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请问滇大师作茶叶是什么茶咋样?

1. 滇绿茶可以长期存放吗滇象茶叶很好,选用大叶茶为原料,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高温杀青、及时揉捻,快速烘干等工艺处理,控制酶的活动和多酶类的氧化,防止了芽叶发酵,保持了茶叶原色,再经揉捻成形晒干、烘干或炒干而制成绿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实、回味甘甜、饮后回味悠长的特点,有生津解热、润喉止渴的作用,盛夏饮用倍感凉爽。2. 绿茶能长期存放吗绿茶的保质期一般二年一般发酵程度高的茶或者经过高温烘焙的茶,保质期较长。因此像黑茶、红茶、经过高温烘焙的铁观音、普洱茶保质期比较长。而白茶的工艺是萎凋与干燥,工艺特点就是不炒不揉,茶叶细胞壁很少被破坏,内物质保存较好,所以保质期也挺长。红茶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放3年,高温烘焙过的铁观音、黑茶、普洱茶、白茶可以放上十来年。绿茶是不发酵茶,适合低温冷藏,正常情况下可以放上2年。刚做出来的绿茶不宜马上喝,可以过一两个月再喝,一来怕火气,二来新茶多多少少有一些青臭味。绿茶最佳饮用期是一年内,超过一年后,一般滋味会变差。3. 云南白茶可以长期存放吗?散茶是适合长期储存的!白茶本身就具有长期保存性,和其他茶类不同,白茶加工,只有萎凋和干燥两大步骤,在加工过程中,不揉不捻、不炒青,不过多地干预白茶中物质的变化,让白茶含有很丰富的活性酶,有了转化的能量,所以无论是散茶和饼茶都是可以长期存放,而且是存放的时间越长,越有风味。4. 滇绿茶可以长期存放吗百度思茅产区。文山不是普洱茶产区。思茅市位于云南省西南,东接越南、老挝,西邻缅甸,面积在普洱茶几大产区中最大。区内无量山、哀牢山为云南重要的气候屏障,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李仙江两大水系。辖思茅、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普洱、江城、澜沧、西盟、孟连十市县,各地都有茶叶生产,是重要的滇绿茶产地,近年来当地企业大量转产普洱茶,产量居各产区之首。5. 滇红茶可以长期存放吗根据目前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般经验常识和相关茶叶储存实际经验认识,通常的来说,在储存环境优良的条件之下,云南的滇红茶能保存很长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是可以的。云南滇红茶都是大叶种茶叶制作而成的,工艺比较独特,只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保存条件,在比较好的密封状态下,滇红茶保存时间一般都很长。6. 普洱茶为什么可以长期存放买普洱茶一定要认清是干仓和湿仓,干仓的比湿仓的好很多很多,干湿仓是按普洱茶的发酵环境来区分的。干仓:是指将生普洱茶存放在干净、温度、湿度适中,在常温下,自然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不易滋生物的仓储环境,随季节变化,自然陈化!湿仓:是指人为的改变茶的存放环境,使之长期在高温、高湿下,空气对温度在80%以上,不通风透气,容易滋生发酵物的仓储环境,使之快速发酵!将生普洱茶存放在湿仓中进行后发酵,因为相对温湿度的提高,容易造成茶叶麴菌的孽生,加速陈化,这种麴菌氧化称为湿仓后发酵,这种普洱茶称湿仓普洱茶。湿仓普洱缩短了发酵时间,降低了成本,但是完全破坏了茶叶纤维,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违反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规律,同时因过于潮湿,会导致茶变味、变霉,茶水中的内溶物和口感大不同。干仓普洱喝了舒服,湿仓普洱喝了难受。不建议喝,如果一定要喝,方法是:打散,太阳暴晒,存放几个月,冲泡一定要洗3-5次,再喝。干仓存放对于环境要求较高,因是自然存放发酵,适合的区域是广东、云南,其他区域存放发酵效果会差一些。比如北京,自然存放三年相当于云南存放一年,在年份计算上要进行折算,不能按自然年份来计算。7. 滇红茶可以存放多长时间我国有六大茶类,红茶作为其中一个茶类,要说到它的保质期的话,是并不算很长,被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在常温下,如果存放得当的话,一般常规散装滇红保质期为18个月;密封袋装可达24个月;密封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可保存2-3年。若以传统炭焙工艺所制工夫红茶,保存期可多保存6-12个月,即3-5年。云南滇红茶叶的保存方法1、干燥密闭贮藏法云南滇红茶叶可以采用干燥密闭贮藏法,这样能够很好的延长茶叶保质期。那么茶叶贮藏不好,会陈化、发霉、变质,为了减轻损失,在大生产中通常采用干燥密闭贮藏、真空贮藏以保持茶叶的品质。2、茶叶罐储存云南滇红茶叶可以采用茶叶罐储存,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储茶方式。即先留一部分出来饮用,避免经常打开。准备一个茶叶罐,罐内先放一保鲜袋,将其余的茶叶放入装好,密封开口再用透明胶黏住,避免空气进入。市面上出售的茶叶罐,单层盖或双层盖的都可,贮存前要检查罐盖和罐身是否密闭,不能漏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长期保存。}

易武茶吧
关注:57贴子:124
14回复贴,共1页
大滇说茶1001夜之1 普洱茶的定义目前官方的定义为 : 在云南一定产区内,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在云南一定产区内,这个概念一出,就充斥了铜臭味 ,也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扔到了爪哇国 ,历史上的普洱茶,除了云南,还有老挝,越南、泰国、广西都有生产 ,没理由只有云南生产,翻开历史一查,以前云南省的范围在很久以前就包括了缅甸某些地区 ,然则,随着边境的变化,那些茶树跟着退回了云南?同样再看布朗山,山这边的可以做普洱茶,那边的就是边境茶?国外茶,就不能做普洱?同样,历史上广西云南边境上的茶,也都有做普洱的传统 (广云贡 ,广东产),所以,解读普洱茶,不能按地区 ,必须按树种。 既然定义了大叶种,这个只是必要条件 。我们来解读第二句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大滇又有问题了(原谅我吧),怎么解释著名的六大茶山之中倚邦的茶?倚邦是小叶种居多的茶 ,难道倚邦茶不属于普洱茶? 附注:关于大叶种的定义大、中、小种茶树,是根据茶树型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进行区分的。叶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叶面积=叶长(不含叶柄和叶尖)×叶宽(叶基和叶尖对折后的中间部位)×0.7注:0.7为叶面积系数据此计算公式,把叶面积≥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茶树:叶面积≥40~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茶树:叶面积≥20~40平方厘米的,称中叶种茶树:叶面积≤20平方厘米的,称小叶种茶树。本来就是根据叶面大小来测定的,必须选取真叶进行测量,真叶是继鱼叶以后长出的叶片,寿命脉一般长达一年半,人们通常所说“叶片”,就是真叶。鳞片和鱼叶不是典型叶,不能代表茶树的种性,应选择真叶进行测量。小的是鱼叶,真叶是大的,比较的是成年的叶子。再回到第三点,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 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 刚压制的生茶 ,比如刚压制的新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按这个定义来说,搞不清楚了… 我的结论,很遗憾,不是…绿茶,晒青绿茶 ,当然可以叫做晒青毛茶。回到绿茶的定义:未发酵茶,或者说发酵程度为0的茶,是绿茶。根据上面的定义,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显然,只有老生茶和熟茶才属于普洱茶 ,所以大家平时喝的,多数是晒青绿茶。。。