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联浩特呼尔浩特老婆回去探亲结果得了风湿,那里可以...

内蒙古草原的民俗与旅游
&&&&&&&&&&&&&&&&
/ 内蒙古草原的民俗与旅游 
其首领为额翊臣。清廷为控制鄂尔多斯部,将整个部落分封为六个旗,额璘 臣破封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多罗郡王札萨克,其牧地在包括现霍洛在内的一 带地区。额璘臣是鄂尔多斯部的济农(盟长),是“八白室”当然的守护人、 供奉人和主祭人,他将“八白室”从王爱召迁到额璘臣牧地范围内的霍洛。 从此,“八白室”所在地被命名为伊金霍洛。  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对成陵心怀叵测。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为 了成陵的安全,由当时的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于 1939 年 6 月向国民党 政府提出了迁移成吉思汗陵寝的请求,经国民党政府同意,派出迁陵委员, 与蒙古族的代表共同将成吉思汗灵柩从霍洛移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迁移 路线是霍洛→榆林→延安→西安→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湟中县塔尔 寺。  1939 年 6 月 21 日,移陵队伍途经延安时,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人士万 余人,举行迎接成吉思汗灵柩大典。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谢觉哉、国 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代表滕代远、陕甘宁边区政府代表高自立及延安党政军民 各界发表《祭文》。《祭文》说:“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十八日,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谢觉哉,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代表滕代远,陕甘宁边 区政府代表高自立,率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 圣武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之灵曰: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 辙。嚣然反共,实则残良,汉蒙各族,皆眼中钉。乃有奸人,蠢然附敌,汉 有汉奸,蒙有蒙贼。驱除败类,整我阵容,抗战到底,大义是宏。顽固分子, 准投降派,摩擦愈凶,敌愈称快,巩固团结,唯一方针,有破坏者,群起而 攻。元朝太祖,世界英杰,今日郊迎,河山聚色。而今而后,两族一家,真 正团结,唯敌是挝(挝,打也)。平等自由,共同目的,道路虽艰,在乎努 力。艰苦奋斗,共产党人,煌煌纲领,救国救民,组武克绳,当仁不让,大 旱盼霓,国人之望,清凉岳岳,延水汤汤,此物此志,寄在酒浆,尚飨。”6月 22 日,各机关学校的代表,列队欢送成吉思汗灵柩赴甘肃省榆中县。以后的 10 年间,成吉思汗的灵柩一直被供奉在兴隆山东山大佛殿。  1949 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甘肃东部地区。统治甘肃的国民党马步 芳,从甘肃省败退时于 8 月 13 日将成吉思汗灵柩迁移到清海省湟中县塔尔 寺。建国初,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人民一致要求将成吉思汗灵柩迁回伊金霍洛故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了此要求。1954 年 3 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 民政府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塔尔寺。4 月 23 日,成吉思汗灵柩回到伊金霍洛故 地。 1955 年,人民政府拨出 110 万元,为成奇思汗建立了新的陵园。陵园 占地面积 4 万平方米,陵寝建筑面积 500 平方米。此后,人民政府于 1977 年拨款 113 万元;1981 年拨款 30 万元;1986 年拨款 200 万元;1987 年拨款100 万元,陆续修缮和扩建成陵。1982 年 3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成陵为第二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祭奠成吉思汗的传统仪式  英雄的蒙古民族,为纪念成吉思汗的功勋,于公元 1227 年(南宋理宗宝 庆三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四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进攻西夏,病死于 六盘山(今甘肃清水县)之后,人们坚持每年祭奠数十次的传统,一直延续  到现在。 每次祭祀成吉思汗的活动,都有固定的日期和规模。成吉思汗纪元日历的 5 月 21 日(农历三月二十一)为一年中祭祀活动中规模最大和最为隆重的 一次。早晨,当草场沐浴在金色阳光下时,专司成吉思汗陵寝祭祀的达尔扈 特人,把成吉思汗的“银棺”从“八白室”请出来,抬到那辆一年只使用一 次的高大、古老的枣木花轮车上,为“银棺”驾车拉套的也是一年只用一次 的一峰威武、英姿勃勃的双峰白驼。它们都是成吉思汗陵大祭的专用品,平 时是不会用它们做其他事情的。达尔扈特人驾着白驼枣木花轮车,将成吉思 汗的“银棺”运载到与“八白室”相距 2.5 公里的甘德尔敖包东草滩上。德 高望重的达尔扈特达玛勒(达尔扈特部中的官员),带领一些专司移灵的达 尔扈特人,把“银棺”安放在祭台上。祭台两侧,飘扬着 36 面龙凤大旗。四 周的草滩上、沙梁上、敖包上、树林里,到处都扎满了蒙古包,聚集着身穿 蒙古袍的牧民。在与祭台相距几公里以外的草滩边缘,是外来商民摆摊做买 卖的地方。  灵柩安置停当之后,达尔扈特达玛勒们按照顺序,排成一字序列,每人 都从怀中掏出打开某层“银棺”的钥匙,按着第一层、第二层??的顺序打 开“银棺”上的银锁。打开最后一层锁时,将灵柩的盖撬开仅有草叶那样宽 的一道缝隙。这时祭台四周的蒙古族牧民,有的望着那道缝隙一个接一个地 磕头,有的看一眼那道缝隙后,再也不敢将视线投向那里,只是低着头一个 劲地磕头、磕头??五名达尔扈特人牵着一匹膘满肉肥的黄骠大骒马,走到祭台前的草滩上,让那匹马面向祭台站好。年长的达玛勒虔敬地整整自己的衣服,双膝跪 倒向“银棺”磕了头,走上祭台,双手捧起供桌上的银杯,将那圣洁的醇酒 洒在供桌前的草地上,又拿起供桌上的酒瓶斟满银杯,双手捧杯走下祭台, 来到黄骠马跟前,将酒从马的脑门开始,沿着马颈上的长鬃、脊梁,一直浇 到马尾,之后把银杯送回到供桌上。当他从祭台再来到黄骠马跟前时,手里握着一把小巧玲珑、闪着寒光的银质尖锤。他双手平握锤柄站在黄骠马面前,用锤尖轻轻地朝马脑门上一击, 只见黄骠马四蹄一软,瘫倒在草地上。早就分列在两旁的四名年轻力壮的达 尔扈特人,从腰间的刀鞘里拔出蒙古刀,神速地剥完马皮,再打开马的胸腹。 那位年长的达玛勒从马的腹腔里提出肝脏,仔细分析肝脏表面上呈现出的纹 路,占卜当年年景丰歉和时势太平还是荒乱。四名年轻的达尔扈特人,把被 肢解了的黄骠马抬到甘德尔敖包东侧脚下的草滩上,放进早就安放好的、能盛 30 桶水的一口大锅里。锅里的水已经翻滚沸腾,马肉经过炖煮,就成为祭 奠成吉思汗的“马背子”了。  这时,两匹银白色的骏马,拴在了成吉思汗“银棺”祭台前的两侧的拴 马桩子上,这是成吉思汗当年乘骑的两匹骏马的“转生”神马。鄂尔多斯民 间传说:一匹 12 岁的从不生驹的白色骤马,在下着倾盆大雨的天气里,跑到 一座小山上开怀下胎,生下两匹银白色的小马驹。它们刚一落地,就跟着白 骤马奔驰撒欢儿。它们动作敏捷,矫健无比,体力超群,跑起来像雷神猛击 大鼓,把地震得直抖动。这声音被在小山那边打猎的成吉思汗听到了,他催 马驰到山顶,见到这情景惊讶道:“啊!这不平凡的马驹是上苍赐给我的!” 他下令让部下用九匹骤马的乳汁喂养它们,还给它们起名“扎格勒”(绣脖 鹰膀的骏马)。三年后,马驹都长成了举世无双的骏骑。成吉思汗骑着它们  捉住过青狼和羚羊,还骑着它们踏遍欧亚大陆,征服了数十个国家。于是, 它们成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并能够转生的永远不死的神马。  开始大祭的时辰到了。达尔扈特的昏真(司乐)们奏起了悲壮、深沉的 乐曲。脚蹬蒙古靴,身穿五龙袍,头戴红宝石顶子的盟长——全盘统领大祭 的济农,带领着由各旗工公组成的 6 位大达玛勒、18 位小达玛勒、8 位亚马 图,还有大师、太保、好尼锦、小亡乃、呼和、哈沙嘎、桃力、嘎拉其、达 柱马共 45 人的行祭队伍,从祭台前 27 步远的“布罗温德尔”(用枣木箱做 成的半人高的大木桶,是祭奠成吉思汗时盛奶酒的专用器具)一侧走过来, 在布罗温德尔后侧的红毡上停下,最前边的主祭济农(达尔扈特部落的最高 首领)面对“银棺”双膝跪下,先磕一头。这时,济农身后的行祭队伍和前 来祭陵的牧民们也都跪倒在地、跟随主祭向“银棺”行跪拜礼。  行祭队伍行过礼后,昏真们吹奏的乐曲换成了欢乐、明快的旋律,这是 给成吉思汗敬献供品时奏的曲子。主祭济农捧着表达各盟、旗蒙古人圣洁心 意的 81 条雪白的或天蓝的绢质哈达,放在祭台前两匹银白色马之间的第一张 高大结实的长条供桌上。接着,由达尔扈特的台锡(总管)在放哈达的供桌 上点燃 9 盏古老高大的银灯。之后,用那匹黄骠骤马做成的“马背子”被抬 到了供桌上,又在“马背子”前边敬献了 9 银碗飘荡着清冽香味的马奶酒。 再往后边的大供桌上,献有 81 只“羊背子”,每只“羊背子”上插了锃光闪 亮的 9 把蒙古刀。在放“羊背上”的供桌后,还有 3 大盆炒肉块和各种糕点、圣饼。  