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黄瓜是不是有什么危害?是不是比避孕药黄瓜还厉害…

据说:那直的黄瓜里是不是注射了避孕药?_百度宝宝知道警惕!千万别再吃带刺的黄瓜
- 有意思吧
大家在挑选黄瓜的时候都喜欢买顶花带刺的新鲜黄瓜,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绿油油的顶着朵小黄花人见人爱。
可是今天的电视节目就说得是有一位先生买了顶花带刺的鲜黄瓜,那黄瓜上的 小黄花还含苞待放呢,而且放置了几天那黄瓜上的小黄花还是没有打蔫依旧很新鲜的在黄瓜上,这是为什么呢?往常我们买的带花的黄瓜放不久那花也就自然脱落了,而且黄瓜是先长花才长果实的,果实已经长成熟了,这花怎么才含苞待放呢?这个黄瓜怎么会出现这样不同寻理的现象呢?
这位先生找到了生活频道的电视台,希望他们能关注一下给解决一下这个疑问。
于是电视台的人先去找了买那黄瓜的菜市场,菜贩们有的说很正常新鲜呗,有的说就是新出的品种,终于有个菜贩语出惊人: "就是打了药。 "当记者问其打得是什么药时,下面的话更令人吃惊:"就是类似于避孕药,避孕药二号!" 天啊! 黄瓜也吃上了避孕药真的太令人吃惊了。
记者对这菜贩的话半信半疑,决定一探究竟。经过打听,这些黄瓜是菜贩在河北的一个地方进的,于是记者前往该地调查。
到了当地,记者向菜农多方打听他们的黄瓜能不能顶花带刺的,而且花能很长时间不败谢,问了好几个菜农都说不行,记者又问到那打什么药能让黄瓜有那样的现象,菜农们都摇头说不知道,就当记者即将转身离去时,有位菜农将他拉到隐蔽的地方说:"你要的那种黄瓜得提前预订!提前一个月,下个月你就可以拿到那种黄瓜!" "顶花带刺的黄瓜也能预订? "记者怀疑的问到。 "是啊!打上那种药保你个个顶花带刺,绿油油的顺溜。 "听到这话真的很令人难以置信。 于是记者又进一步问到究竟是什么药能让黄瓜各保个的顶花带刺呢?是不是菜 贩们口中说的避孕药二号呢?
菜农说卖农药的店里面就有这种药卖,于是记者又来到了这家经营农药等农用品的小商店,当记者问到要想种出来的黄瓜顶花带刺,绿油油的很顺溜时,家店的人立刻拿出了一种药,打开一看有些像口服液似的,店里的人说只要把这种药刷到黄瓜秧上长出来的黄瓜各保个顶花带刺,而且花长时间的在黄瓜上不败谢,这究竟是种什么药可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 能让黄瓜保持年轻,不打蔫不谢花呢?只见药盒上写着 ******(学名正纯肽),具有提前瓜类成熟期使其生长出来的 果实鲜亮的作用但并没有写药的成份也没有具体的生产批号。
记者买了一盒那神奇的药来到农科院一探究竟。只见专家拿着那药说肽的作用并不能令果实产生那样的作用,这个药的主要成分应该是雌性激素之类的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当记者问到要 是长期食用这种抹了激素长大的黄瓜会怎样时?专家说到长期服用小孩会发育不良,过早性成熟,成年人会导致***,所以专家建议要购买没有花的黄瓜而且也不要刺多的,应为现在许多菜农为了满足市场对黄瓜新鲜度的需要都在黄瓜上抹雌性激素类的药物。看到这不知道大家会怎么想?近些年瘦肉猪,感冒鸡,以为不吃猪不吃鸡会安全点,
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避孕黄瓜,吃这样的黄瓜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
不知道这样的黄瓜种的人自己会不会吃?但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想断子绝孙吧!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吃得东西没有以前好吃的问题了,是现在我们到底还能吃些什么?&&&&→&有意思吧微信:U148Net,放心关注不会怀孕&←&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本站带宽由
提供,特此鸣谢!
有意思吧版权所有所在位置:&&&&>&&&&>&&&&>&&&&>&&&&>&&正文
黄瓜:顶花带刺很厉害吗?
[导读]&举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当你走进超市、菜市场的时候,是不是常常有困扰,到底哪一捆菜才是我需要的?哪一个味道甜,哪一个味道酸,哪一个是大棚的,哪一个是露地的,哪一个是自然熟,哪一个是打过药,哪个水产是冰鲜的,哪个是冻过的……再说个具体的,顶花带刺的黄瓜,有的说新鲜,有的说打了避孕药,到底能不能买你心里有谱没有?科技越发达你需要掌握的博物学知识就越多!