在以上讲述中,涉及到几个专业的概念,纯科学定义: 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 ,所以,依据科学定义,和云南地方的官方定义,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也是很多人不认同普洱茶是单独的茶类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要成为普洱茶,必须是生饼经过了发酵,产生了不同于原来的变化,起码要有轻微的后发酵,才能认为是普洱茶 ,轻度发酵普洱茶、中度发酵、发酵结束,也许是生饼的生命周期 ,看是不是普洱茶,要看发酵程度,一饼易武茶,转化三年,汤色转深,饼面颜色变深,有明显的变化迹象,可认为是轻微发酵,这个时候,可大致认为进入普洱茶的第一状态。(一家之言)再说到熟茶,人工后发酵,是上世纪70年代,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率先试制,后昆明茶厂吴启英厂长率技术人员学习后,大规模在云南公司推广,云南公司属下昆明茶厂、勐海茶厂相继试制成功,有了现代所称的熟茶。这段历史,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里又有了几个问题 :第一,是吴启英发明了熟茶吗?第二,吴启英到底学到了什么?难道人家现成的东西,你回去照猫画虎,还搞不会?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回去后,吴启英学了,失败了,云南那边不够湿,她不等了,不是加湿度吗,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会,这个实验的过程长达一年半,反复实验了加水的比例,发酵的温度,昆明茶厂试制作成功,然后勐海茶厂参照本地气温湿度条件微调,才成功。明天,小聊下普洱茶大概的分类。大话普洱,癫疯言语,博君一笑。
大滇说茶1001夜之3 普洱茶的茶区今天开始聊普洱茶的茶区,首先我们讲最典型的三大茶区,版纳、临沧、思茅三个典型茶区,按顺序来说,当然是按通常品质的优良程度来说,版纳第一,临沧第二,思茅第三。制作普洱茶的原料无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主流的普洱茶95%以上用这三个地区的茶制作,一饼茶,我们根据春茶、夏茶、秋茶可以大致判断价值,如果再辅以茶区的判断,勐海的春茶或者再加上勐海的大树春茶,价格区间便可以大致确定了,当然,再辅以年份,工艺等,会得到更精确的市场价值,所以,这些基础必须打牢。我们从普洱茶的几句行话说起,第一,南苦北涩,说的是澜沧江南部地区的茶,苦强于涩,北部地区的茶,更涩。所以,大滇给出一个方便记忆的说法: 勐海苦 ,临沧涩,思茅淡,易武柔。本来易武也属于版纳地区勐腊县,但因为栽培品种的问题,比较特殊,我们在今天的内容里先从大地方说起,大范围确定,然后再进一步分解,分解到县级城市,再分解到乡级,然后到各名山名寨。版纳是单独的自治州,临沧和思茅都是单独的地级市,也就是下属还有各自不同的县或者县级市,所以,历年来,总的方向是没有例外的,版纳地区的茶的平均价格高于临沧地区,临沧高于思茅地区,甚至影响到茶叶企业,勐海地区知名的茶企业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大于临沧和思茅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除了考虑纬度的影响,另一个影响就来自于海拔了,相对而言,海拔高地区的茶,香气和内质上强于低海拔地区,对一个茶的判断,是综合性的,结合地理、季节、树种等,才能下初步结论。我们大致浏览下这个图,从上到下,临沧地区,凤庆,茶涩,茶多酚含量在大叶种里含量最高,适合全发酵成红茶,滇红的主要产地是凤庆和云县,滇红集团坐落在凤庆;再往下,是双江县,双江勐库,勐库大叶种非常有名,著名的冰岛茶就位于勐库镇冰岛村, 而这两年爆炒的昔归在哪里呢? 在邦东县;勐库大雪山,野生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而再下来的
勐库旁边,就是永德县, 忙肺茶区就位于永德,也有著名的永德大雪山,临沧地区大致的几个茶区就是这样, 由于海拔的原因,这里茶相对来说,香气不错,涩味较重,苦轻。下来到另外一个茶区,思茅茶区,北部是景东、镇沅地区,这里是思茅茶最好的地区,包含了千家寨的野生茶,无量山系列古树茶,茶质非常棒。大滇甚至认为千家寨的野生茶,是最好的野生茶,无量山系列的茶,非常没有特点,因为无量山横亘几十公里下来,茶区特点没有统一性,而在无量山与哀牢山中间,有一些超越景迈古树的,香气更棒的茶。我对思茅北部的茶兴趣超越南部的,那么在思茅的中心,有一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清朝宫廷茶的产地,所谓皇家茶园,困鹿山,2010年春茶大滇特意去看了,这个在当地已经很少人知道了,而真正有价值的古树茶,产量非常稀少,已经不具备批量生产的可能了。也许,你在市场上能买到的茶,除了说明困鹿山,这个地名之外,并没有真正的含义了。下面说到澜沧,一个非常壮美的地方,对于很多反对古树派的人来说,我会带他去景迈,看所谓的万亩古茶园,让他知道,所谓古树茶,真的有,而且是非常壮观的。这里是云南古树茶成片最集中的地区,绝对可以唬人。够多,够大。我曾大略统计过,云南的茶园共有300万亩左右,而古树茶,大约有60万亩,产量占据了云南茶产量的大约2-5%,因为很多古树茶园,产量很低,或者无法采摘,但一年2000-5000吨的产量,是可以数出来的。有茶友看过我2010年收茶的博文,八千里路云和月,今2010春天,跋涉一万公里,走遍三大茶区的主流茶山,会发现,除了炒作,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茶,当然也会发现一些炒作得非常火爆的茶,实际上根本没有披量生产的可能性,我点着那些古树一棵棵数,没法得出结论,这个地区的茶会有超过500公斤产量,而如果没有500公斤产量,又有很多茶商都在做的话,你可以想象,有多大可能做出真品了?所以对于大滇的茶友,很抱歉,一般我不能给你所谓的顶级茶,那些顶级的到不了我手里,就如所谓的昔归,我看到的大多是邦东其它地区的茶,要看经济价值的,如果我为了几公斤茶,守在某地半个月,请原谅大滇做不到。在春茶的收茶季节里,古树茶消耗了我80%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年只能收有限个品种,每个品种150-300公斤,这个主要是为了打影响力。回到各茶区的茶来说,我希望大家明白几个基本的结论:一 、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这个只是初步的结论,还要考虑其他海拔条件等;二、茶叶产地的复杂性,决定了普洱茶的丰富多彩,100%正确的结论基本上不可能,我们会在后续的课程里讲到更仔细的特征。我们讲述的方法是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如果到比较核心的部分,我们就会细致介绍到具体的某县某乡某寨的茶。今天只是我们讲茶区的最大范围划分,按地级市或者说者说地区来分,明天我们将具体到县级,从名气最大的勐海县讲起。
大滇说茶1001夜之4 勐海那些茶山先回顾昨天我们讲的内容,普洱的几个大的茶区,先从地区级,顺便推导出大滇普洱茶定理:大滇茶定理一
版纳苦,临沧涩,思茅淡大滇茶定理二
价格:版纳大于临沧大于思茅大滇茶定理三
春茶优于秋茶优于夏茶我们会逐一介绍各地区的茶,从大的地区到县到乡到村寨,把普洱茶的每个环节弄清楚,从原料到加工到存储到饮用。结合今天茶油的问题,关于古茶树的问题,一起来到我们普洱茶最重要的产地,普洱第一县——勐海县,勐海县属于昨天我们讲述的三大茶区之首的西双版纳。我建议大家从东边看过来,找到南糯山,南糯山是从西双版纳的首府景洪市到勐海县城的必经之路,南糯山往上走,就会出现了几个非常著名的茶山和村寨,半坡老寨、拨码寨子(石头老寨),帕沙茶山等,非常著名,这些地方的古树茶非常有名,而格朗和乡就包括了这些寨子,所以说格朗和,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说南糯山茶的总称。南糯山往北,大家可以找到勐宋,勐宋乡,勐宋的代表作是那卡茶,非常非常强大的那卡茶,注意看滑竹梁子,勐海海拔最高的茶区,2429M,这里的小树茶也非常棒, 旁边的大曼吕,则是做竹筒茶最出名的地区,我们会在后续讲座里继续讲到具体的乡和寨子再细说。再往南,看看贺开与班章,眼睛都绿了,这个就非常著名了, 班章包括了老班章和新班章,这里统称班章村委会,此外还包含了 老曼娥和班朋的,简单来说,4个村寨;我们继续往南,啊,到处都是宝,布朗山乡gov-ern-ment,左边就是章家寨了, 分成一队、二队、三队 …章家三队,小树茶,吐血的好,通常认为是布朗山最佳的台地茶。右边,哈哈,本来想卖个关子的,勐宋,被大家发现了,属于景洪勐宋,也叫做大勐龙勐宋,又是口水掉一地,好,非常好的古树茶!而且很多人只知道勐海勐宋,不知道这个勐宋的茶也是非常非常好。好茶太多了。不行,快出国界了,赶紧回头!
