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医治孩子弱视哪里治疗最好时要注意什么?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较好矫正视力低于相应的年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参考值下限分别为:3-5岁:0.5;≥6岁:0.7~1.0。  家长应及时参与宝宝生后42天、1周以及儿童入园前的常规眼保健检查。一旦发现儿童视力低常或异常应尽快到眼科专科医生处做详细检查,通常先在眼科散瞳验光。儿童验光,尤其是初次验光的,尽量是采用散瞳验光的方法。散瞳的目的是松弛眼睛里面的睫状肌,去除眼睛自身的调节,使眼睛完全放松。这样便能验出孩子眼睛真实的屈光度。待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后,复验一次,根据两次的度数可准确知道孩子眼睛的屈光状态。  四岁之前是是治弱视的黄金时期。年龄越小,诊治越好,不仅疗程短,而且诊治的几率也高。年龄越大,诊治越差。12岁以上,已超过视觉系统发育期,大多数患者不能获得满意的诊治结果。成年之后,弱视诊治几无希望。弱视医治,重在早期发现早期医治。家长们应早教孩子查视力,早期发现孩子是否存在视力差甚至弱视,以免错过诊治时机,造成孩子医生遗憾。  孩子有弱视,家长要强迫其使用低视力眼  目前治弱视有效的方法是遮盖疗法------遮盖视力好的眼,强迫患儿使用视力差的眼。许多孩子诊治时常常不合作,因为患眼视物不清,孩子会偷偷将遮盖拿掉使用好眼,或者怕自己“独眼龙”的形象被别人嘲笑而不肯遮盖好眼。家长必须明确弱视诊治的必要性,与孩子及时沟通,通过鼓励、奖励等方式取得孩子合作,让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弱视医治。孩子双眼视觉均衡至关重要。好比一个人走路,只有当两条腿都有功能的时候才能走的稳,如果只有一条腿能走,另一条腿是瘸腿,即便把瘸腿的位置摆得再端正也没法协调的走路。尤其是斜视的孩子如果有弱视,必须先治弱视。因为斜视手术可以把眼睛的位置做到正位,但是术后质量如何较大程度取决于双眼视觉是否正常。  遮盖期间应加强复诊,警惕发生遮盖性弱视。尤其当家长换眼罩打开双眼的时候,如果发现原来的斜眼能够维持注视,说明斜视眼的视力与主眼接近,应尽快复诊。}

2023-01-04 19:31
来源:
健康小锤锤发布于:甘肃省
作为家长,一定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
0-3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婴幼儿、学龄前期、学龄儿童期、青春期是身高发育的黄金期;
3-4岁、12-15岁是眼睛发育的黄金期。
我们都知道正常成年人的视力是1.0
那刚出生的宝宝呢?
他们的眼睛在外观上,虽然与成人没太大区别,但视力是弱的。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有“光和影”,在之后的六年,宝宝的视觉会慢慢发育,视力也慢慢变好。
但孩子若在视觉发育阶段受到影响
一些眼部问题会找上门
比如弱视
一提到弱视,家长都害怕。其实,打个比方来说,弱视是眼睛在偷懒。要想治孩子弱视,必须多了解弱视,这几点必需知道。
弱视的定义 :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弱视目前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但真正到院诊治的不足三成。因为在症状上,儿童弱视表现与一般近视比较相似,因此不易被察觉,或者往往被家长误以为近视,直到正规眼科医院检查时才被诊断出来。
家长怎么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有弱视?
