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吃了鸡绦虫会出现怀孕症状早期会腹痛吗吗?

[0001]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2]鸡绦虫病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中引起的,常见的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等三种。各种年龄的鸡均能感染,其它如火鸡、雉鸡、珠鸡、孔雀等也可感染,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强,死亡率也最高。棘沟赖利绦虫和四角赖利绦虫是大型绦虫,两者外形和大小很相似,长25厘米,宽1~4毫米。棘沟赖利绦虫头节上的吸盘呈圆形,上有8~10列小钩,顶突较大,上有钩2列,中间宿主是蚂蚁。四角赖利绦虫,头节上的吸盘呈卵圆形,上有8~10列小钩,颈节比较细长,顶突比较小,上有1~3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或家蝇。有轮赖利绦虫较短小,头节上的吸盘呈圆形,无钩,顶突宽大肥厚,形似轮状,突出子虫体前端,中间宿主是甲虫。棘沟赖利绦虫和四角赖利绦虫的虫卵包在卵囊中,每个卵囊内含6~12个虫卵。有轮赖利绦虫的虫孵也包在卵囊中,每个卵囊内含1个虫卵。

[0003]临床症状:由于棘沟赖利绦虫等各种绦虫都寄生在鸡的小肠,用头节破坏了肠壁的完整性,引起粘膜出血,肠道炎症,严重影响消化机能。病鸡表现为下痢,粪便中有时混有血样粘液。轻度感染造成雏鸡发育受阻,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寄生绦虫量多时,可使肠管堵塞,肠内容物通过受阻,造成肠管破裂和引起腹膜炎。绦虫代谢产物可引起鸡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病鸡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贫血,鸡冠和粘膜苍白,极度衰弱,两足常发生瘫痪,不能站立,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0004]西医治疗鸡绦虫病,主要采用吡喹酮等驱虫药治疗,毒性大,副作用大,由此而来的抗应激、抗疾病等生理功能和食肉质量(品质) 已大大下降,而药物残留则不断升高。

[0005]中医药不仅具有西药的优势,并且治愈率高,无污染,可增强鸡免疫力,治愈后不易复发,成本价格低廉。因此,中草药在治疗鸡绦虫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和中药的缺陷,治愈后不易复发,成本价格低廉,疗程较短,疗效较好,长期应用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葫芦茶25-41重量份、使君子23-38重量份、老鸦胆叶20-35重量份、鹤虱4-9重量份、贯众2-7重量份、马鞭草18-30重量份、大草蔻11-25重量份、阳桃花8-19重量份、白鲜皮11-25重量份、秦艽10-26重量份、椿皮13-27重量份、黄刺皮7-19重量份、青葙12-22重量份、白头翁18-30重量份、地锦草19-31重量份、仙鹤草11-28重量份、地榆20-32重量份、地菍根7-18重量份、鸡眼草11-25重量份、铁苋菜8-20重量份、鸡冠花12-24重量份、蚌兰花10-23重量份、党参20-33重量份、钉头果8-19重量份、木香15-26重量份和赤阳子7-18重量份。

[0007]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葫芦茶29-36重量份、使君子26-34重量份、老鸦胆叶24-31重量份、鹤虱5-8重量份、贯众3-6重量份、马鞭草20-25重量份、大草蔻14-20重量份、阳桃花11-15重量份、白鲜皮14-19重量份、秦艽13-23重量份、椿皮17-23重量份、黄刺皮9-15重量份、青葙15-20重量份、白头翁20-26重量份、地锦草21-27重量份、仙鹤草14-24重量份、地榆22-28重量份、地菍根9-15重量份、鸡眼草14-20重量份、铁苋菜10-17重量份、鸡冠花15-20重量份、蚌兰花12-19重量份、党参23-30重量份、钉头果10-16重量份、木香18-23重量份和赤阳子9-16重量份。

[0008]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葫芦茶36重量份、使君子26重量份、老鸦胆叶28重量份、鹤虱8重量份、贯众3重量份、马鞭草20重量份、大草蔻17重量份、阳桃花13重量份、白鲜皮19重量份、秦艽23重量份、椿皮17重量份、黄刺皮9重量份、青葙18重量份、白头翁26重量份、地锦草24重量份、仙鹤草14重量份、地榆22重量份、地菍根15重量份、鸡眼草14重量份、铁苋菜10重量份、鸡冠花17重量份、蚌兰花12重量份、党参27重量份、钉头果10重量份、木香21重量份和赤阳子9重量份。

