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羊的布病什么症状多归哪个部门管?

Q1牧场里引进新的牛羊之后,不要立即混群。引进之前先做一次布病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最好再隔离饲养7-15天,复检结果为阴性后再混群饲养。Q2猪的布病目前在我国不严重,根据农科院牧医所布病实验室监测和确诊情况分析,可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确诊到猪的布病。Q3一般ELISA检测不做灭活处理,补体结合试验推荐灭活。灭活操作:将待检血清以56℃,30 min 的条件做灭活处理。Q4竞争法为初筛方法,能更早的检测出布病阳性抗体。我们开发的cELISA应该是一周之内可以检测到(但是需要调整Cut-off值)。间接ELISA应该更晚。Q5实际上,抗体本身没有区别,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亚型抗体水平产生的高低,结合群体的免疫情况做出初步的判定。要对个体动物进行判定的话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比较复杂,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比如需要将IgM和IgG分别单独检测,必要时得选用2个不同的时间点,将IgM曲线和IgG曲线绘制出来后用2种方法进行检测,由于野毒株和疫苗株它的抗体是有交集的,如果落在交集点上我们是没法区分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通过时间间隔实施区分。Q6目前用到竞争ELISA方法,兰研生物的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就可以。当然需要评估和对Cut-off值调整后使用。Q7S2和A19对羊的免疫效果都还是可以的,A19被认为对山羊有一定的副作用。S2和A19都不可以注射免疫怀孕羊。Q8PCR检测主要用于对风险的分析,不作为确诊的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方法。Q9一周时间即可进行抗体检测。Q10有。这个得根据疫苗来定,现在也可以做到,但非常繁琐,只局限于像我们的专业性实验室,目前无推广价值。我们期待新型疫苗能轻松改变这样的现状。Q11虎红平板及试管凝集的优势是操作简单,不足是准确率不高。实际上现在使用的cELISA方法也很简单,且准确率很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多种检测方法检测来提高准确率。Q12这很重要,当我们确定布病阳性牧场的时候,我们要务必做好呼吸道及眼鼻的防护。Q13一年最多免疫一次,以后我们会逐渐检测净化。Q14基层兽医也可以用ELISA的方法来进行检测,虎红平板也可以。不管是网上还是线下采购的试剂盒,最好都应该做一下可靠性评估。Q15有可能试剂盒存在很大的问题。理论上竞争ELISA应该比虎红检测出更多的阳性,因为虎红虽然是初筛方法,但是更接近确诊。虎红通过低PH值抑制了大部分IgM活性,本质上更接近确诊的方法。当然也不能排除虎红的质量问题,有些虎红质量不好,存在自凝现象,也有些虎红,敏感性设的太高,导致大量非特异性,即假阳性。Q16主要原因还是产品批次不稳定,质控没有设好。最好的处置方法就是不用这样的试剂盒。Q17荧光偏振实际上是一种确诊方法,而不是初筛的方法。荧光偏振试剂中,标记抗原虽然同时结合了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但是由于IgM的对称性结构,实际获取的仅仅是IgG引起的偏振数据。Q18两周到两个月。cELISA方法应该在两周到六周的时间。前提是试剂盒需求提前评估,且Cut-off值需要做调整。Q19一般没有。菌血症情况下可能会有。Q20一年一次。Q21病原分离鉴定是抗原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可靠的。如果是核酸检测,就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Q22主要有两点。一是试剂盒不稳定;二是操作人员操作问题,比如第一次和第二次加样量差异。Q23因疫苗免疫的刺激,导致已经存在布病感染的动物出现排菌增加的现象。Q24ELISA实验室一般不会出现污染严重的情况,但在实验操作中应尽可能做到避免污染,污染将导致在下游数据分析中出现很多问题,如孔与孔之间的高差异高背景值等,有几种方法可以防止污染:首先确保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进行操作,检测用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加样时不同样品之间及时更换枪头,前期处理样本或加样时应小心谨慎,避免溅到或造成交叉污染;确保各试剂供应经常更新,每次加试剂时只取需要的量即可,避免将剩余试剂倒回原试剂瓶,因为这可能引入污染物。Q25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只有布鲁氏菌才能感染人进而造成危害,而免疫过布病疫苗的动物血清和动物产品中只含布鲁氏菌抗体,并没有布鲁氏菌,因此免疫牛羊的产品对人体无害。Q26cELISA是初筛的方法,不能作为扑杀依据。试管凝集实验为阳性时即可作为扑杀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羊的布病什么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