济农带领行祭队伍行过三跪九叩大礼后;达尔扈特的库呼克(司仪)开 始朗诵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名单:铁木真——成吉思汗;二世术赤、察含台、 窝阔台、托雷;三世蒙哥、忽必烈汗、旭烈兀??之后,库呼克开始朗诵祭奠成吉思汗的诗体祭文。念完颂同,主祭济农宣布前来祭奠成吉思汗的各蒙旗札萨克各系各支子孙名单。接着,以济农为 核心,各蒙旗致祭官员以 9 人为一伍,组成一个“敬酒队”,每人端一银碗 马奶酒,由达尔扈特库呼克高唱颂歌,引导敬酒队将马奶酒向祭台上的圣主 陵包敬献 9 次,才算行完敬酒礼。祭台正前方 27 步远的地方,放着半入高的布罗温德尔,里面灌满了用新奶酿造的马奶酒和鲜奶的混合物,上面漂浮着一层鲜艳夺目的“藏红花”的 花瓣。当敬酒礼进行完毕,拥挤在祭台四周的牧民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布罗 温德尔跟前,用“九盏杯”(把九只酒杯井在一起的祭器)在布罗温德尔里 舀满奶和酒,跑回与布罗温德尔相距 27 步远的“人马桩”(以人做马桩子), 将奶和酒朝天空洒去,这是向圣主成吉思汗致意。洒完奶和酒之后,从“人 马桩”面前绕一圈,又向布罗温德尔跑去??  夕阳西下时,拆除“人马桩”是=项极富风趣的活动。据说,在清代以 前,在成陵举行祭奠时,在陵前拴马的马桩是一根金马桩,后来金马桩被人 盗走。为了惩罚盗马桩的人,人们制定了两条规矩:一,盗金马桩的家族必 须姓金,以示耻辱;二,每逢成陵大祭,金姓家族必须派出主要成员到祭台 前做“人马桩”。“人马桩”要从阴历三月二十一的太阳初升,一直站到太 阳西沉。“人马桩”的脚腕以下部分要用细沙埋住,沙面上还要盖戳记。戳 记被破坏,就是“人马桩”违纪。“人马桩”在站立的一天中,各地来祭奠 的牧民都要给“人马桩”施舍,因此他们的脚跟前撒满了银元、铜币、纸钞。 到拆除“人马桩”时,他们要想法避开达尔扈特人,将脚边的钱币拿上一些,  快速跑到布罗温德尔以外的草场上去。如果在布罗温德尔以内的地方被达尔 扈特人捉住,那么他们拿的那些钱就不能归他们所有了。盛情的酒宴  有幸到鄂尔多斯作客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会受到热情、豪爽的鄂尔 多斯人的殷勤接待,让你领略到鄂尔多斯人以酒寄情、以歌结友的酒宴之美。 宾客临门,互致问候后,主人便敬请客人按年龄大小依次就座,然后给 客人敬献洁白的哈达、喷香的“鼻烟壶”和“德吉”,使人感到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 酒,是鄂尔多斯蒙古族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的献品,也是牧人常年必备之物。蒙古族家家户户都储酒,有的人家还把相当数量的酒装入密封的瓷 器里,埋在羊圈下,使其成为陈酒,用来款待各路宾客。  鄂尔多斯蒙古族人的敬酒礼仪是热烈而隆重的。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盅 子里,托举在哈达之上,给客人连敬三巡。第一巡是感谢上苍恩赐光明;第 二巡是感谢大地赋予福禄;第三巡是祝人间吉祥永存。客人应首先用右手中 指将酒蘸少许,向上、向下各弹一次,以示敬天敬地,然后方可饮用。这三 巡酒客人应当全部饮用,以表达对主人的感谢和诚意。当客人确实不善饮酒 时,也可将三巡酒各饮少许后再归还主人。如果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会被 认为见外或对主人瞧不起;更不能把敬酒洒在地上,那意味着对主人蔑视、 侮辱。鄂尔多斯蒙古族敬酒,常伴以悠扬动听的酒歌,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牧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酒歌,其内容有的是唱民族的历史, 感叹往昔的悲伤;有的是歌唱幸福美满的生活。酒歌词句生动、曲调优美。 歌乎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巧妙地选择歌词,通宵达旦地演唱。如:金杯中斟满了醇香的美酒, 高高地举过头顶啊, 敬献给父老长辈表深情。 赛拉尔白咚赛! 像那青山的泉水一样清澈, 似那草原的鲜花一样美丽, 吉利相遇的亲朋至友啊, 敬上这醇香如蜜的琼浆??  敬酒后,热情好客的主人会以本民族特有的最高待客礼俗——献上各具 风味的肉食品款待客人。其中常见的有“整羊背子”、“手扒羊肉”、”羊 肉串”、“涮羊肉”等。  “整羊背子”,蒙语称“秀斯”或“乌查”,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宴请尊 贵客人时的传统佳肴。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定天下,大享功臣, 设全羊名为乌查之宴。”“乌查之宴”的礼节很隆重,主人用四方形木制大 盘端来一只煮熟的全羊,摆放在众客当中的红漆方桌上。全羊四条腿盘着卧 在木盘里,羊头放在肉上朝着客人。此后,主人举起银碗,向客人敬献洁白 的鲜奶,表示以草原上最圣洁、吉祥的食品和蒙古族最高的礼节欢迎客人。 客人们依次接过鲜奶,用右手无名措蘸一点奶子,庄重地向天弹一次,向地  弹一次,最后尝一点,以示对天地神灵及主人的尊崇,紧接着主人用蒙古语 吟唱传统的敬献全羊祝词:尊敬的客人在上, 请允许我把肥嫩的整羊奉献; 它那宽阔的脊背, 就像广袤的宇宙; 它那肥大的四肢, 就像四大部州; 它那高昂的头颅, 就像森布尔山(须弥山)头; 它那挺拔的长骨, 就像山上的檀香树; 把那首席的全羊, 摆放在亲朋贵客正中; 把那醇香的美酒, 斟满闪光的杯中; 有禄有福的客人们, 清您将它享用。主人祝词唱完,主宾将木盘调转方向,使羊头面向主人。主人用精致的蒙古刀,在全羊四周割少许肉放人小杯中,向天泼洒,先敬上苍和大地,然 后极熟练地把全羊卸成 50 多块摆放好,再将羊头放上去。调转木盘,把刀柄 递到客人手里,恭恭敬敬地站立,两手举起,掌心向上,热情他说一声:“诸 位用膳”后,便倒着退出门外。主宾将羊头取下,把全羊荐骨部两侧各切下 三条肉,左右交换放下,饮后让大家用餐。传情送暖的鼻烟壶  敬“鼻烟壶”,是盛行在鄂尔多斯草原上蒙古民族中的一种古老的传统 礼节,它同汉族人的握手、西方人的拥抱一样,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礼俗。宾 客临门,主人家男女老少必先取出各自随身携带的鼻烟壶,由年长的开始, 依次递给客人。客人接过主人的鼻烟壶后,也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鼻烟壶递到 主人手里。宾主相互打斤对方的鼻烟壶盖,将里边的鼻烟取出少许,轻轻地 闻一闻,然后把鼻烟壶物归原主。经过交换鼻烟壶,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 人,双方也会感到亲切温暖,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  据史书记载:鼻烟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用各种皮料做成的精制的小袋 子,里面可装奶酪、美酒等食品,是一种在游牧生活和征战途中盛食品的用 具。后来,鼻烟壶逐渐演变为用陶瓷、玉石、金银等制作,内装物也由原来 的奶酪、美酒变成鼻烟。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它用香料、烟叶和名贵药材 混合磨成粉未,装入密封容器,经过一定时间陈化后开始使用。用时,以手 指沾上少许烟未送到鼻孔,轻轻吸入使人顿感清爽、舒适。清朝时期,朝廷 赐予鼻烟壶“富禄之玉桶”之美称,从那时起,鼻烟壶就成为蒙古族人见面 时相互祝贺的礼品。  按古老习俗,鼻烟壶有很多讲究。过去,鄂尔多斯蒙古族无论穷富,家 中都准备两种鼻烟壶:一种是专门为出门和待客时使用的,另一种是在家和  比较隆重的场合上使用的。前一种鼻烟壶大多小巧玲珑、精致美观、携带方 便。后一种鼻烟壶则体积较大、庄重大方。当客人莅临时,主人先用待客鼻 烟壶与客人交换致礼,然后再从大鼻烟壶里取出珍贵的鼻烟让客人享用。  至于使用鼻烟壶的具体方法,更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譬如,客、主双 方年龄相仿时,只是相互交换鼻烟壶后,嗅一嗅鼻烟,即将鼻烟壶归还对方。 如果客方是长者,则让长者先就座,年少的站立躬身,双手将鼻烟壶献上, 请长者嗅鼻烟;年少的接过长者的鼻烟壶时不嗅鼻烟,而是把鼻烟壶微微举 过头顶,然后双手恭敬地捧还长者,再接回自己的鼻烟壶,以示对长辈的尊 敬和聆受长者对自己的关照。同龄妇女之间敬鼻烟壶,一般不嗅鼻烟,只是 将对方的鼻烟壶接过后,慢慢躬身,轻轻地在自己的前额上碰一下,然后归 还原主。如果是特别敬重的长者来临,主人则将自己的鼻烟壶盖打开一半, 左手扶着,右手恭敬地递上去。  敬鼻烟壶不仅是尊重对方、广交朋友、表露心愿的好办法,也是消除疑 误、融洽感情、重归干好的表示。双方无论有何矛盾,只要互换一下鼻烟壶, 就说明不念前仇、和睦相处了。  鼻烟壶造形小巧玲珑、色彩缤纷、鲜艳瑰丽,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和玩 赏之物。鼻烟壶的结构一般由壶体、壶肩、壶颈、壶勺、壶盖组成。造型上 有圆的、扁的、方的,也有多面体的。在圆的里边又有扁圆、桃圆、蛋圆、 滚圆之分。鼻烟壶的质地有钢的、木头的、桦树皮的、骨头的、细瓷的、翡 翠的、玛瑙的、琥珀的、玉髓的、水晶的、青金石的,也有金银制成的。鼻 烟壶在外表装饰上精雕细刻、着意美化,其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珍 禽异兽、飞龙奔马等。鼻烟壶在色调上有的古香古色,有的绚丽夺目。无论 哪一种图案,线条准确细腻、布局适宜、栩栩如生,显示出鄂尔多斯蒙古族 艺人高超的绘画艺术和雕刻技艺。鼻烟壶通常装在鼻烟壶袋子里。鼻烟壶袋子用绸缎做成,上面用丝线刺绣花草、鱼虫、龙凤、蝴蝶等五色图案。鄂尔多斯蒙古族女子在鼻烟壶袋上 充分表现了高超的刺绣技艺,当姑娘有了恋人,就精心刺绣美丽的鼻烟壶袋 子赠送给恋人,以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和永不分离的心愿。