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癌症筛查去哪里做早筛怎么查?有预约渠道吗?


“没什么千万别没钱,有什么千万别有病,特别是癌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癌症不仅仅是一种重疾那么简单,多数人在患癌之后,影响的几乎是整个家庭。无论是从身体病痛还是精神折磨,还是经济压力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
而如今,要想真正解决癌症威胁,其实唯一的办法那就是积极的进行癌症预防了。在这里,我们强烈推荐大家定期进行癌症早筛检测。  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许多人认为,常规体检就能起到癌症筛查的作用。其实,大部分癌症需要通过特殊的检查才能发现。下面介绍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几个癌种对应的检查项目。肺癌  肺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初诊时的分期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治疗,其存活率将大大提高。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筛查肺癌的手段!胸部低剂量螺旋CT相对于传统的胸片或胸透分辨率更提高,对于3~4毫米的肺结节都能有效发现。  如果发现小结节,应听从肺部肿瘤专科医生的建议,做好随访或进一步检查治疗,过度紧张或直接忽视的态度都不可取。不要过分依赖肿瘤标志物来筛查肺癌,因为一般只有当肿瘤大到一定程度时,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才能被现有手段检测到。  有肺癌家族史(三代内直系亲属有肺癌病史)、长期吸烟(包括被动吸烟)者、职业暴露(石棉、铀等)、有肺部慢性病史(如慢阻肺、肺结核)等人群,为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乳腺癌  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首。建议育龄期女性日常自行检查乳腺,若发现乳腺结节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乳腺超声是敏感且可行性强的筛查手段。这是因为其可以较好地显示正常乳腺、可疑病变、良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且绝大多数医院都备有超声,检查费用也较低。  乳腺X线、乳腺磁共振是进一步检查的重要手段。《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建议,机会性筛查一般从40岁开始,高危人群筛查可提前到40岁以前,群体筛查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  高危人群包括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三代内直系亲属有乳腺癌、卵巢癌病史的)、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者、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等。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为我国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乙肝的筛查是肝癌早筛的重要环节。亲属中若有乙肝病毒感染者,其直系亲属均应行乙肝“两对半”筛查。“两对半”筛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包括肝功、HBV-DNA定量、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等在内的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费用低,医院普及率高,作为肝癌初筛手段被广泛使用,但其对于3厘米以下的小肝癌漏诊率较高,而肿瘤处于这一尺寸范围内时是进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时间窗”。肝脏磁共振检查是最敏感的早筛手段,但价格较高。故需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及就诊医院的方便程度选择筛查方式。甲胎蛋白、丙肝、丁肝的筛查对肝癌的早筛也具有一定作用。  胃癌  电子胃镜是胃癌筛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高危人群或非高危人群出现不明的贫血、腹胀、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行胃镜检查。但部分人对胃镜检查心理恐惧。磁控胶囊胃镜(MCE)具有全程无痛苦、便捷的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筛查方式。  在胃癌的筛查流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血清学检测Hp抗体、尿素呼气试验(UBT)都是临床常用的筛查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均为反映胃分泌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可与血清学检测Hp同时进行,医生根据结果评估胃癌发生风险并制定下一步筛查方案。  胃癌高危人群包括: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胃部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手术后残胃)、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直系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本人有肠道腺瘤病史、本人患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等。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内镜医师在可视镜头下可以完整地检视整个结直肠的情况,对于发现的可疑病变可以取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但因检查具有侵入性且需要充分的肠道准备,所以患者结肠镜的参与率依然不佳。  对于高危人群,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确定筛查的间隔时间,如既往发现低危腺瘤,一般7~10年复查结肠镜,若为高风险腺瘤,3年内就应复查。无高危因素的人群40岁起可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如评估为中低风险的人群则在50~75岁接受结直肠癌筛查,高风险的人群在40~75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大便隐血及血浆CEA水平也可辅助筛查结直肠癌。食管癌  做胃镜是食管癌筛查最有效的方式。  食管癌区域性发病的现象比较突出,如果你周围有较多的食管癌患者,那么你要警惕自己是否处于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对于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或来自非高危地区但有喜欢热烫饮食、饮酒、吸烟、进食过快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应从40岁开始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果出现进行性的进食梗阻或原因不明的呕吐、进行性消瘦等,则应尽快行胃镜检查。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已被公认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性行为过早及多位性伴侣是HPV感染重要因素,故具有上述生活病史的应尽早常规筛查HPV。  2020年,美国癌症协会(ACS)更新了普通风险人群的子宫颈癌筛查建议:女性应从25岁开始宫颈癌筛查,25~65岁首选每5年进行1次HPV检测;若不能进行HPV检测,建议每3年进行1次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或每5年做1次联合检测(结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若既往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进一步评估可加用阴道镜检查。卵巢癌  卵巢癌也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经阴道妇科超声是目前筛查卵巢癌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但盆腔增强磁共振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才是筛查卵巢癌最敏感的检查。三代内直系亲属患有卵巢癌的人属于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筛查。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其具有极高的敏感度,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是可行性强、敏感度较高的检查,经腹部的前列腺超声对发现前列腺癌的敏感度较差。前列腺增强磁共振检查是其最敏感的检查,但价格较高,体检者应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适当的筛查方式。  来源:健康中国(作者: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陈宗涛)}
