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xbb毒株有哪些症状严重吗 会致死吗

这两天,有关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的消息颇受关注。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国内三地也已监测到XBB毒株的输入此前,在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份的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表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收治入境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按要求对于输入性病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符合出院标准后予以解除隔离,目前未发现有境外输入毒株的本土传播。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与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相比无迹象表明XBB.1.5会引发更严重疾病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介绍,BQ.1和XBB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据12月31日的最新报道,在过去两周里,美国每天因新冠感染住院的平均人数上升了4.2%,达到42324人。然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呼吸道病毒部门主任芭芭拉表示,在XBB.1.5占主导的东北地区,住院率并没有高于其他毒株占主导的地区。目前,也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比其他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更严重的疾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也表示,XBB.1.5在美国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新冠在美进入地方性流行的基本态势。在他看来,目前新冠在美国已不存在海啸式爆发的土壤,XBB.1.5并没有改变这个土壤,且在美国并未引起类似年初 BA.2的大爆发。XBB毒株刷屏这些事情你需要知道XBB毒株是否主攻心脑血管?是否会导致腹泻人群增多?囤蒙脱石散、氟哌酸有用吗?面对未来,我们该如何防范?又该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来应对不断变异的毒株?1月2日晚,澎湃新闻记者对话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全面解读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新毒株XBB最先在哪个国家被发现,目前在多少国家流行?有什么新特点?王新宇:XBB是奥密克戎的一个亚变体,于2022年8月首先在印度被发现,9月由科学家首次命名,被认为是2021年早些时候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奥密克戎亚变异体BA.2.10.1和BA.2.75的“重组”。XBB已经进一步演变成为XBB.1和XBB.1.5,其中后者是目前在欧美部分国家迅速上升的变异株,并且在一些国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看起来其造成的症状并不比其他变种特别严重。2.跟目前国内流行的BA.5.2和BF.7之间,新毒株XBB会更容易再次感染吗?王新宇:如果感染过BA.5.2或BF.7等奥密克戎变异株,短期内再次感染XBB的几率非常低。3.在国内,新毒株XBB已经占据多少?是由于境外输入导致国内出现这一病毒吗?主要出现了哪些症状?王新宇:从2022年12月看到的数据显示,国内流行的变异株仍然是以BA.5.2和BF.7为主,XBB有极少数的分离得到,并且仍以国外输入为主,症状和其他奥密克戎的变异株似乎并无差异。4.近日社会上流传新毒株XBB主要会攻击肠道导致腹泻,这是真的吗?您所在的新冠病区里,收治的感染者中,腹泻人群是否增多?王新宇:新冠感染者部分确实会有消化道症状,包括呕吐与腹泻等情况,腹泻在呼吸道之外的症状中并不太罕见,从国外的报道来看,XBB也同样可能造成腹泻,但并没有出现更常见或更严重的迹象,XBB还是以侵犯呼吸道为主,因此“XBB主要攻击肠道”并不成立。5.还有传言新毒株XBB会攻击人的脑部,这有科学依据吗?一些网友说的新冠感染后会出现“脑雾病”,又如何解释?王新宇:新冠感染的罕见并发症中脑炎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引起的症状相对严重。但是发生的概率很低,大家不必过于紧张。至于“脑雾病”只是大家对于感染新冠后自觉容易忘事或者工作效率低下的“戏称”,并非一个特定的医学上的诊断,一般不作为新冠后遗症看待。6.目前不少人在囤一些肠胃方面的药物,如蒙脱石散、氟哌酸等,人如果在家里感染新冠引发腹泻后,能自行服用这些药物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王新宇:新冠造成的腹泻通常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就能在短期内自行缓解。如果腹泻严重,主要应该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并且通常口服补液就可以,而不是服用一些止泻药和抗细菌药物。医疗机构能否应对新毒株?对于XBB.1.5是否会造成中国内地新一轮感染高峰这一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向中新网回应称:“不必要担心,有些夸大了。”张继明表示,目前监测到的新毒株仍属于奥密克戎亚型,仍属于呼吸道病毒,即主要感染呼吸道,且致病性并未增强。同时,结合处理第一轮感染高峰的经验,医疗资源可以应对。王新宇也表示,只要大流行没有结束,全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的流行株一定会不断变化,新出现的变异株也一定会取代旧的变异株成为最流行的病毒株,这是一个规律,大家不必过于焦虑。作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工作者,不管何时,我们都必须保持警惕,持续不断地做好本地流行毒株的监测,并且同时加强感染者临床症状的监测,如果发现新的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人数再次明显上升,并且伴有致病性增加,致死率上升时,可能需要再次加强非药物干预的措施,避免又一波的医疗高峰。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这么来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的。专家: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规模将为现在25%-50%左右2023年中国是否将面临多波感染高峰的问题,近期颇受关注。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蒙国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至于三个月一次,但半年是有可能的。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因此不需要过分紧张。想要更及时获取湖南师大资讯可以将“湖南师范大学”官微设为星标哦!往期推荐来源