找到黎明农场,看着黎明农场,心里充满了忧伤,这里是典型的茶园,橡胶林混生,我没有在这里发现好茶…。从黎明农场往西南看过去,找到西定,找到西定,西定的云海,是版纳著名的景点西定乡,是合并了巴达乡后的统称,说西定,普洱茶的爱好者不知道,说巴达山,那就知道得太多了,野生型茶树有巴达贺松“茶树王”, 这个非常著名,西定和巴达近年来已经合并了,勐海茶厂的所谓巴达山茶园基地,就在这个位置,大滇今年的西定高山原料就来自于这里,勐海,我们大致从地图上就这么走过。这里主要说两个问题 ,第一是勐海县茶的产量问题,第二是讨论大家关心的 古树茶问题,就我手里的资料而言, 勐海县的茶园面积有30万亩左右,其中能够采摘的在22万亩这个水平,很多新茶园,和太老的茶园是不能采摘的,太老的,不能采摘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在丛林里,没有路进去,采摘非常不方便,距离有人烟的地方很远, 那么我们再说产量, 可以告诉大家的数字,大约是全县1.2万吨(干茶),占了全省产量的10%左右,大家除以面积,得到亩产 50多公斤的概念,50多公斤 ,分为古树茶、小树茶、台地茶三种形态,小树茶定义为茶农有性繁殖的茶树林,台地茶定义为农场密植茶园。具体的亩产量估算为10公斤(古树)、40公斤(小树)、 80公斤(台地),然后分解为春茶、夏茶、秋茶,得到春茶亩产量 3 、12 、24公斤。也就是说 古树茶的春茶亩产量是3公斤,也就是说12-15公斤鲜叶。大家别把古树茶想的非常大,古树茶只是表明树龄,不代表一定是非常高大,很多古树茶园的树也就2-3米高,一亩地,大约是80-90棵树,这个是指栽培型古茶园,如果是野生型的古树,通常就很大了,那么在勐海县,到底有多少亩古茶园呢?最新的官方统计是 46000亩左右,年产干茶大约300-400吨,大家可以去勐海县gov-ern-ment的有关资料查询,再用具体的数字来说话,面积最大的勐海镇贺开村委会有7 240亩。南糯山半坡寨、勐混贺开、巴达曼迈、章朗等,古茶园集中连片,树高2米以上,树势较强,树干灰白,多数茶园都有懈寄生和桑寄生。勐海县的古茶园,以南糯山为例,制茶的历史已经至少八百年,工艺很成熟,同样,那时栽种的茶树,就是现在的古树。需要提醒下大家,古树并不是全部是大叶种,在勐海,同样存在小叶种的古树茶,这也是我当初在1001夜第一夜 质疑普洱茶的定义,为什么一定是大叶种,这里制作茶的历史很多年,都有用小叶种来制作的经验。勐海的茶,超过60以上用来发酵,我也认为,勐海的茶是最适合发酵成熟茶的。尤其是夏茶,昨天我大致提过为什么夏茶更适合发熟茶,而今天要讲的是为什么勐海的夏茶更适合发熟茶,这个并非事后诸葛亮,而主要是源于夏茶的性质,不要想当然认为春茶发酵就好,我举例来说, 滇红最好的茶一定是夏茶发酵出来的,勐海的茶性偏苦,在发酵过程中,苦转为甘,而且浓厚,使得在熟茶领域,可以称为无敌,思茅的茶 发酵出来,外形非常漂亮,而口感淡薄。价格一般也比较低,勐海味作为熟茶的基准,不可挑战。所以,勐海跟易武不同,易武基本没听说谁家发酵熟茶的,基本只做生茶,勐海的茶厂,则有很多只做熟茶,不做生茶的。临沧茶,就这样夹杂在这两者之间。呵呵,今年就简单讲到这里 。
第五夜, 我们一起跨越布朗山
从普洱第一县,走到普洱第一山。
布朗山很大,山路又很难走,这样曲曲折折的路,全是土路,我记得从勐海出发的时候是8点半,沿途逛了几个寨子,到布朗山乡gov-ern-ment,已经花了4个小时,就在这里吃中午饭了,在这里吃饭,朋友约来了边防**,因为要出国,这边边防***的所长政委,居然都是中校! 副的都是少校!呵呵,在这里吃个饭,很简陋的木棚子,军人酒量很棒,几斤酒,人均5大碗饭,所有饭菜全吃光,这里是一个转折点了。看见这么多班章,口水就流了吧,所以,时间如果很仓促的朋友,就直接奔过去吧,别在乡gov-ern-ment喝酒,先到老曼娥,具体的茶,我们后续过程讲述,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至今,老曼峨老曼娥寨子共有128户614人,现存古茶园3205亩,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该寨还有新茶园852亩。这个是属于班章村委会的第一个大寨了,然后是新班章,然后才是老班章,地图上看起来距离不大,开车加上耽搁,估计至少要5个小时才走完,我们是在新班章住了一晚,才去的老班章,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原为一个村,迁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哈尼族也擅于栽培茶树,班章古茶园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最好的一片古茶园,现存5870亩,树龄200多年。这片古茶园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l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最大的一株古茶树基围1.73米,树高4.35米,树冠直径6.24米。老班章有新茶园720亩,新班章也有新茶园320亩。看看这些数据,是很多人引用的,关于树龄,是非常大的争议,为此,大滇曾经请教过很多人,有说千年的,有说几百年的,说200年左右的很多,理由是哈尼族人那个时候才移居到班章寨子,后来,云南农大曾有人去研究,用仪器探测最老的超过1300年,最后给出的结论是,班章的茶树,是老曼娥的布朗族人种的,汗一个。所以牵扯这些树龄的事,就姑且一听吧,总之,大家记住了,老班章和新班章都有古树茶园,新班章大约1000亩,老班的比较多,老曼娥的比较老,布朗山的小树茶,老班章和新班章的都是最近20-30年种植,外形根本不可能混于古树茶,价格都很低的,2010年卖到70-80一公斤,没人要,宁愿要章家三队,今天内容大致到这里,明天我们开始分解,普洱第一寨
老班章的暗战,告诉你真正的老班章茶以及收购细节中的。
大滇说茶1001夜之6 暗战老班章老班章,看到这个词,我的第一反应是,邪恶,绝对的邪恶!看见老班章,就是腥风血雨,就是无数的谎言和斗争,以至于,聪明之士,闻老班章而退避三舍,在版纳,一听见,老班章三字,小儿不敢夜啼,因为这预示着大生意来了,困扰老班章的问题,无非是几点:第一,真不真,纯不纯?第二,产量到底有多少?第三,如何才能收到纯料老班章?我们先从一则声明说起,XXX的一则声明,关于老班章春茶普洱茶砖增加生产总数:此说明是某公司增加班章生产总量的说明,从这样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说起来,要注意的是,自始至终,没有写了是用100%古树茶制作或者大树茶制作。所以,这个声明,是经得住考验的,100%正确,也没有写明了用的都是今年的春茶,如果你要打官司,你是无法举证人家欺骗你的,所以,我们还是回到本源,看看某些数据,这些数据不是我做出的,只是大致我认为可靠的。我们来看老班章的概况。老班章共有古茶园4490亩,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茶树共78555棵(其中800年以上的9412棵,500年以上的27664棵,200年以上33810棵,100年以上的7669棵),这些数据或有误差,但我们在后续的推测中会考虑误差的因素,大约78555棵,我们大约算8万棵,1棵产1公斤(实际不可能的),大约就是80吨,按实际可采的数量来看,通常有部分茶树位置较难进入,实际峰值产量在四分之三,也就是60吨,我从老班章村的数据听说是40吨,我比较好心的宁愿多算一些。回到春茶,有多少呢?春茶我们按30%计算,也就是18吨,这个数字说少算少的,关于产量问题,大致这样,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真的纯的老班章?这个就非常杯具了,因为我至少喝过7-8种纯料的老班章,这7-8种,是完全口感不同的,可以区分的,说了没人相信的,大家从数字上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茶树共78555棵(其中800年以上的9412棵,500年以上的27664棵,200年以上的33810棵,100年以上的7669棵),有谁保证了这些树完全是统一的品种,统一的口感? OK ,我们来看大家对老班章的认知,或者说是印象中的老班章,老班章茶质较重、茶性
强、入口苦,但迅速回甘,茶气饱满强劲,有独特的香气。茶友归纳的班章茶的特点如下: 外观: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 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
