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告知治疗乳腺癌的药进口和国产的区别治疗的药哪家的比较好?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

中国乳腺癌预防科普宣教专家共识编写组 

  • 黄焰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 张保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姜军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左文述|山东省肿瘤医院

  • 王水 |南京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 黄建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陈万青|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

  • 王本忠|安徽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马祥君|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 谷元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马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韩宝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国家乳腺癌防治的目标是控制发病率、提高总生存率或降低总死亡率。影响我国乳腺癌防治总体水平的因素不仅仅是医疗,还有社会、个人防癌意识薄弱等原因。旨在提高群众乳腺癌预防核心知识知晓率的科普宣教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但同质化不足。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的指导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于2017年11月成立《乳腺癌预防科普宣教专家共识(2018版)》编写组,以循证医学证据、相关指南为依据,经充分讨论完成本共识,内容包括乳腺癌防治的基本概况、癌前阶段的防治策略、乳腺癌早期发现策略等。本共识将对我国乳腺癌预防领域的规范化科普宣教提供依据。

通信作者:黄焰,hy1963@

     姜军,jcbd@

    文章来源于:中华健康管理杂志、微信公众号SIBCS

}

要问健康保险,哪一类的健康告知最严格。

不限疾病,不限社保用药,只要住院治疗费用超过免赔额就能报销,报销额度高达上百万。

这样的保险责任设置,意味着保险公司必须得通过严格的健告,来筛掉一部分亚健康人群,使产品的运营成本不至于太高。

同样道理,一般保险公司由于运营成本问题,不会在自家百万医疗险产品中附加保证续保、报销外购药等等责任。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评判一款百万医疗险是否性价比高的条件。

当前市场上百万医疗险鱼龙混杂,真正性价比高的,精挑细选就那么几款。

为了避免大家踩坑,我把这些产品整理出来,编辑成榜单,希望能帮大家挑到合适的百万医疗险。

在这之前,想要买百万医疗险不掉坑,一定得知道几个挑选标准。

1.基本项:保障是否充足、续保是否友好、癌症外购药有无报销

(1)产品保障与保额要充足,这是基本。

(2)续保条件要友好:

1.带有保证续保,目前市场普遍为保证续保6年或20年;
2.部分百万医疗险虽然没有在条款中写明保证续保,但续保条件同样宽松,如:续保没有等待期、出险后依旧能续保、身体情况变差不会单独调整费率、产品停售后可以转投新产品等等。

(3)癌症外购药报销要有:

原因在于有部分“高价药”在医院是买不到的,必须得通过院外购药的方式购买。

比如癌症患者常用的靶向药,动辄好几万,有的甚至是天价,像抗癌特效药等。

医院买不到,商业保险一般也不能报销。

外购药报销,就是用来对付这些医院买不到的、高昂的药品费。

2.加分项:费用垫付、质子重离子、就医绿通等增值服务是否跟上

优秀的百万医疗险,还会附加上质子重离子、垫付费用、就医绿色通道等增值服务。

这些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有总好过无,说不定哪天用上了呢?

还有像重疾住院/确诊津贴等,一般来说,百万医疗险只报销医疗费,优秀点的会再给一笔津贴。

可以用作每天饮食开销,或者家属从外地赶来陪护的陪床费、车费、住宿费等,能够减轻经济负担。

3.决定项:健康告知是否符合要求

按照以上几条原则进行筛选的话,可以选到市面上不错的产品。

但是,最终决定这款产品能不能够买上,取决于身体情况能不能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

每个人年龄、职业、身体情况都不相同,没有办法形成统一标准。

而每款医疗险产品,对于不同的身体异常情况,也有不同的核保结果。

这也就导致了百万医疗险千人千面的情况存在。

所以,今天榜单推荐的百万医疗险,仅考虑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群的首选。

对于身体有异常的小伙伴,建议咨询我们的专家,一对一挑选。

那话不多说,今天的百万医疗险榜单,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最优选择进行了排序,大家根据个人需求理性入手。

(1)55岁以下:太平洋医享无忧

众多百万医疗险当中,我最推荐的就是太平洋保险出品的医享无忧,它身怀5大亮点:

1.保证续保长达20年;
2.可选附加恶性肿瘤特效药保障,同样保证续保20年,100%报销;
3.确诊重疾住院,给付1万元重疾津贴,相当于重疾0免赔;
4.就医绿通、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垫付等增值服务通通自带;
5.由老牌保司——太平洋健康承保,实力强劲。

保障多,保费少,30岁男性购买(有社保,无附加)年交保费仅238元。

真要说有什么硬伤,那就是55岁以上人群投保,得按保险公司要求的项目,提供半年内的体检报告。

55岁以上的人,身体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小毛病的。

一旦查出问题,留下检查记录,不仅买不了医享无忧,还会影响其他保险产品的投保。

所以55岁以下人群,符合健康条件,医享无忧直接买。

55岁以上人群,可以直接往下看第3款。

(2)55岁以下,医享无忧买不了,可以试试平安e生保

平安出品的e生保·长期医疗,与医享无忧一样,保证续保期是20年。

基本的保障责任都大体相同,而在增值服务上,多了一项特色服务——专案管理。

“去哪个医院就医、挂号、找哪位专家?”