[0009]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葫芦茶33重量份、使君子34重量份、老鸦胆叶24重量份、鹤虱6重量份、贯众6重量份、马鞭草25重量份、大草蔻14重量份、阳桃花15重量份、白鲜皮17重量份、秦艽13重量份、椿皮23重量份、黄刺皮15重量份、青葙20重量份、白头翁23重量份、地锦草27重量份、仙鹤草24重量份、地榆28重量份、地菍根12重量份、鸡眼草16重量份、铁苋菜13重量份、鸡冠花20重量份、蚌兰花15重量份、党参30重量份、钉头果16重量份、木香23重量份和赤阳子16重量份。

[0010]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葫芦茶29重量份、使君子31重量份、老鸦胆叶31重量份、鹤虱5重量份、贯众4重量份、马鞭草23重量份、大草蔻20重量份、阳桃花11重量份、白鲜皮14重量份、秦艽18重量份、椿皮20重量份、黄刺皮12重量份、青葙15重量份、白头翁20重量份、地锦草21重量份、仙鹤草17重量份、地榆26重量份、地菍根9重量份、鸡眼草20重量份、铁苋菜17重量份、鸡冠花15重量份、蚌兰花19重量份、党参23重量份、钉头果14重量份、木香18重量份和赤阳子12重量份。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粉针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或直接切碎,装入煎煮容器中,加入适量水使其浸没药材,浸泡10-25分钟后,加热至沸腾40-70分钟后,分离煎出液,药渣再次加水进行煎煮2-3次,分离收集每次的煎出液,再经过过滤后,取滤液弃滤渣;第二步,待滤液冷却后,加入相对于浓缩后液体重量1-2倍的醇浓度为80-90%乙醇,充分混合均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过滤后得到滤液,沉淀物用醇浓度为50-60%的乙醇洗净,收集洗液并与滤液合并,减压收回乙醇后,移置放冷处,静置0.5-1小时,使沉淀完全,过滤,滤液低温蒸发,获得膏状物;第三步:将膏状物放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保证进风温度在180℃-200℃,出风温度70℃-90℃,随后粉碎成300目-400目,获得粉末状中药组合物散剂。

[00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和西药的各种缺陷,提高患病鸡的机体免疫力,疗程较短,疗效较好,治愈后不易复发,无耐药性,长期应用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成本价格低廉。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葫芦茶、使君子、老鸦胆叶、鹤虱、贯众、马鞭草、大草蔻、阳桃花、白鲜皮、秦艽、椿皮、黄刺皮、青葙、白头翁、地锦草、仙鹤草、地榆、地菍根、鸡眼草、铁苋菜、鸡冠花、蚌兰花、党参、钉头果、木香和赤阳子。

[0014]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葫芦茶: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豆科山蚂蝗属植物葫芦茶,以全株入药。微苦、涩,凉。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用于预防中暑,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肾炎,黄疸型肝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疳积,妊娠呕吐,菠萝中毒,小儿硬皮病。

[0015]老鸦胆叶: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叶。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痈肿疔疮;毒蛇咬伤;湿疹。

[0016]使君子:别名留球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甘,温。归脾、胃经。杀虫消积。

[0017]鹤虱:别名鹄虱,鬼虱,北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除去皮屑,杂质。苦辛,平。杀虫。治虫积腹痛。

[0018]贯众:别名萹苻、泺,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伯萍、乐藻,草鸱头,伯药、药藻,凤尾草,蕨薇菜根,黑狗脊、贯仲、管仲。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苦,凉。入肝、胃经。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19]马鞭草: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归肝、脾经。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

[0020]大草蔻:别名土砂仁、假砂仁。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低温烘干。性温,味辛,涩。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

[0021]阳桃花:药材基源:为药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味甘;性平。肝;胆经。截疟;止痛;解毒;杀虫。

[0022]白鲜皮: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苦,寒。归脾、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0023]秦艽: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0024]椿皮: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

[0025]黄刺皮:别名黄三刺皮。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茎,刮去粗皮,去掉木心,取黄色皮层及韧皮层,晒干。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26]青葙:别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狐狸尾、指天笔,牛尾巴花,犬尾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茎叶及根。味苦,微寒。燥湿清热,杀虫,止血。