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香气: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滋味:茶气足,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转化为甘味。 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有人总结了,总结得不错,可是你要是按图索骥,你就惨了,在老班章生存的茶树的品种有20多种,有苦茶,有甜茶,有野生,有栽培,还有良种,事实上,实际去体验一周,你会发现,老班章古树茶并不全是“霸气”的茶,也不全是大芽头的茶。实际上,老班章茶区茶叶品种具有多样性,单其芽头就有细芽、粗芽、黑芽,细芽头的古树茶最霸气。想让老班章毛茶外形漂亮,茶的协调性好,在原料(鲜叶或毛茶)选购时,宜用10%-30%的细芽茶,加50%-90%的粗芽茶进行拼配;从口感上划分,老班章有苦茶(即人们所说的“霸气”的茶)、甜茶(树龄不太长的茶)、涩茶(多生长在阳光照射很少的山凹里),三种口感的茶也和茶树自身的品种有关。甜茶是后来种植的,我同样很荣幸在2008年喝过据称他们最老的茶树的茶,那个茶没有感觉任何的苦涩,纯甜,有人说霸气的、芽头大而金黄的茶才是“老班章”,这是对老班章茶的一种片面认识。
大滇说茶1001夜之7
家庭存茶因为这几天群里的茶友问了很多储存的问题,家庭藏茶的问题,一一答复比较麻烦,所以临时插上一点,家庭藏茶的品种以及储存方法,这里谈的是个人看法,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妙招,但我们不讨论特例,只谈论一般的方式,不适用于高手,适用于一般的茶油。首先,我要肯定一点,家庭藏茶如果基本方法得当,完全是可行的,我之前的帖子写过,我不太看好家庭藏茶,呵呵,现在貌似又出了相反的言论,超过70%的茶,是在存储环节被大自然消费了的,原因在于基本的存储方法不当。所以,我首先要强调一点,选择适合存放的品种,然后才是存储方式,假定了你选择了原料和工艺都Ok的茶,如果你只是短期内,存上1年内,你无需太动脑筋,保证不受潮就可以了,如果想存很久的时间,又想存出比较好的味道,那就得多动脑筋了。家庭存茶,我个人觉得往简单来说,最重要就是密封、防潮、防异味,三个因素,如果任其自然,放在架子上,或者放在书房里堆起来(看过这样的茶友),起码从密闭的角度来讲,选择整提的或者整件的茶存放,最好是笋叶包装,这样存放的效果比较良好,散饼的存放就需要自己再包装下了。如果你是一个饼已经开了,那么最短的时间开了喝掉或者派给茶友是最好的方式了。。。
仅仅整提包装或者整件包装,在很多地方是不够的,在沿海湿度比较大的地方,也许在返潮厉害的时候还得加抽湿…但我在广州的存放来说,在家里,下面垫了一个纸箱,在装进纸箱,我观察了,笋叶包装整件外套麻袋,在2010年3月,返潮最厉害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受潮现象,而撬开的散饼明显有受潮的现象,同样在茶业城3楼,我们打开风扇吹,也并没有发现有返潮现象。所以,大家记住一点,密封。
第二 受潮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沿海地区,可能是防止空气里的湿气。 而在其他干燥地方,主要是注意人为的因素了,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没有什么特别做的;第三,就是注意其他的异味了,比如抽烟喝酒涂香水,让美女们离茶远一点,远离你的爱茶,有以上这三点,基本解决了存茶的问题,保证了基本的存茶品质。而后面,就是如何更有效的存茶的问题了,或者说如何存出更好品质的茶。要说明的这只是本人看法,并非公理。这个是大滇一直特别强调的。2个平方,我的标准,可以存20件茶,第一层不直接接触地面,如果你能达到密闭的空间里,每平方10件茶的密度。第二 还是密闭问题,房间的密闭,谁能说你关了房门,空气就无法流通了?我不否认氧气的重要性,可是,我可以推论一下,你关了门,把一个房间锁住,显然,只会饿死渴死,不会因为缺氧窒息。关于避光的问题,不要太阳直晒,但可以西晒,让室内的问题能够上升一些。
下面聊一下一些误区:第一,生熟一起放有人建议量少的茶合在一起放,这让我很是诧异,如果说其他小的地方,我可能也就含糊而过了,但这个对于我来说,是原则问题了,我必须说,我坚决反对生茶熟茶放在一起陈化,更不用说几个生饼和熟饼放在一起了,更多的原因,我不说,只说一个基本的,生茶和熟茶陈化的过程中,起作用的酵母是不同的。如果说得更简单一点,熟茶中,含有很多小动物,OK ,我承认我是一个守旧的人。 因为我入门的时候,生熟拼配和生熟就已经是禁忌了,所以我必须标明立场,不赞同生茶和熟茶一起存放。第二个误区 紫砂存放最好但我真的不以为紫砂缸存放是最好的方式。我承认,紫砂缸的存放,在短期内是OK的,但长期存放,我个人还是推荐竹(纸箱)筐整件。紫砂缸可以保持香气,而且,有的茶友异想天开,以为咱有紫砂缸还怕啥,悍然把紫砂缸搬到阳台… 我试过紫砂缸的吸水速度,在2008年,有一个公司想做所谓的快速陈化箱,我们一起琢磨了很久,甚至想申请专利,大家可以查有人做出了,号称几个月可以抵自然陈化20年的设备,当初的想法就是用紫砂缸来做的,通电,恒温恒湿,试验的结果才知道,所谓紫砂的透气性,非常可怕,如果内部温度比较高,而环境温度比较低而潮湿,我很高兴的通知阁下,里面会出现一层水珠…所以,还是从阳台上搬起紫砂缸,放进室内,密闭… 而且,别忘了,在缸下面垫点什么,不要让紫砂缸直接接触地面,同样的,房间内,保持一定的湿度。下面,再说一个概念,我云南老家的朋友们,西北和北方的朋友们,你们的干旱,不是你们偷懒的理由,干旱,同样是普洱茶的大敌。是的,你可以同情地看着沿海同学被美军攻占,但你的背后,同样也会不小心尝试,温柔一刀…你藏的茶,在自然陈化中,在干仓中,不,在干燥中,缓慢的变化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10年,15年,好茶出仓了…我们满怀期待,开一饼,汤色是那么的漂亮,闻起来,茶味是那么的充足…举杯,咽下,,,难言的苦涩?是的,难言的苦涩,请注意,湿度不可少…在家里藏茶的朋友,请在干旱的季节,适量打上一盆清水,放入你的的茶仓,不错,就把那盆水放入你的茶仓,不要倒到茶上或者地上。。嘿嘿,个人意见,仅仅个人意见,具体当然,针对不同地区,自己做些调节…大家细致琢磨,针对自己本地的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一个都不能少,养茶如养儿…滇疯茶语,戏说普洱,无需认真,仅博一笑!
大滇说茶1001夜之8 布朗茶的拼配回到我们的宗旨,大滇说茶,让普洱简单起来!1001夜,从入门到精通,有多少人能够一起走完1001夜呢?坚持,大滇在坚持,我们的每个人都在坚持!1001夜,计划需要5年的时间!大滇做事,从来都是规划5年、10年的时间,绝对不做短期容易做的事。让时间来检验我们说说的一切。回到正题。来讲普洱茶里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布朗茶的拼配。 是要讲到一个茶的霸气、茶气、劲道、力量, 无论怎么说,这些对于普洱茶的制茶师而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拼入布朗茶,所以,在生茶的拼配方面,布朗茶实在是一个基础的角色。我们来谈下几种典型的拼配,首先,得从我自己拼配的茶讲起,貌似说别人拼配,有的人会跳起来骂人的,X这款茶,有人问我,且听我怎么回答的?客人问:这个茶是不是纯料的布朗?我说,是的。然后,对很多熟悉的拿大货的经销商,问我,这个茶怎么做的,我说,章家三队拼乡gov-ern-ment那边的。奸商就是这样的,不是我回答的有问题,是问的有问题。我的名言是: 我告诉你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你可以信赖,但我只告诉了你真相的一部分。如果你能问出另外的问题,我也一定如实回答你。自然,有人会感觉受骗了?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两个理由;第一 客人的订货价格是30一片;第二 如果用单一原料,我要么无法顾及价格,要么无法顾及口感。我只能在这个价格做最好的均衡。如果单纯用章家三队的茶做,今年春茶,卖到40一片,可以说一分钱利润没有,如果用山脚的料来做,客人不会接受,我也不好意思说是我做的,签上我的名。同样,如果纯用乡gov-ern-ment那边的茶来做,我觉得仍然不是很满意,不加章家三队,心里不踏实,拼配的结果是:大家都很满意,口感和销售。作为茶友来说,如果你看见一片打着布朗春茶的茶(小树或台地),你会出多少钱?同样是小树,有人卖18一片,有人卖50一片,都是2010年布朗山的春茶。Ok ,我告诉你价格都很合理。而且,卖50的不见得赚得多,卖18的单片利润也许高于卖50的。在布朗山上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山脚茶、小树茶以及农场茶,价差非常大。而茶商对于消费者的反应是不能不在乎的。很好,中庸的30元一饼的茶,赢得了赞誉,因为超越了市场这个级别的茶的品质。这是市场的成功,却并非制茶人的成功,大滇,只有苦笑而已。所以,我们说,拼配,第一是考虑成本的拼配,经销商出到30元,就得给他做出35元-40元的水平,他才会继续跟你玩;第二是口感,成本做到了,口感的问题,无非就是考虑制茶人为自己留的利润多少的问题,我不相信,某些人配茶的水平特别高,只是因为成本所限,我所知道很多大厂,现在都流行倒推成本,作为管理的基石,那厂家出售给一级是40,厂家要求的利润是100%,所以你的成本只有20,然后20里,要减掉营销成本10,因此你的单片成品只有10,有了这样的倒推,才去做拼配方案,然后是春夏秋的拼法,新老料的拼法,各茶区料的拼法,基于成本为基础拼配,在这样的成本前提下再去做口感拼配。