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抽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最佳疗法在中医书籍中有哪些记载?

医案分享: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四两拨千斤!没有接触过儿童抽动症的人,可能对这个疾病知之甚少,但是如果你周围或者亲属、甚至是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这个病,你就会瞬间感受到它的可怕。儿童抽动症,西医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于这个病,中医是怎么看的呢?在西医里面无论给出的病名貌似多么专业和恐怖,中医认为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只是症状,治疗思路是从症状入手辨证施治。因为中医认为“有诸内,才会行诸外”。简单来说,用药法则就是找到病源与病根,然后从疾病的源头入手,将其连根拔起。去年冬天,我接触了一位抽动症的小患者---朋友的孩子。为保护隐私,在这里我叫她乐乐。乐乐今年9岁,是个非常漂亮可爱又聪明的孩子,非常招人喜欢。从上小学起,朋友就给她报了各种兴趣班,孩子聪明上进,每一项都学得有声有色。但是就在去年秋天的时候,有一次见到她,我发现孩子偶尔会有不自主的眨眼张嘴,问过朋友,她说孩子患了抽动症。进一步问治疗情况,朋友回答说,北京的医院也去了,大夫给的激素类药物没敢给孩子用。朋友找到我,让我给看看,我们相约给孩子做了初诊。当时孩子刚刚放学,一脸的疲惫,在与我接触的短短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停止过不正常的张嘴、眨眼。查看孩子的舌象:舌体胖大、光滑无苔---舌苔乃胃气,此乃脾胃大虚之象。把脉过后:无论肾阳还是肾阴都几乎摸不到,而肝脉却不正常诊断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肝主筋,不正常的眨眼和张嘴都和肝有关;肝属木,木克土,肝会直接影响到脾胃;而肾属水,水生木,肾是肝的妈妈,肾气不足,又导致肝不正常;而土克水,脾胃有问题又影响到肾。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圆运动出现问题,转动不起来了。怎么办呢?这么小的孩子,一般来说,治病的思路当是先从脾胃开始考虑。所以我给朋友的建议就是:先补脾胃之气,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培补肾气。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保险起见,用泡脚和食疗加推拿,三管齐下。泡脚---“三仁汤”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白术6克,猪苓6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杏仁6克(后下),白蔻仁6克注明后下的药物在关火前5-10分钟放入,其他的正常煮20-30分钟即可,煮好后,滤出药汁,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左右。这个方子是针对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除湿方,不仅可以补脾气还可以同时去除湿气。因为脾在中医里面五行属土,土克水,所以真正能控制水湿的是脾土。用这个方子泡脚后,身上会微微出一点汗,往往汗有点黏,这就是身体的湿气通过汗排掉了。一般来说三五副药后就会有明显效果。乐乐就是用“三仁汤”三副后,症状开始改善的。食疗---八珍粉加补脾食疗八珍粉:白扁豆3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炒薏苡仁50克,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党参50克,怀山药60克。加入大米粉300克,糯米粉100克,做成各种八珍糕点或者饼当零食来吃。怀山药90克,薏苡仁150克,芡实30克以上三种药物研成粉末,每天一勺,与小米熬粥。关于八珍糕的功效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往期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剩下的怀山药、薏苡仁和芡实都是补脾非常好用的药食同源之物,平时可以经常给孩子服用,熬粥时放上一勺即可。推拿---捏脊每晚给孩子后背捏脊几遍,这是调理孩子脾胃非常好的手法。治疗经过:从11月8日开始用“三仁汤”泡脚5副,间隔四五天后又泡了三副。两种食疗粉剂,坚持换着花样吃。坚持捏脊。中间泡完三副“三仁汤”后,症状就开始改善,抽动不再频繁。到26号,也就是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只是偶尔还有。这时候我到朋友家里见了一次乐乐,看了看孩子的舌象,有一点薄白苔,舌头不似上次那么胖大了,说明胃气在恢复,能摸到一点肾脉。最让我高兴的是在我和孩子接触的十多分钟里,一次异常的张嘴眨眼也没有见到!针对目前情况,我建议给孩子改用温胆汤泡脚,朋友又买来10副温胆汤,间断的给孩子泡脚,中间坚持吃八珍糕和粉剂的食疗,穿插捏脊。再后来,问起孩子的情况,朋友说已经完全好了。推算一下时间,前后历时不到一个月,抽动症状完全消失,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出现过不正常的张嘴眨眼!这个方子剂量及供参考,用的时候一定要具体辩证加减。这里是 郭老谈本能 。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2022-06-21 19:54
