厘正要术·取穴》:“小指端肾,三节膀胱。”
3 膀胱的结构
膀胱为锥体形囊状肌性器官,位于小腔的前部。成年人膀胱位于骨盆内,为一贮存的器官。膀胱较高,位于腹部,其颈部接近联合上缘;到20岁左右,由于耻骨扩张,的演变,伴同骨盆的倾斜及深阔,膀胱即逐渐降至骨盆内。空虚时膀胱呈锥体形,充满时变为卵圆形,顶部可高出耻骨上缘。成人膀胱容量为300~500ml尿液。膀胱底的内面有三角形区,称为,位于两口和内口三者连线之间。膀胱的下部,有尿道内口,膀胱三角的两后上角是输尿管开口的地方。
膀胱壁由三层组成,由内向外为粘膜层,肌层和。肌层由构成,称为逼尿肌,逼尿肌收缩,可使膀胱内压升高,压迫尿液由尿道排出。在膀胱与尿道交界处有较厚的环形肌,形成尿道内。在括约肌收缩能关闭尿道内口,防止尿液自膀胱漏出。
膀胱壁分为四层:即层、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
浆膜层为蜂窝组织,包围着膀胱后上两侧和顶部。
肌肉层:①逼尿肌:逼尿肌为膀胱壁层肌肉的总称,由平滑肌构成。分为三层,层为纵行肌,中层为环形肌。环状肌最厚,坚强有力。②膀胱三角区肌:三角区肌是膀胱壁层以外的,起自输尿管纵,向内、向下、向前扇状展开。向内伸展部分,和对侧肌彼此联合成为输尿管间嵴,向下向前伸展至后尿道部分,为贝氏(Bell)肌,另有一组左右肌纤维在三角区中心交叉成为三角区底肉。
粘膜层为极薄的一层移行,和输尿管及尿道粘膜彼此连贯。粘膜在三角区由于紧密地和下层肌肉连合,所以非常光滑,但在其他区域则具有显著的皱襞,在膀胱充盈时,皱襞即消失。粘膜层有腺组织,特别是在膀胱颈部及三角区。
粘膜下层只存在于三角区以外的区域,具有丰富,有弹性的疏松组织,它将粘膜和肌肉层彼此紧连着。
4 膀胱的固定
膀胱主要固定部分为底部、两侧和前面。
膀胱底部固定在和尿道上,而前列腺和尿道则与尿道膈相连;前面有耻骨前列腺固定于前列腺和耻骨后面;侧面由提肛肌所组成之侧韧带固定于边缘。
此外,三个假韧带是脐尿管的残余,为一束带状,在时期,它将膀胱和腹壁,在脐孔处连接在一起。膀胱排空,降至耻骨联合时,起一定牵拉。
脐尿管近端为管状组织,远端为结构,并分为三个韧带,中韧带和脐相连,两个侧韧带则与其残支相连。脐尿管为外游离膀胱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障碍组织。
腹膜在盆腔两侧的反折边缘也称为假韧带,对固定膀胱所起的作用不大。
膀胱后,两侧膀胱上动脉蒂为一坚强的纤维组织,有助于固定膀胱底部和两侧。
腹膜自腹壁前面和侧面反折,遮着膀胱前面和两侧壁,后面在男性则向反折,成为直肠膀胱间隙,在女性则向反折,成为子宫直肠窝。腹膜和膀胱顶部有一小块紧密粘着,其余部分较易剥离。膀胱空虚时,腹膜下降到耻骨联合处,充盈时随着膀胱上升,使大部分膀胱位于腹膜以外。
5 膀胱毗邻
膀胱空虚时呈锥体状,位于盆腔前部,可分尖、体、底、颈四部,但各部明显界限。充盈时呈球形,可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此时腹膜返折处亦随之上移,膀胱前外侧壁则直接邻贴腹前壁。临床上常利用这种关系,在耻骨联合上缘之上进行膀胱穿刺或做手术切口,可不伤及腹膜。的膀胱位置较高,位于腹 腔内,到六岁左右才逐渐降至盆腔。空虚的膀脱前方与耻骨联合相邻,其间为耻骨后隙;膀胱的下外侧面与肛提肌、闭孔内肌及其筋膜相邻,其间充满疏松等,称之为膀胱旁组织,内有输尿管盆部穿行。 男性膀胱底上部借百肠膀胱陷凹与直肠相邻,在腹膜返折线以下的膀胱底与壶腹和精囊相邻;在女性与子宫及前壁相邻。膀胱上面与袢相邻,女性还与子宫相邻。膀胱的下部即膀胱颈,下接尿道,男性邻贴前列腺,女性与尿生殖膈相邻。膀胱虚时,完全位于小骨盆腔内,耻骨联合后方,充盈时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水平以上。膀胱底的后方,女性邻子宫颈和阴道上段,男性邻直肠、输精管壶腹和精囊。
耻骨后间隙
耻骨后间隙为膀胱前壁和耻骨后的一个间隙,其中充满了脂肪蜂窝组织和丛,手术后如果引流不畅,常易在这一间隙中引起。
狄农维利埃筋膜
狄农维利埃筋膜位于直肠和膀胱,精囊及前列腺之间,上起自腹膜,下则围绕着精囊和前列腺。它分为两叶,其间有一个间隙。前叶紧贴着前列腺,也就是前列腺囊的组成部分,后叶实际上是直肠膀胱膈,位于前列腺、精囊之后。做膀胱全切术,精囊及前列腺时,如错误地进入直肠和膀胱间隙之后,也就是说进入了狄农维利埃筋膜后叶和直肠之间,就会损伤直肠,引起。
