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助听器的弊端常见的误区吗?


2023-02-26 16:57
来源:
童睿铭发布于:四川省
聪茂听力达州分享:助听器的误区,你有“中招”吗?
助听器是目前解决听力障碍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但由于一些听障人士或其家人对助听器和听力知识的了解有限,致使其对助听器的选配存在许多误区,从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或造成助听器佩戴效果不佳等问题。
今天和大家分享聪茂验配师在多年临床案例中,遇到的多数人存在的助听器选配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了么?
误区一:认为耳聋都可以治愈,不需要配助听器
耳聋有一部分是可以治好的,但不是100%都能治愈。
根据病因分类,耳聋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耳聋以及混合性耳聋。大部分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治疗一定程度恢复,如常见的中耳炎、胆脂瘤、鼓膜穿孔等。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由于是耳蜗毛细胞受损,目前的医疗技术是不能够治疗的,如噪音性耳聋、爆震性耳聋、先天性耳聋、老年性耳聋,脑膜炎后遗症引起的神经耳聋等。
如果经检查听力损失不可逆,配戴助听器可有效弥补损失部分的听力。尽早戴助听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日常交流问题,对于提高言语的分辨能力、缓减听神经及大脑的萎缩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防止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发生。
误区二:助听器会越戴越
聪茂听力达州分享:验配助听器有哪些误区?助
误区二:助听器会越戴越聋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经过科学验配的助听器是不导致听力损失进一步加重的!那为什么会有“助听器会越戴越聋”的传闻呢?
1. 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听力损失
听力下降与自身的病因有关,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老年型疾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
不仅如此,部分听力损失的患者本身就有进行性的听力下降趋势,比如常见的老年性耳聋、耳硬化症,它们的特点就是会持续性下降,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与是否佩戴助听器没有直接关系。
2. 未经验配的助听器易损伤听力
很多人认为助听器网上随便买一个就行,但未经专业调试的助听器可能存在对声音的补偿与自身患耳听力不符的情况,不仅助听效果得不到保证,还极易对听力造成二次损害。
因此,助听器一定要到专门的验配中心或者医院进行科学、精准验配,才能保证其使用效果。
误区三:双耳均有听力损失,只戴一个助听器即可
聪茂许多双耳听力均有损失的用户,在单耳佩戴助听器后都反映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人多嘈杂的时候,会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有实验证明,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明显提高言语识别率,比单耳更有方向感,还可以增加声音的立体感,使声音清晰而饱满。
1. 消除渐进性听觉剥夺现象
双耳均有听力损失的用户如果只戴一只助听器,那么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传输了足够的信息,而未助听耳受到助听耳传出信号的压制,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就会对未助听耳传来的信号不再敏感,从而导致未助听耳言语识别能力越来越差。
2. 有助于提高声源定位能力
声源定位是大脑对声源方位的判断,包括水平声源、垂直声源和声源的距离等。如果两只耳朵皆有听力损失,但只戴一侧助听器,那无论来自何方的声音,佩戴助听器那侧耳朵都会更加敏感,从而影响大脑对于声源方向的判断,严重时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如不能准确判断鸣笛声、报警声等)。
3. 提升噪音环境下的言语清晰度