拼配的逻辑都是这样的,所以,在做台地茶的拼配的时候,因为客户对价格的接受度,决定了拼配方案。客户对于出这样的价格,也做好了接受这个价格的准备,所以,生意达成。 说了这样的基本方法,布朗的小树茶,如果想做得好,就看章家三队拼了多少而已(一家之言),但这个拼,你不能拿农场的茶跟他拼,也不能拿山脚的拼,差距过大,山脚的苦化不开,会影响到这个茶的口感,这个是说到台地茶的拼配,那么,同样,布朗茶做基础,可以和南糯、巴达的茶来拼,布朗取其厚 ,南糯取其香,西定取其回甘,这样出来的茶,又是另外一种口感了,这种就是纯口感的拼配了。有布朗料做基础,总之,陈化的基础基本上是可以有底的,绝对不会淡而无味。下半段,我们就讲述一些冒充老班章的不良茶商拼配法。看怎么来拼配出所谓老班章。所谓老班章的拼配,说拼配,说做假,说不完的话啊,可是真相是,其实谁也做不出真的老班章来,只是看买茶者的功力了,简单来说,就是拼配者把老班章的口感分解为两部分:第一是苦 ,第二是回甘。当然了,回甘的速度很重要,由这两点 ,有人得出了一个配方 :布朗山的苦茶 +甜茶,我不知道我店里的小伙子试过别人送来的配方没有,我是不会去试的,破绽百出。第二个配方,老班长+贺开,这个叫做不纯,我们也试过这样的茶饼;第三个配方,班盆+老曼娥,当然还有其他乔木+ 老班章的雨水茶。其实,口感方面很多人是拿不准啦,所以,看叶底吧,分解叶底,仔细观察,当然,最好你非常熟悉这些品种,那么拼配出来的茶,你的鉴别能力就高了,所以,如果你实在无法分清口感,就从叶底琢磨吧,总体而言,班章茶,或者说布朗茶的含量多少,会决定这个茶的苦涩度,包括厚度,如果其他拼配的茶比例过低,布朗茶的主料过多,基本上,布朗的口感会霸占这个茶的主流。回到拼配来讲,布朗这个味精也好,基调也好,是学茶拼配的基础。在老班章的所谓拼配中,其实都可以从叶底解决,最难的是雨水老班章 +春茶老班章,我听过茶农给我抱怨的,卖你几百公斤茶不如卖给一个旅游者1公斤老班章赚得多,而一般的爱好者,实际上不会买老班章的,上当的都是自以为研究叶底很透彻的不老不新的茶油 …呵呵,你去村里买的,也十之八九不是真的。下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来交流,布朗茶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顺便说下,下面的安排,应茶友的要求,下周,主要讲普洱茶的历史以及各茶厂的典型品种,带一些基本知识,和一些经典的茶品,因为有茶友说 7581是什么?7542又是什么? 7572 …神马都是浮云…只好从这些讲一下,否则后续说到所谓7581、7542、7572的配方和原理,又有茶友不明白了,反正1001夜,很长,就慢慢道来吧,以其按我固定的逻辑讲,不如帮大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一千零一夜,我们一起走过。
大滇说茶1001夜之9
普洱江湖那些帝国--中茶上今天我们要开始大滇说茶之九,这个内容,打断了原来的计划,从茶山篇大跃进到了茶厂篇,呵呵,适当的时候,我们又会回到工艺篇,普洱如此多娇,1001夜,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回到今天的安排。第一个说中茶,并不是因为大滇来自中茶,或者曾经代理中茶,实在是因为从历史来看,其他的两大帝国,下关和勐海,都是从中茶分出来的。云南中茶,在1949年-1989年间,整整40年,几乎就是普洱茶的唯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八中茶”,”红中绿茶”,就完全等于普洱茶,这个是避不开的历史,现在谈老茶,谈印级茶,就是中茶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个地方来下手,当然,我们不去翻书,只谈一些跟我们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事。从下面几个时间点来看。第一点,中茶成立于1938年;第二点,中茶商标注册于1951年;第三点,中茶改名的日子,1991年11月,云南中茶改名。正式改为“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 而不是之前的中国土产畜产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市场上的假货多用这个名字,1991年改了营业执照,1992年挂牌,实际上,分公司的包装纸一直使用到了1994年昆明茶厂关闭;第四点,2006年3月,昆明茶厂复产,第一批茶,“云茶第一砖”, 用的是吉幸商标,直到2006年5月,才开始使用中茶商标,而且一出生,就是导致中茶后期疯狂的顶尖品种,98原料中茶7581,这个茶,从当初的35一公斤到现在超过500一公斤;第五点,2006年9月11日,启用中茶防伪,那个红色的东西,只要当时没有出厂的茶品,一律打上防伪码。下面要说的是几个事实性的东西,对防止受骗,非常有益:第一,中茶的茶,都是贴牌,中茶没有茶厂,我这里的老中茶都是贴牌的…这个是很多卖中茶所谓老茶的人的常用招数,中茶公司在1988年后开始改革,改革后,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昆明茶厂等各有所属,中茶公司旗下,保留了三个茶厂,昆明茶厂、云南茶厂、宜良茶厂,其中昆明茶厂在1994年倒闭,宜良茶厂在2000年左右基本停产,而云南茶厂一直在运作。容易钻空子的就是所谓2001-2005年间的所谓中茶,悍然打着分公司,原因在于,1990年后的利益格局,中国茶叶公司与云南茶叶公司的关系,中茶公司要求各省茶叶公司,给北京总部交付商标使用费。当时各地都不愿意,所以云南省公司自己注册了吉幸商标,勐海茶厂注册了大益商标,下关茶厂注册了松鹤商标等。1986-1992年间,就是这个混乱时期,各地茶厂纷纷注册自己的商标,不愿意交钱给北京总部,只属于中茶北京总部的云南省茶叶公司,反而不敢使用中茶商标;不归北京总部管,分给了地方gov-ern-ment的勐海、下关等还继续使用中茶商标用于出口,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商标,但这个时期的老茶,也会俨然标明茶的生产厂家 ,在内飞上或者说明书上,大家看典型茶品如92方砖就知道了,会写明勐海茶厂生产,而不是…分公司,既无茶厂,也无地址电话…跟许多号称在中茶定制过的港商、台商谈过,问了几个基本的问题,你说是定制的中茶吧?何时何地找何人,在何厂贴牌定制的?应该有合同或者授权吧,抛开这些遮羞布,无非就是找一些小厂做,要求按中茶的老包装做而已,也许,我说得太直白?还是我知道得太多?…关于贴牌以及茶厂,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当时即便打中茶商标,也会印上什么茶厂生产,厂址什么的,就算印错,也必须印,不是现在很多所谓老茶上,一个分公司了事…嘿嘿,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下面,我来回顾下中茶昆明茶厂那些经典的茶。(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弯弯。。。。。。。)老的昆明茶厂,表一
1980年代以前外销茶茶号
每包净量
包装
茶号
每包净含量量
包装75671
40公斤
麻袋
79102
30公斤
麻袋78081
40公斤
麻袋
76563
25-35公斤
纸箱78091
35公斤
麻袋
76073
40公斤
麻袋78101
30公斤
麻袋
76083
40公斤
麻袋81001
30公斤
麻袋
75122
40公斤
麻袋79562
25-35公斤
麻袋
79093
35公斤
麻袋79072
40公斤
麻袋
76103
30公斤
麻袋79082
40公斤
麻袋
Y562
100*160盒*/16公斤
纸箱79092
35公斤
麻袋
Y671
100*160盒*/16公斤
纸箱各位兄弟姐妹,这下,可以应用那些初级的知识了,1代表了昆明茶厂,2代表了勐海茶厂,3代表了下关,在80年代,以及之前,是有效的…,看看,这些全是熟茶,麻袋装的,嘿嘿,且听在下慢慢道来,散茶,麻袋装的,5位代码,75671,嘿嘿,75年配方,6-7级茶,1,昆明茶厂,79072,79年配方,纯7级茶,勐海茶厂生产,聪明的各位,继续推论下去…Y562、y671,驰名江湖的昆明茶厂绝对双娇,嘿嘿,其实不是昆明茶厂做的,Y是代表出口,盒装,云南茶厂生产,嘿嘿,所以Y562与Y671 ,老人家都明白,小黑,小黄,乃是云南中茶经典产品,黑,是Y562的盒子,黄,是Y671的包装盒,顺便说下,Y0512,也就是说这个茶是出口装,05年配方,1级茶,勐海原料,嘿嘿,非常棒的一款熟茶,所以,大家感觉80年代以前的茶,其实很单纯的,就跟我在18岁以前,一样的单纯…从编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当然,故作神秘一点,就不叫做编号了,叫做唛号。。。大滇说茶1001夜之10普洱江湖那些帝国--中茶篇下今天的滇疯茶语是这样滴,一个人讲十夜,是不难滴;难的是,讲一千零一夜,与诸君共勉。回到正文,我们昨天聊了80年代前的一些外销茶,主要是散茶,除了麻袋装还有纸箱装,或者是盒装的,都是散茶,散茶是主流,而且是熟茶,表明那个时候,紧压茶的消费并未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专门的藏品。