由于大部分癌症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又有着“小病小痛忍一忍”的习惯,大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癌症晚期,面临着治疗费用高、效果差、生存期短等问题。“一人患癌,拖垮全家”的悲剧比比皆是。针对这种现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代的肿瘤专家就提出了早癌筛查的理念——癌症必须是早诊早治,这样才有治愈的希望。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目前我国早癌筛查的宣传和开展都还非常不够。癌筛查究竟“筛”什么? 癌症还局限在某一个脏器的局部,没有出现远处的转移,我们称之为“癌症早期”,也就是早癌。而早癌筛查就是在癌症刚刚发生、尚处于早期阶段时进行检查,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张晓东医生强调,这种早期癌的治愈率高达80%、90%,但一旦出现晚期、进展期的癌,治愈率能够下降到20%。这就是我们提倡早癌筛查的根本原因。普通体检≠早癌筛查 有些患者会很疑惑:明明我每年都在单位做体检,没有任何异常,最后却被确诊为晚期癌。为什么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呢?对此张晓东医生指出“普通体检不是针对肿瘤的,它针对的是我们全身的疾病,比如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有没有肝功能、肾功能的损伤等等”。有些普通体检套餐里,包涵“肿瘤标记物”的检查项目。要注意的是,肿瘤标记物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是否罹患癌症。有些患者已经确诊为癌症,但肿瘤标记物并没有升高;炎症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即使通过这种途径发现了癌症,它也肯定不是早癌了。“因为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本身就已经代表着是进展期的肿瘤了。”普通体检和早癌筛查,在检查项目、医生和费用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普通体检因为费用有限,不能包括两镜(胃、肠镜)和CT。但针对肿瘤的筛查,这些项目都是必须的,简而言之早癌筛查的费用一定是要比普通的体检高。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体检专家的不同。普通体检的总检医生不一定是肿瘤专科医生,可能不具备肿瘤的专科的知识。以上就是早癌筛查和普通体检的主要区别。癌症早筛能发现所有癌症吗? 早癌筛查并不覆盖所有肿瘤,比如非常低发的、全中国发病率不到百分之一甚至更低的肿瘤,恶性度非常良性的肿瘤,得比较表浅的肿瘤,或者恶性度极高且迅速致死的肿瘤。张晓东医生举了一个例子“甲状腺癌的愈后是非常的好的,有一些癌甚至在我们身体上待上10年、20年甚至更长,都不一定致死,如果我们推行全中国人民都去做甲状腺癌的早癌筛查,我个人认为确实是劳民伤财。”早癌筛查主要关注我国前十位的肿瘤。张晓东医生表示“前十位的肿瘤它已经占据了在我们国家所有的肿瘤的80%以上,另外这些肿瘤早癌筛查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够挽救生命,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早癌筛查主要筛查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早癌筛查也非常提倡进行女性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因为其检查手段简单,且能改变命运。张晓东医生还提醒“早癌没有任何症状,只能靠我们这种主动的去筛查,并不是等出现症状再去筛查才能够发现。”哪些人最应该做早癌筛查? 张晓东医生表示,对于不同种类的癌,它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是不同的。以胃癌为例,它的高危人群是以下几种:年龄45岁以上(部分指南建议50岁以上);生活在高发区域,如我过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都是胃癌高发地区;直系亲属中有癌症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尤其是亲属在年轻时即罹患癌症的;曾做过胃部手术。除了胃癌,直结肠癌、乳腺癌、肺癌等各种癌症的高危因素都不同。如果没有上述风险因素,建议大家在50岁要做一次全面的早癌筛查,并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再进行筛查。而对于患癌风险特别高的人,可以从三、四十岁就开始筛查,这不仅是为了发现有没有发生早癌,也是要建立一个很好的健康档案,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比如发现了恶变风险比较高的息肉,就可以提前进行处理,避免其癌变。张晓东医生举了这样一个患者案例:有一位29岁的小伙子,父亲曾患有结肠癌,因此在张医生的建议下,他做了早癌筛查。结果在肠壁上就有一个扁平状的锯齿样的息肉。普通人通常5-10年做一次肠镜,但这种情况就一定要缩短检查的间隔。另外,“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甚至胰腺癌、胆管癌等,医生称其为‘一条线上的蚂蚱’”张晓东医生提醒“不是说你父母得了胃癌,你今后就是胃癌高危人群,其实你同样是肺癌、肠癌,甚至是女性病人是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这些都是高危的癌种,不一定就说我的父母得了什么肿瘤,我今后就一定要得什么肿瘤”,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几种癌症,都不能忽视。早癌筛查的检查项目
有辐射等副作用吗? 理论上B超检查或者影像检查的损伤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检查药剂的用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甚至避免做伤害患者身体的检查。早癌筛查的复检时间及项目主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调整。推荐45岁以上每年体检,体检项目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尤其是B超,女性的宫颈刮片、乳腺的B超等检查,方法简单、费用较低,而且对患者身体没有较大影响的检查,建议每年都要做。张晓东医生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一个最基本的体检,如果发现具有风险因素,要听从主检医生的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在直播的最后,张晓东医生强调,早癌筛查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有这样一位胃癌患者,在治疗后5年没有复发,医学上这样就认定为“治愈”了,但第六年他又发生了肠癌。这种既往罹患恶性肿瘤的人,在治疗后虽然没有复发,但仍有可能再次患癌,而且患癌的几率要远高于没有得过癌的人。另外,癌的发病年龄越小,再次患癌的几率越大。因此我们建议肿瘤患者,要跟住你的主管医生,终身关注自己是否再发生其他癌症。张晓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基地(京西肿瘤医院)早癌筛查部主任。主要擅长肿瘤内科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包括胃、肠、食管、肝、胆、胰腺肿瘤的内科化学治疗;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的胃镜下诊断和治疗;消化道肿瘤光动力治疗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筛查去哪里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