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比钴容易什么叫难电离物质吗?

类推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是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巧妙地利用类推法让学生掌握知识,无疑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然而有些化学问题貌似相同,由于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性,在进行类推时,也要注意瞻前顾后,不可盲目的“依此类推”,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论,下面将一些常见的易错的类推问题归纳如下:一、卤素的性质⒈ AgCl、AgBr、AgI难溶于水,有感光性,而AgF却易溶于水,无感光性。⒉ CaCl2、CaBr2、CaI2易溶于水,而CaF2却难溶于水。⒊ HCl、HBr、HI为强酸,而HF为弱酸。⒋ 氯化铵受热时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NH4Cl=NH3↑+HCl↑由于HI不稳定,碘化铵受热分解为:2NH4I=NH3+H2+I2⒌ Cl2、Br2、I2和水作用可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X2+H2O=HX+HXO,而F2与水作用为:2F2+2H2O=4HF+O2↑⒍ 由Cl2+H2O=HCl+HClO是氧化还原反应类推出:ICl+H2O=HCl+HIO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ICl+H2O=HCl+HI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⒎ 实验室制氯化氢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NaCl+H2SO4(浓)=NaHSO4+HI↑2NaCl+H2SO4(浓)=Na2SO4+2HCl↑(加热)类推出:2NaBr(NaI)+H2SO4(浓)=Na2SO4+2HBr(HI)↑(加热)而制溴化氢和碘化氢就不能用浓硫酸,因为它们易被浓硫酸氧化,所以只能用非氧化性的磷酸或使用1:1的稀硫酸在微热条件下制取,如:NaI+H3PO4=NaH2PO4+HI↑NaBr+H2SO4(1:1)=NaHSO4+HBr↑正确:2NaBr(NaI)+2H2SO4(浓)=Na2SO4+Br2(I2)+SO2↑+2H2O(加热)⒏ 实验室不宜用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备CO2,因为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妨碍硫酸继续跟大理石反应。而制HF时则可用浓硫酸,CaF2+H2SO4(浓)=CaSO4+2HF↑,因为生成的CaSO4能溶于浓硫酸得到可溶性的Ca(HSO4)2。⒐ I2遇淀粉溶液立即生成深蓝色加合物,其它卤素单质却无此性质。⒑ Cl2、Br2、I2及其氢卤酸与玻璃不发生化学反应,而F2和氢氟酸都能侵蚀玻璃。SiO2+4HF=SiF4↑+2H2OSiO2+2F2=SiF4+O2二、CO2通入不同溶液中⒈ 将少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其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如果将CO2通入NaClO溶液中按以上方程式类推则会出现这样的方程式:2NaClO+CO2+H2O=Na2CO3↓+2HClO这是大错特错的,这是因为碳酸在溶液中分步电离(K1=4.3×10-7,K2=5.6×10-11)HClO的电离常数K=2.95×10-8,其酸性强弱顺序H2CO3>HClO>HCO3-因此上面的方程式应该是这样的:NaClO+CO2+H2O=NaHCO3↓+HClO。类推出:向漂白粉中通入少量SO2反应为:Ca(ClO)2+SO2+H2O=CaSO3↓+2HClO这样也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SO32-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性很强的 HClO氧化。其正确的方程式为:Ca(ClO)2+SO2+H2O=CaSO4+HClO+HCl(或其它结果)⒉ 将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其方程式为: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要注意生成的是NaHCO3而不是Na2CO3,其原因是C6H5OH的电离常数K=1.28×10-10,说明其酸性强弱是:H2CO3>C6H5OH>HCO3-)类推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反应为:C6H5ONa+H2O+SO2→C6H5OH+NaHSO3。这样却是错的,其原因:因为HSO3-的酸性大于C6H5OH,HSO3-电离出来的H+可与C6H5O-反应生成C6H5OH。其正确的方程式为:2C6H5ONa+H2O+SO2→2C6H5OH+Na2SO3。⒊ 将不同量的CO2通入烧碱溶液中若CO2量少,其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若CO2量多,其方程式为:CO2+NaOH=NaHCO3+H2O如果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根据CO2量的多少类推方程式就为:若CO2量少,其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若CO2量多,其方程式为:2CO2+H2O+Na2SiO3=H2SiO3↓+2NaHCO3这样类推又会出错其原因是:H2SiO3的电离常数为K1=2×10-9,K2=1×10-12其酸性强弱是:H2CO3>H2SiO3>HCO3-因此上面的方程式中无论CO2量多还是量少只能有一个方程式:2CO2+H2O+Na2SiO3=H2SiO3↓+2NaHCO3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将CO2通入Na2S溶液中,无论CO2量多还是量少只能有一个方程式:Na2S+2CO2+2H2O=H2S+2NaHCO3(理由是:H2S的电离常数K1=1.1×10-7,K2=1×10-14)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不可类推方程式为:NaAlO2+2H2O+4CO2=Al(HCO3)3+NaHCO3。其原因是:因为H2CO3是弱酸,不能使生成的Al(OH)3溶解。其正确的方程式为:NaAlO2+2H2O+CO2=Al(OH)3↓+NaHCO3三、SO2的性质⒈ 不能从2Na2O2+2CO2=2Na2CO3+O2来推论SO2与Na2O2亦发生同样的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因为Na2SO3有还原性,产生的O2能把其继续氧化成Na2SO4,故这时的反应式应为:Na2O2 +SO2=Na2SO4(表达为2Na2O2+2SO2=2Na2SO3+O2、2Na2SO3+O2=2Na2SO4亦可)。⒉ 不能从价态是否相同来推论其氧化、还原能力是否相同如SO2、H2SO3、Na2SO3中的S虽然均为+4价,但其存在的环境不同,H2SO3和Na2SO3在空气中就能直接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SO2只有在一定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大时才能被空气氧化,即:2SO2+O2=2SO32H2SO3+O2=2H2SO4(慢)2Na2SO3+O2=2Na2SO4(快)它们的还原性是依SO2—H2SO3—M2SO3的顺序增强的。