所以,每个鼻烟壶 袋子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中,男人们通常将装有鼻烟壶的袋子(蒙古语称“达楞”)系在胸前左下方腰间的腰带上。已婚妇女因不系腰带,而将装鼻烟壶 的袋子用绸丝线系挂在蒙古袍右侧上方的纽扣上,这样看起来显得美观大方 又别具风趣。圣洁古老的“图勒么”  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有许多带有古老色彩的用具、其 中“图勒么”算是最典型的了。“图勒么”是牛皮或丰皮制成的口袋。”图 勒么”是蒙语,汉意为中空之袋,在一些古籍中把这种用具体力“浑脱”。《草木子》一书中所记:“北人杀牛,自背上开一个孔,逐旋取方内头骨肉, 外皮皆完。柔软用以盛乳酪酒湩,谓之浑脱。”  “图勒么”有大有小,无论大小都是用整张皮子制作而成。“图勒么” 的用途很广,小牛犊皮和羊皮制成的可以盛炒米、米面、乳酪等食品,既无 异味,又不会沾染灰尘等脏物;大牛皮制成的“图勒么”,能当从深井里拉  水时甩的水斗或牧户家用的盛水桶。由于“图勒么”质地柔软,不怕水浸, 盛物多,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所以既是游牧民族的随身之物,也是北方少 数民族地区古时最好的水上运输工具。《神机制敌大白经·济水具》中载:” 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紧缚其口,缚于胁下,可以渡也。”元代曾用 “图勒么”渡河或搭桥,在战斗中多次获胜。《元史、汪世显传》里说,汪 古部人汪世显,原侍金后降元,他曾率军在四川与宋军相遇,“夜以上游鼓 革舟袭破之,宋师大扰??”用牛皮、羊皮制成的“船”,一直到明清时期 仍然是鄂尔多斯地区及云南一带使用的水上工具。李心衡《金川琐记》中载: “甘肃邻近黄河之西一带多浑脱,盖取羊皮,去骨肉制成,轻浮水面。”清 余庆远《维西见闻记》里也说,云南西北部有用以渡江的革囊名馄饨。这里 所说的馄饨就是占书记载的浑脱之异译。  解放初期,每年秋天,鄂尔多斯的牧民用数只或数十只编为一筏的“图 勒么”船只,沿着黄河顺流而下,满载皮毛、药材、土特产品到达包头等地。 返回时将“图勒么”船放气折叠,用马骡驮口草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黄 河上使用的大型“图勒么”没有了,但在鄂尔多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图 勒么”仍然广为使用。牧民们将牛羊杀死后,去掉头蹄,整块地剥下其皮, 用米熟透,剪去长毛扎其脖口,留一腿部口即成。在庄重的场合上,牧民们 还特意使用“图勒么”盛装物品,用以表示友谊的纯洁和食物的丰富。甚至 在订婚时,男方要赠给女方一个牛皮“图勒么”作为爱情的信物。“图勒么” 与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紧密相连。风格独特的蒙古族家具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传统家具,风格独特、做工精细,堪称整个蒙古族艺 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色彩艳丽明快,工艺奇巧精湛,不但使人欣赏到 异族风情、草原特色,而且也能从中窥视蒙古民族风俗演变之一斑。鄂尔多斯蒙古族家庭的木制家具中,有碗厨、立柜、板箱、方桌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率高、占地少、使用方便,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而且 搬迁方便、不易损坏、利于组合、便于调整。鄂尔多斯蒙古族十分讲究家具 的木料,一般喜欢用榆、柏、檀木为原料。制作时喜欢仿古式样。据史书记 载:元顺帝妥观贴睦尔称蒙古族家具“尝如近幸建宅,自画屋样,又自削木, 构造宫殿,高尺余,雕梁槛槛,宛转皆具,付匠者按式为之,既成华屋。京 师称为鲁班天子。”能将广厦的模型制作得如此精巧,可见蒙古民族木工技 艺之高。  鄂尔多斯蒙古族喜欢在木制家具上运用浅雕、深雕、浮雕和圆雕的技法, 使家具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妇女们还将自己的梳妆匣镶嵌上用骨雕、贝雕组 成的各种精美的图案。民间有许多制作家具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杰作流传很 长很长的时间。假如你现在来到鄂尔多斯草原,仍不难发现许多前朝古物。 鄂尔多斯传统家具重视色彩和图案,构图多用均齐和平衡对称的手法。 如箱子、桌子、立柜之类家具的图案,一般是中间画一个主体图案、像龙、 虎、云钩、花草等,然后在四周画出与主体图案相配合和协调的其他图案, 构图新颖、格调高雅。也有的是将家具的四周画满蒙古民族所喜爱的图案, 空出中间而使整个画面显得清静、宽广。还有的是用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法绘制的,如桌面用直线,桌腿就用曲线陪衬。  现在,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中的民间鲁班很多。图克草原上有一位年轻 的能工巧匠名叫锁吉,他不但会制作各种精巧的蒙古式家具,而且能自画各 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的画大多为青蓝色所笼罩,象征着纯洁与兴旺。 人物、花鸟、动物等绘画,线条准确、格调明快,内容和技法都自成风格, 画面显得古朴典雅、浑厚有力,体现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绘画艺术技巧。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饮茶习俗  鄂尔多斯蒙古族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他们特别喜欢喝砖茶,视砖 茶为上品。宾客来临,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喷喷的砖茶,表示对客人 的真诚欢迎。主人不斟茶,则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貌的行为,并且会迅速传 遍每家每户。不给客人斟茶的牧户会声名狼藉,各路客人都会绕道而行,对 其不屑一顾。人们去亲友邻家作客或参加重大的喜庆活动,只要带去一块或 几块砖茶,会被认为是上等礼物,其价值不亚于奉献一只“全羊”,显得大 方、体面、庄重、丰厚,可以赢得主人的欢心和赞誉。  鄂尔多斯蒙古族喜好砖茶之习俗究竟源于何时,考证不洋。历史上,砖 茶得宠于蒙古族人民,进而代之为货币,在鄂尔多斯草原通行有数百年之久。 据记载:清明康熙年间,内地一些商人携带砖茶、米、面、布帛等杂物到蒙 古腹地做买卖,除用米、面、布帛直接交换皮毛外,其余均以砖茶定价。砖 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即每箱可装 24 块、27 块或 39 块 砖茶之别。“二四”茶每箱价值约 33 元(银元),每块重 5.5 斤,价值 1.3 元。“三九”茶则每块约价值六角左右,亦当作一元市通行。当内地商人深 入偏远地区时竟能用一块砖茶换一只羊,或用一块砖茶换一头牛。在草原上, 这种以砖茶代货币的现象,一直延续到解放前。新中国成立以后,砖茶才真 正恢复了它饮料的本来面目。茶叶被牧人称之为“仙草灵丹”。茶叶中含有单宁、氨基酸、精油、咖啡因和维生素 B、C、D 多种营养成份,除有强心、利尿、健脾、造血、造骨、 提神醒脑和强比血管壁等药用功能外,还有溶解脂肪、促进消化等作用。因 此,茶叶,尤其是砖茶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牧民说一日 无茶,饮食不香,夜不能寐;三月无茶,心虚目晕,怠情无神。传说,成吉 思汗时期,蒙古兵出征不必带很多的粮草,有了砖茶,便等于有了粮草。将 士饮茶,耐渴、耐饥、精神爽快。马食茶渣,胜过草料,日行百里,抖擞如 常。  鄂尔多斯蒙古族通常饮用的砖茶中,最受欢迎的是湖北产的带有“川” 字标尼的砖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摸索出一整套丰富的熬茶技艺。 牧民喝的茶一般有以下几种:  红茶,蒙语称“哈日茝”,用砖茶熬制而成(这里指的不是红、绿、花 茶中的红茶)。熬茶时,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炊具煮沸,然后把捣成粉状的 茶放入,再加入少许食盐即可饮用。红茶清香扑鼻,维生素不受破坏,有很 强的消化作用。  奶茶,蒙语为“乌斯台茝”,是在已经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牛或 羊鲜奶,使茶的红色变为乳白色。奶茶香味浓郁,可口绵甜,饮之增加食欲。 酥油菜,蒙语“希日陶斯台芮”.是在已经配制好的奶茶里,再放人适量的酥油、红糖。酥油茶在隆重的场合上较为多见。  面茶,蒙语“珠通茝”,熬制方法比较复杂:先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 熟,再把熬好的红茶澄清倒入,搅拌均匀后比奶茶略稠为宜。面茶既可当茶 又可当饭,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  这些种类繁多的茶根据季节和喜庆节日而熬制,细细品尝,独具风味, 是一种美的享受。  到鄂尔多斯蒙古族家中作客喝茶,应记住一些规矩。首先,在坐座位上, 以蒙古族风格的毡包为例:客人进入包内分别从左右两侧依次入席,庄重场 台则是男在右边,女在左边就座;贵客、长辈按主人的安排进入主要席位就 座。一般在客人中间摆放一张四方或长方形桌子,上面放酥油、奶酪、炒米、 白糖及各种饼等食品。主人用最讲究的描金细瓷龙碗斟上飘香的奶茶,放少 许炒米,双手恭敬地举起,从主席客人开始,依次给每人敬一碗。按鄂尔多 斯蒙古族的礼节,客人要用右手接碗,否则被认为不懂礼节。