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4大典籍经典都有哪些?

《中医药法》出台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监局,制定了关于中药经典名方制剂的简化审批注册流程。关于这件事,有很多人说好,也有一些人说不好。其实,这至少体现出一点:我们在用中医药的思路讨论中医药的问题。

什么是中医药的思路?简单地讲,从应用历史长短来看,不同复方的临床经验厚度是不一样的,有些组方及其衍生方,临床使用了很多年;而有些组方,则很少使用。 为什么要讨论经典名方,就是想把那些临床应用历史长的、疗效安全可靠的方子整理出来

那么,具体是怎么整理的呢?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制定的遴选范围与遴选原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

围绕中医优势病种选择方剂,主治要兼顾已上市中成药涉及较少的病证;

古代中有较多记载及医案证据,现代文献中有较多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

得到中医临床进一步凝练、权威专家广泛认可;

各类中医药教材中广为收录;

处方中不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大毒药材;

处方中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药材品种目录的一级保护品种;

处方中不含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等配伍禁忌;

原则上适用范围不包括急症、危重症、传染病,不涉及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用药人群;

所以,符合上述要求的,才是目前我们所讲的“经典名方”,这是个狭义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六味地黄丸够经典吧,经典的补肾方,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六味地黄丸品种,不是未上市品种,所以未在本次的“经典名方”目录中。同样,为什么治疗急性病、危重症的很多古方也不会出现在目录中?因为简化申报的规定要求,不能含有“大毒”的中药,而治疗急危重症的往往是一些偏性较大的虎狼之药。

那么,究竟哪些方子顺利成为了“经典名方”呢? 第一批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实际上是由以下100首古方组成的:

  • 《伤寒论》:14首,桃核承气汤、竹叶石膏汤、麻黄汤、旋覆代赭汤、真武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半夏泻心汤、小承气汤、猪苓汤、黄连汤、甘草泻心汤、当归四逆汤、附子汤等;

  • 《金匮要略》:14首,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厚朴麻黄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半夏厚朴汤、泽泻汤、百合地黄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大建中汤、橘皮竹茹汤、甘姜苓术汤、厚朴七物汤等;

  • 《千金翼方》:1首,当归建中汤;

  • 《备急千金要方》:4首,温胆汤、小续命汤、温脾汤、开心散;

  • 《普济本事方》:2首,槐花散、竹茹汤;

  • 《严氏济生方》:3首,当归饮子、辛夷散、实脾散;

  • 《妇人良方大全》:2首,温经汤、三痹汤;

  • 《小儿药证直诀》:1首,泻白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首,甘露饮、华盖散、清心莲子饮;

  • 《脾胃论》:1首,升阳益胃汤;

  • 《兰室秘藏》:4首,清胃散、当归六黄汤、乌药汤、圣愈汤;

  • 《内外伤辨惑论》:3首,羌活胜湿汤、当归补血汤、厚朴温中汤;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2首,地黄饮子、三化汤;

  • 《医学统旨》:1首,清金化痰汤;

  • 《景岳全书》:8首,桑白皮汤、金水六君煎、暖肝煎、玉女煎、保阴煎、化肝煎、济川煎、固阴煎;

  • 《外科正宗》:1首,托里消毒散;

  • 《寿世保元》:1首,清上蠲痛汤;

  • 《万病回春》:1首,清肺汤;

  • 《证治准绳》:2首,养胃汤、清骨散;

  • 《普济方》:1首,石决明散;

  • 《简明医彀》:1首,保元汤;

  • 《瘟疫论》:1首,达原饮;

  • 《医学衷中参西录》:1首,升陷汤;

  • 《温病条辨》:5首,三甲复脉汤、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新加香薷饮、桑杏汤;

  • 《医学心悟》:3首,半夏白术天麻汤、蠲痹汤、二冬汤;

  • 《医原》:1首,藿朴夏苓汤;

  • 《伤寒瘟疫条辨》:1首,丁香柿蒂散;

  • 《医方絜度》:1首,一贯煎;

  • 《傅青主女科》:6首,易黄汤、宣郁通经汤、完带汤、清肝散、清肝止淋汤、两地汤;

  • 《验方新编》:1首,四妙勇安汤;

  • 《医林改错》:1首,身痛逐淤汤;

  • 《医宗金鉴》:4首,枇杷清肺饮、五味消毒饮、黄连膏、除湿胃苓汤;

  • 《妇科冰鉴》:1首,桃红四物汤;

  • 《辨证录》:1首,散偏汤;

  • 《医门法律》:1首,清燥救肺汤;

  • 《外科大成》:1首,凉血地黄汤。

好啦,这就是目前常说的“经典名方”,使用广泛、疗效可靠。说不定你正在的吃的汤药里面,就有这些方子的身影哦。

}

中医学中常提到“四大经典”,但究其具体所指,却众说纷纭。张大宁认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是《

张大宁认为,“四大经典”一词源于古人“四圣”之说。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四圣心源》一书,所谓“四圣”,指黄帝、岐伯、扁鹊、张仲景四位医家。《四圣心源》是为四圣之著——《内经》《难经》《

》的释义,这应是对“四大经典”最早的提法。

“四大经典”一词正式提出是在1955年,卫生部制订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学中班教学计划中:“学习中医必须要系统学习‘四大经典’,即《内经》《神农本草经》《

》四部著作”。1960年,卫生部组织全国五大中医学院主编全国第一版中医院校教材时,曾作说明:“本教材取材于四部古典医籍:《

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界对“四大经典”的说法越来越不统一,如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曾提出:“以《内经》《

》《温病条辨》为四大经典”。近年来,在执业医师考试和各种晋升考试中,多以《内经》《

》“温病”为四大经典,其中“温病”的含义,并非《温病条辨》,而是指“温病学”。

张大宁曾在各种场合重申“温病是一种病,并非是一本书,经典首先应是一本书。”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对四大经典的说法有所改变,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中,将《

》《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和《

》列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这种说法虽然在中医院校教材中出现,可仍未获得业内的全面认可。在各种著作和刊物中,“四大经典”具体所指仍较为混乱。

“经”字最早见于周代铜器铭文,其意义是“经维”,也就是“经营”的意思,最初字形为“

}
<article>
<section>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医学的博大精深与辉煌,历经千年的沉淀,依旧闪耀着璀璨光芒。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人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形成的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伤寒论》是后人整理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而成。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作。书中按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简间赅,辨证严谨,治法灵活多变,制方药少而精,故被历代医家尊为“经典”。
《难经》为《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该书针对《内经》中深奥的中医学理论,归纳为81个问题,进行释疑解难。内容涉及及到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诊断、针灸与治疗等种种疑难问题的论述。全书内容简明扼要,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相提并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被誉为中药学经典着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出概述,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section>
</artic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4大典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