本文摘自《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史军,清华大学出版社
黄瓜是最容易料理的蔬菜了,只要清水冲去浮尘,一口咬下去,那种清新的滋味就会在唇齿间游荡。当然了,这种清甜脆爽只属于嫩黄瓜,一旦“瓜老珠黄”就不堪食用了。于是,我从母亲那里学来了挑选的诀窍——顶花带刺,据说这样的黄瓜尚处于蓬勃生长的壮年期,必然是好吃的。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上“顶花带刺”的漂亮黄瓜越来越多,而黄瓜顶端的小黄花和瓜体上的疣刺似乎已经成为黄瓜鲜嫩的标志。不久前有媒体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这些黄瓜是通过涂抹植物激素来“扮嫩”的。一时间,漂亮黄瓜连同植物激素又被推进了健康问题舆论的漩涡。
黄瓜为何要扮嫩
我们天天吃黄瓜,却很少有人会问,“黄”瓜为啥总是穿着嫩绿外套。其实,“黄瓜”应该是“胡瓜”的误传。黄瓜原产印度,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在菜园之中了。后来,随着南亚民族的迁移,它进入过中国南方。在经典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出现了对黄瓜的记述,但那时它们的名字还是“胡瓜”,至于黄瓜的名字大概是误传造成的。因为在不久之后出现的《本草拾遗》中,就出现了黄瓜这个名字。
好玩的是,老黄瓜确实是黄色的,要不然会有那个歇后语,“老黄瓜刷绿漆——装嫩”。实际上,果实由绿转黄确实是绝大多数葫芦科植物的特征,比如苦瓜、香瓜、哈密瓜。一般情况,等到黄瓜变黄,那其中的种子已经变硬,果肉也变成海绵状,再也没有小黄瓜的清甜了。
当然,也会有例外出现。我在云南和贵州考察的时候,确实吃过一种供食用的黄色的黄瓜。这些粗壮的黄瓜长得有些像西葫芦,但是把硬皮削掉之后,就会露出厚厚的碧绿晶莹的果肉。把中间那些已经变硬的种子去掉之后凉拌,味道和普通的黄瓜一个样。不管怎样,在黄瓜进入中国之后,就成为餐桌上的一支主力军。拍黄瓜、酱黄瓜、腌黄瓜、连木须肉里都有黄瓜来助阵。于是,几乎每个人爱上了小黄瓜。
如今,市场上的黄瓜越来越漂亮,不仅又长又直,而且花朵似乎根本就不会脱落,以至于让人怀疑这些黄瓜就是工业流水线的产品。于是,出现了用避孕药处理黄瓜的传言,“吃避孕黄瓜能促使人性早熟”的传言更是吓跑了很多黄瓜追随者。
避孕药让黄瓜结果?
植物激素并非什么新的化工产品,将它们应用于蔬果生产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北方的冬天,能吃上黄澄澄的香蕉和品相完美的西红柿,都有植物激素的功劳。
准确地说,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是与植物激素效应类似的化学物质(如2,4-D,萘乙酸等)。有人提出将其中植物自身分泌的称为植物激素,将人工合成的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将这些成分都称为植物激素。只是在这个越来越关注健康的时代,大家更关心的恐怕不是它们的名字,而是这些非天然的化学品对我们的健康究竟有没有影响。
几年前有一条“女童贪食催熟草莓致性早熟”的新闻,让很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草莓心存疑虑。但现在市面上的草莓越来越大,越来越红,也没有因为吃草莓引发性早熟的病例报道。
正如上面说到的,目前普遍施用催熟的植物激素主要是乙烯利。这种物质跟动物的雌激素,孕激素以及睾丸酮等性激素相比,无论是化学结构,还是作用目标都是截然不同的。至于植物中的生长素和动物的生长激素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简单来说,植物激素只是起信号作用的小分子化学物质,它们并不会是构成细胞的分子,它们只能通过植物细胞膜上的特殊信号接收装置发挥作用,比如,细胞膜上接受乙烯信号的ETR1蛋白就是一种“插在”(准确地说叫镶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的接收端暴露在细胞外,当有乙烯同它结合时,这种蛋白质插在细胞质内侧的部分就会释放出一些化学分子,使相关基因开始工作,使得细胞壁降解,果实软化……开启果实的成熟程序。而动物的细胞膜上并没有类似的接收装置,自然不会做出反应了。反过来,把动物激素用在植物身上,植物也一样无动于衷。所以,用避孕药来处理黄瓜纯属无稽之谈。
