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对于干眼症怎么才能治好要及时医治吗?

2020-08-19 17:00
来源:
西海健康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病毒、细菌以及过敏原进入活跃期,这时,我们更要谨防一些眼病的发生。
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眼科主任医师赵晓霞介绍,干眼症、“红眼病”、病毒性角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是高原秋季高发的几种眼病。
本报记者 贾忠英 摄
中老年人高发干眼症
最近,家住西宁的张先生总是听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念叨眼睛看不清东西,便带着她前往医院就诊。
医院诊室中,老人告诉医生,自己两年前就开始怕看到光,眼睛痛还流不出眼泪,这段时间总觉得眼睛干得难受,鼻子和嘴巴也干。医生经过检查,发现老人患上了干眼症。
赵晓霞主任介绍,近日,科室门诊近一半的患者为干眼症患者。干眼症是秋季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随着人年纪的增长,老年人的泪腺和睑板腺会慢慢地萎缩,泪液分泌也会逐渐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眼睛就会感到十分干涩难受。
天气干燥是干眼症的重要诱因。在干燥的环境里,人体水分更容易蒸发。所以秋季常会感觉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另外,现在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眨眼的次数过少,会使得泪液的蒸发加速,从而引发干眼症。
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得干眼症。女性长期化妆容易因过多使用眼部化妆品刺激到眼结膜使眼睛干涩,从而影响到眼睛。另外,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水平均会下降,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造成女性发生干眼症的概率增加。
青海是干眼症的多发地区,主要和气候环境、饮食习惯有关系。青海秋冬季节气候干燥、风沙大,容易刺激眼结膜杯状细胞的丢失,眼部蛋白质降低。再加上青海人喜欢吃高热量食物,可引起皮肤腺体油脂增多,泪液分泌减少,更容易诱发干眼症。
预防:预防干眼症应该注意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一个东西看,使用电脑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每隔一小时左右休息一下,养成眨眼的好习惯,促进眼球湿润。
休息时可以给眼睛做个热敷,缓解疲劳和干涩,可以在办公室或卧室放置加湿器,保持环境湿润。污染较重的天气出门应戴上防护镜或太阳镜。避免熬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平时多吃胡萝卜、蓝莓、深色蔬菜水果、鱼等有益于眼睛的食物。保证良好的睡眠,好的睡眠有助于保证泪液正常分泌。
感到眼部干涩时,切勿随意乱用眼药水。尤其是开瓶后,更要注意眼药水的使用期。可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上述症状,可以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
细菌活跃易得“红眼病”
秋季细菌活跃,前不久,市民王女士想通过游泳减肥,便办了张游泳卡定期去游泳馆游泳。没想到,游了没几天就出现了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的症状。去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红眼病”)。由于王女士家毛巾混用,不久后,她的丈夫和儿子眼睛也变成了“兔子眼”,相继到医院就诊。
赵晓霞主任介绍,“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或泪水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红眼病”潜伏期很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可发病,表现为眼睛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眼睑充血水肿,睑球结膜重度充血,常伴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点状剥脱。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游泳池的水等都会成为传染源。
一些人以为“红眼病”像麻疹一样,得过一次后就不会再被传染,其实不然。“红眼病”被治愈后,人体只能获得短时间的免疫力,并不能保证不会再次感染上。而且红眼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人们在生活中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细菌病毒感染,或是病好了又接触到一个患病的人,“红眼病”复发也是常有的事。要想彻底防治红眼病“偷袭”,只有抓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身体抵抗力,并注意个人的眼部、手部卫生。
预防: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用自己专属的日用品,特别是毛巾等洗漱用具要分开使用。
游泳时要选择规范的游泳池,池水定时消毒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池水的污染率。
尽量不要戴着隐形眼镜去游泳,因为隐形眼镜容易吸收池中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刺激人的眼角膜、结膜,导致眼睛感染。
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出现了眼睛有异物感、充血、畏光、分泌物增多及发热等急性结膜炎症状时,不要随意乱滴眼药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定病因后对症下药,以免延误病情。
加强营养,尽量不要熬夜,抵抗力下降后,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也很容易患上“红眼病”。
感冒引发角膜炎
5岁的苗苗(化名)和同龄孩子相比显得很瘦小,平时苗苗经常感冒。前几天,由于早晚温差大,苗苗又感冒了,没想到感冒还没好,苗苗的妈妈发现孩子的眼睛发红,风一吹就流眼泪。妈妈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
青海的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抵抗力弱的人一到换季,身体难以抵挡病毒的侵袭,就容易感冒,而感冒可能间接发生病毒性角膜炎。引发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平时并不致病,常潜伏在三叉神经节上,但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特别是感冒发烧以后便会乘机入侵。
赵晓霞主任介绍,每到秋冬季节,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也会增加,大部分是因感冒发烧、身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的,其中不少是老人和小孩。
预防:病毒性角膜炎可能反复发作,预防发作很关键。注意平时要增强体质,尽可能避免劳累。
患上病毒性角膜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病毒药物。
多风天气易患过敏性结膜炎
前段时间,刘女士发现双眼又红又痒,鼻子也不舒服,一会儿一个喷嚏,还流鼻涕。她以为自己感冒了,就赶紧吃了感冒药。可是吃了一周感冒药后,她发现眼睛依旧奇痒难耐。于是,刘女士到医院就诊,没想到原来她得的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结膜炎。
赵晓霞主任介绍,秋季是多风的季节,也是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期,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受尘螨、灰尘和细菌的影响,患上过敏性结膜炎。这种眼部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主要症状有眼部发痒、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等症状,有时还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红眼病”的区别主要在于,过敏性结膜炎虽然眼睛也发红,但患者眼部没有分泌物,而“红眼病”患者眼睛有大量分泌物;“红眼病”有很强的传染性,过敏性结膜炎不传染。
许多患者在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常伴发鼻痒、打喷嚏、支气管哮喘等,这些患者多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或本身是过敏体质,过敏性结膜炎发作往往有明显季节性,许多患者常在季节交替之际发作,花粉、尘螨、海鲜、温差大等都是重要诱因。有些患者有极为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脱离过敏原后即可得到缓解。
预防:有过敏体质的朋友要尽量远离过敏原。如果一时不能确定过敏原,要积极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度,减轻过敏原影响。
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能力提高,并减少、减缓过敏发作。
西海都市报记者/贾忠英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监制/李皓 编辑/赵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眼症怎么才能治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