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要吃药控制少要吃药 掌握血压管理的关键指标?

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1
1宣传教育的范围
按照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防病在先.预防教育面向社区、面向人群的要求.我院卫生所联合我院教务处充分利用我院在卫生技术和医疗护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覆盖的人群为:全体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全体学生.所辖社区居民.广大社会人群。
2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传统的防病保健宣传教育方法简单.途径单一,这种落后的、被动式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结合我院目前的实际条件.我们应当努力采用先进、多元化及主动的宣传教育方式及方法去开展各种防病保健宣传教育活动
2.1以发放宣传材料为主的宣教方法
把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如何保健等知识印制成宣传单或制作成小册子.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或集体活动时发放并进行宣教,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
2.1.1利用集体会议,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全院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发放宣传材料或利用学院每年春、秋两季运动会对全体师生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宣教
2.1.2利用临床实践,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医疗、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社区临床见习或实习时间对社区人群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宣教。
2.1.3利用义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行业协会等部门每年组织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月的义诊活动.组织卫生所医护人员和部分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走上街头对广大市民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义务咨询和保健教育
2.2以讲解、视听为主的宣教方法以讲解、视听为主的宣传教育具有直接、形象、覆盖面广、宣讲效率高、知识更新快、限制条件少和节省人力物力等许多优点.在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中尤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应当积极利用并扩展这种宣教方式
2.2.1利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等方便、快捷的通讯、电子传媒途径等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进行宣教。
2.2.2利用就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教职工到卫生所就诊时间.进行面对面的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宣教
2.2.3利用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开展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专题讲座.由卫生所的医护人员、院内本专业资深教师以及经过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培训的学生分时间、分地点对广大教工、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宣教。
2.2.4利用娱乐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教职工工会的娱乐性活动、学生课余趣味活动、学院大型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将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编制成娱乐性节目进行宣传教育。
2.2.5利用“文化墙”,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卫生所的宣传墙、校园画廊、社区文化宣传墙.以高血压知识集锦或其相关图片展等形式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进行宣教。
3宣传教育的内容
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要落到实处,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认真筛选宣传教育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选择不同的宣讲内容
3.1高血压防病知识的宣教内容
首先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高血压.它属于什么疾病.它的发病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让人们认识它,重视它特别应提醒年轻有为、诸事操劳的中年组人群(近年来.35--44周岁及处于更年期的人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i-2]).以提高他们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其次.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来看.应着重加强对未患病人群特别是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预防高血压病知识的宣教。
3.1.1降低工作压力:降低劳动强度、减轻工作负担、放慢工作节奏是缓解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的有力保证.也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
3.1.2改善劳动、生活环境:如降低噪音、避免强光刺激、美化工作生活环境对平衡人体生理、缓解精神压力有很大帮助
3.1.3放松心情:对来自社会、家庭、个人方面的工作、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冲突应学会释放。如听音乐.和亲人朋友聊天、喝茶,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使心理平衡.情绪稳定
3.1.4合理膳食结构:荤素搭配.以优质蛋白为主,适量摄取蛋白质:降低动物脂肪摄人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钾、镁、钙多的食物: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3.1.5适当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控制体重.以免肥胖运动以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为宜运动项目、时间和强度应因人而异散步、游泳、慢舞、习剑和气功等运动项目是身体锻炼的较好选择。
3.1.6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减少夜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3.1.7建立防病保健档案:对上辈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员应鼓励其建立预防高血压病的保健档案:或在其体检档案中另列血压测量史数据单:鼓励其在身体异常时期多测量血压。特别是在更年期、女性绝经期更应重视对血压的监测
3.2高血压病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内容对已患高血压病的人群除了对其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外,还应着重对其进行如何遵从医疗护理、如何服药、如何监测病情、如何平衡身心等相关知识宣教
3.2.1合作管理.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学校卫生所与高血压患病教工应建立医患互动式合作管理网:应当在医护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护专业高年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所辖社区高血压病人建立义务合作管理网卫生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学生为每个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固定联系方式.定期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进行个体化指导。督促病人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或增减药物,主动测量血压.主动就医复诊。从而让高血压病人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证。