很多在植物体内不起激素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反而有可能影响人的激素系统,比如近来研究火热的植物雌激素,是包含了大豆异黄酮、木酚素等物质的一大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这类物质跟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半点关系,但这些植物雌激素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人体激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对于绝经期前后的女性,适量补充一些植物性雌激素能缓解因为雌激素水平迅速衰退导致的骨质疏松、潮热等症状。而这些物质并不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来看,它们只跟防御病虫害有关系。
顶花的原因在“激素”
之所以用植物激素,当然是为了让农产品产量更高,品质越好。产量高的标准自不必说,对于像黄瓜这样的瓜果类蔬菜来说,能否保住幼果并促其生长,就成了黄瓜高产的关键。不过黄瓜秧子可没那么听话,植物结果的终极目地是要传宗接代的。
一般来说,保证植物后代的竞争优势,会优先为那些高质量的种子和果实供给营养;而那些没有接收到花粉,或者是接受了自家花粉的花朵,则会被视为无前景的建设项目而无情抛弃,从这个角度来看,“落花落果”是植物有效利用资源的必然选择。
而“落花落果”都是以植物激素为信号的,乙烯和脱落酸就是这样的脱落信号。它们会在花朵和幼果与黄瓜藤连接的地方搞点小动作——这里的一层或几层特殊的细胞,在接收到脱落信号后就开始着手破坏细胞壁。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无用的花果”离开了植物体。而那些成功受精的花朵中,有种子分泌的生长素,抑制这些细胞壁的降解,从而将幼果牢牢地“粘”在黄瓜藤上了。
从植物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来看,抛弃这部分果实,全力支持优良后代,是最合理的选择。但这可不是我们这些需要消费幼嫩果实的人类愿意看到的,如果脆嫩的黄瓜里面没有种子,那吃起来口感岂不更好。
所以,最好的结果是所有的幼果都挂在瓜藤上。好,这时人为提供的植物激素——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就出场了。这种植物激素可以抑制脱落酸的活性,从而延缓离层的形成,也就让幼果好好地呆在枝头。
黄瓜果实的顶端花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花粉。一般来说,花朵在完成这一使命之后,就应该从幼果上面脱落了。当然,脱落的过程也是像上面说的一样,产生脱落信号,促使特殊位置的细胞壁降解,然后静静地等待风和地心引力的召唤,从黄瓜藤上剥离。当然,防落素也可以抑制这里的离层形成。
不妨来设想一下“顶花带刺”的黄瓜产品的出炉经历:最初,大概是因为最初涂抹防落素的位置出现了偏差,本该涂抹在果柄处的药剂,不小心抹到了花朵上,使得花朵更紧密地粘附在黄瓜顶端了(实际上,黄瓜花是宿冠花,在授粉后黄瓜果实开始发育时,即使没有外来的激素也不会马上脱落)。后来,这样的黄瓜反而更受消费者的青睐。这样的反馈,就使得防落素处理黄瓜花成了黄瓜生产的标准程序了。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消费者的偏好造就了“顶花带刺”的黄瓜。
用得越多蔬果越漂亮?
不影响人的激素系统不代表植物激素是无毒无害的。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过量摄入植物激素会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如过量的乙烯利会诱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对肝、肾产生损伤,同时可能存在致胎儿畸形和致癌的风险。
如此大家不免会担心,生产者会不会为了让果菜长得更光鲜,用越来越多植物激素来招呼它们呢。实际情况是,植物激素的用量跟农产品的光鲜程度并非是携手并进的。
就拿生长素来说,浓度控制在80~10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时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但是浓度超过了100ppm,促进作用就消失了。而2,4-D更是典型的“双面激素”,在低浓度时可以防止番茄幼果脱落,但是浓度过高就适得其反。要知道,高浓度的2,4-D是可以作为除草剂来使用的。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使用量会得到严格的控制。
正常使用情况下, 植物激素进入蔬菜体内会随着新陈代谢的进行逐渐降解,药效慢慢消失,在蔬菜体内的残留量很低,即使有微量的残留,在煎炒烹炸的过程中也会被破坏。所以,只要生产者能自律自省,监督机构能把好安全关,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餐桌上的蔬果是否与植物激素亲密接触了。至于黄瓜,还是用清水冲冲浮土,一口咬下去,爽!
黄瓜敷脸能美容吗?