⒊ 不能从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来推论稀H2SO4的氧化性比H2SO3强某些情况下同种元素的高价化合物比低价化合物容易接受电子,显示出高价化合物比低价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如Fe3+>Fe2+),但氧化性强弱与化合价无必然联系,氧化能力的体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上述原因外,还与动力学因素有关,高价的惰性较大,反应速度较慢,故同浓度的稀溶液H2SO3的氧化性大于稀H2SO4(H2SO3能氧化H2S、而稀H2SO4则不能);在中学阶段还有:HNO2>HNO3;HClO>HClO3>HClO4等。⒋ 不能从Cl2的漂白性来推论SO2的漂白性因为Cl2的漂白作用是通过其与水反应生成HClO的强氧化性来实现的,色素被氧化成无色物质后不能复原。而SO2是通过它与色素结合成无色物质来实现的,该无色物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复原。例:品红溶液―→通入SO2褪色→加热至沸→红色品红溶液―→通入Cl2褪色→加热到沸→不显红色⒌ 不能从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能立即变红并随即褪色的现象来推论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情况因为Cl2遇水生成的HCl为强酸,可使石蕊出现红色,又由于同时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使刚出现的红色立即褪去;而SO2遇水生成的H2SO3为中强酸,故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又因为SO2虽有漂白性,但其漂白作用很缓慢,且它并不能与所有有机色素结合,故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只能看到变红而不能看到变为无色的现象。即:紫色石蕊试液→通入SO2→溶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通入Cl2→变红随即变为无色⒍ 不能从SO2能和一些有机色素结合为无色化合物来推论SO2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原因均是与其结合为无色物SO2能使氯水、溴水、碘水、NO2、FeCl3溶液、KMnO4溶液等褪色,这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的缘故;SO2能使滴有石蕊试液的H2S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这是因为SO2具有氧化性的缘故;SO2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这是因为SO2的水溶液为中强酸的缘故。⒎ 不能从Cl2、SO2单独能体现漂白性来推论其混和物的漂白能力一定比原来强因为Cl2与SO2混和在一起后:Cl2+SO2+2H2O=2HCl+H2SO4故当两者按1:1(物质的量比)混和时,其漂白能力将丧失。⒏ 不能从CO2通入Ba(NO3)2无沉淀产生来推论SO2通入Ba(NO3)2亦无沉淀因为+4价的硫会被酸性环境中的NO3-氧化成+6价硫,故能产生不溶于强酸的BaSO4沉淀。四、CuSO4溶液中加入不同金属将Fe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其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若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的方程式也推为:2Na+CuSO4=Na2SO4+Cu。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Na的还原性很强,先与CuSO4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2和NaOH,然后生成的NaOH又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其正确的方程式为:2Na+2H2O+CuSO4=Na2SO4+H2↑+Cu(OH)2↓。五、盐酸加入不同溶液中⒈ 将少量盐酸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其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如果将Na2CO3溶液滴加到盐酸中,类推其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这样又是错的。其原因是:盐酸量少时只生成NaHCO3,盐酸量多时生成CO2和H2O。其正确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过量)=CO2↑+H2O+2NaCl⒉ 将少量的盐酸滴加入NaAlO2溶液中其方程式为:HCl+NaAlO2+H2O=Al(OH)3↓+NaCl。如果将NaAlO2溶液滴加到盐酸中类推成上面的方程式还是错误的,其正确的应该是:NaAlO2+4HCl=AlCl3+NaCl+2H2O。⒊ 过量的稀盐酸加入FeS固体中其方程式为:FeS+2HCl=FeCl2+H2S↑。如果将过量的稀硝酸加入到FeS溶液中,类推其方程式为:FeS+2HNO3=Fe(NO3)2+H2S↑这样类推出来的方程式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S中的Fe2+和S2-氧化。其正确的方程式为:FeS+4HNO3=Fe(NO3)3+S↓+NO↑+2H2O。或:3FeS+16HNO3=3Fe(NO3)3+3SO2↑+7NO↑+8H2O(或其它结果)⒋ 稀盐酸加入Na2SO3固体中由Na2SO3+2HCl=2NaCl+H2O+SO2↑类推出:Na2SO3+2HNO3=2NaNO3+H2O+SO2↑这样类推出来的方程式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为SO42-。其正确的方程式为:3Na2SO3+2HNO3(稀)=3Na2SO4+H2O+2NO↑⒌ 稀盐酸加入Fe(OH)3固体中由Fe(OH)3+3HCl=FeCl3+3H2O类推出:Fe(OH)3+3HI=FeI3+3H2O这样类推出来的方程式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Fe(OH)3中Fe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其正确的方程式为:2Fe(OH)3+6HI=2FeI2+I2+6H2O(Fe2O3也可氧化HI)六、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质⒈ 少量的NaOH溶液加入Ca(HCO3)2溶液中,其方程式为:Ca(HCO3)2+NaOH=CaCO3↓+NaHCO3+H2O。如果将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Ca(HCO3)2溶液中按上面的方法类推其方程式肯定是错的, 其正确的方程式为: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其主要原因是:根据“少定多变”原则,因NaOH过量,参加反应的Ca2+、HCO3-个数比必须符合其化学式的组成比。