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有惧怕的心里会有点舍不得

X战警中的心理学:为什么我们惧怕变种人?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X战警中的心理学:为什么我们惧怕变种人?
X战警 刻板印象 贴标签 为什么我们爱贴标签 为什么会有刻板印象 万磁王 X教授 变种人 歧视 偏见 固有印象 为什么会有先入为主
(文/Melanie Tannenbaum)对于那些不熟悉X战警系列的人来说,里面的故事都围绕着一群有超能力的“变种人”——他们代表人类演化的下一阶段。影片中超能力的涵盖面非常广,从心灵感应到细胞再生应有尽有。除了电影中的炫目特效和精彩的动作片段外,这个系列最令人注目的特点在于,人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并代入X战警及其他变种人们面对惶恐不堪的普通人时受到的偏见。事实上,X战警系列电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刻板印象的特性,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被唤醒的。
在《X战警:背水一战》中登场的变种人天使,一开始他的家人和他本人都对自己的变种人身份感到无法认同。图片来源:
刻板印象如何形成?
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刻板印象的形成基于我们对社会团体的认知在两个维度上的属性——亲切度(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
如果某群体让我们觉得相似、友善,和/或不具威胁性,我们会给亲切度加分;如果另一些群体让我们觉得像竞争者,他们的亲切度会相应的被扣分;如果某群体在我们看来野心勃勃、成功,和/或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能力这个维度的分数就相应更高。如果某群体在社会地位的阶梯上排名靠后,我们会将其视作能力不足(incompetence)。
这个模型背后的思路是,我们在认识到不同亲切度和能力值的群体时,经历的情绪是不同的。下图是这个模型中不同情境下典型的情绪反应:
面对不同群体时,人们的典型情绪反应。图片来源:ScientificAmerican
我们通常会认为社会中的内群体(ingroups),也就是文化主流群体(cultural majority,例如美国的白人和基督教徒)拥有高水平的能力和亲切度。于是,这种组合便召唤出了自豪和仰慕情绪,并让人倾向于主动(直接帮助)或被动(如只是想结交他们)地帮助这个群体;而在这个图谱的另一侧,则是流浪汉、毒瘾者等常被认为是能力和亲切度都很低的群体。这会招来人们对这些人的厌恶和愤怒情绪。人们在这些情绪下的典型行为就是企图通过无视或直接攻击来伤害这些群体。亲切度高而能力低的通常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的特征,当我们遇见这些亲切但能力不足的人时,我们会启动基于怜悯的刻板印象,继而引发一种矛盾的行为反应——尽管人们有时会试图主动帮助他们,但他们还是不免经常因为被忽视而受到伤害。
那X战警们又在图上的什么位置呢?他们有超能力,所以能力必然强。事实上,普通人变种人的恐惧就在于此,他们对变种人的控制和破坏能力无法释怀。而在普通人看来,变种人们极端的“异己性”(不管从表型还是基因上)和对资源的竞争,让这个群体直接落在了“低亲切度”的一侧。能力超群但亲切度低,人们似乎时刻为这样的群体预备着一切最坏的词——他们有受“景仰”之群体的高社会地位,但不如他们亲切近人;他们有受“嫌恶”之群体的冷淡和资源占用,却不至像他们那样因无能而无为。像X战警这样的群体在人们的认知中,属于待遇过优的局外人,而这会召唤出一种独特的情绪应答:羡慕嫉妒恨。
人们对变种人的恐惧、嫉妒、愤怒、憎恨等多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催生出了以根除变种人为目标的“哨兵”。图片来源:
如果贯穿X战警系列中,清除全体变种人的终极目标让我们隐约想起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那么原因不难解释——这不只是因为亦正亦邪的万磁王是大屠杀的幸存者。嫉妒是这些刻板印象中最危险的一个情绪基础;它混杂着不情愿的尊重和强烈的厌恶,而这些是暴力、复杂的情绪鸡尾酒,让饮者在不具威胁的社会环境下被动地钦佩,而一旦环境出现扰动,暴力攻击就会发生。事实上,被嫉妒的群体是种族灭绝的大型谋杀中最频繁的受害目标。人们不一定愿意清除自己怜悯的群体,甚至不会是自己愤怒的群体——他们想清除的,是那些让他们嫉妒恨的人。