黄瓜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从湿润皮肤的角度讲,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至于黄瓜里的其他营养成分对皮肤能有多少贡献,恐怕就不用抱太大期望了。大家立马能想到的维生素C,在黄瓜中的含量仅有9毫克/100克。大白菜还有47毫克/100克呢。如果是为了维生素C,那不如来片大白菜贴脸上。黄瓜的维生素E含量0.49毫克/100克,大白菜的是0.92毫克/100克,此轮对抗黄瓜依然落败。且不管这些物质能发挥多大作用,至少用黄瓜来美容是不经济不科学的。
当然了,黄瓜的清香味比白菜的辛辣味要舒服一些,如果只是享受这种清凉的感觉和清香,敷一敷倒也无妨。
果实不美味不一定是激素的关系
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植物香气物质。像黄瓜,番茄这样的果实,要积累足够的糖和特殊香气物质,需要足够的阳光、温度和生长时间。另外,为了提高商品化程度,人们更喜欢种植那些耐运输的种类,这些种类的口感相对会更差一些。所以,把不美味的罪名都归结在植物激素身上有失偏颇。
自己在家种黄瓜
如果想自己种黄瓜的话,要注意:黄瓜的根系喜欢呼吸,所以要保持土壤的松软。同时,黄瓜的根系分布比较浅,受伤后也很难恢复,所以在松土的时候要轻柔一些。
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ganbo]
夸张的造型与欠抽的表情看似不太正常,确能快速流行。无独有偶,微博上有一个自称“安定医院郝医生”的帐号也是凭借着“疯言疯语”得到了上百万粉丝的关注。“自从得了神经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是“围住神经猫”中的一句话,我们果然都病的不轻!
&&&&京公网安备新鲜黄瓜被抹避孕药?十大有毒食品如何鉴别(图)
摘要:两个相隔不远的黄瓜摊位,都摆放着看着十分新鲜的黄瓜,不过记者注意到,来买黄瓜的市民,一般都喜欢挑选黄瓜头上带黄花的.&带花的黄瓜新鲜呀,你瞧多脆嫩呀.&见到记者要买黄瓜,摊主热情地给记者挑起黄瓜来,他还特别给……
扬子晚报)近日,外地媒体披露,有销售黄瓜的小贩自曝,不少头顶黄花身上带刺的黄瓜,都是抹过避孕药的,以此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这些报道让不少南京市民也感到忧心忡忡,带黄花的黄瓜究竟和避孕药有没有关系?南京市场菜贩们大多力荐&顶花带刺&黄瓜昨天下午在城东的一家菜市场内,两个相隔不远的黄瓜摊位,都摆放着看着十分新鲜的黄瓜,不过记者注意到,来买黄瓜的市民,一般都喜欢挑选黄瓜头上带黄花的.&带花的黄瓜新鲜呀,你瞧多脆嫩呀.&见到记者要买黄瓜,摊主热情地给记者挑起黄瓜来,他还特别给记者选这种&顶花带刺&的黄瓜,老板说,他们摊位的黄瓜最新鲜了,几乎都带这种黄花的,刚刚采摘下来的,因此特别好.在另外一家农贸市场,记者同样看到,这里所销售的黄瓜也非常&新鲜&,因为这些黄瓜也如老板们所说的&顶花带刺&,一位老板表示,之所以他卖的黄瓜还有花,主要是他在采摘时特别小心,保证了黄瓜鲜嫩的品质,水分因为有花在而不宜丧失.然而有些奇怪的是,记者随后又来到两家附近的超市,这里的黄瓜却很难看到小黄花,和农贸市场的黄瓜相比,这里的黄瓜明显色泽暗淡一些,而且顶端也几乎没有小黄花,即使有也是萎缩变黑的花瓣,轻轻触碰就会自然脱落.1抹药黄瓜还是小瓜胎时就抹了植物激素.2 生长黄瓜花上沾着红色药剂,开得很艳.3 成熟由于药剂浓度较大,黄瓜下端膨大.市民担心&带花黄瓜&抹了避孕药?不敢吃了!&平时爱吃的新鲜黄瓜竟然是避孕药加工形成的?&南京市民王先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表示出了不安.他忧虑地对记者说,自己和家人特别喜欢吃黄瓜,自己的父母也告诉他,去买黄瓜的时候,要挑带花的黄瓜,因为这种最新鲜,是刚摘的,而且他们家人都喜欢生吃黄瓜,洗一洗连皮一起吃,不过现在却突然传出带花黄瓜是避孕药&造出&的花骨朵,这让他感觉难以接受.和王先生一样忧虑的李女士也表现出了愤怒,她对记者说,农贸市场内带黄花的黄瓜价格还要比不带花的要贵,买贵的就是为了图新鲜,但没想到自己还是给欺骗了.而且,长期吃这种抹了避孕药的黄瓜,后果恐怕很严重,是否会导致人不孕也很难说,以后真是不敢吃所谓的&带花黄瓜&了.专家释疑&带花黄瓜&用了激素,但抹避孕药是胡扯对于黄瓜在销售的时候却拥有艳丽小花的情况,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强表示,其实可以仔细想想,是否见过苹果,梨什么的有没有带着花销售的?而这些水果其实都是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一样,都得是先开花后结果,因此当黄瓜长成商品瓜的时候,花肯定是要谢掉的.王强一语道破,这些带花的黄瓜是不正常的,但他也很肯定地表示,也绝非是避孕药惹的祸.王强对记者说,开花结果、瓜熟蒂落,这是自然界的生态规律.通常情况下,黄瓜从开花到采摘一般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正常生长的黄瓜从开花到结果一般为3-4天,花一般开到第4天就会自动脱落,尽管有些黄瓜成熟后还有花留着,不过都已经枯萎了,因此如果看见黄瓜上还留有鲜艳的黄花,肯定是人工干预的结果.王强指出,&顶花带刺&的新鲜黄瓜确实是做过手脚的,但他并不认同是&避孕药&做鬼的说法.