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H)2和过量的Ca(OH)2反应的方程式是不一样的;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和过量的Ba(OH)2反应的方程式也是不一样的;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和过量Ba(OH)2反应的方程式也是不一样的。 原因类似于上面,在此不再赘述。⒉ 将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AgNO3溶液中其方程式为:AgNO3+NaOH=AgOH↓+NaNO3。若将过量的氨水加入AgNO3溶液中的方程式也类推为上面的结果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氨水能与Ag+结合成稳定的银氨络离子,而使AgOH溶解。其正确的方程式为: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⒊ 少量的NaOH溶液加入AlCl3溶液中其方程式为:AlCl3+3NaOH=Al(OH)3↓+3NaCl如果将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AlCl3溶液中也类推成上式也是错误的,其正确的方程式为: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其原因主要是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还可以和加入的NaOH反应。七、FeBr2溶液中通入不同量的Cl2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其方程式为:3Cl2+2FeBr2=2FeCl3+2Br2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如果类推的话,方程式也写成前面的样子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因为Cl2过量,它既可以把Fe2+氧化成Fe3+,也可以把Br-氧化成Br2。其正确的方程式为:3Cl2+6FeBr2=2FeCl3+4FeBr3。类似的方程式还有: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和过量的Cl2反应的方程式是不一样的(原因分析:因为还原性:I->Fe2+ >Br-);铁与少量的硝酸和过量的硝酸反应也是不一样的等。八、FeCl3溶液中加入不同溶液将 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溶液其方程式为:2FeCl3+2Na2S=FeS↓+S↓+FeCl2+4NaCl。若将FeCl3溶液中通入过量H2S的的方程式也类推为:2FeCl3+3H2S=2FeS↓+S↓+6HCl。显然又推错了,其原因是:FeS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只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其正确的方程式为:2FeCl3+H2S=2FeCl2+S↓+2HCl。九、Na2S溶液中加入不同溶液⒈ Na2S溶液中加入不同的盐溶液由Na2S+CuCl2=CuS↓+2NaCl类推出:3Na2S+2AlCl3=Al2S3+6NaCl将AlCl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S溶液其正确方程式为:3Na2S+2AlCl3+6H2O=2Al(OH)3↓+3H2S↑+6NaCl。如果将CuCl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S溶液的方程式也推为:CuCl2+Na2S+2H2O=Cu(OH)2↓+H2S↑+2NaCl。显然是推错了,其原因是:因为Cu2+与S2-在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而是直接生成难溶于水的CuS黑色沉淀。其正确的方程式为:CuCl2+Na2S=CuS↓+2NaCl。⒉ H2S溶液中加入不同的盐溶液由CuSO4+H2S=CuS↓+H2SO4类推出:FeSO4+H2S=FeS↓+H2SO4这样类推出来的方程式显然是错的。其原因是:FeSO4(或FeCl2)和H2S不反应。注:2FeCl3+H2S=2FeCl2+S↓+2HCl十、其它不可类推的问题⒈ 由Fe3O4+8HCl=2FeCl3+FeCl2+4H2O类推出:Pb3O4+8HCl=PbCl4+2PbCl2+4H2O或Pb3O4+8HCl=2PbCl3+PbCl2+4H2O正确:Pb3O4+8HCl=3PbCl2+Cl2↑+4H2O⒉ 由NH4Cl=NH3↑+HCl↑(加热)类推出:NH4NO3=NH3↑+HNO3(加热)正确:NH4NO3受热分解情况复杂,一般不会生成氨气。⒊ 由2Fe+3Cl2=2FeCl3(加热)类推出:2Fe+3I2=2FeI3正确:Fe+I2=FeI2⒋ 由浓硫酸能干燥SO2类推出:浓硫酸也能干燥SO3(浓硫酸能吸收SO3生成硫酸)(或由浓硫酸有很强的氧化性、SO2有较强的还原性类推出:浓硫酸不能干燥SO2)⒌ 由无水氯化钙为中性干燥剂类推出:无水氯化钙可干燥氨气实际上:CaCl2+8NH3=CaCl2·8NH3⒍ CH4分子和P4分子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由CH4分子内键角为109°28'类推出:P4分子内键角也为109°28'。实际上为60°⒎ 由试剂瓶内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类推出:金属钠、钾取出后也不能放回原瓶。实际上钠、钾取出后,切去所需用量后要立即放回原瓶。⒏ 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结合4个O原子。不可由此类推出:1molSi原子结合4molO原子。(1molSi原子结合2molO原子;平均1个Si原子结合2个O原子)。⒐ 不可由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的大类推出:Li2CO3的溶解度比LiHCO3的大(锂的性质更接近于镁,而不是接近于钠)。⒑ 不可由钠跟氧气在点燃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类推出:锂和氧气在点燃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锂(锂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即氧化锂)。⒒ 不可由向Ba(OH)2、Ca(OH)2溶液中通入CO2或SO2均可生成沉淀类推出:向BaCl2、CaCl2溶液中通入CO2或SO2也可生成沉淀。⒓ 不可由向Ca(NO3)2[或Ba(NO3)2]溶液中通入CO2无沉淀生成类推出:向其中通入SO2也无沉淀生成。⒔ 不可由加热蒸干FeCl3溶液得不到FeCl3类推出:加热蒸干Fe2(SO4)3溶液也得不到Fe2(SO4)3⒕ 由乙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水浴加热)类推出:甲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方程式为:HCHO+2Ag(NH3)2OH→HCOONH4+2Ag↓+3NH3+H2O(水浴加热)正确: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水浴加热)总之类似于上面的问题在中学化学中有不少,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避免不必要错误。}