万磁王对于人类的态度是非常强硬的,这也最终导致了他和X教授分道扬镳。而这或许和他的大屠杀幸存者经历有关?图片来源:
刻板印象如何激活?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一直在自动(并且自发)地把遇见的各色人归纳进基于刻板印象的群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依赖刻板印象来做评价,做决定。典型情况下,我们即使意识到了特定刻板印象的存在,也会有认知(和认知控制)来告诉自己不要把遇见的所有人脸谱化。然而,我们确实在某些情况下更容易依赖刻板印象:
你累了。当人们用脑过度,在其它的任务上耗费了许多精力,或者只是疲倦了的时候,认知能力也竭尽了;这时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刻板印象。如果你已经在一个无聊的会议上听了几个小时关于《变种人登记法案》利和弊的辩论,努力集中精神直到认知已经疲软,这种情况下投票的决策更容易依靠你脑中的刻板印象;
你的自尊心在作祟。当你的自尊心受到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的威胁时,你会更加愿意将他们纳入刻板印象来补偿落差。不妨想象你在博物馆中看见了一群年轻的学生。在这群学生里,有个男孩在和一只萌萝莉扔打火机玩,萝莉的名字叫小淘气。你兴致十足地找萝莉搭讪借打火机,结果被拒了,这一击下来估计你的自尊心会掉血不少。如果你接下来意识到你不过是被一群变种人发卡了,那么也许就会带着伤疤往少年的方向扔一句“怪胎”;
你在争夺资源。当你意识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你正在和另一个群体相互竞争,此时会更容易将对手置于有竞争力,并(进而)不可亲的刻板印象中,调动这个类型下的情绪(如嫌恶、愤怒,或者嫉妒),有时可能会被触发暴力反应。所以,当凯利议员推进《变种人注册法案》时描绘一幅“我们大战变种人”的图景,描述变种人会如何和普通人竞争资源、职位、配偶,以及总生存率的时候,选民们更有可能将变种人置于消极的刻板印象中,出于嫉妒地对他们实行暴力、伤害性的行为反应。
人类对变种人的刻板印象,也导致了变种人们直接分裂成了两个阵营:主和派的X教授和主战派的万磁王。图片来源:
我们从X战警中学到了什么?
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采用刻板印象的方式,X战警系列能够教导我们3件事:
对那些可能与你形成竞争关系的群体,时刻警惕你对他们的看法。那两个亲切度低的社会群体(不论能力高低)都最容易激发伤害性的行为反应,可一旦落入了高竞争力低亲切度的刻板印象,结果可能会非常危险,尤其在社会政治气候不稳定的时候。如果你面对着X战警们,试着不要嫉妒恨他们的超能力——这只会给你惹麻烦;
当你有机会依赖刻板印象来做出评判或重要决策时,试着不要疲惫,不要有危机感,也不要觉得伤自尊。如果一个变种人让你疲惫不堪,或者抢了你的饭碗,或者刻薄地评论了你的发型,你可能很难避免运用基于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评判他/她;
刻板印象不能准确的评判一个社会类群中的所有成员——他们被分在这个类群,更多是基于社会认知,而不一定是基于事实。例如,认为“变种人”们不亲切的想法,并不意味着这个判断能够延伸到每个变种人身上——蓝魔人(Nightcrawler)就十分友善,且纯良无害(除非他被威廉·史崔克控制)。
但是即使是这样,你估计也不会想惹金刚狼生气。(编辑:)
X战警中的小强金刚狼,不但打不死,而且脾气不咋好,识相点儿的话还是不要惹他。图片来源:
编译自:Melanie Tannenbaum:Envying Evolution: What Can The X-Men Teach Us About Stereotypes? Scientific American
果壳网相关小组
你可能感兴趣
终极哨兵的形象太邪恶了,简直就是无敌大反派
引用 的话:变种人大部分没有美感。。。就算出来一帮高冷的天使种族和人类竞争资源 你除了嘴上说说好漂亮以外也不会做出什么对他们好的反应吧?