3.2.2认识降压药物,不盲目服药:告诉高血压病人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相关书面知识指导。
3.2_3学会主动测量血压.时刻掌握病情动态:教会高血压病人或其家属使用和保管血压计的方法.并掌握血压的测量时间、测量部位、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等相关知识:指导高血压病人根据血压测量范围调整工作日程、活动方式.让高血压病人掌握是否需要就医的血压指数。
3.2.4学会平衡身心.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让高血压病人懂得不暴饮暴食、不剧烈运动、不狂喜大悲、不劳神过忧、身体勿过热过冷等.以平衡身心.防止高血压、脑出血等急危重症的发生
4宣传教育效果的评价
为了及时掌握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效果.每半年或一年应对宣教范围中的人群进行可行性跟踪评价如利用全校的教职工体检或社区人群的抽样调查来分析宣传教育的成效,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或制定新的宣教计划,进入下一轮宣传教育实施程序.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4.1通过体格检查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
可以通过全体教职工或学生的体格检查,透过与高血压相关性健康指标来评价高血压的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如将体检中的血压值、血糖值、血脂值、胆固醇值和体重值等与相应的健康标准指标进行对照:或与以往体检中的相应数值进行对照,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新发病人数,已患高血压病人的保健程度.从而判断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
4.2通过设计问卷量表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
可自行设计测评量表.通过整群抽样,了解社区人群对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预防保健措施、遗传性和并发症以及治疗性降压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其毒副反应等知识的知晓程度:对遵从医疗护理服务行为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已患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保健措施的执行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好地分析和评价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
4.3通过访谈交流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07 年8 月至2008年1 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3 份,回收307 份,剔除16 份无效问卷(资料填写不完整),有效问卷291 份,有效率90%。其中男162 名,女145 名,年龄35~45 岁,平均(37±4.5)岁,大学本科以上59 名,大专34 名,高中或中专166 名,初中以下32 名;机关事业单位83 名,企业员工76 名,其他132 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
1.3 调查内容 依据中年人群生活习惯及卫生知识的调查体系,调查体检者的一般情况、对高血压的致病危险因素的认知、预防和诊治常识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等情况。
2 结果
2.1 中年体检者对高血压知识及致病危险因素的了解情况。在291 份调查表中,有79例体检者(27.1%)对高血压的致病危险因素能说出环境、工作、生活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和肥胖等因素。有189例体检者(64.9 %)对高血压的致病危险因素认识较欠缺,只有23例体检者(7.9%)对高血压的致病危险因素不懂。
2.2 体检者对预防高血压方法的认知情况。体检者对高血压的预防方法中能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243名(83.5%),认为通过减轻压力可以预防的有178例(61.2%),认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有103例(35.4%)。
2.3 体检者对原发性高血压诊治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体检者对高血压的诊治方法中能通过依靠药物256例(88.0%),而认为通过非药物干预的有178例(61.2%),对诱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并发症、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知识的需求率分别为75.3 %、78.5 %、67.3 % 和89.4 %。
3 讨论
早认识,早发现,早干预,是对原发性高血压最有效的治疗。而对中年体检人群这种特发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帮助树立正确的自我保健意识,已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强化体检人群的健康信念及态度是促使体检人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保证。调查体检者的一般情况、对高血压的致病危险因素的认知、预防和诊治常识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等情况随着体检者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升。也应看到仍然有许多中年人对不健康生活习惯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及对预防高血压的各种措施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研究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2]。因此,作为中年人应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对原发性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才能避免发病及危害。
作为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讲解并结合临床病例说明,让其理解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与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及低钾饮食、身体超重、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密切相关。高血压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对接受能力较强,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发放通俗易懂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手册,让其仔细阅读,不解的地方为其解答。又通过示教、办墙报、电话咨询、科普专栏等形式宣教高血压的卫生知识。对文盲或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较差体检者,更应耐心细心。让每位正处于人生最紧张状态下的中年体检者者做到“知- 信- 行”的转变。
参 考 文 献
[1] 常晋霞,王素芳.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4,20( 11):1070-1071.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3