主人斟茶时, 客人若少要或不要茶,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明白了客人的用意。  在牧民家作客要大方、实在、无拘无束,这样主人会感到亲切,会更加 热情,认为是最真诚的贵客光临。反之,主人会认为客人大虚伪,不好交往。 在牧民家里喝茶,方法得当才能真正品尝出味道来。最好先将炒米按需 要放入碗里,再放少许奶酪,然后倒入奶茶,一边谈话一边慢慢地喝。待喝 完第二碗茶,在浸泡过的炒米上放一点酥油、白糖,再放一些干炒米,然后 拌匀、品尝,那滋味,香、甜、酥、脆一口嚼,会使人真正体会到草原牧民生活的甜蜜。绚丽多彩的民间舞蹈  鄂尔多斯那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那古朴典雅的民间舞蹈,像两股巨大 的艺术洪流,流淌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山水之间和牧家农户。俗话说,歌舞是 一家,歌舞不分家,有歌必有舞,有舞必伴歌。在鄂尔多斯这个“歌海”、 “舞乡”里,蕴藏着永不枯竭的民间艺术资源。鄂尔多斯民间舞蹈一般分两部分:一是古朴典雅的民间舞蹈,如《筷子舞》、《盅碗舞》、《鄂尔多斯婚礼》等;二是寓意深刻的古典宗教舞蹈——“查木”。这些民间艺术,以她那独特的地区风格和民族特色,像一朵奇 葩盛开在中华民族舞蹈艺术之园。《筷子舞》是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珍品。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的老前辈,鄂托克前旗的民间艺人那木吉拉旺楚克,在伴随日月星辰放牧的岁月里,仔 细地观察自然,深刻地理解生活,从中发现和汲取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东西。 鄂尔多斯旖旋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他,不时激起他心灵深处的美感。在情绪高 涨时,他拣些沙竹拿在手里,情不自禁地敲打着自己的手、肩、臂部,口里 哼唱着优美的家乡民歌,满怀激情地抒发着自己的内心感情,这就是《筷子 舞》的雏形。  后来,经过民间舞蹈家吉格登的加工整理,在原舞蹈的基础上,编创了 内容更加完整、丰富的《筷子舞》。 1955 年,吉格登带着他编创后的《筷 子舞》参加了内篆古自治区专业团体和业余文艺汇演大会,荣获一级金质奖。 在一片欢乐的鄂尔多斯民歌声中,只见激情奔放的吉格登,用系着红绸子的 筷子时而敲着肩部,时而敲着肢骨关节,忽而又急速旋转敲击着地面,动作  敏捷,表演娴熟,专业舞蹈工作者看后赞不绝口。 1964 年,吉格登又参加 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他表演的《筷子舞》受到了全国文艺工作者 的高度评价。从此,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珍品不胫而走,引起了舞蹈艺术工作 者们的重视与关注,一度成为各专业艺术团体的重点保留节目。  1983 年,乌审旗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巴德玛,博采众家之长,对《筷子 舞》又进行了再加工和创新。 1984 年她带着独舞《筷子舞》进京参加了全 国调演,以明快的节奏,轻盈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底,巴 德玛又带着这一艺术佳作随内蒙古自治区青联乌兰牧骑演出队出访日本,受 到了日本友人的好评。  《盅碗舞》产生于 100 多年前。生活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牧民,在牧业 丰收时节,往往宰羊杀牛以示庆贺。在庆贺酒宴上,当人们兴致达到高潮时, 自然地拿起手中的盅、碗,或把碗放在头顶上,伴着优美激越的歌声,合着 “叮?”作响的“酒盅”撞击声翩翩起舞。这一质朴而浓郁的民间舞蹈就这 样逐渐地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伊克昭盟艺术学校的蒙 古舞艺术指导乌苓花,在民间盅碗舞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和修改,编创出了 深受群众欢迎的独舞《盅碗舞》。多少年来,她带着这个舞蹈走遍了祖国的 大江南北,多次进京向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群众汇报演出,受到好评。1978 年,她还远渡重洋,为非洲的布隆迪、坦桑尼亚、塞舌尔等外国友人演出。 她那端庄、稳健、优美的表演,含蓄、内在、细腻的感情处理,给中外观众 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这一珍品同样成为民族舞蹈艺术的瑰宝之一。《鄂尔多斯婚礼》是一出风格典雅的民族舞剧。它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情礼俗、民间文学与民间风土人情相结合的艺术综合体,是来自民间 的一束艺术鲜花。这一舞蹈以独特的故事情节、浓郁的喜庆色彩和别具一格 的仪程规式,给人以纯朴的美的享受。1984 年,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在全国乌 兰牧骑演出队调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查木”是盛行于蒙古族喇嘛寺庙中的宗教舞蹈。在鄂尔多斯的准格尔召、伊金霍洛旗的石灰庙、乌审旗的乌审召寺院中,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 着这一宗教活动方式。“查木”同蒙古族民间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喇 嘛寺院中的艺术家们,把蒙古族的民间舞蹈语汇、动作,大量地吸收和融汇 于”查木”之中,使其具有极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牧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成为这一地区经院式的舞蹈。据说,“查木”舞的种类有几十种之多,喇嘛 教传入后,在西藏舞蹈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蒙藏结合的舞蹈 艺术。  此外,在鄂尔多斯地区还有《灯舞》、《鹿舞》等民间舞蹈,尚待进一 步发掘和创新,使之闪烁出更加灿烂的民族艺术之光。别具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神马在‘浩木黑’山上下驹, 并不是它最高兴的时刻, 只有小马驹退掉四蹄的乳毛, 在草原上奔弛才是最高兴的时刻。 鸿雁在‘忽洛素图’湖畔生蛋, 并不是它最高兴的时刻,只有小鸿雁长出丰满的羽毛, 在天上展翅飞翔才是最高兴的时刻。 人类生儿育女 并不是他最高兴的时刻, 只有搭起雪白的蒙古包,  男婚女嫁成家立业才是最高兴的时刻。” 这首动听的蒙古族婚礼歌,把人们带到了草原上古老而独特的婚礼习俗中,其中贯串着优美的舞蹈、祝词,飘散着美酒的芳香,洋溢着幸福、欢乐 的气氛。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蒙古族传统婚礼,别具特色,饶有风趣。 举行婚礼的那天清晨,新娘家里早已摆好了酒席。娶亲队伍簇拥着新郎,骑着骏马奔驰而来,先在新娘家的房院绕一圈,然后下马站在酒席桌前。新 娘家中走出一人,举杯敬酒后就唱起来。歌词的大意是:“这里本是一个很 吉祥很幸福的地方,连凤凰飞来也得叫几声,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不声不响地 来了?”娶亲队伍中的伴郎马上答歌:“你家的女婿带着美好的姻缘和情谊 来了,敬见家中父老应该是畅通无阻。”经过几个回合的对歌,娶亲的人被 迎进蒙古包或房舍里,唯独把新郎、伴郎用红纱挡在门外。伴郎用歌声恳求 放新郎进门,而把守门户的伴娘却要用歌声提出一个又一个难题,要新郎或 伴郎回答。等新郎进入蒙古包以后,伴娘们还要围住新郎唱道:“骑着骏马 越过草原,到我们这来有何贵干?要娶我们美丽的姑娘,你用什么表达自己 的心愿。”新郎手捧洁白的哈达答道:“年年等呵月月盼,盼到了今天的吉 日良辰;献上我珍贵的礼物,表达我一片心意的真诚??”待彼此对过多首 歌以后,新娘才在热烈的祝酒歌中,与父母及姐妹们恋恋不舍地告别。娶亲归途中也是很有情趣的。新郎头上扎着红缎子,身着红绸袍,系着一条金黄色的腰带,足蹬高统马靴,显得格外英俊。新娘则头戴珠光闪闪的 头饰,身穿绣花彩袍,分外婀娜多姿。按照习俗,男女双方要以抢先到家来 证明自己有较高的骑术。所以,在途中,送亲的人要设法耽误新郎的时间, 例如抢去伴郎的帽子,用马鞭子挑放到地上,让新郎下马去拣等等。反过来, 娶亲的人也想办法拖延新娘的时间,例如在离婆家不远的地方摆下酒席,款 待送亲队伍,而新郎却乘机换马抢先到家。这样,一路上你拖我延,你追我 赶,便演出了多种节目,笑语欢声洒满草原。进婆家之前,新娘要通过两堆旺火才能入室,以取其兴旺之意。操办婚礼的人向新郎的母亲发问:“您的儿媳妇蒙头盖脸,能不能见人露面。”婆 婆便一边回答说能,一边将儿媳妇的面纱揭去。这时,新人向父母行礼,长 者和亲戚向新娘送礼品,新人手执银壶酒具向宾客逐一敬酒,整个婚礼达到 高潮。人们拉起四胡、马头琴,弹起三弦,唱起一首首吉祥欢庆的歌。年轻 的姑娘、小伙子们则闻声起舞。如此饮酒歌舞,通宵达旦,尽欢而散。风行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制品  鄂尔多斯草原有驰名中外的毛纺织业,地处东胜市南郊的伊克昭盟纺织 工业公司,从绒毛收购、选洗、分梳、制条、梳纺、染色,到各类羊绒衫、 羊毛衫编织、整理,及呢绒、毛毯、半精纺面料、毛衬布、针刺地毯、服装 加工,产品共有八大类近百个品种,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毛纺专业化生产。其  中羊绒衫、无毛绒、毛衬布、羊绒大衣呢、羊绒坯布等五个品种远销欧、美、 日本市场,其产品在国内也畅销不衰。  