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比较好的中医在哪里中医名家都在哪里坐诊呢?想预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暨福建省人民医院,创办于1954年,是解放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创办的首家公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名家辈出、底蕴深厚。目前编制床位1200张,拥有职工1800余人。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推广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是福建省蛇伤救治中心。中医盆底医学中心、中医儿科医学中心被列入福建省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医院与近40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机制,落实三级医疗机构帮扶带动基层技术提升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时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互访平台。

医院注重人才培养。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300人,高学历人才近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5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60余位专家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主要职务。妇产科学科带头人陈捷教授,入选华医纵横榜中国最具影响力医生排行榜妇科专家榜单。落户我院的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团队入选第二批福建省企事业人才高地。

医院注重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学、中医护理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4个(肛肠科、外科、护理学、肾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肛肠科、眼科、肾病科、外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康复科、护理学、重症医学科),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13个。医院广泛开展腔镜、介入等现代微创先进医疗技术,其中微创妇科是卫生部授予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

医院是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认定机构,是第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协作单位,拥有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室。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6项,获各级科学技术成果奖10余项,发表SCI论文4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1项。院内制剂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并成功转让1种,开发新药品种1个。目前黄白胶囊、紫白膏、三黄散、清白散、藿砂合剂、脉管Ⅱ号等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当地百姓认可。

医院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福建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福建省内科、全科、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18个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在院培训的各级各类学员数逾600人。与美国、德国、芬兰、丹麦、日本等国家的医学教育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窗口。

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秉承“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精神,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积极创建服务好、技术强、管理精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这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医生!”28日,李先生慕名来到福州,向杨春波讨教。杨老是全国名老中医、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耐心问诊近20分钟,李先生特别满意。他说,去年 10月,他被查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糜烂,辗转多家医院,吃了 11个月中药,却不见好转,要不要继续治?他心里没底。

此次,杨老举了例,耐心解释胃炎为什么要治,该怎么治,并叮嘱他不要太担心,坚持治疗会好转。李先生说,公立医院常人满为患,医生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很短,在博医汇名医馆看诊时间更充裕,医生耐心解答,给了他更多信心,同时医生也不会开具更多的药物

杨春波,84岁,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从事中医药工作6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他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百名入选老中医之一,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福建省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他已从事医疗、教学、科研超过55年。看好病是“术”,有学术思想是“道”,能把“道”讲得通俗易懂,更见功力。杨老就是这么一个能把“道”讲成大白话的大家。以下是海都专访杨春波的部分文章。

奥运冠军拔火罐,与李时珍的小毛驴

杨老说,中医几千年,为何能生存到现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为它有用,而且很方便。这次奥运会,外国的奥运冠军都拔火罐,说明西方国家都在研究中医中药。

杨老说,目前确实存在中医西化的问题,用西医的标准来判断中医,这肯定是不行的。中医学也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方向,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它。就像火车一样,要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进,“苏联的火车是宽轨的,我们中国是窄轨的,不能用宽轨来要求窄轨。”

杨老也承认,中医是有局限性的,再著名的医家都要受到它自身的局限性,还有历史条件的限制。比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估计他骑着毛驴走路,花了30年才写成,现在有动车,那就用不了30年。所以中医也要积极借鉴现在的科学技术,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探索中医的理论、疗效和作用。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福建人常见的脾胃湿热,怎么判断主症是什么?临床每天看病,那不行,那是零星,没有一定样本的调查,不容易发现它的规律或者说发现比较慢。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他就带领团队借用现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做一些临床调查。最后形成了理论,在全国中医脾胃领域发出了福建的声音。

中西医结合必须1+1>2,否则何必结合

关于中西医结合,杨老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一条路,但中西医结合绝不是简单地中医+西医。

在他看来,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在理论上找结合点。他举了个例子:西医叫福州,中医可能叫榕城,本质就是一个,叫法不一样。那么中西医结合就要找出榕城和福州是不是一个东西?“中西医结合在疗效上要高于原来的西医,也要高于原来的中医,这才是结合的目的,否则何必结合呢?”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中西医)要握手啊!中西医结合就是这个道理。”在杨老哼唱的儿科中,中西医结合意义变得浅显易懂。

他又举例说,溃疡性胃炎,用西医治疗,胃粘膜愈合快,但资料表明西医治疗复发率比较高,若加上中医治疗,可以减少该病的复发率。

60岁中医黄金期,老中医经验不能丢

杨老一直认为,中医的发展,还要用传统的方法来研究,来发展它。用传统的办法来看病,用传统的办法传授经验,用传统的办法来研究中医学术。

为此,去年1月,他和福建十几名老中医一起筹建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会分会,是全国中医首个传承研究会。

杨老说,中医成材比较慢,要很多临床的磨练来积累经验。中医的60岁,这是中医的黄金期。但许多中医60岁就要退休了,这个时候退掉,是一种损失。虽然退休也能看病。但他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不能丢掉,最好能继承下来。

如今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会分会已经囊括了福建众多名老中医,整理他们的学术思想,以便更好地传承。

脾胃湿热者,少吃油腻凉性食物

杨老及其团队通过临床调查发现,胃病和慢性湿热病息息相关。湿热就是湿和热两个结合起来的一种病,可以不同程度存在于人体的十几个系统疾病中,不仅仅是消化系统,包括循环系统,血液、神经系统等等。湿热病来得慢,去得慢,湿热病就跟年轻男女谈恋爱,结合起来,难分难舍,疗程比较长。

他说,中国传统的概念,胃病过去都要吃羊肉,胃病都要吃猪肚。因为过去生活没有现代好。按中医的话来讲,虚寒的病多,需要吃温补的东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地球气候的转暖,湿热的病越来越多,这就不能补,跟过去不一样。

所以门诊中看到脾胃病人舌苔厚,他总会交代两句:第一句胃病期间,油腻的不能吃!比如鸡、鸭,猪肚,牛肉,羊肉等等,不能进补。因为太油腻了,也使得湿热黏着,湿热是黏着之邪,不容易解退。

第二句:凉的东西不能吃,比如豆腐,大白菜,白萝卜,蛏,蛤,妞央,海蚌,燕窝,鲍鱼,海参,白木耳等。因为太凉会助湿,湿气更重了,不容易褪。

在福州博医汇,汇集了实力雄厚的中医团队,有全国名老中医肖诏玮、“妇科圣手”谢德聪、肿瘤名医陈小峰等名家,还有一批实力派中医— —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林越汉、中医世家传人邱峰等。平时,这些名医一号难求,在福州博医汇却可较轻松预约,就诊环境宽敞、看诊时间充裕。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脾胃疾病调理。

福州市华林路116号屏东城1号楼1层-3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比较好的中医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