摘 要 目的:通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及卫生行为变化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根据患者病情、个体需要及生活环境,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及个体化的、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卫生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显著提高,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社区干预是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干预 卫生行为 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发展及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高血压患者群体庞大,2002年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1~3]。高血压对国民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不仅表现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损害上,还直接表现在对患者和社会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上。调查显示,仅高血压本身每年的直接医疗费用就高达360亿元,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更是高达1300亿元。因此,高血压的防治显的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通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卫生行为变化对社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6月本辖区内2个进行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的管理社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已经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的9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488例,女474例,年龄29~92岁,平均58.62±24.66岁。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4,5],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即为高血压患者。
方法:①分级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根据危险分层纳入不同的管理级别。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为1、2、3级管理。根据不同级别,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随访主要指标是血压,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措施。1级高血压患者重点放在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变上。随访观察3个月,若血压仍≥140/90mmHg,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末达标或不稳定,3周随访1次。血压达标且稳定后3个月随访1次。2级高血压患者除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指导不良生活行为改变,可随访观察1个月,若血压仍≥140/90mmHg,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末达标或不稳定,2周随访1次。血压达标且稳定后2个月随访1次。3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指导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的同时,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血压末达标或不稳定,1周随访1次。血压达标且稳定后1个月随访1次。根据各级高血压患者的需要确定实验室辅助检测的频率:如心肌缺血、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肾病者,可根据病情增加相应指标检测次数。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时,教育并帮助患者养成规律、合理服药的习惯,并帮助患者选择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长期应用、价格合理的药物,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②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应用降压药物的同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多途径的强化健康教育,如健康讲座、发放宣传品、网上咨询等,并对患者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指导,进行定期随访管理,措施包括:限盐、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限酒或戒酒、控制体重、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戒烟以及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等。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后、冠心病、慢性肾病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干预前、后血压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结 果
随访结束时,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死亡17例,因故外出21例,最后完成管理的高血压患者499例。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干预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7.4±13.8mmHg,舒张压81.7±11.2mmHg。干预后收缩压下降16.4±5.9mmHg,下降率10.4%±3.7%,舒张压下降4.4±4.1mmHg,下降率5.4%±5.0%,干预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行为变化:干预前高盐饮食(≥10g/天)85.97%、吸烟≥1支/日23.08%、饮酒≥100g/日18.81%、运动量≤2次/周65.90%、注意控制体重12.27%、规律科学服药8.80%,干预后分别为41.79%、15.07%、8.94%、34.20%、29.52%、90.7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干预前后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变化:干预后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91.3%、87.5%及61.9%,明显高于干预前的36.4%、27.9%、5.4%(P
干预前后高血压防治知识变化比较:干预后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显著上升,明显高于干预前,P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保制度的推广,我国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为实行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国内外的经验都一致证明社区是高血压防治的主要阵地,社区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5]。高血压防治工作开展的社区化程度,对于高血压防治整体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社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居民自我健康意识相对欠缺,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了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管理和干预,开展社区性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及社区教育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指导患者形成规则的用药习惯和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高盐摄入、吸烟、饮酒、运动量小等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加强锻炼、注意体重控制、规则服药等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养成,使干预前、后的血压均值显著下降,高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提高。
社区干预不仅能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不利于血压控制的行为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带动其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对相对减轻上级医院住院负荷,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真正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水平,提高医疗、卫生的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秀丽,陈捷,崔艳丽,等.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8-1152.
2 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4):246-247.