来源:
生活解说家
人物介绍:王素梅, 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 教授。东城中医医院儿科特聘专家,每周二全天出诊,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儿科事业40年,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障碍、小儿多动症、小儿咳嗽、厌食、过敏性紫癜、血尿等常见疾病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治疗思路及辨证经验。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反复、快速、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在中国,每百个学龄前儿童当中,就有大约5个甚至更多的孩子患有这种疾病,而这个数字近年来还在不断攀升,有资料显示目前有的城市发病率已经逼近23%。
闹闹的妈妈本职就是一名幼教,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她善于观察孩子细微的行为表现,然而从自己孩子有抽动症的早期症状到最后确诊,她还是耽误了大半年的时间,“如果再早一点介入治疗,后期也许不会这么反复折磨人。”闹闹妈妈至今还在深深的自责。
每周二,大约会有1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寻求王素梅主任的帮助。诊室门口,孩子们有的已经成为好朋友,男孩居多,开心地交换着奥特曼卡片。他们大多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眨眼睛或者清嗓子等等小动作。
如果继续任其发展,这样的抽动症会进一步诱发多个共患病,其中最让父母们焦虑的是:学习困难症、多动症和抑郁症。孩子们进入学校,会被欺负吗?会被贴标签吗?会影响智商和发育吗?关键是:这个疾病能被治愈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大医故事。
【被延误的病情】
我们在诊室门口看见闹闹的时候,他已经五岁零四个月了。闹闹妈妈回忆,孩子最早开始出现异常应该是在两岁多,那段时间闹闹的胃口奇好无比,吃什么都没够,一起出去吃饭,别的孩子吃三四个包子,闹闹能吃六七个,吃完也不难受。家里老人还正高兴孩子吃得多,长得快。闹闹妈妈却慢慢发现问题一连串的出现了:闹闹开始容易出汗,还伴随时不常地眨眼睛。
“一开始我以为是结膜炎,孩子手不干净揉眼睛容易这样,我们赶紧带着他去看了眼科。”点了大半个月的眼药水,闹闹眨眼睛的现象时好时坏,而且还出现了有时微微耸鼻子的小动作。闹闹妈妈警觉起来,做幼教的职业经验告诉她,眼疼治眼的思路可能错了,这恐怕是心理问题。
最终在儿童医院,闹闹的病情得到了确诊: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而这距离闹闹刚出现异常症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紧接着是在医院进行心理干预、口服药、做磁疗……,四个月的治疗后,闹闹明显好转,小动作几乎没了。9月份,夫妻俩把三岁的闹闹送进了幼儿园小班。
一年的时间,一家人几乎把闹闹曾经得过抽动症这件事淡忘了。就在闹闹上大班前那个假期,家人发现孩子变得爱发脾气,他不允许别人对自己说不,“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闹闹会立刻发作,情绪瞬间达到沸点,即便站在烈日下,他也能一动不动,哭闹半小时。”闹闹妈妈回忆,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压抑,他们也不敢带闹闹出去跟小朋友玩儿,怕和别的孩子起冲突。而且闹闹每次情绪发作的时候,嘴巴会不自觉地张大,眨眼又开始了,而且似乎比之前更严重,闹闹妈妈绝望的发现:消停了一年,抽动症又回来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就在闹闹病情反复的这段时间,家人除了四处奔波求医问药,还查阅自学了各种相关医学书籍“这些书摞起来得有半人高了。”而且自从孩子患上抽动症,闹闹妈妈开始关注周围孩子的行为,“我发现其实身边有的孩子也有和闹闹一样的问题,大多是好动,眨眼睛和清嗓子,但好多父母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有问题。我邻居家的孩子就是频繁眨眼睛,家人愣是给点了小一年的眼药水,但就跟闹闹一样,其实症状并没有缓解。”
别人对自己说不,“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闹闹会立刻发作,情绪瞬间达到沸点,即便站在烈日下,他也能一动不动,哭闹半小时。”闹闹妈妈回忆,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压抑,他们也不敢带闹闹出去跟小朋友玩儿,怕和别的孩子起冲突。而且闹闹每次情绪发作的时候,嘴巴会不自觉地张大,眨眼又开始了,而且似乎比之前更严重,闹闹妈妈绝望的发现:消停了一年,抽动症又回来了。
东城中医医院儿科王素梅主任提醒,儿童患有抽动症的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者混淆:
眨眼睛,误以为是结膜炎;
咳嗽,咔嗓子,误以为是咽喉炎;
喷鼻子,误以为是过敏性鼻炎。
王主任一再提醒家长:如果一个症状反复治疗效果不明显,那应该考虑联合其它科室诊断。