这些都是普通家庭患病时,心中缠绕的问题。

这时,专案管理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专人帮忙预约门诊医生、安排住院、跟进后续的护理情况等,全程指导就医服务。

让我们更快速、精准地就医,争取早日把病治好。

仔细对比保障责任,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的保障比医享无忧稍弱一些,但胜在健告相对宽松。

所以55岁以下的人群,医享无忧买不上,又希望保证续保时间能够长一些的,可以考虑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

(3)55岁以上:众安尊享e生2022

上面说了,55岁以上的人群,想要购买医享无忧,会被要求去做体检。

所以我会建议这部分人群的百万医疗险选择,可以考虑这款:众安尊享e生2022。

虽然不保证续保,但是作为众安旗下的拳头产品,其保费贡献度占众安健康险板块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上线以来,历经多次升级。

看得出来,众安很重视尊享e生这条产品线,其稳定性会优于其他1年期的医疗险。

况且,尊享e生系列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灯”,这款2022更是如此。

除了应有尽有的基本保障责任外,这两年较火的“一针可治愈”、“癌细胞清零”的CAR-T(奕凯达和倍诺达)等,共102种抗癌特效药,都被纳入了尊享e生的报销范围里。

还有ICU住院津贴,最多报销36000元,诚意十足。

此外,尊享e生2022还有乳腺癌术后假体器械报销,可以为女性在乳腺癌术后安装乳腺假体进行费用报销。

正常来说,乳腺假体属于医美整形的范围,社保与商业保险都不管,爹不疼娘不爱的。

而假体的花销通常也要好几万元,不算便宜。

尊享e生2022这条报销责任很贴心地照顾了女性患者,帮助她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其他还有如少儿罕见病特定药品和器械保障等,就不一一说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保时年龄超过60岁,尊享e生2022的许多附加保障,比如特需医疗、重疾加油包等,就不能添加了。

(4)未成年人:人保健康铁甲小保2号

人保健康承保的铁甲小保,相信宝妈宝爸们都很熟悉了,面向0-17周岁的小孩,统一保证续保至17周岁,守护孩子的未成年期。

而铁甲小保2号,就是铁甲小保的进化版。

在铁甲小保基础上,新增了预防接种反应住院津贴,以及特定药品费用保险金,保障更加完善。

同时,提供了两项可选责任:

一是住院医疗费用保险金:通俗来讲就是小额医疗费用报销,可以抵消掉免赔额;

二是扩展特需医疗(即计划二):医院范围由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扩展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医疗部、国际部和VIP部。

这一款我也找了医享无忧做对比,结论如下:

从保证续保时长来看,医享无忧是保证续保20年,铁甲小保2号是保证续保至17周岁。

如果被保人是刚出生的小朋友,保证续保期只差3年,还行。

从保障力度来看,铁甲小保2号跟医享无忧在伯仲之间。

铁甲小保2号的优势在于健康告知宽松,投保门槛低,还有特需医疗可以扩展,更适合有家族病史,本身身体情况较多的小孩,或对特需医疗有需求的家庭。

铁甲小保2号的健康告知有多宽松呢?可以参考下面的截图,仅有3条问询:

(5)两款网红:好医保+微医保

这两款算是当前医疗险市场上的网红了。

各自凭借上线平台数量庞大的用户数量,取得了不错的推广效果,其中,好医保算是“老网红”了,借着支付宝的风和便宜的价格,成功引起多数人的注意。

最早出现在市场的,是保证续保6年版,后来百万医疗险市场内卷,产品推陈出新,好医保又顺势推出了保证续保20年版。

两个版本价格上基本无差别,保障内容也相差不大。

但20年版的保证续保期限更长,保障更稳定。

微医保则是新晋网红,是泰康保险借助微信平台,在腾讯微保上线的一款一年期医疗险。

依靠微信庞大的用户数量,同样推广效果不错。

不过,就像保险公司一样,知名度高,不代表产品质量就一定好。

好医保和微医保也是如此,知名度高,不代表产品设计没有瑕疵

如院外癌症特药保障,医享无忧的院外特药,没有免赔额,最多100%报销。

而好医保(20年版)的院外特药,与医疗费用共用1万免赔额,最高报销90%。

说到院外特药服务,这里得多提一嘴。

许多小伙伴私信问我一个问题:以有医保身份参保,治疗却未按医保结算报销,百万医疗险仅报销60%的治疗费用,但医保名录外的院外特药是否也受这一条限制,仅报销60%呢?