3 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4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卫生 防治干预 体会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高血压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进而引起相关疾病。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
实践证明,控制高血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指导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对人群高血压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确定干预目标
初期目标: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率、提高人群运动参与率、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
中期目标:提高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药物依赖性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
远期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干预对象
干预对象:笔者于2006年3月~2006 年9月对旺苍县静乐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
该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达到了29%,其中患有高血压病及高危人群占人口比例的16%。本调查以213例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683例高危群)为干预对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50~69岁161例,占75.5%;合并有 2种及以上并发症者 52例。平均血压152/92mmHg,最高收缩压(SB)169mmHg,最高舒张压(DB)113mmHg。
干预方法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重问卷调查法进行。先通过宣传单、发放高血压知识问卷、居委卫生干部宣传等手段进行社区动员,随机地将自愿参加者分为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及医生定期随访)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前共填写并回收有效问卷22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44份、高危人群76份。干预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34份、高危人群71份。血压测量由社区医生完成,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所有调查结果均输入EpiData,并运用SSS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开展免费测量活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控制高血压是慢性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在具体措施上可以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与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建立合作关系,由管理经验丰富的医师强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饮食、运动、服药给予个体化指导并定期填写随访记录,参照血压动态变化调整措施;开展社区血压免费测量活动,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排除假性高血压,使高血压的检出率有所下降。
结 果
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普遍关注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高血压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比较关心。85.3 %的患者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77%的病人了解长久症状,81.6%的病人能说出所用药物的名称与用法。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患者对疾病比较关心,希望得到健康指导,掌握相关保健知识。
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在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上升,自我技能掌握方面比干预前普遍有所提高,控制体重由原来的41.2%上升至71.3%(<0、01);限盐由原来的62.4%上升至89.1%(<0、01)。经过干预,患者顺从性提高显著(<0.05);血压值差异显著(<0.01),各年龄组SB、DB干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SB以45~84年龄段显著(<0.01),DB以45~74年龄段显著(<0.01)。1年内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40.6%上升为67.2%,从未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31.2%下降为7.5%。干预组、对照组6个月血压值变化比较可见,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6个月的平均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上述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
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和居民自身的努力。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场所。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血压预防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把血压降到理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促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强化健康教育,重视饮食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祛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保证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对药物依赖,从而减少药品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中,用不同的方式对高血压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进行宣传,强化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能,从而吸引重点目标人群,使社区居民和高血压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树立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意识,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社区卫生服务可以通过宣传使居民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使病人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对于一般人群,应该使他们能够了解到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如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原则,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预防高血压,做菜少加盐;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鼓励居民学会血压的自我监测等等。另外,可以通过组织高血压病人俱乐部进行病人的自我教育。通过病人的自我教育与病人间的相互支持,来促进病人调整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增进病人的相关知识。
鼓励病人学会自我管理。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也有利于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所指的是,病人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这种疾病管理模式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克服了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覆盖面不广的弊端。它非常强调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咨询、讲座和小册子等形式把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方法告诉患者,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实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控制血压。实践表明,造成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很多,但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地控制或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鼓励和指导高血压患者和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疗法,控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控制体重,杜绝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大量吸烟、嗜酒、饮食多油腻等等,还要注意鼓励社区居民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分级管理。高血压防治是一项全社会参与并对健康负责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政策、环境、经费以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活动。政府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成效。社区高血压防治需要卫生、财政、民政、计生委、老龄委、妇联等多部门的协作,使干预计划能够得到及时的修订。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综合干预,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和体重,按血压水平的定义分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级管理:对重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一级管理,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每周最少测量1次血压;对中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二级管理,先观察3~6个月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三级管理,重点是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定期进行随访高血压患者,将随访记录的有关数据存入高血压病人档案,以便对慢性病的发生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掌握社区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做好准备。