因为对于植物而言,能够对其产生效力的应该是植物激素,而避孕药属于动物激素,两者存在根本性的结构差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因此说动物激素即避孕药能够刺激植物的发育,这显然就是在&胡扯&.据王强了解, 这种能让黄瓜长成后仍带花的药,是一种生长调节剂,也就是植物激素,在黄瓜开花前用它浸泡花骨朵,可以影响正常开花,起到成果后仍然带花的效果.而通过植物激素的处理,结果率也会提高,从而增加产量,所以这种方法在山东等主要蔬菜产区非常普及.使用植物激素有木有害?黄瓜涂抹的植物激素,实际上是一种生长素.用于黄瓜的激素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正规名称,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生长素和花青素两大类.菜农使用激素,一般是出于黄瓜保鲜的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黄瓜生长、拉长瓜体.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是允许使用的.而目前农业部门在每次抽检农产品的质量时,只检测农药残留量,而对于植物生长激素的抽检,目前技术还达不到,因此也就没有将该指标纳入检测范围之内.植物激素是否对人体有害?王强表示,市民也无需多担心,只要将黄瓜的表皮削掉就可以去除激素和农药残留.如何挑选自然生长的黄瓜?自然生长的黄瓜虽然顶上也有花,但是在瓜农摘下后,顶上的花便会变得很脆弱,在运输过程中经过碰撞,大部分的花早已脱落.而打了激素的黄瓜顶上的花通常都非常结实,因为瓜体含有激素成分,顶上的花不但不会自然脱落,甚至还会继续生长.含有激素的黄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花骨朵和花苞的连接处,有一个小疙瘩,像一个&瘤&.自然生长的黄瓜就没有&瘤&,长得不粗壮,长相也不耐看.夏季,大量上市的丝瓜是餐桌上最常见的菜.然而,去年&带花丝瓜&也曾陷入&避孕药门&.据了解,带花丝瓜一斤一般在2.3元至3元,而不带花的一斤只卖1.5元至2元.有商贩透露,带花丝瓜也是使用了避孕药.不过,有关专家随后辟谣说,带花丝瓜使用的同样是植物激素.【】沈阳毒豆芽如何鉴别? 十大有毒食品大盘点(图)(来源:中新网)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新闻办18日发布消息说,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豆芽25余吨,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8人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沈阳市公安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说,近日,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发现,在和平区浑河站乡下河湾村一大棚内有人加工劣质黄豆芽,遂秘密提取样品送质监部门检测.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4月17日凌晨,沈阳市公安局调集皇姑、和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分局警力开展端窝点行动,在该大棚内查获使用有害非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豆芽2吨,半成品8吨,并从现场查获大量上述非食品添加剂(大部分为国家明令不能掺入食品之中),对蹇某某等4人(均为锦州北宁市人)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拘留.与此同时,警方顺藤摸瓜,在于洪区沙岭镇、东陵区浑河站乡相继查获生产劣质豆芽的黑加工点5个,查获劣质豆芽15吨多,对张某某(男,45岁,北宁人)等8人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拘留.(中新网记者秦逸)警方夜间堵住&毒豆芽&昨日10时30分许,记者跟随警方赶到沈阳市和平区浑河堡乡下河湾村的一家黑豆芽加工点.黑豆芽的生产车间即是院子里的农用大棚,面积约120多平方米,里面放了50多个高约1.5米的塑料池子,一半装着黄豆,另一半装着豆芽,每个池子上面都盖着一条军绿色的被子,车间内还有一只猫,不时地从一个池子的被子上跳到另一个池子上.记者从池子里任意抽出一根豆芽,都有10多厘米长,个别有的近20厘米,个头均匀,颜色白净,且绝大多数没有根须,看起来很漂亮.沈阳市打假办副主任郝立志介绍,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于昨日零时在该黑加工点附近蹲守.&零时20分许,从该加工点驶出了一辆三轮车,里面装满了豆芽,正准备向市场发货,民警立即将其堵截.经询问,该加工点的老板蹇某提供不出任何经营手续.&尿素超标,&毒豆芽&不止一家产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目前,该加工厂的老板蹇某及厂内员工共四人已经被警方控制.