高中化学常见疑难解析1.碳酸氢钠固体分解温度在200摄氏度以上,那么碳酸氢钠溶液中能分解吗?【答】碳酸氢钠在有水的情况下更容易分解,50多摄氏度就可以完全分解。2.为什么可以用焓变(△H)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答】化学反应一般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即在恒压(101Kpa)条件下进行,此时的热效应称为恒压热效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的热力学能(U,也称为内能)的变化等于以功和热的形式传递的能量。△H=Q+W式中。Q表示热量,若热量由环境流入体系,则Q为正值,反之则Q为负值;W表示功,若环境对体系做功,W为正值,反之W为负值。在恒压条件下,△U=Qp+W=Qp—p(V2—V1),即恒压热效应Qp=△U+p(V2—V1)。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焓(H)是一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规定H=U+pV。在恒压条件下,焓变△H=U2+pV2—U1—pV1=U2—U1+p(V2—V1)=△U+p(V2—V1)=Qp由此可见,焓变△H与恒压热效应Qp相等,因此,可以用焓变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3.盐桥的作用【答】单液的原电池由于液面接界电势高,电池效率低,为了提高电池效率,使用通过盐桥将两个半电池相连而构成的原电池。将两种电解质溶液通过盐桥相连,使电解质溶液不直接接触,降低了液面接界电势,由于盐桥中也装有电解质溶液,,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要求浓度较高,且阴、阳离子迁移速率应差不多,一般用含饱和氯化钾溶液的琼脂。盐桥的作用: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平衡电荷。4.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和能级交错现象?【答】对于氢原子,核外只含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仅受到原子核的作用,不受其他电子的作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个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的吸引,而且还受到其他电子的排斥。在考虑某个电子时,可以把其他电子对其排斥作用看作削弱了原子核对它的吸引作用,这种由于其他电子的排斥而使原子核对某个电子吸引作用的减弱称为屏蔽效应。电子层数越小的电子在离原子核越近的地方出现几率越大,但在同一电子层中不同轨道上的电子钻到离原子内层的能力不同,其钻穿能力的大小依次为ns、np、nd、nf。也就是说,s电子钻穿到内层的能力要比p、d、f电子大,电子钻穿内层的程度越大,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作用越大,内层电子对它的屏蔽作用越小。这种外层电子钻到内层的作用叫做钻穿效应。由于4s电子的钻穿效应较大,而3d电子的屏蔽效应越大,使得3d电子的能量略高于4s,即第三层d轨道上的电子,其能量要比第四层s轨道上电子的能量高,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现象。同理,能级交错现象如能量6s<4f<5d<6p。5.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答】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一般认为,含氧酸盐热分解的本质是金属离子争夺含氧酸根中的氧离子。也可以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解释因此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小,正电荷越高,极化作用越强,夺取含氧酸氧离子的能力越强,含氧酸盐的热分解温度越低。从Be-Ba,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递增,极化作用递减,故热分解温度依次升高。(金属离子极化作用增强,化合物稳定性下降,热分解彻底。例如金属硝酸盐的分解规律)不同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差异很大。其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较高,必须灼烧至高温才分解;而有些金属的碳酸盐的热稳性较低,加热到100℃左右就分解,如碳酸铍等;有的碳酸盐在常温下就可以分解,如碳酸汞。酸式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比相同金属的碳酸盐低得多。例如碳酸钠,要851℃以上才开始分解,而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明显分解。分解温度:M2CO3>MHCO3>H2CO3,因为H+的极化作用非常强。6. 化学实验中,为什么不能将 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易造成溶液飞溅伤人。7.铝为什么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各种铝制品为什么都可以较长时间使用?【答】因为Al很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Al2O3,在铝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不再继续被氧化,所以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人们常用的铝制品也正是由于这层膜了保护内部金属,使铝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故可以较长时间使用。8.用砂纸打磨过的或未打磨过的铝箔,用酒精灯加热,为什么会出现熔而不滴、滴而不落的现象?【答】这是由于磨去氧化膜的铝在空气中加热又会很快地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的缘故。9.为什么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可观察到剧烈燃烧并发出强光?【答】因为铝粉表面积大于铝箔,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迅速且剧烈,放出的热量更多,更易于燃烧而发出耀眼的强光。如果使用乙炔焰或氢氧焰与铝箔反应,由于乙炔焰或氢氧焰的温度可高达3000℃,乙炔焰或氢氧焰可以破坏铝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用氧炔焰或氢氧焰在空气中加热铝箔能快速燃烧。所以要使铝在空气中燃烧,可以采取增大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的温度等措施。10.为什么钠先与盐酸反应而与硫酸铜溶液先与水反应?【答】盐酸中的氢离子实际上是水合氢离子,即H3O+离子,所以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水中的氢离子是一样的。由于盐酸完全电离,而水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部分电离出氢离子,从效果上看可以理解成盐酸先反应,待盐酸反应完,钠继续与水反应;铜离子的氧化性比氢离子强,按反应先后钠应该先与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过量才能与水中的氢离子反应,但事实上,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其原因还是铜离子的存在形式还是Cu(H2O)n2+水合离子,Cu2+周围都是水分子,Na根本接触不到Cu2+就反应掉了,而水电离的氢离子却先接触到钠原子,钠就先和水反应了,如果在水溶液中铜离子浓度较大时,除了产生氢气外也可以观察到铜离子被还原为暗红色的泥状铜单质。