只有在政府重视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进行各部门间的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做好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从而建立和完善从预防、检测到治疗、反馈的防治体系,才能够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做到早期发现,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管理,从而保证干预质量,保证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有效的实现高血压防治的干预工作,就必须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当前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于高血压控制与治疗的经验知识不足,给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带来不少困难。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必将降低高血压防治的成本效益,也会削弱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的积极性,对以后的社区其他慢性病防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定期定点给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就成了进行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通过对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调查发现,有些测量血压的医生只是在为检查其工作量提供依据,他们只将测量的血压值记录在册,告诉病人也只是正常与不正常,而不是让病人知晓自身的血压值,这并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工作。 还有些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指导不到位,有相当部分的高血压病人其血压持续数月异常,而所服抗高血压药物并没有丝毫的调整。反之,部分高血压病人已经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数月,反而调整药物,结果其血压就增高。因此,在当前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注重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血压防治专业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高血压病防治研究新进展,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由专科向全科发展,正确指导社区居民防病治病从而使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地落实,使高血压这种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锡桂.对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建议.高血压杂志,1997,5(2):79280
2 张莹,王宪,颜小朗.成都市黄瓦辖区初级卫生保健基线调查报告.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1997,10(112)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5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高血压高危人群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目前,全世界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18岁以上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接近1.7亿。然而,在高血压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存在的同时,还存在患者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并努力实施高血压防治的由医院向社区为中心转变[2]。本社区将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同时纳入综合防治人群,即采取全人群策略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有效普及了高血压知识,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提高了全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并降低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我社区正规医院确诊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抽取100例无高血压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各100例作为对照组。高危人群是指存在至少1项危险因素的人群(>60岁,糖尿病史,酗酒,吸烟,体重指数>30,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等)。三组人群在经济状况、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内容如下:a.各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b.各组对高血压的认识情况。c.各组关于一般防治及健康知识。d.高血压组服药依从情况包括(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e.高血压组高血压控制情况等。
1.2.2 健康教育内容 围绕高血压的基础知识与服药知识、不良用药习惯、药物治疗的问题、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的责任、临床指导降压药物选择及合理用药习惯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电视、电子屏幕、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以及各种媒体,进行高血压病知识的宣传[3]。
1.2.3 为高血压人群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 应纠正高血压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食盐、热量、脂肪的摄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严格限盐。指导其适量摄人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建议戒烟、限酒[4]。
1.2.4 服药及监测指导 端正患者服药意识,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长期服用药物。宣教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应注意的副作用,强调不能擅自停药、减量和随便更换药物。血压检测指导,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最好定地点、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测量。
1.2.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和随访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发展,以期达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杜绝或减少心肌梗死、卒中等终点事件的目标。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指标进行t检验及多样本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管理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由49%提高到89.5%;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39.5%上升为83.4%(P值
2.2 高血压高危人群组及健康人群组,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从健康教育前的26.78%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2.97%(P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与严重程度与年龄、糖尿病史、饮酒、体重指数(BMI)、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有些是可逆可改变的因素[5]。因此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筛查、高危人群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干预和管理对象,并按照现有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由全科团队成员开展随访、干预、评估等防治工作,大力宣传限酒、低盐、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教育。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采取以社区为基础,针对血压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干预等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活动,在一级预防阶段有所作为,有效控制和降低人群高血压水平,通过强调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建立管理目标和治疗计划,促进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技能和信念的提高,提高了高血压的早诊早治率,提高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6]。进一步减少远期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均有效果。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伟,陈昭斌,尹璐,等.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17:3316-3317,3322.
[2] 宛悦,王若涛,孔灵芝.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中国公共卫生,2006,16(7):640-642.
[3] 张元元.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探讨.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90-191.
[4] 毛琛,臧桐华,徐希平.氦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50-353.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6
【关键词】 农村;高血压;健康教育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市后白镇后白村、淮源村、王庄村共三个行政村的高血压患者各150 例(高血压诊断依据WHO诊断标准),由统一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问卷450 份,有效426 份,有效回收率94.67%。