伊克昭盟毛纺工业的发展,有一段传奇般的经历:1979 年初,内蒙双衫 办公室在盟绒毛厂和日本客商就引进编织整理设备商谈结束参观绒毛厂时, 日方代表随便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是拣了一块钱,又掉了一块钱。”这 句耐人琢磨的话立刻引起了中方代表的注意,当即询问原因。日方代表说: “你们的无毛绒不仅含杂成分高,而且下脚料中还有许多绒,那不是白扔钱 吗?如果用国外先进设备进行生产,不到 2.4 公斤原绒即可生产 1 公斤无毛 绒。”中方代表经过研究,认为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应该尽快实施。 经过多次谈判,1979 年 5 月 25 日,伊克昭盟绒毛厂与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签 订了以补偿贸易形式进行盟绒毛厂的改扩建项目的引进,双方共投资 3355 万元人民币。 1981 年国庆节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一年内,在原绒年投 入量 1200 吨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无毛绒 500 吨,比原来增加了 200 吨, 实现利税 3460 万元,收回了全部投资。伊克昭盟纺织工业公司这枝楚楚动人 的红杏终于出墙了。她的秀枝伸出了国界,冲出亚洲,冲向了世界。她的馨香震惊了国外的商客:鄂尔多斯竟能生产出这样的“宝石纤维”!神奇的响沙湾茫茫大漠, 大漠茫茫,这里是沙的山,沙的海。  沙海漫漫,记录着鄂尔多斯高原漫长的历史;沙浪涛涛,传诵着库布其 沙漠的神奇。库布其,是鄂尔多斯北部一个大沙漠的名字。库布其是蒙语。意为“弓上之弦”。弓就是三面环绕鄂尔多斯的弯弯曲曲的黄河,弦就是这条金色的 库布其沙带。从草原钢城包头启程,南跨黄河大桥,穿越肥沃的达拉特旗平原,眼前就出现了属于库布其沙漠的银肯沙。在银肯沙的东端、罕台川的西岸,有一 处奇特的落沙坡,位于东经 109°50’,北纬 40°14’。沙坡和沙顶上没有 植被,光秃秃、黄灿灿的。沙坡宽约 60 米,高百余米,基底坐落于罕台川石 砾河床上,形成了三十度的斜坡。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响沙湾,是一处会唱歌 的神秘的沙湾。  在响沙湾,一年四季,除了雨雪天气或沙坡表面于沙层较薄的时候,从 沙坡上抓一把金黄、干燥的沙子,用力一捧,就会发出“哇——哇——”的 类似青蛙呜叫的响声。如果往沙山上攀,手脚一接触沙子,便会发出“嗡嗡” 的响声。更为壮观的是,在太阳高照的人、满天不见半丝云彩的天气,假如 几十个人从沙山的顶端一起往下滑动、同时以脚蹬沙,以手捶击沙面,整个 沙山就会发出“隆隆”的轰鸣,像沉闷的巨雷滚过天庭,似千万面牛皮大鼓 一齐敲响。响沙湾的沙子为什么会响呢?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星星一样多的牛马驼羊,像珠珠一样撒满草原,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这里还有一座很大的香火旺盛的 召庙,里面住着 2000 多喇嘛。一天,这 2000 多喇嘛鼓乐喧夭,正在祭祀佛祖释迦牟尼,无意间惊动了正在云游四方的仙翁张果老。张果老的小毛驴驮 着二斗黄沙,跟随张果老向召庙这边走来。有一个牧羊娃看见张果老,以为 小毛驴驮着的袋里装着好吃的东面,就悄悄用放羊叉在口袋上扎了一个口 子。张果老只顾往前走,没发现口袋里的黄沙往外流。这天,张果老走了 800 里路程,沙子也撒了 800 里。过了一夜,这些沙子就形成了蔓延 800  里的库布其大沙漠。那座古老的召庙以及召庙里的 2000 多名喇嘛,一下 子全被埋在黄沙之中。然而,喇嘛们毕竟是神佛的弟子,他们虽然被埋在黄 沙里,还要常常集中到一块儿诵经、击鼓、吹乐——这就是响沙湾声响之源。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响沙是一种自然现象。据说,日本的海滨、美国 的夏威夷群岛也有响沙。我国已经发现的大的响沙有 3 处,除了鄂尔多斯的银肯沙,还有宁夏中卫沙坡头响沙和甘肃的敦煌响沙。 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科学家,亲临银肯响沙探秘,试图揭开“响沙”之谜。有人认为,这里的沙子带有静电,在沙粒特别干燥的情况下,经太阳 照晒,再遇外力滑动撞击,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有人认为,沙坡坐落于一 个能产生回声的位置,就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此处受撞击,彼处便要发出 回响;有人认为,沙坡下面是空腔结构,外层的覆沙被撞击滑动时,因为下 面空而发出“嗡嗡”之声;还有人认为,在一定的水温位置条件下,这里形 成了一堵蒸汽墙,这个蒸汽墙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恰好构成一个天然“共 鸣箱”。总之,人们对“响沙”现象众说纷坛,“响沙”之谜还有待于今后 去解开。在响沙湾西北四公里处的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境内,是伊克昭盟中国旅行社为游人提供的一处漠野风光——响沙湾旅游接待站,它镶嵌在库布其沙 漠北缘的长 32 公里、宽 1 公里的绿色“锁边林”林带中。这里,有参天挺拔 的高杆杨树,有浓密葱郁的沙柳和”柠条,有翠绿如茵的沙打旺和羊柴。远 远望去,绿色的植被宛若大海一般,碧波荡漾。响沙湾旅游接待站搭有大小蒙古包 12 个,活动板房 160 多平方米,还有骆驼 10 峰、骏马 2 匹,供游人住宿和赏玩。游人可以身穿蒙古袍,脚蹬蒙古 靴,手抖缰绳,挺胸昂首,骑马体验牧民生活。游人还可以骑在驼峰上,领 略乘坐沙漠之舟的情趣。蒙古族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羽毛,有再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有再好看的容貌也被人取笑。响沙湾旅游接待站身着蒙古袍的蒙古 族姑娘和小伙子们,用蒙古族礼节把游客迎进蒙古包,然后献上香喷喷的奶 茶、奶食品、炒米、酥油和馓子。进餐时,蒙古族姑娘为游客唱着鄂尔多斯 民歌敬酒。游客喝着美酒,吃着美食,欣赏那欢乐而优美的鄂尔多斯舞蹈时, 酒的醇香,情的浓郁,像诗又像画,把人带到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四、巴彦淖尔盟风俗及风景琳琅满目的乌拉特妇女首饰  在乌拉特草原上,凡已婚妇女不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都有一副全套 首饰。当然,首饰因家境之贫富,质量差异很大。富家首饰用银多,花样也 多,串珠用的是珊瑚、珍珠、宝石,外观特别精美。贫户首饰用银少,式样 也少,串珠甩的是琉璃、琥珀、玛瑙,外观不显华贵。  妇女因年龄不同,佩戴首饰的件数也有区别。新婚妇女戴的是全套首饰, 而且婚后若干年内都要戴全套首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佩戴首饰的 件数也逐渐减少,特别是过了 40 岁以后,如果还戴全套首饰出入在人群之 中,别人会讥笑她脑筋不清楚,所以年长的妇女总是把首饰的件数一减再减。 乌拉特妇女佩戴首饰时,都要身着长袍、坎肩。年青妇女的长袍颜色花 哨.还要配上镶有花边的坎肩。老年妇女的长袍颜色单一,配上黑缎子或黑市布镶边的坎肩。 马拉特妇女除了晚间休息或参加体力劳动外,必须整天佩戴首饰,就是放牧、挤奶或者干家务活几时也如此。不过,她们为了行动方便,一般将首 饰的下部减短一些。乌拉特妇女也有不佩戴首饰的时候,那是在家中老人过 世之后,在七六四十九夭内不戴任何首饰,也不穿花红柳绿的袍子和坎肩, 见了客人也不做礼节性的问好,以表示对已故老人的哀悼。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的服饰和饮食  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在服饰 和饮食习惯上,与其他地区蒙古族不尽相同,另有特色。(一)服 饰  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男女皆喜穿长袍、靴子。为了骑乘方便,男女服装多 为宽衣长袖,而且都不开权。衣袍除下边外多用红、绿或蓝黑绸镶一“道或 三道细边为饰。衣服的领口、右肩前、右腋下等五处有纽扣,每处有一或二 三个并扣,多以与镶边色调相同的绸或银铜制成。妇女们还在长袍外穿坎肩 或“乌吉”(与袍同长的坎肩),多用红、绿等色绸,并镶宽边、绣云纹。 袍色分两类:喇嘛着黄或紫红色;一般人穿绿、蓝、紫等色。不论男女,皆 以成幅绸缎系腰,不垂穗。男子成人还要在腰带前左方带刺绣花的宽长褡裢, 内装鼻烟壶等用品,左胯部挂装有生烟和烟管的烟具袋。腰带前右方带刺绣 的绸制碗袋。内装银碗或木碗,与腰带前左方褡裢相称。右胯配带刀鞘,内 装蒙古刀、筷子。刀把、刀鞘和筷子上镶有银饰。刀鞘链长粗,多为银制, 链的另一端有火镰,挂在后腰带正中。一般妇女只带绣花美观的小荷包,蒙 语称“哈布特克”,内装小鼻烟壶,系在肩前的纽扣上,放入上襟内,不配 带其他装饰。  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男子,冬季戴狐皮里子,红、蓝、紫鱼布绸面,圆椎 筒形顶的蒙古帽;夏季多用蓝、红、紫色布、绸头巾,并将头巾一端垂下。 他们还爱戴礼帽,现时又盛行前进帽。妇女戴圆椎筒形顶帽、礼帽;夏季系 各种颜色鲜艳的布、绸头巾。乌拉特蒙古靴子,有布做的叫“麻海”,也有用香牛皮制钠。靴身宽大,靴尖稍向上翘,靴筒较高,后上端开岔,冬季内套红边毡袜。现在人们多穿 新式马靴了。  乌拉特中旗蒙古族妇女,未出嫁的梳一根长辫,头饰很简单。已婚妇女 头饰较复杂:头蓄两条长辫,将辫子折叠于脑后,用两个镶有珠宝的银制的 长方形发夹固定;头顶部戴镶有金银、珍珠、珊瑚的头圈;头网的珠宝串下 垂数十穗到眉上,使脸呈桃形;两鬓有名叫“随克”的饰品分垂两侧到胸前, 与银制圆形环相连,再从圆环分垂两侧到腹上部;耳悬金银环,手戴铡镯。 