据蹇某交代,该加工点已经经营半年多,豆芽主要销往和平区的各大菜市场.&这种豆芽销量并不大,多数是用于饭店里做水煮鱼和水煮肉片,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左右.&蹇某说.据警方了解,一斤黄豆的批发价是2.4元,&而照他这种生产方式,一斤黄豆至少可生产10斤黄豆芽.也就是说,一斤黄豆芽的成本价约3角钱,每斤盈利3角钱,按每天销售2000斤计算,一天的净利润约600元,半年就可盈利12万元.&而提到在豆芽生产中使用添加剂的问题,蹇某完全没有愧疚之色,&这样生产豆芽的不止我一家,我不知道怎么就犯法了.&为此,沈阳警方于昨日凌晨2时赶到了沈阳市张士开发区盛发市场.警察在凌晨4时许,发现了5辆可疑毒豆芽货车,经查,这5辆货车分别来自5个不同的加工点,其中4个加工点生产的豆芽被怀疑有问题,警方已经现场进行取样,检验结果需等待进一步核实.专家:长期食用&加料&豆芽可致癌沈阳市农委法规处杨宏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而该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其中尿素严重超标,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但是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对于该黑加工点生产的10多厘米长、白净无根须的&漂亮豆芽&,他称:&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豆芽是不该有这么长的,除非是畸形豆芽.而且健康的豆芽还应该有根须,根须处尖细,颜色略微泛黄.而如果豆芽长得太漂亮,是不正常的.&据介绍,无根豆芽素(无根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增粗剂等添加剂均属激素,长期食用会导致各种疾病.&加料&豆芽漂亮但便宜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黑龙江街附近的一个菜市场.一名老大爷正在路边卖豆芽,他卖的豆芽是短粗的,约有3 ̄4厘米长,2.5元一斤.当记者表示&这豆芽看着不太好看,想要长的豆芽&时,他说:&越长的越不好,有的都有激素和尿素.我这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吃着放心.&他告诉记者:&选豆芽得先尝,你尝一下我的豆芽,有清甜味儿,而有的豆芽有尿骚味儿,那就是上了尿素的,不能买.而且,那种长豆芽很便宜,市场价1.5元一斤,因为产量高,加了尿素或者激素的,产量就更高了,看着还好看,但是吃着还得是短粗的好吃.&对比记者走访市场时采购的豆芽和被端窝点的&加料&豆芽对比,前者只能达到后者&身高&的一半.而在大东区一家菜市场内,同样出现了两种&身材&、不同价格的黄豆芽.一名购买者齐大娘告诉记者:&那种好看的,就是用药水泡过的,一般我们买都是买那种不好看的,虽然贵点但吃着干净、放心.&在昨日走访其他几家市场和超市卖豆芽的摊位后,记者发现了一个相同的现象就是:看着越&漂亮&的豆芽卖得越便宜,差价近1元.如何鉴别健康豆芽?沈阳市农委法规处杨宏提醒市民,买豆芽应尽量去大的超市里买,如果在其他地方买则要注意:一闻,二看,三掐.要闻豆芽上的气味.健康的豆芽闻起来很清爽,而有&尿素&味道的豆芽是不正常的尽量不要选个头太均匀,而且太粗太长的,这样的豆芽可能添加了添加剂;也不要选没有根须的,没有根须的多数是使用了无根剂要把豆芽掐开看水分.健康的豆芽水分比较大自发豆芽:4 ̄5天就能食用为了吃着放心,其实也可以自己发豆芽,方法很简单.1、将绿豆或者黄豆放在水里泡一夜;2、第二天控去水分,将豆子装在漏篮中,而且最好把篮子悬空放置,这样豆芽根可以往下长,还利于透气;3、找一块湿布,盖在豆子上;4、在湿布上压上重物;5、每天上下午各浇一次水,在20摄氏度的温度下,4 ̄5天后应该就可以食用(需视发芽情况定是否食用).(华商晨报)&渠县男子重庆卖毒血旺被捕 每天生产4000斤(来源:华龙网)听说牛血比猪血和鸭血量大成本更低,往里面加福尔马林后,血旺更嫩更有卖相,他就昧着良心进行牛血旺加工,每天4000斤毒血旺就这样到了市民的口中.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九龙坡区检察院获悉,从事&毒血旺&的两名涉案人员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4月14日被九龙坡区检察院批准逮捕.老板获神秘&技术&血旺就更嫩更好卖郑礼桥是四川渠县人,在沙坪坝区从事了多年的猪血旺加工销售生意.起初,郑礼桥也做着老实生意,但血旺的品质和卖相都很差,常常有卖血旺的摊贩埋怨&没有卖相不好卖&.去年8月,郑礼桥听说用牛血做成的血旺比猪血和鸭血量更大,而且成本更低,郑礼桥还得到了一个神秘&技术&添加福尔马林后,血旺更嫩,更有卖相.8月底,郑礼桥找到了九龙坡区含谷镇华新村4组一户农家,以每月200元的房租,租下了底楼和院坝.为扩大生产量,郑礼桥还花了5000元钱买了一个容量为1吨左右的锅炉.9月初,一切准备就绪后,郑礼桥开始大干起来.为了能保障产量,郑礼桥专门请了两个工人,一个是负责加工血旺的罗六清,1800元一月.另一个则是专门负责送货的驾驶员.案发后,司机则称自己并不知道血旺中添加了福尔马林.两盖福尔马林兑水后每桶血旺加入半瓢郑礼桥供述了自己是如何加工炮制&毒血旺&的.