1.2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高血压认知情况、服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脑卒中发病情况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426 例高血压患者中,全部为农村居民,其中男性192 例,女性234 例,年龄36~82 岁,平均年龄65.8 岁。其中高血压病1 级123 例,高血压病2 级,243 例,高血压病3级60 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4 例,初中文化程度140 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272 例。
2.2 不良生活方式
426 例高血压患者中,吸烟71 例,占16.78%,大量饮酒62 例,占14.58%,高脂饮食51 例,占11.25%,高盐饮食109例,占25.8%,缺少锻炼362 例占85%。
2.3 高血压认知情况
2.3.1 血压知晓情况,426 例高血压患者对自己血压的知晓率很低,仅为47 例,占10.17%。
2.3.2高血压基本知识了解情况,426 例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仅为89 例,占20.9%
2.4 服药情况
426例高血压患者规则服药率仅为26 例,占6.1%。
2.5 血压控制情况
426 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仅为42 例,占9.86%。
2.6 脑卒中发生情况
426 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人数为46 例,占10.8%。
3 讨论与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正在发生变化,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农村居民卫生知识的相对不足和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使农村高血压防治更为艰巨和复杂。本调查表明,农村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以缺乏锻炼为主,占85%,尤其是部分患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良生活方式,血压控制率仅为9.86%,脑卒中发病率10.8%,切实做好农村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其真正认识高血压病的危害,坚持治疗、运动、控制血压稳定的必要性。
3.1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教育对增进人群健康、预防疾病,尤其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本调查发现农村高血压患者中存在的如吸烟、饮酒、高脂高盐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较多,而对高血压的认识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对广大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卫生知识进千家,入万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率。
3.2 建立健康档案,动态监测血压,指导规则服药
本调查表明,农村高血压患者对自己血压的知晓率较低,93.9%的患者不能规则服药,多数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则停药,血压又高时再服药,致使血压时高时低,波动很大,有研究认为这种血压波动对身体更为有害[2],再农村有必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持续的、及时的、可及的、全方位的医疗保健,通过建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对高血压患者动态监测血压,指导患者规则服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3.3 强化院外保健,提供家庭康复
从调查中发现,农村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高,为10.8%,而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较长,花费大,疗效欠佳。因此,必须强化脑卒中的院外保健,调动社区、家庭资源,为患者提供尽可能满意的社区和家庭支持,实行家庭康复,从而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残疾的发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提高其生存质量。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高血压患者建立与血压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3]。通过确定患者健康需求,指定健康目标,完善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进行效果评价,是治疗高血压病十分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徐培芳,等.中国初级卫生保健[J].1997,11(10):8.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7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97-02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防治应从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为平台开展慢性病防治管理势在必行。为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作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或延续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对易门县龙泉镇兴文街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辖区内签订家庭健康医生服务协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50例符合文献[2]诊断标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36岁,年龄最大80岁,高血压Ⅰ级管理6例,Ⅱ级管理31例,Ⅲ级管理13例。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入户签订家庭健康医生服务协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饮食、运动、血压、药物治疗情况及高血压相关知识。
1.2.2护理干预措施
1.2.2.1健康教育:每月在社区举办一次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并发放高血压专题健康教育资料。定期通过社区宣传栏或电子宣传屏宣传高血压基本知识。
1.2.2.2心理干预:定期以电话形式进行健康咨询,了解患者病情,介绍高血压的预后和保持健康平和心理之间的关系,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活动来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心情,缓解精神压力,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战胜高血压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3行为干预
1、合理饮食: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密切关系,例如:盐摄入过多,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合理膳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盐摄入量控制在每天6g以下(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1平盖食盐约6g)。
2、戒烟限酒:饮酒和吸烟与高血压存在因果关系。饮酒者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比不饮酒者高约40%。吸1支烟收缩压增高10―25mmhg。在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吸烟者24小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不吸烟者,尤其是白天血压明显高于不吸烟者[3]。
3、适量运动:根据患者和高危个体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循序渐进。建议患者采用1.3.5.7方案。“1”指每天至少活动一次;“3”指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5”指每周运动5次;“7”指运动后心率达(170减年龄)次/分。老年患者一般采用有氧运动,如快走,健康操、打太极拳等。最终以患者运动后感到身心轻松,食欲睡眠良好为宜。
4、定期测血压:建立每周测血压日并做好详细记录。有条件的患者家中可备血压计,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每天定时测血压。
1.2.2.4药物治疗: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并提供相应书面资料。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停药,换药或更改药量。选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2.5定期随访:高血压Ⅰ级管理对象每3个月随访一次,高血压Ⅱ级管理对象每2月随访一次,高血压Ⅲ级管理对象每1个月随访一次。
1.3干预效果评价:干预一年后对所有干预对象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变化及生活行为变化,评价干预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2.2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见表2
2.3干预前后生活行为变化比较:见表3
表1 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例/%)
项目 干预前(n=50) 干预后(n=50)
晓人 知晓率 知晓人 知晓率
血压正常值 13 26 35 70
定期测血压 16 32 40 80
高盐摄入对血压的影响 15 30 50 100
吸烟饮酒对血压的影响 15 30 42 84
控制体重对血压的影响 22 44 38 76
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9
18 32 64
高血压不治疗的危害 14 28 43 86
服药依从性 15 30 46 92
表2 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mmhg)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SBP 157.31±10.28 131.71±11.75
DUP 90.64±11.02 84.67±10.24
表3 干预前后生活行为变化比较(例/%)
定期测血压 低盐摄入 坚持运动 吸烟 饮酒 服药依从性
干预前 16(32) 15(30) 22(44) 10(20) 17(34) 15(30)
干预后 40(80) 50(100) 38(76) 6(12) 10(20) 46(92)