全套头饰重约 5 公斤左右,已婚妇女生产劳动时不戴,但其他时候必须戴。 现在妇女的头饰已日趋简单。(二)饮 食  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的饮食品大致分为三类:粮食、乳食、肉食。乳食又 称“白食”,肉食又称“红食”。  白食,蒙古语为“查干伊德”,意为白色食品,代表纯洁、崇高的意思。 在招待尊贵的客人时,通常先敬献白食“德吉”(完整食品先尝先吃为德吉)。 在逢年过节和喜庆宴席上,主人必须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和奶皮子让客 人品尝。家中亲人出门远行,人们用白食祝福其一路平安。儿孙晚辈生日、 结婚典礼,长辈老人则飨以鲜奶和黄油,以表示良好的祝愿。白食分为食品和饮料两种。食品有:奶豆腐、酸奶豆腐、奶酪、奶酥、干湿奶皮子、黄油、白油、油渣子、奶渣子等。饮料有:鲜奶、酸马牛羊奶、 马牛羊奶酒、生熟酵酸奶、混合回锅酒等。白食的原料以牛奶和山羊奶为主,辅之以驼乳和绵羊奶。马奶只做酵酸奶汁和酿制奶酒。白食制成时,有时还要加一些红糖和白糖,这样味美可口, 营养价值高。酵酸马奶对肠胃病和肺病、风湿性腰腿痛都有一定的疗效。红食,蒙古语为“乌兰伊德”。红食原料主要是牛肉和绵羊肉,其次是山羊肉,现在也有人吃骆驼肉,但吃马肉的人较少。 人们一般爱吃手把肉,也吃烤羊肉、肉干、炖羊肉、火锅。宴席上则摆整羊。手把肉就是将带骨羊肉,以骨节分成块,放入生清水中再加少许盐,煮到基本熟或滚几滚就起锅取出,用蒙古刀割着吃或手把着吃。整羊席,蒙 古语叫“秀斯”或“乌察”,分为三种:供品的秀斯,礼物的秀斯,宴会的 秀斯,其煮法和手把肉一样。蒙古族吃肉是不剔骨的。夏天人们大多吃绵羊肉,在阴历五月份羊上膘时宰了吃,是本年头一次吃的鲜羊肉。这时的绵羊肉尤其鲜美,肉汤味依, 蒙古语称“旭勒”。除集会和特殊场合外,一般不宰杀大牲畜。入冬后,在 大小雪节气之间集中宰杀一部分牲畜,冷冻储存或晾干,一直吃到来年夏初。 好客的乌拉特中旗蒙古族人,用手把肉或整羊席招待客人时,都有一定 的规矩。一般把一支带四条肋骨的前腿,或一个羊背带一支前腿,或一条脊 椎骨肉配半节胁骨及一段肥肠敬给客人。姑娘出嫁前或婚后回娘家,须煮羊胸脯肉吃,以示送别或欢迎。 红食中还有血灌肠,就是在羊血中掺些面和调味品,和匀后灌入洗净的羊肠里,煮熟后色味俱佳、 粮食主要是面、大米和糜米。炒米是蒙古族人特别喜爱吃的一种食品,它是用糜子经蒸(或煮)、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炒米的吃法有:用黄油、 奶皮、白糖拌着吃;用奶茶泡着吃等。炒米味美可口,耐饥耐渴。随着时代的发展,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的食物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米面逐渐成为主食,人们开始改进烹调技艺和增加品种的多样化。鄂托克旗的边商行业习俗  边商,也叫旅蒙商,是人们对从内地来内蒙经商者的称谓。边商从最初 的互市(也叫马市)到进入蒙地住下来执照经商,最终发  展成为坐商。他们对民族间的通商贸易、促进经济繁荣及发展民族关系, 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进入鄂托克旗的边商,除较大的商户用畜驮售货外,大都是身背肩挑的 “丹门庆”(货郎),主要经营烟茶、针线等零碎杂货,还有的以揽工为主 兼营小商。其组织形式,有合股经营的,有一家人经营的。  边商的经营方法,基本上是预购赊销:先在各行业中赊上货物运到鄂托 克旗,再将货物赊给牧民。用赊给牧民的货换得第二年牧民搔剪的羊毛,或 换取牧民的牲畜等。有的商贩也赊牧民的牲畜和畜产品贩卖到内地后,再付 给牧民钱或物。边商每年把交易所得的绒毛、皮张发往天津、榆林、包头等 地,再从这些地方运回绸缎、布匹、茶叶、盐、糖和日用百货甚至葱蒜等生 活必需品。边商有各自的经营范围和主顾,所属地区范围内的买卖一般别人不易占据。每年的庙会、交流会(骡马大会)和季节性集市交易,是商贾集中贸易 而又获利大的好机会。毗邻地盐池、定边、靖边和榆林等地每年都有几次交 流会,如榆林城便有春节后的皮市,清明后的春毛市,阴历五月水草丰旺的 物资交流会(牲畜市),秋分后秋毛市,冬至前的贩牛、羊,春节前的送年 货等。在鄂托克旗,榆林边商每年季节性经商活动大致有:正月收各种皮毛, 赶清明节前设法运回榆林;五月收春毛、紫绒、牲畜,设法赶五月的榆林交 流会;六、七月收绵羊、山羊、牛、马及各种皮张,赶七月的榆林交流会; 九月运回马、牛、羊;在冬至前赶回冬羊;在年底前运回皮张、秋毛、油肉。 同时边商还要按季运到鄂托克旗应时货物,如春节前运来果献(白面内包枣 馅的饼子),平时的烟、酒、茶等。据统计,在鄂托克旗的边商中,以榆林籍的为最多。自许可凭执照进入蒙地经商后,榆林商户允许成立 36 户边行组织,井推选产生了边行“统领”。 凡商户都得入会,每年向本组织交 40 元会费作为活动费。一时之间,有从陕 北神木、榆林来的,有从宁夏、河北来的,还有从北京来的各路边商。真是 商贾云集,热闹非常。  淳朴的牧民对边商以宾相迎,以诚相待,使边商心安气顺,生意逐渐扩 大,经营日渐繁荣。不少边商由身背肩挑的“丹门庆”,很快发展成用畜力 驮运货物的坐商,相继在鄂托克旗开了商号。  在长期的交易活动中,这些边商逐渐学会了蒙语,懂得了蒙古族的礼仪 扣生活习惯。许多边商与蒙古族人广交朋友、拜把兄弟、通婚、随旗(入籍), 有的还将自己的子女过继给蒙族人,关系十分密切。  有的边商将长期积蓄资金的一部分换取大量的牲畜作为商品,就地扎场 放牧,从而出现了商牧结合的双经营。他们虽然负担着各种苛税,但在经营 中采取了高利盘剥的手段,因而有利可图。如 50 至 80 个饼子(每个一两) 可换一只羔羊,一块银元可买两只羊,一块砖茶可换两只羊的绒毛或一只对 牙羊。那时,边商从包头买回一匹白市布只需银元 8 块,到牧区卖给牧民则  以方计价(一匹布可折 37 至 38 方);八方绸缎(1.6 丈)可换三至四岁的 牛一条。还有的边商在绒毛里掺假欺骗商行,从中获得暴利。因而,在鄂旗 的边商大部分都发展成坐地经商户,其中有的资金达 20000 多元(银元), 雇用 10 多个伙计,或季节工 100 多人。  从前当地牧民不会搔羊,绒毛混剪。边商发现后,每年当搔羊季节到来 时,便从外地雇来大量搔羊工人。搔羊工人的报酬以米作价,每天付一升来 的工钱,每十天给工人吃一顿白面,五天一小犒(加肉食)。为了鼓励工人 把羊搔好,给每个搔羊工一块毛巾(叫搔头净)、两包烟(叫搔腿净)。搔 羊结束时,每人再给二斤白毛、五斤黑毛,一方面以示谢意,另一方面为来 年雇用打基础。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交通不畅,绒毛、皮张滞销,有 的商号因此倒闭,不少商人返回原籍。  五、乌兰鬃布盟民俗及风景察哈尔蒙古族春节习俗  察哈尔蒙古族在正月初一,东方刚刚升起启明星的时候开始拜天。拜天 时,在院门口摆好供桌和各种供品,先男后女,面向喜神方向磕头(有身孕 的妇女和未婚女子不拜天,也不向灶磕头)。  拜天后,同属一个家族的各户依俗集中到最为长的那家,先给这家供神 上香磕头后,再互相请安、对交哈达、鼻烟壶,最后行拜年礼。孩子们对其 父母、长辈们行拜年礼时要铺衣襟跪拜。行过拜年礼后,按年龄、辈数大小 人座,而后端上由各种精美食物垛成的盘子(俗称“看盘”,实则为尝盘) 让客人品尝,以示敬意。品尝完美食后再敬新年酒,并端上火锅或饺子等食 物招待客人。敬新年酒与通常敬酒不同,由该家的主人先用小酒杯向所有的 客人从长到幼依次一一敬酒。敬酒时,敬酒者让长辈和比自己年长的同辈坐 下接酒并对他们行磕头礼。比敬酒人年岁小的或属小字辈者要站起来接酒, 让敬酒人坐下,并给敬酒人行磕头礼。无论男女,敬酒与接酒时依礼都不得 免冠。用小酒杯敬过后,还要用大杯敬。主人必须向每个客人敬够三杯新年 酒。这种拜年仪式,凡来客人时,家家都得反复进行。全浩特所有人家都要 互拜,不论贫富、不分尊卑。人们在浩特里行过拜年礼后,才回到家里进行 新年宴会,此后还要到其他浩特或较远的亲属家去拜年。初一这天,为讨吉利要进行出行礼。男人穿上新衣,骑马烧香,朝喜神方向而去,从福神方向返回。妇女们戴好头饰,步行朝喜神方向走去,从福 神方向返回。外出拜年从初一、初二开始,一直进行到正月中旬。对路途较 远的亲戚,有时让别人捎去新年礼物。赠给长辈的礼物一般有哈达之类,也 可用象征性礼物。象征性礼物多种多样,例如:赠给长辈的礼物,可以在一 小纸里包半个红枣,外面贴上红纸。长辈送给小辈的礼物有的还包一些彩线。 对于小孩子则给一些糖果、糕点、爆竹之类。正月初六是整理祭把供物的日子,各家点佛灯、上柱香,取下供佛糖果、糕点分给孩子们讨吉利,对成年人则要敬茶。招待客人的看盘,为等待女儿、 女婿等亲属登门拜年,有的要一直存放两三个月。察哈尔蒙古族穿戴习俗  察哈尔蒙古族人参加各种喜庆宴会和庆典仪式时,都要佩戴彩饰,穿上 节日盛装。男子要将袍子、靴帽穿戴整洁,佩刀、鼻烟壶携带齐全,择骑好 马,从鞍辔到手提的马鞭都要精心装饰一番。女子则穿上长褂,戴好耳坠簪 钗,手镯、戒指等首饰。  婚礼上新郎、新娘的穿戴打扮引人注目。新郎穿长袍,系丝绸腰带,踏 大绒或香牛皮靴,右侧腰间佩带银鞘钢刀和弓箭撤袋,弓的上端还有蓝色的 绸子弓罩,新郎被装扮得英俊威武。新娘头戴镶嵌红珊瑚宝石的簪钗,珊瑚 绿松石额箍,赤色珍珠垂饰,金银珍珠耳坠,金银宝石耳环、戒指和金银翡 翠手镯等首饰,新娘被打扮得光彩夺目、华丽端庄。察哈尔蒙古族牲畜过年仪式察哈尔蒙古族自古以来主要从事畜牧业,因此,这里特别重视牲畜疫病的防治。牧民不仅注重畜群的安全和伺养,而且为了预祝牲畜吉祥瑞兆,还 要在每年正月十六日为牲畜举行有趣的过年仪式。这种习俗已有很长的历 史。  在正月十六日的前几天,根据畜群多少和参加入数,一个浩特或邻近的 凡个浩特之间经过协商,向各户征收米面油肉,做成各种饮食、菜肴,以备 庆典时食用。  正月十六日那天,各家的男女老少都汇聚在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支起锅 灶。大家还把所有牲畜集中到这里,专门请来喇嘛念经、焚香、酪酒、向天 撒献食物,并把部分牲畜赶到近旁放牧。有趣的是,人们还把炸熟的圈形油 饼,套在牛羊的犄角和脖子上,让人们竞相争夺。