1、斜眼看东西;
2、看东西爱凑近
3、眯眼歪头;
4、经常容易发生碰撞或跌倒;
5、注意力不集中、好动。
建议家长买张视力表,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情况。
孩子不主动表达自己眼睛的问题,如果孩子有以上情况,一定要及时诊治。
弱视的主要诊治方法
由于导致弱视的病因不一,其弱视类型也有差异,因此在治弱视时需先找准病因,并根据个人病情,对症诊治,才能达到优质疗效。
主要诊治方法有以下两种
1.验光配镜
无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或者斜视性弱视,都与屈光不正有关。通过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矫正了屈光,虽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解决了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孩子戴上眼镜一不能戴戴摘摘,二要每年调换眼镜。只有长期戴眼镜,使之适应孩子眼睛的发育成长,才有可能使弱视眼的视力逐步提高,并恢复到正常标准。所以,这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家长和宝宝不能太着急。
 2.遮盖疗法
把好的眼睛遮盖住,让弱视的眼睛来看,目的是去除好眼对弱视眼“抢先看”的优势和控制,使弱视眼能够接受更多的视刺激,从而逐步提高视力,恢复视功能。
遮盖的方法多,常用的有单眼遮盖与交替遮盖两种,前者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后者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
弱视诊治与年龄密切相关
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儿童弱视诊治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业务院长范真表示,弱视诊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有以下几个时间节点需要特别关注哦。
1-3岁:治儿童弱视的关键期;
4-8岁:治儿童弱视的敏锐期;
9-12岁:还可治的好,但疗程稍长;
12岁以上:几乎无望治的好。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9-09-20 08:58
来源:
兰州生活汇
“孩子上小学了,斜弱视还能治好吗?”这是许多家长都在困扰的事情,兰州普瑞眼科专家介绍,其实斜视和弱视是一对“难兄难弟”,是造成儿童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一半左右的斜视会同时伴有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二者密不可分。斜弱视的矫治一定要趁早。
孩子好好的,怎么就弱视了呢?
人体能看清一个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精准地折射到视网膜中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在这里形成影像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如果孩子在视力发育过程中,受到一些致病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母亲妊娠期间病毒的感染或不良嗜好等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如光线不足)、营养因素、眼睛疾病等后天因素,都可能会使眼睛因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而使得视功能发育受到影响,使视力一直停滞在某个阶段的水平,从而造成弱视。
四个特征,发现弱视是关键
兰州普瑞眼科专家提醒,可从以下四个特征发现孩子弱视的“蛛丝马迹”。
1.对光反应:新生儿期的宝宝已经有光感了,当用光照射眼睛时,他可出现闭眼、皱眉等反应,但如果在光照下宝宝毫无反应,则应警惕是否存在有视力障碍问题;
2.眨眼等保护反应:当眼前有物体突然靠近时,人的本能反应是会眨一下眼睛,在宝宝出生后一两个月就已经具备这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宝宝长到2月龄还不具备该反应,则有可能视力出现了问题;
3.眼球是否随眼前物体的移动而转动:小婴儿处于仰卧时,拿红球在他脸上方约20厘米的距离处轻轻晃动时,一般满1月龄的小儿已经可以注意并眼睛跟着红球移动过中线,满3月龄时已经能用眼及头追随眼前的红球移动180度,但如果宝宝长到5月龄了,还不能随眼前的物体的移动而转动眼球,则提示视力可能较差;
4.是否喜欢斜眼或近距离视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眼、皱眉、歪头,看电视越走越近,两眼不能看同一方向,则需提高警惕。
六岁前为弱视治疗的黄金期
近视可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而戴镜后视力仍达不到0.8则可能为弱视。弱视与孩子视功能发育障碍有关,而且具有一定遗传性。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可能失明。
弱视可治疗,但一定要早发现。通过视觉发育关键期的有效治疗,可以让视觉功能完全康复。孩子3至6岁是弱视治疗的黄金时期,9岁后恢复相对较差,12岁后很可能难以恢复。弱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超过弱视治疗黄金时期,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弱视的治疗不能光靠手术和吃药,关键是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和坚持不懈的弱视综合治疗。
改“斜”归正要趁早 自卑心理危害大
斜视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首先,斜视严重影响视力,还会诱发弱视,其次,斜视患者一般不具备双眼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使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其工作在不少专业领域受到限制,譬如:驾驶、制图等,第三,斜视会影响美观,导致偏头、脊柱侧弯等骨骼问题,斜视患者在容貌上与常人有些异常,常被他人起外号取笑,给儿童心理蒙上阴影。
普瑞眼科小儿眼病专家岳以英教授提示道:“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医学常识,认为儿童斜视只是外观不好看,过一段时间就会自愈,使得患有斜视的儿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儿童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斜视日久不治,视觉功能就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到最后视力往往难以矫正。6周岁前为斜视矫治的最佳时机,错过治疗时机效果会大打折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视哪里治疗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