3 讨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丽敏等近期公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2010 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 亿,45 万人死于高血压,每3名成人中有1 人患高血压[4],而我国高血压仍存在“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爱用药)特点,极大危害人类健康。调查发现仅16.8%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可坚持规律服药并良好控制血压,而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5] 。WHO在2003年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就将社区综合干预策略作为高血压防治的重中之重。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强化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控制高血压发病率上升,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通过此次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内科护理学 第五版 564页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 [M]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饮酒吸烟和嗜盐等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的Meta分析 周超,雷燕,杨春霞等[J]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488―499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8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与干预;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肾脏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指导[1]。让患者理解接受,并认识到如果不能很好地纠正错误的行为,就易患更为严重的疾病[2]。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诊断高血压。
健康教育与干预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干预其培养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和防病能力的一项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4]。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干预,使其获得一些高血压防治知识,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我们社区责任医生团队通过上门随访、干预指导,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组织专家及高年资医师集中授课宣讲,多媒体播放教育片等方式,使患者了解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防治措施,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升了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全镇常住的6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0例,对照组310例。观察组中男168例,女13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9.2±3.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2±1.7)年;对照组中男172例,女138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58.3±2.6)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5.8±1.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通过责任医生团队上门随访、干预指导,发放高血压病防治手册,组织专家及高年资医师集中授课宣讲,多媒体播放高血压教育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成立效果评价小组,定期讨论,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健康教育计划。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高血压病相关知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控制目标值,高血压的危害及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高血压并发症和治疗方法,高血压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定期监测血压等。
1.3.2 健康生活方式用药干预,坚持终身治疗的重要性及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饮食干预,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饱过饥,戒烟戒酒,每日合理摄盐量(<6g/d),减少脂肪摄入,增加纤维摄入,适当控制总热量,控制体重;运动干预,以有氧运动为主,采取散步、慢跑、练气功等,3~5次/w,持续30~60min/次;心理干预,防止情绪激动,缓解精神压力,生活有规律。
1.4 评价方法制定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内容涉及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相关内容共10 题,评分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没有掌握,分值分别为10、7、5分,总分在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69分以下为差;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涉及健康教育方式、内容、安排、服务态度及水平共5题,评分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值分别为10、7、5、3分,总分45~50分为满意,35~44分为较满意,25~34分为一般,25分以下为不满意。采用问卷调查,对照组发放问卷各310份,观察组发放问卷各300份,回收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变化,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5-6] 。
我们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进一步规范了患者的行为,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给予饮食、运动、心理以及用药方面的干预指导,进一步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对于社区医务人员,应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健康教育能力,尽可能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合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安全用药[7-8]。
参考文献:
[1]周文梅. 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97.
[2]谢玉兰,肖泽兰,张继红,等. 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J]. 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74-77.
[3] Baumgartner J, Schauer J J, Ezzati M, et al. Indoor air pollution and blood pressure inwomen living in rural China[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1, 119(10): 1390.
[4] Redmond N, Baer H J, Hicks L R S. Health behaviors and racial disparity i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 Hypertension, 2011, 57(3): 383-389.
[5]张润蓬. 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2012,(7):125.
[6] Falkner B, Lurbe E, Schaefer 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clinical and health policy implications[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 2010, 12(4): 261-276.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9
[关键词]高血压病; 社区;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74-01
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论如何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方法
目前,高血压病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点仍是“三高” 、“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检出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区防治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社区健康教育首先要从构建防范体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础。
1.1 分发宣传资料 将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编印成小册子、小卡片,在社区居委的配合下,深入社区居委、居民庭院、家庭发放宣传资料。
1.2 设立宣传栏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及各居委设立防治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栏,用简洁、通俗的文字、图画进行高血压预防治疗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1.3 开展专题讲座 采用在社区相对固定地点定期(每月1次)举办预防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形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社区居民进行宣教,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
1.4 开具健康处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利用患者就诊及住院的机会,为其开具具有针对性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1.5 利用访谈指导 利用家访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具体指导。采用电话跟踪随访等方式进行指导。
1.6 具体方法帮助 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免费发放定量盐勺、定量油勺;传授测量记录血压方法,使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具体化。
2健康教育内容
2.1 倡导合理饮食 指导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合理饮食,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给予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饮食的具体指导。重点强调低盐饮食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