双耳佩戴可以让我们听到的声音较单耳佩戴更全面,更具立体感,实现听觉整合,提高信噪比,减少环境噪声对言语的干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了年纪后,很多老人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着晚年的正常生活。有时就诊后,医生会建议戴助听器。助听器进入中国市场只有20多年,很多人对助听器并不太了解,容易对其佩戴产生一些认识误区。1.一旦听力出现问题,就去戴助听器当听力问题出现,不要自行去验配助听器,应先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让大夫来判断是否需要佩戴。如果当地医院有助听器门诊,最好在门诊佩戴。但目前国内只有部分地区医院内设有相关门诊,通常情况下佩戴助听器仍然需要在市面上进行。不科学地佩戴助听器可能损害听力甚至是耳朵,所以在购买时最好选择正规的验配中心,在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助听器验配师帮忙下进行购买和调配。2.耳聋可以治愈,不需要助听器很多老人在医生诊断后,被告知要配助听器时不听从医生的建议,到处寻医问药,希望找到治愈的办法。其实,目前神经性耳聋全世界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听力损失在40dB左右的患者都应佩戴助听器。 尽早戴助听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日常交流问题,对于提高言语的分辨能力、缓减听神经及大脑的萎缩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防止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发生。3.戴了会有依赖性,听力下降更快有些人不愿意戴助听器是担心对其产生依赖,认为只要戴上了就再也摘不下来了,听力下降更快。
理论上讲,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有研究显示,早期佩戴助听器可以保护患者的中枢神经言语识别功能。4. 贵的就是好的助听器不是越贵越好,适合的才是好的。可在就诊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选购。
目前助听器市场有多种品牌,每个品牌又会有高中低不同的档次。
建议到助听器验配中心可先试听,横向比较不同品牌的体验感;再纵向比较,选定一个品牌从高中低档都进行试听,再根据试听的效果和价格综合考虑为最佳,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5.双耳均有听力损失只戴一个即可据了解,有部分单耳戴了助听器的患者后期效果都不满意,尤其是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人多嘈杂的时候,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实验证明,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明显提高言语识别率,比单耳更有方向感,还可以增加声音的立体感,使声音清晰而饱满。
6.贵的就是好的需要时戴,平时可以不戴有些老人配了助听器后,只在需要时戴,平时就摘下来。比如只在晚上看电视或出门的时候带,其实这样做不太好。
佩戴助听器本来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间断性佩戴会影响听力神经的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建议每天佩戴,而不是只在需要时才戴。
7.戴上后就不用再调试有些老人在佩戴助听器后,就不再去调试。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去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听力复查,如果听力有变化就要及时调试,这样才能把助听器的效果调到最好的状态。
现在的助听器绝大部分是全数字化助听器,具备多种功能,只有在多次调试后各功能才能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8.戴上后就忽略保护耳朵有些老人戴上助听器后就忽略保护耳朵。其实,助听器只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没有残余听力的情况下,助听器将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保护好耳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2.平时注意避免噪音和强声刺激;3.避免使用耳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4.少吃油腻的食物;5.进行一些耳朵保健操等。}
现在国内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按常规9月1日是各地正式开学的日子,不少家长已经在为听损孩子的入学做各项准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听损孩子们将会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一、择校困难对策:首先,无需过分夸大听损孩子在择校困难方面的特殊性,择校问题其实是所有学龄儿童家庭普遍头痛的问题,而且从本中心过往的经验来看,仅仅因为听力问题入学时出现困难的孩子只是极少数。第二,面对孩子的择校困难,要充分了解全国的教育形势(如相关文件)和当地的教育环境,为孩子联系合适的学校和老师。第三,在联系学校并向学校介绍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做到相互沟通和理解,注意展现孩子的优势,打消学校和老师的顾虑,以充分的准备及平和的心态通过入学考试。二、聆听困难(噪音、混响和距离)学校的声学环境比家里复杂得多,噪音(几十个孩子,加上座椅板凳的移动,空调电扇等,基本不会有完全安静的时候)、混响(教室通常是光滑的地面和墙壁,很容易造成混响)、距离等都给佩戴传统助听器孩子的聆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老师和同学说话的语速也会比孩子以前接触到的要快,应及早准备练习适应。