今天我们说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那个时候,到底有那些紧压茶呢?我翻开中茶的历史一查,看见了这样的一些茶品,请记住,这个是80年代前的茶品。看看,这些紧压茶,勐海饼,下关沱,昆明砖。这些东西有用吗?当然要活学活用了,如果有人拿出一片茶,7542、7262 什么的,说是1980年前的茶,你完全可以拿出一片什么文革砖之类的,1公斤那种,2012年压制的大砖,拍他的头!让他清醒点,然后进大滇群里学习下再去江湖上混!品种就那么简单。80年代前的普洱,水,真清啊!!!一如18岁之前的我,那么的单纯。。。 可惜,人是一定要长大的,普洱也注定要进入80年代。8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经济转型期,中茶也从中央企业开始分解,云南省公司,受北京中茶总部和云南省外经贸厅双重领导,名义上是这样的。双重领导的结果就是,距离远的,渐渐的疏远了。云南中茶基本成为云南企业,北京的一帮爷们不是很爽了,总觉得被云南占了便宜,占了什么便宜呢? 商标的便宜。我不知道谁是那么的高瞻远瞩,那么重视知识产权,想到了要收费,完全合理,大滇完全支持!使用了人家中茶那么著名的商标,给钱是天经地义的啊,NO,云南那些茶厂的土鳖们一想,商标有价值么? NO,于是纷纷注册起自己的商标了,结束了中茶商标一统天下的格局,省公司注册了吉幸,勐海茶厂注册了大益
下关茶厂注册了,宝焰火…还有很多小茶厂也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比如土林。。。当然,咱们聪明的同胞,绝对不会死脑筋的,理由是不浪费,那些包装是原来就印刷好的,用完了就好。因此,勐海茶厂的砖在80年代就打上了大益,饼却在90年代才打上大益的商标,我们省公司,则使用吉幸商标出口了,LUCKY,多好的名字啊,嘿嘿。关于吉幸的商标,我来补充一点,在云南中茶被禁止使用中茶商标的时候,一直是用吉幸商标的,内销和出口都是这样的,而在2006年3月昆明茶厂恢复生产后,一直有使用吉幸商标用于出口,迄今为止,一直都有使用吉幸商标,但2007年,普洱市场的火爆,中茶总部为了统一形象,要求吉幸不再用于内销的普洱茶,所以,2007年其实中茶只有一个砖,是使用吉幸商标的,当然,又有人惊奇的发现,07年还有一个茶饼,也是用的吉幸商标,恭喜你,你太棒了!那个熟饼是用06年的一个吉幸包装的茶换了过来的,为什么换?因为包装纸印得不好。目前,吉幸商标还用于绿茶、红茶以及部分特殊的茶品或者出口的茶…OK,休息片刻,稍后继续解析中茶的典型茶品。让我们回到中茶的光辉岁月,了解那些你所不知道,却又光芒四射的茶…让我来历数中茶的精华,一号明星7581,这个我不说了,说什么都是多余…,然后,很多菜鸟就说,没有了,中茶完了,除了这个就没有了。NO , 让我主观地告诉你,绝对主观,我喝过的好茶421,有谁知道这个茶?五大金刚不算,那些东西仅仅是台湾佬搞出的所谓印级茶,忽悠成分大于实际意义。中茶也好,其他茶厂也好,在国营经济时代,那些茶品的用料和做工并不是很出色,省公司强大的地方在于熟茶,毕竟,当初第一个搞出现代渥堆发酵的,是在昆明茶厂,所以,如果要找中茶的老茶里,老的熟茶绝对是在三大巨头里排名第一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当时各茶厂的主要技术人员,都调到省公司了,茶厂只是生产而已,当然,这个会有很多分歧,比如很多人会说,发酵高手喜欢呆在勐海县城,而不愿意回到繁华的省城,这样的高尚情操固然值得钦佩,但事实上,我想大家还是宁愿从基层干出成绩,调到省城的。省公司很多老同志都是从下面调上来的,每年分配下来的,文化水平高的,也是留在省公司不愿去县城的,所以,当时的熟茶发酵,从出口的数量和比例来说,是1字头居多的。回到那个20年的老熟茶,真正的老中茶,喝过后,我懂了,也从此对熟茶有了信心,虚的东西说了那么多,回头说点实用价值高的,就是大家目前在市场上所能看见的中茶正品,如果是打着吉幸商标的,我没有喝到什么差的茶,总之品质都在及格以上。但对于中茶商标的茶,我就要简单评论几句了,06年的中茶常规货,非常OK,也许你会说价格的问题,但我从品质的角度来讲,在几个大厂里,无论跟谁比,都不差,生茶熟茶,都很出色,当然,定制货要除外。到今天,我自己来做茶,我依然认为,06年给我印象深刻的好茶如下:第一
XX;
第二
XX;第三 X;第四
XX;第五XX;第六XX;第七
XXX。这些属于优秀级别的茶,而说到06年败笔的茶,我认为,常规货里,没有…07年是一个杯具的时代,品种非常多,好茶非常少…,但我仍然可以傲然排
出一个名次:第一名
XX第二 XX第三 XX熟茶方面,我就只能看到XXX…轻轻的,就这么走过那个跌宕起伏的2007年,居然说得出不错的茶是那么的少…,2008年的印象里,只有一个茶,XXX;2009年茶…。,空缺;2010年的茶 ,XX;2011年。。。。还没见。然后,OVER。就在这样一个惆怅的时刻,告别中茶,告别普洱江湖曾经的大佬,背靠中粮集团的,日不落帝国,中茶。明天,我们走入另一个帝国,勐海茶厂以及大益,大滇为你解密那些所谓的国家机密,同样,还有关于那些所谓的勐海老茶…, 让你有无数期待,却又只能淡定的茶…,无疑,勐海茶厂是目前最强大的茶厂。大滇说茶1001夜之13 普洱江湖哪些帝国 大益中 第一 是勐海茶厂的茶园,第二是 7542的配方,第三是 所谓的88青,第四 是勐海茶厂现在和未来的经营战略。第一个问题,茶园的问题,勐海茶厂有多少亩茶园呢?据有关资料,协议的有2万亩,2万亩,不是勐海茶厂自己种,还是依托于茶农种,我说过,勐海有种方式,因为地广人稀,你可以出30万元,我帮你联系当地gov-ern-ment,去承包3000亩荒山,你种什么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出300万元,就有3万亩,可以请人种的,当然,你会继续花钱,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勐海茶厂租了2万亩地请茶农种茶,然后晒青,交给勐海茶厂。我们来推算下产量,因为是自己的茶园,意味着春茶夏茶秋茶你必须全部接收,按云南茶园产量40-50公斤一亩计算,年产茶800-1000吨,如果是2005年前,绝对用不完这么多料,在2006年后,这个就不够了,所以,勐海茶厂的大部分原料,仍然依赖于外面收购。按目前的产量5000-7000吨而言,大家可以估算超过80%的茶不是用自己茶园的茶做的,从这个简单的数字,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很多有用的信息,1000吨里按比例,300吨春茶、400吨夏茶、300吨秋茶,这个是必须每年都用掉的,怎么用?第一是发酵熟茶,第二是拼配,总不能把夏茶秋茶都扔掉吧。回到收购方面来说,要收购5000吨以上的茶,是一个巨额数字,1000卡车茶,那么,以勐海茶厂1200个员工,其中工人800多,销售人员100多,行政人员100多,负责收购的人,就算20人吧,人均需要收购250吨茶,所以,在毛茶收购环节,想把关多严格,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重视后续的精加工的缘故。对于大宗商品,为了保持品质的稳定,以及充分利用原料特性,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是拼配的本源。其实,口感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这个就是我们解读勐海茶厂茶园的意义。所以,有人说勐海茶厂的茶全部是烘青,理由是勐海茶厂没有那么大地方晒青,这是完全靠不住的,因为原料大部分是收购来的,是人民战争,在家家户户或者粗制所完成了晒青毛茶制作才进到茶厂里的,而自己的茶园茶,也是通过包给茶农完成这些过程的,自己建立的粗制所,也是为了完成晒青毛茶的制作。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回到第二个问题,拼配,尤其是说到7542的拼配,OK 我们上次说到,7542是1981年才完成配方,82年才投放市场生产的,所以为什么叫做7542 ,实在无法理解。我们来解说 7542的配方,关键在于4,这个4,4级茶,是一个综合评定,并非是说这个茶是纯粹的4级茶制作,7542 面茶用3级茶,里茶主要用4-5级茶制作,综合评定为4级,以此命名,正如7581 ,用的7级茶撒面,8级茶为主,9茶茶少量,最后综合评定为8级茶,命名7581,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茶,最后被神化为标杆,然后再把标杆神化,变成了最佳的代言词。我们只把普洱恢复到原来的面目,打回原形,还是一些粗茶而已,当初没有人动那么多脑筋在这种地方的。第三个 问题,关于88青的问题,太多问题了,讲起来复杂,先休息下,喝口水再继续… 88青,其实说这个具体的茶倒反而没意思了,而是这个茶引发的后果相当有趣,成就了7542的标杆地位,我们先来说88青是什么,这个茶呢,是香港陈国义先生所藏的茶(当然,不是他定制的),一批7542,一批卖不掉的茶,当时呢,大约是1992年左右,动荡时期,中茶旗下各厂要么忙着倒闭,要么忙着独立,销售确实非常之差,陈老先生估计当时比起内地人来说,有钱吧,当时一件茶,不到50元,这样的成本拿的,是大件,84片,有人又愤怒了…,我告诉你7581当时88年的时候,3毛钱-4毛钱一砖的市场零售价格。