注意:室温下Na与无水CuSO4不能发生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够置换出铜单质。实验时要控制钠的用量,否则会发生剧烈爆炸,其次要避免氧气将反应物和产物氧化变质。11.为什么金属铝能与较高浓度的氨水发生反应?【答】铝在碱性比较强的水溶液中能和水持续作用一段时间产生氢气。碱性比较强的水溶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它能溶解铝和水作用时在表面生成的氢氧化铝,使之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使铝和水的反应能持续进行,直至碱性减弱到一定程度,氢氧化铝不再溶解,反应才停止。12.氨水和铝盐溶液作用生成氢氧化铝,为什么氢氧化铝不能溶解于过量氨水?【答】氢氧化铝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需要一定的碱性条件,由于反应混合物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铵根离子,抑制了加入过量氨水的电离,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难以达到氢氧化铝溶解的要求。13.实验室加热液体时为了防止暴沸,可以加入什么材料?【答】暴沸指纯净的液体缺少汽化核心,加热超过沸点仍不沸腾的热滞后现象,加一点杂质后(本质是带入了微小气泡),沸腾滞后被打破,产生沸腾。液体中的气泡在沸腾过程中起着汽化核的作用,当液体中缺少气泡时,即使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暴沸。为避免容器的暴沸,可在容器中放含有空气的无釉陶块等。为了清除在蒸馏过程中的过热现象和保证沸腾的平稳状态,常加碎瓷片、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因为它们都能防止加热时的暴沸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体沸腾时,加入止暴剂,不能用已使用过的止暴剂。简单说就是因为加热时烧杯中的液体会向上冲,从而造成了一个个冒出来的“喷泉”,剧烈时甚至会溅出伤人,而碎瓷片、沸石等能够有效的阻止液体的向上冲,使加热时液体能够保持平稳。使用电磁搅拌(搅拌起到混合溶液,减小热不均衡)也能起相同的作用。14.为了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瓶被腐蚀,钢瓶在装氯气之前必须做什么?【答】钢瓶内壁必须彻底干燥,因为液氯与水反应生成酸要腐蚀钢瓶。15.在新制的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浓盐酸,为什么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答】在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发生两种变化: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2++2H2OFe(OH)2+2H+,加入盐酸,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左移,使溶液中亚铁离子的浓度增大,表现为浅绿色加深;②溶液中同时有较多的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硝酸具有较强氧化性,即发生反应:3Fe2++4H++NO3-=NO↑+3Fe3++2H2O,生成了Fe3+表现为黄色。由于主要反应是第②种情况,最后反应现象为溶液变黄色,同时有NO气体产生,遇空气会变为红棕色。16.溴乙烷水解后,如果溴乙烷过量溶液分层后乙醇会在哪一层?【答】乙醇与水互溶,乙醇与溴乙烷也互溶,溴乙烷不溶于水。这时乙醇在水和溴乙烷中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溶解(按溶解性大小溶解)。17.制氢氧化铁胶体时为什么一定要用饱和氯化铁溶液?【答】制氢氧化铁胶体利用的是氯化铁水解反应: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这是一个可逆反应,选用饱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铁离子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这样更有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可以生成较多的胶体。如果用稀溶液会导致生成的胶体很少。18.纯锌片和稀硫酸反应较慢,为什么将锌片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答】锌片的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单质,此时,金属片上是锌、铜单质的混合物,可以形成原电池,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19.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常用NaNO2与Na反应,为什么不用Na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答】Na在氧气中缓慢氧化生成Na2O和Na2O2,如果钠直接燃烧生成过Na2O2而不是氧化钠,制取纯净的氧化钠条件不好控制。Na与NaNO2反应除生成氧化钠外还可以生成氮气N2,N2可以保护钠不会在空气中被氧化。20.接触法制硫酸时,由沸腾炉排出的气体必须经过洗涤其目的是什么?【答】沸腾炉中主要是二硫化亚铁这种硫铁矿石的燃烧,因为矿石纯度不是很高,燃烧后生成的杂质会很多,而这些杂质有可能会使催化剂五氧化二钒中毒(或失效),一方面催化剂的价格贵,另一方面不利于接触室合成三氧化硫,故为了合成顺利和节省成本,要对沸腾炉出来的气体进行除杂处理。21.乙炔的制取实验中,为什么将水改用饱和食盐水就不会与碳化钙剧烈反应?【答】食盐水中食盐电离出的Na+和Cl-占据一定空间,它们的存在可以减少水与电石(碳化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缓水与电石(CaC2)的反应,防止因反应速度太快而生成大量的泡沫。22.洗涤沉淀选用的试剂有什么要求吗?【答】沉淀洗涤的试剂有以下几种:①蒸馏水;②冷水、热水;③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酒精水溶液等;④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一般经常用的洗涤剂是蒸馏水,如果用其他的洗涤剂,必有其“独特”之处。用冷水适用范围是产物不溶于水,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可适当降低晶体因为溶解而造成损失。有特殊的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可以采用热蒸馏水洗涤。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洗涤的适用范围是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其好处常见有:可以降低晶体因溶解而造成损失,可以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和水分;酒精易挥发,晶体易于干燥。用酒精的水溶液洗涤的适用范围是晶体在水中能微溶(或不溶),难溶于酒精,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同时可以加快固体的干燥。