湘微教育编辑
蒋蝶校稿
景卓欢责编
董飞审核
陈丽荣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展开全部
XBB是一种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研究指出,XBB致病力并未明显增强,但由于毒株突变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XBB.1.5免疫逃逸能力更高。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  XBB毒株是什么XBB是一种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国际上,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XBB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XBB的这些国家没有显著增加。研究指出,XBB致病力并未明显增强,但由于毒株突变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XBB.1.5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XBB毒株会引发二次感染吗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如果遇到这几种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比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getTip:function(t,e){return t.renderTip(e.getAttribute(t.triangularSign),e.getAttribute("jubao"))},getILeft:function(t,e){return t.left+e.offsetWidth/2-e.tip.offsetWidth/2},getSHtml:function(t,e,n){return t.tpl.replace(/\{\{#href\}\}/g,e).replace(/\{\{#jubao\}\}/g,n)}},baobiao:{triangularSign:"data-baobiao",tpl:'{{#baobiao_text}}',getTip:function(t,e){return t.renderTip(e.getAttribute(t.triangularSign))},getILeft:function(t,e){return t.left-21},getSHtml:function(t,e,n){return t.tpl.replace(/\{\{#baobiao_text\}\}/g,e)}}};function a(t){return this.type=t.type
"defaultTip",this.objTip=s[this.type],this.containerId="c-tips-container",this.advertContainerClass=t.adSelector,this.triangularSign=this.objTip.triangularSign,this.delaySeconds=200,this.adventContainer="",this.triangulars=[],this.motherContainer=i.createDom("div"),this.oTipContainer=i.getDom(this.containerId),this.tip="",this.tpl=this.objTip.tpl,this.init()}a.prototype={constructor:a,arrInit:function(){for(var t=0;t0&&function(t,e,n,r){var i=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t);if(i.length>0)for(var o=0;o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

新毒株XBB.1.5真的有那么吓人吗?
作者:川妈
谁也没有想到,2023 年的第一天,竟然是“蒙脱石散”这四个字,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起因是有关“ XBB.1.5 毒株主攻心脑血管和拉肚子”的消息,在四处疯传。
大家刚刚经历过药物紧缺的“困苦”,这次消息一出来,里面所提及的药物,马上被抢购一空。
直到昨天,某东上还有近 10 万人等着抢药 ▼
朋友圈里,有朋友晒自己幸运地买到了药店最后一盒口服补液盐散(II) ▼
尽管从后续的消息看,最初分享观点的人是从事共享网络打印机相关工作的,并非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发朋友圈也只是出于善意,想提醒身边的朋友做好防护,没想到影响会如此之大。
但依然拦不住大家囤药的热情,新冠毒株 XBB.1.5 也成了热搜常客,关于 XBB.1.5 的“恐怖”传说,更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越传越离谱。
与此同时,囤货的方向也逐渐开始跑偏,囤湿厕纸的、囤成人纸尿裤的,甚至还有囤马桶的……
恐惧来自未知,有不少人将 XBB.1.5 称为“鹰头狮”,将BQ.1.1 称为“地狱犬”,认为这两种毒株将制霸全球,成为新的“死神”。
那么, XBB 到底是什么来头?和奥密克戎有什么关系?它真的有大家说得那么厉害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很多文献,也综合了很多权威、专业人士的观点,整理出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打破恐惧,更理性地做好应对。
XBB 是奥密克戎的一个分支
这两天我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 XBB 到底和奥密克戎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被 XBB 这个名字整迷糊了,为什么之前的病毒都有“德尔塔”“奥密克戎”一类拗口的洋名,到 XBB 这里就只剩仨字母了,这是不是一个全新的病毒啊?