当时拿了多少件呢?据说有300多件7542,89-91年的,花了人民币应该是不到2万元,然后陈老先生估计觉得放会香港,仓库较贵,就随便放在云南存放了,后来普洱茶开始爆发了,2003年,10多年的茶了,卖120元港币,而04年后炒到了18000人民币。经过这件事,听了的人都眼红,后来有一帮人就说了,凭什么你的7542是88青,我的就不是,嘿嘿,就出现了2种版本的88青,一种是90年代的7542 现在都当做88青卖了,一种是2000年后有人做了湿仓再退仓卖的,我相信再过100年,88青仍然会层出不穷的在卖,再过20-30年,有谁说得清楚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而这,也成了收藏7542的理由,谁都想变成88青,大滇的解析直白得让你吐血,永无希望,88青的有名,第一,是收藏他的人善于炒作,第二,阴差阳错,干仓存放,导致的结果。我且问下,这么多年来,至少上百个批次的7542,有谁又搞出来了88青?嘿嘿,然后又有人说了,要很多批才出一次?那你又如何跟我解释说7542的配方是稳定的?既然是稳定的,那为何只能出一批88青?如果是不稳定的,现在收藏那么多7542,有多大可能变成88青?难道,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 其实,现在很难分清楚,是那批茶的品质好,还是纯属炒作,因为在相同年代的茶里,你无法找到可以PK的茶,当时本来就生产那么少的茶,物就是以稀为贵的,我记得之前勐海茶厂的厂长卢云,还有一个好像叫做李文和的副厂长说过,7542,在2005年前,是每个批次,只有100件,3吨茶! 现在,各位,年产1万件?还是5万件?以勐海茶厂最低产量5000吨计算,至少7542占据了5%吧,250吨,1000件是15吨,1万件是150吨,2万件…?我想起有件事,大家知道,古代的瓷器是很值钱的,有一年我去景德镇,朋友送我几个碗,说是宋朝的,我坐飞机一直捧在手里,带到昆明,然后找博物馆鉴定,出了证书,欣喜若狂,果然是真品,然后问到价格,说30元一个,因为,那个碗是民间用来吃饭的碗,现存几十万个,不值钱。所以,这种大量的货即便品质超过88青,也难出什么神话了,谁拿不出几百件7542呀,今天就先说到这里,明天继续讲,目前风头正劲的几个大益茶,大益普洱茶的操作策略,对于收藏什么样的大益茶,以及大益茶未来的升值空间,简单做个介绍,希望对收藏者有所帮助。
大滇说茶1001夜之14 普洱江湖那些帝国 大益下勐海茶厂,今天主要讲几个问题,第一,存大益茶的意义;第二,大益未来的方向;第三,大益热门茶点评,三个问题讲完,洗白白休息。首先,我深深知道,很多人存大益茶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增值,只是为了以后喝到好的老茶,当然,我更深深知道,很多人存大益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值增值。听了大滇之前的课,很多人又开始嘀咕了,完了完了…,我首先给大家一个定心丸,增值我不知道,保值的可能性应该有超过50%的可能,但我真的希望大家了解,你自己到底是为了喝到好茶,还是为了保值增值,这个非常关键。 从增值保值的角度来讲,我是不推荐的。因为流通的原因,过去的成功并不易复制,所以,如果藏点自己喝,那还是可以的。如果你非要藏,大滇给你几点建议,以熟茶为主,以常规货为主。为什么说能够保值,这个会在下部分大益未来的方向里讲解,因为你只有熟知大益未来的方向,你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如果你是自己喝,藏的数量想必不是太大,我就忽略了,反正是爱好,人总得有点爱好,花点钱应该的,就算是毫无意义,也要花,不然,钱都给老婆花了,多亏啊,对于藏茶保值的,我个人建议,整件、熟茶、常规, 6字真言。整件的身份若干年后可以证明,并且有一定批量,相对来说销售成本较低,如果你只藏了两片老茶,开了一片给客人尝试,就会非常心疼了…大益的熟茶,由于批量的原因,相对来说,我个人认为,可以选取溢价不高的茶,常规茶来存储。对于贡沱、易武正山、亚运等等噱头十足的茶,个人建议避开。V93、7262、8592这些被忽视的常规品种,相对风险较低,这些茶溢价比相比其他货,如勐海之星之类,溢价比不大,而且每年都出,比较有影响力,所以后期出货比较容易,但,同样,暴利的机会也会比较少了。总之,我提倡大家以自己的品饮标准去购买茶,当然,如果你耳根子足够软,听了很多藏大益暴富的故事,忍不住的话,请尽量参考大滇所说的标准。呵呵,下面,我们谈一下大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大家增强对藏茶的判断。无疑,大益在走一条**性的路。 这条路,让我很看好,却又觉得惊险万分。从营销的角度,大益目前正在抛弃传统渠道,走上专卖的道路。勐海茶厂的董事长邓增永博士,是我在中茶的同事,目前大益的模式,显然正在按邓博士所期望的方向走。邓博士的话,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任何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都不是在批发市场出来的。所以,大益的方向,应该是远离传统的批发市场,走向专卖店,大家从大益近年来的专卖店数量可见一斑。 传统的渠道导致了价格的混乱,不可控,混杂着B货问题,但问题也正出现在这里,以往,大益太过依赖于传统批发市场的销售,导致了现在两条腿走路,专卖店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盈利能力不强。所以,各位,大家就知道了,现在大益的价格,为什么还这么优惠?因为还有传统渠道存在,如果没有传统渠道存在,专卖店全部统一价格了,各位,那时就不要再淘宝上买大益了。这个策略进行,有相当的风险性,赌的就是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成功了,大益将会是一个巨无霸企业,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回到批发市场。所以,这个赌,是一定要赌的。各位,藏大益的朋友们,赌的保值升值,实际上就是赌大益渠道的控制了,如果大益成功了,各位手头的茶,价值按零售价格算,是非常之可观了,风险在于,大益把价格拉高了,会不会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机会?会不会把消费者吓跑?消费者对大益的忠诚度有多高?所以,我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希望大益能够打造出世界级的品牌的,这个是对整个中国茶业的贡献。从行销的角度,我确实非常认同这一策略的。不如此,不足以成就品牌。其实,按销售额计算,大家都知道,七彩云南的销售额超过了大益,而在批发市场,七彩云南无足轻重,如果我说,七彩云南的利润高于大益,相信没人会怀疑。到过云南旅游的朋友就知道,旅游景点,七彩云南无处不在。我们不去谈所谓最大的学费茶是七彩云南这个问题,起码,他运作的商业模式,迎来了厂商的垂涎…。我知道,大益在走专卖店模式,中茶在走旗舰店模式…,路,不走怎么知道不行?我们在观察,我们在学习....,大家休息下,稍后继续。回到生活,回到普洱,大益普洱,影响你我的生活。下面我们简单谈一些大益的产品。大益的产品,现在是越出越多,品种不一而足,实在没有能力一一品尝了,所以只能概述。现在流行的现象是: 大益普洱,是要存放的,不然不好喝。而我发现的现象是:大益普洱,定制的,一般现喝都不错,前一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很多新茶客针对7542之类来说的,也有人据此提出了:现喝好喝的茶,都不能存。当然,还有人说了,老茶都是当初不好喝的,当初好喝的,早喝完了,留不下来。这些,各有各的道理,生茶我就不点评了,只说下熟茶。
7572 ,这个茶,我个人建议三年左右开始喝,可以喝了,当然,你要越陈越香,也是使得的。V93这样的,还是多放几年,5年吧,感觉火味重,上火厉害。7262 勐海之星,8562这一类,至少放7年以上吧,那么现喝的茶呢,901贡沱、某一年的红韵…(忘记了),感觉不错的,2010年所谓龙柱,这样的,也算不错,但小贵。作为大益的茶,不好做评价,说好,是托,说不好,也不好。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了,可以自己多试试。关于大益,原来计划讲两次,无意中多讲了一晚。明天插个话题——烘青和晒青。