6 膀胱内部
膀胱内部分为三角区、三角后区、颈部、两侧壁及前壁。
三角区为膀胱内较重要的部分,大半膀胱内病变,均在这一区域。三角区的界限:两侧输尿管口至膀胱颈之连接线为三角区两侧缘,两输尿管口之间连接线(输尿管间嵴)为三角底线。自膀胱三角底线左右角朝上,朝外处条状隆起组织为粘膜下输尿管。膀胱三角之两侧缘为三角区和膀胱两侧壁之分界线,三角底线以外区域为三角后区,其他部分为膀胱前壁。做膀胱镜检查时必须熟悉这些解剖位置,方能明确病变部位。输尿管口一般为斜行裂隙状,也可能为卵圆形或圆形。若管口过度向中心倾斜,接近平线,则输尿管插管就困难,可使用端部弯曲的输尿管导管。
膀胱与其它结构之关系:膀胱最下面与耻骨联合、耻骨后脂肪、前膀胱静脉、及部分膀胱盆筋膜相连。膀胱两侧面和提肛肌,闭孔内肌、壁层盆筋膜、膀胱前列腺静脉丛等组织相连。
在男性,膀胱底部是和直肠间接相连的,中间有精囊,输精管和壶腹及直肠膀胱筋膜,输尿管靠近精囊所在处进入膀胱。在女性,膀胱后面是与子宫膀胱间隙相连,但和子宫体是隔开的。在这一个腹膜间隙下面,膀胱是与子宫颈、道壁直接相连的。在输尿管外侧,膀胱与前层阔韧带相连,子宫体和底位于膀胱之上。
内面观膀胱空虚时,其内粘膜面呈现许多皱襞,唯其底部有一三角形的平滑区,称膀脱三角,其两侧角为左、右输尿管口,下角为尿道内口。两输尿管口 之间有呈横向隆起的粘膜皱壁,称输尿管门襞,是寻找输尿管口的重要标志。膀胱三角是膀胱镜检时的重要标志,也是结石和等的好发部位。
7 膀胱的神经系统
膀胱的为所分布,其中来自第11、12胸节和第1、2腰节,经盆丛随血管分布至膀胱壁,使膀联平滑肌松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而储尿。为来 自第2~4骶节的盆内脏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是与排尿有关的主要神经。膀胱的传入纤维,也是通过盆内脏神经传入。
自主神经和体干神经皆参与膀胱和尿道的排尿功能。这两个,均包含着和。自主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前纤维,来自全部胸椎及第一、二、三髓段,它通过骶前神经即上腹下神经丛,在第五腰椎处分为左右两支腹下神经。这两支神经和腹下神经节后,进入膀胱。副交感神经,来自第二、三、四骶脊髓段,连合成为盆神经,供应膀胱及其颈部。体干神经来自第二、三、四骶脊髓段,以外阴神经为代表,其分支分别支配膀胱、前列腺、、及尿道外括约肌;在女性则支配膀胱、尿道、及阴道。
副交感神经为运动神经,起排尿作用。体干神经主要作用为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交感神经为,和逼尿神经的运动无关,不起排尿作用。
8 膀胱的血液供应
膀胱的主要供应来自骼内动脉前支之膀胱上下动脉。膀胱上动脉供应上侧壁,下动脉供应底部、前列腺及上1/3尿道。次要的为痔中、闭孔、及阴部内动脉等。在女性,除膀胱动脉以外,尚有阴道及子宫动脉供应膀胱。
膀胱静脉:膀胱静脉网状分布于膀胱壁层,其主干走向膀胱底部静脉丛,在男性与膀胱及前列腺之间的静脉丛相汇合。
膀胱上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脐动脉近侧部,向内下方走行,分布于膀胱上、中部。膀胱不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前干,沿盆侧壁行向内下,分布于膀胱下部、精囊、前列腺及输尿管盆部等。膀胱的静脉在膀胱下面形成膀胱静脉丛,最后汇集成与动脉同名的静脉,再汇入髂内静脉。
膀胱前部的注入髂内;膀胱后部及膀胱三角区的淋巴管,多注入髂外淋巴结,亦有少数注入髂内淋巴结、髂总淋巴结或骶淋巴结。
膀胱平滑肌、膀胱括约肌及尿道括约肌与排尿动作有关。
平滑肌不同于肌,横纹肌由体干神经支配,具有明显的运动神经纤维。平滑肌由双重神经支配,但未发现有真正的运动神经存在。平滑肌的收缩比较迟钝,但能持久,同时在神经切断以后,并不长期丧失它的紧张性。膀胱平滑肌的收缩是由尿液膨胀引起的。
紧张性和收缩性是膀胱逼尿肌本身赋有的特性。这种特性可能是由于在肌肉中的影响,也可能是血液中化学物质因素所造成。一般认为膀胱逼尿肌和膀胱颈部运动神经的作用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