其实还真不是,甚至,这个 XBB 就是奥密克戎的一个分支。
Pango 命名系统
病毒的命名一般采用 Pango 命名系统,目的是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病毒提供一种通用的术语。
就和数学里的阿拉伯数字一样,一写出来,不管哪个国家的科学家都能马上知道是哪种病毒。
新冠病毒的毒株 B 和 A 是最早发现的两个原始谱系。
B.1 就表示 B 谱系发生变异后的第一个变种;
B.1.617 则是 B.1 谱系里连续变异后命名的第 617 个变种,以此类推;
B.1.617.2 则是第 617 个变种的第二个变异株;
随着数字越来越长,自然需要简化,BA 代表 B.1.1.529 ,因此 BA.1 的全称应该是 B.1.1.529.1 。
在这套命名体系中,字母 X 表示这一谱系是由不同变种重组产生的,比如 XBB 就是 BJ.1 和 BM.1.1.1 的重组毒株。
来源:Rodrigo Quiroga
而 B.1.617.2 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尔塔”,B.1.1.529 则是现在所有“奥密克戎”变种的共同祖先。
这里就又涉及另外一个命名体系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切变异株”。
关切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VOC)
因为病毒的变异实在太多了,变化也快,如果都以字母和数字命名,一长串也不好记,在做疫情防控的时候也不方便宣传,但变异一种就命名一种也不太现实。
所以,世卫组织只对那些比较棘手的,会引起大面积传播的变异株进行命名。
目前,世卫组织已经命名的变异株包括 5 种关切变异株: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和奥密克戎。
世卫组织在命名时,用的是希腊字母。“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叫法都是这些希腊字母的音译。
如果希腊字母都用完了,“毒王”还在不断更迭怎么办?世卫组织表示,会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星座名称来继续命名(希望新冠用不到吧)。
近期美国 CDC 报告的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构成比,来源:CDC
世卫组织曾举行会议讨论,要不要给 XBB 一个希腊字母命名。
但最终大部分专家都认为,目前为止,还没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 XBB 比其他奥密克戎亚系有更大的风险,所以仍将 XBB 视为奥密克戎的一部分,不做单独命名。
XBB 会引起严重的二次感染吗?
现在不少人都已经“阳康”,大家都很关心,“和其他新冠毒株相比,XBB 会不会引发更加严重的二次感染?”。
这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容不容易得,一个是得了以后症状重不重。
XBB “免疫逃逸”能力极高,全球正在流行
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XBB.1.5 已经至少在 74 个国家和地区被检测到。
WHO 之所以重视 XBB,是因为去年新加坡出现了 XBB 大流行,最多占到了毒株的 77%,是引发新加坡第三波疫情的“主犯”。
来源:新加坡卫生部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数据也显示,XBB.1.5 已成为美国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最快的优势毒株,全美最近一周 40.5% 的感染病例都是由它引起的。
来源:CDC
这一波 XBB 系毒株能席卷多个国家,主要还是因为它拥有非常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即病毒想方设法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的能力)。
竖轴的数值越低,表明“免疫逃逸”能力越强,来源:Yunlong Richard Cao @ Twitter
即便是在病毒跑了一轮又一轮的美国,XBB 依然来势汹汹,这意味着 XBB 确实具有较强的致人重复感染的能力。
以色列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以色列新冠再感染率随着新毒株的流行而走高。在 BQ.1.1 和 XBB 变异株的“双重夹击”下,新冠再感染率从 20% 上升到 35% ,且仍在增长。
不过综合各国数据来看,XBB 的流行和其他毒株的流行,还是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的,一般在 3 到 4 个月。
新加坡单日新增感染数,图源:新加坡卫生部
世卫组织曾表示,既往防范新冠传播的方式依然对 XBB 系列毒株有效。
无论是否感染过相关病毒,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物理距离、避免去密闭或拥挤的场所、多开门窗保证良好通风等,仍然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的防护手段。
我国已经检出 XBB ,尚未形成传播优势
在 12 月 20 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 BF.7 、BQ.1 、XBB 传入。在 3 个省的病例中都检出了 XBB 亚分支。
上海也监测到了 25 例 XBB家族病例,其中有 3 例 XBB.1.5 。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目前这些病例,都是境外输入病例,还没有造成本土传播。
我国目前本士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是 BA.5.2 和 BF.7 ,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内 ( 3 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的。
所以近 3 个月时间里,由 XBB 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低。
XBB 的毒性并未增强,反而有所下降
目前网上关于 XBB 的传言满天飞,有的说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严重影响,还有的说会引发大小便失禁,完全是夸大了 XBB 的致病性。
咱们还是看数据说话。
从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来看,XBB 的毒性并未增强,反而有所下降。尤其是 XBB 导致的重症人数要明显少于此前的毒株。
新加坡重症及病死率情况,图源:新加坡卫生部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的数据,虽然美国近一个月 XBB 系列变异株占比显著增加,但近几周美国报告 COVID-19 病例数和死亡人数都处于全年较低水平,并没有明显升高。