一方面是对抽动症表现症状的不了解的症状,走了很多弯路;一方面是家长隐约意识到了,但是不愿意承认,讳疾忌医。面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选择医疗介入的时机,考验着父母的常识和理性判断。
【扶土抑木法 健脾止抽贯穿始终】
“儿童抽动症如果治疗及时,能被治愈。”王主任的话像一颗定心丸,治愈了无数焦虑的父母。而这份自信来自长期从事多发性抽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等疾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下来的大量丰富的治疗经验。
在临床中,很多抽动症的患儿都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自闭、遗尿症等多种共患病,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社交, 阻碍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这种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多变成为治疗难点,中药治疗重在辨证施治,疗效和优势受到广泛认可。
在中医古籍中,其实并没有多发性抽动症病名,一般归属于“慢惊风”的范畴。王素梅主任基于脏腑辨证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风、痰是贯穿于此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怪病多责之于痰”。脾虚生痰,肝亢生风,风痰互结,上扰咽喉,脾气乖戾, 喉中发声;脾虚肝火旺盛,肝风上乘巅顶而多变,可见摇头、咧嘴、眨眼等面部肌肉抽动;肝气失调,筋脉挛急,加之痰湿内生,风痰相扰,流窜经络,出现腹部、四肢抽动等。小儿心火偏旺,心主神明,心藏神,属火,为阳脏。心火亢盛,火性上炎,灼津成痰,加之心火旺则肝阳亢,风痰相扰,故不自主抽动多伴有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心烦躁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多为五志过极, 内脏功能失调,而病机总由风痰内蕴而引发。痰火上扰心神,神失所藏,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秽语不休,痰邪流窜经络四肢,出现肢体抽动。
基于对核心病机的理解,王素梅主任采用扶土抑木法,健脾止抽贯穿始终,体现了《素问》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在组方用药上,王主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离祛风药。
第一类为虫蛇类。如全蝎、地龙、蜈蚣、乌梢蛇、白僵蚕等,具有搜风剔邪之功,适用于抽动频繁之实证。当然,使用虫类药材,尤其要注意使用的时间和剂量,剂量不能过大,不宜久用,久用伤阴,中病即止。
第二类为金石类。如龙骨、牡蛎、磁石、金箔等,具有镇肝息风安神之效。
第三类为本草类。如天麻、钩 藤、菊花、白芍等。具有平肝息风之功,此类药较平和,虚证实证均可应用。
在临床诊疗中,很多父母担心是要三分毒,见到患儿稍有好转就擅自减药或停药。王主任强调:这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大忌。“我会定期给患儿做肝肾功能的检查,组方用药的剂量,我们也是再三斟酌。抽动症病程易反复,遵医嘱非常重要。”
两个月的治疗后,闹闹病情的好转显而易见,而让妈妈最开心的是,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了,脾气也好了很多,“现在闹闹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少了,我有时甚至都准备好迎接他情绪上的狂风暴雨,没想到他竟然能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这在之前,我根本不敢想象。”
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内,闹闹始终在旁边,他还是会不时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但只要妈妈制止,他会马上停下。眨眼睛、张嘴的小动作,记者始终都没有看见。“找到王主任时,我原本真的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万没有想到,两次开药后,孩子的变化这么大。现在我们家里的气氛和谐了很多。”
【小儿脾虚的日常护理】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一定需要干预治疗吗?王素梅主任说15%的抽动症患儿不经过任何治疗,青春期会自愈;19%的患儿即便医疗干预,终身难以治愈;而剩下的大部分患儿,只要早发现,早干预,预后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尤其有家族抽动症遗传病史的,孩子需要格外注意。
而针对脾虚的孩子,王素梅主任建议日常可以按摩三个穴位:百会穴,风池穴,睛明穴。
按摩方法:稍微有力,顺时针按摩。每次3-5分钟,每天最少一次,以睡前按摩为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最佳疗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