他把牛血拉回来后,用铁制的方盒加一半的清水(饮用自来水),加3两左右的食盐,经过搅拌后再加入已经稀释了的牛血(3蛊鲜牛血加半铁盒水稀释),放置15分钟后凝固,后用刀切成长方形或方块后倒入加热池加热1小时左右就好了.郑礼桥称,在加工过程中,还要加入甲醛(福尔马林)保鲜,甲醛是在牛血旺做好装桶时加入桶内的,这样血旺看起更嫩更有卖相.罗六清案发后供述,在血旺装桶时,郑礼桥就从一个矿泉水瓶子里倒了两盖矿泉水瓶里的福尔马林到一个塑料桶里,加入自来水混合均匀后,用水瓢舀了半瓢到装桶的血旺里.刚开始,罗六清并不知情,后来,郑礼桥忙不过来,就把这一关键技术交给了罗六清.罗六清也往血旺里添加福尔马林.每天生产4000斤前后用了2公斤甲醛据郑礼桥供述,添加福尔马林的量是四天左右使用4两,一天加工4000斤,也就是16000斤加4两左右.按郑礼桥的说法,有时一天还不止4000斤,保守估计,至少有80吨的&毒血旺&进了市民的口.从生产牛血旺到现在一直都在加甲醛,具体由雇佣的加工工人来操作,甲醛是郑礼桥到沙坪坝、江北的化工店购买的.据郑礼桥供述,从2010年9月以来,郑礼桥共购买了2公斤甲醛,一般都是一次购买2两左右,大约2元钱的样子,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买的,3月16日甲醛已全部用完.郑礼桥把生产好后的牛血旺销售到江北、沙坪坝的几个农贸市场内,客户有沙坪坝区烈士墓农贸市场的、小龙坎市场、江北区石门市场、盘溪农贸市场周边的摊贩.摊贩称&毒血旺&质量好几乎每天都能卖完在沙坪坝一农贸市场上专门卖血旺的摊贩陈某称,他每天要从郑礼桥那里进4到5桶的血旺,总量在300斤左右.陈某称,郑礼桥的血旺价格和其他人差不多,但质量(口感好,不易碎,且保鲜时间长)要比其他人好一些,所以才从他那里进血旺.有些时候郑礼桥的血质量不好,易碎,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好,他说是因为没有往血旺里加&马儿&.陈某声称,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马儿&是什么,后来郑礼桥的事情案发了,才知道郑礼桥说的&马儿&是甲醛.陈某表示,自己从郑礼桥进的血旺几乎每天都能卖完,没有卖完的第2天早上继续卖,实在卖不掉就倒了.而在江北区一农贸市场专门卖血旺的摊贩谢某称,自己知道郑礼桥在血旺中添加了保鲜剂的,但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3月17日,郑礼桥的&毒血旺&生产窝点被工商部门查获.随后,该案被移送警方调查,4月13日,警方提请九龙坡区检察院批准逮捕郑礼桥和罗六清.4月14日,该检察院就从快批准逮捕了郑礼桥和罗六清.下一个是什么不能吃了百斤猪肉造假可省约900元为何不良商家对酱牛肉造假趋之若鹜呢?有肉食店老板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省城市场上好的牛肉腱子肉价格在20元左右,猪肉单价则在11元左右,这样计算用一百斤猪肉能省900元.&市场上500克装的牛肉精粉大都15元一袋,核算下来,每克牛肉精仅值0.03元.按其规定的使用浓度计算,一斤猪肉,只需加入2.5克牛肉精粉,即可达到提味效果,这一块添加剂成本是0.075元,一百斤猪肉的添加剂成本也仅仅为7.5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换算下来,用100斤猪肉假冒牛肉能节省成本近九百元.牛肉味特浓的可能造假牛肉精粉外包装上明确注明了建议使用量0.2%-0.5%,那么造假商家会严格按照使用量来执行吗?&要想让猪肉产生牛肉味道,用少了肯定不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牛肉精粉的使用前提原材料是牛肉,并且是用来提味的,但如果是把猪肉做出牛肉味,并且长时间维持这股味道,必须加大用量.同时,他提醒道,牛肉味特浓的肉制品可能有假.&猪肉和牛肉无论生熟,气味均不突出,如果有显著的牛肉味,则可能有造假嫌疑.市民在买牛肉时要仔细查看,牛肉的纤维较粗、肉质紧凑,猪肉的纤维细短、肉质松散.吃起来口感也有区别,牛肉吃起来感觉肉很老,而猪肉则很嫩.&十大有毒食品大盘点1、地沟油事件:2004年7月,南京市秦淮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收缴了万斤成品的&地沟油&.危害:地沟油是下水沟中的油腻脏物经熬煮提炼而成,它含有大量毒素,如果食用,其致癌、致畸的毒性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常识: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是不合格产品.&2、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不到1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危害: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亲脂性偶氮化合物,属工业染料,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归为三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物.