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年轻人骨密度低怎么办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

 您的骨质松了吗?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人口渐入老龄化,骨质疏松逐渐被重视起来。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如果钙盐与基质呈比例降低称之为骨质疏松症;仅仅是矿物质钙盐减少而基质有机成分正常就是骨质软化。 【1】

骨骼是人体的支撑、运动系统,一旦这套系统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骨组织是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相适应的,宏观体现在身体的增长,微观上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及矿化的钙盐不断的积累。人体骨组织增长最快的时期在青春期,一般在30——40岁之间达到骨骼的黄金时期,之后则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量丢失,女性骨量流失出现在绝经后,呈爆发式,而男性骨量流失出现较早但相对缓慢。

影响骨组织代谢的因素有那些呢?

从上文可以看出骨骼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即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其骨组织的状况是不同的,这主要是体内激素的综合作用。性激素在促进人体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雌激素在促进成骨抑制破骨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出现了绝经前女性的抵御骨质疏松的优势及绝经后骨量迅速下滑。众所周知骨骼中重要的就是钙盐,所以凡是影响机体钙离子代谢的都将影响骨组织: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3等。这些激素都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调节肠上皮及肾小球对钙离子的分泌与重吸收影响骨组织的沉积与溶解。然而,同一时期不同个体的骨质状况显然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与后天的生活习惯相关了,也是我们最容易控制干预的。比如:良好的营养状况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及富含钙的食物,在户外沐浴阳光合成维生素D3的辅助下,加上适当的锻炼必会有强健的骨骼。

骨质疏松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骨质疏松犹如一座大厦的钢筋混凝土骨架不坚固、不合格,经不起轻微震荡甚至难以支撑自身重量。出现早期的骨痛后期的病理性骨折,事实上仅仅是骨质疏松并不容易觉察,除继发性骨质疏松外有相应的的病变外容易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在早期也是不容易发现,几乎没有临床症状,结合临床骨密度测量可以诊断,少重者可有夜间盗汗、骨痛等不典型非特异性症状。随着年龄增长成骨细胞活动减弱,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骼逐渐脱钙,骨骼脱钙到一定程度出现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骨骼的坚固性减弱,脆性增加出现病理性骨折。以脊柱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多见,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表现为腰背痛,脊柱侧弯:由于骨质疏松,骨骼脆性增加常因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后发生骨折,并且骨折愈合延迟或者骨折不愈合,大多出现在年龄稍大的,综合身体条件较差,若出现骨折多要卧床休息,将会面临诸多并发症:增加呼吸泌尿系感染、骨质疏松恶性循环。

如何延缓骨质疏松进 程?

1、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程度,首先要保证机体骨质基础含量尽量丰富,这就要求在骨质开始衰减前,骨质形成期促进成骨活动,增加营养、进食富含钙的食物、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能锻炼,通过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机体骨质在最好的峰值。对于一些加快骨质流失的咖啡、烟酒及药物尽量少用。由于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改变,户外活动减少,即使有也会披上各种防晒霜这些都不利于维生素D3的合成,不利于钙的吸收,不利于成骨。

2、在骨质开始衰减期对应于男性在40岁左右、女性在绝经后,除了上述的生活干预外,还应进一步实施医疗干预,此阶段机体机能也处于衰减阶段,健康查体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比较经济的X平片及准确性较高的骨密度检查可以对骨质进行评价,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应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必要时行激素替代治疗。【2】此外临床上常用的是钙剂与维生素D3配伍,常用的钙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制剂。在此强调一下维生素D3,它能促进肠道对补充钙的吸收,所以没有此种维生素补钙是不成功的。正常情况下暴露在外的皮肤接受外界紫外线光合成的维生素D可以保证生理需求,但是好多人追求美白避免接触太阳,亦或工作环境几乎是室内,这些都可能影响钙的吸收。

最近大量医学研究发现降糖药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二甲双胍可通AMPK 和ERK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增生、分化和矿化过程进行调节。低剂量的二甲双胍可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分化和矿化。另外,二甲双胍还可逆转由高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的成骨细胞异常增生,并具有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抑制其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3】糖尿病则出现糖代谢紊乱同时表现在成骨上,抑制骨质生成,而二甲双胍则通过促进成骨细胞葡萄糖转运体1(GLUT 一 1)蛋白表达,增加成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促进原代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矿化。【4】

3、骨质疏松的对证治疗期,主要是在骨质疏松带来的骨痛骨折的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病疼、改善预后为主要目的。对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尽量早期下床活动,否则进入骨骼的弃用性疏松,形成恶性循环。切不可有卧床休息的理念,即便是健康人卧床三天也会有一系列并发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样年轻时就培养健壮体格,在年龄稍长时也不会衰太快。能够早期预防骨质疏松尽量减缓其进程,配合的各种经典的补钙药物调理,以及最近临床研究新进展的二甲双胍,将为您的骨质护航。

【1】吴恩惠,冯敢生 医学影像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3月第6版

}

正常的骨骼代谢包括骨骼吸收和骨骼形成两个过程,人一生中有不同时期的骨骼代谢调节阶段,如在成长期,骨骼形成速度大于骨骼吸收速度,则骨骼质量会增加,人在20~30岁时全身骨质量可达到最高值,而后随年纪增大或由于其他疾病因素,骨骼吸收速度会逐渐超过骨骼形成速度,因而使骨骼流失,久而久之即发生骨质疏松现象。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妇女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不足。人工或自然原因绝经的妇女,由于内源性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骨代谢失去激素的支持,使破骨和成骨调节遭到破坏。与此同时,雌激素的减少还抑制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抑制维生素D对肝和肾的羟化功能,致使多方面骨代谢紊乱。