[0027]白头翁: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0028]地锦草: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辛,平。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29]仙鹤草:别名龙芽草、脱力草、狼牙草、金顶龙牙、黄龙尾、毛脚茵。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

[0030]地榆:黄瓜香、玉札、山枣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苦、酸、涩,微寒。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0031]地菍根:别名地茄根,地稔根。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入肝,肾、脾、肺四经。活血,止血,利湿,解毒。

[0032]鸡眼草: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本品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细晒干。亦可鲜用。

[0033]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苦、涩,凉。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

[0034]鸡冠花: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甘、涩,凉。归肝、大肠经。收敛止血,止带,止痢。

[0035]蚌兰花: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 甘;凉;淡。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

[0036]党参: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素花党参(西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0037]钉头果:为萝科植物钉头果的地上部分。甘;平。脾;胃经。健脾和胃;益肺。

[0038]木香: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0039]赤阳子: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红子、救兵粮、水沙子、豆金娘、小红子、火棘。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甘;酸;涩;平。肝;脾;胃经。健脾消积;收敛止痢;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40]实施例1 中药组合物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材制成:葫芦茶36g、使君子26g、老鸦胆叶28g、鹤虱8g、贯众3g、马鞭草20g、大草蔻17g、阳桃花13g、白鲜皮19g、秦艽23g、椿皮17g、黄刺皮9g、青葙18g、白头翁26g、地锦草24g、仙鹤草14g、地榆22g、地菍根15g、鸡眼草14g、铁苋菜10g、鸡冠花17g、蚌兰花12g、党参27g、钉头果10g、木香21g和赤阳子9g。

[0041]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3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9℃的条件下静置30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50分钟,获得4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5g,加入丙二醇4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40分钟;脱炭过滤;用

0.23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0042]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葫芦茶33g、使君子34g、老鸦胆叶24g、鹤虱6g、贯众6g、马鞭草25g、大草蔻14g、阳桃花15g、白鲜皮17g、秦艽13g、椿皮23g、黄刺皮15g、青葙20g、白头翁23g、地锦草27g、仙鹤草24g、地榆28g、地菍根12g、鸡眼草16g、铁苋菜13g、鸡冠花20g、蚌兰花15g、党参30g、钉头果16g、木香23g和赤阳子16g。

[0043]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或直接切碎,装入煎煮容器中,加入适量水使其浸没药材,浸泡10分钟后,加热至沸腾40分钟后,分离煎出液,药渣再次加水进行煎煮3次,分离收集每次的煎出液,再经过过滤后,取滤液弃滤渣;第二步,待滤液冷却后,加入相对于浓缩后液体重量1倍的醇浓度为80%乙醇,充分混合均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过滤后得到滤液,沉淀物用醇浓度为60%的乙醇洗净,收集洗液并与滤液合并,减压收回乙醇后,移置放冷处,静置0.5小时,使沉淀完全,过滤,滤液低温蒸发,获得膏状物;第三步:将膏状物放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保证进风温度在180℃,出风温度70℃,随后粉碎成300目,获得粉末状中药组合物散剂。

[0044]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葫芦茶29g、使君子31g、老鸦胆叶31g、鹤虱5g、贯众4g、马鞭草23g、大草蔻20g、阳桃花11g、白鲜皮14g、秦艽18g、椿皮20g、黄刺皮12g、青葙15g、白头翁20g、地锦草21g、仙鹤草17g、地榆26g、地菍根9g、鸡眼草20g、铁苋菜17g、鸡冠花15g、蚌兰花19g、党参23g、钉头果14g、木香18g和赤阳子12g。

[0045]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或直接切碎,装入煎煮容器中,加入适量水使其浸没药材,浸泡10分钟后,加热至沸腾40分钟后,分离煎出液,药渣再次加水进行煎煮3次,分离收集每次的煎出液,再经过过滤后,取滤液弃滤渣;第二步,待滤液冷却后,加入相对于浓缩后液体重量1倍的醇浓度为80%乙醇,充分混合均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过滤后得到滤液,沉淀物用醇浓度为60%的乙醇洗净,收集洗液并与滤液合并,减压收回乙醇后,移置放冷处,静置0.5小时,使沉淀完全,过滤,滤液低温蒸发,获得膏状物;第三步:将膏状物放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保证进风温度在180℃,出风温度70℃,随后粉碎成300目,获得粉末状中药组合物散剂。