在很早以前我们说过,茶农茶的几个问题,或者说致命的问题,主要是工艺上,在蒸压和干燥环节,蒸这一方面,由于没有锅炉提供蒸汽,所以蒸茶的时间不能控制,茶农茶蒸茶是用蒸锅或者木头竹子做的蒸笼来蒸的,时间不定,有的几分钟有的十几分钟,跟火力有关系,大家在茶博会或者其他场所有看到蒸茶的过程,蒸太久容易蒸过熟,蒸不够,压制不紧,就要返锅再蒸,所以大滇以前提出个定理, 去看一个小厂做的茶行不行,先看有没有锅炉,如果没有锅炉,我基本一票否决。我绝对相信蒸茶功夫很厉害的人,可以蒸得恰到好处,但是功夫再高,也怕睡着…,不可能持续的几千公斤茶不出差错,还是用锅炉吧,蒸汽3-7秒搞定。这个过程,我以前举过例子,牛奶的杀菌,所谓巴氏杀菌,350度吧,UHT瞬间杀菌,牛奶还是很新鲜,人工通过住锅煮来杀菌,那个牛奶不新鲜了…这个是茶农茶的致命之处。然后回到今晚的主题,干燥。我可以保证,现在80%以上的茶品都是烘出来的,而我同样可以确认,正确的烘,并不会影响到茶的品质,太多人不明白茶厂怎么烘茶了,闻烘变色,甚至跟烘青挂钩…我们来分析成品的三种干燥方式。第一种 烘干,所有茶厂基本的主流方式,是烘房烘干,这,居然成为茶农茶打击的目标,正规茶厂的烘房,是利用锅炉余热,引入发热管,类似北方的暖气管一样的,在室内,茶饼放在架子上,室内温度在30-40度,烘上2-3天,也就是48-72小时,水分含量检测在10%之下,即可出厂。而一些完全不懂茶厂运作的山寨茶销售者,则在“烘”这个字上做文章,当做明火去烘…,以为跟放电炉或者火炉上面那样烘…,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攻击。以上我说的是正常的工艺,但当然也有一些不规范的茶厂,和一些茶商,要求尽快加工成成品,当天送原料进去,第二天就要求出厂。这样的茶商,主要是春天的时候去收茶,然后立刻交给茶厂,做成成品,自己发回本省,不愿意等几星期。一般来说,我认为制茶最合理的周期在4-6周,4-6周,已经是我所认为最短的周期了,而很多茶商是不可能在西双版纳或者云南等这么长时间的,所以我武断地下一个结论,当年3月15日前销售产品早春茶的,这些茶我都不愿意看了。云南的台地春茶,正常年景,2月底开始可以采摘,干旱年景,还要延迟,毛茶晒干后必要的处理,至少三周,干燥+包装成品,4周算快的,大厂这样的烘干方式,是无可厚非的。顺便说下,烘干也只能是唯一选择,因为不能晒干,也不能阴干,为什么不能晒干? 因为晒干是大忌,对普洱茶的伤害非常之大,在蒸压过程中,茶吸收了很多水分,同时,由于毕竟是高温,茶受到了一些伤害,在日光下暴晒,水分晒干的同时,茶的香气也带走,这个时候,只能用文火慢慢烘干,暴晒损失茶气过大,导致后期茶质单薄。这个是不能晒干的理由。那么为什么不能阴干呢?原因非常简单,阴不干。由于大厂的茶,用机械压制,一般压力较大,茶压得比较紧,并不透气,内部阴不干,会导致外干里不透,内部发霉,长黄霉,彻底报废,这个是大厂茶为什么只有一种选择,烘干的原因。第二种干燥方式,晒干,这个是我觉得最不靠谱的一种方式,紧压茶晒干,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刚才讲到的问题,对茶质伤害过大,第二是有可能晒不干,外酥里嫩。太阳并不是每天都很配合的,有时,太阳也不是那么厉害。简单说,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方式。呵呵,然后许多人搬出祖先来了,说祖先做茶怎么干燥的?难道不是晒干的?有人更不靠谱,直接说:我家世世代代做茶,都是这么晒干的?世世代代做茶?忽悠谁也不要忽悠大滇。翻开历史一查,1995年以前,有那个家庭还在自己压茶?我们党在1949年,已经把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灭掉了,直接进入工业化生产,小农经济,只能世世代代做毛茶,做晒青茶。根本不能做成品。而且,在很多年,以粮为纲的年代,根本不在做茶。做茶都是国营农场干的事了。所以,不要轻易搬出我爷爷的爷爷来,大滇并不会被这些吓住…
OK,回到最后的一种,阴干。只能用于石磨压制的饼,并不适用于机制饼,大滇的熟饼、XX沱这些都是烘房烘干的,生饼都是阴干的,阴干需要7天或者更长时间,所以大滇的交货周期并不能确定,靠天吃饭,当然,如果非要赶时间,OK ,进烘房,3天搞定,但我个人品牌的茶,不想这么做,当然,订做的茶如果催时间,催交货,我保证按时交货。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到家再次明确,烘青与晒青,是对鲜叶而已,跟成品的干燥方式无关。附大厂是怎么收原料的:第一途径
初制所品茗品人生粗制所收购鲜叶,杀青,晒干,成毛茶。交给大厂,这种是主要的途径。我说100%可能比较绝对。但事实说80%以上只少不多。粗制所的老板一般都跟大厂采购科的人很熟,或者本身就是大厂下岗人员或辞职人员创制。这个圈子本身就是比较小,东拉西扯,之前总能跟云南中茶公司扯得上关系。后期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分出去后,相应的渠道也延续了。关于很多茶友关心的问题,晒青还是烘青?其实这个过程在粗制所就完成了。都认为大厂无法完成晒青。其实大厂严格来说是做的成品。普洱茶的工业化产业链严格来说应该是鲜叶(茶农)到毛茶(粗制所)到成品(所谓大厂)。所谓晒青,完全是粗制所的事。那么云南有多少个粗制所呢?在2007年的时候,大约有3000多个。每个粗制所,就是几台杀青机。然后晒干。有这样规模的粗制所,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晒青。有茶友又说了,经过粗制所,用杀青机,那不是等于烘青了吗?建议看下有关茶叶机械的指标。大厂收购的基本都是机器杀青的茶,机器的温度是可调的。即便是用机器杀青,如果温度掌握适宜的话,仍然可以保证纯正的晒青。当然,我所知道的粗制所,很多在这个环节做得并不好。也有茶商会要求粗制所提高杀青的温度,因为这样出来的茶,香气明显提高,回甘好,容易讨好刚开始喝普洱的茶友。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变成了烘青(当然,这个词大家心照不宣)。高香型普洱就是这么来的。同样的原料,在不同的粗制所做出的茶,口感是有区别的。第二途径
小厂很多小厂现在主要以卖原料来支撑了,卖给大厂,也卖给其他厂。顺便也做点自己品牌的茶品,也帮人OEM。只要给钱就好了。第三途径
茶农茶农直接交给大厂的机会比较少,非常少的机会,基本是一些名山的茶多数还是通过粗制所,因为运输成本和价格问题。茶农自己运输到大厂,成本较高,价格未必比卖给粗制所高。来搞个粗制所的,在农村基本属于能人这个级别。有相应的关系,同等级别的茶,卖给大厂,因为跟采购员比较熟,基本上价格上不会吃亏。另外,粗制所能够搞到农产品收购的那个什么证明,可以给大厂抵扣13%的税,茶农做这些事,相对麻烦。第四途径
自制?NO!大厂收鲜叶来自制? 自己杀青,自己晒干。 我没有听说过。很多神秘的事,其实都好简单;神秘的普洱茶,需要透明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普及。我所希望的普洱茶行业,是一个让大家购买之前,没有无数疑问,掏出腰包就放心购买的日常消费品。苟如是,中国茶行业累计不及一个立顿的耻辱事实,将不再上演!局部地方烧焦呈圆形,很小的地方,如果黑点多,焦片少,无疑,手工铁锅杀青的可能大些,搞清楚这一点,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涉及到对春茶、夏茶的判别。OK ,春茶出现糊味,会被很多人误认为烟味,然后判断为夏茶,这个是某茶厂厂长闹的笑话。具体名字就不说了。然后我们来说正牌的烟味,正宗的烟味,我得摆明我的立场,我不鼓励出烟味,也不赞成出烟味,烟味是不健康,不好的味道。讲烟味,这个要回到传统,在很久很久以前,用铁锅杀青,烧柴火,呵呵,会吸收一些柴火的味道,这一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用干柴,烟火味,不会太明显,但到了夏天,杀青这个过程完成仍然没有问题,产生的烟味仍然很淡,到了雨水天,就有点杯具,晒干就成为问题了,这个时候,在锅上方1米多处,竹楼上第2层,或者锅上面1米多的地方,放了一个架子,类似铁丝网的架子,茶摊放在上面,下面做饭做菜做猪食,上面就这么烤着,不是高温烤,这么烤一天两天,茶就干了,自然也吸收了这个柴火的味道,我试图拍下这个东西的照片,被茶农制止了,为了相机以及人身安全,我没有拍下来。总之,是为了解决雨天不能晒青的问题,才有了这个烟味,而茶厂或者初制所,有烘干机器,不会出现这样的烟味。夏天也不用发愁,一般的茶农是没有烘干机器的。只能用这种方式。 关于春茶,夏茶的问题,为什么下关以前的茶多烟味?想想以前的普洱茶的地位,你会明白很多的。事实上,现在很多茶厂也可以生产处带烟味的茶,并非下关专利。只要你想,我也可以帮你收到有标准烟味的茶。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我认为中茶2007年最好的生茶,大叶青饼,就有明显的烟味,但其综合口感,仍然让我颇为喜爱。我记得07年,有北方的茶商来中茶,要订货,就是要求定有烟味的茶,认为,第一,那个起码是大叶种茶,云南茶,第二,那个绝对是手工茶农茶,不是机制茶。呵呵,再说下烟味的褪去问题,我对烟味能否褪去表示怀疑,因为06年去某茶厂,他们正在太阳下晒茶,因为他们那批茶,十年了,竹筒茶,烟味非常重,褪不掉,我们看见晒,才问人家为什么要晒,他们说卖不掉,烟味太重,所以晒晒,当时撬了一泡喝了,确实还重,我喝中茶的大叶青就是这样的,新茶的时候非常讨厌,后来越喝越绝对不错,虽然依旧是烟味…呵呵,下关的主要问题,今晚就先讲两点。 下次,具体来说一些茶品。下载贴吧APP看高清直播、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师作茶叶是什么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