牧民还将五色绸带,在经 过喇嘛祝福后,系在种公牛、种公驼和种公马等牲畜的脖子上(系上彩绸带 的牲畜是不能宰杀或出售的,要饲养到老死为止)。此外,人们还立石头作 为新年老人,把黄油、奶食涂在上面,以示祝福祭典。  大家把长期放牧的人视为最尊贵的客人。这天,要向长期放牧的人祝福, 并敬酒款待,牲畜则由别人替他们放牧。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摆好酒肉 菜肴,兴高彩烈地欢乐一番。察哈尔蒙古族丧葬吊唁习俗  察哈尔蒙古族在丧葬吊唁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仪礼。过去对死者主要采用 野葬,即把尸体抛在野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受其他民族文化习 俗的影响,其丧葬礼俗也有所改变。察哈尔右翼四旗由于大量垦殖,畜牧业 日渐被农业排挤,近 100 多年以来,丧葬习俗也由原来的野葬为主改为以土 葬为主了,但在服丧的礼俗方面,仍保持着原来的传统习惯。在居丧吊唁等 礼仪方面,官宦和富豪人家与一般平民也有很大差别。老人去世后,察哈尔蒙古族的习惯是并不急于更衣入殓,而是要先请来喇嘛念经引魂指路。入殓也不一定在当天,几天后都可以,但要按时辰入殓。 喇嘛念经主要以最初所请的一二位喇嘛为主,以后来的喇嘛都不在应请范围 之内。因此,死者灵前祭奠的衣物、用具、首饰以及马匹等,都归最早请来 的主持喇嘛所有。但是,亲属向喇嘛们布施的钱物,或喇嘛为死者来世接缘 而诵经所收的钱物,则要集中起来,折合成钱,由主持喇嘛分送给众喇嘛。 按照察哈尔蒙古族的传统,人死之后不在外边设灵棚祭奠,入殓后仍停 放在家里,用帘幕遮着遗体,等进行完祭奠礼仪,将埋葬时才移动。在这之 前,白天喇嘛整天念经,晚上,遗属、亲友和唁客,不论男女老少,皆通宵 轮流念“玛呢经”,以超度死者。这几天的茶饭要格外丰盛,夜间还有夜餐, 茶点连续不断。办理丧事的费用(尤其是寿终正寝的老丧),要高于其他礼 仪的费用。前来参加丧礼的亲友们,也不带别的礼物,只将一条哈达奉献在灵前,向逝者施礼即可。而丧礼所收集的哈达、全归喇嘛所有。 富豪人家办丧事,请喇嘛则要请上层喇嘛来主持诵经,其他喇嘛甚多,但大部分是主动闻讯而来的。因为富豪人家的吊唁时间长,茶饭好,最后埋 葬时施舍的钱物优厚,因而来的喇嘛格外多。官宦富豪人家,最少吊唁五天 或七天后才举行葬礼。埋葬这天的饭菜特别丰盛,不论男女老少,凡参加葬礼的都要另赠一份食物。对喇嘛,除每人献给一条哈达和数元钱外,也给一 份食物。一般富裕人家虽然比贫苦人家在各方面要讲究一点,但吊唁天数一 般在三到五天。喇嘛和俗人所念的经文和程序,贫富都一样。  对死者的祭品处理,富豪人家,凡祭奠在灵前的衣物、首饰以至全鞍骑 马等,都要献给主持喇嘛。而一般富裕人家,有的将祭莫的衣物,特别是首 饰和马匹,按事先议定的价格,最后向主持喇嘛敬献现款,把实物赎回。贫 苦人家的丧礼很简单,人死后在几个小时内便埋葬的也是常有的。人们对这 种特殊情况很理解,因而,除专请的喇嘛外,其他喇嘛一般不去。  被请来的喇嘛,在死者脸上遮盖哈达,在尸体前挂幔,供桌上点燃佛灯 和柱香,木碗里盘放一串念珠,并将死者(不分男女)生前所用的衣服、靴 帽、烟具、首饰等物,陈放在遗体前祭祀。超度亡灵所需的骑乘,要配马鞍、 马嚼子等物(富俗人家为超度亡灵,还在马桩上拴一匹鞍辔齐全的马)。这 一仪式结束后,死者的子女和晚辈亲属穿上黑色或白色丧服,摘下帽上的顶 珠、缨穗放在喇嘛面前,由喇嘛念祝福经后行服孝礼(出嫁的姑娘和出家的 喇嘛可不参加服孝礼仪)。  此地办丧事,只向亲属报丧,而不专门通知他人。一般亲朋闻讯前来吊 唁施礼的,若为死者的小辈,要委婉他说:“×××成佛了”或“×××仙 逝了”;若属死者的同辈或长辈,则要说“过世了”。为死者念的玛呢经有专门的两本经书:一本是《玛呢经》,其内容是为死者的亡灵指路,祈祷神佛保佑,以免遭地狱之苦难;另一本为《莫伦泰报 达母恩经》,其内容是莫伦泰怀念母亲的恩德,经历多重苦难终于报达了母 恩。念经的人念一段经文,遗属和唁客也要跟着念。近几十年来,察哈尔大多数蒙古族同汉族一样,也采取装棺入殓的土葬方式(孕妇死亡或难产亡故的妇女例外)。另外,也有专为死去的长辈行善 积德,将其尸体火化,将骨灰送往五台山或青海塔尔寺安葬的。棺材有长材 和坐材两种。出殡时,死者的子女及其他后裔要列队跪着从棺材下钻过去才 走向墓地。送葬时,灵枢前面有超度亡灵的马牵着,灵柩后面是骑着马的喇 嘛为亡灵指路,其他人尾随在后,缓缓而行。下葬返回后,丧家要设无酒宴 招待大家,以示答谢。通常在丧葬后的第 21 天,遗属要再请喇嘛念经。同时,让喇嘛祝福后,为自己脱去孝服,帽上重新戴上顶珠、缨穗。有的人家戴孝 49 天或 100 天。 居丧期间,男的不修胡须、不理发;女的不戴头饰和首饰,不穿红挂绿。居 丧期间,喝酒、请安、设宴、赴会均为禁忌。居丧的那年春节,门窗不贴红 绿纸,春节拜年也不用哈达,只用鼻烟壶回礼。第二年春节,门窗上只贴蓝 纸对联,其他礼节与第一年相同。第三年请喇嘛念经后,才取消一切居丧禁 忌,恢复正常的礼仪习俗。武川地区汉族生育礼俗  武川地区的汉族妇女怀孕,谓之“有喜”。怀孕期间,如孕妇爱吃酸的, 人们断定胎儿是小子;爱吃辣的,便断定胎儿是女子。此即“酸男辣女”之 说。  当着孕妇的面,忌讳谈那些因坐月子而“晕”、“死”、“难产”等活 题。若谈了,孕妇和她的亲属会快快不悦,甚至当时就给他难堪。    “产褥期”俗称“坐月子”。生孩子时,先把产妇的母亲和“佬娘婆” 即助产婆请来。母亲来时有的拿“枣”和“梨”,有的拿“筷子”和“梨”, 意为胎儿与母亲身体“早离”、“快离”,以祝福生产顺利平安。倘遇难产, 产妇的丈夫便用洗脸盆端些冷水,上房顶把水从烟囱里倒下去,据说这样可 促使孩子顺利生下。  孩子生下时,立即在门媚上挂红布条。一来表示这是“月房”:二来向 别人示意孩子是男是女——此地传统习俗:生下小子,布条挂在门楣左边; 生下女孩,布条挂在门楣右边。  若第一胎生下男孩,其胎衣包从母体下来后,便在家门后挖个坑埋起来。 因为有了儿子,取其“顶门垫户”之意。  在传统习俗中,人们认为男孩出生于“正当午时”为最好,女孩生于“半 夜子时”为最好。如果相反则不好,特别是女孩。  婴儿在满月前,忌讳生人进屋。说生人进屋,便“踩”坏了孩子,婴儿 便不好好吃奶、睡觉,而是大哭大闹。补救之法就是把“踩”孩子的人的裤 角缝扯开点儿。  “坐月子”期间,产妇的亲朋都要带着红糖、鸡蛋之类的营养品来“探 月子”。当然,这类事都由妇女们来操办。她们见了产妇,要先问身上“轻 快”,而不能直问:“你月子晕不晕?身上难过不难过?”旧时习俗,在产后第三天头上洗婴儿,产妇临产时的铺垫,也是三天头上起,俗说“起土坑”——因旧日农村产妇是在土坑上生产的。 产后第七天,产妇由喝稀粥改为喝面条。面条做得极薄、极细、极柔软,俗称“七日面”。  产后十五天,谓之“过半月”。亲戚朋友带着红糖、奶粉之类的营养品 来探望。产后一个月要“过满月”,也在这一天,将门上的红布条取下。过满月是比较隆重的,产妇的亲朋这天都要前来祝贺,他们或带 30 个点心,或带红 点儿的馍馍。中午坐席的时候,来客要轮流抱婴儿,俗话叫“转桌桌”。抱 婴几时,他们依俗要给婴儿的小兜里装点钱,多少不拘,称“转桌钱”。主 人收到这些钱,当时不数,而要放到席底下待三天后才数。未婚或已婚而无 子的妇女,一般不抱婴儿,也不掏“转桌钱”。参加过满月的亲戚,还要给 婴儿买点衣服或布料,有的亲戚带的东西是固定的,这就是当地俗话说的: “姑的鞋,姨的袜。妗妗拿的‘花脑阁’(即帽子)。”过满月,主家总是 收入大于支出,俗话说:“长钱满月贴钱生儿(生日)”。  产后百日,要过“百岁岁”。去贺“百岁岁”的人,要拿一个“面库联”。 “面库联”由一个蒸熟的面圈儿和十只面桃儿组成,其中九只小桃,一只大 桃,大桃叫“老桃”。老桃的尖上捏着百日婴儿的属相。此外,还要带一个 用五色线(不可有白线)编的“索儿”,中间夹有制钱。这天中午坐席时, 要给婴儿套“面库联”,一般是从最亲的人送的“面库联”开始,由婴儿的 奶奶或姥姥套。就是把“面库联”从婴儿头上套到脖子上,然后掰开。套时, 她们嘴里或念:“九佛留,一佛守,守住亲娘不再走!”或念:“欢鱼吉兔, 莲花儿拴住!”(一面库联”上常捏有鱼、兔、莲花等图形)这些民间礼俗 活动,无非是祝福婴儿日后既富且贵,长命百岁。来过“百岁岁”的人,他 们回去时,主家把“面库联”留七只桃(包括老桃)和一半面圈儿,其余则 让送者带走。    过生日以第一个生日和第 12 个生日比较隆重。第 12 个生日叫“圆生儿”, 取其属相转了一个圈之意。过生日与过“百岁岁”比较,除了不必贺赠衣服 和布料之外,别的礼俗基本一样。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和林格尔汉墓,位于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的一座土山 上。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约 20 米。墓壁、墓顶及雨道两侧 有壁画 50 多幅,榜题 250 多顶,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 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 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  从壁画内容及榜题得知,墓主为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最高 官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壁画内容有反映墓的主人的仕途经历,以及升 迁各仕时的车马出行图;有墓的主人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府图;有 反映东汉时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碓春、庄园、牧马、放牛等图景; 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相貌,以及祥瑞图和一 些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图等。