滤液洗涤的适用范围是常用于晶体的转移,过滤时冲洗烧杯内壁上残留的晶体。用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洗涤晶体可以使因为晶体溶解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若是易水解的物质晶体洗涤也可以使用加入抑制水解的物质进行洗涤。23.正丁醇与溴化氢制取正溴丁烷的实验中,各步洗涤的目的是什么?【答】先用稀硫酸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第一次蒸馏水洗涤:除去部分硫酸及水溶性杂质。碱液 (Na2CO3) 洗滴:中和残余的硫酸。第二次蒸馏水洗涤:除去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24.萃取和洗涤有什么区别?【答】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所需要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掉。萃取和洗涤均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操作,二者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目的不同。从混合物中提取的物质,如果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操作叫萃取;如果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操作叫洗涤。25.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且馏份纯度也不高。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或瞬间蒸气中断,使得温度计的读数不规则,读数偏低。26.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什么优点?【答】①磷酸的氧化性小于浓硫酸,不易使反应物炭化;②无刺激性气体SO2放出。27.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有哪些方法?【答】若溶质为加热易分解的(如铵盐NH4HCO3)、易被氧化的(Na2SO3)、易水解的(FeCl3、AlCl3等)或欲得到结晶水合物时,必须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易水解的盐还要采取措施抑制水解;若溶质受热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化(NaCl),则可以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28.化学平衡体系,温度改变或压强改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温度的改变可能会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发生改变,平衡移向有可能发生改变,若温度过高,有可能副反应发生。压强的改变可能也会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发生改变,平衡移向也有可能发生改变。29.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 气体无沉淀产生,有什么措施能产生沉淀?【答】弱酸不能制备强酸,所以无沉淀产生。若要得到BaSO4沉淀可加入氧化性物质,如Cl2 、HNO3、NO2 、O2、O3、H2O2等;若要得到BaSO3沉淀可加入碱性物质,如NH3 、NaOH溶液、氨水等,若要得到S黄色沉淀,可以通入还原性H2S气体。30.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或塞上一团疏松的棉花?【答】目的是减少空气与气体的对流,增大气体的纯度。31.为什么在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常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答】阳极产生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增大溶液中盐酸的浓度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气的逸出。32. 适当升温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速率加快,但是温度过高为什么反应速率反而下降?【答】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反应速率反而降低。工业上N2和H2反应的催化剂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它在500度时的活性最高。33. 在燃料电池中,为什么常在电极表面镀上铂粉?【答】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收气体的分子数,加快原电池电极反应的速率。34.如何检验淀粉水解(催化剂是稀硫酸)的产物葡萄糖?【答】检验的步骤是:取少许水解液置于试管中,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碘水,发现变蓝色,说明有淀粉存在;另一份中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或产生光亮的银镜,则证明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35.如何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所得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Cu2O?【答】取少许试样置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观察,若溶液呈蓝色,则证明试样中含有Cu2O,反之则不含Cu2O。(Cu2O+2H+=Cu2++Cu+H2O)36.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答】红色褪去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氯水中的成分与NaOH反应消耗了NaOH,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所致;第二中可能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酚酞,使酚酞变质所致。因此可以通过如下实验验证:向褪色后的的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第一种情况正确,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酚酞已经变质,第二种情况正确。37.电解精炼铜的CuSO4溶液为什么常用硫酸酸化?【答】电解过程中伴随着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也会产生热能,温度升高,促进Cu2+水解,为了抑制Cu2+的水解,防止阳极附近Cu2+水解产生Cu(OH)2沉淀,为了增强Cu2+的浓度,便于阴极析出Cu,所以常加入稀硫酸,同时也能增强电解液的导电性。38.Fe2+与ClO-离子不能共存,为什么其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会不一样?