[0046]中药组合物的毒性试验:1、试验药物选取葫芦茶36g、使君子26g、老鸦胆叶28g、鹤虱8g、贯众3g、马鞭草20g、大草蔻17g、阳桃花13g、白鲜皮19g、秦艽23g、椿皮17g、黄刺皮9g、青葙18g、白头翁26g、地锦草24g、仙鹤草14g、地榆22g、地菍根15g、鸡眼草14g、铁苋菜10g、鸡冠花17g、蚌兰花12g、党参27g、钉头果10g、木香21g和赤阳子9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400g冷水中浸泡25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收集滤渣;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4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过滤并合并过滤液,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除去部分水,获得汤剂,汤剂的生药浓度为3g/ml。

[0047]2、试验方法: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 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 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 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 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添加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 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 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0048]中药组合物的毒性试验:1、试验药物选取葫芦茶33g、使君子34g、老鸦胆叶24g、鹤虱6g、贯众6g、马鞭草25g、大草蔻14g、阳桃花15g、白鲜皮17g、秦艽13g、椿皮23g、黄刺皮15g、青葙20g、白头翁23g、地锦草27g、仙鹤草24g、地榆28g、地菍根12g、鸡眼草16g、铁苋菜13g、鸡冠花20g、蚌兰花15g、党参30g、钉头果16g、木香23g和赤阳子16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400g冷水中浸泡25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收集滤渣;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4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过滤并合并过滤液,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除去部分水,获得汤剂,汤剂的生药浓度为3g/ml。

[0049]2、试验方法: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 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 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 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 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添加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 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 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0050]临床试验(1)材料准备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养鸡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鸡绦虫病症状,随机挑选已确诊的患病鸡320只,作为治疗对比试验对象;另随机抓取健康鸡320只,作为预防对比试验对象。

[0051](2)实验室诊断: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养鸡场中100只病死鸡,解剖病鸡心、肝、脾未见异常斑点,脾肿大,肝肿大并呈土黄色,并伴有脂肪变性;腹腔积水严重;小肠有点状出血,伴有虫体阻塞肠道情况;病变肠道有黄色小结节,肠壁能发现虫体。取5g粪便,经渡边氏虫卵浓集法,发现绦虫节片和有轮赖利绦虫虫卵、棘沟绦虫虫卵。

[0052](3)预防对比试验将随机挑选的320头健康鸡随机分成4组(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实施例组3和对照组)。

[0053]实施例组1喂传统鸡饲料,并注射实施例1的粉针剂,粉针剂采用皮下注射,每次2g,每天一次,连续注射3天;实施例组2在传统饲料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物,按照1:100的重量比例添加在饲料中,喂养3天;实施例组3在传统饲料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按照1:100的重量比例添加在饲料中,喂养3天;对照组饲喂传统饲料;按照上述试验3天后,对对照组和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实施例组3进行人工感染,观察记录各组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如表1所示。

[0055](4)治疗对比试验:将随机选取的已确诊的患病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中药治疗组1、中药治疗组2、中药治疗组3和西药治疗组),用不同药进行治疗,其中,中药治疗组1注射实施例1的粉针剂,粉针剂采用皮下注射,每次2g,每天一次,连续注射3天;中药治疗组2选用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2,按照3:100的重量比例添加在饲料中,喂养3天;中药治疗组3选用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3,按照3:100的重量比例添加在饲料中,喂养3天;西药治疗用吡喹酮15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混料喂服,2天后再服一次。

78.8%从表2的数据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鸡绦虫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典型病例:山东省东营市一养鸡户李某饲养的2000多只鸡75日龄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病鸡出现食欲不振、羽毛粗乱、精神萎靡,再现瘫痪。鸡冠黏膜出现贫血变化,排白色带有血块稀粪,偶有白色绦虫节片排出。兽医经诊断确认为鸡绦虫病。选用实施例1的粉针剂,一次2g皮下注射,1次/日,注射1次后,病鸡开始排出虫体,食欲增加,连续注射2天后,病鸡症状消失,精神、饮食、行动正常。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肠里面有蛔虫鸡还能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