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汉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依据,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珍贵资料。全部壁画共 60 多组, 其画法以单线平涂法为最多,其次是白描法、设骨法。这些画法是中国画的 传统技巧,是继承先秦以来艺术劳动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不断创造发展和逐渐提高的产物。从壁画中使用线条构造物象的准确性和运用线条的纯熟洗练,以及布局结构和人物内心世界的 描绘,证明了我国汉代绘画已达到了惊人的成就。《牧马图》为壁画中造诣极高的典型杰作。在六匹牧马的上方,横贯着三匹驰骋的马驹,牧者则尾随于后,牧马皆披鬃、昂首、挺胸,缓慢而前, 像是饱牧归来。马的造型生动逼真,神形兼备。画师们以转折顿挫、稳健多 变的笔锋,塑造了马的矫健身躯,骨骼与肌肉部位浑圆丰硕、富有质感;画 师还以轻重缓急的手法,运用赫、墨等色调,渲染出牧马鬃毛轻松飘浮,牧 马栩栩如生的神态。在牧马上方,绘有三匹野性勃发的马驹,前一驹俯首翘 尾、四蹄伸张、腾跃急驰;中间的回首探视,作小跑姿势,像是呼唤它身后 的同伴;后一驹昂首扬尾飞奔,似在竭力追赶。寥寥几笔,勾画出了马驹顽 皮、活泼的性格。整个画面着墨不多,却以大胆、概括、洗练的笔锋,摄取 人物、驹、马瞬间的动态,使之神形具备、栩栩如生。这种简笔写意的独到 功夫,与后世写意画的笔墨技巧相比也毫无逊色。可见,我国汉代艺术家们, 在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创作水平。  壁画中人物形象,虽然稍逊于马的造型,但从乐舞百戏和燕居图中的人 物看,画师描绘人物技巧的熟练程度也非一般。百戏图中,画师以概括的技 巧,塑造了舞者的啊娜多姿,线条娴熟、挥洒自如,摄取了人物瞬息变化的 动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百灵庙巡礼驱车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出发,盘旋越过蜈蚣坝,依丘陵起伏的公路向西北奔驰,诸峰尽失处,眼前便是一望无际的高原开阔地势, 这就是著名的乌兰察布大草原。  在阴山莽莽之北,瀚海荡荡之南,天苍苍、野茫茫的乌兰察布大草原中 心,有一处山环水抱、霞蔚云蒸的小盆地,百灵庙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  百灵庙镶嵌在这美丽的草原盆地上。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地人却 称它为:“巴吐哈拉嘎”。“巴吐哈拉嘎”是蒙古语,汉译意为:坚固的关 隘。  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称作“关隘”?草原上的老艺人,弹奏着幽雅动听、 扣人心弦的马头琴,说唱着关于它神话般的传说和优美动人的历史故事:  在百灵庙寺院的南面,有一座孤峰耸立的小山,人们称它女儿山。女儿 山座落在塔尔浑、艾不盖两条清澈如镜的小河汇合处的三角点中心,它的尖 峰上云雾镣绕,山脚下碧波荡漾,山上一片青翠,野花盛开。传说元太祖成 吉思汗崛起漠北,南下征金时就首先由此突破了金长城。成吉思汗凯旋归来, 他统帅的蒙古军队曾驻扎于此进行整训。那时,女儿山上一个善做马头琴的 女神,天天晚上奏出动听的琴声,称颂成吉思汗的功勋。游牧在这一带草原 的汪古惕部落首领,也率众归附了成吉思汗。从此,这里的牧民们过着安居 乐业的生活。因为这里曾是当年驻守和练兵的基地,百灵庙是各个王朝你争 我夺的古战场,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巴吐哈拉嘎”。在今天百灵庙东北部约 30 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被称为敖伦苏木(汉译:多庙的地方)的古城遗址。这里曾经是一座有着红砖碧瓦和大理石雕塑的古 代建筑的城堡。据这座古城中的碑铭记载:这座豪华壮观的古城遗址,就是 元代赵王马札罕的王傅府。马札罕是汪古惕部落(史称熟鞑靼、白鞑靼)的 部落长,当年游牧于今日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北麓一带,在成吉思汗统一蒙 古之前,汪古惕部落臣服于金朝,为金守护长城(在今日百灵庙附近,有横 贯东西、绵延远伸的一道金界壕遗址)。成吉恩汗兴起以后,这个部落当时 的部落长率众又归附了成吉恩汗。后来,他们因随成吉思汗征服太阳罕和抵 抗金朝立了大功,被封为高唐忠献王,以后又追封为赵王,子孙世袭。元泰 定元年(公元 1323 年),马札罕袭为赵王,在这里兴建起王傅府。从此,这 里就成为当时汪古惕部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沟通西北蒙古 高原和内地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元朝衰败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 这里又成了几个王朝和盘踞在这一带的部落统治者们之间你争我夺的古战 场。那座宏伟壮丽的赵王马札罕王傅府,大概就是在那个时期毁于战火,变 成了一堆废墟。  传说,清初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汗时,曾来到过这里,现在百灵庙西南部 山峦交错的群峰问的一座峻岭上,有一处叫做“康熙营盘”的颓垣遗址,据 说是当年清兵到此驻扎过的营寨。传说,山顶上还有一块印着一对马蹄形的 岩石,说是当时康熙骑马远眺时留下的遗迹。  但是,这个传说与史实尚有出入,其实康熙并未到达这里。民间传说的 所谓“康熙营盘”,可能是随同康熙“亲征”的部将屯兵留下的遗址。清朝 统治者来到这里后,为了统治蒙古族,给喇嘛教种种奖励和优待,以鼓励蒙 古人出家为僧。现在称为百灵庙的古寺院,就是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 1702 年)至四十五年(公元 1705 年)间,由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罕旗)贝勒 王奉康熙之命改为“广福寺”的,当时是用蒙、汉、藏三种文字楷书大殿的 匾额,其中蒙文为:宝音尼巴达拉古勒奇(音译)。以后,人们因当地盛产  百灵鸟,就把这座贝勒庙改称为百灵庙。 百灵庙寺院的建筑很考究。几座大殿都是雕梁画楣,绘着各种耀光夺目的彩色风景、人物和藏文经句,是内蒙草原上规模宏伟壮观的古刹之一。在 寺院殿阁琳宫的前面,有两座宛如双峰叠玉的白塔,名为双塔。双塔后面, 还有一座和千佛殿毗邻的宫殿式的红墙青瓦建筑物,这是 1931 年西藏九世班 禅喇嘛到此诵经时,特为他兴建的“班禅行辕宫”。在寺院的周围,还有十 座娇姿秀丽、亭亭玉立的小白塔。据说,这些白塔里面都藏着经卷和喇嘛们 的遗骨。  每年夏历六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百灵庙都要举行三天规模盛大的喇嘛“禅 木”活动。“禅木”是梵语,汉译为“跳鬼”。其意义据说是攘除不祥、预 祝平安的。这是一种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番式舞蹈。表演开始时,由一些喇嘛 扮作鬼神,他们有的头戴假面具,扮演以阎王为首的 7 位凶神、白发翁神(又 称滑稽神)、好和麦(白骨髅鬼)等,也有的不戴面具,扮演 21 位菩萨和“哈 喇沁汗”(多子女神)等。他们多是头戴红黄绸缎帽或扎红黄绸中,手里拿 着各种法器或降魔宝剑,身穿色彩鲜艳的奇异服装,踏着伴奏的宗教乐器声, 按排列顺序先后从山门后走出,通过正殿大厅的通堂,然后跳下台阶来到广 场,跳“捉妖驱鬼”舞蹈。最后,由鹿神和凤凰神出场表演。开始是头戴鹿 角面具,身穿梅花斑黄袍的鹿神,昂首八权双角,连跑带跳,摇晃着脑袋, 巧做穿林腾跃之势,绕场凡圈,跳涧而去。继而是凤凰神出来,头顶长嘴钩 喙鸟头面谱,身披凤毛羽翎般宽袖蟒袍,穿过正堂,向端坐在黄缎墩上的大 喇嘛躬身礼拜后,便伸开双臂作昂首冲天、展翅飞翔之势而去。据说,这是 象征“人畜兴旺”的吉祥未来。从前,每到此时,牧民们来敬佛赶会者甚多,有的甚至全家扶老携幼,赶上牲畜,坐着勒勒车,从几百里外来给寺院布施供品、磕长头、点酥油灯, 希望菩萨保佑人畜兴旺、免除灾疫。有的贫苦牧民还被迫把他们稍微懂点事 的孩子送到寺院做终身剃度的“长命喇嘛”。辛亥革命时,外蒙古僧俗封建主哲布尊丹巴等勾结沙俄宣称“独立”,并向内蒙古各盟旗传送“檄文”,策划他们举兵响应。当时归化土默特旗封 建上层中的部分人因不满北洋军伐驻绥远城将军张绍曾丈放土地、霸占煤炭 矿务局等粗暴野蛮的压迫掠夺,于 1913 年初,骁骑校王禄等人附和哲布尊丹 巴,率领土旗蒙古兵 200 余人,与哲布尊丹巴神权政府派来接应的军队在百 灵庙会合,企图举兵南下,攻占绥远城。同年七月,张绍曾调遣大同等地的第 20 镇军队,分为三路攻打百灵庙。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外蒙古军队看到势难力敌全部撤走,玉禄等因弹尽粮绝也撤出百灵庙。一年后,在张绍曾和 土旗上层封建主的利诱下,玉禄终于放下武器投诚。北洋军伐的军队占领百 灵庙后,大肆抢劫,将数百尊大型铜佛运往大同化铜盗卖,并放火烧毁了全 部寺院。  1924 年至 1927 年,人们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又把寺院建造起来。但是, 重建后的寺院,不仅规模大大缩小,而且在建筑艺术上也远不及原先寺院的 风貌。到 1931 年,招回住庙喇嘛约有 1300 余人(过去喇嘛人数最多时曾达到 2000 人左右)。这时,“走东口”(去张家口)、“走西口”(去今呼和 浩特)而来的旅蒙商号也渐渐多了起来,但是昔日被誉为“草原港口”的繁 华景象已不复存在了。“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封建上层分子认贼作父,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巴彦浩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