【答】还原性较强的Fe2+容易被氧化性较强的ClO-离子氧化而不能共存,但不同的酸碱性溶液反应产物有所不同,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在强酸性溶液中,2Fe2++ClO-+2H+=2Fe3++Cl-+H2O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6Fe2++3ClO+3H2O=2Fe(OH)3↓+4Fe3++3Cl-或2Fe2++ClO-+5H2O=Cl-+4H++2Fe(OH)3↓,在碱性溶液中,2Fe2++ClO-+4OH-+H2O =2Fe(OH)3↓+Cl-39.为什么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随温度的变化得到固体依次为Co2O3、Co3O4、CoO?【答】在空气中加热分解Co(OH)2,290℃时Co(OH)2完全脱水,Co2+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到最高价态,从而生成高价态Co2O3。温度升高至500℃时,高价态Co2O3部分分解出氧气生成Co3O4,温度再升高至1000℃时,Co3O4再分解出氧气生成CoO。40.为什么Fe(OH)3在隔绝空气中加强热时,随温度的变化得到的产物会不一样?【答】Fe(OH)3加热分解成氧化铁和水,1500度以上Fe2O3在高温下分解为Fe3O4和氧气,2200度左右Fe3O4分解为FeO和氧气,3400度FeO最终分解为Fe和氧气。41.硼酸H3BO3为什么是一种一元弱酸?【答】硼酸是一种缺电子化合物,它与水作用时可通过配位键结合生成一水合硼酸B(OH)3·H2O,然后B(OH)3·H2O电离产生少量H+和[B(OH)4]-,前者水合是化学变化,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后者属于电离,常见的写法为H3BO3+H2O=H++[B(OH)4]-,可见硼酸与水作用时,结合水电离的OH-而释放出水电离的H+,这与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相类似,先水合后电离:NH3+H2O= NH4++OH-。Al(OH)3的酸式电离与硼酸电离相似:Al(OH)3+H2O =H++[Al(OH)4]-。所以H3BO3以及Al(OH)3当作酸时都是一元弱酸。注意上述变化过程不是水解,因为虽然破坏了水的电离,但没有弱电解质生成。}
原子结构(1)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正例:612C 、613C 、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8。反例:只有氕(11H)原子中没有中子,中子数为0。(2)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大于质子数。正例1:613C 、614C 、13H 等大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正例2: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都大于质子数的2倍。反例1:氕(11H)没有中子,中子数小于质子数。反例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镁(1224Mg)、硅(1428Si)、硫(1632S)、钙(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质子数相同:H+ 、H- 、H等。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e、HF、H2O、NH3、CH4 。反例2:不同的阳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a+、H3O+、NH4+ 。反例3:不同的阴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H4+ 、OH-和F-、Cl和HS。电子云(4)氢原子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就表示有一个电子。含义纠错:小黑点只表示电子在核外该处空间出现的机会。元素周期律(5)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概念纠错: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6)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得电子能力强。反例1:稀有气体元素很少与其它元素反应,即便和氟气反应也生成共价化合物,不会失电子,得电子能力也不强。反例2:IVA的非金属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也不会得失电子。说明:IVA的非金属元素是形成原子晶体的主力军,既可以形成单质类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硅晶体;也可以形成化合物类的原子晶体:二氧化硅(水晶、石英)、碳化硅(金刚砂)。(7)微粒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就一定大。正例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就一定大,r(I)>r(Br)>r(Cl)>r(F)。正例2:同主族元素的离子,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就一定大,r(Cs+)>r(Rb+)>r(K+)>r(Na+)>r(Li+)。反例1:锂离子半径大于铝离子半径。(8)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正例1:前20号元素中C、N 、Si、P 、S、Cl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反例1:前20号元素中H、B、O、F例外。(9)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正例1:前10号元素中H、Li 、Be、B 、C、N 等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反例1:前10号元素中O、F例外。(10)含氧酸盐中若含有氢,该盐一定是酸式盐。正例1:常见的酸式盐:NaHCO3 、NaHC2O4、NaH2PO4 、Na2HPO4 、NaHS、NaHSO3、NaHSO4 。反例1:Na2HPO3为正盐,因为H3PO3为二元酸,NaH2PO3为酸式盐。反例2:NaH2PO2为正盐,因为H3PO2为一元酸。(11)酸式盐水溶液一定显酸性。正例1:NaHC2O4 、NaH2PO4 、NaHSO3 、NaHSO4等酸式盐水溶液电离呈酸性。反例1:NaHCO3 、Na2HPO4、NaHS等酸式盐水溶液都会因发生水解而呈碱性。元素周期表(1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IA元素。正例1:氢、锂、钠、钾、铷、铯、钫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排布在IA 。反例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IB元素如Cu、Ag、Au 。反例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也可能是VIB族的Cr、Mo 。(13)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IIA族元素。正例1:铍、镁、钙、锶、钡、镭等元素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排布在IIA。