常识:苏丹红不易溶于水,将可疑的物质放入水中便可分辨.3、福寿螺事件:日前后,北京第一例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截至8月21日,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全市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达到70例.危害:广州管圆线虫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急性剧烈头痛,并伴有发烧等症状,其次是脖子僵硬,皮肤疼痛,还有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常识:福寿螺及其他淡水产品,加工加热至熟透,即可保证食用安全.4、多宝鱼事件: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多种禁用渔药残留.危害: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常识: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首先要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5、人造蜂蜜事件: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手段五花八门,并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危害:假蜂蜜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可言,而且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常识: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搀有蔗糖和水.&6、瘦肉精事件:2006年9月,一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危害:瘦肉精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使人积蓄中毒.常识:购买猪肉时要拣带些肥膘的肉,颜色不要太鲜红,猪内脏因瘦肉精残留量多不宜食用.7、桶装水事件:2007年8月,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流通环节对北京、天津、深圳、河北、辽宁、浙江6个省市15家企业生产的桶(瓶)装饮用水进行的质量监测表明,部分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严重.危害:长期饮用劣质桶装水,将引发一些相关的肠胃疾病.常识:劣质桶透明度差,颜色为深蓝色或紫色,桶身摸上去高低不平,特别是瓶口摸着刺手.&8、&新鲜红枣&事件: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人造&新鲜红枣&主要经过两道工序,着色和着味,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危害:过量食用甜蜜素和糖精钠将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会起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常识:自然成熟的红枣不可能同时变红,枣堆中应该有半红或者黄色和青色的枣.9、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9月,三聚氰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据卫生部通报,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有29万之多.危害: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常识:把少许奶粉放进嘴里品尝,真奶粉细腻易粘,溶解较慢;假奶粉放入口中很快会溶解,不粘牙,甜味浓.10、海南豇豆事件:2010年1月以来,海南豇豆在武汉连续三次被检测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上海、广州等地也相继查出&有毒豇豆&,造成海南豇豆大量滞销.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很难清净干净,食用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一系列严重伤害.常识: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洗干净,就能使蔬菜残留的农药成分减少. -->
新鲜黄瓜被抹避孕药?十大有毒食品如何鉴别(图)由安丰网编辑整理,更多内容敬请关注频道。
请选择您对本文的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避孕药黄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