引用 的话:中国gov对某些属于第二象限的少数派的确会采取优待政策。然而,一但这些少数派被官方认为进入了第三象限或是第四象限,我只能说,我们没资格嘲笑二百年前的美国人。古有大清闭关锁国,义和团“扶清灭洋”;今有—...不仅仅在这些……古代对南方弱势少数民族的屠杀已经没法数了。做文言文的时候 有一个慈善一些的官员说过一句话:“苗亦人类,不应尽杀。”这一句话让我心头发颤。
引用 的话:我觉得在一个充斥着各种超能力、外星人等等的漫威世界里面,普通人类对变种人是不是有点过了啊,尤其是知道这是一个普通自然进化的产物以后。其次,毛爷爷也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一般人的话不想“用尽全力踹死他们踹不死就躲到一边瑟瑟发抖 ”就怪了,怎么能指望平时就既不理智又不聪明更不够善良的人能那么快做出正确的反应啊……
有种大型犬 小时候和长大了对比的感觉……小时候都跟吉娃娃似的一个比一个好看可爱 因为年幼低能也是一定 …… 结果长大了之后外表凶恶了躯体强健了……于是大家就都不喜欢了……
引用 的话:西方人的思想比较狭隘,这也难怪,历史上白种人永远都是以屠杀、奴役、掠夺来对付比自己弱小的种族,所以当西方人面对变种人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想法,也才会出现X战警中普通人类和变种人的对立局面。而中国人则会...呵呵,中国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吧。文革及文革之前对地主、知识分子、资本家,甚至演员进行大规模的肉体消灭,不是这种心理的直接反映吗?西方人好歹敢于正视嫉妒,并且研究它,从制度、道德等各个方面减小它的危害。
引用 的话:毛儿嫉妒心,这是切实存在的赤裸裸的威胁啊。X战警里随便真出现一个战斗力一般的,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契约都毫无意义了。你不能指望超级英雄或者变种人道德水平和能力成正比,当现有规则对新出现的竞争对手失效时,人...说的非常对,自然世界任何物种必须有天敌自然才能循环下去,国家暴力都无法约束住变种人,靠什么保护人类,靠他们的道德么,法律在他们面前完全失效啊。这片子越看越纠结。
看了这帖子,我却好奇如果变种人不是特定的一部分人,而是全世界的未成年人,而所有成年人包括那些变种人的亲生父母则是没有或者失去超能力的普通人,这样以来就使得“变种人(超能力者)跟普通人(无能力者)之间”跟“孩子和大人之间”这两对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矛盾合流了,那世界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为什么我看到有关于夜空、海洋、宇宙和河流的影像图片心里都会很害怕、很不安?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看到有关于夜空、海洋、宇宙和河流的影像图片心里都会很害怕、很不安?
感觉一看到这些我就会眩晕、难受,甚至还有一种一头栽进去的感觉
提问者采纳
你这是自己的暗示,是一种恐惧感的表现。那么,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恐惧感? 第一,掌握知识法:人的恐惧大多是缺乏科学知识胡思乱想而造成的。有的学者说:愚笨和不安定产生恐惧,知识和保障却拒绝恐惧。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知识完全的时候,所有恐惧,将统统消失所以人们要多学习知织多看书,以科学的头脑去取代恐惧的心理。这种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还可增长知识。 第二,条件联系法:有人做过试验,一个3岁的小孩见了兔子就害怕,那么以后在他吃饭时,把盛有兔子的笼子放在较远的地方。从此每次在他吃饭时都把兔笼子提出来,而且逐渐缩短 他与兔子的距离,结果是小孩不但消除对兔子的恐惧,而且常把小兔放在自己腿上玩耍。 第三,转移注意法:使自己从恐惧的对象上转移到与他无关的方面去。比如,有的小孩最怕打针,但为了治病必须打针。这时医务人员在给他打针时,让小孩看看墙上的画,或给他个小玩具,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画或玩具上,而不再注意打针,恐惧也就消除了。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第四,直接动作法:这是充分爱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接触恐惧的东西,达到消除恐惧的目地。例如有人怕在众人面前讲话,以后凡是遇有这种场合,自己非但不退缩,反而主动讲,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五,屡现刺激法:这是让人反复接受恐惧的刺激,使其逐渐适应这种刺激,而不再惧怕。例如,有的人害怕针灸疗法,但针灸对他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这时医务人员就要对病人讲解针灸的知识,针灸治疗疾病的好处,而且每天都给他适当进行针灸,这样时间长了病人也就慢慢适应了,不但不怕针灸反而很喜欢这种治病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控制恐惧是受一定限制的。比如,有的病人害怕针灸治病,甚至于见到一见到那么的针灸针就吓得晕过去,在这种情况下硬让他接受针灸治疗反而会增加他对针灸的恐惧情绪,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即有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专栏文章推荐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即有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数据...
大家在看什么专栏文章经常有内衣被盗,该怎么办,心里很害怕,也非常愤怒,为什么会有这样变态的人_百度知道
经常有内衣被盗,该怎么办,心里很害怕,也非常愤怒,为什么会有这样变态的人
有什么办法麽
有用吗,他们说警察不会管这些事,我的第一念头也是报警
有用吗,他们说警察不会管这些事,我的第一念头也是报警
不管会出大事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如果此人多次犯案,报记者会比报警察来得有效,此类事件的新闻价值高很多,派出所才懒得理会。
是的,已经多次发生了,我也觉得警察不会管
是的,已经多次发生了,我也觉得警察不会管
警察只管刑事的,你虚报情况,人家还可以行政拘留你的,除非你们有监控看见犯案的人,警察或许才直接给办了
晒阳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即有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心理案例推荐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即有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数据...
大家在看什么心理案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里会有点舍不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