2022 年美国 CDC 报告的 COVID-19 死亡人数和新入院人数每周趋势,图源:CDC
临床上也没有迹象表明 XBB.1.5 会比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甚至,这次被大肆渲染的,“XBB 和其他毒株最大的不同,是它会导致腹泻症状”的说法,也并不严谨。
其实在国内十二月中旬到一月初流行的这波新冠疫情中,应该有不少小伙伴都出现了上吐下泻,或过度排气的症状。
这是因为新冠病毒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除在肺部表现外,在肠道的含量也较高。
所以新冠病毒各个变异株,都会感染肠道黏膜细胞,产生肠道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目前并没有临床证据,表明 XBB 系列毒株与其他毒株相比,更容易导致严重的腹泻或胃肠道等其他临床表现。
作为一个呼吸道病毒,XBB 攻击的主要器官仍然是肺。
综上所述,XBB 系列毒株确实更容易致病,但感染后,并不会比感染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症状更重。
没有必要囤积蒙脱石散、诺氟沙星
至于大家非常关注的囤药问题,我的建议是可以备药,但不要囤药。
适当地准备一些家庭常用药,在关键时刻是可以救急的。
即便没有新冠,家里也应该常备感冒药、退热药、止痛药、补液盐、抗过敏药、止泻药、跌打损伤药等。
但真的没必要囤药,因为药物是有有效期的,买太多根本吃不完,纯属浪费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某个症状持续了多天,程度很严重,就不要自己在家用药解决了,赶紧就医才是正道。
所以我不太建议大家囤积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家里有一两盒就行了(这次阳了以后,我总共只吃了三粒布洛芬)。
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XBB 增加了腹泻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即使真的腹泻了,蒙脱石散也不是对症药。
在默沙东诊疗手册中,并没有将蒙脱石散列为治疗腹泻的推荐药物。
图源: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
蒙脱石是一种从土壤中萃取的粘土矿物,不排除可能含有环境中天然存在的少量重金属,比如铅,因此2 岁以下儿童慎用。
诺氟沙星就更不用说了,它常用于由细菌引起的腹泻,如肠炎、痢疾类病症,对病毒引起的腹泻是无效的。且诺氟沙星可阻碍骨骼的成长与发育,未满 18 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诺氟沙星。
真的腹泻了,该如何应对?
我们可以参考北京协和医院给出的治疗建议:
腹泻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并发症。
因此,补液和维持电解质稳定是最重要的洽疗,首选经口补液,如腹泻量大,可予口服补液盐。腹泻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可口服肠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图源:北京协和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显示,口服补液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约 90% 的急性腹泻,不需要静脉输液。因此家里可以备一些口服补液盐。
图源:顾中一工作室
想要判断是否脱水,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尿量和尿液颜色。
图源:顾中一工作室
买不到口服补液盐时,可以买电解质水(但效果和口服补液盐相比会差一些,如出现严重脱水的危险情况,必须要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市面上的功能饮料,并不是真的电解质水。
很多能量饮料中,并不含钾、钠
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瓶身是否明确标注为“电解质水”;营养成分表、配料表中是否含钠、钾。
还应该避免给孩子喝高糖、含咖啡因的功能饮料。
实在什么都买不到,又必须应急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家自制糖盐水(只应急,平时不推荐这样做!)。
我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 ( 2020 年版)》建议,可以把米汤(每 500ml )+ 细盐( 1.75g ,约为 1/2 啤酒瓶盖),充分搅匀后饮用。
根据 rehydrate.org 的建议,可以用 6 小勺糖 + 半勺盐 + 1L 清水,充分搅拌至盐和糖溶解后分次饮用。
我们没必要因为听到一些消息就慌张失措,也不用因为抢不到大家都在囤的东西而焦虑沮丧。
消息可能是杜撰的,所有人都在抢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真的有用。
愿大家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对抗病毒,健康无恙,笑到最后。
注:文中插图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美国纽约卫生局 https://coronavirus.health.ny.gov/covid-19-variant-data.
2.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datatracker-home
3. 营养师顾中一 , 没有蒙脱石散,问题不大,你最该准备的是它!
4. 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基层诊疗方案建议及适宜技术(第一版[2023.1.3]).
5. 丁香医生 , XBB 已进入中国,会造成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6. 中国疾控中心 , 关于XBB.1.5毒株,这些知识您需要了解.
7. http://rehydrate.org/solutions/homemade.htm
拓展阅读
一家六口阳康之后,我靠“一招”减少二次感染
mom看世界:跟着二胎博士妈妈一起学育儿、看世界;这儿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还有独家的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来吧,养娃路上永远缺个好朋友!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染xbb毒株有哪些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