对此,我去翻了榜单中几款产品的条款,发现医享无忧的条款中,清楚写明了对于医保目录外药品费用,扣除第三方报销后给予100%报销。

而尊享e生2022的条款则是写了:以医保参保身份投保,未经医保结算,按照单独约定比例赔付。

这个赔付的比例,在尊享e生2022的投保界面我有见到描述,但是在条款中并未找到具体的数字(如果有细心的小伙伴找到了一定要告诉秋阳哦~)。

所以,从这点不难看出,百万医疗险更新速率快,一些增值服务并未能及时清晰明确地写进合同之中。

这就体现了第三方理赔服务的重要性了。

难不成,你还想等理赔时,自己去翻条款看哪些能赔,赔多少?哪些又不能赔吗?

而购买好医保,以及微医保,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必须得接受,就是这两款只能自己在支付宝或者微信投保,后续理赔也得自己独立完成。

百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又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做好,容易影响后续理赔。

这点对于不了解保险业生态的小伙伴们来说,不够友好。

说回来条款这一块,微医保本身的条款设计倒是不错,劣势在于非保证续保这一出身。

上面有提到,非保证续保的产品,我会更建议尊享e生2022,除了产品表现,我更看中尊享e生系列,作为非保证续保产品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

据众安保险2020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约40%的保费收入,来自健康险。

而尊享e生这个产品线的保费收入,占众安健康险板块保费收入的比例高达89%。

对于众安健康险板块,甚至是整个众安保险,尊享e生系列几乎像定海神针一般。

如果不是自寻死路,众安短期内基本不会做有损尊享e生口碑的事情。

这也是为何尊享e生系列的稳定性被人看好。

至于产品形态设计,微医保最高可承保年龄只到65岁,而尊享e生2022最高可承保年龄是70岁。

不过同年龄下,微医保的保费比尊享e生2022要有优势。

所以,55岁-65岁的人群,微医保跟尊享e生2022都可以考虑,65岁以上买尊享e生2022。

最后,写了这么多,帮大家做个汇总小结吧。

优秀的百万医疗险,额度高,保障范围广,保费还便宜,与重疾险相配合,一前一后扛起了家庭疾病保障的大旗。

但是健康告知、院外特药、保证续保等,保险合同也属于所有健康险中最最复杂的那一档,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到整份保单的保障功能。

不管是已经买了,还是准备要买医疗险的,都建议咨询我们的专家,看看自己有没有买错,或者符不符合医疗险的购买情况,毕竟安稳驶得万年船,买保险,买得安心,才能放心。

}

乳腺癌靶向药赫赛汀纳入医保后需求激增,广州自今年三月起供货时断时续

“上次等了两个月,才用上赫赛汀,没想到近期都已经办了入院要化疗,却被告知又没有赫赛汀……”近日,汕头的杨子(化名)向新快报爆料称,乳腺癌用药赫赛汀最近几个月一直缺货,她期待此药能尽快稳定供货。

“全国都断货,跑遍广西、广东各大医院都一针难求。纳入医保后,就很难用上了。”广西籍乳腺癌患者陈西(化名)向记者抱怨说。

记者了解到,2017年7月,赫赛汀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种原来每支2万元左右的乳腺癌治疗药物,患者只需要花费不到原价十分之一的钱便可使用。赫赛汀需求激增,全国多地出现短缺。

记者昨日从广州的一些三甲医院了解到,近期赫赛汀供货时断时续,有时来了几支、有时几十支,但一到货立马被抢光,有的患者原本每隔21天就要注射,结果等了两个月还没等到药。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制图:廖木兴

患者 药品时断时续担心影响疗效

去年8月,陈西在广西一家医院检查出乳腺癌,随后到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切除病灶后,医生告诉她,希望她化疗时能打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她也一直遵医嘱用药。然而,今年3月,陈西从老家到广州复查,已经办好了入院手续,却被告知赫赛汀缺货,化疗要再等一等。其间,她心急如焚地托人到处找药,找遍了老家和广州的医院,均提示无药。直到5月份,等了两个月才用上赫赛汀,21天后她再次需要用药时又再缺货,她很担忧,这样下去疗效会大打折扣,病情会受影响。

网友“没有如果”表示,与陈西一样突然断药的患者有很多,而她们最担忧的是,药物短缺会否影响治疗效果。患友吴月在一个交流群上呼吁,希望各地政府多关注赫赛汀缺药,“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这么多人都不想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希望能及时续上药。”