2.2 指导血压监测 指导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学会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和记录方式,认真做好血压的自我监测。
2.3 强调心态平和 指导高血压患者知晓血压变化规律,说明精神因素与高血压的密切关系,即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及情绪激动都会使血压升高。强调平和心态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让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稳定情绪,培养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保持良好心态。
2.4 适度有氧运动 研究表明,适当的有氧锻炼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一般而言,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可采用慢跑、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量以轻度呼吸加快,心率控制在102次/min~126次/min为宜,或次日晨感觉舒适,无持续性疲劳或其他不适为标准。要指导患者及高危人群合理运动与休息,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做到科学锻炼。
2.5 倡导健康生活 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压力常使患者采取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诸如吸烟、酗酒、熬夜等,这些均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倡导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危险因素的困扰。
2.6 重点人群管理 对于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烟、酗酒、盐摄入过多、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及高血压家族史的重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宣教,指导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对肥胖者应重点限制总热量的摄入,积极运动。对老年患者,要指导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同时对以上重点人群要进一步做好血脂、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等方面的检查和记录工作,以便综合指导、全面防治。
2.7 提高生存质量 向高血压患者宣教高血压对心、脑、肾三大脏器的严重危害,使其认识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是促进降低血压,还可全面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同样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要坚持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相结合,知识普及与防护技能、指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化、方式创新化与持久性和连续性相结合。
3.1 群体教育
对一些普遍性的知识与健康问题采取群体教育。利用时间由责任医生负责讲解或请神经科专家给高血压患者讲课或咨询。
3.2 个体随机教育
对不同阶段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由责任医生与病人谈心,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在日常咨询过程中把保健卫生知识传授给病人。
3.3 书面教育
向病人推荐有关知识的书籍报刊。或将有关高血压知识的资料印刷成册,称之为“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交给一定文化水平的高血压患者阅读。
3.4 答疑教育
对有一定高血知识的患者提出的疑点给予耐心解答,并通过对患者提问检查其掌握程度。
4 结论
综上所说,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一项工作量和耗时巨大的工作。从上高血压病的特点我们更可以看到这项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明智之举应是从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入手[2]。可见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共同参与,如各级政府提供必要政策、设施、场所、资金等条件,而家庭其他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长期的工作实践证实,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其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在食盐、吸烟、饮酒、运动、服药等行为方面的正确性,有利于促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生活行为的改变,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参考文献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篇10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志愿者;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10)17-0004-02
高血压是社区常见慢性病,位居社区患病率之首。许多患者缺乏高血压知识,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血压控制不理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如何有效防治高血压一直为社区医师所关注。近年来,我社区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小组模式指导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此,我社区2009年6月~2010年5月间开展临床试验,旨在评价社区健康管理小组模式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南翔社区(南华、古漪园居委会)中自愿参加本研究的200名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由二级及以上医院明确诊断。入选的200名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干预组在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基础上,以20人为一组,分成5个小组,建立高血压“健康管理小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血压、高血压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掌握人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培训志愿者:干预组的5个“健康管理小组”各选出3名志愿者。这15名志愿者本身是高血压患者,和小组成员住在同一社区。研究开展前,先由专家对志愿者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管理、技能操作、小组管理等。志愿者是小组的带头人,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后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2)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包括志愿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了解相关高血压的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如家庭膳食、运动、心理、合理用药)、血压自我监测、制定个人计划、病友互助、目标设定、免费体检、聘请专家讲座和咨询等。为每组配备血压计、听诊器、卷尺、磅秤、小组活动记录簿、测量血压记录本及《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南》教材等。(3)效果评价:分别于干预前(2009年5月)和干预后1年(2010年5月)测定血压、问卷调查高血压知识知晓掌握情况(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高血压基础知识、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管理需求等,由患者本人填写或家属后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将干预后和干预前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统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以P
2 结果
2.1 小组成立前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对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入组时,对照组与干预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v05);研究结束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小组成立前后对照组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知晓掌握情况比较人组时,对照组与干预组间问卷比较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问卷得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小组成立前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对自我测压技能掌握人次比较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自我测压技能掌握人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63,P
3 讨论
3.1 社区健康管理小组干预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多项对上海市高血压患者的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群自身血压的知晓率高,但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并希望得到指导。针对上述特点,有效地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庭成员正确认识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帮助患者掌握血压监测技能,有利于提高患者有效控制血压的信心,达到血压控制目标。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能达到高效益、低成本的防控目的。目前,基于社区层面,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断早治疗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人手,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保护人民健康,降低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压多高要吃药控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