营养失衡。钙磷代谢紊乱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其它微量元素和质等营养素也影响钙的代谢,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喝大量、抽烟等方面同样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使体内钙的流失速度加快。

现代研究证实,缺乏运动,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缺乏运动,将导致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储备严重不足。老年人也应该注意身体,还要注意营养的适量,不能过度丰盛骼,骨骼是由磷酸钙等矿物质的微小晶体和骨基质所构成,磷酸钙使骨骼具有强度,而其中的胶原蛋白。

1、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检查诊断和分型:(1)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射线束穿透身体之后,扫描系统将接受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骨矿物质含量、面积、骨矿密度,作为骨质疏松的检查诊断依据。

 3、线进行骨质疏松的检查

基层医院受条件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一般在骨量丢失百分三十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

4、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

(1)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

(2)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

三、骨质疏松能不能手术治好

骨质疏松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往往以锻炼为主,这种锻炼往往应该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锻炼的时候可以采取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的方式进行。并且锻炼的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坐、立、卧等锻炼方式,但是非手术的方式只能是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并不能治愈骨质疏松。同时可以采取补充钙质以及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

但是非手术的方式只能是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并不能治愈骨质疏松。同时可以采取补充钙质以及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核心减压、带血管骨移植术、血管植入术、骨支架术等,但是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恢复期长、局限性广、对于骨质疏松早期治疗效果不是尽善尽美等原因被很多患者抛弃。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核心减压、带血管骨移植术、血管植入术、骨支架术等,但是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恢复期长、局限性广、对于骨质疏松早期治疗效果不是尽善尽美等原因被很多患者抛弃。

四、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很多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疼痛沿脊柱两侧弥漫性分布,直立后仰、久站后疼痛明显,平卧休息后疼痛可稍缓解;做某些特殊动作,如弯腰、搬提重物、用力咳嗽等亦可加重疼痛症状。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全身骨骼发生退变老化,椎间盘等组织含水量及弹性下降,如果只是“缩水”1厘米~2厘米,则可认为跟牙齿松动、头发变白稀疏一样,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

然而,骨质疏松的脊柱椎体骨量明显减少、骨强度差,容易压缩变形,尤其是弯腰等动作容易导致椎体前部分压缩变扁,这种原因导致的身高短缩通常超过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并发症,轻则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轻微受伤甚至日常做家务,如从沙发上坐地跌倒、弯腰拖地、就可导致相应部位的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质疏松的患者如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脊椎后凸(驼背),胸腔容量变小且胸廓活动范围受限,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感觉心慌、憋气、气不够用等,以爬楼、拧重物时较为明显。

}

骨质疏松症------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在危害您的健康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将其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提示骨量降低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还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怎么引起的?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绝经后5年内会有一突然显著的骨量丢失加速阶段,每年骨量丢失2%~5%是常见的,约20%~30%的绝经早期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快速骨量丢失者,而70%~80%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正常骨量丢失者,瘦型妇女较胖型妇女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并易骨折,这是后者脂肪组织中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结果,与年龄相仿的正常妇女相比,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见有明显差异,说明雌激素减少并非是引起骨质疏松的惟一因素。

2.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 3.营养因素 钙的缺乏导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可出现骨质软化症,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维生素C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细胞产生足量的碱性磷酸酶,如缺乏维生素C则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

4.废用因素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因废用因素导致骨量丢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5.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6.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7.其他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

骨质疏松临床有何症状?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四)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危害常被忽略,主要的心理异常包括恐惧、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等。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均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应重视和关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心理异常,并给予必要的治疗。

如何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基于DXA骨密度测量结果和/或脆性骨折。

1. 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

DXA测量的骨密度是目前通用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指标。对于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建议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量结果: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1个标准差及以内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或低骨量);降低等于和超过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骨密度通常用T-值(T-Score)表示,T-值= (实测值-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标准差。基于DXA测量的中轴骨(腰椎1-4、股骨颈或全髋)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T-值≤-2.5。

对于儿童、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其骨密度水平的判断建议用同种族的Z值表示,Z-值=(骨密度测定值-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将Z-值≤-2.0视为“低于同年龄段预期范围”或低骨量。

2. 基于脆性骨折的诊断

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如髋部或椎体发生脆性骨折,不依赖于骨密度测定,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而在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发生的脆性骨折,即使骨密度测定显示低骨量(-2.5<T-值<-1.0),也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据2015年预测,我国2015、2035和2050年用于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的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720亿元、1320亿元和1630亿元。

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1)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 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 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 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 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3) 规律运动: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7) 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8) 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 钙剂:指南推荐: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 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1 200 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钙剂选择需考虑其钙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种类钙剂中的元素钙含量不同,其中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枸橼酸钙含钙量较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且枸橼酸有可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时应避免使用钙剂。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 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1. 双膦酸盐类、2. 降钙素类、3. 绝经激素治疗、4.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等等,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使用。

新疆军区总医院骨科徐斌

(本文参考、引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有关内容)。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骨密度低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