反例1: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IIB族元素,如:Zn、Cd、Hg 。反例2: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也可能是Sc(IIIB)、Ti(IVB)、V(VB)、Mn(VIIB)、Fe(VIII)、Co(VIII)、Ni(VIII)等。(14)第8、9、10列是VIIIB。定义纠错:只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是副族,由于其原子结构的特殊性,规定第8、9、10列为VIII族,而不是VIIIB。(15)第18列是VIIIA 。定义纠错: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是主族,该列成员有:氦、氖、氩、氪、氙、氡,由于其化学性质的非凡的惰性,曾一度称其为惰性气体族,后改为稀有气体族,根据其化学惰性,不易形成化合物,通常呈0价,现在称其为零族。化学键(16)只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正例:H2 、D2 、T2 混在一起通常被认为是纯净物。反例:同素异形体之间构成的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O2和O3等构成的是混合物。(17)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概念纠错: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有离子键,因为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18)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正例: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H2O2 、C2H4 、C2H2 等含有两个碳原子以上的有机非金属化合物。反例:Na2O2 、CaC2、CH3CH2ONa、CH3COONa等含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就含有非极性键,但它们是离子化合物。(19)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正例:非金属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CH4 、NH3、H2O 、HF等。反例:固态金属氢化物NaH、CaH2 是离子化合物。(20)键能越大,含该键的分子一定就越稳定。正例1:HF的键能比HI的键能大,HF比HI稳定。正例2:MgO的键能比NaF的键能大,MgO比NaF稳定,熔沸点MgO比NaF的高。正例3:Al的键能比Na的键能大,Al比Na稳定,熔沸点Al比Na的高。反例:叠氮酸HN3中氮氮三键键能很大,但是HN3却很不稳定。(21)只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正例: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糖、双糖等只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反例:铵盐类(NH4Cl)、类铵盐(PH4I)是离子化合物。(22)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正例:氯化钠、氯化镁、氟化钠、氟化钙等活泼非金属与活泼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反例:AlCl3例外不是离子化合物。(23)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正例:氢气、金刚石、石墨、氮气、氧气、臭氧、氟气、氯气、红磷、白磷、单斜硫等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反例: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单质内不存在非极性键。(24)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非极性分子。正例:同核双原子分子: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同核多原子分子:白磷(正四面体结构)都是非极性分子。反例:臭氧分子是极性分子。(25)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正例: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非极性键形成的多原子分子如果分子空间结构对称,就是非极性分子。反例:臭氧分子是非极性键构成的角型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所以臭氧分子是极性分子。晶体结构(26)晶体中有阳离子就一定含有阴离子。正例:离子晶体中有阳离子一定同时有阴离子。反例:金属晶体有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却没有其它的阴离子。(27)有金属光泽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正例:金属的物理共性是都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反例:石墨、硅晶体虽然有金属光泽,但却是非金属单质,并且石墨是导体,硅晶体是半导体。(28)固体一定是晶体。正例:食盐固体是晶体,食盐晶体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形状。反例:CuSO4 和.Na2CO3虽然是离子化合物,但CuSO4和Na2CO3是粉末,CuSO4?5H2O和Na2CO3?10H2O是晶体。(29)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正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卤素、烷烃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反例:同族非金属氢化物含氢键的化合物的熔沸点会出现反常现象,如:HF>HI ,NH3 >AsH3 ,H2O>H2Te 。
(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优质推荐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物质的分类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胶体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构、位、性的规律与例外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俗名 二、 颜色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详细知识点汇总!高中化学到底有多难?看完这篇我顿悟了!高中化学考试超级容易出错的75个判断知识,暑假必看学习清单!影响中国的80位科学家,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明星高中化学中不可类比的18个无机反应高中化学金属部分必须掌握的52个化学方程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镍和钴能不能被磁铁吸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