医院药师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赫赛汀还没有同类可替代的药品。缺药过久,当然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一是影响疗效,二是影响生存期。对一些原本可以痊愈的病人来说,有部分人可能因为缺乏这种药而治不好,或者存活时间缩短。

医院 3月开始缺药至今未恢复正常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赫赛汀缺货,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有医院还为此连发公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乳外科微信公众号在2月27日第一次发布紧急通知称,因厂家供货不足,赫赛汀暂时停用,“实在买不到,敬请谅解。”虽然医院表示3月5日将恢复用药,但3月27日医院再次宣布缺药,直到4月8日才发公告恢复用药。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又再缺药。医院为了方便患者,特建立赫赛汀相关用药、停药的医随治疗组。

6月26日,记者从各大医院药房了解到,最近该药再次无货,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一院、中山二院等目前均无此药。“前段时间来了几支,一下就被抢光了。”中山二院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平时是没有这种药的,有时药供得多,一到货几十支,也立刻被抢光。

这是能降低复发和死亡几率的药

记者了解到,赫赛汀是目前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约20%-30%的乳腺癌患者为HER-2阳性。研究结果表明,规范使用赫赛汀能有效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研究显示,诊断后未能及时进行抗HER2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两年内开始延迟治疗也能减少复发。

在去年7月之前,赫赛汀需要2万-2.5万元一支,约隔21天用一次药,大概需要用药一年巩固疗效,往往不是所有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能负担得起。尽管此前中国癌症基金会设立了“赫赛汀患者援助项目”,可以“买6赠8”,但整个疗程下来,患者仍然需要支付十几万元的费用。因此,很多患者被迫放弃靶向治疗。

令患者们惊喜的是,去年7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36种纳入医保的药品其中包含有赫赛汀,并确定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后赫赛汀的支付标准为7600元每支。广州很快正式落地纳入医保降价,参保人员使用赫赛汀所发生的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按规定支付。各地医保能报销70%-80%,也就意味着花15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支赫赛汀,这对很多人来说在承受范围内。

厂家 预计7月能恢复正常供货

公开资料显示,赫赛汀由美国基因泰克公司研发,并于1998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在美国上市,由于在HER2基因扩增乳腺癌患者中的良好效果,销量年年上升,于2002年9月份在中国上市。2009年,该公司被罗氏制药收购。

2017年9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北京口岸药品进口备案势头良好》一文,文中透露,2017年上半年,赫赛汀慈善捐赠项目(PAP)进口货值达7.05亿元。也就是说,在赫赛汀只是捐赠用药时,就有很大的需求量。

而面对近来的赫赛汀缺药事件,罗氏制药曾公开向媒体回应称,药物纳入医保后,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在用药需求激增的情况下,罗氏制药方面承认了现有生产基地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患者需求。已经积极采取多项切实措施,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贯彻“中国市场优先”的措施,目前供应中国市场赫赛汀的生产基地已启用最大产能的生产方式;同时公司积极优化物流渠道,促进提升配送效率,在各省市区域间进行统筹供应调配等。

赫赛汀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供应?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市一些医院了解到,厂家对他们的承诺是,最快预计7月能恢复供药。一周前,中山一院甲乳外科公众号发表《赫赛汀紧缺现象有望7月份得到缓解》文章,里面提到:据罗氏公司消息,预计赫赛汀紧缺现象有望得到有效缓解,政府、企业、医院都在努力促进让这个事情得到解决,结束药物紧缺现象,希望患者保持耐心和信心。

另外,记者走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院药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赫赛汀暂时还没货,七月可能有货。

抗癌药零关税 为癌症患者“解困”

据新华社电 一边是众多癌症患者急于“等药救命”,另一边则是药价高昂、时常短缺和不少新药未有上市,从合法途径压根买不到的“抗癌药困境”。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国务院已采取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抗癌药新规自5月1日实施,同时,国家最近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让患者看到了“解困”希望。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加快审批”“加快降价”再次成为关键词。随着抗癌药零关税的实施,药品上市、供应、采购等各环节的梗阻逐一被打通。

针对零关税新政市场反应“慢半拍”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各省(区、市)对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要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对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要抓紧推进医保准入谈判。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

从口岸到病房,每个环节消耗的时间越短,生命就多一分希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对治疗罕见病的药品和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部分药品简化上市要求。将进口化学药品上市前注册检验改为上市后监督抽样,不作为进口验放条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表示,对于临床急需、抗艾滋病、抗肿瘤等境外上市相关药品,将纳入优先审批通道,加快审批,预计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缩短1-2年时间。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乳腺癌的药进口和国产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