正常排尿是一种受控制的神经性活动。当达到300~400毫升,膀胱内压升至60~70厘米水柱左右时,逼尿肌受到膨胀刺激,发生阵发性收缩。膨胀刺激的,对平滑肌加强以后,排尿感觉由副交感神经感觉纤维,反映到脊髓,再由薄神经束到,随后高级排尿中心,将运动冲动,由降皮质调节束,通过盆神经、副交感神经输出纤维,到达膀胱,使膀胱逼尿肌收缩。排尿开始中间有一个,当逼尿肌收缩时,所有膀胱各肌层,除基底圈外,均同时活动,但基底圈紧张性的收缩,仍能维持底盘扁平的形状。因此,膀胱颈仍然是关闭着的。在这一潜伏期间,内外纵肌层的收缩,对三角区肌的牵拉,使底盘开放,开始排尿。待膀胱近乎排空,仍有少量残余尿时,尿道旁横纹肌的收缩能打开底盘,使尿液排空。
此外,膀胱内容量与排尿感觉之间的关系还神因素和下尿路病变的影响。由于排尿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识的控制,在膀胱充盈不足时也能完成排尿动作,因此,在紧张时,通常有人表现为尿意频繁。正常人在每次排尿后,膀胱内并非完全空虚,一般还有少量尿液残留,称为残留尿。正常成人的残留尿量约10~15毫升。残留尿量的多少与膀胱功能有着密切关系。老年人残留尿量通常有所增加。残留尿量的增加是导致的常见原因之一。
10 膀胱病·中医
属六腑病候之一。膀胱是水液汇聚之所,有津液之府、州都之官之称。与肾相,有等功能。则有虚寒和等不同。临床多见蕴结、不足、气化失司所致诸病。突出症状是小便失常(如、、、溺时等)。《》所论即包括多种病证。《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其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涩、,偏肿痛,是为膀胱之气实也,则宜泻之;不足,则客之,胞滑、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之虚也,则宜补之。”卷七:“虚则生寒,寒则脬滑,,尿多白色,胫酸,两胁胀满,则是之候也。”又云:“实则生热,热则膀胱急,口舌燥,痛,小便不通,尿黄赤色,举体沉重,四肢气满,,偏痛者,则是之候也。”《素问·宣明篇》:“为癃,不约为遗溺。”不利多实,不约多虚(为膀胱气虚)。《源流犀烛·膀胱源流》:“膀胱病者,,小腹苦满、,,令人发狂。冷则上溢,而为多唾,小便,故。”根据不同的膀胱病证,分别选用宣化、利水、固脬、清热、等法。参见有关各条。
11 与膀胱有关的疾病
11.1 膀胱炎
是最常见的疾病,尤以女性多见。本病在大多数病例不是作为一个的疾病出现,而是的一部分或是泌尿系统其它疾病的继发感染。膀胱的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两者又可互相转化,得不到彻底治疗可迁延成慢性,慢性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变因素加重时,又可转化成急性发作。
11.2 膀胱癌
膀胱在泌尿道中是一个囊,贮存由产生的尿液。膀胱被衬特殊的过渡,当它受刺激时,外层的过渡细胞增生。这种过程增加了过渡细胞转化成的可能,然后繁殖发展成一个。恶性肿瘤开始是很小的,浅的肿块长在膀胱的内壁。癌扩散通过整个膀胱肌,浸润到周围的脂肪和组织,并且如果不治疗,最终将侵入血流和。现得越早,就越局限,治疗效果就越好。应感谢早期诊断手段的改进,此病的5年存活率从1960年的50%增加到1990年的70%,因为经常复发,故快速的发现意味着它可以在还很表浅时被遏止。患膀胱癌的平均年龄是68岁。男女性更易得病,并且高加索人比非洲、美洲人更易罹患。膀胱癌在美国约占癌的5%,每年约有5万病例。
11.3 膀胱结石
可分为和两种主要发生于男性。原发性多由所致,现在除了一些边远山区多发于婴幼儿外已不多见。继发性膀胱结石主要继发于症,随着寿命的延长此病也逐渐增多另外结石容易发生在有、、异物包括长期引流导管和等原发性膀胱结石多为单,呈卵圆形,继发性膀胱结石多为钙磷酸钙和的混合性,为多个较小结石。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膀胱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一 22:54:59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膀胱残余尿量正常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