对策:1、若孩子的助听器还是几年前选配的助听器,建议升级为降噪功能更为强大的助听器,并进行噪声环境的听取训练、正常语速的聆听训练、主动聆听的听觉训练,以使孩子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2、若是重度或是极重度听损孩子即使是换上降噪功能更先进的助听器,家长也可与老师沟通请求给听损孩子适当的座位安排:尽量远离窗户、走廊、空调或电扇以减少噪音干扰,最好是第二、三排中央的位置(视线比较好,帮助视觉补偿,请大家注意第一排的位置不一定是最好的,孩子要一直仰着头看很费力,且老师有可能离开讲台来回走动,此时二、三排会离老师更近);3、充分利用各种听辅设备、培养良好的听觉记忆、识别和语速适应等听觉训练基础,引导听损孩子通过聆听和阅读获取更丰富的语言内容;4、教听损孩子掌握基本的助听设备使用和维护方法,能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助听设备和注意事项,记得在孩子的书包内放置助听设备的备用电池并告知他;5、如果升级助听器后依然聆听很困难,可以与老师沟通是否可以使用FM无线调频系统或者无线麦克风(选择FM系统时要考虑其兼容性和便利性,要教孩子如何对FM系统进行保管、充电和更换电池;上课前将发射机有礼貌地交给老师佩戴,听录音时可提醒老师将发射机放在喇叭旁;下课时请老师摘下并关机,下一位老师来上课时再佩戴开机。如果是无线麦克风请老师保持在有效距离内,以便孩子的助听器能正常接收声音信号。)三、交流困难有的听损孩子入学后可能遇到的交流困难主要体现在:1、不能准确、快速理解和执行老师的指令;2、不能清楚记下老师所留的作业任务;3、发音不够清晰同学听不懂;4、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发起交流话题,不能维持沟通等。但是,请注意有些沟通交流困难不是听和说的问题,而是社会心理问题,如社会隔离、移情困难(主要表现为缺乏同情心)、不了解和关注伙伴的兴趣和习惯、挫折和威胁的感受等等。对策:努力使听损孩子愿意关注和帮助他人,喜欢与人交流:1、提前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准备书面材料介绍孩子的情况和需要(可以请老师把作业写下来,或者和同学确认核实);2、提前教给孩子必要的课堂用语;3、教孩子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表达:比如向他人进行自我介绍、表达自身的困难和需求等;4、听损孩子入学后仍要坚持语言的康复训练,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清晰度;5、帮助孩子参与小伙伴们的集体活动,促进其与主流群体的融合。父母也要和班里的同学和家长建立良好联系,为孩子做好支持和榜样;6、帮助听损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接纳态度,懂得如何正面回应同学们的疑问。例如针对同学们问为什么要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可以回答:“视力不好的同学要戴眼镜,我们耳朵不好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也是一样的。”四、阅读困难不少家长会有一种误区:孩子上学了才应该开始“读书”,否则不识字怎么能阅读呢?其实,低幼读物是孩子“阅听”、“阅想”、“阅说”,在大人有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孩子对“读物”的理解,达到扩大视野,积累词汇、丰富想象、发展思维、陶冶性情等诸多效果。开始阅读的年龄越早越好,一岁左右就可以,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靠大人正确地引导形成的。幼儿时期就开始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听损儿童在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往往会超过同龄的其他孩子并极少出现阅读困难,反而更专注,更坐得住。如果发现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困难,家长也要多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氛围,更科学有效地引导。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读物的选择是否恰当?选择读物要注意图书的色彩是否明快醒目;文字是否规范简练;是否富于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孩子自己的阅读兴趣(比如孩子喜欢小汽车,可以给他买关于小汽车的书,而不是关于植物的,也可以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2、是否有适合阅读的环境和气氛?合适的阅读环境并不一定就是华贵的书房,一个安静、舒适、明亮的角落就可以,可以在书桌或餐桌旁,也可以是卧室的床上或客厅的地垫上。重要的是,家长是否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小龄儿童坚持每天亲子阅读好处多多。如果孩子大一些能够自己阅读了,也可以大人和孩子各看各的。孩子最善于模仿,如果你从来不看书天天玩手机,他很容易认为手机比书有趣得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的弊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